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事呀》(连载中)

字数:156643访问原帖 评论数:21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24 21:41:19 更新时间:2022-09-25 22:47:33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4 13:41:19
前言

宋朝赵氏在位319年,历十八帝,前生后世,尽在其中!第一部主要是描写从赵匡胤出生到登基的过程!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就在于每一章都采用了中华传统文化打油文化中的接头连尾诗和藏头匿尾诗作为引子。
对于正本小说,也用了一首词作为引子(滔滔黄河由西从唐古拉山流出,东西两京多少王侯都埋在沙土之下):


临江仙 滔滔黄河西出山


滔滔黄河西出山,沙土盖遍王侯。

恩怨爱恨眨眼收。

绿水仍然连,数世英雄瘦。



霜鬓说书瓦舍里,常见旧朋新友。

几碟寒瓜乐聚首。

上下千百年,皆流响拍后。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4 16:24:52
诗曰:

相见商谈望借兵

约定同盟互援助

联合只为守卫蔚

手法略输失去州



他来了,他来了,他来了……

“赵王,他来了。”赵国宠臣宦官石希蒙急忙跑到了赵王王镕的炼丹房外,跪着向赵王禀报,此时王镕正在和道士王若讷在炼丹房炼丹。

“是何人来也。”搭话的并非是赵王,而是道士王若讷。

“是晋国的使者。”石希蒙轻声答道。

“晋国使者来了?”王镕睁开了紧闭的双眼、起了身,王若讷打开了炼丹房的门,王镕走了出来。

“是的,赵王,使者正在大殿内侯着。”

王镕边示意石希蒙站起来,边说道:“回宫。”

王镕领着石希蒙和些许侍卫回到了大殿内,坐在宝座,只见有一个使者正如坚挺的站立在一旁,目光如炬,从此处可以看到晋王练兵的

两个使者看到王镕到来,立刻跪下说道;拜见赵王。

赵王笑着说道:“使者请起,不知二位使者今日到来镇州,所为何事?”

使者说道:“奉晋王之命,前来请兵。”

赵王似有不解,问道:“不知所为何事?”

使者说道:“后梁朱温死于朱友珪之手,其后朱友珪又和朱友贞兄弟相残,朱友贞虽取得大宝,从种种迹象看,后梁乱象已生,内部瓦解指日可待,若此时出兵,必能横扫后梁,图得大业。奈何契丹趁晋梁争霸之际,欲袭我蔚州,因守军不多,望赵王借兵助我军守城。”

赵王点点头道:“原来这般,目前形势如何?”

使者答道:“契丹已经连续攻破麟州、胜州,不日将抵达蔚州,为保蔚州,故来请兵。”

赵王哈哈大笑:“晋王所需,我赵国即便倾我所有亦必满足,遥想昔日朱温欲取我赵国,委派大将王景仁对我赵国大军压境,命归一线,危急之下求救于晋王,晋王立刻亲自率兵营救,此举可谓对我赵国有再造之恩,此次晋王前来借兵,乃小小之事,使者暂且回去歇息,带我安排妥当,便让使者领兵回复晋王。”

晋国使者下去后,赵王便让石希蒙传李弘规,李弘规匆忙赶来,拜过赵王,站在一旁。

赵王问道:“依李将军看,此次增援,该派哪位前去。”

李弘规回道:“依臣所见,后梁内宫俱变,士气不稳,假以时日,必败无疑,晋国心在大一统,晋王破后梁之时,便是晋赵兵锋相对之日,契丹虽是大患,但是亦可牵制晋国。赵国为防后日自保,当存其精锐,此次增援可派新兵,若守城成功既报晋国之恩又可锻炼新兵,若失败赵国也无损失。”

赵王看了看石希蒙,石希蒙点了点头,赵王便对李弘规说道:“李将军考虑周全,一切交由李将军安排,只是不知有无合适主将人选?

李弘规说道;“臣心中已经有一人选,臣注意到少年预备军中有一人名叫赵弘殷,此人乃涿州刺史赵敬之子,年约二八,颇骁勇,善骑射,加以锤炼,日后必成大器。”

赵王又看看石希蒙,石希蒙又点了点头。于是赵王便接见了,赵弘殷英姿勃勃的来到了大殿。

赵王看了看赵弘殷,心里已经有了几分喜欢,说道:“你就是赵弘殷。”

赵弘殷说道:“臣正是赵弘殷。”

赵王说道:“听说你出身官宦世家。”

赵弘殷说道:“祖父赵珽,曾经担任幽州节度从事,后来做到御史中丞。父亲赵敬,担任过营州、蓟州和涿州的刺史。”

赵王说道:“不错,既然出自名门,那应该可以承担重任。”

赵弘殷说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王说道:“虽然从基本资料看,你是个不错的候选人,但是还是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有真本事。”

赵弘殷说道:“请大王随便出题。”

赵王说道:“事态紧急,大家都说你非常骁勇,善于骑射,所以拳脚骑射我就不考了,我要考考你武学修养。”

赵弘殷说道:“请大王明示。”

赵王说道:“你说说《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

赵弘殷想都没想,随口就说道:“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破国次之;全军为,破军次之;全旅为,破旅次之;全卒为,破卒次之;全伍为,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赵王听完点点头,其他人也点点头,赵王说道:“不错不错,能够背诵的这么完整,说明你是下过一番功夫,将兵法熟记,我也能够安心的把重任托付于你。”

随后,赵王就把相关的事务交代了一遍,赵弘殷说道:“臣一定不负所托。”

赵王点了点头,于是下令赵弘殷领兵数千随晋国使者回晋王营覆命。

晋王看到赵王安排了数千十五、六岁的少年预备军前来增援,哭笑不得,但是军情紧急,契丹王阿保机亲率三十万大军连续攻破麟州、胜州,直指蔚州,此时有兵总比没有好,要求李嗣本务必要守住蔚州。

公元916年8月,晋李嗣本大战契丹王阿保机于蔚州城外旷野。

李嗣本在此战中摆出了长蛇阵,长蛇阵顾名思义,此阵式的排列就类似一条迅速移动的大蟒,主要由三节构成,包括蛇首部分,蛇身部分和设为部分,当敌人攻击蛇首时,蛇尾就会成卷状卷住敌人,当敌人攻击蛇尾时,蛇头就会吐信咬敌人,如果让蛇头和蛇尾连接在一起就会成为绞杀之势,此时敌人就犹如笼中之兽,任人宰割,所以如果想要破掉长蛇阵就必须阻止长蛇首尾相连,使其无法形成绞杀之势。在此战中李嗣本安排长矛兵作为蛇头,作为远距离攻击冷兵器,可以在长距离刺杀敌人,同时阻止敌人靠近,蛇身有三列,内外两列为刀剑加盾牌,中间一列为大型剪刀作为辅助,如果敌人靠近蛇神,内外两列为主要交战方,内部的剪刀手又可以随意剪伤敌人,作为辅助性伤害,蛇尾安排的是赵弘殷带领的的赵国援兵,他们手持短刀和斧头,而且年轻的步兵机动性强,一旦卷住敌人就可以进行短距离刺砍。

阿保机指挥的主要有三个兵种,包括重武器步兵,轻武器步兵和骑兵,把重武器步兵分成几个方阵,每个方阵又把各排分开,这样轻武器步兵和骑兵就可以在所有的空档中穿梭,迅速地向两翼转移,

对于重型武器步兵方阵的设计,一个大方阵由四个小方阵组成,每个小方阵有两排,每排四个人,总共八个人,每个人都手持长矛,四个小方阵各有一个角是重叠的,每个大方阵的统领就在这个重叠的范围内,起着控制中心的作用,在重叠部分,每个步兵都会把长矛搁置在自己前方的步兵肩膀。这些方阵时而收缩,时而展开,他们会随意变换成不同的形状,或方形,或梯形,或圆形,在方阵内部的两排步兵可以进行双向的机动,前排有步兵疲劳后者负伤就换到后排,保证阵型的坚固性。这种由四个方阵组成的大方阵,就是一个整体,看着就令人生畏。在大方针的周围散布着轻武器步兵,手举盾牌,既保护自己,有保护方阵,而骑兵则保持高机动性,如果敌方想迅速相连或者相接,骑兵则迅速把敌方切断。

阿保机通过大方阵阵型指挥三个兵种,正好克制了李嗣本的长蛇阵,李嗣本长蛇阵里的步兵们看到大方阵不同形状的变化,基本都有点晕头转向了,被阿保机揪住了蛇头,夹住了蛇尾,斩断了蛇身,把长蛇阵冲散了,就此长蛇阵被破,李嗣本大败。

此战之后,蔚州失手,振武节度使李嗣本被俘,赵国所派援兵全部战死在沙场,无一人返回赵国,赵王王镕痛哭流涕,在赵王宫吊唁三日。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4 16:25:58
第一章 相约联手 兵助蔚州



诗曰:

相见商谈望借兵

约定同盟互援助

联合只为守卫蔚

手法略输失去州



他来了,他来了,他来了……

“赵王,他来了。”赵国宠臣宦官石希蒙急忙跑到了赵王王镕的炼丹房外,跪着向赵王禀报,此时王镕正在和道士王若讷在炼丹房炼丹。

“是何人来也。”搭话的并非是赵王,而是道士王若讷。

“是晋国的使者。”石希蒙轻声答道。

“晋国使者来了?”王镕睁开了紧闭的双眼、起了身,王若讷打开了炼丹房的门,王镕走了出来。

“是的,赵王,使者正在大殿内侯着。”

王镕边示意石希蒙站起来,边说道:“回宫。”

王镕领着石希蒙和些许侍卫回到了大殿内,坐在宝座,只见有一个使者正如坚挺的站立在一旁,目光如炬,从此处可以看到晋王练兵的

两个使者看到王镕到来,立刻跪下说道;拜见赵王。

赵王笑着说道:“使者请起,不知二位使者今日到来镇州,所为何事?”

使者说道:“奉晋王之命,前来请兵。”

赵王似有不解,问道:“不知所为何事?”

使者说道:“后梁朱温死于朱友珪之手,其后朱友珪又和朱友贞兄弟相残,朱友贞虽取得大宝,从种种迹象看,后梁乱象已生,内部瓦解指日可待,若此时出兵,必能横扫后梁,图得大业。奈何契丹趁晋梁争霸之际,欲袭我蔚州,因守军不多,望赵王借兵助我军守城。”

赵王点点头道:“原来这般,目前形势如何?”

使者答道:“契丹已经连续攻破麟州、胜州,不日将抵达蔚州,为保蔚州,故来请兵。”

赵王哈哈大笑:“晋王所需,我赵国即便倾我所有亦必满足,遥想昔日朱温欲取我赵国,委派大将王景仁对我赵国大军压境,命归一线,危急之下求救于晋王,晋王立刻亲自率兵营救,此举可谓对我赵国有再造之恩,此次晋王前来借兵,乃小小之事,使者暂且回去歇息,带我安排妥当,便让使者领兵回复晋王。”

晋国使者下去后,赵王便让石希蒙传李弘规,李弘规匆忙赶来,拜过赵王,站在一旁。

赵王问道:“依李将军看,此次增援,该派哪位前去。”

李弘规回道:“依臣所见,后梁内宫俱变,士气不稳,假以时日,必败无疑,晋国心在大一统,晋王破后梁之时,便是晋赵兵锋相对之日,契丹虽是大患,但是亦可牵制晋国。赵国为防后日自保,当存其精锐,此次增援可派新兵,若守城成功既报晋国之恩又可锻炼新兵,若失败赵国也无损失。”

赵王看了看石希蒙,石希蒙点了点头,赵王便对李弘规说道:“李将军考虑周全,一切交由李将军安排,只是不知有无合适主将人选?

