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篇小说《求是书院西迁记》连载

字数:54496访问原帖 评论数:2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07 01:01:03 更新时间:2022-07-25 01:11:04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06 17:01:03
简 介

中华神国国内的著名书院有好几所,为何只有求是书院的院歌歌词通篇全为文言文?求是书院院歌的歌词隐晦拗口,为何求是书院的学子们却能一学就会,而且学会后就终身难忘?求是书院院歌创作于西迁途中,难道求是书院的西迁另有隐情,所以才需要将院歌歌词写成文言文?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06 17:02:40
引子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每年暑假期间,求是书院校园中总是会传出正在军训的准大二学生们学唱书院院歌的声音。

身为江南水乡人,我很庆幸自己能考上求是书院,能成为求是书院的一份子,这是我一生的荣耀。所以无论是何时无论在何地,每当我听见求是书院院歌歌声的时候,心中都会有一种自豪感。不过,对于母院的院歌,我一直有一个疑惑:

在中华神国大地上,著名的书院有好几所,其他书院的院歌歌词基本都是白话文,唯独只有求是书院院歌,通篇全是文言文。这对读惯了白话文的新历人来说,是一份很拗口的歌词。

我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科男生,文理偏科很严重,高中时最头疼的就是背诵文言文。但是,当我在军训期间学唱求是书院院歌的时候,很轻松地就记住了院歌的全部歌词,就好像这些歌词会自己跑到我的脑海中,根本无需我去劳神默记…

我曾经询问过身边的求是书院同学,大家也都有跟我一样的感觉,就好像突然之间,大家都变成了文言文高手,可是明明在高中里,我们最头疼的就是背诵文言文啊?

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更神奇的是,当我们学会唱求是书院院歌以后,院歌就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不论相隔多少年,只要一想起求是书院院歌,全部歌词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而且一唱起书院院歌,我们就感觉身体里会有一股暖流流过,等唱完院歌后,整个人瞬间就神清气爽,疲态全无…

这是一件更神奇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求是书院院歌创作于旧历一百三十多年,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旧历一百三十一年,倭国为实现其吞并中华的野心,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

求是书院建校于杭城,杭城位于浙省,而浙省离倭国很近,所以在倭国发动侵华战争后,战火很快就会蔓延到浙省。

为保护学院的珍贵书籍和宝贵文物不被战火破坏,当时在任的求是书院竺老院长毅然决定,求是书院全体师生带着全部书籍和文物向中华内陆迁移,以躲避战火。

这一迁移路,求是书院师生走了整整近三年,全程两千六百多公里,求是书院院歌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完成的。

到达内陆后,求是书院又在原地办学七年,而后才迁回杭城。这动荡的十年,是求是书院历史上最艰难的十年,后人为纪念这段历史,称这十年为:“求是书院西迁史”。

难道求是书院院歌的这种神奇现象跟求是书院院歌的创作背景有关?

我苦思冥想,一直找不到原因,眼看已将半夜,无奈之下,我带着疑惑,走进了梦乡。

没想到,梦乡中的我得到了一个答案……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06 17:06:58
第1章 倭国悍然入侵中华,竺老临危赶赴求是(上)

“小伙子,醒醒…… 小伙子,醒醒……”

迷糊之中,我仿佛听到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我耳边想起,还感觉到有人在轻拍我的肩膀。

我慢慢地睁开了双眼,首先映入我眼帘的,竟然不是家里熟悉的床,而是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坪。感受着小草挠我脖颈的痒痒,呼吸着草坪独有的青草气息,我猛地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坐起了身。

我不是睡在家里的床上吗?怎么躺在草坪里了?

“小伙子,你终于醒了啊。”

身后又传来了那个苍老的声音。

我回头一看,看到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爷子,只见该老爷子身穿汉服,鹤发童颜,再加上那一直长到胸前的白须,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我迟疑了一下,立马起身,学着古装电视剧中的样子,向其作了一揖,恭恭敬敬地说道:

“老爷子您好,刚刚是您在叫我?”

只见老爷子微微点头,然后说道:

“不错不错,还懂点礼数,不枉我来找你啊。”

我不知老爷子想找我干嘛,只能继续问道:

“不知老爷子找我何事?我好像没有找您啊?”

老爷子轻抚白须,呵呵笑道:

“睡前的时候,你一直在琢磨什么问题?”

“睡前?”

我愣了一下,想了想后答道:

“睡前我在琢磨求是书院院歌啊,这是我母院的院歌,我觉得有点神奇,所以一直在想它为什么会这么神奇…”

我猛然想到一个可能性,立马以期待的眼神看着老爷子,继续问道:

“难道老爷子您是来帮我解惑的?”

只见老爷子在我的期待中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我看你睡前想这个问题想的有点入迷,而且也被你找到点蛛丝马迹了…虽然那可能是你天马行空的乱想,但怎么说也是有点接近真相了,所以老头子我就忍不住,想来跟你聊聊啊。”

我喜出望外,激动极了,不过随即又想到一个问题,偷偷看了一眼老爷子,指了指四周,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

“感谢老爷子能来为我解惑,不过小子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不是应该睡在自家的床上吗?老爷子您是怎么把我带到这里来的?”

老爷子哈哈大笑,指着我说道:

“你现在还躺在你家的床上啊,现在的你,是在梦中。”

我一惊,跳了起来:

“我现在还在梦中?那为什么我感觉这么真实?”

我的反应完全在老爷子的预料之中,他继续呵呵笑道:

“因为这是我的世界,梦中的一切,均以我为主。”

我听后一惊,看了看老爷子,梦中是老爷子的世界?那这老爷子是何方神圣?

我开始琢磨:

我是因为日有所思,这位老爷子才被我吸引过来,进入了我的梦中,这就是所谓的夜有所梦…那么,难道,这位老爷子会是…

我想到了一个人,但是不能确定,所以就恭敬地问道:

“请问老爷子可是周公?”

老爷子赞许地看着我,点头道:

“孺子可教也,不错,吾乃周公。”

周公!竟然真的是解梦的周公!我有点不敢相信,不过随即也就释然了,能够轻易地进入别人的梦乡,这除了周公,还能是谁呢?

我理了理自己的思绪,再次问道:

“感谢周公您老前来我的梦境,不过我想会琢磨求是书院院歌的人大有人在,为何您会选择来我的梦境中帮我解惑?”

周公再次轻抚白须,笑眯眯地答道:

“老头子我做事一向是随性而为,我看你小子还比较对我的胃口,想来来你的梦中跟你聊天不会太无聊。再加上你所琢磨的求是书院院歌这件事情,已经是好久没人关注了,我想也是时候跟感兴趣的人再聊聊这个秘密了啊。”

我还想再继续问一些问题,不过周公摆了摆手,打断了我的继续提问,

“好了,你先不要问其他问题了,现在时间已经不早,我还是先帮你解答求是书院院歌这个问题吧,这件事情可是说来话长啊。”

我定了定神,只得放下心中的其他疑问,再次对周公作揖道:

“那小子就先谢过周公的解惑了。”

周公压了压手,示意我跟他一起盘膝坐下,开始说道:

“正如你白天所想的那样,求是书院院歌的神奇作用跟它的创作背景是有直接关系的。你先跟我说说你所了解的当时我们中华神国的国情吧,然后我再来帮你解惑。”

我学着跟周公一样盘膝坐下,想了想后,说道:

“求是书院院歌创作的时候,我们中华神国正处于对外抗战时期。旧历一百三十一年,盘踞在我们中华神国东北部的倭国军队炮轰我们中华东北军大营,发动了侵华战争。然后在短短五个月内,倭军全面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还建立了伪国傀儡政权。至此,我们中华神国的东北三省就全部沦陷了…”

“不错不错,看来你历史学的还可以啊。”

周公没有再让我继续往下说,打断了我的话,

“那你知道当时的竺先生在干什么吗?”

我心里嘀咕了一阵,这是我们中华神国的屈辱史,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记得这段历史好不好,这叫勿忘国耻啊。不过我不敢跟周公乱说,只是老实地回答着他的问题:

“那时的竺老应该是在金陵城吧,我记得竺老留学归国后,蔡老推荐竺老筹建我们中华神国自己的气象研究所,那个时候的竺老应该已经在金陵北极阁建好了我们自己的第一所气象研究所,并担任着所长的职位,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绘制东亚天气图,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

周公很满意我的回答,点头道:

“不错,那时的竺先生正是在金陵北极阁的中华气象研究所任所长,不过这只是他明面上的身份,而他的真实身份,实际上是我们中华近现代的一代易学大师。”

“易学大师?”

对于周公的这个回答,我感到很吃惊,

“竺老学过《易经》?”

对于我的一惊一乍,周公不以为意,继续说道:

“不错,竺先生的真实身份,就是我们中华近现代的易学大师。下面,我先跟你说一下易学的发展史和竺先生的一些生平,你好好听着。”

我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周公见我已经准备好了,便娓娓道来:

“我们中华神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易学文化,也是一直伴随着中华神国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着。

传说天地未开时,世间一片混沌,伏羲以一拟太极,一画开天,创造了万物,故其被世人尊为创世神。

创世之后,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从太极中悟出‘阴、阳’两仪,而后又从两仪中演化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最后从四象中推演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该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个字囊括了宇宙万物,可通神明之德,可类万物之情,故世人尊伏羲为人文始祖,伏羲所创之八卦也被称为是‘先天八卦’,此为易学之起始。

商朝末期,纣王拘我父王文王于羑里七年。在这七年时间中,我父王潜心推演伏羲留下的天地大道,发现先天八卦只解释了宇宙万物的先天状态,却无法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也越来越复杂,故父王将伏羲所创之先天八卦进一步推演成了包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后天八卦,还为每卦和每爻都作了卦辞和爻辞,后世之人将我父王文王所著的包含卦辞和爻辞的六十四卦尊为《周易》,此为易学之扩展。”

说到这里,周公顿了一顿,看着我问道:

“你应该知道文王是我父王吧?”

我立马点点头,说道:

“嗯嗯,知道知道,相传您是文王的四子,是武王的四弟,您是我们中华儒学的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圣之一,三国时期的曹老所写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就是您老。”

周公点了点头,很满意我的回答,继续说道:

“春秋末期,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却始终无法施展抱负,故其在晚年回归故国后,就不再过问政治,开始潜心专研《周易》。因其翻读《周易》次数太多,结果把编联竹简的绳子都弄断了好几次,后人敬佩于孔子的这种专研精神,故用‘韦编三绝’四字来记录此事。最终,孔子将其自身对宇宙万物和社会人伦的理解融入到了对《周易》的解释中,写出了‘《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十篇文章,从象数和义理两方面对《周易》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后世之人将这十篇文章称为《易传》,此为易学之十翼。

至此,世历三古,人更三圣(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易学最终发展成为了一门包容万象的学问。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诸子百家们都将《易经》(包含《周易》及《易传》)尊为众经之首。”

说到这里,周公又停顿了一下,让我消化消化。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06 17:10:42
第1章 倭国悍然入侵中华,竺老临危赶赴求是(下)

看我没问题后,周公才继续说道:

“如世人所知,竺先生出生于浙省越州,待到弱冠之年,竺先生又远赴米国留学,攻读农学和气象学。

不过不为世人熟知的是,竺先生从小就对易学有浓厚的兴趣,喜欢研究《易经》,他赴米选择攻读农学和气象学,是因为这两门学科是与地理和天文密切相关的两门学科,他想熟悉西方国家在地理和天文方面的研究情况,一方面是希望能博采众家之长,将自身所学之易学贯穿古今中外,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了解西方占星术,以期能知己知彼,防范于未然。

经过了八年的学习深造,竺先生终将《易经》融会贯通,成为了近现代的易学大师。同时,竺先生也自觉对西方占星术有了足够的了解,故其决定:

离米回国。

回国后的竺先生,明面上的工作一开始是在不同的高等院校讲授地理和天文气象课,而后他又受邀筹建位于金陵北极阁的中华气象研究所,还前往全国各地建立各个地方的气象站。因此,在回国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竺先生就走遍了中华大地。

但实际上,竺先生的真实工作是接过上一代易学大师的重担,成为新一代的龙脉守护者。他之所以在几年时间内走遍中华大地,是为了走遍中华的全部龙脉,用自身所学来稳固各龙脉之龙气。”

说到这里,周公就停了下来,看着我,示意我可以提问了。

“龙脉?龙气?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吗?”

我直接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问。

周公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

“不错,龙脉是真实存在的。为何四大文明古国,只有我们中华的文明能一直延续着?这正是因为我们中华有龙气护佑。

我们中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正所谓‘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若以伏羲所创之先天八卦来解读中华地势,西北为艮,山势连绵起伏,气势雄伟,正是西域昆仑山所在,据传伏羲也曾居于昆仑山上,故世人尊昆仑山为龙脉祖山。

以昆仑山为起始,自西向东,我们中华总共孕育着三条干龙脉,分别是北干龙、中干龙和南干龙。

北干龙西起昆仑山,向东延伸经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而后延伸至新罗国的白头山入海。京师为北干龙龙脉上的主要城市,我们中华历史上的元明清三朝就将帝都建在此处。

中干龙西起昆仑山,向东延伸经秦岭、大巴山、大别山,而后延伸至姑苏省的紫金山入海。中干龙龙脉为中华历史上龙气最重的一条龙脉,咸阳、长安、洛阳、汴京、金陵为中干龙龙脉上的主要城市,我们中华历史上的多个朝代将帝都建在这几个地方。

南干龙西起昆仑山,向东延伸经横断山、南岭、武夷山,而后延伸至浙省的天目山入海。杭城为南干龙龙脉上的主要城市,我们中华历史上的南宋就将帝都建在此处。”

听着周公侃侃说起我们中华的三条干龙脉,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没想到我们中华竟然真的有龙脉,而且一有就是三条!这真的是太让我吃惊了!

我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开始接受龙脉的说法和竺老的新身份,想了想后,试着向周公问道:

“那倭国发动侵华战争,也是跟我们中华的龙脉有关?”

周公赞许的看着我,呵呵笑道:

“不错不错,你这脑袋瓜还是蛮聪明的嘛,这么快就想到正点上了。”

我呵呵一笑,立马转移话题,对周公说道:

“周公您老就别调侃我了,快跟我说说倭国是个什么情况,他们发动侵华战争具体是想干嘛?”

周公看了我一眼,顺着我的话说道:

“如世人所知,倭国是与我们中华相邻的一个岛国,其国土只是一个小岛,四面环海。不过不为世人所熟知的是,倭国全岛无龙脉,因无龙气护佑,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都很短,而且国家也很贫穷,一直处于战乱中。后来,倭国为了能沾染中华龙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们中华俯首称臣,是我们中华的藩属国。

成为中华藩属国后,我们中华的龙气自然也就会稍稍护佑倭国。在我们中华龙气的护佑下,倭国的发展渐渐地走上了正轨。在我们中华旧历六十几年,倭国又从西方各国拿到了部分西方龙气,从而走出了一条将中华龙气和西方龙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经过了近五十年的发展,倭国的国家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隐隐超过我们中华神国了。”

“西方龙气?西方各国也有龙气?”

我一下子就听出了周公言语中的特别之处,就情不自禁地问道。

周公点了点头,伸出了右手五指,说道:

“不错,西方各国也有龙气。因为实际上,从昆仑祖山上诞生的,不是三条干龙脉,而是五条干龙脉。”

“五条?”

听到这个答案,我的心里又是一惊。

周公放下了举起的右手,继续点头道:

“没错,除了我们中华境内的三条干龙脉,昆仑祖山还诞生了另外两条干龙脉,其中一条往西走,去往欧洲大陆,还有一条往北走,经过俄境穿过白令海峡后去往美洲大陆。不过由于这两条干龙脉去往的欧美大陆距离昆仑祖山太远,传到这两个大陆上的龙气实际上没那么多,所以我们中华神国才是得天独厚最被龙气护佑的地方。”

听到周公说起这些,我才恍然大悟,不断点头,同时心中对于自己身为中华儿女更是感到自豪了。

只听周公继续说道:

“倭国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家,当其发现自身的军事实力已经可以跟我们中华神国相抗衡了,于是就开始觊觎夺取我们中华龙脉。为此,倭国制定了严密的夺取计划:

第一步,占领新罗国。

前面我已说过,我们中华有三条干龙脉,其中北干龙西起昆仑山,向东延伸经我们中华国内的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而后延伸至新罗国的白头山入海。在旧历一百一十年,倭国正式全面占领了新罗国,而后用其特制的365枚困龙钉将白头山支脉困在了白头山上,切断了北干龙的入海口,使得北干龙无法龙游大海。

占领了新罗国后,倭国开始汲取白头山支脉的龙气,并将汲取出来的龙气转移至其国内。经过了二十年的不间断汲取,白头山支脉的龙气被汲取殆尽。从此以后,新罗国再无龙气护佑,原先统一的新罗国开始进入动荡分裂时代。

而如果要想让白头山支脉重新恢复龙气,使得新罗国重新得到龙气护佑,这就需要昆仑祖山将更多的龙气注入到北干龙中,用北干龙的龙气来滋养白头山,重新打通已经枯竭的白头山龙脉。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不是短短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就能实现的…
第二步,占领东北三省。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为北干龙所处之重要山脉,该三条山脉均位于我国东北三省,与新罗国的白头山一脉相连。故在汲取完白头山支脉的龙气之后,倭国开始侵占我们中华神国的东北三省。

侵占了东北三省后,倭国开始故技重施,继续汲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龙气,并将汲取出来的龙气继续转移至其国内。

因为此时的竺先生已经成为了新一任的龙脉守护者,所以当倭国一开始汲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龙气时,竺先生就敏锐地发现了北干龙存在龙气加速流失的现象,也洞悉了倭国占领东北三省的真正目的。

为了防止有更多的龙气流失,竺先生当机立断,马上关闭了北干龙从阴山龙脉向大兴安岭龙脉传输龙气的通道。

但是,这只是一个饮鸩止渴的办法。因为没有了源源不断地龙气注入,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龙脉的龙气迟早会被倭国汲取殆尽,这就会导致这三条龙脉最终落入跟白头山支脉一样的境地。

然而,如果不关闭北干龙从阴山龙脉向大兴安岭龙脉传输龙气的通道,倭国很可能会沿着大兴安岭龙脉逆行而上,汲取更多的北干龙龙气,故竺先生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关闭北干龙从阴山龙脉向大兴安岭龙脉传输龙气的通道。”

听到这里,我的怒火一下子冲上了脑门,叫道:

“小鬼子真可恶!他们为了抢夺龙气还真是不择手段啊!难怪到现在为止,新罗国还是南北分裂着,原来这竟然是他们搞的鬼!真的是太气人了!”

