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与自然健康~~~

字数:13864访问原帖 评论数:5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5-05 15:50:32 更新时间:2022-09-13 21:37:52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05-05 07:50:32
《黄帝内经》保持长寿的方法: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度百岁乃去”
法于阴阳——适应四季的环境;
和于术数——合理使用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饮食有节——按时按量的饮食;
起居有常——作息有规律;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05-06 11:44:24
黄帝内经:“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一个人长智齿的时候,就是代表身体各方面已经到了成熟的状态,从生理到心理都走向了成熟,然后这个牙齿长出来,被看着是智慧的到来,所以叫智齿。

中医认为,牙齿是骨之余,骨是属肾的,本来牙齿是小时候就完成了生长的,人到了成年,肾气到了最旺盛的时候,就会冒一颗特殊的牙齿出来。

黄帝内经:“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一个人的肾是主聪明和智慧的。所以,冒出来的这个牙齿代表了肾气的充盈程度,也就代表了智慧的程度,所以叫智齿。
但是很多人存在一个情况,那就是智齿长出来的时候,非常的痛,还是持续性的,不得不去拔掉了,事实,这个是可以不用拔的,而且是最好不拔的。比如,引发发炎了,这种情况也可以不拔的,及时用药控制疼痛了,然后注意休息好,自己也可以调整过来的。

长智齿时候因人而异出现的情况,和一个人的气血和阳气状态有关,阳气的功能之一就是稳固身体器官按照健康良好的姿势发展,乱长的一般就是阳气不够好了,或者阴阳失衡了。很多人的智齿是长不齐的,有些甚至不会长,那就和肾气的充盈程度有关,肾主聪明智慧、灵巧,如果不够,确实是表示不够聪明的。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05-07 18:35:12
《黄帝内经》早衰的原因: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 ···故半百而衰也”
以酒为浆——酒当成饮料食物了,没有节制;
起居无节——生活作息没有规律;
醉以入房——酒醉之后行房,喜欢喝酒,纵欲,这会导致精气的衰竭;
逆于生乐——贪图一时的快乐,不顾身体的健康~肆意的霍霍身体;
不知持满——没有养护精力的意识;
早上说了黄帝内经长寿的方法~
这些方面的行为都会耗损身体精气~从而导致早衰~~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05-10 08:47:57
黄帝内经:“黄赤为风,清黑为痛,白为寒~”
面色又黄又红,是风邪导致;
又青又黑是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面色苍白是受了寒邪,导致气血不能充盈;
看面色诊断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诊断~~
不论何时,养护身体基础,调补好气血,就是养护生命健康,不用待到问题出现~
有问题了趁早调理~~~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05-11 10:13:54
夏季应保持平心静气,调养心神~
心神如果病了,
虚可以生悲,这需要补心气~~
实可以笑不停,这需要泻心火~~
如果有心肾不交,心烦意乱、烦躁等问题困扰的时候~
养护应益心宁神,助力心肾相交~~~
同时调摄心绪干净不杂更佳~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05-14 07:32:38
太阳照亮人间,阳气升发~
风暖阳光柔,轻拂心门~
饮助阳的食疗开启美好一天~
让健康更自然,拥抱美好生活~~~
早餐愉快~~~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05-30 12:21:47
今天开始每天都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黄帝内经吧,咱们系统的来交流,过程之中大家有啥问题啊,疑问之类,随时提出来积极互动啊~~~



阴阳五行学说,它本身是属于认识自然规律的一个工具,被中医所使用,同时已成为了中医的一部分,



是中医最基础的思想方法,

在黄帝内经162篇文章里面,每一篇文章都贯穿着阴阳五行的思想,



懒得打字,直接通过语音转文字,

黄帝内经中专门讨论阴阳五行的有这几篇:



阴阳应象大论



脏气法时论



六微旨大论



金贵真言论



阴阳离合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阳是宇宙、自然的规律,



阴阳它并不是什么具体的物质,它是属于世间万物的物质属性的一个描述,



包括这些物质的一个属性发展变化,这些规律的一个总的概括



阴阳是相对的,阴阳互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比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至者为阳,去者为阴~~~



阴和阳描述的是不同的属性,那么阴阳他们就有各自对应的特性,



像一切活动的,兴奋的,明显的,在外的,向上的,前进的,无形的,热的,光亮的,刚强的,积极的,活泼的,开放的~~~~~~等等,类似的都属于阳!