李弘规说道;“臣心中已经有一人选,臣注意到少年预备军中有一人名叫赵弘殷,此人乃涿州刺史赵敬之子,年约二八,颇骁勇,善骑射,加以锤炼,日后必成大器。”

赵王又看看石希蒙,石希蒙又点了点头。于是赵王便接见了,赵弘殷英姿勃勃的来到了大殿。

赵王看了看赵弘殷,心里已经有了几分喜欢,说道:“你就是赵弘殷。”

赵弘殷说道:“臣正是赵弘殷。”

赵王说道:“听说你出身官宦世家。”

赵弘殷说道:“祖父赵珽,曾经担任幽州节度从事,后来做到御史中丞。父亲赵敬,担任过营州、蓟州和涿州的刺史。”

赵王说道:“不错,既然出自名门,那应该可以承担重任。”

赵弘殷说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王说道:“虽然从基本资料看,你是个不错的候选人,但是还是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有真本事。”

赵弘殷说道:“请大王随便出题。”

赵王说道:“事态紧急,大家都说你非常骁勇,善于骑射,所以拳脚骑射我就不考了,我要考考你武学修养。”

赵弘殷说道:“请大王明示。”

赵王说道:“你说说《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

赵弘殷想都没想,随口就说道:“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破国次之;全军为,破军次之;全旅为,破旅次之;全卒为,破卒次之;全伍为,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赵王听完点点头,其他人也点点头,赵王说道:“不错不错,能够背诵的这么完整,说明你是下过一番功夫,将兵法熟记,我也能够安心的把重任托付于你。”

随后,赵王就把相关的事务交代了一遍,赵弘殷说道:“臣一定不负所托。”

赵王点了点头,于是下令赵弘殷领兵数千随晋国使者回晋王营覆命。

晋王看到赵王安排了数千十五、六岁的少年预备军前来增援,哭笑不得,但是军情紧急,契丹王阿保机亲率三十万大军连续攻破麟州、胜州,直指蔚州,此时有兵总比没有好,要求李嗣本务必要守住蔚州。

公元916年8月,晋李嗣本大战契丹王阿保机于蔚州城外旷野。

李嗣本在此战中摆出了长蛇阵,长蛇阵顾名思义,此阵式的排列就类似一条迅速移动的大蟒,主要由三节构成,包括蛇首部分,蛇身部分和设为部分,当敌人攻击蛇首时,蛇尾就会成卷状卷住敌人,当敌人攻击蛇尾时,蛇头就会吐信咬敌人,如果让蛇头和蛇尾连接在一起就会成为绞杀之势,此时敌人就犹如笼中之兽,任人宰割,所以如果想要破掉长蛇阵就必须阻止长蛇首尾相连,使其无法形成绞杀之势。在此战中李嗣本安排长矛兵作为蛇头,作为远距离攻击冷兵器,可以在长距离刺杀敌人,同时阻止敌人靠近,蛇身有三列,内外两列为刀剑加盾牌,中间一列为大型剪刀作为辅助,如果敌人靠近蛇神,内外两列为主要交战方,内部的剪刀手又可以随意剪伤敌人,作为辅助性伤害,蛇尾安排的是赵弘殷带领的的赵国援兵,他们手持短刀和斧头,而且年轻的步兵机动性强,一旦卷住敌人就可以进行短距离刺砍。

阿保机指挥的主要有三个兵种,包括重武器步兵,轻武器步兵和骑兵,把重武器步兵分成几个方阵,每个方阵又把各排分开,这样轻武器步兵和骑兵就可以在所有的空档中穿梭,迅速地向两翼转移,

对于重型武器步兵方阵的设计,一个大方阵由四个小方阵组成,每个小方阵有两排,每排四个人,总共八个人,每个人都手持长矛,四个小方阵各有一个角是重叠的,每个大方阵的统领就在这个重叠的范围内,起着控制中心的作用,在重叠部分,每个步兵都会把长矛搁置在自己前方的步兵肩膀。这些方阵时而收缩,时而展开,他们会随意变换成不同的形状,或方形,或梯形,或圆形,在方阵内部的两排步兵可以进行双向的机动,前排有步兵疲劳后者负伤就换到后排,保证阵型的坚固性。这种由四个方阵组成的大方阵,就是一个整体,看着就令人生畏。在大方针的周围散布着轻武器步兵,手举盾牌,既保护自己,有保护方阵,而骑兵则保持高机动性,如果敌方想迅速相连或者相接,骑兵则迅速把敌方切断。

阿保机通过大方阵阵型指挥三个兵种,正好克制了李嗣本的长蛇阵,李嗣本长蛇阵里的步兵们看到大方阵不同形状的变化,基本都有点晕头转向了,被阿保机揪住了蛇头,夹住了蛇尾,斩断了蛇身,把长蛇阵冲散了,就此长蛇阵被破,李嗣本大败。

此战之后,蔚州失手,振武节度使李嗣本被俘,赵国所派援兵全部战死在沙场,无一人返回赵国,赵王王镕痛哭流涕,在赵王宫吊唁三日。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4 20:27:27
第二章 月下荒岭 猛然苏醒


诗曰:

月影婆娑烟雾猛

下落秃鹰显悠然

荒草浸血难复苏

岭陡崖冷风催醒



晚霞已逝,月色渐起。

婆娑的月影顽皮的洒落在这处荒野,荒野的周围的被烟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环绕。

残矛断剑遍地堆积,裂马破车随处散落,入目满是惊悚。

难以计数的兵将尸体横七八竖的在那躺着,若有募集恐惧症者目睹,必定即刻崩溃,难以自已。空中盘旋着一片片秃鹰,阵阵嘶叫声仿佛在为又一场盛宴庆祝,秃鹰们神情悠然,不用担心自己分不到一杯羹,真正要去苦恼的是何时才能结束这场聚餐。

偶尔一两只秃鹰由于进食过多,腹内太胀,疲弊的双翅竟然拍不起整个身子,尽管它使劲的猛拍翅膀,但还是逃脱不了自由落体般坠落的结局,落在被因血液汇集成的河浸透的荒草,顿时周围咸腥的气味封闭了呼吸道,就此断了生命,血肉腐烂溶于草木,生机湮灭,看不到任何复苏的迹象。

不远处山崖刮来阵阵寒风,让原本寂静的荒岭更加凛冽。

忽然,有一具尸体的手指微微动了动,很快又没了动静。直至深夜,冷风更加剧烈,那具尸体的手指又动了动,只是这次没有再停止,这时,有一只秃鹰正飞向这具微动的尸体,眼看就要啄到尸体的眼睛,就在一刹那,尸体睁开了眼睛,秃鹰不知道是不是被尸体打开眼睛的举动吓到,还是受到尸体眼睛所喷发的阳刚霸气所惊吓,只看到秃鹰迅速地转向往高空飞去,伴随着一串串“咕咕”的声音,渐行渐远。

睁开眼睛的尸体努力的挣扎着,似乎受了很重的伤,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坐了起来,他看了看周围,脸毫无生气,十分僵硬,所以也看不出脸的任何变化,或者就根本没有变过,不过他的眼神透露出在他心里有不少疑问:WhoamI?哦,对不起,是我是谁?我在哪里?为什么我周围有这么多尸体?

他坐了好一阵子,随手捡了地一把长矛,艰难地支撑着使自己站了起来,卸掉了身的甲胄,然后一瘸一拐的向远方走去。

不久,朝霞抹红了天边,他走到了一条小河边,用水轻轻地洗了洗溅得到处都是血得脸,把血渍都擦干净后,露出了一张看似英俊的脸,只是脸依稀有一两条不知是刀伤还是剑伤所留下的疤痕,看到水面陌生的人脸,他心里又再一次的问:我是谁?

带着这个疑问,他继续往前走,饿了就摘点果子充饥,天黑就找块空地歇息,白天就继续往前走,不知道走了多久,他走到了一座城边,他的眼睛一亮,在这里他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人,人来人往,进进出出,他的脸终于有了些许笑容,他拖着沉重的身子往城内走去,此时的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守城的士兵也只当他是个乞丐。

他一走进城内,就听到有人在叫“派粥了,派粥了,杜府派粥了”,很快一群坐躺在周围的乞丐都往同一个地方跑去,他听到有粥派,自己也饿得慌,便跟随着那群乞丐前去。

来到一座府邸前,已经摆好了粥、馒头等食物,一大群的乞丐拥挤在一起,等待着派发。有一个穿着得体女孩子从府内走了出来,她身后跟着一个丫鬟,边走边说:“四小姐,您慢点,等等我。”

四小姐走到食物跟前,对着拥挤的人群说道:“现在开始派粥,大家排好队,不要挤,也不要急,每个人都有。”她说了几句,后面的丫鬟就给她递了块手绢,并说道:“四小姐,您不用理他们,他们就像一群饿鬼,现在只想着早拿多拿往肚子里吞,其他的话一概听不进去。”

四小姐哼了一声说:“本小姐今天来这个世整整十五年了,爹爹让我出来派粥,我可不想乱成一团糟。”

可是这群乞丐看到吃的,哪里还会去听其他的,蜂拥而,有的甚至抢馒头,轮到他的时候,正好是最后一个馒头了,他拿到粥和馒头找了一个地方坐下,喝了口粥,正准备开啃馒头,其他乞丐发现根本不认识整个人,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新乞丐,就有一个乞丐走到他身边,把他手里的那个馒头夺了去。就在这个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竟然哭了,没听错,他竟然哭了,哭的很大声,哭的很凄凉,仿佛是一个孩子被别人抢了东西,嚎啕大哭。

四小姐听到有哭声便走了过来,把手里的手绢递给他说:“你怎么了?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快拿去擦了。”

他指着抢他馒头的乞丐说:“他抢我馒头。”

抢他馒头的乞丐一听被举报拿着馒头撒头就跑,一溜烟就不见了。

四小姐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他一言不发。

四小姐对丫鬟说:“小翠,去府里拿两个馒头给他。”

丫鬟就去府里拿来了两个馒头,抛在了他跟前。

他拿起来就缩到一个角落使劲的啃,四姑娘看他吃的那么香,笑了笑就回府了。

回到府内,丫鬟就对坐在堂的两位老者说:“禀告老爷和夫人,四小姐亲力亲为,把粥给派完了。”

老爷喝了口茶说:“噢,一切都顺利吧,没发生什么事吧?”

丫鬟刚要开口想说抢馒头的事,四小姐马说:“没有什么事,爹爹,一切都很顺利。”

“没事就好,再过两年,瑶儿就该谈婚论嫁了。”老夫人看着自己的女儿笑着说。

“娘,您说什么呢?女儿要一辈子陪着娘。”四小姐说完便跑回了闺房。

“哟,还害臊了。”老爷笑着看了看夫人。

四小姐回到房里,便坐到梳妆台边摆弄着头发,丫鬟站在旁边拨弄着自己的辫子。

丫鬟看着镜子里的四小姐,笑着说:“四小姐,你说今天那个乞丐是不是不像个男人,被别人抢了个馒头竟然哭成那样,我从来没见过。”

四小姐点点头说:“这个乞丐是有点奇怪,不过其他乞丐这么欺负他,他也怪可怜的。”

“估计是个新来的,被欺负多了,过段时间也就慢慢习惯了。”

“以后见到他,只要手里有吃的,就给他一点。”

“知道了,还就是四小姐心肠好,如果遇到其他人,看都不会看他一眼。”

他自从吃了杜府派发的粥和馒头以后,就在潜意识里面认为杜府下是好人,只要待在杜府旁边,总会吃到东西,于是他从那天起就呆在杜府不远的角落,做个乞丐,有东西就吃,没有吃的就躺着,正好休养生息。

也就自那天起,四小姐的丫鬟小翠每次进出府都会看到这个乞丐,他就在离杜府不远的角落行乞,反正四小姐也发话了,所以她每次出府都会带几个馒头在身,在路过那个乞丐的地方时,把馒头扔给他,遇杜府有剩余的饭菜,只要小翠有空,也会带点出来给他,但是小翠不喜欢靠他太近,作为一个乞丐,身的味道实在难闻,而他每次从地捡到馒头,脸都会充满笑容,吃的有滋有味。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伤也渐渐好了,但是他似乎是失忆了,真的忘记自己是谁,所以就还是一直呆在杜府外乞讨。直到到了初冬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小翠陪四小姐出去,四小姐坐了马车,小翠像平时一样先扔了几个馒头给他之后,就跟着马车走。他因为身体好的差不多了,也想活动活动,就跟在马车后面,忽然间,从马车的对面飞奔过来几匹马,马的人虽然叫着:让开让开。但是马车已经没有时间让开了,眼看那几匹马就要撞马车了,他情急之下猛地抓住马车飞跃了起来,用脚连续打在了那几匹马,那几批的人立刻倒在地。

他本来只是想冲到马车前面,帮杜家小姐挡住那几匹马,根本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样的动作,连旁边的小翠都看傻眼了,整个人都发呆了,直到四小姐叫她。

四小姐坐在马车里,突然有人拉住了马车从马车飞跃过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拨开窗帘,看到小翠在那里发呆,便叫道;“小翠,小翠。”

小翠被四小姐叫醒了,呆呆地对着四小姐说道;“四小姐,他,他,他。”

四小姐很奇怪出了什么事;“他,他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小翠傻傻的说道;“四小姐,他刚才救了您,刚才有三匹马冲过来,差点就要撞马车了,是他把三匹马踢开了。”

四小姐看了看前面那个他,发现他竟然是那个乞丐,这也太奇怪了,他竟然还是习武之人,可是他就是个乞丐啊,四小姐感到纳闷,就下了马车,走到了他跟前。

此时的他也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惊呆了,他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做出那样的动作,连续三脚,每一脚都踢到一匹马,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是习武之人,他也就傻傻的站在那里。

四小姐看着这个乞丐,说道:“你还会武功?你到底是谁?”

乞丐没有回应,就是傻傻的站着。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5 20:16:57
第三章 偶遇相见 英雄救美



诗曰:

偶然落魄真精英

遇到不平决雌雄

相逢有幸舍身救

见面才知世间美




这时那三个从马摔下来人走了过来,领头那个气势汹汹,对着他说:“你是谁,你知不知道我是谁,你竟敢踢我的马,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他还是没有说话,傻傻的站着,那个人继续说:“我告诉你,我是大将军李弘规的义子李昊,你竟然敢在太岁头动土,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李昊做了个手势,后面两个人就要向乞丐动手,这时四小姐对着李昊说:“李公子,您贵为李大将军的义子,刚才他也是为了救人,虽有错但不至于被处死,您这么做,岂不是会让大将军蒙羞。”

李昊看着这个小姑娘,眉清目秀,心中就有了邪念,说道:“你是哪个府的小姐?”

