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六国掠影——作者:薛海权

字数:13241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6-14 23:11:25 更新时间:2022-06-15 19:51:10

楼主:薛海权  时间:2022-06-14 15:11:25
世界如此缤纷 我要去看看—— 西欧 六国掠影
薛海权
飞机撵着太阳的脚步赶在黄昏时分降落在 德国 “ 法兰克福 ”机场。等我们办完通关手续天已经完全黑了( 西欧 的时间与 北京 时间相差六个小时),可我们住宿的酒店还在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小镇。坐上大巴又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地方。夜色朦胧一切都看的不是很清楚,透过微弱的灯光恍惚感觉夜幕下的小镇满满的异国情调,神秘、静谧。




当我们踏进入住的酒店时马上有些懵圈,酒店虽然满满异国情调,但显得那么的窄小,朴实无华。待到进入客房后更是大失所望,房间狭小逼仄倒也罢了可连床都小的寒酸,块头大点的翻身不注意就会掉下床。早就听说 欧洲 客房里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可你倒是将其他设施弄得讲究点唦!第二天早上,团里一个老太抱怨道:这就是发达国家?哪里能跟咱们伟大祖国比?我听了精神为之一震,好!满满的正能量(可是后来的几天看到她就餐时的当仁不让;吵架时的做派不免又替她感到悲哀)。 中国 正在崛起是不假,也是大势所趋,可是总感觉缺些什么…… 面对简朴而无华的酒店不由让我想起去时在飞机上的情景。我旁边的座位上是一位老外,虽然看面相无法确切他的年纪,但五十岁是有的。自从飞机起飞后就开始看电视直到飞机停止播放。十二、三个小时的飞行折磨的我疲惫不堪,可他始终正襟危坐一副绅士派头。在飞机上就餐,我觉得我已经够注意的了,将餐盒餐具里的食物尽量不剩,可那位仁兄却用面包将餐盒、盒盖剩余的汁水擦得干干净净。所以简朴的酒店,“小器”的陈设就怀疑人家不够发达吗? 中国 有句俗话怎么说来着,“包子好吃不好吃不在褶上。”让我们接下去拭目以待。





天还没有大亮,忙不迭的起床去看看昨晚被夜色笼罩的小镇。踏出酒店门的瞬间吸入的第一口凉丝丝的空气让我精神顿时为之一震。如果说境外的月亮比 中国 的亮那是假话,但是这里的空气很清新确实不假。我们住的酒店在一条小巷的尽头,与酒店的内部简陋的格调相比院落精致可人,建筑外观精巧别致,屋顶是倾斜度很大的哥特风格。印象中似乎 阿尔卑斯山 以北的国家建筑大都采用这种风格,据说是防止积雪压塌房屋。至于教堂夸张的尖顶有着另一层意思:尽可能地靠近天堂、上帝。小巷路面由国内已少见的马蹄状岩石铺就,有些不平整,但透着古朴和沧桑。出了小巷看见,隔着一条马路一条铁路就是莱茵河,清澈的莱茵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将整个小镇烘托的魅力十足。不过千余米长的小镇分布着多条小巷,小巷纵深不一。小镇的建筑有古堡、有新式建筑但更多是典型的古典风格,看上去年代久远,很有沧桑感,但都色彩艳丽(绝不艳俗)。可能是灰尘少的缘故没有一点“蓬头垢面”的感觉。后来听说这是个有点名气的旅游小镇。







回到酒店见一气质女,原来,她是我们整个行程的导游,吴导。只见她一边优雅地抽着烟一边与从国内来的导游小刘接洽。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后经她自己介绍,果然经历颇多。她研究生毕业进入了一家央企,继而被派驻 法国 。到如今已来 法国 十七年,现在已是 法国 公民。一开始觉得她可能就是一般的导游而已,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发觉吴导还很有学问,对历史、文化、艺术、地理等知识都有一定底蕴。我不得不称她为:吴指导。
头道“旅游大餐”参观吴指导所说的位于 法兰克福 老城区的 罗马 人丘。大巴沿着莱茵河向市内进发,沿途树木葱郁,田园风光极美,只是有点刹风景的是公路两边塑料袋,酒瓶子等垃圾“充斥”(所谓充斥有些夸张,只是觉得老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应该做得好一些)在树林、草丛中,这一点似乎比不上 日本 。只顾着欣赏美景了吴指导介绍的 罗马 人丘的历史、典故一点没记住。回来一查,所谓 罗马 人丘又称为 罗马 广场,是 法兰克福 老城的中心。最初这里是城市的集市中心,到中世纪时成为城市里最大的广场。广场的名字来源于广场西面的“ 罗马 厅”。 罗马 厅由三个连体的哥特式楼房组成,最具特色的是楼顶的人字型山墙。如今是 法兰克福 的市政厅。楼房的二楼有个皇帝大厅可kaiseraal,是神圣 罗马 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地方。广场不大,但是历史价值较高,主要参观攻略是市政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 法兰克福 是纳粹 德国 重要的军工重地,是盟军重点打击的地方,整个 法兰克福 几乎被夷为平地,原市政厅也没能幸免。现在的市政厅是二战后重建,但修旧如旧,与周围的教堂等建筑相应成趣。我们去时正下着大雨,雨雾中 罗马 广场、 罗马 厅与不远处新颖的摩天大楼相互映衬,仿佛向人们“炫耀”着 法兰克福 的古老与现代。