周公白了我一眼,假装气呼呼地说道:

“到底是听你说还是听我说?要不后面你来说?”

我立马变成乖乖小绵羊,满脸笑容的讨好道:

“我错了我错了,周公您老消消气,消消气,您就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饶了小子这一次,我后面绝对不会再打断您的话了,您消消气,消消气啊。”

周公假装消了气,又白了我一眼,说道:

“下不为例啊。”

我立马点头同意道:

“嗯嗯,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周公理了理自己的衣袖,继续说道:

“虽然在竺先生的当机立断下,倭国这一次妄图沿着大兴安岭龙脉逆行而上去汲取更多北干龙龙气的企图没有成功,但竺先生知晓,倭国肯定不会就此罢手,后续必然还会有新的动作。而要想与整个倭国抗衡,单靠竺先生一人肯定是不行的,而且也必须要有一个万全之策,否则如果只是见招拆招,迟早会抵挡不住倭国的次次进攻。

为此,竺先生开始闭门冥想,苦思七日后,他终有所得。

此后几年,竺先生以主持建立各地气象站之名,又走了一遍中华大地。

四年后的旧历一百三十六年,竺先生来到了西子湖畔,就任求是书院院长,开启了他长达十三年的求是书院院长生涯。”

听到这里,我的心中又是一阵激动,这就是:

倭国悍然入侵中华;

竺老临危赶赴求是!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07 10:47:26
第2章 倭国全面入侵中华,求是书院开始西迁(上)

周公看着激动的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接着说道:

“竺先生于旧历一百三十六年来到求是书院就任院长,这是你所知道的。那你知道求是书院当时的具体情况吗?”

我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回答道:

“身为求是书院学子,我当然熟知书院的历史啊。

我们求是书院是甲午战争后兴办的,在竺老就任我们书院院长的时候,我们书院即将迎来四十岁的生日。不过那个时候的书院,情况不太好…说句难听的,那时的求是书院可以说是我们中华国内最破败的一所书院,因为当时书院内的图书馆和很多校舍都是危房,师资队伍也很糟糕,国文、中华史、外国史等学科都没有教授授课,而且还不断的有教授辞职,离开书院…”

周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是啊,那时的求是书院可以说是一片落败。那你有没有想过,竺先生是龙脉守护者,他的职责是要守护龙脉,那么,他为什么会在四年后选择来求是书院就任院长呢?”

我听后一愣,心中暗道:

是啊,竺老是为了找到守护龙脉的办法才再次走遍中华大地的,他会在四年后来求是书院,难道守护龙脉需要来求是书院?

我心中一动,期待地看着周公。

周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正如你所想的,竺先生会来求是书院,就是因为要想守护中华龙脉,求是书院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地方。

求是书院建校于杭城。

前面我已说过,杭城为南干龙龙脉上的主要城市,古时的南宋建都在此。

实际上,杭城为南干龙之龙眼所在地,是南干龙龙脉上最重要的一个地方。

同样,北干龙和中干龙也有各自的龙眼所在地。

北干龙之龙眼位于京师,古时的元明清三朝建都在此。

中干龙之龙眼位于金陵,古时有多个朝代建都在此,故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为当时中华神国龙气最盛之地。

竺先生在成为龙脉守护者后,选择在金陵北极阁建立中华气象研究所,就是要坐镇中华龙气最盛之地,护持中华龙脉之龙气。”

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竺老回国后去金陵城建气象研究所还有这份隐情!这真是太让人惊讶了!

只听周公接着说道:

“然而,倭国侵占东北三省,汲取北干龙龙气的行为给竺先生敲响了警钟。

龙脉的分布情况,是我们中华神国最核心的机密,历朝历代都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知晓,而且绝大部分知晓之人也只知晓部分龙脉的情况。历朝历代,能够真正知晓我们中华神国全部龙脉分布情况的有且只有一人,即:龙脉守护者。

前面我已说过,伏羲一画开天,为创世神,龙脉的起源来自于伏羲的开天,故伏羲也是龙脉的创造者。创世之后,伏羲又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出了先天八卦,此为易学之起始,故伏羲也是易学的创造者。

因龙脉和易学均为伏羲所创,冥冥之中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故历代龙脉守护者均由当时最杰出的易学大师所担任。每一任龙脉守护者在离世之前,都会用相传为伏羲所造之先天八卦神器来寻找当时最杰出的易学大师,然后在任的龙脉守护者会将此神器交予对方,完成龙脉守护者的传承。”

说到这里,周公顿了一顿,抬起右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圈,只见空中紧接着就浮现出了一个太极八卦图。

周公指着这个太极八卦图,接着说道:

“先天八卦神器,材质非金非石,据传为伏羲一画开天时从混沌中所得,后被其在该物上刻画了先天八卦图,制作成了先天八卦神器。

伏羲所传之先天八卦图,居中为太极阴阳圆,外围为八卦,其以乾坤定南北,坎离定东西,上为南为乾,下为北为坤,左为东为离,右为西为坎,故先天八卦数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太极是一,是道,是天地未分时的浑沌,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这就是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故太极阴阳圆的外围一圈圆代表太极,圆中用黑白两色代表阴阳两仪。

伏羲以‘—’表示阳,也即阳爻,以‘--’表示阴,也即阴爻。

在先天八卦中,初爻之爻位最重要,中爻之爻位次之,上爻之爻位再次之。

先天八卦图中,排在左边的震、离、兑、乾四卦的初爻均为阳爻,故此四卦为阳卦,其中震的中爻和上爻均为阴爻,离的中爻为阴爻上爻为阳爻,兑的中爻为阳爻上爻为阴爻,乾的中爻和上爻均为阳爻,故从震到离,再到兑,最后到乾,阳气不断上升,故阴阳圆中的左边用白色代表属阳,从震到乾,白色区域不断变大,表示阳气上升。

同理,排在右边的巽、坎、艮、坤四卦的初爻均为阴爻,故此四卦为阴卦,其中巽的中爻和上爻均为阳爻,坎的中爻为阳爻上爻为阴爻,艮的中爻为阴爻上爻为阳爻,坤的中爻和上爻均为阴爻,故从巽到坎,再到艮,最后到坤,阴气不断上升,故阴阳圆中的右边用黑色表示属阴,从巽到坤,黑色区域不断变大,表示阴气上升。

另外,阴阳圆中的白色区域和黑色区域中分别还有一个黑点和白点,且黑点和白点分别靠近乾卦和坤卦,这是代表物极必反的意思。

乾卦的三个爻位均为阳爻,是阳气最重的一卦,但同时也是阴气开始滋生的一卦,故用黑点表示阴气滋生。

同理,坤卦的三个爻位均为阴爻,是阴气最重的一卦,但同时也是阳气开始滋生的一卦,故用白点表示阳气滋生。

阴阳圆中黑白两色的这种排布方式就是要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绝对的阳,也没有绝对的阴。”

说到这里,周公又停了一下,用眼神示意我是否听懂。

我无奈的摇了摇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呃…周公,我以前从来没了解过八卦,所以您跟我说这个,我…”

周公摆了摆手,也就不再勉强我,继续说道:

“那你只要记住,伏羲在一画开天时从混沌中得到了一奇物,然后他在这个奇物上刻画了先天八卦图,将其制成了先天八卦神器。

随后,伏羲又往该神器的八卦图居中的太极阴阳圆中注入了部分昆仑祖山的祖龙龙气,使得该神器与昆仑祖山存在着联系。因此,历任龙脉守护者可以用该神器来知晓昆仑祖山和各龙脉的龙气状态,还可以用此神器控制昆仑祖山和各龙脉之间的龙气输送情况。”

说到这里,周公有点不怀好意地呵呵一笑,然后才继续说道:

“该神器既能控制我们中华的三条干龙脉,也能控制前往欧美大陆的那两条干龙脉。由于历朝历代,最杰出的易学大师均为我们中华儿女,故至今为止的每任龙脉守护者也均为我们中华儿女。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当然也会有一点点私心,所以从昆仑祖山传往欧美大陆那两条干龙龙脉的龙气也就自然会稍微少了那么一点点。”

对于周公的这个话,我是认同的不能再认同了。

连昆仑祖山都在我们中华境内,那我们把更多的龙气留在我们中华国内不是很正常么?
“不过,随着西方思想的不断渗入,很多中华儿女都太崇洋媚外了,现在的很多中华年轻人对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

反观西方各国,很多西方国家都发现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先贤的智慧,所以现在西方各国反而在掀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再这样下去,很有可能会有那么一天,当代最杰出的易学大师会是一个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华儿女…如果刚好那个时候,神器也对我们中华儿女失望了,那么很可能神器会选择一个西方人成为龙脉守护者,那对我们中华神国来说就危险了啊。”

说到这里,周公感慨万千,停顿了好久。

对于周公的担心,我也很赞同。

确实,现在有太多的中华国人在吹嘘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更圆。殊不知,天上就一个月亮,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情?

我静静地等待着周公,没有去打扰他。

过了好久,周公才慢慢地回过神,继续说道:

“好了,未来的事先不说了,我们再接着往下说吧。

当倭国占领我们中华东北三省,开始汲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龙脉的龙气时,竺先生正是通过先天八卦神器感应到了北干龙上这三条龙脉存在龙气加速流失的情况,故其才当机立断地切断了北干龙从阴山龙脉向大兴安岭龙脉传输龙气的通道。”

原来如此!前面我只顾着气愤小鬼子对新罗国的所作所为,竟没留意到竺老是怎么切断北干龙从阴山龙脉向大兴安岭龙脉传输龙气的通道的!我前面竟然疏忽了这么重要的一个点,真是太不应该了!

不过,等等…

如果切断了北干龙从阴山龙脉向大兴安岭龙脉传输龙气的通道,那阴山龙脉的龙气该往哪里走?龙气不可能会在阴山龙脉这里无缘无故地消失吧?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07 10:51:10
第2章 倭国全面入侵中华,求是书院开始西迁(下)

对于我提出的这个疑问,周公感到很满意,他轻抚白须,呵呵笑道:

“前面我第一次说的时候,你没提出这个疑问,我还以为你会一直发现不了这个问题呢。要想解答这个疑问,我得再跟你说一下有关龙脉的更详细的情况。

龙脉有好几种分类方法,若以龙脉所含龙气的浓厚程度来分,龙脉可分为干龙和支龙。

以昆仑祖山为始,世上总共有五条干龙,这五条干龙所含的龙气是最浓厚的。

在干龙入海的一路过程中,部分龙气会从干龙龙脉中分化出来,生成新的龙脉。由于这新生成的龙脉是从干龙中分化出来的,龙气浓厚程度远不如干龙,所以就被称为支龙脉,也就是支龙。

支龙传输龙气的距离不像干龙那么长,所以支龙一般都是汇入到陆地上的大江大河,通过江河来实现入海。

在我们中华大地上,除了三条干龙以外,还有着三百六十五条支龙,这些支龙都是从三条干龙中分化出来的。

当竺先生切断了北干龙从阴山龙脉向大兴安岭龙脉传输龙气的通道后,原先传输到大兴安岭龙脉的龙气就分散到北干龙龙脉所连接的那些支脉上了。

不过,支龙对国运的护佑作用远远不如干龙,所以干龙才是重中之重。”

原来如此!原来龙脉是这么复杂的啊,看来我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周公说龙脉有好几种分类方法,那除了分为干龙和支龙外,难道龙脉还有其他分类方法?

对于我的新问题,周公又卖了一个关子,说等到后面讲到的时候再来跟我细说,现在就先不再展开了…

然后,为了让我不再关注这个问题,周公又抛给了我一个问题:

“竺先生的这种做法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倭国的这个行动同时也给竺先生敲响了警钟。你知道这个警钟是什么吗?”

我一愣,仔细琢磨了起来,然后突然之间灵光一闪:

“这个警钟应该是为何倭国会这么清楚我们中华神国的龙脉分布情况吧?因为前面您也说了,历朝历代中,能够知晓我们中华神国全部龙脉分布情况的有且只有一人。那么,倭国是怎么知晓的?”

周公再次赞许地看着我,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眼神:

“你小子还可以啊,跟你聊天就是舒服。不错,这个警钟就是你所发现的这个问题。”

我点了点头,期待着周公再继续往下讲。

周公这次没有再卖关子,接着说道:

“为了寻找原因,竺先生再次踏上走遍中华龙脉之路,他希望能在这一路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而后,经过了两年的调查,竺先生终于查清了原因。

倭国一直以来都比我们中华弱小,之前其从来不敢流露出觊觎中华龙脉的野心,故其向我们中华俯首称臣,成为了我们中华的藩属国。成为藩属国后,倭国就名正言顺地不断派人来我们中华学习。明面上,这些人来中华是学习我们中华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但实际上,倭国派这些人来中华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研究中华龙脉,搞清楚中华龙脉的分布情况。

经过了一千多年的研究,倭国虽然还没有弄清楚我们中华全部龙脉的情况,但是对于最重要的三条干龙,倭国已经大致摸清楚分布情况了。故在旧历九十四年,倭国发动了对我们中华神国的第一次战争。

你知道这次战争是什么战争吗?”

周公再次抛给了我一个问题。

我定了定神,按照周公所说的时间点在头脑中思索起来:

“旧历九十四年?那应该就是甲午战争吧?”

周公很满意我的回答,点头道:

“不错,就是甲午战争。倭国在大致搞清楚了我们中华三条干龙龙脉的分布情况后,下一步就想要夺取中华龙脉,但是其不知道他们倭国的军事实力是否能跟我们相抗衡,故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想通过这次战争来评估倭国和中华的军事对比情况。

然后结果如何,你也很清楚,甲午战争我们中华大败。”

听到这里,我再次咬牙切齿起来:

“小鬼子真是坏透了,为了夺取我们中华龙脉,竟然布了一千多年的局。没想到甲午战争也都有这么大的隐情在里面,以前读书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可都没说这些。”

周公听后呵呵一笑,说道:

“这些可都是关系到中华龙脉的秘辛,历史课本上怎么可能会写这些。好了,你继续听我往下说吧。”

我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只听周公接着道来:

“甲午战争的这个结果让倭国大为高兴,故其开始准备,计划夺取中华龙脉。

倭国知晓,新罗国的白头山龙脉为中华北干龙之支脉,也是北干龙的入海口,故从甲午战争开始,倭国就一直在入侵新罗国,并在十余年后全面占领了新罗国,然后倭国选择用白头山支脉来作为其汲取龙气的练手之地,以期等待时机成熟后再侵略中华。

因此,虽然在甲午战争中倭国没有汲取中华龙脉之龙气,但该战为倭国准备夺取中华龙脉之第一战。冥冥之中,甲午战争让中华龙脉感觉到了一种危机,出于自我保护,中华龙脉在无意识中对甲午战争后创立的一所书院寄予了期许,希望这所书院以后能起到保护中华龙脉的作用。

中华龙脉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举动,再加上上一任龙脉守护者没有那么敏锐的洞察力,故其没有察觉到倭国发动甲午战争的真实目的,所以也就没有意识到中华龙脉这种异常举动的目的。

竺先生在走遍中华龙脉的时候,发现了中华龙脉在三十多年前有过一次异常的龙气流动情况。经过详查,竺先生发现,在这次异常举动中,中华龙脉自发地向一所新建的书院注入了大量的龙气。而这所书院,就是位于南干龙之龙眼所在地的:

求是书院。”

说到这里,周公故意停了一下,然后笑呵呵地看着我。

求是书院!竟然是求是书院!

虽然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相信竺老来求是书院肯定是有隐情的。但是我没想到,选择求是书院的竟然是中华龙脉!竟然是中华龙脉自身对我们求是书院寄予了期许!这真是太让我既意外又开心了!

周公看我有点得意忘形了,就拍了拍我的肩,示意我回回神,然后继续说道:

“竺先生知晓,求是书院承载着中华龙脉的期许,此为天时;求是书院所处之地为南干龙之龙眼所在地,此为地利;若竺先生能联合有志之士相聚求是书院来一起守护中华龙脉,则为人和。

而当求是书院能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种状态的护持时,求是书院也就成为了当时的中华神国国内真正的天命所归之地。

当时的求是书院,虽然已在‘天时、地利’两种状态的护持下发展了将近四十年,但有可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故这近四十年来,求是书院的状况是越来越差,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华神国国内最破败的一所书院。

若以我父王文王之后天八卦来解读,此时的求是书院正处于否卦的状态,否卦的卦象为下坤上乾,坤为地,乾为天,坤在下而乾在上就意味着天气上升,地气下沉,天地阴阳二气互不交融,渐行渐远,故求是书院的状况也就越来越差了。

与否卦相对之卦为泰卦,泰卦的卦象为下乾上坤,乾为天,坤为地,乾在下而坤在上就意味着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互相交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是最和谐的状态。

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对立统一的,正如阴阳图中的阴中有阳和阳中有阴。当求是书院的发展处于否卦之极时,只需一个契机,求是书院就会从否卦的状态转化为泰卦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

而这个契机,就是竺先生联合有志之士共聚求是书院之举。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竺先生又花了两年时间在中华大地上一边布局,一边寻找有志之士,而后在旧历一百三十六年来到了西子湖畔,就任求是书院院长。

伴随着竺先生入主求是书院,全国各地有多位著名教授受竺先生之邀来求是书院任教。明面上,这些教授都是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但实际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受竺先生之邀来求是书院一起守护中华龙脉的有志之士。至此,求是书院从否卦转成了泰卦,开始走上兴盛之路。”

听到这里,我的心又激动了起来,对着周公请示道:

“周公不好意思,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不知是否可以?”

