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一分为二,还是合二为一

字数:6562访问原帖 评论数:4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13 17:54:03 更新时间:2022-07-21 22:46:27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3 09:54:03
厦门 尤德才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1964年夏到1965年春),发生过涉及全国思想理论界事物的本质是一分为二?还是合二为一的哲学命题论战。这场规模不算很大,但意义重大,更具有现实意义。

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即事物是分裂对立和斗争。譬如,有资产阶级就有无产阶级,有社会主义就有资本主义,有工人就有资本家,有地主就有农民,这个世界是分裂对立的。“合二为一”是指矛盾双方的统一。即矛盾双方可以包容合作,求同存异,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当年(1965年)康生批判当时党校校长杨献珍的“合二而一”不论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和革命辩证法根本相反的东西,世界不能合二而一。质问工人和资本家可以合二为一吗?地主和农民可以合二为一吗?合二为一是讲阶级斗争熄灭论,阶级调和,就把杨献珍批了。

任何思想和学说,对社会实践给予指导作用。但是反过来讲,应用于思想学说必须是正确。从逻辑上角度讲,大前提一错,一切推论全盘皆错。

事物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是宇宙世界的万事万物之法则。无论政治、历史、自然科学,无论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无论客观现象还是主观认识,无一不渗透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真理,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辩证法灵魂。

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法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强调一分为二,强化矛盾的对立冲突方面。认为“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而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这种注重对立面的矛盾斗争,忽视整个统一体的长期稳定与长期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长治久安。

譬如,“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八字是达尔文的进化思想,也是唯物辩证法中一分为二的哲学来源之一。它道出动植物的相争进化的一面,却忽视相让也能进化的一面。植物中的树枝树叶大都向空处发展,彼此相让。若纠成一团,此种树木,必不繁茂;百兽众处相安无事之时居多,彼此争斗之时少。禽兽等低等的动植物,尚能彼此相让,那么,对人类高等动物更应懂得相让和谐进化的道理。相互依存和谐相处产生社会价值,产生文明,斗争对立只是暂时的。宇宙万物一般都处于和谐之中。不同的事物相互容纳、相容共处的和谐状态是长久的。事物的突变是暂时的,短暂的。辩证法统一性、和谐性是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是和谐世界必不可少的哲学思维。

举个例子,您开车赶路,见有人违规横穿马路,或有车从对面开来,就侧身相让,方不造成麻烦,耽误行程。如照争进化的思想。沿途见人就压,见车就撞,试问有这样的赶路的人吗?就我国国情而言,路本来不很宽,再加上人多,碰撞有时就难免。若人们迷信“生存竞争优胜劣败”这种胜者王败者寇的斗争哲学思想,世界如何和平?社会如何和谐?只会形成社会分裂,形成对立,不打自败。

如果按照“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胜者王败者寇”丛林法则的达尔文的进化思想。凡是强有力的,都应生存。但从事实看来,常常是强有力的被消灭。号称山中之王的虎狮豹几乎绝迹。二次大战的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军阀势力最大,几乎称雄世界,何以反遭失败;被称中东强人的伊拉克萨达姆,因迷信相争进化而侵占科威特,结果又如何;如果利比亚卡扎菲如 不是独裁狂人,令利比亚人民愤怒已久,“外部势力”能联合利比亚反对派击垮他吗?如果以强权为公理,就会妨害他人他国,种下战争、混乱和内耗之祸根。

也就是说,事物中一分为二是“否定”式,消极的,强调对立斗争。强调事物的两端和两个方面对立的斗争哲学,而忽略和否认了事物更多相互依存的统一性,以及环境的影响。即忽视整个统一体的长期稳定与长期发展,甚至把人的社会和精神的独特作用、感情和意识这些无形的因素被排除掉。唯物辩证法较适用于矛盾双方在非常时期无法调和的情况下。但不适用于长期解决系统和谐问题,尤其是解决人类社会系统问题,会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混乱,甚至造成了大量的社会悲剧。

正常情况下,辩证法应是正面的、积极的,运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即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矛盾的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官无民,何以生存?资无劳,何以生存?民无安,官何得安? 这就决定了双方需要让步、妥协、宽容、尊重、协商的智慧,社会才有可能稳定与和谐。而不是只重对立面的矛盾斗争,忽视整个统一体的长期稳定与长期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垂而不死”。本人认为,最重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注重辩证法统一性、和谐性。即矛盾的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提倡“平等、自由、博爱、民主”的哲学及其价值观念,实行民主法治体制。通过在金融业、股份制、民主法治等经济、政治的元素中,进行相互制约、自我更新,自我调节,自我新陈代谢,使矛盾的各方在竞争中互学借鉴,磨合碰撞适应认同,从对立走向认同,以达到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和谐富裕。

当年杨献珍提出“合二为一”的阶级调和论有错吗?工人和资本家、地主和农民能不能合二为一?