像向下的,在内的,后退的,有形的,冷的,黑暗的,柔弱的,消极的,安静的,意志的,隐晦的~~~~~~类似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的使用就非常的广泛了,



世间万物都包含了阴阳的意义,



世间万物都具有相对的两个方面,我们都可以用阴阳的理论来代表和说明



阴阳它不仅是相对的,它同时也是相互促进的,相互制约的



比如黄帝内经谈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这是说阴阳的互根的关系,阴生于阳,阳的根是阴~~~



从人体来说,就是阴平阳密,精神乃治,



说明一下,我在讲的过程之中很多我就直接用的内径的原文,如果这些句子大家有不懂的及时提出来,我们现在是方便整体的了解理论,先不去细讲每一句话,





正常情况,阴阳是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的,



这是个动态平衡,阴阳处于不断消长变化的



如果说阴阳的消长变化的过程之中,遇到了一些不好的,比如说病邪或者其他的干扰,



这时候就会发生阴阳的偏盛,阴偏盛或者阳偏盛



从而就导致问题的出现,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再严重一点的就是阴阳离绝,精气乃绝,这对整体来说就是一个很不好的状态了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那么阴阳消长变化过程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们经常说早上阳气生发,运动跑步什么的要放在早上或者上午时间段更好,是顺应自然规律,让身体阳气的更好提升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是这样说的:



平淡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相对晚上的时候,白天是属阳,阴阳中又有阴阳,早上和上午是阳中之阳,下午到晚上是阳中之阴



早上阳气开始开始升发,到了中午的时候阳气最盛



中午过后,阳开始逐渐的收藏



到了晚上阳收藏起来了,人也就要睡觉了



晚上的时候,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这些就是描述一天之中阴阳消长的变化过程



阴阳是一直处于动态消长变化的





这个阴阳消长变化的过程,所以才有了白天黑夜的转变



交流分享期间,大家避免发大段的文字吧





这个主题完了之后,大家有啥随意的讨论,咱们先暂时就聚焦在这个主题上,再谈一点点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也就是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另外比如一年四季的气候的变化



春天天气温和,夏天热,然后秋天逐渐的转凉,冬天变得寒冷



这也是阴阳消长的变化过程





总的来说阴阳它作为一个描述性的,它描述世间万物,自然间的所有事物的变化过程,状态以及特性





阴阳互生,同时又是相互促进的,也是相互制约,维持在相对的平衡状态




对于人来说平衡失调,那么就会成为病态



对于所有疾病的治疗,无非就是恢复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我们一直强调自然健康,其实也就是让人体更接近于自然规律,走向阴阳平衡的一个状态





这些是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注意一些细节、习惯等各方面调整,可以维持在这种阴阳平衡状态里面的





在整个中医中,从辩证到治病,每一个地方都是以阴阳为基础的



Ok,今天就先讲阴阳吧,简单谈谈这些,大家有什么提出来,随意交流~~~



其实就我们的身体而言,当大家越来越多的了解身体的一些运行规律之后,





是可以不用刻意的做多少事情就可以维持在健康状态里面的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06-07 23:27:20
OK了,在线的够了,讲讲黄帝内经之五行~