向 卢森堡 进发中,雨渐止,天虽然没有放晴,但清爽的空天下田野、森林,眼帘中或远或近的城镇展现出别样风韵。别致的民居,尖顶直指苍穹的教堂,整洁的农田(农作物,果树,葡萄树都培植的整齐划一,横成排,竖成队。极大的可能是方便机械化操作)很是赏心悦目。






资料显示: 卢森堡 是世界上仅存的大公国。位于 欧洲 西北 部,与 法国 、 德国 、 比利时 接壤,面积仅相当于我国中小规模的县。首都 卢森堡 市,与国家同名。 卢森堡 是世界上规模较小的国家,所以被称为袖珍王国。因古堡众多又被称为千堡之国。别看国家小但是世界上最 富裕 的国家之一,钢铁、金融业十分发达。
国家小影响力却不小。《 申根 协定》最初就是由 卢森堡 会同 法国 、 德国 、 荷兰 、 比利时 于1985年6月14日,在 卢森堡 边界小城 申根 签署。截至2011年12月 申根 区成员国已达26个。 申根 公约的目的是取消相互间的边界检查,协调 申根 区之外的边界控制。持有任意成员国有效证件的人可以在所有成员国境内自由流动。非成员国旅行者持有其中一国有效签证即可合法地到所有 申根 国家旅行。
真的很羡慕他们,如果你有兴致,有财力,你可以上午在 巴黎 的塞纳河欣赏完两岸的风光,下午去 瑞士 的瓦尔登湖畔静静的思考人生,耶或去 意大利 地中海 边躺在沙滩或岩石上,一边慵懒地享受温暖的 日光 一边饱览蔚蓝的大海。惬意吧。
卢森堡 首都 卢森堡 市聚集了很多大公司大金融机构。
中午在此地的中餐馆就餐,工作人员都是 中国 人。真的不得不佩服 中国 人,只要是人能生存的地方都有 中国 人的身影,都能生存而且生活的还不赖。
就完餐,在宪法广场观赏阿道夫大桥和佩德 罗斯 大峡谷。当我趴在宪法广场紧邻大峡谷的石栏俯瞰佩德 罗斯 大峡谷时,我笑了,这就是号称世界著名的风景区?与我去过的 黄山 、 庐山 、 九华山 、 华山 中的任何一条小沟小岔相比都相形见绌,更别说与气势如虹的远胜 美国 科罗拉多大峡谷 的 西藏 雅鲁藏布大峡谷同日而语,也敢称“大峡谷”?但我很快为自己的轻浮和浅薄而羞愧。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雄浑大气,可佩德 罗斯 秀气啊!虽然一百米的宽度是小了些,深也不过六十米,但你能说她不是峡谷吗?况且,峡谷中树木葱郁,与两边大量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景观相互映衬,文化与自然结合的如此完美,应该说也是世界少见的吧!大峡谷是 卢森堡 市新老城区的自然分界。阿道夫大桥(吴指导提醒我们此桥与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没有任何关系)是 卢森堡 著名景点,国家象征之一。大桥由 法国 人和 卢森堡 人共同设计,建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桥连接着新老城区。西岸有一座宫殿式建筑是 卢森堡 国家银行,绿树环绕古朴端庄,与东岸即古老又年轻的建筑相应成趣。宪法广场上的一战纪念碑高耸入云的顶端,站立着金光灿灿 和平 (正义)女神,她正低头俯视着基座上一个坐着的男人和一个躺着的女人的雕像。雕像铜绿斑斑,悲苍感让人不忍淬睹。女神仿佛在问,人类啊!你们为何总是喜欢杀戮?