周公好像明白我想问什么,示意我继续。

“您说竺老是在寻找到有志之士后才来到求是书院,然后这些有志之士们随后也来到了求是书院,那难道说当年我们求是书院中的很多著名教授都是守护中华龙脉的先辈?”

在我那期待的眼神中,周公缓缓地点了点头。

“哇!真的啊!这真的太让人意外了!”

我又跳了起来,手舞足蹈地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表达此时我心中的那份惊喜。

周公无奈地等着我有点冷静了之后,才说道:

“好了,好了,别太激动了,继续听我往下说啊。”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再次盘膝做好。

“在竺先生就任求是书院院长一年后,为加快夺取中华龙脉,倭国加快了侵略我们中华的步伐。

在旧历一百三十七年,驻守在京师附近的倭国军队向位于京师西南的宛平城发动了进攻,揭开了倭国全面侵略中华的序幕。

竺先生意识到,倭国肯定马上会有下一步的行动,故其在与有志之士们秘密详谈后,最终决定:求是书院举校进行西迁,以躲避战火。”

听到这里,我知道求是书院西迁的重头戏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就是:

倭国全面入侵中华;

求是书院开始西迁!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08 09:14:44
第3章 倭国占领京师申城,竺老赴天目山布阵(上)

“在倭国军队攻占宛平城后才二十一天,倭国军队就占领了京师,宣告京师沦陷。至此,北干龙之龙眼所在地被倭国占领。

从倭国占领我国东北三省,开始汲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三条龙脉的龙气,到倭国占领京师,抢占北干龙之龙眼所在地,这个时间间隔不到六年,远远短于从倭国侵占新罗国汲取白头山支脉龙气到侵占我们中华东北三省汲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三条龙脉龙气的时间间隔。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周公又抛给了我一个小问题。

“这很简单啊,这说明倭国开始着急了,他们想要尽快地占领我们中华神国,尽快地汲取我们中华龙脉的龙气。”

我随即回答道。

“不错,情况就是这样。竺先生切断北干龙从阴山龙脉向大兴安岭龙脉传输龙气的通道的行为让倭国之人意识到,中华国内确实存在着守护龙脉之人,所以倭国决定加快侵略中华的步伐,以期夺取更多中华龙脉的龙气。”

周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竺先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相信,倭国应该马上就会有下一步的行动。

所以,在旧历一百三十七年秋,竺先生下令求是书院一年级师生先行搬迁到位于杭城西面的天目山,迈出了求是书院西迁漫漫征途的第一步。而后在五十一天后,竺先生又下令还留守在杭城的求是书院剩余师生迁往严州,并让迁到天目山的一年级师生来严州跟大部队汇合,迈出了求是书院整院一起西迁的步伐。”

说到这里,周公又再次停顿,看着我问道:

“在求是书院举院开始西迁的那天,还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知道吗?”

我在脑海中好好地思索了一番,终于想到了答案,严肃地回答道:

“那一天,也是申城被倭国攻破,宣告申城沦陷的日子。”

周公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这一天也是申城沦陷的日子。

申城位于杭城和金陵中间,从申城到杭城,距离不到两百公里,从申城到金陵,距离也只有三百公里。所以申城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若申城被攻陷,中干龙之龙眼所在地金陵和南干龙之龙眼所在地杭城均将岌岌可危。

你还记得倭国第一次攻打申城是在什么时候吗?”

“当然记得。”

虽然侵华战争结束已近百年,但是每当想起这段屈辱史,我的心中还是充满了悲愤,我愤愤地回答道,

“在占领我们东北三省后不久,倭国就曾尝试攻占过申城。

在旧历一百三十二年初,驻扎在申城的倭国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申城闸北,揭开了倭国第一次入侵申城的序幕。

因申城的战略地位很重要,故在倭国第一次入侵申城的时候,我们中华军队极力反抗,没有退让。最后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对抗,倭军被迫撤退,使得该次入侵没有让倭国取得像占领东北三省那样的结果。”

周公满意地点了点头,顺着我的话说道:

“不错,这是倭国第一次入侵申城。不过这次倭国没有成功地占领申城,除了你说的我们中华军队极力反抗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你刚刚没说的。”

我愣了一下,问道:

“还有一个原因?”

周公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在发动这次入侵申城的战争之前,实际上倭国军队并没有准备充分,他们也是在仓促间发动了这次战争,所以在我们中华军队的强力对抗下,倭国的这次入侵行动并没有取得成功。”

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有关这次战争的新解释,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引起来了,便急忙问道:

“那倭国为什么要这么仓促地发动这次战争?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周公示意我不要着急,接着说道:

“具体倭国为什么会这么仓促地发动这次战争,这涉及到倭国的一个秘密,这个秘密现在还不到揭开的时候,等我后面讲到了自然会再跟你细说,你现在就只要先记住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啊。”

我嘟了嘟嘴,心中一阵嘀咕,不过也不敢要求周公现在就给我揭秘,只能是先记下这件事情,继续听着周公往下说:

“在倭国占领京师后,我们中华政府知晓倭国侵占申城的野心并不会就此消失。故为抢得战争主动权,在倭国占领京师后不久,我们中华军队对驻扎在申城的倭国海军陆战队发动了全面进攻,这揭开了我们中华和倭国在申城的第二次战役的序幕。

因申城的归属直接关系到中干龙和南干龙的命运,故我们中华和倭国都在申城投入了大量的军队。此次战役持续了三个月,最终,我们中华军队大败。故在求是书院举校西迁的同一天,申城宣告沦陷。”

虽然这段屈辱史我早就已经熟记在心,但是听到周公再次谈起这段历史,我的心情还是很沉重。

周公看了我一眼,为了转移我的心神,他又抛给了我一个问题:

“问你一个问题,你可知为何竺先生要安排求是书院师生分两批西迁?而且还是第一批先迁往天目山,而后等留守在杭城的剩余求是书院师生迁往严州后再让第一批迁往天目山的师生来严州跟大部队会合?”

我的心神成功地被周公从悲痛中转移了出来,不过周公的这个问题,我找不到答案,所以只能以求助的眼神看着周公。

周公看我的心神已经恢复,就继续说道:

“这是因为,为守护中华龙脉,竺先生在与有志之士秘密详谈后,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守护计划,这个计划的第一站,就是前往:

天目山。”

说到这里,周公停顿了一下,理了理衣袖,才继续正色说道:

“前面我已说过,南干龙西起昆仑山,向东延伸经横断山、南岭、武夷山,而后延伸至浙省的天目山入海。天目山作为南干龙的入海口,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一条干龙,最重要的地点有两处,首重为龙眼所在地,其次即为入海口。

以北干龙为例,北干龙的入海口不在我们中华境内,它的入海口为位于新罗国的白头山。因白头山不在中华神国境内,受到国界的影响,北干龙龙气从长白山传向白头山的时候,大部分北干龙龙气被国界挡住,留在了我们中华神国境内,用以护佑我们中华的国运,只有一小部分北干龙龙气传到了白头山,形成了白头山支脉,最终让北干龙通过白头山入海,实现了北干龙的龙游大海。

古语有言,龙游浅水被虾戏。若干龙无法实现龙游大海,就会被困在山脉中不得而出,成为被困之龙,只有任人宰割之命。

新罗国的白头山支脉,因龙气不足,被倭国轻易地用365枚困龙钉困在了白头山上,还被封了入海口,所以只有被倭国汲取龙气的命运。

北干龙的入海口被封,导致我们中华境内的北干龙也成为了被困之龙。但因白头山不在中华境内,前任中华龙脉守护者和后来的竺先生都没有更好的办法,故他们只能是切断了北干龙的长白山龙脉和白头山支脉之间的龙气传输通道,以护持住北干龙的龙气不失。故最终经过了二十年的不间断汲取,白头山支脉的龙气被倭国汲取殆尽。”

原来如此!

前面我还在嘀咕,有北干龙源源不断传输过来的龙气,白头山支脉的龙气怎么会被倭国汲取殆尽。原来早在白头山支脉被倭国占领的时候,竺老他们就已经切断了北干龙的长白山龙脉和白头山支脉之间的龙气传输通道…

不过现在想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那个时候我们中华神国都已经自身难保了,自然也就只能先顾好自己,没法顾及新罗国了…

唉,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啊!

我见周公没有停顿的意思,还在接着往下说,所以马上收一收心神,不再胡思乱想,继续认真聆听着。

“已有北干龙的先例在前,为了不让南干龙重蹈覆辙,竺先生决定在天目山布下颠倒五行奇门阵,将南干龙的真实入海口隐藏起来,同时再布置一个假的南干龙入海口,用以迷惑倭国。”

“颠倒五行奇门阵?这是什么东西?”

听到了这么一个名词,我忍不住地问道。

周公呵呵一笑,解释道:

“颠倒五行奇门阵,乃是易学六十四阵之一,该阵法是依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道创建的一种深奥的阵法。该阵法包含内外双阵,外阵以五行相生之道布置,用以迷惑对手,让对手以为这只是一个五行阵,只需依照五行相生之道即可破阵。但实际上,该阵法中还隐藏着以五行相克之道布置的内阵,一旦对手以五行相生之道对外阵进行破阵,内阵就会自动启动,从而使得对手无法识破真正的阵法变化,这样就可以实现将南干龙的真实入海口隐藏起来的目的了。”

听完周公对颠倒五行奇门阵的解释后,我对竺老的敬仰之情就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

周公见我已经差不多理解颠倒五行奇门阵的概念了,就继续说道:

“布置好颠倒五行奇门阵后,竺先生还在外阵范围内布置了一个假的南干龙入海口,并引一部分南干龙龙气从这个假的入海口入海。这样一来,当倭国千辛万苦攻破外阵的时候,就会认为这个被阵法保护着的假的入海口为南干龙的真实入海口。

不过一开始,竺先生只想用颠倒五行奇门阵来隐藏真正入海口,将假的南干龙入海口布置在颠倒五行奇门阵之外。但是后来竺先生又改变了主意,所以最终假的南干龙入海口是布置在颠倒五行奇门阵的外阵范围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08 09:17:57
第3章 倭国占领京师申城,竺老赴天目山布阵(下)

周公又开始习惯性地向我抛问题。

我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

“周公老爷子,我可不是竺老啊,竺老的深谋远虑可不是小子我所能猜测的啊…”

周公呵呵一笑,就不再勉强我,继续说道:

“竺先生此举的目的,主要是想评估一下倭国前来抢夺中华龙脉之人的能力。

因为从倭国侵占新罗国,汲取白头山支脉的龙气开始,到倭国占领中华东北三省,汲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龙脉的龙气为止,倭国采取的都是先用军队占领地方,然后对龙脉所在地进行严格封锁,最后才开始汲取龙气。

由于倭国军队封锁的太严,竺先生根本无法获知是倭国的什么人在主导抢夺龙脉的行动,也不清楚倭国这些人的能力如何。

所以,竺先生决定给倭国的这些人设置一个难关。

如果倭国连颠倒五行奇门阵的外阵都无法攻破,那么南干龙的入海口就很安全,后续求是书院西迁事宜也就简单多了。

如果倭国攻破了颠倒五行奇门阵的外阵,找到了假的南干龙入海口,那就说明倭国这些人还是有些水平的,后续求是书院西迁事宜就要好好筹划,大意不得。”

听到这里,我急忙问道:

“那难道竺老就不担心倭国同时攻破了颠倒五行奇门阵的外阵和内阵,导致南干龙的真正入海口被倭国之人发现吗?”

周公呵呵一笑,摇头道:

“如果连这一点都没预料到,竺先生也就不是一代易学大师了。关于这一点,他有自己的判断,而且他也做好了布置。

竺先生评估过,从倭国需要花费二十年时间才能汲取殆尽白头山支脉的龙气这一点可以看出,倭国是在用很普通的法阵汲取龙气。若倭国这些人的能力很强,完全可以设置一个更高效的法阵来汲取白头山支脉的龙气,这样也就不需要花费二十年这么久的时间了。

以竺先生为例,若是让竺先生来设置汲取龙气的法阵,竺先生完全可以设置出十多种更高效的汲取龙气的法阵。所以竺先生断定,倭国之人不可能有能力识破颠倒五行奇门阵存在内外双阵的结构。

而且,颠倒五行奇门阵之所以能成为易学六十四阵之一,就在于它的破阵机会有且只有一次。

破阵之人只有一开始就识破该阵存在内外双阵,然后由两人分别以五行相生之道和五行相克之道对阵法进行推演,待两人分别找到内外双阵各自的入阵口后,同时入阵才有破阵的可能性。若一开始破阵之人没有识破内外双阵结构,只是以五行相生之道对外阵进行破阵,那么内阵的入阵口就会消失,这就让破阵之人失去了唯一的一次破阵机会。

再者,布置颠倒五行奇门阵的地点为南干龙的入海口,在南干龙龙气的加持下,颠倒五行奇门阵中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流转速度被极大地加快了,这就导致该阵的威力被极大地增强了。所以,就算倭国真有两人分别以五行相生之道和五行相克之道进入了内外双阵,这种瞬息万变的阵法流转速度也会让他们束手无策,破阵也就无从谈起了。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倭国有可能识破并攻破颠倒五行奇门阵的内外双阵么?”

我恍然大悟,真不愧是竺老!

竺老不单单一方面能在一切皆盲的情况下,找出倭国汲取龙气速度快慢这唯一一个能用的点,从而大致评估出倭国这些人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还能想到设置一个颠倒五行奇门阵,用该阵法来更准确地评估倭国这些人的能力水平并同时保护南干龙的真实入海口!这么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都能被竺老给想到,竺老真是厉害啊!

不过…竺老此举会不会也有打草惊蛇的风险?

北干龙入海口在新罗国,而且早就被倭国封锁起来了,所以我们无法布阵。中干龙入海口在紫金山,如果竺老没有在那里布阵,只是在南干龙入海口这里布阵,那这会不会引起倭国之人的怀疑?

对于我能提出这个问题,周公表示很满意,他点点头说道:

“竺先生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来求是书院之前的两年时间里,他一边在中华大地上寻找有志之士,一边在为守护中华龙脉而布局,他的其中一个布局就是在紫金山的中干龙入海口外布置了一个五行阵。

该五行阵只是按照五行相生之道布置的阵法,跟颠倒五行奇门阵的外阵很相似。竺先生此举,就是要让倭国之人认为中干龙入海口和南干龙入海口外布置的是同一个阵法,这样也就对南干龙真实入海口有更大的保护了。”

我点了点头,竺老想的比我全面多了啊…

周公见我没有问题了,就继续说道:

“所以为了实施计划,竺先生命令求是书院大一师生迁往天目山,然后以给大一新生办入学典礼之名,竺先生和有志之士秘密深入天目山,在南干龙的入海口外布置了这个颠倒五行奇门阵,以保护南干龙的入海口不会被发现,这样就可以让南干龙还是能龙游大海了。

你能猜到跟竺先生一起去布置颠倒五行奇门阵的有志之士是谁吗?”

周公再次笑眯眯地看着我,一幅你快问我的样子。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求饶道:

“周公您老就别再卖关子了,快点和小子我说说。虽然根据前面您所说的,我有一些猜测,但是先辈们的事迹,不是小子我能随便乱猜的啊!所以还是需要您老给我解惑,到底除了竺老,还有哪些先辈们在守护着我们中华龙脉?”

周公赞许地看着我,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不错,你小子还知道尊敬先辈,蛮懂礼数的,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可是早就忘了什么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了啊。”

周公发了一通感慨,然后才开始揭晓答案:

“跟竺先生一起去往天目山布阵的,是一位马先生。”

“马先生?”

对于这个答案,我本能地先愣了一下,然后才开始思索起来:

能够跟竺老一起去往天目山的肯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在那个时期,跟竺老有过交集的姓马的大师…

我迟疑了一下,然后想到了一位大名鼎鼎的马老。

这位马老是近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被尊为“新儒家三圣”之一,他对古代哲学、文学和佛学都有极深的造诣,还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是真正的一代大儒。

求是书院院歌的文言文歌词,正是出于这位马老之手。

相传,在竺老就任求是书院院长才一个月的时候,竺老就曾拜访过马老,想邀请马老来求是书院讲学。但是,我记得那时的马老是没有应允的啊,那他怎么会和竺老一起去往天目山?难道…

周公见我已有所悟,就继续说道:

“不错,这位马先生就是以后为求是书院院歌作词的马先生。当年竺先生第一次去拜访马先生,明面上是想邀请他来求是书院讲学,但实际上,竺先生是去和他一起商量守护中华龙脉的对策的。

马先生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有很深的造诣,被尊为当时的‘新儒家三圣’之一,这是他明面上的身份。实际上,马先生是当时儒家的三大掌教之一,‘新儒家三圣’只是儒家三大掌教对外的公开身份而已。

孔子身为易学三圣之一,对传自于他的儒家也下有守护中华龙脉的秘密命令,每任的儒家掌教都一直肩负着这份重担。所以,马先生是当时知晓中华龙脉秘辛的少数人之一,也是当时仅次于竺先生的一代易学大师。”

听完周公对马老的介绍,我对马老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原来马老也跟竺老一样,是这么厉害的人物啊!

只听周公继续说道:

“竺先生和马先生一起完善了中华龙脉守护计划。然而他们也知道,在还不清楚是倭国的什么人在背后推动夺取中华龙脉这个行动之前,我们无法做到知己知彼。因此,他们商议后决定,马先生先在暗处潜伏着,暂时不来求是书院。这才是那个时候的马先生拒绝竺先生的邀请,没有来到求是书院的真正原因。”

原来如此!原来马老是早就和竺老商量好了对策,所以马老才在后面求是书院西迁的途中来到书院!这是他们早就布好的局啊!

“正因马先生还处在暗处,所以去天目山布阵的时候,竺先生是以给求是书院新生办开学典礼之名正大光明去的天目山,而马先生则是暗地里秘密前往天目山,最后跟竺先生在天目山深处的约定地点汇合。

他们两位,可以说是当时当世最杰出的两位易学大师,所以由他们两位合力布置的颠倒五行奇门阵,威力更加强大,所以倭国是不可能有能力攻破该阵法的。”

我使劲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的不能再认同了。

不过随即,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所以向周公请教道:

“周公,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布置颠倒五行奇门阵只需要竺老和马老两位出马,那竺老为何要安排求是书院的大一师生迁往天目山?他完全可以跟马老一样,也秘密前往天目山啊?”

