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主运卦六例

字数:4392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10 00:43:33 更新时间:2022-07-13 19:56:25

楼主:群山z  时间:2022-07-09 16:43:33
古代名人主运卦六例

举历史名人为例,众所周知,史料可查,能够避免造假之嫌。而且,最好是举同朝代或有关联的名人为例,相互印证,既可增加检验的可信度,又可正确判断人生易占法的准确性。
(本文所举古代名人的生辰和生平,若无注明另外出处者,皆引自[清]袁树珊著《命谱》一书。)
1、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伟大的改革家、政治家和著名的文学家。
宋真宗天禧三年(辛酉)十一月十二日辰时生;
宋哲宗元佑元年四月初六日囗时卒。
主运卦:
10+11+12=33+5=38
先天天水讼卦,六二爻动;后天火泽睽卦,六二爻动。
《讼•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讼”,是争讼、诉讼的意思。“不克讼”,不能胜诉。克:攻克、制胜。“九二”阳爻阴位,不得正,而又“自下讼上”,必然失败。“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返回而逃亡,逃回他有三百户人家的采邑内。逋:逃亡。邑:采邑。三百户:指大夫以下釆邑。
这一命运形式主命主,能言善辩,好与人争,只因自下讼上,不仅不能制胜,还恐怕会有危险;但毕竟中庸,知险能止,及时逃避,因而得以避免灾难的发生。
——王安石“生有异质”,“博览强记,善辨不屈”。40岁时,为
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当时,宋仁宗已经历过范仲淹“新政”的失败,故对王安石的“万言书”置之不理。[“不克讼”] 王安石心知肚明,批评时政,会得罪朝中权贵,既然皇上不置可否,也就不敢再妄言此事。[“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睽•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象》:“遇主于巷,未失也。”
“睽”,即乖,是乖戾、乖谬的意思。“遇主于巷”,在小巷里遇见了君王,比喻意外地受到君王的礼遇。“九二”虽然不得正,但阳刚得中,能够守中待时。上卦“六五”君王,与下卦“九二”阴阳相应,不惜降尊以求,如“吕尚之渭宾,孔明之南阳”([清]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按理说,干臣遇明君,明君得干臣,本应相得益彰,但睽卦火(离)欲上,泽卦水(兑)欲下,彼此方向不一致,因而难保君臣同舟共济。
这一命运形式主命主,幽居小巷,荣辱不加,后遇明君礼贤下士,获得破格提携;但在乖谬的情况下,难保君臣同舟共济,时有反常的事发生,结果也没有灾祸。
——王安石43岁时,母亲逝世,离职回金陵守孝。47岁时,恢复原职,任江宁知府。48岁时,英宗驾崩,神宗即位,召回授翰林学士。49岁时,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副宰相)。50岁至53岁时,任参知政事,加同平章事(代宰相),继又授以平章政事(宰相)、太子中允、崇文殿说书,推行“青苗、水利、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新法,“帝深倚之,谋政治改革”。[“遇主于巷”] 但由于新法触犯了既得利益者,就遭到地方到朝廷许多官僚的反对。神宗在一片激烈的反对声中,宣布新法无效,随后又罢免王安石,外放知江宁府。55岁时,被再度起用,授以同平章事,兼修国史。56岁时,授以平章政事,同年十月,又罢免,“以使相判江宁府领经局”。57岁时,神宗可怜他贫困,赐金五十两,事后全部施予僧舍。58岁时,罢免使相,改以惠灵观使。60岁时,加特进尚书右仆射,封荊国公。[“无咎”]

神宗也算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皇帝,即位不久,便召回怀有改革之志的王安石,委以大任。既然“帝深倚之”,就应当用人不疑,才合乎情理。可是,神宗时信时疑,致使新法无效,更弄得王安石时上时下,无所适从。王安石后来已是心灰意冷,“自是绝口不言朝事”。其实,王安石自身既定的命运形式本就如此乖谬,这又岂能全怪神宗皇帝呢?

2、苏 轼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宋仁宗景佑三年(丙子)十二月十九日卯时生;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囗时卒。
主运卦:
1+12+19=32+4=36
先天地雷复卦,上六爻动;后天水山蹇卦,上六爻动。
《复•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复”,是恢复、反复的意思。“迷复”,迷失的恢复。“灾眚”,天灾人祸。“上六”虽然阴爻阴位得正,但位处极端,物极必反,因而凶险,会有天灾人祸发生。“不克征”,不能获得征伐的胜利。
这一命运形式主命主,处于恢复时期,迷失糊涂,违反国君之道,以致凶险,会有天灾人祸发生;用这种心态行军打仗,最终必有大败,还会累及国君凶险,以至十年都不能获胜。
——苏轼21岁时,进士及第,授河南福昌县主簿。25岁至29岁时,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36岁时,“王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任,通判杭州。”44岁时,改知潮州,四月到任上表谢恩,“言者,摭其诗语,以为讪谤,逮赵台狱,欲置之死”。这便是宋代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迷复,凶,有灾眚。”]