欣赏过 卢森堡 (我为什么说是欣赏,而不说参观, 卢森堡 市作为 卢森堡 大公国的首都实在是袖珍,而且,精致,十分精致),向 法国 巴黎 进发。一天要跑三个国家,有意思吧!?被称为时尚之都、浪漫之都的 巴黎 ,数不清的故事的源头;在人类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占有一定位置的名人生活过的地方;被太多的书籍、影视所描绘赞颂的大都会。为此,我早就心向往之,早就希望在还能走的动时走上一趟。多年的愿望,几个小时就成真。如今,终于站在 巴黎 的土地上。原本以为自己会激动万分,然而,心情却出奇的平静,平静的近乎麻木。因为人已被古典主义,被无处不在的“艺术”所晕染,所降服。站在 巴黎 老城区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乏哥特式(哥德式)建筑、 法国 文艺复兴建筑。人置身其中似有融入感,丧失了自我。当然,人一旦站在 埃菲尔铁 塔下 还无动于衷;面对卢浮宫, 凡尔赛 宫那叹为观止的艺术气场还无法拨动你的心弦,那是假话,假话!






卢浮宫、 凡尔赛 宫里的艺术品就艺术的高度来说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应该指出的是在无数的艺术品中有相当的部分是掠夺来的,这不能说是光彩的(如果仅从有利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发现他们展出的艺术品,绘画等,除蒙娜丽莎等有特别的保护措施外都疏于特别措施保护。而且,展品都是真品,这不能不说契约精神的展现,参观者既然买了票你就必须为人家提供货真价实的服务,否则就是不诚信。





对比中西艺术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存在很大差别,西方在表现人体时讲究写实。人的比例尺寸掌握的基本准确(只是,显得格外壮硕、丰满),无论是两千年前的维纳斯女神雕像,文艺复兴时的大量雕像,如大卫像以及近现代以来的艺术表现手法皆是如此。而且,特别喜欢和善于表现裸体(吴指导认为,那些绘画、雕塑其实也不完完全全逼真,还是有些夸张,否则便会产生色情感。这在卢浮宫、 凡尔赛 宫大量壁画、穹顶画中确实如此,但也仅是部分而已)。而 中国 在表现人物时往往采用虚拟、朦胧手法(模骨),喜欢大写意,拿大体同一年代的维纳斯雕像和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作个比较即可看出差异。是什么原因让 中国 的艺术家们形成这种艺术风格?我个人认为,可能是他们没有探索的意愿,没有探究科学的动力(纵观历史有些技术,但无科学。不求甚解),或者民族性格使然。当然,不能说 中国 的风格就不是艺术,也可能另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就中西方的意趣来说西方人喜欢直白,东亚人喜欢含蓄。 中国 人喜欢顺其自然,赞赏自然天成,看看 中国 式园林就很清楚;西方人讲究对称、整齐,无论是古 希腊 ,古 罗马 ,拜占庭,巴 洛克 建筑风格尽管风格各异但对称是基本特点。 中国 人认为形态各异为美。西方人喜欢横平竖直。西方国家大街上的行道树都能修的棱是棱角是角,连 法国 梧桐这样的树也是如此。拿典型的 苏州 园林与 凡尔赛 宫后面的花园作个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两中西方艺术的审美取向。





我们参观的卢浮宫, 凡尔赛 宫作为皇家宫殿外观雄伟内饰华丽,集艺术之大成,但与故宫和 西藏 的布达拉宫相比总觉得神秘感不足。什么原因?专治乎(统治者往往喜欢将自己神秘化)?理念乎?
乘船行驶在塞纳河上,就仿佛行驶在由河水串起的颗颗艺术珍珠间;站在凯旋门左眺右望,香舍丽榭大道就像置身于时尚的海洋。在 巴黎 ,不,在 欧洲 感觉但凡是个建筑都不乏有雕塑,就要有装饰,哪怕一个看上去单调乏味的窗棂一束简单的鲜花就立马变得有了韵味。总之,整个 巴黎 似乎就是个大的艺术品。那么是不是就没有败笔?有,蒙帕纳斯大厦。这幢由黑褐色玻璃幕墙装饰的大厦建成于上世纪的1972年,自建成始就争议不断,一直是古典主义者心中的痛,痛恨它破坏了 巴黎 老城区的整体风貌。但当初为什么要建呢?吴指导说:就在大厦的地域埋葬着超过六百万亡灵和磊磊白骨,建此大厦就是为了镇住邪煞之气。在大厦的地下有一个中餐厅,我们的午餐就在此用的,瘆人不?哈哈。就餐后登临大厦顶部,上面有观景平台,在这个高度仅次于埃菲尔铁塔的顶部,整个 巴黎 城尽收眼底。
















当然,在 巴黎 少不了一个出彩的节目:购物。老佛爷百货、春天百货成了 中国 人的天下,扫货成了 中国 人的嘉年华。店员相当一部分是华裔, 台湾 人。即便是一把年纪的老外服务生简单的中文也咬字纯正。 中国 人真的有钱了吗?我看未必。为了省一块钱的“方便”钱,忍受几百公里,一个LV包却出手 大方 能说明什么?何况还有很多人……