周公点点头,呵呵笑道:

“你小子的头脑还是蛮活络的嘛,这么快就被你想到这个问题了,我还以为你没这么快能发现呢。”

我挠了挠头,也呵呵一笑,看着周公,静等周公帮我解惑。

这就是:

倭国占领京师申城;

竺老赴天目山布阵!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13 08:18:18
第4章 天目山布局终完成,西迁下一站入严州(上)

不知为何,这一章始终发布不成功,那就麻烦大家点击下面链接进我的公众号阅读这一章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MjAzMjY5Ng==&mid=2247483931&idx=1&sn=768daf803d70f14b9f152895b327ce44&chksm=cfc501ccf8b288daa320a8705acbb2e68dd1ee6c655ac144557f09950bcd57c572727d8fc530&token=2048924338&lang=zh_CN#rd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13 08:21:34
第4章 天目山布局终完成,西迁下一站入严州(下)

听到这里,我又有了一个疑问,所以就向周公示意,想要提问。

周公点了点头,我挪了挪坐的有点发麻的双腿,开口说道:

“如果流动的祖龙龙气可以蕴养中干龙和北干龙的龙珠,那竺老为何不带着龙珠前往昆仑祖山?有三年的时间,竺老完全可以带着龙珠到达昆仑祖山了啊。”

对于我的问题,周公呵呵一笑:

“如果竺先生能带着龙珠前往昆仑祖山,那倭国想要夺取我们中华龙脉的事情就很好解决了。但事实上,竺先生到不了昆仑祖山的祖龙所在地。

不只是他,自伏羲之后,就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到达昆仑祖山的祖龙所在地。”

周公给了我一个很吃惊的答案,只听周公接着说道:

“因为,伏羲在昆仑祖山上设了一个太极两仪星辰阵。

该阵法将昆仑祖山的祖龙所在地笼罩在内,外人根本无法进入,就算是手持先天八卦神器的龙脉守护者也不例外。所以,你所说的那个方法根本行不通。”

“太极两仪星辰阵?这个阵法很厉害?”

听到周公又说到了一个阵法的名称,我便情不自禁地问道。

周公点点头,然后目光注视着远方,好像是在望向遥远的昆仑祖山…

“太极两仪星辰阵,位列易学六十四阵之首,乃是当世最强之阵法。此阵为伏羲仰观象于天时所悟,乃是宇宙先天亿万星辰在世间的大道显化。

伏羲以太极两仪演化之理来布置此阵,以宇宙中的紫微帝星为太极,以太阳星和太阴星为两仪,再辅以大周天的三百六十五颗太古星辰的万般变化,引宇宙先天亿万星光到昆仑祖山上,从而将昆仑祖山的祖龙所在地笼罩在这无量星光之下。

任时间流逝,宇宙星辰永恒不灭,故此阵布置成功后就生生不息,永远不会停止,直至世界的尽头…

有了此阵的保护,昆仑祖山的祖龙所在地就相当于是与世隔绝了。

任何妄入该阵之人,都会迷失在此阵之中,只会在原地打转,从此以后进不得也出不得,直至最终饿死在阵法之中。

世人相传,昆仑祖山存在着很多神秘事件,这其实都是跟太极两仪星辰阵相关的。”

听完周公的这个解释,我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之前我就听说过昆仑山存在着有人无故失踪的神秘事件,原来竟然是因为伏羲在昆仑祖山上布了阵法,这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

“伏羲在昆仑祖山上设置太极两仪星辰阵,就是要保护昆仑祖山上的祖龙所在地。

我们这个世界,由伏羲一画开天而成,伏羲在开天后将天地未开时才存在的混沌元炁全都收集了起来,并将混沌元炁存放在了昆仑祖山上,这个存放地点就是祖龙所在地,祖龙龙气实际上就是天地未开时的混沌元炁。

天地初开后,混沌元炁会慢慢消散,当天地中的混沌元炁消失殆尽后,我们这个世界也就走到了尽头,到时天地又会重新合二为一,化为混沌太极。此后,伏羲就需要再次一画开天,生成一片新的天地,让世间万物再来一次轮回。

太极两仪星辰阵,除了有禁止人进入祖龙所在地的作用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借助宇宙亿万星辰之力来延缓混沌元炁的消散速度,让我们这个世界能存在的更长久一些。

现在,你了解昆仑祖山的重要性了吧?”

我深深地吸了口气,缓缓地点了点头。

周公所说的这个消息真是太震撼了!没想到祖龙龙气竟然是混沌元炁!当混沌元炁消失殆尽后我们这个世界就会灭亡!这岂不是跟宇宙大爆炸理论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

宇宙大爆炸理论讲的是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开始的,从大爆炸的那一刻开始,宇宙就在不断膨胀,当宇宙膨胀到极限的时候,就会再次压缩成一个奇点,让宇宙重新再来一个轮回。宇宙大爆炸的这个理论跟周公所说的是何等的相似啊!

只听周公接着说道:

“正因为竺先生无法带着龙珠到达昆仑祖山,所以竺先生想到的是另一个安置龙珠的办法,而这个办法,需要借助求是书院的天命状态。”

一听周公开始切入正题了,我立马正襟危坐,认真听讲,不再胡思乱想了。

“前面我已说过,求是书院的天命状态能够承载起南干龙的龙气,让求是书院走过之路成为南干龙的新龙脉。

竺先生成为求是书院院长后,他就同时身肩龙脉守护者和求是书院院长这双重身份。

这两个身份让先天八卦神器和求是书院的天命状态产生了联系,所以竺先生可以让南干龙的龙气先流入先天八卦神器,用南干龙的龙气来滋养神器中的祖龙龙气,而后南干龙龙气再流出神器,进入求是书院所走之新龙脉,让南干龙龙气到达天目山的入海口,实现龙游大海。

虽然,用南干龙的龙气滋养神器中的祖龙龙气,无法让神器中的祖龙龙气时时焕然一新,但是经过了源源不断地南干龙龙气的滋养,神器中祖龙龙气的状态已经足够一直维持中干龙和北干龙龙珠的活性了。这样一来,这两颗龙珠就可以离开它们各自的龙眼所在地,跟随求是书院一起转移了。”

我点了点头,竺老此举相当于是确保了北干龙和中干龙不会被倭国全部夺走了…

等等,周公只提到了中干龙和北干龙的龙珠,那南干龙的龙珠呢?

竺老应该不会还把南干龙龙珠留在杭城吧?

对于我的疑问,周公呵呵笑道:

“南干龙的龙珠当然也是从杭城取出后放置在先天八卦神器中了,神器中的祖龙龙气既然能被南干龙龙气滋养到可以存放中干龙和北干龙的龙珠,那么存放南干龙的龙珠就更不是问题了。”

我长呼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说道:

“这就对了,这样的话,只要我们求是书院师生一路西迁,给南干龙重新布置龙脉,就可以同时保住这三条干龙了啊。

不过,给南干龙布置新龙脉,应该不是简单的让书院师生们走一遍路就可以了吧?”

对于我的分析,周公表示很满意,他点头道:

“不错,布置新龙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求是书院的这一路西迁,是要同时做两件事:

一方面是布置新龙脉,更改南干龙的龙脉走向;另一方面是设置隐藏法阵,将南干龙从新龙脉输送龙气的痕迹给隐藏起来,不让倭国之人察觉。

所以,求是书院的这一西迁路任务很艰巨…”

我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书院的这一西迁路,但是单纯只是听着周公的这个述说,我都能感觉到先辈们的不易…

为了守护我们中华龙脉,先辈们真的是付出太多太多了…

当我还沉浸在缅怀先辈们的情绪中时,周公突然之间又问了我一个问题:

“求是书院的院徽图腾是什么,你应该知道吧?”

我点了点头,回答道:

“当然知道啊,我们求是书院的院徽图腾是求是鹰,其鹰击长空的矫健身姿,意指激励我们求是书院学子就算在再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也要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追求真理!”

周公点点头,赞许地看着我,说道:

“不错不错,你能把求是书院的院徽图腾解释的这么言简意赅,看来确实是对书院有很深的感情啊。

一个书院的院徽图腾,承载着这个书院从建院伊始就开始积攒的文气。

求是书院建院已近四十年,这四十年里,求是书院一直在‘天时’和‘地利’两个状态下发展着,所以求是鹰院徽除了一直积攒着求是书院自身的文气外,也一直深受着南干龙龙气的熏陶。

在竺先生带领有志之士们齐聚求是书院后,求是书院变成了天命状态,这也让求是鹰院徽跟南干龙的关系更紧密了。

所以,设置新的南干龙龙脉,需要用到求是鹰院徽。竺先生是要用求是鹰院徽做坐标,为南干龙的龙气传输指引方向。

竺先生计算过,要想让南干龙能一直沿着求是书院走过之路传输龙气,需要每百公里就深埋一枚求是鹰院徽。

另外,并不是任何材料都能承载南干龙龙气的。

竺先生评估过,唯有极品乌金石,质地足够坚硬细腻,才能承载住南干龙的龙气。

所以,在来求是书院之前的两年时间中,前往晋省寻找足够量的极品乌金石是竺先生为守护龙脉而做的另一个重要的布局。”

听到这里,我对竺老的敬佩之情更如滔滔江水泛滥的不行了。

没想到,在来求是书院之前,竺老就已经把守护龙脉的计划做的这么完善了,竺老简直就是三国时的诸葛孔明转世啊!

“就这样,竺先生先是在天目山的南干龙入海口外布置了颠倒五行奇门阵,将真实入海口隐藏起来,并布置一个假的入海口来迷惑倭国之人,然后再借助求是书院大一师生所承载的书院文气更改了南干龙在天目山处的龙脉走向,并用颠倒五行奇门阵的阵法威力,将新的龙脉隐藏起来,让倭国之人无法发现这一新的龙脉走向。

到此,竺先生完成了在南干龙天目山处的守护龙脉的全部计划。

下一步,竺先生就是要安排求是书院全体师生前往下一站:

严州。”

听到这里,我的精神一下子又集中了起来,不知道竺老这位新一代的诸葛孔明会在严州做什么布局呢?

这就是:

天目山布局终完成;

西迁下一站入严州!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17 11:20:49
《西迁记》第5章 倭国占领金陵杭城,求是书院继续西迁(上)

“严州古府,位于杭城西南方向,距离天目山百余公里,是求是书院在天目山的大一师生和留守杭城的剩余师生们汇合的地点。

竺先生选择这里作为求是书院全体师生的汇合地点,主要有两个原因。

这第一个原因,我想你应该能猜出来吧?”

措不及防下,周公笑眯眯地看着我,又给我抛了一个问题…

我愣了一下,随即脑筋快速运转起来,找出了周公言语中的暗示,便回答道:

“这第一个原因应该是严州距离天目山入海口百公里,竺老需要在这里放置求是鹰院徽了吧?”

周公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这就是第一个原因。另外那第二个原因,我就需要先跟你再细说一下龙脉的另一种分类方法了。”

听到周公要说龙脉的第二种分类方法,我的心神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龙脉除了分为干龙和支龙,还能怎么分呢?

只见周公先提出了一个问题:

“前面在介绍各条干龙龙脉情况的时候,每条干龙我都只说了几个山脉的名称,而且这几个山脉相互之间是不相连的。你有没有想过,为何这些山脉互不相连,却能组成一条干龙?”

对于周公的这个问题,我之前确实也有想过,但是因为我原先对龙脉是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龙脉为何物,而且周公在介绍干龙的时候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所以我也就没去深究这些山脉的情况了…难道这跟龙脉的另一种分类方法有关?

周公没有等我的回答,就接着往下说道:

“龙脉除了可以按照龙气浓厚程度进行分类外,还可以按照显现情况进行分类。

以北干龙为例,北干龙西起昆仑山,向东延伸经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而后延伸至新罗国的白头山入海。在北干龙入海的这一路上,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白头山均为拔地而起之山脉,龙气流经这些山脉时,是高于地平面的,故称它们为显龙;龙气越过山脉后,会潜入到地底深处,沿地脉而走,直到到达下一个山脉后才会再次高出地平面,这种潜入地底深处沿地脉而走之龙脉被称为潜龙。

每条干龙都由显龙和潜龙组成,只不过潜龙深入地底深处,常人根本无法察觉,只有手持先天八卦神器之人才能感应到潜龙的走向,故一般描述的龙脉均为流经山脉的显龙,潜龙都是不说的。”

听完周公的这一番解释,我大概明白龙气的流转情况了,原来前面所说的那些山脉都只是显龙龙脉,山脉之间还存在着深入地底深处的潜龙龙脉,这就能解释为何不相连的山脉能组成一条干龙了,原来如此!

不过,显龙和潜龙,除了显现情况不同外,还有其他区别吗?

对于我的这个疑问,周公表示很满意:

“不错,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你对龙脉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了。

显龙和潜龙,一个是高耸入云的山脉,一个是深入地底的地脉,它们分别是龙气与天和地相互交融的地方。

前面我已说过,混沌元炁为天地未开时才能稳定存在的神物,伏羲一画开天,将混沌分成了天和地,混沌元炁就会慢慢地消散到这个天地之中。消散的时候,混沌元炁中的一部分会上浮,消散在天中,另一部分则会下沉,消散到地下。

祖龙龙气就是混沌元炁,从祖龙龙气中分化出来的干龙和支龙龙气,它们继承了混沌元炁需要分别与天和地都要交融的特性,所以龙气在流转过程中,需要分别进入山脉和地脉,以和天地相互交融。

无论是干龙还是支龙,龙气流转的最终目的地均为大海。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在我还沉浸在周公对显龙和潜龙的描述中时,周公突然之间又向我抛了一个问题。

我沉吟了一会儿,发现还是没有头绪,只能摇了摇头,让周公继续给我解惑。

只听周公接着说道:

“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大海是这个天地间与天和地交融最紧密的地方。

海面之上是为天,海底之下是为地,中间的海水就是天与地相互交融之所在,故混沌元炁在海水中消散是其最佳之归宿,这也是为何无论是干龙还是支龙,均需要龙游大海的原因所在。”

我点了点头,快速地消化着周公所说的内容。

周公的这番话信息量太大了,而且也太超前了,我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完全明白,只能是先默默记下。

“可笑的倭国,其不明白何为龙脉,何为龙气,只知龙气可护佑国运。

故倭国之人将转移回国内的龙气用阵法禁锢起来,尽量延缓龙气消散的速度,也不让龙气进入大海,以期龙气能更长久的护佑倭国。

殊不知,天意不可违,倭国禁锢龙气的行为使得混沌元炁无法实现在海水中消散,故倭国只有在刚得到龙气的初期,国运昌盛,国力增长很快,但不到五十年,倭国就受到了禁锢混沌元炁行为的反噬,国运受损,国力也大不如前了。”

周公在跟我解释完龙游大海的原因后,又对倭国夺取龙脉的行为做了一番点评。

根据周公言语中的时间点,我在心中默默地算了一下,发现倭国在战后的发展情况正如周公所言,看来倭国对龙气确实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这应该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吧?活该!哈哈哈哈!

周公见我有点得意忘形了,想让我收收心神,就接着说道:

“好了,龙脉的第二种分类方法我就讲到这里,下面我该继续跟你说说竺先生选择严州为继天目山后的第二站的第二个原因了。”

我一听周公要继续正题了,立马再次坐好,认真聆听。

“在制定南干龙守护计划的时候,竺先生用先天八卦神器详细研究过南干龙的全部龙脉走向,然后他发现:

南干龙从横断山去往南岭的潜龙龙脉,会经过贵省播州;从武夷山去往天目山的潜龙龙脉,会经过浙省严州。

贵省地处中华神国内陆,倭国要想将战火蔓延至贵省,难度很大。

而且,就算倭国真将战火蔓延至贵省,因贵省多山林,倭国无法实现完全占领贵省。

故竺先生决定,将贵省播州定为求是书院西迁的终点。

根据竺先生的守护计划,他将从贵省播州的潜龙龙脉处截下南干龙龙气,让南干龙龙气沿着求是书院西迁之路所形成的新龙脉流转,到达浙省严州后,再沿着求是书院一年级师生从天目山真实入海口到严州所走之路形成的新龙脉而入海。

通过此计划,竺先生就实现了南干龙龙脉的改向。

现在你知道求是书院在天目山后选择来严州的原因了吧?”

我点了点头,示意周公先别往下说,让我捋捋思路,好好消化消化…

如周公所言,现在求是书院到达严州后,竺老完成了南干龙入海之前这最后一段的龙脉改向,但是要更改南干龙从播州到严州这一段的龙脉走向,需要求是书院到达播州之后才行。在我的印象里,求是书院从严州出发,到到达播州,还有两年多的时间,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竺老是无法改变前面这一段南干龙龙脉走向的,那这两年多的时间该怎么办?

另外,竺老之前在天目山布置了一个假的南干龙入海口,这个假的入海口也需要有南干龙龙气流转,否则无法真正的骗过倭国之人。这就意味着,南干龙龙气在严州这里要一分为二:

一部分继续沿着原先的天目山龙脉流转,然后从假的入海口入海,用以迷惑倭国之人;一部分从求是书院所走之路流转,然后从隐藏好的真实入海口入海,以保证南干龙还是能龙游大海。

但是这样的话,又会引出另一个问题:

在求是书院到达播州之前,流经横断山龙脉、南岭龙脉和武夷山龙脉的龙气都是足量的,龙气突然之间在严州这里一分为二,使得流经假的南干龙入海口的龙气量锐减,这应该也会引起倭国之人的怀疑吧?