日本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等敬业精神在世界闻名,日本的企业能在世界崛起,具有很强的活力,经济快速发展,日本企业是世界上寿命最长。其长盛不衰,百年老店处处可见,堪称世界企业管理最高成就的象征,其巨大成不正是来源于“合二为一”的阶级调和论。

在日本人看来,一个团体或企业如果失败,多半由于缺乏“合二而一阶级调和”的理念。“和谐”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引导着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乃至日本大和民族的“和魂”的传统的精神意识。一些企业还为去世的员工修建了陵墓,以缅怀逝者激励生者。甚至有的企业家去世后也与员工葬在同一墓园。企业家与员工鱼水相依、休戚与共,激励员工发挥潜能报效企业和社会。中华文化的“和谐”价值核心精髓被日本人汲取,典型的论语加算盘说就是提倡道德经济合一,即以论语为企业经营理念之本体,以算盘作为企业经营的工具,运用西方民主宪政和科技创造财富,战后30年内就赶上欧美工业发达国家。

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存在,系统各要素相互之间关系和环境促使矛盾的两个侧面(一分为二,合二而一)发生变化。在一定条件还可以互相转化。矛盾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是互相渗透的,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分来讲合或离开合来讲分,对于事物,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是系统思考能力不足的表现。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不断发生,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具有的普遍性。事物没有矛盾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发展从何谈起?对手全部打败,没压力竞争就难有发展进步动力,没制约就会腐败堕落。矛盾对立(一分为二)不可怕,有矛盾对立才有互补,意味着有生机和丰富多彩,从对立到互补(合二而一)不就是一个事物发展壮大过程吗?关键如何正视矛盾,理顺矛盾。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3 12:25:42

事物是一分为二,还是合二为一

厦门 尤德才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1964年夏到1965年春),发生过涉及全国思想理论界事物的本质是一分为二?还是合二为一的哲学命题论战。这场规模不算很大,但意义重大,更具有现实意义。

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即事物是分裂对立和斗争。譬如,有资产阶级就有无产阶级,有社会主义就有资本主义,有工人就有资本家,有地主就有农民,这个世界是分裂对立的。“合二为一”是指矛盾双方的统一。即矛盾双方可以包容合作,求同存异,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当年(1965年)康生批判当时党校校长杨献珍的“合二而一”不论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和革命辩证法根本相反的东西,世界不能合二而一。质问工人和资本家可以合二为一吗?地主和农民可以合二为一吗?合二为一是讲阶级斗争熄灭论,阶级调和,就把杨献珍批了。

任何思想和学说,对社会实践给予指导作用。但是反过来讲,应用于思想学说必须是正确。从逻辑上角度讲,大前提一错,一切推论全盘皆错。

事物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是宇宙世界的万事万物之法则。无论政治、历史、自然科学,无论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无论客观现象还是主观认识,无一不渗透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真理,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辩证法灵魂。

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法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强调一分为二,强化矛盾的对立冲突方面。认为“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而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这种注重对立面的矛盾斗争,忽视整个统一体的长期稳定与长期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长治久安。

譬如,“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八字是达尔文的进化思想,也是唯物辩证法中一分为二的哲学来源之一。它道出动植物的相争进化的一面,却忽视相让也能进化的一面。植物中的树枝树叶大都向空处发展,彼此相让。若纠成一团,此种树木,必不繁茂;百兽众处相安无事之时居多,彼此争斗之时少。禽兽等低等的动植物,尚能彼此相让,那么,对人类高等动物更应懂得相让和谐进化的道理。相互依存和谐相处产生社会价值,产生文明,斗争对立只是暂时的。宇宙万物一般都处于和谐之中。不同的事物相互容纳、相容共处的和谐状态是长久的。事物的突变是暂时的,短暂的。辩证法统一性、和谐性是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是和谐世界必不可少的哲学思维。