瑞士 。在我们的印象中 瑞士 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均GTP列世界前十位之列。金融银行业十分发达,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如果说 纽约 的华尔街是左右着世界经济命脉的大鳄,那么 瑞士 可以称的上是世界富人的“保险柜”。 瑞士 的另一个让人耳熟能详的是它 的制表业。 瑞士 制造的手表品牌代表了世界手表的最高水准。然而,你能想到时间倒回几十、一百年年前, 瑞士 是一个极其穷困落后的国家。
瑞士 的国土70%以上是山岭。虽说山是好山水是好水,但要资源没有,要农作少土地,不是等同于“穷山恶水”吗?过去 瑞士 人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是他们的“性格”:彪悍、骁勇善战,只要“打点”到位绝对“忠贞不二”。这几个特点是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即便交战双方都雇佣的是 瑞士 人,交战起来也绝不手软。于是很多 瑞士 人便到一些国家去充当雇佣兵,拿生命换取钱财。由于他们骁勇、善战、忠诚,不惜命,在 欧洲 由他们组成的雇佣军几百年间炙手可热,大受欢迎。如今,卫队任然由 瑞士 人组成,条件是必须是天主教徒。
瑞士 真正发达起来不过是这不到百年的时间。根据吴指导的说法, 瑞士 走对了路子。例如制表行业。 卢森堡 之所以钢铁业发达,是因为铁矿资源丰富,冶铁业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瑞士 缺乏资源,且多山交通不便,搞些精巧玩意是正路。因此,制表业便应运大力发展起来。至于银行业的发达的原因,其一,保持中立,不参与 欧洲 大陆上的纷争;独特的银行运营方式( 美国 出于“维护”他为首确立的游戏规则,向 瑞士 施压,要求公开存在 瑞士 的不法资金,屡屡遭到拒绝),“保险柜”绝对保险。其二,昧下了二战中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存在 瑞士 的财富。
翻过了重重山越过了重重岭。山是雪山岭是葱岭。一路奔波来到滑雪圣地,就是那个出镜率极高的地儿。天公不作美,举头仰望,山笼罩在浓浓的雾霭中。既然来了岂能不上山,祈求到了山顶能是另一番景象。可惜到山顶云雾更浓了。山顶有一个集滑雪起始点、餐厅、滑雪用品店、观景平台为一体的建筑。因为系列电影《007》在此拍摄过,平台、餐厅等处有很多詹姆斯·邦德的肖像。更辟有一光电放映长廊和大厅循环放映《007》电影,展出的图文以中文为主。可见 中国 人已是这里主要客源。
在滑雪道上下来两个滑雪者,团友好奇上前与他们合影。老外,噢,不,我们是老外,人家是主人。最初,人家很高兴,配合着与他们合影。谁知这惹来麻烦,拿着人家的滑雪杆,踏着雪橇,缠着不让走了,弄得人家既无奈又尴尬。更有甚者,私自拿人家的放在架子上的雪具乱比划。唉!
下了山,来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 因特拉肯 ,这里真称得上仙境。广阔的草地茵茵,别致的小楼奇幻,高耸挺拔的教堂钟楼引领你信奉与虔诚。覆盖着白雪的山峦雄浑壮美。小镇上有很多表店。一家挨着一家的表店里的店员依然华裔占多数,看这个趋势似乎全世界都在等待 中国 消费者去拯救萧条的市场。











卢塞恩 (琉森), 瑞士 的一座城市,由于进入城市时天已黑,城市的面貌看不清,只见夜色中一大片水闪着微光,环着水色的灯光想必是城镇了吧?第二天,天蒙蒙亮便起床。当我撩开窗帘的一瞬间,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清亮的湖被还在晨霞中“沉睡”的黛色山峦环绕,闪烁的灯光还在与最后的 昏暗抗挣。然而,隐没在远山之下的太阳已将他的威力渐渐布撒开来, 卢塞恩 苏醒了。沿湖而建的教堂,民居掩映在绿树中,米黄、清灰的墙倒映在湖中婉若仙境。渐渐升起的太阳将湖对面的雪山照的殷红,壮美至极,美的让人有些眩晕。