当我把自己的这些分析说给周公听后,周公轻抚白须,赞许地朝我点点头,呵呵笑道: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你小子的头脑确实很灵光,问题分析的很到位,接下来我来和你说说竺先生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吧。”

听到周公说竺老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引起来了,不知竺老会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在求是书院到达播州之前,前面这一段的南干龙龙脉走向确实无法改变,横断山、武夷山和南岭这三个地方的龙气量就是一个问题了。所以,在求是书院完成严州布局后,需要有人前往这三个地方解决龙气量过大的问题。

横断山脉的龙气问题,在来求是书院之前的两年布局时间中,竺先生已经委托其他高人前去解决了。在这里我先按下不说,等后面介绍到这些高人的时候再来和你细说。

现在,我先重点和你说说竺先生是怎么解决武夷山和南岭这两个地方龙气量过大的问题的。

在求是书院全体师生还在严州的时候,有一家人离开了求是书院的西迁大部队,去往了别处,其他师生则在竺先生的领导下继续西迁之路。

离开大部队的这一家人,你知道是哪一家人吗?”

说到这里,周公停了停,又给我抛了一个问题。

我挪了挪坐姿,开始思索起来:

周公会这么来问我,那说明这一家人离开西迁大部队在求是书院的西迁史上是有记载的。这样的话,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很多…

我沉吟了好久,一直在头脑中搜索着可能的人选…

在严州的时候离开大部队的一家人…

突然之间,我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位著名教授:苏老。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17 11:26:10
第5章 倭国占领金陵杭城,求是书院继续西迁(下)

苏老,为浙省鹿城人,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是我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数学之王”。

苏老年轻时曾前往倭国的东北帝国大学求学,并在求学过程中认识了苏老后来的妻子。苏老的妻子为倭国人,是东北帝国大学一教授之女,家境富裕。苏夫人与苏老一见倾心,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并结为了夫妻。所以在苏老学成归国的时候,苏夫人也带着儿女一起来到了中华。

在倭国发动侵华战争期间,苏夫人的父亲邀请苏老一家去倭国躲避战乱,但苏夫人毅然地拒绝了父亲的邀请,选择和苏老一起留在中华。

最终,苏夫人和苏老一起在中华渡过了一生。

在我的记忆里,苏老一家是随着求是书院的西迁部队一起到达严州的,但是因为苏夫人是倭国人,如果继续一起西迁,苏夫人的这个身份可能会有诸多不便,所以苏老决定将夫人和儿女一起送回鹿城老家,直到求是书院西迁之行到达播州稳定后,苏老才重回鹿城老家接回了夫人和儿女。

难道,苏老一家在严州和西迁大部队分开行动是另有隐情?

想到了这里,我就对周公说道:

“周公,您老所说的离开西迁大部队的一家人是不是苏老一家?

我记得苏老一家就是在严州的时候跟大部队分开的。苏老先把妻子和儿女一起送回了鹿城老家,然后他再追上西迁大部队,随后跟着求是书院全体师生一路西迁,最后到达了播州。”

对于我的这个回答,周公很满意,他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我说的就是苏先生一家。

明面上,苏先生一家离开西迁大部队是因为苏夫人是倭国人这个敏感身份,但实际上,苏先生离开西迁大部队是受了竺先生的委托。

倭国军队在占领申城后,一路往北走,去往了姑苏省。

这说明倭国之人最后选择先去金陵城夺取中干龙龙眼所在地,而不是选择前来距离更近的杭城夺取南干龙龙眼所在地。

从倭国的角度来说,倭国的这个选择很正确。因为自古以来南干龙一直是三条干龙中龙气最弱的一条,而中干龙则是三条干龙中龙气最盛的一条,所以中干龙上有好几个古朝的都城,甚至还有‘六朝古都’--金陵,而南干龙上则只有杭城这唯一一个南宋的都城。所以,在攻占申城后,倭国选择往北攻占金陵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

但是,倭国的这个选择给了竺先生机会,这样一来竺先生就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他的守护计划了。

所以,从事后的分析来看,倭国的这个选择给他们的最终落败埋下了伏笔。如果当时倭国在攻占申城后选择南下进攻杭城,那竺先生想要完成他的守护计划就会很艰难…

这应该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天佑我中华啊…”

说到这里,周公发了一个长长的感叹,用以抒发他内心不平静的情绪。

看来周公并不像他表面上那样超脱于世,他还是很关心我们中华神国的命运的啊。

我静静地等待着周公恢复他的情绪,没有去打扰他,同时我也趁这个时间理了理周公刚才这番话所包含的意思:

苏老是受竺老所托才暂时离开了西迁大部队,那就是说前往武夷山和南岭解决这两个地方龙气量过大问题的是苏老,难道苏老也是易学中人?

待周公恢复心神后,我向周公提出了心中的这个疑问。

周公呵呵笑道:

“苏先生不是易学中人,他只有一个身份,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

不仅仅是苏先生,受竺先生所邀前来求是书院的大部分有志之士们都不是易学中人。”

听到周公开始第一次正式介绍有志之士们的情况,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引起来了,只听周公接着说道:

“记得一位金先生曾经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的本意是指真正的武林大侠,不仅仅能行侠仗义、济人困厄,而是能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舍生取义之人。只有为国为民者,方能承载起‘大侠’二字。

但是,并非只有武林之人才具有大侠之气。

北宋时的儒家掌教之一横渠先生写有四句名言,他的这四句名言点出了读书之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先生的四句名言中包含了金先生的‘为国为民’之意,也就是说,真正的读书之人,也具有大侠之气。

受竺先生所邀,前来求是书院的教授们,他们都是身具大侠之气的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之人。

他们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人,他们都是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回国之人,他们都是为报效国家会投笔从戎之人,他们都是能共赴国难会舍生取义之人!

这样的读书之人,他们自身就承载着我们中华的气数。

有他们在求是书院,求是书院的天命状态可达到最佳状态;只要他们在求是书院,他们承载的气数就自然会护佑着南干龙。

另外,求是书院是一所书院,书院的文气浓厚程度跟书院所取得的成就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些教授们,他们来到求是书院后各自都发挥出了自身最强的能量,使得求是书院在这十年西迁史中取得了举世震惊的科研成果,这使得求是书院的文气在这十年西迁史中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浓厚程度。

当求是书院到达播州后,在浓厚的书院文气的滋养下,南干龙龙气沿着求是书院西迁之路所形成的新龙脉流转的很顺畅,这确保了大部分的南干龙龙气一直能龙游大海,使得我们中华神国一直有着大量龙气的护佑,这是我们中华神国最终能打败倭国,将倭国之人赶出中华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求是书院的这些教授们虽然不是易学中人,但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一直守护着我们中华的龙脉,他们在护佑南干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易学中人所无法替代的!”

我点了点头,对周公所说的这番话表示认同:

为何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唯有我们中华文明能一直延续着?

周公所说的我们中华神国一直有龙气护佑只是一个表面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

我们中华神国有着一代又一代的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侠”!

这些“大侠”不一定是易学中人,也不一定是读书之人。

他们不一定都懂得什么是“小我”,什么是“大我”。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他们都是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能共赴国难会舍生取义之人!

正是有着一代又一代的“大侠”,我们中华神国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国难关头渡过难关,延续着我们中华的文化!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若我们中华儿女不自强,龙气应该也不会一直护佑着我们中华。

所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大侠”是我们中华神国能一直得到龙气护佑的原因所在,他们才是我们中华文明能一直延续的根本原因!

对于我的这番解读,周公表示很是满意,他欣慰地看着我,赞许地说道:

“不错,你小子虽然不是易学中人,但是你已经领悟了易学的真谛。

世人对我父王文王所著之《周易》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周易》只是一本用于占卜算卦之书。

但实际上,占卜算卦之术只是我父王为迷惑纣王而做的伪装之术。父王以卦辞爻辞的方式,将他对宇宙万物和社会人伦变化发展的理解写在了《周易》之中。

虽然,后世的孔子为《周易》作十翼,为我父王正了名。但是由于《周易》的占卜算卦之术已深入人心,故还是有很多人一直对《周易》存在着误解。

真正的易学中人,不是将易经用于占卜算卦,而是将易经用于解读。

世人为何会热衷于占卜算卦之术?

只因其对自身之状态和自身所处之境况没有一个正确的解读,以至对自身所面临之困境束手无策,故只能求助于占卜算卦之术,以期通过卦签来寻求脱困之法。

然此用法却是将易经引入歧途了。

世人为何认为我父王的占卜算卦之术厉害?

只因后天六十四卦包含了宇宙万物和社会人伦的全部发展变化,任何人所处之任何境况均可在六十四卦中找到对应的卦象。

我父王能对求解之人的状态和求解之人所处之境况有一个正确的解读,故他能找出求解之人当时所处的卦象,而后就可根据该卦象的卦辞和爻辞为求解之人找到脱困之法。

此用法才是易经的正确用法。”

听完周公对易经的解读,我的脑海一下子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没想到文王所创之后天六十四卦竟然有着这么深层次的含义,看来以后我也要好好学习学习易经,易经真不愧是万经之首啊!

对易经做完解释之后,周公终于切回正题,继续说道:

“不过为何竺先生会安排苏先生去解决武夷山和南岭这两个地方龙气量过大的问题,而不是安排其他有志之士?这确实是因为苏先生和其他有志之士们存在着不同之处。

现在,你先容我卖个关子,待会我再来跟你细说这不同之处,我现在先接着往下说啊。”

一听周公又开始卖关子了,我的心中又是一阵嘀咕:

周公可是已经卖了好几个关子了啊,我得好好记一记,要不然等后面周公问起来的时候我不记得了就麻烦了…

“在求是书院还在严州深埋求是鹰院徽和布置隐藏阵法的时候,倭国军队就占领了金陵,宣告了中干龙龙眼所在地沦陷。而后,倭国在金陵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金陵血案。

在求是书院大部队离开严州的同一天,倭国军队占领了杭城,宣告了南干龙龙眼所在地沦陷。

至此,我们中华神国的三条干龙的龙眼所在地均落入了倭国之手。

其中北干龙和中干龙的入海口被倭国封闭,这两条干龙再也无法龙游大海。唯有南干龙的入海口被竺先生提前隐藏起来,使得南干龙仍能龙游大海。

至此,我们中华神国的龙脉能否继续守护住,就全系在竺先生所领导的求是书院西迁之行上了。”

这就是:

倭国占领金陵杭城;

求是书院继续西迁!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19 09:15:46
第6章 苏老到达鹿城老家,倭国幕后者将现身(上)

听周公提起金陵血案,我心中的愤怒一下子就冲到了顶点。

金陵血案是倭国在侵华战争期间所制造的最天地不容的恶行!

在短短的四十多天时间里,倭国军队将金陵城里的三十多万中华儿女屠杀殆尽!更无耻的是,侵华战争结束后,倭国还一直诡辩,自称没有制造过金陵血案!

套用一句现在很流行的话来评价倭国: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国)!

周公很清楚我的心理活动,为了不让我一直沉浸在愤怒之中,周公就接着往下说道:

“世人只知道倭国制造了金陵血案,但却不知道倭国为何要制造金陵血案。

实际上,倭国制造金陵血案是为了禁锢中干龙。

前面我已说过,北干龙的入海口位于新罗国的白头山,因白头山不在我们中华神国境内,受到国界的影响,北干龙龙气从长白山传向白头山的时候,大部分北干龙龙气被国界挡住,留在了我们中华神国境内,只有一小部分北干龙龙气传到白头山,形成了白头山支脉,最终北干龙通过白头山支脉入海。倭国在全面占领新罗国后,用其特制的365枚困龙钉将白头山支脉困在了白头山上,切断了北干龙的入海口。

当倭国攻占金陵后,倭国打算如法炮制,用同样的方法来禁锢紫金山龙脉,切断中干龙的入海口。

但是,倭国失败了。

因为,倭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点。

自古以来,中干龙都是我们中华三条干龙中龙气最盛的一条,再加上紫金山处于金陵城内,这就意味着中干龙上最重要的两个地方——龙眼所在地和入海口均在金陵,故当时的金陵城为中华神国境内龙气最盛之地。

因紫金山龙脉龙气太盛,所以倭国采用禁锢白头山支脉之法来禁锢紫金山龙脉的行动失败了。为了能禁锢住中干龙,倭国想到了一个残忍的方法。

如世人所知,冤死之人死后会留有怨气。

但为世人所不熟知的是,留有怨气的冤死之人无法轮回转世。

前面我一直在说龙气可护佑国运,那么龙气是怎么护佑国运的呢?

冤死之人若无法轮回转世,就会破坏这个国家的阴阳平衡。

龙气可以化解冤死之人所留下的怨气,让冤死之人可以轮回转世,从而维持住一个稳定的阴阳平衡,这是龙气护佑国运的一种方式。

金陵城中的龙气一直护佑着金陵城的中华儿女,若金陵城中的中华儿女冤死了,城中的龙气就会来化解冤死之人所留下的怨气。

但是,化解怨气会消耗龙气。

平常的时候,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多冤死之人,龙气消耗量不大,再加上有源源不断的新鲜龙气流入紫金山,所以消耗掉的龙气会快速地得到补充。

但若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冤死之人,龙气化解怨气的消耗就会达到一个惊人的程度,流入紫金山的新鲜龙气就来不及补充所消耗的龙气了。

倭国所想之法就是制造出金陵城三十多万中华儿女冤死后留下的巨大怨气,当城中的龙气化解完这些怨气后,龙气量就会大大减少。

这样一来,倭国要想实现禁锢中干龙,切断中干龙入海口就容易多了。

这是倭国制造金陵血案的真正原因。”

听到这里,我心中对倭国的恨意更重了,同时对某些中华国人也更愤怒了:

为达目的,倭国真是不择手段啊!他们这样做,就不怕遭受天谴吗?!

现在距离侵华战争结束才不到百年,但已经有一些中华国人在为倭国洗白了:

说什么落后就要挨打,当年是我们自己太落后,所以倭国才会入侵我们,我们要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倭国…

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中华国人是一种什么心态,不知他们是真的这么认为,还是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博出位。

我想,只要是对侵华战争这段历史有正确认识的中华国人,都不可能真心地说出上面那番话吧?

从倭国侵入我们中华后的种种行径可以看出,倭国这种凶残的国家,毫无任何底线,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所以,对于倭国这种“毒蛇”,难道我们还要继续做 “农夫”吗?

周公知晓如果他不转移话题,我可能会一直沉浸在对倭国的仇恨情绪之中,故他随后说道:

“当竺先生得到倭国占领金陵的消息后,他知道前往武夷山和南岭去解决这两个地方龙气量过大问题的时间很紧迫了。

所以,竺先生要苏先生将夫人孩子们送回鹿城老家后,立刻秘密前往武夷山和南岭。

竺先生希望苏先生能尽快赶到这两个地方,完成竺先生安排的任务。”

听周公说到这里,我心中的两个疑问越来越大:

既然竺老知道解决武夷山和南岭这两个地方龙气量过大的问题很重要,那他为何一定要等到求是书院到达严州后才让苏老送夫人儿女回鹿城老家?苏老不能在求是书院还在杭城的时候就提前出发吗?

另外,求是书院西迁的好几个时间点都跟倭国占领我们中华重要城市的时间相吻合(求是书院大部队离开杭城的那天正是倭国攻陷申城的日子,求是书院大部队离开严州的那天正是倭国攻陷杭城的日子),这使得求是书院西迁之路走的很匆忙,也很艰难。竺老既然已经制定好了龙脉守护计划,那他为何不能安排求是书院提前西迁?这样的话,求是书院的西迁之行也会容易一些啊。

对于我的疑问,周公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不过他随即又摇了摇头,表示我想的太简单了,只听他接着说道:

“守护龙脉是当时我们中华神国最秘密的任务。

因为若被倭国同时切断北干龙、中干龙和南干龙的入海口,我们中华神国就失去了干龙龙气的护佑,这对我们中华的国运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想要将倭国赶出中华也会变的更加困难。

所以,竺先生所制定的龙脉守护计划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关系到我们中华神国这次能否渡过国难。

倭国一直怀疑我们中华国内存在着龙脉守护者,竺先生切断北干龙从阴山龙脉向大兴安岭龙脉传输龙气通道的行为让倭国最终确定了我们中华国内存在着龙脉守护者的事实。

但是,倭国不知道我们中华国内谁是龙脉守护者,也不知道我们有多少龙脉守护者。

所以,倭国在我们中华国内安排了大量的间谍,倭国想通过一个严密的间谍网来找出行动可疑之人或组织,从而进一步找出龙脉守护者。

竺先生不确定当时我们中华国内有多少倭国间谍潜伏着,所以每一步行动之前他都要提前做好布局,然后每一步行动都要‘师出有名’。

求是书院西迁的好几个时间点都跟倭国占领我们中华重要城市的时间相吻合,这是因为竺先生要制造求是书院每次都是被迫西迁的‘假象’。

求是书院西迁明面上的原因是为保护学院的珍贵书籍和宝贵文物不被战火破坏。

倭国攻占了申城后,杭城危险了,所以求是书院才西迁至严州;倭国攻占了杭城后,严州也不安全了,所以求是书院才再次西迁。

通过此法,竺先生可以让求是书院的西迁之路变得‘师出有名’,尽最大可能地躲过倭国间谍的怀疑。

现在,你明白为何求是书院西迁的好几个时间点要跟倭国占领我们中华重要城市的时间相吻合了吧?”

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只听周公接着说道:

“不过,也正因此,求是书院的西迁之路变的很艰难,因为求是书院西迁这一路上挤满了为躲避战火而往中华内陆迁移的人或组织,有关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资都很紧缺。

在这一路上,有位有志之士一直在协助竺先生,一起安排求是书院全体师生近千人的衣食住行,你知道是哪位先生吗?”

突然之间,周公又给我抛了一个问题。

我在头脑中回忆了一下我所了解的求是书院西迁史,马上就明了周公所说的是哪位先辈了:

胡老,姑苏省无锡县人,我国近代物理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对X射线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还培养出了多位著名的物理学家。

胡老跟竺老一样,也曾去米国留学,而且还是在米国的同一所大学留学。虽然胡老和竺老的研究领域不同,但他们两人兴趣相投,是至交好友。

所以,竺老在前来求是书院就任院长之前,先去找了胡老,邀请胡老一起前来求是书院。据传,为了能邀请到胡老,竺老曾说如果胡老不答应,他就不来求是书院就任院长。最后,胡老和竺老一起来到了求是书院。

当时,求是书院还没有求是书院副院长这个职位,所以胡老就任的是求是书院的文理学院院长一职。后来在西迁途中,文理学院分为了文学院和理学院两个独立学院,胡老就任的是理学院院长。

在求是书院的西迁途中,胡老是西迁的“总参谋长”,从出方案到找房子、探路、定船定车、运书运仪器等等,全都由胡老一手操办。

每次大部队西迁之前,胡老带领的先遣队和后勤筹划小组都要提前两个月上路,进行实地调查;校址选定后,胡老还要赶赴当地修缮房屋、安排教室、宿舍等,以确保西迁大部队一到就能开展教学和科研。

没有胡老的辛苦付出,求是书院的西迁之行会走的更艰难。可以说,胡老是竺老之后,求是书院西迁之行贡献最大之人。

想到这里,我便对周公说道:

“周公,您老所说的这位有志之士应该是胡老吧?”