四小姐说道:“家父杜爽,我是家中老四杜审瑶。”

李昊笑眯眯的看着杜审瑶:“原来是杜家小姐,今天我们能够相遇,也算有缘,不如两家结为亲家,怎么样啊?”

杜审瑶有点发怒,说道:“不知羞耻。”

李昊依然死皮赖脸:“今天既然遇了,就别想跑,你无论如何都得随了我。”

李昊说完就做了个手势,后面两个人就走向杜审瑶跟前拖住杜审瑶就要走,杜审瑶不肯走,小翠也拉住杜审瑶,可是拉不过他们。

那个乞丐看到自己的恩人被那两人拖住走,一股怒火从心底里冒了出来,他握住拳头,飞快的走向前就给了那两人几拳,那两人立马倒地,嘴角都流出了血。

李昊看到乞丐打人,也立马过来朝着乞丐打去,李昊哪里是那个乞丐的对手,买几个回合,酒杯乞丐打的屁股朝天。

李昊看打不过,就带着那两人跑了,边跑边说:“我记得你们。”

杜审瑶看着李昊他们走了,也不想久留,她对着乞丐说道:“今日多谢公子相助,只是不知为何公子要打扮成乞丐,为了表达小女子的谢意,还望公子随小女子一起回府。”

乞丐不知道杜审瑶在说什么,他也不知道自己会武功,他只是把杜审瑶看成是自己的恩人,看到恩人有难,他必须要保护她,只是没想到自己能大败三个人,他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小翠走了过来,说道:“公子装乞丐还装的蛮像的啊,快请马车吧,我们家四小姐请您到府,会有重谢。”

乞丐听到小翠叫他车,他想到自己衣破人臭,就摇了摇头,示意杜审瑶车,等到杜审瑶车之后,他坐到了马,就这样回了杜府。

杜审瑶一回到府,便让小翠安排下人倒水备衣,让乞丐沐浴换衣,小翠便领着乞丐去洗换了。同时,杜审瑶安排准备酒菜,随后到大堂把今天发生的事告诉了父母。

杜爽听完,十分惊讶:“你是说咱们门外那个乞丐?”

杜审瑶点点头。

“这就奇怪了,他既然懂武功,为什么要装成乞丐,呆在咱们府旁边呢。”

“女儿也很疑惑。”

“他现在人呢?”

“已经安排去给他洗换了。”

“好,等他出来自然会弄明白。”

“父亲,只是李昊那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暂且看看他们有什么举动。”

乞丐沐浴完换了新衣来到了大堂,当杜审瑶他们看到这个重新整理过的乞丐,眼睛一亮,顿时整个大堂都冻结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标准的美男子,虽然脸有一两道疤痕,也只是风尘留给他的纪念,也掩盖不住英气的面孔,如此潇洒的小生为何会成为乞丐?为何不知道自己是谁?

看到他们都盯着这名男子,一句话都不说,十分尴尬,小翠便在一边说道:“老爷,夫人,可以开饭了。”

老爷顿时也觉得尴尬,笑着对男子说:“好好,可以开饭了,少侠这边请。杜老爷指了指座。”

杜审瑶带着男子入了座,其他人也都入座了,依次包括杜老爷,杜夫人,杜审琦最长,其次审玉,次审琼,次审肇,次审进,杜审瑶。那个男子看到自己没有坐到杜审瑶身边,便离座要坐到杜审瑶身边,大家一看,都笑笑也没说什么。

此时门外下起了小雪,饭菜已,皆已入席,须趁热吃。男子看到这么丰盛的饭菜,还没有等杜老爷说开饭,便端起饭菜猛扒入口,感觉多天未进食般,狼吞虎咽,全然不理在座的,其他人看着他也还是笑笑。

杜老爷:“少侠以乞丐身份隐藏在敝府周围,每天食不饱、睡不好,都怪老夫眼拙,今天这顿既是赔罪,也是感谢少侠为小女出头,一切繁文缛节,全都免了,尽情吃。”

男子压根就听不进杜老爷在说什么,总之就是吃吃吃,已经几个月啊,没吃过一顿饱饭,今天这么丰盛,如果不把吃放第一位,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肚子啊。

大家也全都不管他,各自开饭,杜老爷看着这个年轻人,是越看越喜欢,可是对他又不了解,巴不得能马了解他的一切,饭后,了一些水果,杜老爷依旧招呼年轻人,只是这次杜老爷开始急着打听了。

杜老爷自己喝了口茶:“不知少侠是何方人氏?为何流落到正定?”

年轻人看着他一言不发。

杜老爷继续问道:“那少侠。”

年轻人还是一言不发。

杜审瑶看着不管父亲怎么问,年轻人都不回答,看神情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他自己也没有答案,杜审瑶感觉他似乎是忘记了一切,便对杜老爷说:“父亲,他似乎是得了失忆症,什么都不记得了。”

杜老爷也感觉是出了整个毛病,点点头,便吩咐安排厢房,就让年轻人暂且住在杜府。

年轻人跟着下人走去厢房,刚出大堂,便看到雪花漫舞,他伸出手让雪花落在手心,雪花一碰到手心便融化了,然后他不由自主的走到大堂前面的空地,随学起武,耍起了拳脚,在雪花的映曾下,感觉伟岸之中隐藏几分英气,英气背后透露积分伟岸。

大家看着年轻人拳脚犀利,都点头不禁叫好,杜审瑶看着这个年轻人,目不转睛,脸泛起,可不时又有点失落,这个年轻人到底是谁呢?

年轻人耍完拳,看了看杜审瑶,杜审瑶点了点头,年轻人又向杜老爷鞠了个躬,然后便去了厢房,从年轻人的举动来看,年轻人应是个识礼之人。

李昊回到自家府内,便去找他的义父李弘规,李弘规看到李昊丧气的样子,问道:“何事让你如此狼狈?”

李昊跪下说道:“义父要为孩儿做主”

“究竟何事?”

“孩儿今日在街市遇到杜府四千金,本想约她同游,不知从哪里冒出个乞丐,竟然敢欺负孩儿。”

“你是不是对杜府四千金有所不敬。”

“孩儿见她眉清目秀,是真想和她要好,孩儿如果能够与她结为秦晋之好,义父也可以早点抱孙子了。”

“那个乞丐是哪里的?”

“孩儿以前没见过,似乎是个新来的,不过以他的身手不像是个乞丐那么简单。”

“他是习武之人。”

“是的。”

“他现在在哪里?”

“应该是跟杜府四千金去了杜府。”

“竟然欺负到大将军府来了,你带一队人过去,把他带回来。”

“孩儿遵命。”

李昊于是带了一队人马去了杜爽府,此时少年刚在雪中练完拳脚,正准备跟下人去厢房,就听到一串急促的敲门声。下人开了门,李昊立刻就冲了进来,看到杜府一家人都在。

李昊阴笑的说道:“我自我介绍下,我是大将军李弘规的义子李昊,前来要人。”

杜老爷看他这个阵仗,已经猜到几分:“原来是李公子,失敬失敬,不知李公子驾临敝府,所要何人。”

李昊:“明知故问,下午那个乞丐呢,我知道他进了杜府。”

杜老爷笑道:“敝府真的没有你说的乞丐。”

李昊脸沉下来了:“既然不交出来,那我就自己来。”说完对着手下说:“搜。”

杜老爷大喝一声:“慢着,虽说李大将军是赵王身边的红人,但是无缘无故就随便搜府,还有没有点王法。”

李昊哈哈大笑:“王法?我就是王法。”

李昊说完就要往前,这时少年走了过来,李昊看着他,他也看着李昊,雪花落在少年的身很快就融化掉,像是到少年的骨子里,李昊也看到少年眼睛里那刺人的寒气。

李昊看着这个眼神很熟悉,再看看身材,也明白了几分:“是你?”

少年冷冰冰的说:“不错,是我。”

“没想到啊,一转眼就从乞丐变成了翩翩美少年了,怪不得杜府要收留你。”

“你想怎么样?”

“跟我回大将军府。”

“如果不去呢?”

“那就由不得你。”

李昊知道自己不是少年的对手,说完就做了个手势,有几个人就一起围攻少年,少年对付他们也并不落下风,李昊情急之下,竟然趁大家不注意挥剑摆到了杜审瑶的脖子旁,少年一不留神,吃了其中一个人一脚,整个人倒向旁边的大树,头部狠狠的撞了去,整个人便晕了过去。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6 07:58:39
第四章 你选择我 我选择你



诗曰:

你会一生陪伴我

选完坚信没错选

择无所求终抉择

我定不会辜负你




“住手。”这时从府外传来一声。

其他人:“参见大将军。”来人正是李弘规。

李昊看到他叫了声:“义父,你怎么来了?”

“正定府内忽然来了一个武功高强的乞丐,我必须要亲自来看看。”李弘规看着李昊说道:“把人放开,那个乞丐呢?”

李昊放开了杜府四千金,然后走到躺在地的少年身边说道:“他就是那个乞丐。”

李弘规走了过来,这时那个少年突然醒来,站立起来看到了李弘规,突然少年跪下说道:“拜见将军。”

李弘规非常惊讶的说道:“怎么是你?你还没死?你怎么会在这里?”

少年一脸茫然的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李弘规笑着说道:“好,好,你没事就好。哈哈。”

此时杜家四千金走了过来,问那个少年说道:“你没事吧?”

少年看着杜家四千金说道:“你是?”

杜家四千金说道:“你不记得我了?”

少年说道:“我认识你吗?我怎么会在这里?我感觉自己失忆了一段时间。”

李弘规说道:“一定在蔚州那次大战中,你受了重创失忆了,今晚你又撞到树,又清醒了。”

杜家四千金问道:“你到底是谁?”

少年说道:“我叫赵弘殷,是赵国的一名将士,我只记得参加了蔚州那次大战,大战之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杜家四千金问道:“那你还记得我不?”

赵弘殷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

这时丫鬟小翠对少年说道:“你忘记了那个馒头了?”

赵弘殷想了想,似乎有了点印象。

李弘规说道:“弘殷,你没事就好,赵王还以为你和他们一起在那次大战中牺牲了,还伤心了好久,既然你没事,明天就要去拜见赵王。”

赵弘殷说道:“遵命。”

李弘规说道:“那我们先回去吧。”

赵弘殷点了点头,跟着李弘规离开,杜家四千金跟在后面,有点依依不舍,走了几步,赵弘殷忽然回了回头,对着杜家四千金消了消,似乎在说“我记得你”。杜家四千金也笑了笑,就没有再跟着了。

第二天早,李弘规便带着赵弘殷前去拜见赵王,赵王刚看到赵弘殷时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非常惊讶,赵弘殷便把当时的战事向赵王说了一遍。

赵王最后说道:“赵爱卿以后就留在禁卫军,不知道你想要什么赏赐?”

赵弘殷说道:“臣不需要任何赏赐,只希望为王爷效力,另外请王爷允许我去杜家向他们道声谢。”

赵王同意了,赵弘殷退下之后便去了杜家。此时杜家人都在,赵弘殷说了一些感谢的话,杜老爷请他坐了下来,所有人也都走了下来。

杜老爷说道:“赵将军喝茶。”

赵弘殷拿起茶杯,杜老爷说道:“赵将军一表人才,不知道是否已经成婚?”

赵弘殷呛了一口水,说道:“还未成亲。”

杜老爷说道:“很好很好。那你觉得我们家老四怎么样?”

赵弘殷说道:“杜小姐冰清玉洁,贤淑优雅。”

杜老爷说道:“许配给你为妻可好?”

赵弘殷像是受了惊吓,说道:“不敢不敢。”

杜老爷说道:“赵将军可是看不我们杜家?”

赵弘殷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

杜老爷说道:“我了解我们家老四的心思,次你救她的时候,她对你就已经心有所属了,赵将军有何想法。”

赵弘殷说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杜老爷说道:“那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那这门亲事就由我做主了。”

赵弘殷说道:“一切由杜老爷做主。”

杜老爷说道:“嗯?”

赵弘殷说道:“哦,一切由岳父大人做主。”

赵弘殷和杜审瑶就这样结为了夫妻,那一年他十八,她十五。

公元918年12月18日,晋王攻打大梁城处于关键时刻,也是最需要人的时候,他又想到赵王,于是便派使者来到赵国,赵王接见了他。

赵王:“今日使者前来,不知是何原因?”

使者:“赵王,晋王计划不日将偷袭大梁东京,特来邀请赵王共同参战”

赵王:“晋王是要直捣大梁都城?”