今天的节目是去市中心参观卡佩尔廊桥,“悲伤的 狮子 ”雕像。廊桥全用木头建造,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桥的隔梁上有很多绘画,既有宗教内容也有表现民众生活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等内容。车水马龙的马路在这一段离湖近在咫尺,大群的天鹅,野鸭,白骨顶(秧鸡属吧),鸽子,海鸥成群结队在湖岸边,觅食,休憩梳羽,它们在人中,人在它们中,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然而,让我有些“气愤”的是,在木栏杆上镶嵌着一行字,中文的:请不要给天鹅喂食。看着这扎眼的警示牌,我想看看有没有其他文字的,结果令我及其失望,没有!但又能说什么呢?我指着那几个中文字,劝导几个拿面包喂食天鹅的 中国 女子(不是我们团里的),“这里写明了不要给天鹅喂食。”可人家对我和那几个中文字嗤之以鼻。这不禁让我想起昨天晚上来 卢塞恩 的路上,因为路上堵车错过了吃饭时间,吴指导一再向大家道歉。出于纾解大家的疲劳她开了个玩笑:到天鹅湖了,明天来个自费项目,吃天鹅大餐,每人十个欧,同意的请举手。结果话音没落,居然超过一半的人举起了手。吴指导一看玩笑开大了,连忙解释,这是个玩笑哈。天鹅哪能吃呢!?她可能也被这个玩笑的结果震惊了吧?回来后看到一则新闻: 北京 有一个老人淌水到湖中将正在孵化中的野鸭蛋拿走,一个境外姑娘制止,那人根本不予理睬,姑娘紧追不舍,直至惊动警察。同样是候鸟在别的地方能与人和谐相处,在我们这就变的惧怕人了,原因不说也自明吧。
到 卢塞恩 有一个景点无论如何不能错过,“垂死的 狮子 ”雕塑。你了解了这个雕塑所表现的内函就能够很好地了解 瑞士 的历史, 瑞士 人的性格。关于这个雕塑有关资料:位于 卢塞恩 垂死的 狮子 像是一尊负伤 狮子 的雕像,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纪念物之一。雕像由 丹麦 雕塑 巴特尔 ·托瓦尔森设计,用以纪念1792在 法国 大革命中保卫路易十六而战死的 瑞士 雇佣兵。当时保卫杜伊勒里宫的战斗中有1100 瑞士 士兵,战死约760多名。 狮子 面部神态极为生动,紧蹙的眉头,身插折断的矛,头枕盾牌,那悲伤与不甘的神态震撼心魄。 美国 大作家马克·吐温称它为,“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头”。雕像上方有拉丁文:HELVETIORUMFIDEIACVIRTUTI“献给忠诚和勇敢的 瑞士 ”。下方为惨剧发生的的时间“1792年的8月10日和9月”。雕像处在一片新颖建筑群间,一潭碧水和单薄的围墙阻隔着市井的喧嚣。哀伤的 狮子 静静地独自卧在那里,诉说着悲壮的故事,证明着 瑞士 人的勇敢,坚强和剽悍。尽管身处偏僻一隅,但,世界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勇敢和忠诚的精神永远不会寂寞。

提到世界上的袖珍国家,就不能不想到 列支敦士登 。夹在 瑞士 和 奥地利 两国之间的 列支敦士登 国土面积只有160多平方公里,人口目前4万都不到,是个典型的袖珍国家。然而,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说来有趣, 列支敦士登 并不与 德国 接壤但国语却是德语。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没有军队,关税由 瑞士 掌管。尽管类似于 列支敦士登 这样的国家世界上还有很多,他们弱小但任然能生存,有时生存的很好,这不能不有赖于一个几百年前诞生于 欧洲 的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自和约签订至二十一世纪和约确定的国际关系原则:忠于主权 和平 等。联合国的建立也遵循了这个原则,主张: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尽管世界还不完美,尽管还有强权。但毕竟为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一个准则,这个“国际关系的基石完全适应现代国家关系的发展。”
离开 瑞士 的 卢塞恩 前往 列支敦士登 的首都 瓦杜兹 。莱茵河是 瑞士 与 列支敦士登 天然国界,横跨在 瑞士 与 列支敦士登 间几十米的大桥大巴瞬间驶过,跨过大桥你可能之前之后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同,然而,你却是由此国到了彼国。 瓦杜兹 这边的建筑似乎比之 瑞士 那边的更加精致,更加洁净。街上行驶的车辆明显要豪华了些,街上行人不多但大都穿着正装。明媚的阳光下 瓦杜兹 就像个精致的艺术品。透过不高的建筑向 瑞士 方向望去,雪山在烈日下熠熠生辉。这边, 瓦杜兹 被莱茵河和高山局限于狭小的空间,悬崖峭壁压迫着整个城市。更让人惊叹的是王宫居然建在悬崖之上。国旗与国王旗在城堡上飘荡,昭示着国王在王宫中。 列支敦士登 的支柱产业是邮票。建有一个邮票博物馆,博物馆外观相当漂亮,只可惜我们去时没有开门只能隔窗看看作罢。