举个例子,您开车赶路,见有人违规横穿马路,或有车从对面开来,就侧身相让,方不造成麻烦,耽误行程。如照争进化的思想。沿途见人就压,见车就撞,试问有这样的赶路的人吗?就我国国情而言,路本来不很宽,再加上人多,碰撞有时就难免。若人们迷信“生存竞争优胜劣败”这种胜者王败者寇的斗争哲学思想,世界如何和平?社会如何和谐?只会形成社会分裂,形成对立,不打自败。

如果按照“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胜者王败者寇”丛林法则的达尔文的进化思想。凡是强有力的,都应生存。但从事实看来,常常是强有力的被消灭。号称山中之王的虎狮豹几乎绝迹。二次大战的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军阀势力最大,几乎称雄世界,何以反遭失败;被称中东强人的伊拉克萨达姆,因迷信相争进化而侵占科威特,结果又如何;如果利比亚卡扎菲如 不是独裁狂人,令利比亚人民愤怒已久,“外部势力”能联合利比亚反对派击垮他吗?如果以强权为公理,就会妨害他人他国,种下战争、混乱和内耗之祸根。

也就是说,事物中一分为二是“否定”式,消极的,强调对立斗争。强调事物的两端和两个方面对立的斗争哲学,而忽略和否认了事物更多相互依存的统一性,以及环境的影响。即忽视整个统一体的长期稳定与长期发展,甚至把人的社会和精神的独特作用、感情和意识这些无形的因素被排除掉。唯物辩证法较适用于矛盾双方在非常时期无法调和的情况下。但不适用于长期解决系统和谐问题,尤其是解决人类社会系统问题,会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混乱,甚至造成了大量的社会悲剧。

正常情况下,辩证法应是正面的、积极的,运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即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矛盾的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官无民,何以生存?资无劳,何以生存?民无安,官何得安? 这就决定了双方需要让步、妥协、宽容、尊重、协商的智慧,社会才有可能稳定与和谐。而不是只重对立面的矛盾斗争,忽视整个统一体的长期稳定与长期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垂而不死”。本人认为,最重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注重辩证法统一性、和谐性。即矛盾的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提倡“平等、自由、博爱、民主”的哲学及其价值观念,实行民主法治体制。通过在金融业、股份制、民主法治等经济、政治的元素中,进行相互制约、自我更新,自我调节,自我新陈代谢,使矛盾的各方在竞争中互学借鉴,磨合碰撞适应认同,从对立走向认同,以达到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和谐富裕。

当年杨献珍提出“合二为一”的阶级调和论有错吗?工人和资本家、地主和农民能不能合二为一?

日本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等敬业精神在世界闻名,日本的企业能在世界崛起,具有很强的活力,经济快速发展,日本企业是世界上寿命最长。其长盛不衰,百年老店处处可见,堪称世界企业管理最高成就的象征,其巨大成不正是来源于“合二为一”的阶级调和论。

在日本人看来,一个团体或企业如果失败,多半由于缺乏“合二而一阶级调和”的理念。“和谐”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引导着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乃至日本大和民族的“和魂”的传统的精神意识。一些企业还为去世的员工修建了陵墓,以缅怀逝者激励生者。甚至有的企业家去世后也与员工葬在同一墓园。企业家与员工鱼水相依、休戚与共,激励员工发挥潜能报效企业和社会。中华文化的“和谐”价值核心精髓被日本人汲取,典型的论语加算盘说就是提倡道德经济合一,即以论语为企业经营理念之本体,以算盘作为企业经营的工具,运用西方民主宪政和科技创造财富,战后30年内就赶上欧美工业发达国家。

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存在,系统各要素相互之间关系和环境促使矛盾的两个侧面(一分为二,合二而一)发生变化。在一定条件还可以互相转化。矛盾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是互相渗透的,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分来讲合或离开合来讲分,对于事物,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是系统思考能力不足的表现。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不断发生,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具有的普遍性。事物没有矛盾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发展从何谈起?对手全部打败,没压力竞争就难有发展进步动力,没制约就会腐败堕落。矛盾对立(一分为二)不可怕,有矛盾对立才有互补,意味着有生机和丰富多彩,从对立到互补(合二而一)不就是一个事物发展壮大过程吗?关键如何正视矛盾,理顺矛盾。

现代人类的错误往往自作聪明,把整体“一”分裂成了“二”! 犹如圣经里说过,吃了智慧树上的智慧果,人就有了原罪。往往与目的相反,与幸福背道而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关系需要协调,呼唤是和谐,而不是征服。“合一者向上走,生!分离成二者往下走,死!”的“万物归一”中华太极智慧,才是对立统一辩证法的灵魂。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3 20:47:19
解决矛盾最佳途径是什么?