使者:“是的,晋王的意思想赵王一同参战,打败梁军,赵王也算报了仇。”

赵王:“梁军对我赵国的伤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既然有机会打败梁军,“又怎么能少的了我赵国呢。”

使者:“不知道赵王此次会安排哪个将军前往?“

赵王:“在我赵国境内,有一人曾经和晋王军队并肩作战,相信他一定会很想参与到这次战斗。”

使者:“不知赵王说的是哪位将军?”

赵王:“他就是我赵国的赵弘殷。”

赵王便把赵弘殷传召到了大殿。

赵王:“赵爱卿,想当年后梁欺负我赵国太甚,不报此仇,我赵国怎么能咽的下这口气,此次晋王攻打后梁,正是我赵国报仇的时机,赵爱卿务必全力以赴,协助晋王攻破梁军,为我们赵国一雪前耻。”

赵弘殷说道:“遵命。”

公元918年12月24日,贺规的军队跟着晋王李存勖来到了胡柳坡,晋国的探子报告后梁的军队从后面跟了来。

周德威对李存勖说道:“晋王,依臣看来,后梁军从后面跟随而来,已然失去了可以休息之地,现在我军的栅垒修的很牢固,而且守备还很富余,我们既然插入到后梁的地方,万事还需考虑周全,不可轻率的进攻,这里离大梁城很近,后梁的将士们都很思念家人,心里肯定憋着一股气,如果我们跟他们硬碰硬,估计很难占到便宜,还请做好谋划,我请求晋王暂时按兵不动,由我先带一部分骑兵去骚扰一下,这样他们就得不到休息,饭食也没有准备,等到晚他们的营垒还没有修好的时候,乘他们疲乏之际,可以一举歼灭他们。”

晋王说道:“从前在黄河恨没有看到敌人,现在敌人来了又不打,还等待什么,你为什么胆怯呢!”回过头对李存审说:“你运送粮草先出发,我为你殿后,快去消灭敌人。”

晋王亲自率领亲军攻打后梁军,奋勇杀敌,来回往返十多里。后梁行营左厢马军都指挥使、郑州防御使王彦章的军队大败,然后向西逃跑,在逃跑途中遇到了晋军粮草军,晋军粮草军的战斗力基本为0,他们一看见后梁军的旗帜,以为是梁军杀过来了,立马就吓得四处逃窜。逃窜的散兵冲进了周德威率领的幽州阵营,幽州军队也被扰乱,自相践踏,周德威根本制止不住,更加不幸的是在乱兵溃散中周德威父子都战死。

晋王李存勖只好收拢剩下的残兵,跑到了一个山头,后梁军就在山下营垒,后梁军准备把晋王的军队困死在山,李存勖束手无策,急的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有一队骑兵从不远处赶了过来,骑兵都举着火把,映红了天,李存勖看到骑兵的旗帜是赵国的旗帜,他就知道是赵国的援兵来了,他立刻对将士们说道:“各位将士,我知道大家肯定会认为今晚就会葬身此处,所以毫无士气,但是你们看看,咱们的援兵来了,是赵国的军队,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冲下山,和他们来个里应外合,将士们,今天将是伟大的一战,我们一定会胜利。将士们,冲啊。“

将士们一起喊着“冲啊”,叫喊声震动了天际,将士们看到有援兵来了,士气大振,大家一鼓作气,把后梁军打得屁滚尿流。

战争结束之后,李存勖接见了赵国的援兵,他很想看看是谁带领赵军前来的,当他看到赵弘殷时,发现这个人有点熟悉。

赵弘殷首先跪拜晋王:“报告晋王,赵国赵弘殷率领五百骑兵前来助阵。”

晋王哈哈大笑,让赵弘殷起来,同时对他说道:“赵将军果然威猛,此五百人犹如天兵,不但大破后梁军,而且还救了我一命,是我的救命恩人。”

赵弘殷:“是晋王福大命大,不该遭此一劫。”

晋王:“赵将军似乎有点眼熟。”

赵弘殷:“实不相瞒,我在916年参加了蔚州守城大战,可惜其他战士都战死沙场,只有我活了下来。”

晋王“噢,我当时听说赵国援军全部献身沙场,我为此还大哭了一次,没想到还有人存活,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赵弘殷:“从沙场失去的我一定要从沙场赢回来。”

晋王:“说得好,我觉得我们两人有点像,这样吧,你就留下来以后跟着我,为我掌管亲军,你不要推辞了,我会马修书一封告知赵王,赵王不会不答应的。”

赵弘殷:“一切听从晋王调配。”

晋王随后回营,回到营中听到周德威父子已经战死沙场,哭得十分悲痛,说:“丧失了我的好将领,这全都是我的罪过,今日我痛失一将,苍又还给我一将,从今日起,我一定要厚待我晋国之将士。”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6 18:37:26
第五章 香孩出生 红光冲天



诗曰:

香气环绕满堂红

孩子降生自带光

出世真龙紫气冲

生于乱世撼地天




公元923年4月1日,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大赦于天下,改元同光,国号为唐,即后唐,庙号为庄宗。李存勖年少时喜欢看戏,颇懂音律和作曲,当时由于连年征战,忙于事业,爱好全都搁置在一边,等到称帝后,就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爱好,荒废朝政,经常和伶人一起,吃喝享乐。其中有一个伶人叫郭从谦,由于李存勖听信谗言先后冤杀了他的叔父郭崇韬和养父李存义,一直怀恨在心,寻找机会报仇。

公元926年2月,赵在礼在魏州谋反,李存勖命李嗣源前往讨伐,没想到李嗣源部下发生兵变强迫李嗣源和赵在礼联合,李嗣源用计逃了出来,为了自立便和支持他的人取下了汴州。郭从谦抓住这个机会,实施报复计划,那天是同年的4月1日,李存勖正在内殿里面吃着美食,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偷偷的受自己管理的兵营中安排了不少部下,让他们带好武器,跑到兴教门喊杀发动叛乱。李存勖听到有人叛乱,就率领公众的侍从前去抵抗,不料乱兵竟然焚烧兴教门,通过翻墙进入了内宫,李存勖身边的大臣和禁卫军跑的跑,逃的逃,只有李彦卿(原名符彦卿,被赐姓李)、王全斌、赵弘殷等十几个人奋力抵抗保护李存勖,宫殿内流箭乱飞,赵弘殷为李存勖挡了一箭,可是李存勖还是中了其他流箭,王全斌他们扶着李存勖从门楼走到了绛霄殿的屋檐下,并且把箭拔了出来。李存勖感到口渴烦闷想喝水,皇后竟然没有亲自送水来,只是派了一个宦官送了些乳浆,李存勖很快就死了,王全斌、符彦卿、赵弘殷等大哭了一阵,匆匆离开了洛阳。有一个伶人善友看到李存勖死了,念及往日的厚待,不想让李存勖的尸体被叛兵蹂躏,便拣了些李存勖平时喜欢的乐器,放在李存勖的身点火,一起焚毁,庙号庄宗。

公元926年4月20日,李嗣源在西宫称帝,此时他已年逾60,性格温顺,心无所争。在他接受后唐的时候,,正值群雄割据,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天下,征战沙场几十年,兵戈相见、祸乱常扰,老百姓很少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老弱病残等只能躲在沟壑之中,身强体壮等只好流浪四方,看到各种民不聊生的境况,李嗣源内心也是痛苦,于是他每晚都在宫内焚香,向天叩拜,祝告:“苍天啊,我本是个湖人,只因众将士的推举,盛情难却,我才暂时承接后唐的大业,希望老天能够早点为这个时代降下圣人,为苍生带来福祉。”

李嗣源在位期间大量选拔贤良才俊,杜绝走后门的,忧国忧民,才执政一年就让国库满满的、军民饱饱的、战争少少的。

大约过了一年,公元927年3月初,赵弘殷前来拜见李嗣源。

赵弘殷参拜后,李嗣源让他起来,赵弘殷站起来对李嗣源说:“陛下,臣要请假。”

李嗣源问:“赵爱卿要请啥假啊?”

赵弘殷说:“臣要请产假?”

李嗣源听到后,以为自己听错了:“赵爱卿一介男子,咋还能生产啊?”

赵弘殷两眼一翻:“是臣家贱内。”

李嗣源笑了笑:“那便是陪产假。预产期算过否。”

赵弘殷:“3月中下旬。”

李嗣源激动地说:“去吧,去吧,现在我朝丰衣足食,就缺人,你们做臣子的还需多为国分忧,多生产,生产就犹如攻城,成功生产就是赢得大战啊。对了,赵爱卿有几子?”

赵弘殷眼睛忽然有点红了:“回陛下,臣原本有一子,名为赵匡济,奈何臣于兴教门叛乱中为先帝挡一乱箭负伤,而后带着夫人小儿离开洛阳途中遇到叛军余孽,难以招架,小儿匡济便此夭折,不过两岁尔。”

李嗣源听到此事也难免伤感:“赵爱卿乃是对社稷有功之人,当是世人之典范。此次令正生产,爱卿务必照顾周全,相信贵子必定非常人,爱卿速速还家。”

赵弘殷跪拜:“谢陛下恩准。”

赵弘殷告假回到夹马营住所,便日日陪着夫人,凡事尽量做到亲力亲为,不麻烦下人。时间到了公元927年3月21日戌时,赵夫人忽然不适,推算应该是快要生产了,赵弘殷急忙让人去请稳婆,稳婆到了之后,让人烧好水,闲杂人等请出门外,生产是个痛苦的过程,叫喊之声刺入心骨,赵弘殷在门外焦急的等待,冷汗直流。

忽然,生产之声骤停,房内红光环绕,疑似一婴孩哭声响起,稳婆叫道:“生了,生了,将军,是个男孩。”

赵弘殷扑门而入,就在一刹那,红光射出门外,映红了天,而且顿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赵弘殷从稳婆手里接过孩儿,欢喜的不得了。

赵弘殷抱着孩儿坐到夫人床头,夫人因为生产辛苦,整个人有气无力,只是睁开了眼睛,动也动不了,赵弘殷十分心疼,关切地说:“夫人辛苦了,你看,是个男孩,自带红光和体香,正如陛下所言,非常人也。”

赵夫人脸笑了笑:“相公何否想好孩儿名字?”

赵弘殷想了想说道:“济儿早夭,此儿出生时胞衣好似荷花花瓣,红光冲天,香气绕地,望此儿能为护我族之传承,代代不熄,取名匡胤如何。”

赵夫人笑着说:“相公说什么就是什么。”

赵匡胤出世之时,红光漫天,香味绕地,夙夜未消,夹马营外的很多人看到从夹马营散发出红光,都十分惊奇,有人说“圣人出世”,有人说“不知是何怪物”。

此时在宫中的李嗣源也看到了红光,就问左右侍从:“红光来自何处?”

侍从:“陛下,待奴婢去查查。”

不多时侍从来报:“陛下,奴婢查到是赵弘殷赵将军家诞生麟儿,诞生之时红光漫天。”

李嗣源点点头:“赵爱卿诞此麟儿,莫非是苍已听到我夜夜之祝告,念我诚心,果真赐一圣人降世,那必将是我朝之福,百姓之福啊。”

各位看官,宋朝太祖就这么呱呱坠地了,连出生都这么与众不同,难道注定了他以后会不走寻常路么?

