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字数:1223访问原帖 评论数: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6-10 08:04:55 更新时间:2022-07-04 12:44:04

楼主:儒思祝  时间:2022-06-10 00:04:55
#每日箴言金文# #一年读一遍《道德经》#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德经•21》
[蜡烛]注:此章继续阐述自然无为的守中守神之道。借虚空无物的孔洞来描述道这奇妙之物,指出道作为四大物之首的虚空性和实在性,即虚空的道中是有像有物的。显然此章描述的道与第14章描述的比道更早存在的永在的不可名的无形、无声、无体、无物、无状、无像的至圣的虚灵之神是不同的。道属物,神属灵。不少人将道与神混为一谈是错误的。老子icon重视道,但藏在老子心底的是虚灵之神。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是孔眼、洞眼、空洞。孔洞因空而有价值,而世上一切都依虚空而存立,世上一切都在寻求生存空间的过程中。虚空的孔洞是诸物存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许多动物都有钻孔打洞的技能。基于这一思想,《黄帝内经icon》发现了奇妙的经络和穴位。孔不空不能穿,洞不空不能容,道不空不能行,心不空不能转。无孔则不能通虚无之道,无孔不能入圣道,无孔不能有德。
孔是通融和解,有所退让、有锁损失的结果。虚空的孔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依从了自然无为不争之道。换言之,行自然无为不争之道才能获得生存所需的空间和余地,相反竞争战争会导致两败俱伤或多败俱伤。心底无私天地宽;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箴言都是告诉人们行自然无为不争之道,不强求,道路就会越来越宽广。
道与孔洞虚空密切相关。一切活物必是中空的,当然其空间有大有小,如竹子icon、小梧桐icon、芦苇、小麦icon等的主干是明显空的,另外真人圣人修士是腹中常空的,但这空并非绝对的空。在虚空的通道中,恍恍惚惚,有像有物。恍是光之密,惚是机之微。故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虽必须依虚空存在,道并非纯粹的虚空,因为道是物,道是四大物之首(参《道德经•25》)。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窈指空穴中的幼小精微物质的不可磨灭性,冥指幼小精微物质的不可见性。在孔洞、空穴、虚空中,必然有看不见又不可磨灭的精微物质。因为这些精微物质富有生命力,不可磨灭,所以非常真实;而且,这些精微物质中还有信,这信则是指精微物质对虚灵之神的信靠,是精微物质与虚灵之神沟通和存续的前提条件。可见,有道处必有虚灵之神。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吕祖《道德经释义》指出:【“甫”字当作“父”字看,亦当“主”字,亦当“神”字。目不观,目神入矣;耳不闻,耳神收矣;鼻不息,鼻神凝矣;口不言,诸神聚矣,谓之众甫。】其实诸神是一神,即自在遍在永在的至圣的虚灵之神。从古至今,道的名字不可去除,通过道可以观看到看不见的众神乃至至圣的虚灵之神。对道的深入观察了解便能知晓众神乃至至圣的虚灵之神的性状。
#道德经#
正生庑祝如禩儒思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