理解五行是怎么回事,对整体的把握和理解人体,理解中医,很重要~

和阴阳一样,五行也是属于古代认识和描述规律的方法,

中医使用这个方法,也发展成为了中医的一部分,说之前,还是有必要先捋一下五行~

五行是由古代五方和五材理论发展形成的,殷商时代,商朝叫中商,其余四个方向分别叫做东、南、西、北土~

这就形成了五方的描述~

关于五材,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五方和五材,就是认识和描述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认知~

在次基础之上,发展形成了五行~

基于长久的观察、实践、总结,可以用水火木金土五种事物来描述,对世间万物的存在、运行、变化等进行归类和描述~

在哲学上来说,五行学说利用五行生克这个特点解释世间万物发展以及相互的关系~

在中医里来说,和这个也有些区别,这点应该注意~

中医里具体的五行的内容,不展开,具体谈谈五行相互之间的规律关系~

五行相生,对应于人体,筋生心,血生脾,肉生肺,皮毛生肾,髓生肝~

继续谈五行的相生规律,生,资生助长的意思,五行之间是相互促进,也是相互依靠的一种关系,这就叫相生,

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的两方面,

比如木,生我者是水,我生者是火,

那个具体的五行谁生谁我就不一一列举啊,这个大家百度可以看到的,有兴趣的可以背下来~

那个五行相克的规律又是什么意思呢?

克含有制和胜的意思,也就是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的关系,

和相生一样,相克也存在克我和我克了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黄帝内经说的所胜和所不胜,

同样也木为例,克我者是金,我克者是土,所以土就是木之所胜,金就是木之所不胜~

五行的相生相克一般来说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在相生之中有相克,相克之中也有相生,这样就才能保证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

如果光有相克而没有相生,那么世间万物就不能够正常的生化~

五行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保持动态平衡不可缺少的,

另外五行还存在相乘相侮的关系,

在动态平衡的过程之中,如果任何一行发生了太过或者是不够的情况,那整个就失去了动态平衡,那个五行制约生化的正常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

乘就是乘袭的意思,类似于陪着你,还骑到你头上,你又不是完全被压制了,你也在反抗,但是就那样胶着状态~

相乘和相克的规律是一样,但是意义不一样~

可以这样理解,克是无还手之力了,比如,火克木,直接给烧了,

而相乘,则是互相彼此较量,相对略胜一筹,压制着,这在人体日常健康状态方面是最常见的~

关于五行的规律简单介绍了,大家有啥疑问提一下,

再拿一个例子简单谈谈,就午餐愉快了~

对于五行生克,在中医里面来说,关键不是在于克和生,而是在于制和胜,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

刚说到木,我们继续以肝为例,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谈谈这段,这就是按照五行金克木的规律来推的~

悲属于肺金,金克肝木,

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比如以情治情的办法,

比如,一些人大怒了,气不过了,大哭一场,好像就没啥事儿了~

气也就消了,

如果发怒了,不这样平衡了,怒气不消,就会伤了肝~

风和木之气相通的,肝属木,所以风邪进入人体,首先就是伤筋~



Flying Eagle:就和打游戏打的生气,玩到十几连跪时内心生出悲哀,是不是就没事了

闲小豆陈老师:不是的。打到生气了,压抑了一股气在身体,忽然扔掉手机,哇的一声哭出来了,就好了,这才是平衡了,你内心生出了悲,这属于疾病的传化,压抑了,本来怒伤肝,你久了传化,伤肺去了~



比如有些人受风邪入侵,感觉到麻木,比如很常见的面瘫,也是这么回事~

生气了,要合理的释放和平衡~

春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太反常,就容易伤到肝和筋,如果吃的酸味太多了,也会导致肝气偏盛,从而伤筋

燥气是属金的,辛味也是属金,按照金克木,所以燥胜风,辛胜酸,酸味太过,用大蒜生姜来平衡一下~~~

OK,午餐愉快了~~~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06-07 23:29:53
黄帝内经的思维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其实这种思维也是属于中国的传统思维,不仅仅在黄帝内经里面,这种思维可以说就是来自于周易~