为了能对赵氏一脉有个具体了解,乘此捋一捋赵匡胤之族谱:

赵匡胤,籍贯涿州,家族世代为官,出身不凡。高祖名朓,曾经在唐朝时履职做过永清、文安、幽都三县的县令;曾祖名珽,曾经官居节度使兼御史中丞;祖父名敬,担任过营、蓟、涿三州的刺史。父名弘殷,年少骁勇,善于骑射,曾经在后唐庄宗的时候,管理禁军,在正定赘娶杜爽杜三翁四千金杜审瑶,治家严谨坚毅,非常懂得礼法,夫妇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话说赵匡胤出世时,身发红光,体散异香,就算是过了一个晚都还有香味。时间一天天过去,赵匡胤也逐渐长大,哎哟,还别说,这小子还遗传了其父的身颜,眉清目秀如蛾凤,鼻挺直似龙颜,肤白面滑泛红光,相貌堂堂异常人,而且还是性情中人,大气豪迈又滑头,胆大心细还敏捷。更别说有一副强壮的身骨,是个练家子,什嘛舞刀弄棒,什嘛骑马射箭,是样样精通、件件都能,加有一颗聪明伶俐的大脑,可以说只要是和练武相关的,叫的来的,他是一学就会,一会就精,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习武之人,根本就近不了他的身,由不得你不点赞。

各位看官都知道,赵匡胤之父赵弘殷是个武将,自掌兵以来,从未有过失职的行为。每次赵弘殷前去校场检阅军伍,操练行军阵法,赵匡胤都会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到了校场仔细观看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攻打躲防,记在心中是记得滚瓜烂熟,回家躺在床还要在脑海仔细回味。赵匡胤借着父亲的方便,经常穿梭在军营里面,玩的可是真玩艺儿,绝不是假把式,玩弓要开硬弓,软绵绵的那是给小孩玩的玩具,骑马要挑劣马,什么乖巧听话的马匹那都是给人摆拍用的,军营里的将士们对赵匡胤的玩耍都已经习以为常、一点也不感到奇怪。赵弘殷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象自己,心想孺子可教,还是可以好好培养,说不定还会成为一代名将,所以也从不阻止他。可是赵匡胤的母亲杜审瑶却并不这么想,杜审瑶毕竟是出生于大儒之家,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天天只知道舞刀弄枪、耍拳撩腿,四书五经扔在一旁,堆的灰都快跟书一样厚,心里十分的不高兴,特别是赵弘殷还惯着他,由他任性不阻止,更是让杜审瑶气不打一处来。

有一天,杜审瑶帮赵匡胤整理书籍,被书的灰呛得她直咳嗽,她实在看不下去,便对赵弘殷说:“你看看你家香宝宝,人也不小了,也该去私塾读书写字了,别人像他这么大都会背几百首唐诗了,再不去私塾就基本要输在起跑线了,把书读好将来一旦有所成,就可以效力于帝王之家,光宗耀祖不在话下,那样也不枉我怀胎十月生他一场。如果像现在这样任凭他游荡在外,整天骑马射箭、持刀拿枪,弄得一身匹夫之勇,将来连个大字也不识、自己名字也不会写,根本就不可能在帝王家谋得一官半职,如此这般岂不是败坏了你赵家的名声么?你必须要跟他好好谈谈,劝他走读书这条很有前途的道路,如果你继续做熊爸爸,我可要去做虎妈妈了。”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7 07:47:55
第六章 武艺有成 初入学堂



诗曰:

武技渐长超最初

艺高胆大随地入

有人搭线去学

成功拜师进课堂




赵弘殷听到夫人说的一番话,想想也是非常有道理,回道:“夫人所言极是,正所谓将熊熊一窝,我再这么熊下去不管,恐怕他也要成熊样了,夫人请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跟他谈谈,让他走正轨。

于是赵弘殷把赵匡胤叫了过来,对他语重心长地说:“胤儿,你也长的有那么高了,像你整天都是在耍耍抢、弄弄棒、骑骑马、射射箭,不务点正业,以后都不知道该如何立足于世。为父替你想好了,要么这么着,从现在开始,把那些刀啊剑啊的全都抛到脑后,忘得干干净净、一点不留,认认真真的把书读好,男子汉大丈夫一定要逼自己进,只有这样,你才算得是我们赵家的男子汉。

赵匡胤听到父亲讲这些,心里凉了半截,激动地说:“太平盛世才需要文章专著,乱世需要的是武功”,现在正处于乱世混局,到处都是不断地兵家相争,孩儿还是想继续把武功练好,将来乘乱世打出一片天,必定可以安邦定国,扬名立万,这才不算虚度我这一生。”

杜审瑶听到赵匡胤说的这番话,讽笑道:“胤儿啊,为娘只希望你能够继承家统,只要不败坏了名声,就已经很安慰了,什么安邦定国、扬名立万就不要想了。”

赵匡胤听了十分不屑,说道:“就说唐太宗李世民吧,他最开始也就是个将军的儿子,后来各种造化居然把家壮大成了国成就一番帝业,现在看看我也是世代将门出身,必须要把重心放在武学,说不定哪天就和唐太宗一样,干出一番轰轰烈烈、风风火火的大事业,这不是一件极好的事么?”

赵弘殷听到儿子说的话,还没等他说完,就迫不及待地大喝过去:“你这个浑小子,就知道会胡说八道,告诉你,在这个世,喜欢说大话的人,只会耍嘴皮子,基本都是不靠谱,我不能在由你胡来断送你自己的前程。”赵弘殷说完便回过头去看着杜审瑶说:“这个兔崽子,就算让他呆在家里读书,没有饱学之士教导,恐怕也没啥用,如果让我亲自来教他,我管理禁军的事务又十分繁忙,根本就抽不出空,我忽然想到你家父亲杜老爷子,他可是公认的饱学之士,如今在家隐居,也没什么事,不如把胤儿送到他外公家里,让他外公传授他四书五经、诸子专著,夫人觉得这样行不行?”

杜审瑶回答道:“相公说的非常有道理,想想家父学识渊博、著述万言,也真是一代鸿儒,如果胤儿能够得到他的教导,根本就不用担心胤儿会学不成器。这样吧,今天我就给胤儿稍微收拾一下行李,等到明天一大早,就让他到他外公家里去。”赵弘殷点头同意。

杜审瑶和赵弘殷达成了一致,心里也舒坦了些,于是就回到房里,将所要带去的物品一件一件整理好,等一切都收拾好了就交给了赵弘殷。

晚不方便赶路,到了第二天清早起了床,赵弘殷便叮嘱赵匡胤:“你小子记住了,你这次去你外公家只是为了把书读好,一定要洁身自好,乖乖的听你外公的话,如果你在那里有什么做得不对的,被我知道之后一定会对你严加责罚,我是绝不会心软的,你得给我记牢了,千万不要忘记了。你到了外公家里之后,一定要发奋图强、加紧用功,不要辜负了我和你娘对你的期望。从家里到安喜县你外公家,虽然路程不是很远,我是没有空送你过去了,你也长这么大,也需要开始自立了,这次你就自己带好所需之物独自前往。到了外公家里读书,就一定要安下心来,不能偷懒懈怠,如果有事你才可回来,没什么事就不用回来了,有时间还是花在读书。”

赵匡胤不停的点头,反正你是父亲,你说什么都得听你的,那就你说什么就先答应着。等赵弘殷说完,赵匡胤便把行李提到了马车,然后辞别了父母,悠哉游哉地驾着马车往安喜县的杜爽杜三翁家去了。

当是时也,正是一个春天,春雨如酒柳如烟,百花同放齐斗艳。春意盎然,生机勃勃,马车在路缓缓而行,赵匡胤也不想催马快走,他也想享受下大自然的馈赠,雨水打在马背,马儿时不时的抖一抖,雨滴便溅往四处,偶尔一两个在周围玩耍的小孩看到马车经过,还跟着跑一会儿。如此行走数日,便到了安喜县杜府外。

“叮叮叮。”赵匡胤使劲的摇了摇门的门环。

很快一个家丁开了门,说道:“请问相公有何贵干?”

赵匡胤作了作揖,很有礼貌的说道:“请通传一声,说是涿州赵弘殷之子赵匡胤前来拜望外祖父。”

家丁一听,竟然是四小姐家的公子,连忙也作了作揖:“相公请在此稍候片刻,待我前去通报一声,再请相公进去。”

赵匡胤抱了抱拳头回道:“有劳。”

家丁便小跑进去通传,赵匡胤也在门房外随地坐下。

家丁小跑进大堂,对着正在饮茶的杜爽说道:“老爷,门外有个自称是四姑爷家的公子前来拜望您。”

杜爽有点惊讶的说:“哦,是芊儿的宝贝儿子老了,快快请他进来。”

“是。”

家丁大跑回到门边,对赵匡胤说:“相公请。”

赵匡胤听到家丁请他进去,便挺了挺胸、拍了拍身的灰尘、整理了下衣装,恭恭敬敬的走到了堂内,见到了杜爽,连忙参拜道:“孙儿拜见外祖父。”

杜爽看到赵匡胤,长得是丰姿英俊、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心里不知道有多欢喜,连忙起身说道:“孙儿一路辛苦了,快快坐下。”同时吩咐下人茶。

赵匡胤刚坐下,杜爽便问道:“孙儿今日何以得空独自前来?你家父母呢?”

赵匡胤说道:“外公,您是不知道啊,外孙我本来在家里耍刀弄枪,希望有朝一日像父亲一样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可是父母竟然说我是在不务正业、浪费年华。在他们眼里,摆弄武事将来难以出人头地,只有好好学习文化课,背好四书五经,诵读诸子经典才会有前途,然而他们公务繁忙,根本就没空教我这些,于是便要求我离开家,在外跟随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师,正好外公您是公认的大儒,就让我来外公家里寄主在此,跟随外公学经问道,以便日后好寻得一份职业立足。”

杜爽哈哈大笑了起来说:“你外祖母已去世多年,你妈远嫁在外,那些个舅姨也在外忙于自己的事业,只剩我一个糟老头呆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满脸都写满了孤零二字,今天贤孙能来到我这里读书,正好可以为我这个老头排遣寂寥,不至于再在孤孤单单凄凄惨惨中度过那冷淡的岁月了。只是可惜的是你的父亲是想让我亲自教授你百家经典,如果是放在十年以前,那绝对是没问题,现在看看我白发缠绕,老眼昏花,恐怕是难以亲自教导你啊。不过你还就偏偏这么走运,这人啊一旦运气来了想挡也挡不住,就在城里住着一位饱学之士,此人姓辛名文悦,居住在本线五马坊旁边,离我们这里也不是很远,他自己开了家私塾,就靠教授诸子百家经典为生,尤其是《五经》,如果你能够拜读在他的门下,日读夜背、领教受训,那学起来进步是很容易的。偏偏老夫跟他是老铁,关系不是一般的好,等明天我亲自去找他说说,他是不可能不会接收你的。”

赵匡胤一听,想不到这个小县里还是个藏龙卧虎之地,饱学大儒真不少,答道:“一切听从外公安排。”

杜爽便安排家丁收拾了一件偏静的住处,从此赵匡胤就在此地住了下来。

到了次日早晨,匡胤起身,见过外公,三翁命他陪着自己用了早饭,吩咐:“好好在家,不要出外!我到五马坊去见辛先生,和他商量你读书之事。”匡胤答应了一声。那杜三翁扶了一根龙头拐杖,颤巍巍的一步一步,度了出去。匡胤因为外公吩咐,不要出外,只得在家守候。停了半日,那杜三翁方从外面拄了拐杖,慢慢的走了进来。匡胤见了,慌忙迎前去,扶住三翁,口内连连说道:“为了外孙的事情,倒劳动外公了。不知那辛先生可肯收我在门下,加以教训么?”三翁一面走着,一面笑嘻嘻的说道:“我到得辛先生书塾里,把来意向他说了,辛先生初时因学生过多了,恐怕教授不能周到,反要误人子弟,很觉踌躇,经我再三说明,那辛先生又知是我的外孙,不便推却,只得答应了。明天乃是黄道吉日,你可前去学读书。”匡胤听了,连忙道谢!

杜三翁次日清晨命匡胤换了一身洁净衣服,携着香烛,和自己一同至五马坊,拜了先生。辛文悦见匡胤生得凤目蛾眉,早到塾中去,晚宿在外公杜三翁那里。转瞬之间,已经半月有余,并没什么事情。杜三翁见匡胤肯认真诵读,心中不胜欢喜!早已写了书信,通知弘殷夫妻,使他二人可以放心。哪里知道,匡胤是天生的英雄,性情是好动不好静的,在辛文悦处读书,初时和塾中这些学生并不认识,只得安安稳稳,遵守先生的规矩,不敢胡行乱做,到得半月之后,一切事情都已熟悉,如何还肯安安静静的读书?便和同学的一班人联络起来,闹出了很多的事情。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7 18:35:27
第七章 先生古板 同窗活泼



诗曰:

先后座位书籍同

生活成长伴寒窗

古怪刁钻真难活

板脸瞪眼用墨泼




各位看官,次说道赵匡胤来到了安喜县大儒辛文悦的私塾里就读,在赵匡胤的心里还是感到很惊讶的,一个小小的县城竟然有这么多饱学大儒,辛先生可以说不论是在人品、学识那都是一等一的,虽然只是隐居在这一方小城,但是辛先生可依然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之士,真的不得不让人感到折服,赵匡胤刚来此处,那可是循规蹈矩,每天都是左手拿书,右手拿笔,安静的像个处子,除了读书时那可是最大声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辛先生一见到赵匡胤,已经猜到此子异于常人,必定是个可造之才,因此对赵匡胤可是照顾备至,不是生活的照顾,是纪律的照顾,对他严加管教、严格要求、严明纪律。奈何赵匡胤他天性就是个好动的人,打心底里不喜欢静静的,这样的生活,对他而言,简直就是“笼中之老虎、陷阱之走兽”,如此一个人人闷闷的呆了大半个月,心里实在是难以忍耐了,感觉那颗小宇宙就要爆发了。看看私塾里面同样年轻的小伙伴,说话的说话、吃东西的吃东西,学也学到了,玩也玩到了,赵匡胤因为是初来,人生地不熟,也就只能闷着头整日与书本为伍,眼看相处都有大半个月了,赵匡胤也算掌握了他们的性格、了解了他们的喜好,也结识了一些性格相近的小伙伴,既然组了团了,那就很难不搞些事出来。

在整个私塾里面,和赵匡胤谈得来的还不少,但是真正算得是莫逆的也就只有两个,一个名唤石守信,一个叫做罗彦威,这两个人不论是年龄还是相貌都和赵匡胤差不多,大概十七八岁,仪表堂堂、身材魁梧、臂力无穷,三个人简直就是一见如故,志趣相投。