在一个教堂外的花圃旁小坐,旁边有几个上了些岁数的大妈级老太太,跟前放着一个移动小书架,上面放着介绍基督教教义、福音书、圣经等的小册子。让人称奇的是那些资料全部是中文。这样的景象不仅仅在这里,在 瑞士 卢塞恩 “悲伤的 狮子 ”景点,在 法国 的 巴黎 等处都可看到,且无一例外用的都是中文。这让我感到疑惑?尽管如今 中国 人潮水般地涌向海外,用大量的金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势“威吓”着境外人,“爆买”天下。但也不是见不着 日本 人, 韩国 人的身影,在旅行中见他们也是成群结队的。类似中文的警示牌没有看见用日文、韩文,布道的也只见中文。这就奇了怪了?什么鬼?难不成他们是要用宗教信仰提醒国人,不可恣肆张扬?提高文明素养?或是真诚希望上帝的阳光雨露能够惠及到国人心灵……


在 列支敦士登 短暂停留,领略了奇幻国度的风采后,跨过来时的大桥返回 瑞士 。翻越 阿尔卑斯山 去 南欧 ,开启 意大利 之旅。
现在 欧洲 对休息的问题抓的很紧。休息,休闲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很多国家的工作时间每周少于35个小时。周六、周日休息铁打不动,平时大街上的店铺到时间一准关门打烊,想叫他们加班门也没有。自家的店想要多经营会,也不行,有强制规定。给我们开车的师傅依夫, 匈牙利 人,人很好任劳任怨,一天开上几百公里后依然精神饱满。但是,按规定开车到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短的十五分钟,长的三十到四十五分钟。这个不是自由掌握而是有插件掌握,到时车会自行锁死,无法开动,更要紧的是如果不执行就是违法。所以我们会不时的在服务区休息。下车后大家会天南海北瞎聊。有一天的话题是,这种情况在国内 中国 人会怎么面对?有些人认为:这根本不算事,找懂程序的人修改一下不就结了。怎么样,聪明吧。










在经历了 阿尔卑斯山 北面 瑞士 的,春, 阿尔卑斯山 上的,冬,现在来感受 阿尔卑斯山 南面 意大利 的,夏。尽管 意大利 比起 瑞士 温度要高不少,但由于 意大利 濒临亚得里亚海和 地中海 ,气候还算舒适。
第一站: 威尼斯 。我在这里事先声明,对于前面几个地方(之所以称地方而不说国家,是因为你敢说你对那些国家了解万分之一吗)的表述已是困难重重。那么对于在 意大利 的旅行所见事物的理解就更力不从心( 德国 、 法国 、 瑞士 等国尽管都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风格,但, 意大利 ,现代的 意大利 是“站”在“ 罗马 大帝国”厚重的“脊梁”上的,尽管它丝毫代表不了“ 罗马 大帝国”,也说不上引领潮流。可是,历经几千年风雨的遗迹以及后来文化的建树依然证明着这片地方的“神奇”)。


威尼斯 之所以被称为 水城 ,是她的建筑几乎都建筑在海中。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有的建筑的地面都被海水淹没,涨潮时圣马可广场地面都会被淹没。乘坐“贡多拉”(这种船样子十分奇特,两头高高翘起,就像个香蕉但夸张的多)穿行在水巷中,我会不由地想探寻那一扇扇 邻水 的门,一扇扇历经岁月沧桑,海侵雨打的门窗里面发生过什么样的或悲伤或喜庆的故事,又是哪一间房屋是莎士比亚笔下《 威尼斯 商人》的住所。
叹息桥,是一个必须看的景点。“它建于公元1600年。叹息桥的造型属巴 洛克 初期的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封闭只在运河一侧开有两个小窗。桥连接总督府和另一边的地牢,被宣判死刑的犯人押往刑场时都要经过这里。犯人在这与人世诀别,走过这个有去无回的桥时,不免发出叹息声,桥因此而得名。望着那桥,不由想起 中国 传说中的“奈何桥”,同样是通往地狱的桥。一个是充满想象的虚拟的桥一个却是现实存在的。
圣马可广场,相信每一个乍一走进那里的人都会被那宏大的气势所震慑。圣马可大教堂融入了东( 土耳其 一带)西方建筑风格,顶部外墙布满了精美雕像,让人目不暇接。据说,在教堂的大祭坛下埋葬着耶稣的使徒圣·马可。圣·马可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大教堂西面是一座钟楼,高近百米。我站在下面久久地仰望塔尖指向的苍穹,体会着基督徒们渴望无限接近上帝的心境。
玻璃岛上有一群被 意大利 视为国宝的人,水晶、玻璃吹制工匠。看他们的作品真难以置信,那些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就是靠着一张嘴和一双手吗?真的太神奇了!