闲小豆陈老师:周易是杂鼓捣的呢?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也就是直接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然后可以通过取象、类比等方法进行总结,发现相互的联系性~



八卦就作为概括性的符号,把所有联系起来,把规律描述出来。同时又可以通过这些符号去推演现象的特性,以此来认识理解万事万物的规律和属性~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黄帝内经没有八卦这样的符号,但也是直接用的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构建了整个中医的理论体系的。具体是咋操作的呢,



比如取象类比,就是从一些事物的具体特征着手,用这些特征的描述来表达人体的情况。取了各种象,在黄帝内经里很广泛。比如天、地、气候、生物、颜色、社会、生活日常等各种现象,用这些象来描述人体的规律。这些基本都是人人目之所及,可以观察到的~



比如太阳比喻阳气,月亮的阴晴圆缺来类比血气的消长~

黄帝内经:“五脏之象,可以类推~”



对于五脏,是不能直接看到的。通过解剖的方式,也只是能看到形状,但是对于功能特性,正常运行状态,是不能通过解剖看到的,然后就通过了长期的观察和总结,通过对人体的感知,从而概括出了象。联系到五行之类,阴阳消长,生长收藏之象~



藏象学说就是通过这么一个过程形成的~

肝象木

心象火

脾象土

肺象金

肾象水

每种象也有不同的特性了。



木曲直,火炎上,土安静,金刚决,水润下~



对于人体规律的认识,取象于天地自然。比如,十二经脉合十二月。经脉血气运行合月份相应,以自然界的江河水流比喻人体经脉络脉。这可以更为直观的去理解经脉气血的运行。另外,疾病诊治,分析病因的时候,也是取法于天地自然。根据自然现象的变化类比,来说明人体疾病的变化机理。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自然,在治病的过程,也是如此了。取法于自然,遵从自然规律。让人恢复阴阳平衡。



比如,木郁达之,肝木郁结了,治疗则要顺其特性,让它通达。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治疗人体问题,也如和病邪作战,这就是取象于生活日常~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中,从描述人体本身规律、分析生命活动、病理变化、诊断、论治,都是根据取象类比的原则来分析和指导。这种思维是从整体功能的角度去认识,所以,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所以,没法精确的量化。因此让很多人觉得中医有点玄。事实涉及本质规律的描述,也是不可能精确量化的。精确量化的,那只能是某一个特定时候的特定状态,自然万物是运动不息的~



同时,中医崇尚的是实践,实践的验证,也就弥补了这种思维模糊性的这个特点了,而中医也有了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了~



今天说的这个只是黄帝内经中取象的这种思维,也就是意象思维。另外还有辩证的思维逻辑,唯物的生命观,天人内外整体性原则,动态平衡原则,也用了河图洛书的数学模型等,这些都是基本的。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06-07 23:31:15
藏象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虽然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体随时都供自己观察,貌似很多人并不了解身体的,所以又必要先捋一下人体的整体结构系统~



人体结构系统,主要有五脏子系统构成,这也是藏象学说的核心。



分别是以下这些:



心系统:心、小肠、血、面、舌、神~



肝系统:肝、胆、筋、爪、眼睛、魂~



肾系统:肾、膀胱、骨、发、耳、志~



脾系统:脾、胃、肉、唇、口、意~



肺系统:肺、大肠、毛、皮、鼻子、魄~



他们组成了人体整个系统。人体这个系统呢,组成的部分,也是有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人体母系统;



第二个层次,就算刚说的五个子系统;



第三个层次,就是具体的器官,分别是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华;



第四个层次,就是人体的基层了,基本的物质,包括精、气、血、津液。



人体系统的这几个层次,横向和纵向都是相互联系的。用啥来联系呢?就是人体的经络,奇经八脉,它们的链接,让人体各个系统部分联系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这就是关于人体整体简要全面的一个描述~



那藏象是啥意思呢?