中华太极的阴阳和谐思维是让矛盾双方从(一分为二)的斗争状态【低层次 1+1<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转化到(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竞争状态【中层次1+1=2】。或转化到相互合作状态(合二而一)【高层次 1+1>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就是解决矛盾的最佳途径。“天人合一”、“和谐共处”、 “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对立中求和谐是中国人的哲学智慧。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4 09:08:16
和谐是中华文化价值核心。不是否认矛盾和斗争,是以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为其前提的。和谐是运动中的均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中的统一。矛盾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不断发生。矛盾统一性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事物和谐共处。只有矛盾双方都能作出让步,尤其社会的强者更要妥协,才是解决矛盾的最佳途径。
否则,一旦走向暴力,不仅矛盾解决不了,还将造成社会的剧烈冲突。“一分为二”的斗争理念容易出现以暴易暴,以暴制暴,恶性循环,造成了大量的社会悲剧。我们应给“合二而一”在辩证法中的地位,还给“一分为二”以本来的辩证法面目,阐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复兴中华文明。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5 18:41:30
说到事物对立统一的本质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辩证法原理,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就是在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中华文化之源、哲学之根、群经之首、百家之宗,大道之源”的《易经》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和阳)有阴有阳,亦阴亦阳,而不是一阴一阳,阴阳分不开。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有正面就有反面,破其一面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瓦解。(如图)

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即是一分为二(阴),也是以合二为一(阳)。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事物之间也存在的这种关系。就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也要看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离开对立或者离开统一,事物难以健康存在或发展。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5 21:20:16
改革前30年,我们只讲“一分为二”的革命理念,讲对立,讲阶级斗争。不利于调动一切可调动因素搞建设,日常生活用品凭票供应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理念从“斗争”转变成“建设”,逐渐从“一分为二”走上“合二为一”的轨道上,中国取得飞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

当然,改革开放也有失误和遗憾。究其原因,还是没处理好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之间的关系(即政治与经济合二而一,政治与经济无法相适应)。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6 09:18:33
政治与经济其实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而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的政治课本“政治经济学”就是政治有经济,经济有政治,政治与经济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经济问题就是政治问题,经济就是政治。

事实已证明,经济与政治割裂开来的观念已经证明阻碍社会政治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却出现特权经济的市场化。以经济效率追求压制社会公平,必然导致社会不公正,极易滋生贪官污吏与腐败无能,降低政府与市场效率。导致社会失序、不道德的社会,酿造社会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失守危机。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6 20:53:11
一分为二,合二而一是事物辩证对立统一两个侧面。片面地强调哪一个方面都不能正确把握事物本质。同时,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一分为二,合二而一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譬如,片面讲革命,讲阶级斗争,讲对立,只讲“一分为二”是有问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不是固定不变,而不断产生和变换。今天的中国谁是资产阶级,谁是无产阶级?今天领导干部是无产阶级吗?

再说,资产阶级未必都是坏人,也有靠勤劳致富的,有的是社会的知识精英,国家栋梁。法律程序是法治的重要基础,即使有罪,也不能像当年不经过司法程序定罪甚至无辜迫害他们,造成冤假错案。当年杨献珍提出“合二而一”观点就遭到迫害,不仅仅是冤假错案,也给国家民族个人造成巨大损失就是例证。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7 15:41:46
中华哲学思维具有阴阳交错、阴阳流转、阴阳互补、阴阳和谐四个方面的思维特征。其思维方式所追求的是阴阳对立双方在流转过程中的渗透和互补。即所谓互以相成。

中华哲学思维虽然也承认阴阳存在着相反、相克、相攻、相胜的排斥和斗争,但并非一方毁灭一方,而是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与统一的手段。只有和谐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和繁荣。它不同于西方哲学一分为二的辩证法,以对立面的斗争、对抗和分裂为核心的世界观。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2-07-18 21:52:20
中国《易经》阴阳哲学认为,凡事阴阳对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负阴抱阳,万物归一。

对立统一是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不存在没有合的分,不存在没有分的合,合与分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一分为二是否定,合二为一是否定之否定,世界因否定关系万物归一。一分为二是对立,合二为一是统一,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灵魂,对立统一是证明事物自身存在根据的灵魂。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