《蹇•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象》:“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来硕”,回来后获得丰硕的成果。硕:丰硕、硕大。“上六”在蹇卦的最高位,已无出路可寻,但毕竟阴爻阴位得正,知蹇而返,摆脫困境,并获得丰硕的成果。“利见大人”,有利于展现伟大人物的才识与风采。见:即现,出现、展现。大人:伟大的人物,指品格崇高、才识卓越的人。
这一命运形式主命主,位处极端,前往极不顺利,已无出路可寻,但終能迷途知返,摆脫困境,并获得丰硕的成果,因而吉祥,有利于展现伟大人物的才识与风采。
——苏轼45岁时,诗案久拖不决,表示“闭门思过”,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副使。50岁时,加朝奉郎,知登州,三日又加礼部郎,授起居舍人。51岁至54岁时,授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贡举,授侍读,任龙图阁学士。[“往蹇,来硕,吉。”] 后来,苏轼因反对司马光否定新法,被免去龙图阁学士,排挤出朝廷,贬为杭州知州。56岁至59岁时,改知汝阴,授翰林承旨,改知扬州,后授兵部尚书,兼侍读,改知定州,任端明、侍读二学士,就任后即被罢免端明、侍读两职,改知英州,行至南康军,又以节度副使职,贬惠州宁远军。60岁至64岁时,自惠州贬琼州,再贬澹州。65岁时,遇大赦,授朝奉郎提举,可在成都府玉观局任便居住。66岁时,自岭北归,行至真州,瘴毒病大发,七月病逝于常州。[“迷复,凶,有灾眚。”]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治理西湖,独具创意,掘湖底淤泥在湖中修筑一道长堤,种植树木花草,供游人观赏。这道长堤,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称为“苏堤”,成为西湖一大景观。苏轼知汝阴时,大雪成灾,百姓苦不堪言,遂开仓放粮,以义仓积谷数千石救济下民,又以炭数万秤,柴数十万秤,原价出售,济中民。[“利见大人”]

苏轼也是一个改革家,他曾上书仁宗皇帝,提出“厉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的改革主张。他反对王安石,并非反对新法,只是不赞同其中某些做法而已。苏轼的为官生涯,起起落落,反反复复,充滿了坎坷与艰辛。他先是得罪王安石,自请外放,继是“乌台诗案”,遭到一批新贵的诬陷,后是反对司马光全盘否定新法,被罢免并逐出朝廷,乃至一贬再贬。这就是命运使然,人力岂能抗拒?虽然,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先天因素只占三分,但三分先天因素所决定的命运形式,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3、黃庭坚
黃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宋仁宗庆历五年(乙西)六月十二日辰时生;
宋徽宗崇宁四年九月三十日囗时卒。
主运卦:
10+6+12=28+5=33
先天雷天大壮卦,九三爻动;后天山火贲卦,九三爻动。
《大壮•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象》:“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大壮”,是壮大、强壮的意思。“小人”,小人物,指没有地位的人。“用壮”,凭勇气。“用罔”,使心计。罔:蒙蔽;没有。“九三”虽然阳爻阳位得正,但因为接连三个阳爻,阳刚过盛,所以小人物会专横蛮干,君子也难免蒙蔽欺诈。“羝羊触藩,羸其角”,公羊抵触藩篱,角被卡住。羝羊:指头上长角的公羊。藩:藩篱、篱笆。羸:同纍,是缠绕卡住的意思。
这一命运形式主命主,处于壮大时期,阳刚过盛,小人物凭勇气专横蛮干,君子也难免使心计蒙蔽欺诈,如果坚持,就会有危险;就像公羊抵触藩篱,角被卡住而不能摆脫。
——黄庭坚自幼聪明机警,七岁便能作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由此可见其“浩浩淘淘之天性”。元佑年间,黄庭坚时常被丞相赵正夫轻薄,后来终于忍不住耍了个小花招,让丞相当众出了一回大丑。“正夫衔之如骨,其后排济不遗余力。”“卒致宜州之贬,一时戏剧,贻祸如此,可不戒哉。”[“君子用罔”] 黄廷坚50岁时,又招致“章笃蔡忭恶之,贬济州别驾,黔州安置”。[“贞厉”] 54岁时,贬知戎州。57岁时,贬知舒州。58岁时,改知太平州,就任九日,罢免。59岁时,贬知宜州。61岁时,卒于宜州任所。[“羝羊触藩,羸其角。”]

《贲•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贲:贝壳的光泽,引申为装饰得很美的意思。“贲如”,装饰的样子。“如”,形容词后缀。“濡如”,挫折的样子。濡:打湿,比喻遭受挫折。“九三”阳刚,夹在上下两个阴爻之间,被磨砺得柔润而有光泽。其实,这是一种甘于磨难的豁达形象。虽然“九三”身陷“坎险”(指由“六二”、“九三”和“六四”三爻互体的坎卦)之中,但能随遇而安,处之泰然。
这一命运形式主命主,刚毅豁达,在逆境中不断地装饰自己,又不断地遭受挫折,但能随遇而安,处之泰然;只要永远坚持自己的德行,就会永远吉祥,最终也不会被人凌辱。
——黄庭坚生命的最后十二年,几乎是在贬谪中度过的。虽然仕途失意,但在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上,却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文学作品,大部分产生于这一时期。他的书法艺术,也是在这一时期提高到了炉火純青的地步。他自己说,晚年在三峡看到船夫荡桨,“乃悟笔法”。黄庭坚的书法被后人推崇为“宋四家”居二,可见其造诣何等之高。[“贲如,濡如,永贞吉。”]

虽然,黃庭坚“君子用罔”,但其动机是光明正大的。这里,顺便举一个“小人用壮”的例子,供大家参考与印证。清咸丰年间,山东堂邑出了一位有名的义士,姓武名训,生于“道光十八年(戊戌)九月初八日辰时”,其先、后天主运卦与黄庭坚无二。武训三岁丧父,七岁丧母,每日靠乞讨为生。可是,就是这么一位乞讨之人,却成为一方名人义士。武训终日哀号求乞,省吃俭用,积钱购置田地,办义塾,招穷人家子弟入塾读书。而且,武训办塾三州县,行乞一辈子,直到五十九岁时病逝。
黃庭坚与武训,两人既定的主要命运形式完全相同,但两人实际的主要命运内容却大相径庭。这是由于他们各自的命运层次高、低不同的緣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