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字数:2871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6-26 16:20:16 更新时间:2022-06-27 06:45:48

楼主:张关林2016  时间:2022-06-26 08:20:16
张说《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解文: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了,身体是僵硬的。草木也一样,生时既柔且脆,凋零时枯直干硬。可见,坚硬,意味着衰败、死亡,柔弱,意味着富有生机。由此可见,凭武力逞强,早晚被灭,遇风不弯腰的树木最容易折断。强大,说明处在生命周期的趋下阶段,而柔弱,则处在上升阶段。)

(张说)请注意,本章是典型的取象比类,其中,“柔弱”、“柔脆”等意象,表示随机适变的处事态度,而“刚强”、“坚强”、“枯槁”等,表示不知变通的僵化态度。柔弱与刚强,不是指事物的物理质地,是喻指两种不同的处事态度。柔弱指顺势而为,刚强指刚愎自用。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借用生软死硬的生物特性,比喻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把“柔”与“长命”,“硬”与“短命”象征性联系起来。

取象比类,类似现代的象征主义,是一种以意象取代现实的表现法。婴儿柔弱,婴儿有最长的生命期,于是“柔弱”与“长命”挂了钩。“无为”是顺势而动,水也顺势而为,水是柔性的,于是“无为”、“柔性”、“长命”都挂了钩。“柔弱”,不是指“弱不禁风”的那种物理性状,是指不与趋势相抗的顺应性。有人把意象误读为实指,认为“柔弱胜刚强”,就是指松柔的事物胜过刚硬的,就完全错了。豆腐显然无法战胜钢刀的。柔弱指无为,刚硬指有为,柔弱胜刚强,是指无为胜有为。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兵强”,不是指兵力强大,是指靠兵力逞强,凡事诉诸武力,这样一定会覆灭。“疾风过岗,伏草唯存”,不肯弯腰的树木,肯定会折断。这里的“强大”,也指不肯变通的僵化态度,不是指力量强大。经验告诉我们,凡遇事固执己见者,往往不是老人就是领导,这两类人有个共同点,过于自信,在认知上走下坡路了。而从善如流者,是在不断改善自己的认知。这就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意思。

由于本章通篇都是取象,读者容易为“象”所迷。比如,气功师往往借助本章,说太极拳以柔克刚,其柔慢的拳路胜过刚猛。这是似是而非的理解。以柔克刚真正的意思,不是指柔软克制刚猛,而是指避其锋芒,以巧胜之,就像田忌赛马,以我之下马对彼之上马,宁输一场,换来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的两场胜利,这才叫以柔克刚,以变通取胜。

《道德经》是人生哲理的总结,由人生哲理派生出治国智慧,迄今为止,凡有大成就者,都离不开《道德经》的处事原则。比如,王阳明的心学,其实就是新版老子哲学。台湾学者钱穆研究王阳明的《传习录》,得出7大要点:(1)良知,(2)知行合一,(3)致良知,(4)诚意,(5)慎独,(6)立志,(7)事上磨炼。如此总结显然不得要领。在我看来,心学只有两大要点:第一,致良知,第二,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得道”,“知行合一”就是“无为”。

心学之所以受人推崇,主要是因为王阳明战无不胜的军事成就。阳明创立了心学,通过心学的实际应用,创造了军事奇迹,岂不证明心学是“战无不胜”的学问吗?谁不想战无不胜?所以,推崇心学的都不是理论家,而是实干家。比如日本一位将军就随身带一枚印章,刻着7个字:“一生伏首拜阳明”。其实他信奉的,不是心学理论,而是相信心学的战无不胜。

心学真能战无不胜?非也!就像任何理论一样,只有把心学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真正融化于自己的实践,才有可能战无不胜。心学本身,其实就像其他哲学理论一样,都是关于“知行”的方法论,跟禅宗的明心见性的“顿悟”,没有区别。禅宗的顿悟,是拿“心”去悟。悟什么?悟出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心学也是如此,心学用“良知”去悟。心学与禅宗的区别,在于心学要求你根据所悟去实践,而禅宗只要求你根据所悟耍嘴皮子。

具体而言,所谓“良知”,就是一颗不带任何偏见的心,也就是禅宗说的“自性无碍”。偏见就是执着。为什么心学强调“良知”,禅宗强调“明心见性”?因为不带先见的纯净之心,才能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其实就是老子“道法自然”的“道”!“道”,就是正确的知行方式。“自然”,指事物的本来。来源于事物本来的知行方式,才是正确的,这种方式就是“无为”。可见,心学的认知模式与老子的认知模式只是用语不同而已。

生活中,有的人看事特别准,有的却胡思乱想,南辕北辙。什么原因?很简单,看事准的,是看到了事物的本来,看事不准的,看到的只是自己想看到的或怕看到的,因为掺杂了偏见。而要看到事物的本来,就必须放空知见,既不“想”,也不“不想”。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万物归根,就是万物显露其本来面目;人“归根曰静”,就是“致良知”,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知世界。

张良、王阳明、曾国藩等人的成功,以及近代红军的成功,都是老子揭示的知行模式的经典实践。当然,大成功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要行为的目的,必须在事物发展趋势的范围内,如果目的与趋势毫无关系,就必须放弃,那是“不可为”的。这是心学的精髓,也是“无为”论的精髓。

有两个例子,可说明王阳明为何能成功。当时南方有4股匪患,十多年来,讨伐、招安均无效。从未接触过兵事的王阳明被派去剿匪,他首先分析了过去失败的原因,发现兵匪一家是祸根,于是便不用国家军队,自己招募民兵。然而,他每次出兵围剿,匪徒都事先逃之夭夭,可见泄密了。王阳明不动声色,再次发布围剿命令,事先在进山关卡派亲信秘密守候,把去报信的间谍一网打尽。王阳明没有拷打他们,而是提出丰厚条件,要他们继续报信。匪徒得到的是假情报,最后统统落网。王阳明遇到问题,能因事制宜地快速解决。不到一年,4股匪患统统消灭。

后来,南昌宁王谋反,王阳明又一次临危受命。宁王准备了10年,发动10万以上精兵造反。王阳明利用匆忙招募的8万民兵,只用50天时间便活捉了宁王。

他的方法也很简单,先掌握宁王的具体情况,然后采用针对性措施。例如,宁王有两个得力帮手,对造反起了很大作用,但宁王并不信任他们。于是王阳明采用离间计。派出一些间谍带信件潜入南昌,故意被抓,搜出信件,透露出两个帮手在与朝廷官员暗通款曲。本来就不放心的宁王能不上当吗?

心学的要点,就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要掌握真实的情况。知行合一,就是知情后的顺势而为。带有主观先见,就不可能获得真实的情况,获得真实的情况而不能顺势而为,也就等于不知情了。掌握了真实的情况,根本不需要研究,事情本身会显示出机会在哪里,只要顺势而为即可。例如王阳明的反间计,只要宁王猜忌帮手的情况是真实的,反间计自然会浮现出来。心学与老子的“无为”相比较,有本质不同吗?

“无为”,“上善如水”,“柔弱”,“不争”,“静”,“退守”等等《道德经》的专有词语,本身就是知与行的统一体。由于后世知行逐渐脱节,所以才要特别提“知行合一”的要求,以免人们都陷入“坐而论道”的泥潭。禅宗其实也是很智慧的,而由于知行脱节,没有社会意义,成了知性花园里一朵中看不中用的奇葩。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