就是人体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体。藏象学说,就是研究人体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学问了·。



那人体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这些联系,有啥呢?



从四个角度来描述一下。



首先,人体系统和每个组织系统结构是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五脏子系统之间,生理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这个关系是用五行的关系来描述的。同时,生病了,病理的情况,也是有相互的关系着的,同样用五行来描述,比如,生气了,肝气郁结会反克脾土,导致胃不舒服,吃饭没胃口,胃胀了不想吃饭等。



第三个方面,五脏子系统和精、气、血、津液等,是通过每天的饮食水谷的转化、输送、滋养人体的过程来相互联系起来的,这样循环,生命不止,运转不息。



第四个方面,这些所有的关系有集中的表现在人体的常见的各种现象。比如饮食状态,精神状态,身体的形态结构不一样,高矮胖瘦不一样,生理的功能和生病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等~

不管你从那个角度,人体系统整体和局部,都是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所以,解决人体的问题,就不得不有系统的思维,整体着手,兼顾多方面原因去解决问题的。因为你要针对的对象就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而不是单细胞动物,不是相互分离的零件,汽车零件可以相互分离,可以取下来挨个鼓捣,人体就不行,因为人体是在运行着的,你就不能分离的单个的去鼓捣零件。鼓捣这一个容易影响另外一个。这犹如汽车在高速上行驶着,你去把汽车零件拆卸下来维修,它还能正常在高速奔跑不呢?显然是不能的。但是人体不能让生命也熄火一会儿,停下来鼓捣好了继续运转。所以,调理身体,解决人体健康问题,必须尊重人体复杂整体的统一性。针对人体系统,和针对单个零件的问题,是两种思维模式。这也是中医和西医的主要差别。中医是以人为本,以人体整体系统为本。拓展多说了两句,继续说藏象。总结性的来说一下,藏象是啥。



从本质上来说,人体运化代谢各种物质,把这些物质转化为人体的形态结构,这些形态结构呈现对应的生理功能,这些生理功能卡顿了出现了各种病理变化,这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概念,就是中医藏象的内容。



藏象的基本组成包括这三个方面,



1、脏腑和相关的组织~



2、经络~



3、精、气、血、津液~



这三块就是藏象的基本组成。



另外说明一下,你们可能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经络系统和藏象是分开来谈的。刚才谈了人体系统整体的情况。经络是被藏象包含了的,单独的去讨论经络学说,也是没问题~



说到辩证论治。辩证论治,首先就是要准确的理解人体的运行规律,了解人体怎么健康运行,同时知道人体病理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呈现出现的情况,去发现具体是哪里出问题了,然后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就是正确的辩证论治。而现在很多人并不会辨证论治,很多人所谓的辨证论治,就是把经典当字典,比如拿一本伤寒论,直接查询哪些症状用哪些药方,查字典般的对号入座,那就不是辨证论治了。各种中医经典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但是这些内容不是当成字典直接查询的,而是作为认知理解人体规律的知识和经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发现每个人的问题,再解决问题。所以,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以为知识经验学完了,啥病都能解决了,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



扩展内容



真正有效的运动,是运动过程,注意力在运动本身。比如你跑步运动,东张西望的,那也是不妥的。



站桩要配合要呼吸,属于静功,给身体更好的条件,让身体内部的运行趋于自然运行的方向,越自然了,身体就走向了健康~



跑步运动之类的,属于动功,



那也是属于人体自然运动的状态下,促进了身体内部气血的运行以自然的状态运行。这种促进和推力,就推动了人体走向健康。



运动的过程,也是很多人没有注意的,那就是心的调整。简单的说,就是注意力的控制,注意力和运动,要统一起来。如果你跑步运动,注意力不在你当下的运动,而在前面美女的屁股。那你不如早些回去,别运动了。这种身心分裂的状态,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养生的方法。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应该专注于那个事,那样才是身心统一的。那是正确合理的使用身体,是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让身体自然健康了,工作效率也更高了~



道静:



身体是如何让心火向下的



闲小豆陈老师:



因为出现这个情况的,很多人是肾水不足了,或者寒湿瘀堵了~



具体用啥方式操作,要看具体的人的情况~



如果不知道,那就刚才说的两种方式都行,静功或者动功,这让身体自己去推动肾水和心火相济~



道静 :



心肾相交是心火向下肾水向上,这个心火向下是怎么向下的?