到了 意大利 就不能不去 佛罗伦萨 ,这个 欧洲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由于不是深度游只能蜻蜓点水地走走。按计划直趋目标:圣母百花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世界第四大教堂。哥特式风格。外部由绿、白、红色 大理 石装饰。杜奥莫大教堂、乔托钟楼和八角形的圣乔瓦尼洗礼堂同在一个广场,三大建筑构成一体,显得格外壮观。”它是天主教 佛罗伦萨 总教区的主教堂。




距离大教堂数步的位置是“圣乔凡尼洗礼堂”,建成于公元7世纪,11世纪改建。与百花圣母大教堂同样是由绿、白、红色 大理 石装饰。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被雕塑家、画家、建筑师米开朗琪罗誉为,“天堂之门”。洗礼堂与大教堂相得益彰,构建了神圣的“气场”。
正怀着崇敬的心情欣赏大教堂,洗礼堂的壮观气势,感叹于它们的艺术魅力。有人过来说,洗礼堂铜门上有普X和xxx头像。我惊诧不已,真的?“真的”。我半信半疑地趋前看个究竟,看过后我对那个说法仿佛像吃苍蝇一样,恶心。对那人说的两个头像与那两人没有丝毫的相像之处。但那个人明显是冲着这个说法去看的,显然这个“故事”并不是源自今天,也非那个人。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无文化的人受一些拙劣文化的影响,总喜欢对强人五体投地,总感觉还不够,往往还要找出种种理由将其神性化,然后加深崇拜。问题是这些人的想象力真是惊人,时间穿越近千年,距离跨过几万里。
马纳罗拉 小镇位于 意大利 利古里亚。“很难说这个小镇有多少年历史了但这里发现了古 罗马 人 成功 酿造葡萄酒的记载。这是一个处于悬崖上的小镇。海边的 马纳罗拉 火车站站台上就可以看见美丽的风景。 五渔村 有五个依山傍海的村庄组成。满山的葡萄园,彩色的房子和清澈的海水是这里最大的特色。199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9年成为 意大利 国家公园。小镇没有 大名 鼎鼎的教堂,没有海滩浴场。五彩缤纷的小楼坐落在陡峭悬崖上,青山与大海形成美丽风景线;夜间小镇灯光照亮海岸,一边是陡峭悬崖,悬崖下是晶莹剔透的海水,忖托着神秘村落的宁静与美好。”怎么样?感觉到 五渔村 的美妙了吗?其实,没有海滩有什么关系,依然阻挡不住沐浴阳光的人们,尖利的岩石上依然有很多人“轻装简从”地在享受着阳光,接受着 地中海 微风的抚摸,让蔚蓝的海水滋养“饥渴”的眼睛。