“赵匡胤,今日放学到城外去练习武事,顺便打野。”石守信和罗彦威基本每天都会叫赵匡胤出城锻炼。

“好啊,话说我都好久没有吃过野味了。”赵匡胤听到锻炼武事,那还真别想甩开我。

他们三人寻得城外一方旷野,有时策马驰骋,有时弯弓射箭,有时赤手练拳。他们三个人的举动,早就在私塾中传开了,其实大家年纪都差不多,所爱之事也都差不多,有些伙伴忍耐不住的,有时也会跟在他们后面,看看他们如何玩耍练技。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面就是有这么一个小伙伴,叫做王伯旦,长得贼眉鼠眼,一看就是个狡猾的人物,还喜欢打小报告,经常在辛先生面前打小报告:

“先生,小强同学今天课时说话。”先生一听让小强出去罚站。

“先生,旺财同学今天你课时吃东西。“吃东西的罚的更狠,喜欢吃是吧,今天把两大碗米饭吃完,吃不完塞都要塞到嘴里,不准吐出来。

王伯旦如此挑唆先生和同学的关系,可是辛先生还是十分宠信他,为神马,因为他时常献给辛先生一些小殷勤。可是小伙伴们对王伯旦恨得是咬牙切齿,奈何他乃是先生身边的大红人,大家也只能忍住气在心里骂骂。本来赵匡胤是个直性子,喜欢抱打不平,经常看到这个王伯旦在先生面前搬弄是非,气不打一处来,只是王伯旦他知道赵匡胤在先生心里的地位,所以从没有打过赵匡胤的小报告,赵匡胤就又碍于王伯旦没侵犯过自己,似乎不太好直接去多管别人的事,就默默的先记在心里面,找机会收拾收拾他。

碰巧还久赶一个机会,有一天放学之后,赵匡胤便约了罗彦威、石守信去城外比划比划,这个事还就被王伯旦给听到了,王伯旦走到他们三个人面前说:“你们是不是又要去城外锻炼锻炼武事?其实我以前也是有练过一阵子武功的,对于拳脚的功夫,非常有心得,要么今天我也参加一个,不知道你们敢不敢和我较量较量?

赵匡胤听到王伯旦说的话,心里已经不爽,再看他那副傲慢无人的模样,更加感到不快。于是就对王伯旦说:“既然你这么愿意去参与比试,我们还能拒人于千里之外么,只不过拳脚无眼,如果一个不小心伤到了你,你可不要对我们有半点怨恨。”

石守信也在旁边说道:“你想去较量便去较量,如果有谁不敢和你比试的,那他就是乌龟王八蛋,如果你只是口出狂言,没有点真本事,被我们其中一个人打伤了,也不要后悔。”

石守信说完便和匡胤、彦威一起,往城外飞奔而去。王伯旦自认为有几分蛮力,压根就不怕他们三个,也就跟着他们一起去了。其余那些小伙伴,平时都对王伯旦很痛恨,看他不顺眼,听到他要去和赵匡胤三个去城外比武,都巴不得王伯旦被那三人收拾一顿才能解心头之恨,也就一起跟着去了,一定要看看他们之间谁才是赢家。

赵匡胤等,在找外找了一片空地,找到后就停了下来。那些想看热闹的小伙伴,就像是来看把戏的,大家围成了一个圈,圈中间给他们留足了空地,随便怎么打斗都不会碰倒围观的人。

还就有这么一个贪玩的人,他看王伯旦站在那里没动,竟然当作小伙伴们的面推了推王伯旦,还说:“你不是过要和他们比试的吗?竟然还站在这里一动不动,不会是没打就怕了吧?”

王伯旦虽说是有些蛮力,以前也胡乱学过一些拳脚功夫,但是也没有拜过真正的师傅,没人系统指导过,算不是精通,在私塾说了些大话,现在被小伙伴给挤兑了,不好意思打退堂鼓,只能索性硬着头皮跳进了圈内,对着赵匡胤三人说:“我就只有一个人,你们有三个人,你们看你们是三个人一起和我一个人打呢?还是一个一个单挑?“

赵匡胤刚想大话,没想被石守信抢在了前头,石守信大声喝道:“就你这样的懦夫王八蛋,还用得着我们三个一起,你这不是骂人么?不是我姓石头的吹牛,我只需要出一只手,就可以把你打趴下。

王伯旦其实也对他们三个人的有所了解,只不过自己在私塾乱说话,给自己惹来这么多事,真的要打起来,那肯定是招架不住的,如果不打,自己有将颜面无存,他是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正处于犹豫不决,那些在旁边看热闹的小伙伴们可等不及了,齐声叫道:“王伯旦,你说你平日里耀武扬威、欺凌弱小,那是何等的威风,怎么今天就变得这么懦弱无能呢?”

王伯旦听到旁观者们的奚落,马满脸通红,心里也知道如果今天不和他们比试一下,永远抬不起头。于是把裤腰带系紧了一些,顺便吞口气放松放松,然后纵身一跃,就跳进了空场地里,接着摆了个准备的姿势,就等对方来交手。

石守信早就迫不及待的脱去了长衣,把自己的左手反扣在背,只留下一只右手,举起拳头,迎了过来,王伯旦看有拳头过来忙做了一个闪躲,同时也使拳还回去,这两个人你一拳、我一脚,拳来身躲,脚来身退,来来往往就过了好几个回合。

王伯旦心想如果能这么打下去就可以打平了,今天也就能过去了,哪里想到他自己一失神,就只听到石守信说了声“滚蛋”,右脚飞起就把王伯旦踢到了一丈开外,王伯旦应声倒地。那些看热闹的小伙伴们,看到石守信的脚法如此厉害,精彩处不由得喝起彩来,声音大得像打雷一般。

再看那王伯旦,虽然倒地狠狠得摔了一跤,但是幸好没有受什么重伤,他快速的爬了起来,然后一溜烟逃走了。

大家看到王伯旦那副落荒而逃得样子,又都禁不住拍起手哈哈大笑了一阵。赵匡胤看到时候已经很晚了,于是对小伙伴们拱了拱手说:“今天已经很晚了,我们本来是兴致勃勃得来锻炼的,被王伯旦这么一弄,现在一点兴致也没有了,各位小伙伴还是请都回去吧,我们仨也马要离开了。”

围观的小伙伴听赵匡胤说完,也都晓得没什么可以看的了,于是走的走,散的散。赵匡胤三人等到小伙伴们都走完了,也便各自回家去了。虽说这次是打败了王伯旦,但是在他们眼里这根本不算什么,也就等于是打了一次野,大家都没有放在心。

可是王伯旦不会这么想,他是个度量极其狭窄的人,在众人面前被石守信狠狠的踢了一脚,心里非常不痛快,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他想到自己还有个靠山辛先生,自己深受辛先生得宠爱,辛先生不会不管的,于是他急忙地跑到私塾,找到辛文悦,使劲的哭诉道:“先生,赵匡胤三人自恃自己有点武艺,就到处欺负人,今天就无缘无故打了我一顿。先生要为我做主啊。”

王伯旦只说赵匡胤三个人联合起来欺负自己,对于他自己如何要和那三人较量得部分,全部隐瞒了。说着说着,忽然就嚎啕大哭起来。话说王伯旦还确实是辛先生最喜爱的学生,辛文悦听了王伯旦说的话,就仔细的检查了一番,看到王伯旦披在身的一件长衫已经被撕扯的不成样子,在头脸还有几条新的伤疤,于是对王伯旦说:“你也不要再哭了,他们三人如此目无纪律,我明天一定要好好的修理他们一番,这几个不成器的不耍点手段是不会听话的,等他们被惩罚了你也就该解气了。”

王伯旦回到:“谢谢先生,在我心里先生一直是一个公平公正、学识渊博、纪律严明的良师。先生我就先回去了。”

辛文悦送他出了私塾。

王伯旦听到辛先生要出手段惩罚赵匡胤他们三个,心里乐开了花,心里想:让你们得瑟,你们马就要落入老师的魔爪了,嘎嘎。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8 07:50:12
第八章 有人顽皮 有人仗义



诗曰:

有些经历难再有

人小鬼大捉弄人

顽劣原来有倚仗

皮厚眼小无大义



到了第二天,赵匡胤等人进了私塾,辛文悦就依着王伯旦的一面之词,把赵匡胤、石守信、罗彦威三人叫到了身边,对他们说:“听说你们昨天打架了?还打了群架?”

石守信刚想开口解释,就被赵匡胤拉住了,赵匡胤知道肯定是王伯旦在辛先生面前告了状,辛先生这么喜爱王伯旦,是听不进任何解释的。

辛文悦看他们没说话,接着说:“怎么,都哑巴了,打架那么有力,说话怎么就没声音了,我告诉你们,像你们这样,目无纪律,是十分严重的事情,今天不加以严戒,不给一点教训,下次就会越来越放肆。此次你们没人打二十戒尺,以后不许再犯,如果下次还犯,必定会把你们逐出塾堂,不准再来我处读书。”

石守信和罗彦威受到辛先生的责打,一点感觉都没有,压根就没放在心,倒是赵匡胤,被打了二十戒尺,心里非常不服,于是就想:“先生就因为喜爱王伯旦,偏听他的一面之词,就给我们每人二十戒尺,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先生如此偏心,一定要让先生吃点苦头。可是我该怎么做才好,毕竟他是先生,我是学生,总不能对他动粗吧。”

赵匡胤想了一会儿,也不太知道该怎么办,心中十分郁闷。当他抬起头时,忽然看到在阶台旁边放着一把便壶,这可是辛先生晚要用的,他灵机一动,暗中想到:“嗯嗯,我可以对他的便壶做点小动作,反正他也不会知道是谁干的,正好可以消我胸中之气。”

赵匡胤想定了主意,也没有对任何人说,他寻了个空,从外公家里带了把自己常用的铁钻,偷偷的在便壶底,打了好几个洞,然后在旁边找了些碎碎的泥巴,把钻好的小洞全都塞住了,接着又把便壶摆回了原来的地方。

辛先生当然不知道会有学生敢在头动土,在午夜的时候,睡到中间,他就跟往常一样把便壶拿到床,小解刚完,就几乎把整个便壶给装满了,这个量实在是够多,把便壶底部的碎泥全被冲的不知道去了哪里,壶中所灌满的液体,也早已通过漏孔迸发出来了。

辛先生忽然感觉两腿旁边一股冷气直冲来,大吃一惊,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里小解没有装到壶里,连忙用手摸了摸,这一摸可不得了,被褥都已经全湿透了,他立刻跳了起来,提起便壶仔细一看,立刻傻眼了,只见在壶的底部有几个窟窿,液体便是从那几个窟窿滴出来的。辛先生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心里琢磨着;这一定是学生干的好事,不知道是哪个兔崽子对我有不满,竟然使出这么龌龊的伎俩,等明天我要查他个底朝天,不管是谁干的,绝对饶不了他。

然后叹了口气,气冲冲的把便壶狠狠的摔到了地,把腿的液体擦拭干净,重新换过了被褥。这一弄就是半宿,等一切收拾妥当,刚躺下没多久太阳就山了,学生们也陆陆续续到私塾来了。

辛先生也只能迷迷糊糊的爬起床,洗漱完毕就坐到塾堂的座位,努力的睁开眼睛一看,学生们还都到齐了,于是有气无力的开口说道;你们这些个年轻人跟着我读书,我所教的你们所学的,都始终是以尊师重道放在首位。不错,我是有些时候会对你们进行责罚,那也是你们不守纪律,不够进,所以才略施小威,小惩大诫,希望能够让你们对犯下的错误记忆深刻,并不是存心要凌辱你们,我的本意完全是以为你们好为出发点。可是你们不但不会这么想,还把它看成是一种仇恨给记下了,昨天就有人在我的便壶底下戳了几个洞,搞得半夜的时候把被褥全部弄湿了,盖都没法盖,搞得我收拾了一个晚,就没睡着过,像这样的行为,难道是读圣贤书的人所应该有的道德吗?这件事到底是谁做的,男子汉大丈夫,做了就应该敢当,自己尽快站出来承认,如果今天不愿意说出来,等到我查得水落石出了,一定会家倍得责罚,绝对不会纵容宽恕。

辛先生刚把话说完,私塾里就哄闹起来,都在讨论,这时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毕恭毕敬的说道;先生的便壶坏掉了,学生深表遗憾,但是这就说是有学生要为受过罚而报仇,是在故意捉弄先生,先生这样想是不是也太小看我们了。

辛先生听了这些话,用手擦了擦眼睛,仔细看了看这个学生,只见这个学生眉似龙眉,目如凤目,两只方口大耳,鼻梁高耸似悬胆,唇口红润若涂朱,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跟绝大部分学生比起来有着十分显著的特征,他记得这个人,名字叫柴荣,刚从外地转到自家私塾不久,资质算是优良,头脑聪颖,记忆力惊人,有过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时候,所以从他转学过来到现在,辛先生对他还是颇为喜爱,平时对待他也要比对一般人好得多,今天他站了出来,也颇为不接,于是辛先生便问柴荣;你说我对你们这班学生很轻视,那你说说你的理由。

柴荣回答道:“先生一口咬定是有学生弄坏了便壶,能不能拿出点证据?”