周公点点头,说道:

“不错,我所说的正是胡先生。

胡先生虽然不是武林中人,但是胡先生的身上有很强烈的‘大侠’之气。

在竺先生就任求是书院院长之前,前去面见胡先生的时候,胡先生还躺在申城某医院的特护病房中。一个月前,胡先生得了伤寒重症,昏迷了整整一个月,竺先生过来的时候,胡先生才刚刚清醒过来。

因龙脉之事事关重大,竺先生无法对胡先生和盘托出,只能对其大概说明求是书院之行关乎守护中华龙脉,进而关乎中华命运,竺先生希望能得到胡先生的鼎力相助。

胡先生以前从未听闻过龙脉之事,但基于对竺先生的了解,胡先生对龙脉之事毫不怀疑,二话不说立马同意和竺先生一同前往求是书院,并准备马上动身,完全不顾自己当时的身体状况,这是何等的英雄啊。

不过竺先生不能不顾胡先生的身体,故竺先生以需要跟胡先生商讨求是书院之行的具体事宜为由,暂时安抚住了胡先生。由于当时胡先生身体还很虚弱,不能过度伤神,故竺先生是分好几次前往医院跟胡先生商讨求是书院事宜的。

为免引起倭国间谍的怀疑,竺先生和胡先生商量后,对外的统一口径就变成胡先生是受竺先生的多次邀请,并在‘兄不去我亦不往’的强求后才答应前往求是书院的。

胡先生牢记其北宋先祖胡瑗‘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教诲,在其担任求是书院理学院院长的十多年中,理学院广招当世贤达,理科各系名教授如云,学术成果之盛堪称空前。这是胡先生为护佑龙脉所做的巨大贡献。”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19 09:27:29
第6章 苏老到达鹿城老家,倭国幕后者将现身(下)

我点了点头,胡老为了求是书院的发展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在求是书院西迁的一路上,书院所带的众多图书和仪器,没有一件有损,胡老所在的物理系甚至连草稿纸都未丢失一捆。

另外,胡老还费尽心思,千方百计购置新仪器和供实验用的药品,让书院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从而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著名教授前来求是书院。

可以这么说,没有胡老,求是书院的西迁史不可能取得举世震惊的科研成果,求是书院的文气也就不可能在西迁史中达到一个空前的浓厚程度。

守护龙脉,胡老是居功至伟啊。

“好了,有关胡先生的事情我就讲到这里,后面我再来跟你说说苏先生离开西迁大部队送夫人儿女回鹿城老家之事。”

听到周公又要开始解惑了,我立马点点头,认真聆听。

只听周公接着说道:

“为何苏先生不是在杭城的时候就送夫人儿女回鹿城老家?这也是为了躲过倭国间谍的怀疑。

在求是书院大部队从杭城迁往严州的一路上,苏夫人是倭国人的这个身份对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沿途所遇的各道安检人员都要反复确认后才放行。故到达严州后,苏先生就以出行不便为由送夫人儿女回鹿城老家,而不是跟随书院继续西迁了。

这样一来,就算真有倭国间谍在关注求是书院的西迁之行,这些间谍也不会对苏先生送夫人儿女回鹿城之事有所怀疑了。

当苏先生将夫人儿女送到鹿城老家后,他就对外宣称因其还需随求是书院西迁,不知何日才能归来,故要闭门谢客几日,在家好好陪陪夫人儿女。

但实际上,苏先生是趁夜离家,秘密前往武夷山和南岭了。

同时,跟他一起前往武夷山和南岭的,还有一位道家高人。”

说到这里,周公顿了一顿,轻抚白须,缓缓说道:

“易学文化,博大精深,对周易研究最深的是儒家和道家两大学派,但是儒、道两家对周易有不同的解读,所以两大学派奉行的是不同的处世之道。

儒家在周易中读到了修身治世之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奉行的是‘邦有道则仕途,邦无道则隐’的入世出世兼修之道。大部分时间里,儒家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台前,所以在我们中华神国的漫长历史中,儒家一直是居于主位的思想文化。

在‘敦礼明伦’的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儒家确立了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秩序,所以我们中华神国一直是一个礼仪之邦,强大时从不欺凌弱小,弱小时从不畏惧霸权,这铸造了我们中国神国的脊梁。

道家在周易中读到了大道不息自然无为的状态,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主张,奉行的是‘尊道贵德、济世度人’的出世入世兼修之道。大部分时间里,道家一直隐藏在历史舞台的背后,只有在国家危难之际才会现世救世。

在来求是书院之前的两年布局时间中,竺先生在先天八卦神器的指引下找到了隐居山林的道家四大天师,表明了自己龙脉守护者的身份,并邀请四大天师出山一起守护龙脉。

你能猜到竺先生给四大天师安排的第一个任务是什么吗?”

说到这里,周公又开始习惯性地抛问题了。

我挪了挪坐姿,头脑开始飞速运转起来:

周公会这么来问我,那说明这个任务在周公之前的解惑中已经提出了,只是当时周公卖了关子,没有继续往下说,我得好好想想之前周公埋下了哪些伏笔…

突然之间,我想到周公这次是要解开哪个伏笔了,便回答道:

“周公,竺老给四大天师安排的第一个任务是否是前去解决横断山脉龙气量过大的问题?我记得您老前面说过,竺老委托其他高人前去解决这个问题了,其他高人是否指的就是四大天师?”

周公点了点头,赞许地说道:

“不错,不过横断山只是竺先生给四大天师安排的第一个任务中的其中一个地方,竺先生是要四大天师前往横断山、秦岭、祁连山和天山四个地方布阵。”

四个地方?

为何竺老要安排四大天师前往四个地方布阵?

横断山、秦岭和祁连山还好理解,因为这三个地方分别是南干龙、中干龙和北干龙从昆仑祖山出来的第一条显龙龙脉,竺老要保护这三条龙脉还好理解,那天山呢?为何还要去天山布阵?难道…

突然之间,我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便期待地看着周公。

只见周公点头道:

“不错,正如你所猜测的那样,天山山脉是从昆仑祖山去往欧美大陆那两条干龙的第一条显龙龙脉。

去往欧美大陆的那两条干龙在我们中华神国境内共用同一条显龙龙脉,也就是天山龙脉。

经过天山龙脉后,干龙分化成了两条:一条往西走,去往欧洲大陆;一条往北走,经过俄境跨过白令海峡后去往美洲大陆。

所以,虽然从昆仑祖山分出的干龙有五条,但与昆仑祖山一脉相连的显龙龙脉只有四条,分别是横断山、秦岭、祁连山和天山。

这四条显龙龙脉紧挨着昆仑祖山,其余的全部干龙和支龙都是从这四条龙脉中分化而出的,若这四条龙脉被倭国切断了,那么其余的全部干龙和支龙就都不再会有新的龙气流入,那么所有龙脉就都会慢慢枯竭。

倭国是一个毫无底线的国家,在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很可能会做出疯狂的举动。

为了防止倭国在夺取龙气不顺之时狗急跳墙地用空军对这四条山脉进行狂轰滥炸,从而切断这四条龙脉,竺先生决定提前对这四条龙脉做好防护,故其安排四大天师出山后先前往这四个地方。

竺先生跟四大天师商量后,决定在横断山、秦岭、祁连山和天山四地布置天罡北斗阵。

天罡北斗阵,乃是易学六十四阵之一,该阵是用阵旗按北斗七星的七星方位进行布置,运用阵旗接引北斗七星的星辰之力到地面上的深奥阵法。

北斗七星的方位随着四季更替而变化,同一时期不同地方所观测到的七星方位也有差异,故布阵时需要按照当时当地的北斗七星的正确方位进行布置,布阵时阵旗放置的方位越准确,阵法的威力也就越大。

另外,该阵还有常规和奇门两种布置方法。

天罡北斗常规阵所布置的阵旗不会随着星空中北斗七星方位的变化而变化,阵法的威力会随着阵旗放置的方位与星空中北斗七星方位的差异而变化,方位的差异越小,阵法的威力越大。

天罡北斗奇门阵所布置的阵旗会随着星空中北斗七星方位的变化而游走,这就使得每时每刻阵旗的方位都跟星空中北斗七星的方位相吻合,阵法的威力也就一直维持在最强的状态。

四大天师在横断山、秦岭、祁连山和天山四地所布置的就是天罡北斗奇门阵。

由四大天师出手,布阵时阵旗放置的方位跟星空中的北斗七星方位吻合的很好,阵法威力也就更强。

另外,竺先生和四大天师决定在这四个地方布置天罡北斗奇门阵还有另一个原因,你能猜到是什么原因吗?”

当我还沉浸在周公对天罡北斗阵的描述中的时候,周公又给我抛了一个问题。

我收了收心神,好好地想了想,发现实在没有头绪,便只能摇摇头,无奈地望着周公。

周公不再为难我,接着说道:

“前面我已说过,伏羲在昆仑祖山上布置了太极两仪星辰阵,该阵会让妄入阵法之人迷失在阵法之中,不过这只是该阵的其中一个作用。

太极两仪星辰阵引动的是宇宙中的亿万星辰之力,该阵防护的不仅仅是地面部分,它防护的是从宇宙星辰到昆仑祖山的全部空间,甚至连从地面到地心的部分也在防护范围内。

无论是飞鸟还是飞机,都会迷失在昆仑祖山的上空,进来后就出不去,只能在原地打转,所以倭国空军是无法对昆仑祖山进行精准轰炸的。

太极两仪星辰阵以紫微帝星为太极,紫微帝星即是北极星。

众所周知,北斗七星中天璇、天枢两星延升的方向一直指向北极星,无论春夏秋冬如何更替,北斗七星始终环绕着北极星旋转。

故竺先生和四大天师决定在这四个地方布置天罡北斗奇门阵的另一个原因就是:

用天罡北斗奇门阵来连接昆仑祖山的太极两仪星辰阵。

一般来说,就算是威力最强的天罡北斗奇门阵,防护的高度也只有万米左右,但是倭国的战机能飞到更高的高度,故天罡北斗奇门阵无法防住倭国空军对这几个山脉的精准轰炸。

连接了昆仑祖山太极两仪星辰阵后的天罡北斗奇门阵,虽然无法跟太极两仪星辰阵那样实现全空间的防护,但是阵法威力增强了十倍,可以防护住十万米的高空。这样,倭国的战机就无法对这四条龙脉进行精准轰炸了。

不过,跟太极两仪星辰阵无法可破不一样,天罡北斗奇门阵有破解之法。

北斗七星组成一个‘勺子’形状,其中摇光、开阳、玉衡三星组成‘勺子’的‘柄’,天权、天玑、天璇、天枢四星组成‘勺子’的‘斗’,天权星为‘柄’和‘斗’的连接处,是阵法的阵眼所在。

破阵之人需要在阵法之外按照当时当地的北斗七星的正确排布进行推演,找出当时北斗七星中摇光星所对应的阵旗所在位置,取出此处的阵旗,以此位置为入阵口进入阵法,然后沿着摇光、开阳、玉衡一路而走找到天权星所对应的阵旗位置,取出天权星所对应的阵旗即可破阵。

听起来破阵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破阵之人首先要能识别出此为天罡北斗奇门阵。

天罡北斗奇门阵为易学六十四阵之一,认识的人本来就少,再加上该阵的威力被太极两仪星辰阵大大增强后,一般人不会认为此为天罡北斗奇门阵。如果无法识破阵法,那么破阵也就无从谈起了。

另外,该阵为四大天师联手布置,阵旗被深埋在地下万米深处,阵旗外还布置有隐蔽阵法,极大地掩盖了阵旗的阵法波动。所以,破阵之人就算识破了此为天罡北斗奇门阵,要想找到阵旗也是一件难事。

就这样,横断山、秦岭、祁连山和天山四条龙脉被竺先生和四大天师保护了起来,倭国之人无法进入这四个地方,也就无法测量和夺取这四条龙脉的龙气了。”

我点了点头,示意周公先停一停,让我好好理一理思绪。

周公刚刚这番话包含的信息量有点大,特别是这个天罡北斗奇门阵,对我这种门外汉来说,理解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得好好地理一理啊…

待我差不多理清思绪后,周公才接着说道:

“四大天师在横断山、秦岭、祁连山和天山布置完天罡北斗奇门阵后,就秘密地来到了杭城,然后以求是书院师生家属的身份,隐藏在求是书院的西迁大部队之中,秘密地守护着求是书院全体师生。

你前面所提到的胡先生所领导的先遣队和后勤筹划小组中,就隐藏着一位天师,这位天师和胡先生一起为求是书院西迁之行寻找最合适的前进路线和安身之所。

这次跟苏先生一起回鹿城老家的,也有一位天师。

到达鹿城老家后,这位天师和苏先生一起秘密前往了武夷山和南岭。

在武夷山的时候,天师和苏先生发现了倭国夺取我们中华龙脉的幕后黑手的踪迹。

终于,竺先生知晓了谁是真正的敌人,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了。”

听到这里,我心里又是一阵激动,小鬼子的幕后黑手终于要现身了,不知道到底是倭国的什么人在主导抢夺龙脉的行动呢?

这就是:

苏老到达鹿城老家;

倭国幕后者将现身!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21 17:56:27
第7章 苏老完成武夷之行,倭国幕后者终现身(上)

“武夷山山脉,位于闽省和赣省交界处,为东北-西南走向,东北方向延升至浙省边界的仙霞岭,西南方向延升至粤省边界的九连山,整个山脉长达五百多公里,山脉中有很多山峰高达千米以上,最高峰黄岗山更是高达两千米以上,苏先生这一次要秘密前往的就是:

黄岗山。

黄岗山,为闽省和赣省的界山,山的南麓属于闽省,北麓属于赣省。黄岗山为武夷山山脉的最高峰,最高处高达两千一百多米,是我中华神国华东地区的最高山峰,素有‘华东屋脊’、‘武夷支柱’之称。

鹿城和黄岗山,相距四百多公里,两地之间并无便利的交通,若苏先生以正常方式前往黄岗山,路上至少需要四天时间,这个时间有点太长了。

另外,在当时那个战乱时期,黄岗山并不是民众大量奔赴之地,若有倭国间谍在周围监视,苏先生很难在不被倭国间谍发现的情况下到达黄岗山。所以,苏先生不能以正常方式前往黄岗山,你能猜出他是怎么去的吗?”

说到这里,周公又开始习惯性地向我抛问题了…

对于周公的这个举动,我已经习以为常了,前面他在叙说的时候,我就在一边同步思考着,所以他一抛出问题,我就知道怎么回答了:

“虽然我不清楚苏老是怎么去的黄岗山,但是我相信肯定跟道家天师有关。竺老会安排一位天师和苏老一起回鹿城,那肯定是已经想好了对策。另外,周老爷子,您还没跟我介绍介绍被竺老请出山的四位道家天师是谁呢。”

听到了我的回答,周公表示很满意,便呵呵笑道:

“看来现在太简单的问题是难不倒你了啊。不错,这次是道家天师用五行遁法之术带着苏先生一起去的黄岗山。所以,倭国间谍根本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

听到周公说起“五行遁法”这四个字,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引起来了,便期待地看着周公,问道:

“五行遁法?这是一种…法术?难道这个世上真的有法术存在?”

周公点了点头,呵呵笑道:

“那是当然。

商朝末期,姜子牙辅助我父兄伐纣并在封神台上分封诸神是真实存在之事。那时的天界,由几位上古大神领导,但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众位大神觉得可以借鉴人界王朝的管理模式,组建一个天庭。

然而,当时的天界,可堪任用的仙人太少,无法组建出一个完整的天庭。故大神们商议,决定由元始天尊出面命姜子牙下山助我西岐灭商,通过伐纣之战来考察人界中可去天庭任职的合适人选。这是姜子牙在伐纣成功后分封诸神,发布封神榜的真正原因。

待天庭组建完成后,上古大神们就退居幕后,不再管理天界了。这就是为何在后世的神话故事中没有再出现上古大神身影的原因了。

不过,虽然上古大神们退隐了,但他们还是关注着我们这个天地的情况。若我们这方天地再次遭遇灭世大劫,上古大神们自然会再次现世救世。”

听周公说到这里,我心中的另一个疑惑竟然被意外地解开了:

原来如此!这就解释了为何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没有出现上古大神们的身影了,原来他们都退隐了啊。而且,孙悟空大闹天宫之举,并没有让天地遭遇灭世大劫,所以上古大神们也就没有必要现世了!没想到听周公解求是书院西迁之谜,还能有这么一个意外收获,哈哈哈哈~~

周公没有管我的心理活动,继续往下说道:

“天界中的仙人,拥有各种法术,若仙人可以随意地往来人界,那对于人界王朝的稳定是很不利的。故待天庭组建完成后,天庭就设立了一条天规:

仙人不可无故往来人界,仙人不可干涉人界诸事。

从此以后,人界中的仙人踪迹越来越少,人界中很多法术传承之地也渐渐消失了。直到今日,还保留有法术传承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昆仑祖山,关系着我们这方天地的存亡,所以有着守护龙脉之责的道家,是一直有着法术传承的地方。

滥用法术,会让人界大乱,所以每一时期的道家,只有心志最坚定的四人可以继承法术。继承了法术后,这四位高人需要放弃原先的名字,只以天师之名自称。四大天师,就是对道家历代继承法术的四位高人的尊称。

这四位天师继承了法术,也就担起了守护龙脉之责,他们的称呼分别是:

张天师、葛天师、萨天师和许天师。

所以,当今世界并不仅仅是你没看见过法术,而是绝大部分人都没看见过法术。”

我点了点头,对周公所说的这番话表示认同:

现今世界浮躁之气太盛,急功近利之人太多,如果让心术不正之人学会了法术,那这个世界就会大乱。道家奉行的是“尊道贵德、济世度人”的修行之道,继承了天师之名的道家高人,是道家修行的绝顶高手,以他们的心志,自然能经受住法术的诱惑,不会滥用法术。

不过,儒家也有守护龙脉之责,那儒家有传承法术之人吗?