闲小豆陈老师:



需要依赖于胃气下降功能



脾胃升降循环,是所有脏腑正常运行的动力~



包括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升,胆气降~



道静:



胆本身就在下,还需要降吗



闲小豆陈老师于肝胆而言,肝升胆降,子系统的正常运转,如果胆气不降,比如常见的胆息肉、胆结石就容易发生。人体气机升降循环是生命正常运转的动力~



主讲:闲小豆陈老师



编辑:道静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10-17 08:21:34
调神气,
慎酒色,
节起居,
省思虑,
薄滋味,
这是健康长寿的方法~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0-10-17 08:21:56
食色,性也~
是本能,
食物,维持生命运转~
性,繁衍后代,延续生命~
食欲,色欲,纵之皆伤身~~~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2-07-16 10:11:16
许久之后又来分享一下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2-07-16 10:38:18
为什么心情不好会伤身呢,

这就是中医说的七情致病,
七情导致病,都和气有关~
情志病,属于神的活动带来的身体问题~
而支撑一个人神的活动是依靠的人体精气,或者说正气~
所以,七情致病,主要就是和气有关~
主要就是两类,
七情致病,要么大致气逆,要么导致气滞~
比如,暴怒,就是气逆了,气血上头,面红耳赤的,甚至气晕过去,伤了筋,直接长期躺平了的都有~
另外,比如,长期忧思,气着了,气滞了,不畅了,堵塞了,导致气机不畅~
这里说的长期躺平,主要是那类身体本身存在各种问题了,一时的情绪失常、暴怒,气血上逆,引发中风瘫痪之类的问题~
是的,郁结就是气机不畅了,气滞了~
七情致病伤人,无论是怎么伤,都是让气机出了问题而导致的~
气机的问题主要就是两类,气逆和气滞~
当然还有气乱,一般归纳在气逆里面,也就是常说的气机逆乱~
肺主一身之气,所以关于气的问题,基本都与肺有关~
另外,你说的这个必有肝起,刚才已经说了,这个说法不正确~
具体的情引发不同的问题,比如黄帝内经谈到的:怒则气止、思则气结、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再说一下,为啥关于情志致病的问题,不得不说到肝呢~
刚才说了,七情致病,“必有肝起”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但是,解决情志类的疾病问题,则一般都要从肝着手,这才是准确的~
是的,肝主疏泄,气机条达就靠肝的正常工作~
而七情致病,就是从气机不畅了开始,要解决问题,就要抓住根,让气机变得通畅,调畅气机,这就要从肝着手了~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2-07-16 19:59:40
2、脾肾阳虚腹泻

长期腹泻是属于虚了,

这个虚呢以脾肾虚衰为主,

一般腹泻时间久了的,首先是脾气虚~

然后逐渐变成脾阳虚衰,

进而导致脾肾之根也就是肾阳,

形成脾肾阳虚证,

肾阳虚损了,对身体的温煦无力,命门之火不足~

脾肾阳虚可以调理恢复好嘛

所以,不仅不能帮助脾胃运化,反而阴寒更盛~

就导致五更左右的时间段,出现腹部痛,肠鸣腹泻~

同时还可以出现手脚冷,身体冷,腰酸,舌淡等脾肾阳气不足的情况~

脾肾阳虚腹泻时间久了的,需要补脾肾,收涩止泻~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2-07-16 20:02:46
1、黄帝内经:“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上部气不足的,脑髓就不充盈,是亏虚的,