辛先生被他这么一问,沉默了许久,也对啊,我现在还拿不出实质的证据,但是我的第六感告诉我就是学生干的,于是他说;虽然我还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私塾里面除了我就是你们这班学生,没有其他外人进出过,不是他们故意毁坏的,还会有谁吃饱了撑的干这种缺德事?

柴荣说道:“请先生仔细想想,您的便壶一直放在台阶旁边,基本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我们私塾的学生也有二十多个,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如果有人故意毁坏这个便壶,怎么可能会不被其他学生看见,由此可见,这便壶忽然多了几个窟窿,很有可能是因为年久失修,自然损坏,又或者是先生在刷洗的时候,没有注意,碰到了石子之类硬东西导致也有可能。我们这群学生,天天收到先生的教诲,大家都懂得束身自爱,没有人会去做这种卑鄙下流的事情。再说学生们进出都在一起,没有人能够有空做这种无意义的事。就凭以两个原因,我才说先生刚才说的话,未免有点轻视了我们这班学生。”

辛先生被柴荣说的哑口无言,无力反驳,只能点点头说;你刚才说的那些还算有些道理,但是如果说与学生们一点关系也没有,那恐怕也不太可能。这样吧,等我把事情调查清楚了,有了实质性的证据,自然水落石出。

柴荣听到辛先生把话说到这个份,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便坐了下来。

当时在先生和柴荣争论的时候,私塾里的学生都知道这件事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也都毫不在意。唯有赵匡胤,在开始时听到先生说是有学生因受责罚而记仇,故意搞破坏,吓了一大跳,生怕先生追究到底,如果隐瞒不下去,必定要受责罚。后来又听到柴荣说的一切,柴荣竟然可以把先生辩驳得说不出话来,心里不禁偷乐想到;没想到柴荣有这么好的口才,这件事如果没有他站出来与学生纠缠,恐怕还不会这么容易解决。

从这天开始,赵匡胤意识到柴荣是个可以深交之人,柴荣也是看到赵匡胤文韬武略,胆识过人,知道日后必定是个有用之人,也是真心想结交他,两个人从此互相爱护,彼此敬重,已经胜过莫逆。

话说有一天,赶了中秋佳节,私塾也给学生们放假了,赵匡胤在外公家里用过了午饭,就一个人回到房间里,静静的坐着,随便翻了几页书,忽然感觉孤零零的,烦中带有七分闷,闷里还有三分烦,十分无趣。石守信和罗彦威那两个小子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都没叫自己。于是他就恍恍惚惚的去了柴荣的寓所,想着有个伴正好解闷。这之前赵匡胤已经去过很多次柴荣的寓所,所以对柴荣的习性还蛮了解的,正值中午,柴荣一般有吃过午饭就会午休的习惯,他去到柴荣寓所也不通报一声,便大步走向柴荣的卧室。当他一推开门,抬头一看,惊讶的张开了嘴巴。发生了什么事?

赵匡胤本来走进了柴荣的卧室,直接走到柴荣的床前,本来想叫醒柴荣,可是突然发现床红光散发,根本不是什么柴荣,只有一条白龙静静的盘缩在床,一动不动,似乎是睡着了。赵匡胤忽然间看到这种怪事,禁不住叫了声“哇”,然乎身体本能地往后面退了几步,没想到身后有个茶几,一个不留心就碰倒了,茶几立马倒了下去,同时还伴随着一声“扑通”。

那床的白龙应声就不见了踪影,只是躺在床睡觉的柴荣忽地被惊醒,迅速的翻身坐了起来,看到赵匡胤呆呆地站在旁边,便随口问道:“你是咋地了?怎么脸尽是惊恐的模样?还把茶几给撞翻了?”

赵匡胤想想还是不方便把看到白龙盘缩在床的事情告诉柴荣,否则容易被认为是得了臆想症,只好想了几句话搪塞道:“我能有什么事,我是看今天放了假,又没什么事,一个人呆在家里,吃了午饭,翻了翻书,心里无聊的很。本来想看看石守信、罗彦威会不会来找我,有没等到,所以就想来你家找你闲聊闲聊,哪想到走路走得有点快,一下没注意就把茶几给碰倒了,心里一紧张脸就出现了惊慌的样子。”

柴荣听了赵匡胤说的话,觉得大概就是这样子,十分相信他,柴荣便走下了床,找了两个凳子,并坐在一起,闲聊了起来。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8 20:09:23
第九章 柴荣举止 令人惊奇



诗曰:

柴家有子发号令

荣光满身非常人

举动行为天地惊

止于至善成传奇



赵匡胤在闲聊过程中,脑海忽然一闪:“这柴荣竟然出现了白龙盘床的征兆,这一看就是个好的兆头,想必这小子日后说不定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想想现在这个世道实在是太乱了,遍地兵戈相对,都还没有出现一个能席卷风云、掌控时局、统一中原的人来。今天看到柴荣出现了异常的好兆头,说不定这就是以后的真命天子,他日荣登大宝,也不会是意外之事。要么我趁现在他还是一介平民,跟他义结金兰,等他发迹了也要有个仰仗,如果现在还有所迟疑,等他发达了再想去结拜,那恐怕就没可能了。”

赵匡胤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就乘机把话题一转,说道:“我和你都在同一所私塾读书,老有缘分了,大家又是志趣相投,虽然是不同的姓氏,但也算得是兄弟,要么我们也效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结成异姓兄弟,以后有什么事大家还可以互相照应,不知道你觉得怎么样?”

柴荣早就认为赵匡胤是个不出世的英才,也早就想过和赵匡胤结拜之事,以防以后有个依靠,但是看到自己家和赵家门楣悬殊,贵贱有别,也就不方便开口。今天听到赵匡胤自己开口想与自己义结金兰,正好给了自己一个机会,这种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没理由不答应啊,可也不能显得自己有太想结拜之意。于是故意推辞说:“做做朋友还是可以,如果要到结为兄弟这一步,恐怕还不是时候。”

赵匡胤十分惊讶,想不到柴荣还会拒绝,忙说道:“你说你我之情犹如骨肉相连,你我之义好比手足,怎么就还没有到做兄弟这一步啊?”

柴荣笑着说:“赵兄有所误会,你看你出身世家,父亲又是当朝将领,这是何等的显耀。虽说我祖和父亲也曾也担任过一官半职,但是现在家道中落,家境寒苦,怎么能比得你?如果我们结拜为兄弟,肯定会引起周围人的非议的。”

赵匡胤一听,连连摇头,叹了一声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你这样的说法,也太老气了。自古有云:英雄不问出身贵贱,但凡只要闯出一番作为,能够创造一番事业,还管你是什么出身。再说了,你家父亲也曾有过官职,你的姑父郭威又和我父亲一朝为官,从门楣看,大家正好相当,彼此结拜,还有什么问题呢。反正我的主意已定,你也不要多想,更不要推辞,一起选个黄道吉日,把结拜之事给过了。”

赵匡胤的一断慷慨之词,也让柴荣看到了他的一片真诚,并没有半点虚情假意,如果再推辞就是不恭了,于是就点点头。借着两个人在一起商议了一会儿,柴荣拿来隶书查看,发现明日便是一个好的黄道吉日,于是两个人决定第二天就去北门外的关帝庙,完成结拜这个大事。

赵匡胤从兜里掏出了一锭银子,交给了朝荣家的家丁,并说道:“你去准备下三牲祭礼,明天一大早就挑到北门关帝庙去,把一切都准备妥当,等候我和柴公子前去结拜。”

家丁拿了银子,说道:“一切听从公子安排。”说完就去准备了。

赵匡胤又对柴荣说:“明天中午前,我会先来你家寓所,再一同前往关帝庙。”

柴荣答道:“就按赵兄说的办。”

赵匡胤看到天色已晚,时候也不早了,再不回家就要被问东问西了,于是便向柴荣告辞,回到了外公家里。等到开饭的时候,杜爽看到赵匡胤一副开心的模样,便问道:“贤孙在私塾可好。”

赵匡胤回道:“禀外公,我在私塾过的很好,不但认真读书,最近还结识了一帮朋友。”

外公说道:“噢,现在正逢乱世,年轻人多结交些志同道合之人,那也是极好的。”

赵匡胤:“外公,特别是柴家的公子,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绝非池中之物。”

杜爽:“噢,想不到私塾中还有这样的人物。”

赵匡胤:“我跟他已经商量好,我们准备义结金兰,明日便会去关公庙结拜。”

杜爽:“好,好,贤孙自己做主便是。”

次日清晨,赵匡胤挑了一身整洁干净得体的衣裳,便直接走去了柴荣的寓所。柴荣今天也起的很早,毕竟要做一件大事,睡意没那么浓,早早的起来,挑了件崭新的衣服,坐在家中拿起一本书边看边默默的等候,此时看到赵匡胤来了,也换了一身好看的衣服,说明大家还是很重视今天的事的,所以心里满是高兴。

“你说我们是吃了中饭再过去还是马动身?”柴荣问赵匡胤。

“你忘记了,我们已经置办了三牲祭品,供奉给关帝,等到我们结拜之后,正好就可以把那些用做我们的下酒菜,所以就不用吃饭,马动身吧。”

“嗯,嗯,赵兄所言极是。”

柴荣觉得赵匡胤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便站了起来,和赵匡胤一起离开了寓所,往北门奔去,径直往关帝庙方向去了。

两个人走到途中便遇到了障碍,什么情况?他们正好走到北门的天汉桥旁边,忽然看到一大群人都站在桥,压根不知道是在看什么,反正是把过桥的路,塞得死死的,根本就动不了。眼看就过不去了,两人心里满是焦虑。赵匡胤等了许久也终究忍无可忍,便对柴荣说:“你跟在我后边,我就不信过不去。”

柴荣点点头。

赵匡胤走前去,两手伸向人群,用力往两边使劲推,那些站着的人,根本就没准备,忽然被人一推,便如将江河里的波浪一般往两边倒去,中间就空出了一条通道。赵匡胤拉起柴荣就往前跑,终于走了桥。两个人不知道大家挤在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所以一道桥便四周观望,这才发现在桥的北端,站了一个黑汉子,在黑汉子的前面又摆放着十几张弓,众人团团的把他给围住了,还围了好几圈。

赵匡胤和柴荣看到周围的情形,心中不免疑惑:这是啷个回事嘛?既然都到这里了,那还是得了解个究竟,于是赵匡胤便问了问你傍边一个老翁:“老伯伯,这个黑汉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大家都团团的围住他?他身前摆着十几张弓,他是想干什么?”

那老翁看了看赵匡胤和柴荣,看到两个公子气宇轩昂,衣着光鲜,一看便知是某个府的公子,连忙笑着答道:“两位公子可能还不知道,这个黑汉子自从前天来到这里,说是卖弓,先是对周围的众人说:‘今天我在这里卖弓,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做买卖、拉生意,是要把东西卖出去,要收银两的。可我卖的这弓,只要你们有人能够拉的动它,我分担不收半文钱,还要把这弓送给他,今天就请大伙儿在这里作证,不论是谁,只要是觉得自己拉得动的,就尽管来试试。’众人听了这黑汉子说的话,都觉得很稀罕,怎么还有这种事,还真是奇怪,有些觉得自己有点力气的,便打主意想这免费的弓不拿白不拿。

有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就走了前,说道:“嘿,黑汉子,你敢才说不论是谁只要他把这弓给拉开了,就免费送给他,到底是不是真的?“

黑汉子说:‘想我来这世十几年,还没食言过,我再重申一遍,只要有人、只要有人能够拉得动这弓,我一定记住是一定把这弓送给他。你如果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就请让大家开开眼界,尽管拉一拉。’

那人一听,反正试试又不要交钱,于是便迅速的弯下了身,捡起地一张弓,使出洪荒之力,东拉拉,西拉拉,拉拉,下拉拉,拉了半天,连吃奶的力都用出来了,结果那张弓没有动弹分毫。顿时满脸通红,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只好悄悄地放下弓,屁颠屁颠的跑了。

刚走一个,又来一个,这次来的是个虎背大汉,长得是有丈把高,只是浓眉大眼,面相不太好,带有一股凶煞味,不过看起来应该是个大力士,只见他走到黑汉子面前,也不跟黑汉子说两句便直接往地捡起一张弓,拼命的拉扯,直到气喘吁吁,脸红的像猴子屁股,那张弓依然是纹丝不动,他也只好默默的把弓放下,耷拉着头羞愧的离开了。

有前面两个人丑态百出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去试着拉弓了。更奇怪的是,那个黑汉子也没有因为这里没人拉弓而换个地方找人试试,仍然是每天都站在这桥北,一直等到夕阳西下、月亮抬头,这才收拾收拾走了。今天都已经是第三天了,不知道会不会有奇迹出现,来个大力士把他的弓给拉开来。”

赵匡胤听完老翁说的话,心里寻思着:“这黑汉子虽说是在卖弓,但是并不收钱,这种明显亏本的买卖肯定有猫腻。”他边想,边仔细地盯着黑汉子看,只见那黑汉子的脸是比炭黑还要黑,不过隐约又有点光从黑脸穿透出来,在黑脸的赢映衬下,更加发亮。两个眼睛犹如铜铃,又大又圆,倒是颔下面一茬茬胡须,根根犹如钢针一般,还都呈倒卷状。身高超过七尺,一眼望过去,犹如一座佛塔竖立在那,让人看着都害怕。

赵匡胤看了会儿那黑汉,然后转向柴荣说道:“这个黑汉子,也还有那么一点威风,相貌也还不赖,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个英雄好好,但是肯定不是个鼠辈。一定是因为什么状况,他才在这里借着卖弓的说法,主要还是想引起众人的注意。你先在这里站一会儿,我先过去试试,我倒要看看他的弓是什么做的,还能难道我不成。”

柴荣也感觉那个黑汉子有点意思,听到赵匡胤要去试试,便点了点头说:“赵兄请便,兄弟我就在这里看戏。”

赵匡胤叫着“让一让,让一让”,就从众人里面走了出来,大摇大摆地走到黑汉子面前,深深鞠了一个躬,说道:“听说仁兄在这里摆摊卖弓,可随意让人拉扯,谁拉的动就归谁,小可虽然手无薄力,但是今天还是不自量力,很想借仁兄的弓试试,不知道仁兄有没有意见?”

