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布有什么用?

字数:1189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6-27 01:31:50 更新时间:2022-06-27 06:15:25

楼主:杨谊  时间:2022-06-26 17:31:50
时下流行在布上签名。不知谁发明的,也不知因何而起。结果,不论发生什么事,表爱心也好,提抗议也好,表建议也好,搞纪念也好,都弄个白布,丈余长,放那里;再弄些水彩笔、黑笔,让路过的人签;或是组织一次什么活动,让参加的人签名。

我一开始见这玩意,觉得新鲜、热闹,心潮略有澎湃,甚至感动;但后来见多了,就无动于衷了。有次单位不知为何,也放了段白布在大厅里,让大家签。许多人都去签了。我疑惑着,只上前看了看,没签。

再有一次是儿子学校的一个活动。一个民间团体搞的“心连心”。租了一个场地,把家长、学生、老师组织起来。好几百号人,一起玩,一起疯,一起表演节目,来消除彼此的不信任和隔阂;还管了一顿快餐盒饭。据说这都是团体成员,即大企业家自己掏的钱。

下午的活动,是在一块十几丈长的白布上,随便画。大人、孩子抢到小塑料桶、画笔和颜料后,便随心所欲地画了起来。也有人确实是块料,画得很象样;更多的人是胡乱涂写,只差没写骂人的话。我画的是,小时侯画过的简易人像。

到大家把都颜料耗完,长布上无处可画时,一天也就快结束了。这时突然灯光变暗,哀伤的音乐响起,主持人用悲凉的声音缓慢地诉说着心灵的感动,把我吓了一大跳。可主持人眼含泪花,声音颤抖,我再放眼一望,就明白了。

只见所有团体成员已经把白布拿起,等距离地牵着白布,把我们乱涂的东西展示给我们看,并缓缓地走过来包围着我们,合成一个圈。他们中有许多人眼睛向上望,并流下了滚滚热泪。许多孩子也忍不住,都哭了。抱着他们,作依依不舍状。

于是我想到了演员,他们在进入角色前,都需要酝酿、暗光、哀乐、颤音和凝视住一点,这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孩子们感动得一塌糊涂。心与心的交流与感动,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达到了高潮。

当一切结束后,他们把长长的白布折叠好(一大叠呢),并把它郑重其事地交给了校长。这时我才突然醒了过来,回到了现实之中。一个念头立刻纠缠着我不放:这些布以后怎么处理?是一直保存在校长办公室、会议室,还是扔在储藏室里?要保存多久?会不会经常拿出来示众,抚今追昔,展望未来?

假如不是,立刻扔了,那多可惜?枉费了团体人员的滚滚热泪和经济付出,也浪费了学生、家长、老师的精力和热情。虽说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舒发内心的情感和爱意,但这么就糟蹋了这一重要过程的见证,也未免太无情了些。

可是,一直保存下去也不是个事。它的最终出路是什么?难道它还有收藏价值,将来可以拍卖个好价钱?

由此我想到,现在有这么多的事,今天这个弄块白布,明天那个弄块白布,在上面又乱写乱画的,就算有人愿意回收这些布,但收回去又能做什么呢?现在的旧衣服不要了,都没地方送,谁还来管这些脏布?

我看还是立刻把它们扔了好。扔了,起码那些捡破烂的人可以捡回去,洗洗干净,做些衣服穿;如果不扔,等长久了,布烂了,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我们不可能把它们保存得像马王堆女尸的裹尸布一样,留给后人考古用。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