有耳鸣,头部支撑无力之感,经常头抬不起来,低垂。

头昏眼花的状态。

头部是精气汇聚的地方,

头是诸阳之会,

阳气都上升滋养头,

头脑才清明,

如果因为脾胃虚了,

水谷精微运化吸收不够,

清阳之气不能充足的向上供养头,

髓海虚空,头部的诸窍得不到滋养,

可以出现耳鸣、头昏眼花、精神萎靡等表现,

对于这类情况,

一般是脾胃先虚了,

进而脾肾亏虚,精血耗损,阳气不足了,

怎么解决呢,

自然是补好基础的脾肾,

把亏空了的精血补上,

补气升阳,

对于日常的调补,用性平的食疗是最为妥当的,

直接针对补足脾肾,问题自然就从根本解决了。

应该谨慎使用温补升阳的药物,

其实这种情况使用温补药物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的,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2-07-22 19:53:15
夏天养生要注意“三邪”和“三虚”

~~~~~~~~~~~~~~~~~~~~~~~~~~~~~~~~~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2-07-22 19:53:29
1、夏天对应的养生规律

谈夏天的三邪三虚之前,谈谈正常健康的人一年四季是怎么一个规律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到了夏天,是旺长的季节。

关于夏天,黄帝内经讲:“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这段讲过了,这里简要说一下,夏天天地气交,是阴阳之气相交最旺盛的季节,从自然的角度来看,比如常见的自然现象,夏天的风更猛烈,太阳也更猛烈,下雨也更猛烈,这些都属于自然中阴阳之气变化过程呈现的现象,春天开始,阳气生发,夏天旺长,是阳气最旺的时候,夏天阳行于外,所以,黄帝内经讲,夏天要使气得泄,而对应,冬天,是收藏的时候,黄帝内经说的是“勿扰乎阳”,这是身体的一个基本规律。从表现的现象的角度来看,大家可能更好理解一些,比如夏天容易出汗,热了,出汗多。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2-07-22 19:54:10
2、夏天的三邪

刚才谈这些属于基础背景知识铺垫,下面说在夏天要防的三邪和三虚就更容易理解了,是的,夏天阳气旺盛,行于外,自然界也是阳气旺盛的时候,要让气排泄通畅,如果不通畅,最常见的,比如中暑。


夏天要防的三邪,分别是寒、湿、暑三种外邪,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夏天那么热,哪里来的寒邪呢?且不说现代有了空调冰棍风扇三件套,就算是没有,夏天也是一样容易受寒邪入侵的。是的,冷风就会带寒邪入侵,还有就是晚上睡觉不慎也容易导致寒气入侵伤害,湿邪和暑邪,也都好理解。



不管哪种邪气,要伤害人体,都要回到人体本身来说,夏天的时候,因为自然环境特点,夏天人体的腠理更多时候是处于开着状态的,阳气属于旺长,在外的状态,回到人来说,就是夏天要注意的三虚。
楼主:陈老师2020  时间:2022-07-22 19:54:21
3、夏天的三虚
黄帝内经讲“两虚相得”,人才会得病,夏天的时候,三虚,就是气虚,阴虚,脾胃虚,不是三邪和三虚一一对应,而是夏天的时候自然和人体本身的规律决定,相对来说,这三邪和三虚,更容易出现。并不是说,其它就没有了,比如,风邪为百病之长,任何季节,外邪的伤害,几乎都少不了风邪的存在。夏天因为阳气旺盛,出汗多,人体出汗,就是阳气宣发功能来具体实施的,阳气宣发多了,那么人体气的消耗就更多,就更容易虚了。


阴虚为容易出现呢,也是同一个原因,阳气宣发于外,经常消耗比较多,而阳气是依靠阴精化生的,阳气消耗多了,阴自然就容易虚。另外,夏天更多的阳气宣发在外了,人体的内部更容易出现虚空的状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