对于我的这个疑问,周公摇了摇头,说道:

“儒家并不是法术传承之地。

儒家奉行的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的处世之道,每个朝代都有大量儒家高人在朝中位居高位,用自身所学帮助皇室稳定政权。所以,儒家入世很深,并不像道家那么超然世外。若让儒家传承法术,很难保证儒家传承法术之人不会用法术来干涉朝政。

所以,同有守护龙脉之责的儒家,并不是法术传承之地。

不过,儒家历代的三位掌教,都持有传自于孔子的掌教印信。持有该掌教印信,可以施展隐身之术,这是儒家借助于掌教印信之力唯一能施展的法术。

马先生是当时的儒家三大掌教之一,他的手中就有一枚掌教印信。一开始,他的天目山布阵之行,是想借助掌教印信之力施展隐身之术前往的。否则,马先生既不是武林中人,又是已过知天命之高龄,要想躲过倭国间谍的监视,秘密到达天目山是很难实现的。

同样,手持先天八卦神器的竺先生,也可以借助神器之力,施展隐身之术,这也是没有传承法术的竺先生唯一能施展的法术。

不过后来,随着四大天师完成了横断山、秦岭、祁连山和天山的布阵来到了杭城后,竺先生和马先生的天目山之行就简单多了。一位天师带着马先生,一位天师带着竺先生,由这两位天师施展五行遁法之术,就可以躲过倭国间谍的查探,秘密到达天目山了。”

说到这里,周公顿了一顿,给我留出一些时间来消化。

原来竺老和马老借助神器和掌教印信之力都能施展隐身之术!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意外的消息!不过…这个隐身之术应该有所限制吧?要不然身怀先天八卦神器的竺老完全可以用隐身之术前往被倭国占领的东北三省,查探倭国抢夺龙脉的幕后之人的身份了啊。

我能提出这个疑问,周公表示很高兴,只见他点头说道:

“不错,任何法术都不是万能的,每种法术都有限制。而且,法术的威力跟施法之人的功力深厚程度有关。同一个法术,施法之人的功力越深厚,法术的威力也越强。

竺先生和马先生,他们自身并不是修炼法术之人,都是借助于外物才能施展隐身之术,所以他们每天能施展的隐身次数和隐身时长都是有限制的。

马先生借助的是儒家掌教印信,一天只能施展一次隐身之术,有效时长为两个时辰。

竺先生借助的是先天八卦神器,一天能施展两次隐身之术,每次的有效时长为两个时辰。

另外,竺先生的这两次法术的有效时长可以叠加,类似于变成一天施展一次隐身之术,有效时长为四个时辰,这是先天八卦神器作为当世第一神器的优势所在。

而对于真正修炼过隐身之术的道家四大天师,则没有使用次数和有效时长的限制了。只要天师体内的法力未消耗完,天师就可以一直保持着隐身的状态。

这是修炼之人和借助外物之人施展隐身之术的不同之处。”

我点了点头,对隐身之术的使用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隐身之术有何限制呢?

正在我心中还在疑惑的时候,周公就开始讲解隐身之术的缺陷了:

“隐身之术,顾名思义,施展了此术后,外人无法看见施法之人。但是,隐身并不是消失,施展隐身之术之人实际上还是处于原位,只是外人看不见而已。另外,若隐身之人离开原位,开始行动,那么正常人行动时会出现的脚步声和气流变化也同样会出现在隐身之人身上,此时,外人就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找出隐身之人所处的方位了。

这是单独使用隐身之术的缺陷。

对于修炼之人,隐身之术通常是跟其他法术一起使用的,例如配合轻身术一起使用,这样就可以实现隐身后采取行动时不会轻易被人发现。

虽然竺先生可以借助神器之力施展隐身之术,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毫无痕迹地在东北三省出行。再加上竺先生至关重要,若被倭国之人发现了竺先生的真实身份,那对我们中华神国来说才是最致命的,所以竺先生不能冒这个险。

至于让四大天师施展法术前去东北三省探查敌情,这也不现实。毕竟,人界并不是只有道家才有法术传承,在还没搞清楚是倭国的什么人在主导抢夺龙脉之事之前,我们不能采取这种可能会暴露真实身份的打草惊蛇之举。”

听着周公这么细致的分析,我算是对法术有了更多的认识:

法术不是万能的,我们这边有会使用法术的四大天师,这可能是我们的一个优势,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滥用法术,我们要把会使用法术的四大天师用到刀刃上。

对于当时的中华神国来说,守护龙脉是最重要之事,那么我们采取的任何行动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做,不能让此事出现问题。

竺老已将位于天目山的南干龙的真实入海口隐藏了起来,也在严州更改了南干龙的龙脉走向,现在最重要之事就是解决武夷山和南岭的龙气量过大问题。所以,竺老安排天师来解决此事是很正确的。不过,竺老为何要安排苏老也一起前往呢?周公前面卖了关子,说等后面再说,现在应该是到揭开这个谜底的时候了吧?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21 18:00:30
第7章 苏老完成武夷之行,倭国幕后者终现身(下)

想到这里,我就询问周公是否可以揭开这个谜底,只见周公轻抚白须,点头道:

“好好好,我现在就给你揭开这个谜底。你还记不记得苏先生的出生地是在何处?”

说是揭谜底,结果周公还是先给我抛了一个问题…

我思索了一会儿,回答道:

“我记得苏老是浙省鹿城人,这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周公呵呵一笑,说道:

“你记的不错,苏先生是浙省鹿城人,不过你说的不够具体,苏先生应该是浙省鹿城平阳的南雁荡山区人。”

说到这里,周公停了一下,看着我问道:

“身为浙省人,你应该知道位于鹿城境内的雁荡山吧?”

我点了点头,回答道:

“嗯嗯,我当然知道雁荡山啦。不过在我印象里,雁荡山是位于鹿城乐清的,而苏老是鹿城平阳人,这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啊?”

周公听了我的回答后,摇头道:

“你所说的位于鹿城乐清的是北雁荡山,此山为雁荡山山脉上最著名的一座山,是我们中华神国的十大名山之一,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所以世人都称此山为雁荡山。但实际上,整个雁荡山山脉有五座雁荡山,分别是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和东雁荡山。苏先生的出生地平阳就是南雁荡山之所在。

前面我已说过,龙脉分为干龙和支龙,支龙都是从干龙上分化出来的。南干龙在从武夷山去往天目山的一路上,分化出了诸多支龙,其中一条支龙就是:

雁荡山支脉。

平阳为南雁荡山之所在,处于雁荡山支脉的范围内,所以平阳出生之人都会受到雁荡山支脉龙气的护佑。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护佑并不会长久,大概周岁以后,护佑婴儿的龙气就会消散。

然而,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的。

某些情况下,龙气会与婴儿产生共鸣,使得护佑该婴儿的龙气并不会在周岁后消散,而是会伴随其一生。苏先生,就是这种受雁荡山支脉龙气护佑一生之人。”

揭开了苏老的身份之谜后,周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接着继续说道:

“另外,你也已经知道,龙脉除了可以分为干龙和支龙外,还可以分为显龙和潜龙。显龙是高耸入云的山脉,是龙气与天相互交融的地方。

求是鹰院徽蕴含着求是书院的文气,所以可以承载南干龙的龙气。求是鹰院徽鹰击长空的寓意,意味着求是鹰院徽可以代替山脉,让龙气实现与天相互交融。

所以,竺先生所想的解决武夷山和南岭龙气量过大问题的办法,就是要有人将求是书院的求是鹰院徽放置到这两条干龙的山脉深处,让大部分流经此两条山脉的南干龙龙气通过求是鹰院徽来与天相互交融。这样一来,显现到武夷山和南岭山脉中的南干龙龙气量自然就降低了。

但是,并不是任何人放置求是鹰院徽都能有这个作用。放置求是鹰院徽之人,必须要同时跟求是书院和南干龙都有关系才行。

道家天师,虽然有守护龙脉之责,但他们跟中华龙脉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他们只能做布置阵法和施展法术等辅助性工作。竺先生,手持先天八卦神器,为龙脉守护者,所以他跟中华全部龙脉都有直接的关系。苏先生,一直身受雁荡山支脉龙气的护佑,雁荡山支脉为南干龙的支脉,所以苏先生和南干龙有直接的关系。

在整个求是书院中,除竺先生外,只有苏先生能满足放置求是鹰院徽的条件。现在,你明白为何竺先生要安排苏先生前往武夷山和南岭了吧?”

我慢慢地点了点头,给了周公一个回应,不过我的头脑还在快速地运转着,快速地消化着周公这番话所包含的信息:

没想到雁荡山是南干龙支脉,而苏老是受雁荡山支脉龙气护佑之人!求是鹰院徽能代替南干龙山脉实现南干龙龙气与天的相互交融,不过要想让求是鹰院徽实现这个作用则必须要同时跟求是书院和南干龙都有关系之人出马才行!这些信息对我来说真的是太爆炸了!

不过…如果求是鹰院徽能代替南干龙山脉实现南干龙龙气与天的相互交融,那我们不是只要在武夷山和南岭深埋求是鹰院徽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求是书院就不用通过西迁来布置新的南干龙龙脉了啊?现在竺老还是在领导着求是书院的西迁,那是不是意味着求是鹰院徽代替南干龙山脉实现南干龙龙气与天的相互交融是存在时效性的?

我能提出这个提问,周公表示很欣慰:

“不错不错,你小子的分析能力确实还可以,在听我叙说求是书院西迁秘史的人当中,你是迄今为止第一个说到这里还能跟上我的节奏的人。小子加油,希望后面你也能一直这么跟上我的节奏啊。”

没想到周公没有马上开始解惑,反而先把我夸了一通,这让我有点飘飘然了。

不过周公说我是第一个是什么意思?难道周公以前还跟别人也说过求是书院西迁的秘密?但是若周公跟别人也说过这些,为何书院的校内论坛和校外的八卦网站上从来没出现过有关揭秘求是书院西迁史的帖子?就算龙脉之事涉及机密,知情人避开不写,一些捕风捉影的周边小料应该还是可以在网上爆的啊?

不过很可惜,周公没有继续再往这方面说的意思,马上就转回正题了:

“正如你所想的那样,被深埋在武夷山和南岭的求是鹰院徽代替南干龙山脉实现南干龙龙气与天的相互交融是存在时效性的,这个时间是三年。三年后,被深埋的求是鹰院徽的这个作用就会消失,原先通过院徽跟天相互交融的这部分龙气就会重新回到山脉之中。所以,求是书院的西迁之行必须要在三年时间内完成。”

听完周公的这番解释,我马上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便问道:

“周老爷子,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前面您说过,求是书院西迁之行要用求是鹰院徽做坐标,为南干龙的龙气传输指引方向,那个有时效性吗?如果那个也有时效性,那求是书院的西迁就不能完全解决南干龙的问题了啊?”

周公呵呵一笑,摇头道:

“那个不一样,求是书院西迁之行所埋的求是鹰院徽都是埋在求是书院师生们所走之路上的。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书院师生们走过之路,会留下求是书院的痕迹。书院的文气可以沿着西迁之路,从书院师生所在地出发,前来滋养这些深埋在地下的求是鹰院徽。

只要求是书院存在着一天,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书院文气前来滋养这些院徽,那么这些院徽中所蕴含的文气就不会枯竭,院徽为南干龙龙气传输指引方向的作用也就不会消失了。

另外,西迁之路上所埋的求是鹰院徽也有代替南干龙山脉实现南干龙龙气与天相互交融的作用。所以,当求是书院到达贵省播州后,南干龙龙气沿着求是书院西迁之路流转时,就可以一直身处地底深处,只需每隔百公里通过求是鹰院徽实现与天相互交融即可。

这样一来,通过求是书院西迁之路流转的南干龙就相当于一直是潜龙,竺先生只要在每百公里的求是鹰院徽外设置隐藏法阵,不让倭国之人找到求是鹰院徽,那么南干龙龙气沿着新龙脉流转之事就不会被倭国察觉了。

再来说说被深埋在武夷山和南岭的这两枚求是鹰院徽。

这两枚院徽是被苏先生秘密带过去的,并没有大量的书院师生陪同。单靠苏先生一人,一路所留的求是书院痕迹太弱,书院师生所在地的文气无法前去滋养这两枚院徽。所以,这两枚院徽只能靠其自身储存的书院文气来代替南干龙山脉实现南干龙龙气与天相互交融的作用。等自身储存的书院文气消散殆尽后,这两枚院徽也就失去作用了。”

原来如此!没想到求是鹰院徽的作用是跟所蕴含的书院文气相关的。不过…如果只要是蕴含着书院文气的求是鹰院徽就有代替南干龙山脉的作用,那我们是否可以对武夷山和南岭的求是鹰院徽进行三年一换?这样的话,求是书院不再西迁也没事了啊。

对于我的新问题,周公摇了摇头,说道:

“你说的方法确实可行,但是却不保险。

前面我已说过,倭国是一个毫无底线的国家,在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很可能会做出疯狂的举动。我们不能保证倭国在夺取完龙气或夺取不到更多龙气后不会对我们中华神国境内的三条干龙龙脉进行轰炸,以达到断绝我中华有干龙龙气护佑的目的。

所以,建立一条新的干龙龙脉是竺先生作为龙脉守护者必须要完成之事。唯有如此,我们才是真正的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才可以集中全部兵力去正面战场上跟倭国战斗,不用担心倭国可能会在正面战场失利后狗急跳墙地对我国的三条干龙山脉进行轰炸,以达到玉石俱焚的目的。”

听完周公的分析,我心中对竺老的敬佩之情又上了一层楼。直到现在,我才真正认识到竺老建立南干龙新龙脉之举的重要性:

侵华战争爆发后,倭国已经攻入我国境内,我们已经在正面战场上失了先手。所以,在发动全力反攻之前,我们必须要先对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待我们对最坏的结果都已准备好对策,那也就是到了我们对倭国进行全力反击的时候了。竺老所领导的求是书院西迁之行就是在为我们中华后面的全力反击消除后顾之忧啊!

见我没有了更多问题后,周公开始继续切入正题:

“就这样,苏先生在天师的帮助下,以五行遁法之术从鹿城老家秘密地前往了黄岗山。

黄岗山的最高点,也是武夷山山脉的最高点,该点为南干龙龙气在武夷山龙脉处与天相互交融之所在。苏先生要做的,就是在该点处将求是鹰院徽深埋到山底万米深处。

苏先生为一凡人,根本无法到达山底万米深处,所以此事也是天师带着苏先生,施展土遁术后完成的。

待苏先生放置好求是鹰院徽后,天师用其自身道法感应了一下整个武夷山山脉的龙气,发现山脉中的龙气降低了将近八成。由此可见,竺先生之法确实可行。

就此,苏先生和天师完成了武夷山之行的任务。

不过,天师在用道法感应龙气的时候,发现在黄岗山脚下,出现了一批奇怪之人,这些人并不登山,而是将整个黄岗山围住,然后在山脚下布阵。

天师遥遥感应了一下,发现这些人只是凡人,并不是身具法术之人。于是,天师便施展天眼之术对他们做了进一步地查探。查探后,天师发现这些人在布置迷阵,不过他们的布阵手法跟我们中华神国易学中人所用的手法完全不同,他们用的竟然是千年前倭国阴阳师所用的布阵手法!

至此,天师终于知晓一直在幕后主导抢夺中华龙脉的倭国之人是谁了。”

这就是:

苏老完成武夷之行;

倭国幕后者终现身!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24 10:01:39
第8章 周公揭幕后者来历,申城战之谜将揭晓(上)

“阴阳师?这是些什么人?”

听到周公说起这个名称,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便开口问道。

这次,周公没有再卖关子,很爽快地就开始揭秘了:

“前面我已说过,在孔子为《周易》作完十翼后,易学发展成为了一门包容万象的学问,诸多先贤都开始研究《易经》,并将《易经》尊为众经之首,衍生出了诸子百家。

在经历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战国时期后,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之道为代表的道家渐渐地在我们中华神国取得了正统的地位,诸子百家中的其余大部分学派逐渐没落,渐渐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但是,有一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旨的学派在我们中华神国隋朝时期流传到了倭国,最终在倭国生根发芽,发展成为了倭国的阴阳师。

所以,从本源上来说,倭国阴阳师也可以算是易学中人,只不过他们是易学旁支,并不是易学正统。”

听了周公的这番解释,我算是对阴阳师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没想倭国竟然也有易学中人,这真的是太让我惊讶了!

在我还在琢磨阴阳师和易经的关系时,猝不及防下,周公给我抛了一个问题:

“不知道你的中华古代史学的如何,你记不记得倭国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向我中华大量进贡,并派遣大量使者来我中华学习的?”

听到周公又开始提问了,我立马收了收心神,努力的思索起来。

“我记得在我们中华神国东汉时期,倭国就已经派人来向我们进贡了,那个时候的倭国很落后,上贡的珍奇宝物只是一些鱼干和兽皮…不过我们中华作为礼仪之邦,并没有计较这些,当时在位的光武帝还做了一枚金印,上刻‘汉倭奴国王印’,赐给倭国来人,倭国之名正是由此而来。自此以后,倭国就成为了我们中华神国的藩属国,这枚金印,也成为了倭国的镇国之宝。

不过,那个时候的倭国太过落后,远渡大海往返中华并不容易,再加上倭国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定,政权交替太快,所以一直以来倭国都只是断断续续地来我中华上贡。

要说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向我中华大量进贡…这应该是我们中华神国的盛唐时期吧?”