如果说 巴黎 是时尚之都,浪漫之都。那么 罗马 我个人认为:是否可称为文化之都,古迹之都。比喻可能不恰当,但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近半的城区为古 罗马 时期的遗迹,一城文化半城古迹。“ 罗马 是古 罗马 和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有两千八百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古 罗马 帝国的发祥地。1980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罗马 较著名的古迹有万神殿、斗兽场、大杂技场、戴克里先公共浴场、佛拉维安半圆型剧场等。
站在 罗马 斗兽场外 ,看到虽历经两千余年风雨,一部分已经坍墀,但那恢宏的气势依然给人震撼,真的不能不为古人的聪明才智而折服。看着斗兽场、看到关押奴隶、猛兽的牢间,仿佛还能听见 斯巴达 克斯角斗时粗壮的喘息声,受伤角斗士的哀嚎,猛兽的咆哮,以及贵族 和平 民那兴奋、激昂的吼叫,“杀死他、杀死他。”
罗马 可以说举步之间都有古迹,虽历经沧桑,战争,局部受损,但大都能得以保留。这固然得益于石文化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对待“文化、历史”的态度。吴指导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 中国 历来是,新的朝代往往否定旧的朝代,不但从文化上,几乎恨不得驱除一切旧的事物。”在咱们这,某个时期更是恨不得将古今中外几千年的“文明”彻底虚无。就现在的现状, 中国 文化从一定角度看伤残了,并且畸形了。还有一个怪现象:当权者都喜欢否定前朝,而平头百姓却总是怀念过去。这个反悖很有意思。
人类历史几千年,看起来繁杂热闹,但关键就那几步。犹太教、基督教,产生时间较晚的伊斯兰教均源自古犹太教,视亚伯拉罕为先祖。在东方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大彻 大悟 ,从而开启佛教(佛教,原则上不属于“神”的范畴)。从而构建了人类信仰的“精神家园”。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东西方几乎同时涌现了一批思想者,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东方,出现了孔子,孟子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启了长达几千年的专治制度。古 希腊 的民主政治和 罗马 法奠定了如今西方世界的制度基础。再就是永无止境的“杀、杀、杀。”
起源于 佛罗伦萨 、 罗马 ,继而扩展到整个 欧洲 的文艺复兴无疑对整个 欧洲 ,甚至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对资本主义的产生;普世价值观的形成,现代诸多思想,如:人权,现代法治的产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说到文艺复兴,就不能不提及美第奇家族。“我们不能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 意大利 文艺复兴,但没有美第奇家族肯定不是今天看到的面貌。”这个家族曾经产生了三位教皇,两位 法国 皇后。影响西方世界达五六百年。以上说到的文艺复兴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能说完全归功于这个家族,但在艺术方面的巨大作用是确定无疑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巨匠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 芬奇 等,要么是为其工作,要么是美第奇家族倾其所有资助其艺术活动。在 佛罗伦萨 ,在 罗马 ,甚至整个 欧洲 处处都能感觉到其家族的巨大存在。
在 欧洲 国家的街头,随处可见这样的镜头,几张桌椅,几顶大伞沿街放置。一对情侣,或三五好友,耶或孤身一人,一杯咖啡,几块面包,就能打发好几个小时的时光。优雅地享受生活。这些“列强们”的后代似乎没有了祖辈们的进取心(霸业),不去想也不想去想他们今天的富足是否与祖辈的“罪恶的原始积累”有什么关联。当然,他们不能也不应该为祖辈的“罪恶”(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也将现代文明发散出去,尽管往往伴随着“罪恶”)负责。现代西方世界还在在不断进行制度建设,不断修正完善不足。
走过的几个国家,感觉还是祥和的,混乱与衰败似乎只是媒体的说法。但是,难民倒确实是个现实的问题。在 巴黎 的卢浮宫,可看到很多来自 非洲 、 中东 地区的人,拿着埃菲尔铁塔小模型(很可能来自 中国 ),向游客兜售,其气势挺吓人的。相互间为了地盘还不时争吵打斗。我就看见 非洲 小伙欺负好像是来自 中东 地区的妇女。有趣的是,可能来这里的 中国 游客多,这些人居然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汉语:集合了,集合了。一号家庭,二号家庭。帮助导游召集游客还挺像那么回事,感觉很有语言天赋。在 意大利 中餐馆居然用起了 非洲 人,显然是难民。那些 非洲 大老爷们端盘走菜的样子,看了让人发笑。就是不知道是否合法用工?还是华人老板图人工费用便宜?在 罗马 斗兽场,难民小贩见着穿制服的 (不知是警察还是‘城管’,城管?哈哈),简直如同耗子见了猫头鹰,一点战斗力也没有。
无疑,来自战乱,贫穷地区的难民拉低了 欧洲 地区的基本“素质”。即便这样 西欧 的大多数国家对接收难民持开放态度,尽管谁也说不清这些难民中有多少持有恐怖极端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人性光辉的体现。
关于“转基因”,很多人争论不休,居然上升到“阴谋”的高度。这些人口中的“阴谋”居然是,某些西方国家要让整个中华民族“断子绝孙”,让十四亿人失去健康。比较对待难民的态度,再看看“转基因”阴谋论真是匪夷所思。
在回来的飞机上看了一部电影《为奴十二载》,反映的是早期 美国 贩卖、奴役 非洲 黑奴的历史。奴隶主对待奴隶之残暴确实是“人神共愤”。但是,看看现在的情况,与几百、几十年前相比,在对待种族差异方面显然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观,尽管还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在西方世界谁敢明目张胆地搞种族歧视?哪怕是一丝表示试试!?而 印度 的种姓制度几千年了有改进了多少?显然理念和制度的优劣高下立现。扯远了。
真的为 中国 人的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力量所折服,旅行中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看见 中国 人的身影,而且看起来生活的还不赖。现在国人出境旅行的人乌央乌央的,购买力又强大,商家大量雇佣华人,华人人力成了抢手资源。即便在偏僻乡村也能看见他们在打拼,哪怕是一间不起眼的小店,一个巴掌大的小棚子,经营着旅游纪念品,也是其乐融融。有很多显然是改革开放后出去的新移民的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他们好像已完全融入那里的社会,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父辈们渐行渐远,这一点从他们的表白中可以看出。很多人不否认自己是 温州 人,并为此而自豪。 温州 人的大胆,敢闯的精神显然成了“品牌”。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