我不是很确定,便半回答半询问地向周公说道。

周公点了点头,对我的回答表示认可,然后说道:

“不错不错,你小子的中华古代史学的还可以嘛。你说的没错,倭国第一次向我们中华进贡是在东汉时期,倭国开始频繁向我们中华进贡是在盛唐时期。至于为何盛唐时期倭国开始频繁向我中华进贡,那是因为在此之前我们中华和倭国打了一战。那一战,倭国所出动的兵力和船舰皆数倍于我中华,但结果却是倭国大败。你知道这是哪场战役吗?”

我点了点头,看着周公说道:

“当然知道,那场战役名为白江口之战,发生在新罗半岛的白江口,是我们中华和倭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历史上一次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水战。此战让倭国认识到了其与我们中华的差距,所以战后倭国再次向我中华俯首称臣,还不断派遣使者来中华学习。据统计,在我中华盛唐时期,倭国先后十八次派出遣唐使团,每次的使团人数最多高达八百多人。”

对于我的回答,周公很是满意:

“不错,正是白江口之战。此战的影响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战后倭国实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以华为师’策略,派遣了大量使者来我中华学习我们中华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不过,正如我一开始跟你说的那样,这只是倭国明面上的原因。实际上,倭国派遣的使者中潜藏着一批神秘人,这批神秘人来中华有另一个目的:研究中华龙脉,搞清楚中华的龙脉分布情况。

从东汉时期倭国第一次向我中华进贡开始,到白江口之战后倭国再次向我中华俯首称臣,这中间横跨了六百多年。这段时间里,倭国不知我们中华存在着龙脉,也不知龙气护佑国运的重要性,所以一直以来倭国只是断断续续地向我中华进贡,跟我们中华的联系不够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华的龙气是不会护佑倭国的,所以倭国长时间处于战乱状态,就算中间有实现大一统,统一的时间也不长久。你能不能想一想,为何白江口之战后,倭国就知道我们中华存在龙脉和龙气护佑国运的重要性了呢?”

突然之间,周公再次抛出了一个问题,然后看着我,不再说话。

根据我的判断,以我读书期间从历史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我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但是现在周公还是这么来问我,那应该是在先前的言语中,周公已经给出暗示了…

突然之间,我好像找到了周公的暗示之语,便回答道:

“周公,这是不是跟从我们中华流传到倭国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旨的学派有关?前面您说了,这个学派是在我们中华隋朝时期去的倭国,从时间上来说,刚好能对应的上。”

周公看着我,赞许地点了点头,笑道:

“呵呵,被你小子找到我的暗示语了啊。不错,正是跟此阴阳五行学派有关。

西汉时期,我们中华的正统学说正式确立为儒家和道家。随后,从易经中衍生出来的其余诸子百家就渐渐没落了。隋朝时期,已在中华没落的阴阳五行学派流传到了倭国。当时的倭国并没有一个正统学说,该学派的流入,给倭国带去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所以马上就在倭国流行起来了。

白江口战役失败后,倭国统治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合常理的结果,便召集大臣们一起分析战败原因:为何倭国拥有数倍于中华的兵力和船舰却仍然失败了?

此时,阴阳五行学派传人给了倭国统治者一个可能的解释:

在从中华流入倭国的阴阳五行学派典籍中,有一段很隐晦的记载,该记载写的含糊不清,大意是中华为此方天地的中心,自古就受龙脉龙气的护佑。但该记载没有写明何为龙脉和龙气,也没写明为何中华会受龙脉龙气的护佑。

以前,倭国的阴阳五行学派传人没有把典籍中的这段记载放在心上,现在倭国统治者对白江口之战的疑问,让倭国阴阳五行学派传人想起了这段记载,便怀疑白江口之战的战败是否跟中华受龙脉龙气护佑有关?

阴阳五行学派传人的这个解释引起了倭国统治者的重视,他想派遣阴阳五行学派传人来我中华研究龙脉和龙气的情况。但由于倭国刚与我中华打了一战,此时派人前往中华并不合适。故倭国决定再次向我中华俯首称臣,以派遣使者来中华学习之名,在使者团中隐藏阴阳五行学派传人,派他们来我中华研究龙脉和龙气。

倭国统治者此举,正好顺应了一句古话:无心插柳柳成荫。

前面我已说过,倭国是一岛国,四面环海,岛上并无龙脉,所以无龙气护佑。虽然从东汉开始倭国就断断续续地向我中华进贡,但跟中华的往来并不紧密,所以中华龙气没有去护佑倭国。白江口之战后,倭国开始频繁派遣使者来中华学习,这让倭国与中华的联系足够紧密,我们中华龙气就开始去护佑倭国了。此后,在龙气的护佑下,倭国的发展开始走上正轨,国力日渐强大。这是倭国统治者此举的一个意外所得,不过他自己却不知此内情。

同时,在倭国国内,倭国统治者认识到了阴阳五行学派的重要性,所以该学派马上就成为了倭国的正统学说,倭国统治者还成立‘阴阳寮’这个机构来招揽阴阳五行学派之人入朝为官。自此,阴阳五行学派在倭国生根发芽,成为了倭国的阴阳道,学习阴阳道的人被称为阴阳师。

这就是白江口之战的影响和倭国阴阳师的由来。”

说到这里,周公停了一下,示意我是否有问题。

我把周公刚刚这番话在脑海中好好过了一遍,发现并无什么问题。不过对于阴阳道,我之前并无了解,周公刚刚也没有详细介绍,所以我便对周公说道:

“周老爷子,关于白江口之战的影响和倭国阴阳师的由来,我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阴阳道,您能否跟我具体介绍一下阴阳道?另外,我们中华神国的道家也有阴阳五行的概念,能否麻烦您也跟我说一下倭国阴阳道和我们道家的区别?”

我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好像在周公的预料之中,只见他点了点头,爽快地说道:

“没问题,那你就听我慢慢说来。

准确来说,流传到倭国的阴阳五行学派是道家的一个分支。

道家祖师老子在易经中领悟到了天地自然运行、万物自然化生的天道无为状态,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所以道家的思想主要是从易经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发展出来的。

在研究自然万物的过程中,道家发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面,均可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进行解读:

凡具有生发、疏泄、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凡具有温煦、阳热、上升特性者统属于火;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者统属于土;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特性者统属于金;凡具有寒冷、滋润、下行特性者统属于水。

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故木生火;火灼热,能焚木,木被焚后成灰烬,灰即土,故火生土;金隐于石中,依附于山,津润而生,聚土可成山,有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销锻金可变为水,故金生水;水温润使树木生长,故水生木。此为五行相生之道。

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相生就有相克。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此为五行相克之道。

五行相生,蕴含互相滋生、促生助长之意。五行相克,蕴含互相制约、克制抑制之意。五行相生是为生存,五行相克可为毁灭。

不过在认识到了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后,道家内部出现了分歧。

主流思想认为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是会转换的,若彼此之间力量对比悬殊,会出现相生相克互转的情形。例如:一般情况下水生木,但水过多则木漂,使木无法生存;一般情况下水克火,但若火势过盛,水反而会被火蒸发。故只要因势利导,五行生克之道可相互转换。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是天道法则,需严格遵守,我们只能依天行事,顺势而为。所以,水过多,只能多种木,用水生出更多的木;火势过盛,只能加大水量,用大量的水来克过盛的火。故需对五行生克之道心存敬畏,不可心存更改之意。

道家内部的这两种思想争论不止,后来主张对五行生克之道要存敬畏之心的人从道家分化出来,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阴阳五行学派,该学派后来流传到了倭国,就是倭国阴阳道的前身。

倭国阴阳道继承了阴阳五行学派的一部分思想,认为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是天道法则,无法更改,不过阴阳道没有继承阴阳五行学派的另一部分思想,对五行生克之道没有敬畏之心,反而利用五行相克之道研究出了诅咒之术。”

“诅咒之术?这是一种很阴险的东西啊,这是从五行相克之道中研究出来的?”

听周公说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插了一句。
楼主:文王后人85  时间:2022-07-24 10:06:44
第8章 周公揭幕后者来历,申城战之谜将揭晓(下)

只见周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不错,五行相生相克之道作为天道法则,具有规则权威性,遵守规则者可以生存,违逆规则者将被毁灭,这给了倭国阴阳道一个启发。

阴阳道认为,万物均可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进行解读。若被施咒者五行属火,根据五行相克之道,水克火,对其施咒就是让其多接触五行属水的人或事或物,长久以往,此人的火属性不断减弱,若不补充火属性,其外在表现就是体弱多病且药石无用。待自身之火全灭后,此人就会不治而亡。用阴阳道的话来说,此人是中了诅咒,被诅咒而亡了。

这就是阴阳道利用五行相克之道研究出来的诅咒之术。”

原来诅咒是这么回事啊!我记得道家也会施咒,难道道家的咒语也是根据这种原理施展的吗?

在我刚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周公就接着介绍起道家了。

“不过,阴阳道利用五行相克之道研究出来的这种诅咒之术是在强行利用天道法则,已经脱离了道家主张的道法自然的本意,所以这是下乘之术。我们道家作为正统,自然不认可阴阳道的这种做法。

前面我已说过,万物均可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进行解读,我们人体也一样。不知你对我们中华神国的中医是否有了解?”

我挠了挠头,对着周公歉意地答道:

“周公不好意思,我从小就对医学没兴趣,所以没了解过中医。”

听到我的回答后,周公摆了摆手,说道:

“无妨,那你就听我简单说一下人体五行的概念。根据易经的阴阳五行之理,我们中华神国的中医和道家都认为人体五脏的五行归属如下:

肝主生发,有疏泄解毒的功能,其华在爪,故以肝属木;心主血脉,有保持人体体温的功能,其华在面,故以心属火;脾主消化吸收,有供应营养的功能,其华在唇,故以脾属土;肺主呼吸,有清洁肃降的功能,其华在皮毛,故以肺属金;肾主体液,体液有滋润人体的功能,其华在发,故以肾属水。

中医以五行相生相克之道对人体进行解读,用以养生和治病。举个例子,若想拥有精致水润的皮肤,依五行之理,肺主清洁,其华在皮毛,故需提高肺的清洁能力。肺属金,依五行相生之道,土生金,故金需得到土的滋养。五脏中脾属土,故要想让肺健康,需保养脾。总的来说,把脾保养好后,脾可以给肺供应更多的营养,提高肺的清洁能力,从而使得皮肤水润。这是人体五行在中医中的应用。

道家以五行相生相克之道对人体进行解读,用于修炼之道。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依‘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之道,五脏可成一五行相生大循环。道家的修炼之道就是以五行相生大循环为基础,对五脏进行修炼,分别在肝中练出木之气、在心中练出火之气、在脾中练出土之气、在肺中练出金之气、在肾中练出水之气。

五脏中的五行之气就是道家修炼法术之人所修炼的法力,五脏中五行之气最多,法力也就越深厚。前面我所说的道家天师施展的五行遁法之术,就是利用五脏中的五行之气施展的法术。

从鹿城来到黄岗山,道家天师用的是土遁术。施展该术的时候,天师引出脾中的土之气,让土之气将自身和苏先生笼罩在内,实现二人和大地的融为一体,故而他们在苏先生的鹿城老家遁入地下,未出家门就直接来到了黄岗山。

同样,道家施展的法咒之力,利用的也是自身的五行之气。例如施展定身咒,就是施法之人引出肝中的木之气,让自身成为此区域的风元素掌控者,将中咒之人周围的风元素固定住,不让空气流动。从表象上来看,就是中咒之人无法移动了。

现在你明白倭国阴阳道和我们道家的区别了吧?”

我缓缓地点了点头,同时示意周公先别往下说,让我再理理思路。周公刚刚这番话的信息量有点太大了,而且都是我以前没储备过的知识,我需要好好理理:

依周公所言,倭国阴阳道只认可五行相生相克之道,并不认可相生相克的转换之道。阴阳道的诅咒之术运用的是五行相克之道,施展此术需借助外物,让中咒之人接触相克的五行属性,从而压制住了自身的五行属性,呈现出中咒的表现。

而我们道家,既认可五行相生相克之道,也认可相生相克的转换之道。我们道家施展的法术,利用的是储存于自身五脏中的五行之气,以自身的五行之气为引导,让自身融入周围,从而使得周围万物顺其自然的为我所用,这才是真正的道法自然啊!

想到这里,我心中对道家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道家不愧是我们中华神国的正统学说,跟倭国的阴阳道相比,道家的思想比阴阳道高出了好几个等级啊!

不过…周公说的定身咒,为何施法之人是要引出肝中的木之气?难道风的五行属性是木?

对于我的这个疑问,周公点了点头,随后说道:

“不错,风的五行属性为木。如果你想详细了解八卦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我需要和你仔细说说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你想知道吗?”

我马上点头,快速回答道:

“嗯嗯,我当然想知道。麻烦周公帮我解惑。”

得到了意料之中的回答后,周公理了理衣袖,开始说道:

“前面我已说过,伏羲所创之先天八卦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

《易传·说卦传》有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意指天地确定方位,山泽气息相通,雷风相迫而动,水火不相压制,八卦相互交错排列。先天八卦描述的是宇宙万物的先天状态,包含了阴阳对峙之意,但是其中并没有体现出五行变化之道。

我父王文王所创之后天八卦也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代表的也还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象,这些并无改变。不过我父王补足了先天八卦的未尽之意,给每一卦都赋予了五行属性,所以后天八卦既包含阴阳对峙之意,也包含五行变化之道。

先来说说后天八卦的五行属性:

雨水从天而落,可看成天能生水,泽容纳水,也可看成是泽能生水,五行中是金生水,故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泽的兑卦五行属金;地和山均由土组成,故代表地的坤卦和代表山的艮卦五行属土;春雷动而万物复苏,春风吹而草木生长,故代表雷的震卦和代表风的巽卦五行属木;再加上代表火的离卦和代表水的坎卦,后天八卦中的每一卦都有各自的五行属性。

那么,后天八卦如何区分阴阳?

《易传·系辞下》有云:‘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

‘阳卦奇,阴卦偶’意指阳卦的总爻数为奇数,阴卦的总爻数为偶数。八卦中,乾震坎艮四卦的总爻数为奇数,故为阳卦;坤巽离兑四卦的总爻数为偶数,故为阴卦。阳卦中的震坎艮三卦均为一阳爻二阴爻,是为‘阳卦多阴’;阴卦中的巽离兑三卦均为二阳爻一阴爻,是为‘阴卦多阳’。

所以,同为五行属金的乾卦为阳金,兑卦为阴金;同为五行属土的坤卦为阴土,艮卦为阳土;同为五行属木的震卦为阳木,巽卦为阴木;再加上五行属火的离卦为阴火,五行属水的坎卦为阳水,后天八卦中的每一卦都有各自的阴阳属性。

再来说说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以离坎定南北,震兑定东西,上为南为离,下为北为坎,左为东为震,右为西为兑,依‘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的次序排列。后天八卦数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这八个数中并没有五,这是因为五为中位数,入住中宫。后天八卦图这九个数的排布是和洛书九宫格相一致的。

为何后天八卦图以离坎定南北,震兑定东西?这跟我们中华神国的气候相关。

我们中华神国,南方炎热,象征夏天,故南为火;北方寒冷,象征冬天,故北为水;东方为太阳升起之地,一片生机,象征春天,故东为木;西方为太阳落山之地,一片萧杀,象征秋天,故西为金。

根据四季的流转,先是春雷动而万物复苏,然后才是春风吹而草木生长,故卦象为雷的震卦处于正东方位,代表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卦象为风的巽卦处于东南方位,代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离卦卦象为火,意指万物繁盛生长,处于正南方位,代表二十四节气中最炎热的夏至;坤卦卦象为地,意指万物繁盛生长后需经大地滋养才能有所收货,处于西南方位,代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兑卦卦象为泽,为动物聚集之所,有接纳万物之意,象征着收货,处于正西方位,代表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乾卦卦象为天,意指万物收货后还需经天阳历练才能纳固归藏,处于西北方位,代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坎卦卦象为水,象征着寒冷和纳藏,处于正北方位,代表二十四节气中最寒冷的冬至;艮卦卦象为山,意指万物休眠之所,万物等待着春雷动而复苏,处于东北方位,代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所以,后天八卦是按万物在四季流转中呈现出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现象排布的。

根据此理,冬天寒冷,阴气最重,夏天炎热,阳气最盛。后天八卦图左边从下往上为‘冬-春-夏’排列,此为阳气不断上升,故后天八卦图居中的阴阳圆左边为白色,且从下往上白色区域不断变大。同理,后天八卦图右边从上往下为‘夏-秋-冬’排列,此为阴气不断下沉,故后天八卦图居中的阴阳圆右边为黑色,且从上往下黑色区域不断变大。

这就是后天八卦图中外围八卦和居中阴阳圆的排列顺序,该图演绎的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盈虚消长、周期循环的规律。

后天八卦图的排列顺序与竺先生手中的先天八卦神器上所刻画的先天八卦图的排列顺序不一样,这是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的区别。

前面我所介绍的阴阳五行学派说的是五行的变化,所以使用的是后天八卦,而不是先天八卦。道家的定身咒,使用的是风的能力,风为巽,五行属木,故需引出肝中的木之气。现在你明白了吧?”

说到这里,周公停了下来,看着我不再说话。

我缓缓地点了点头,然后揉了揉脑袋两侧的太阳穴,让有些发胀的头脑稍微清醒一下。

周公刚刚这番话全是硬货啊!我能感觉出来,为了照顾我,周公已经是在用尽量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五行八卦了。但是,对于我这种零基础的人来说,要想一下子全理解还是太难了,所以我只能先努力记住周公的话,准备事后再来好好消化…

等我的头脑差不多不发胀了,周公才继续开口说道: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倭国阴阳道的来历,也清楚了阴阳道与我们道家的关系和区别,不过你还不知道阴阳道在倭国的发展史。

你不是一直对倭国仓促地发动第一次入侵申城的战争感到好奇么?这就跟阴阳道在倭国的发展史有关。你准备好继续听我往下说了吗?”

听到周公准备开始解申城战役之谜了,我的心神一下子又被吸引住了,便立马正襟危坐,用力地点了点头,期待地看着周公。

这就是:

周公揭幕后者来历;

申城战之谜将揭晓!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