黑汉子还了个礼,说道:“我可是个说话算话的人,既然有言在先,就不会食言,我再重复一遍,你们任何人,想来尝试的,只要能拉的开弓,我就白送给你们。既然贵兄愿意一试,那就随便挑一张弓,只要拉开了,我必定双手奉送。”

赵匡胤听了黑汉子说的话,二话不说,就想去捡其中最大的一把弓,但心里想“这位小哥这么做买卖,就是个亏损的主,如果我把这张大弓拿走了,那他就亏大发了,不行,我还是挑吧小的吧,这样他也亏不了多少”,于是就捡了张最小的弓,左手拿了起来右手立刻就要拉去,此时忽然听到传来一声巨响。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9 07:47:02
第十章 年轻气盛 义结金兰



诗曰:

年少知交重情义

轻松愉快大团结

气概豪迈贵似金

盛名高雅质如兰




赵匡胤拿起了最小的弓,两手一拉,本来想稍微用点力把弦拉弯一点,可谁知道没有控制住力道,用力过猛,那帐弓轰的一声,竟然给折断了。赵匡胤对着黑汉字苦笑,仿佛在说不好意思啊,把弓折断了,黑汉字点点头表示不打紧。

赵匡胤就把断弓随手扔在地,接着弯下身去把最开始拿过的最大那张弓捡了起来,这次知道自己得悠着点,就稍微轻轻一拉,这张弓也立马被全拉开,形状也犹如满月一般。赵匡胤拉完之后,脸色没有任何改变,气息也依然是正常的呼吸,看起来十分的从容,赵匡胤拉完后就把弓还回原处。周围旁观的群众,一起在鼓掌,鼓完掌又竖起了大拇指给他点赞,有的说*这位公子真是天生神力,有的说这位公子莫不是后羿转世,简直就是个神人。

黑汉子看到赵匡胤毫不费力就把最大的弓给拉开了,自己也不免感到惊讶,心想;你小子竟然是个练家子,深藏不露,跑这来不会是来砸场子的吧,但是又想既然自己摆了这地摊,就需要经得起挑战,这么几天终于有人拉开,自己也算完成了心愿,心里又高兴起来。黑汉子连忙大步走向前,面带春风,两只手拳手一拱,对着赵匡胤说;这位公子竟有此等神力,不知公司尊姓大名,乃何方神圣,还望真诚相告。

赵匡胤笑着拱手回道:“兄弟我姓赵名匡胤,是涿州人,像这样拉拉弓对我而言只不过是一件小事,不算是什么稀奇事。”

黑汉子说;你竟原来是涿州赵府公子,府世代将才,公子遗传了好基因,怪不得有这么大的力气,不愧为将门之后。其实我早就听说了赵公子的一些传奇故事,今日能够见到赵家公子,实在是三生有幸。

赵匡胤一听到别人这么抬举他,不免有点害羞,红着脸答道;可千万不要捧杀了我,我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实际还不止如此,对不起口误了,是实际没别人说的那么厉害,惭愧惭愧。对了,不知道壮士是哪里人,姓甚名甚,为什么会在此地摆摊卖弓,还分文不收,什么原因说来听听。

黑汉子说道:“我本是那郑州人氏,姓郑名恩,字子明,自小失去双亲,本来家里留下了千亩良田,省着点用生计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可惜我从小就喜欢武艺,于是花了重金四处招揽名师,学习了一些武艺,又因为喜欢结交天下英雄,听到哪里有武艺高强,本领惊人的好汉子,就算是远在天涯海角,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请他们来我家徐坦切磋。所以到了弱冠之时,刀枪棍棒等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有所研究。也因此,学到了武艺,中落了家产。而且我又是个性情豪爽的人,不太懂的营生,依然是到处结交英雄豪杰,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还是会毫不吝惜倾囊相助。就这样家财散尽,开始在江湖流浪,本想借着卖弓的理由,能够多认识几个像赵公子一样的英雄豪杰,并不是像那些整天钻破头就为捞些微利的商贾。”

赵匡胤听完黑汉子的叙述,对他的经历非常的欣赏,说道;我早就知道郑兄摆摊卖弓又分文不收肯定是有原因的,可是没想到竟然是为了结交英雄人才,更巧的是现在就有一位豪杰,虽说他偏重文才,武艺稍逊,可也是一个肝胆照人的豪杰。郑兄真喜欢结交,千万不要错过了这个人。

郑恩急忙说道;“不知道赵公子所说的豪杰,住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还请赵公子不吝引见,我定当感激不尽。”

赵匡胤笑着说:“哈哈,这个人就在此处,他是和我一起来的,现在还在那桥等着我,只要我喊他一声立马就会过来。你等着,我去请他过来,介绍你们两个认识。说完,就举起手往桥挥了挥。”

柴荣本来在那桥就等的不耐烦了,心想赵匡胤再不来就要下去找他了,忽然看到赵匡胤挥手,示意他过去,他就直接往桥北奔去。柴荣走到了赵匡胤和郑恩两个人面前,赵匡胤指着郑恩对柴荣说道:“柴兄,这位是郑州郑恩兄弟,字子明,也是当世一豪杰,柴兄应当过来认识认识。”

接着,赵匡胤又对郑恩说:“这位是柴兄,名荣,祖也是世代为官,今日虽然不如以前,但是依然气宇非凡,有朝一日,必定飞龙在天。”

郑恩便对柴荣恭身作礼说;原来这位便是柴公子,我是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海涵。

柴荣看那郑恩豹子头雄鹰眼,身高超过七尺,好一副为将出帅的身躯,心想这个人值得结交,也就不敢怠慢,急忙回礼说;既然大家都有英雄豪侠的襟怀,不拘小节,也就不必如此客气

郑恩说:“我和两位公子不同,我本是乡间小子,脾气十分的莽撞,不懂什么礼节,直来直去,请二位公子不要放在心。”

赵匡胤笑道:“既然咱们都能这么幸运的遇到,那也是天给的缘分。本来我今天和柴兄路过此地,是要到前面的关帝庙内,义结金兰的,恰巧无意之间又和郑兄有了瓜葛,要么我们三个一起到关帝庙结拜,想必这又是世一起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佳话啊。”

郑恩一听赵匡胤要拉自己一起结拜,非常高兴,说道:“我本是一个乡野村夫,承蒙两位公子不嫌弃,愿意和我结拜为兄弟,对我不知道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

于是郑恩收拾了摆在面前的十几张弓,除了被赵匡胤拉断的那把扔到了垃圾桶,其余的都打好包,接着三个人一起有说有笑来到了关帝庙,这时柴家家丁已经点好了香烛,摆好了三牲祭品,一切安排妥当,就等自家主人前来行礼。

三个人到了关帝庙,看到一切都那排好了,还都很兴奋,赵匡胤说道;既然都准摆好了,我们就开始结拜吧,但是结拜之前还要说说各自的年庚。

三人就把各自的年龄说了出来,结果发现柴荣年纪最大,赵匡胤排在次位,郑恩年龄最小,于是大家就根据年龄大小约定,柴荣为大哥,赵匡胤为二哥,郑恩为三弟,接着每个人依次行礼,随后三个人又对拜了两拜,这就结成了自家兄弟了。

赵匡胤肚子开始咕咕叫,想到还没吃中饭,便对柴家家丁说:我们都还没有吃饭呢,你们去把祭品拿到后面去,再去拿些酒来,准备一下。

家丁连声答应,把祭品收拾了一下,便去做准备,没过多时,就把酒水,碗筷等准备好了,说道;三位公子,午膳已经备齐,请三位公子入席。

柴荣因为是大哥,就坐到了座,赵匡胤其次,郑恩最后一个斟酒,一起对饮。柴荣因为一直食欲不振,就喝了几杯酒;赵匡胤在家吃惯了精致的食物,这些个三牲祭品本来就当是祭品烧的太粗糙,对他而言难以入口,压根吃不下去,也就喝了一会儿寡酒。再看看那个郑恩,本来就是乡野长大的,吃惯了糙肉,食量又是常人的几倍,再加许久没有吃到这么丰富的食物,便是大碗大碗的喝酒,还是一口干,像鸡鱼肉也是整块整块的往嘴里面塞,大咬大嚼,吃起来好似风卷残云,结果吃得杯盘狼藉,基本没残留。

柴荣和赵匡胤看到郑恩这种吃法,都哈哈大笑,赵匡胤说:“三弟吃起东西来也是一副英雄的模样,我们自叹不如啊。”

郑恩打个饱嗝,摸了摸肚皮说:“我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每餐都要吃一斗米十两肉,只是后来落魄江湖,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尽情的大喝大嚼了,你们看看便罢,可不要取笑我是从丰都城里赶出来的饿鬼。”说完,自己倒哈哈大笑,兴致十足。

柴荣和赵匡胤看到郑恩那幅哈哈大笑的模样,禁不住也一起大笑了一阵。酒完肉尽,柴荣让便对家丁说;把那些个剩菜残羹收拾收拾。然后又对郑恩说:“三弟现在居住何处?”

郑恩苦笑着说:“不瞒大哥,三弟我现在还是天当被,地当床,居无定所。”

柴荣说道:“既然如此,如果三弟不嫌弃,就搬来我的寓所,从今天起就和我住一起了。”

郑恩一听,忙道谢说:“谢谢大哥,以后就由我负责大哥的起居安全。”

回城后郑恩便把行礼搬到了柴荣寓所,安居下来。

自那以后,赵匡胤每天读完书,就会和石守信,罗彦威一起去柴荣家里,知天文下知地理,前至古,后到如今,无所不谈。有些时候兴致来了,就一起去城外舞刀弄枪,骑马射箭,比划武艺。这样时间久了,连文质彬彬的柴荣潜移默化的受到他们的影响,竟然也可以驯服烈马,拉得硬弓,一般的人也很难接近得了他了。

时光总是在蹉跎中流逝,日去月来,斗转星移,光阴似箭,自从赵匡胤来到定喜县,转眼就过去了一年,在外待久了,难免都会有点想家。

赵匡胤对柴荣说:“柴兄,我自离家来到定喜县,已经一年有余,如今家中境况如何,全不知晓,我想要回去汴京,看望看望父母。”

柴荣说道:“既然二弟要回汴京看望父母,让我也想起了我家姑丈,我和他也很久没有见面了,不知他现在如何,等到二弟回了汴京,我也要去姑丈家看望看望。”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9 12:41:58
第十一章 就此别过 约好再聚



诗曰:

就算暂别也要约

此次结识心情好

别处等待愁不再

过了不久会重聚



郑恩听到两位兄长都要离开,想到自己也离家久了,没有回家看过,便对两位兄长说:“既然两位兄长都要离去,小弟我一个人在这里也没什么滋味,况且我也离家多年,本应该回家探望才是,等两位哥哥离开后,小弟也要回到郑州去。想一想此次一别,不是何时才能够再见面,小弟心中感觉很不痛快,两个哥哥是不是应该约定一个再见面的日期才好。”

赵匡胤笑着说:“三弟勿要伤感,如果想要再见面,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就明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吧,大节之时,汴京一定会放满花灯,每年都是那样,作为庆祝元宵佳节,这已是惯例,还没有改变过。大哥,三弟,不如在元宵佳节之际,一起到汴京赏灯,到时候我们兄弟相聚,又可以把酒畅谈了。”

柴荣和郑恩听了,都深以为然,齐声说道:“这个安排很为妥当,明年元宵佳节,一定要去一趟汴京。”

赵匡胤听到两个人都满口答应,心中满是欢喜,既然商量好了,就不再呆下去了,便站了起来对他们说;明天呢一大早,我就要赶路,就不在过来辞行了。

柴荣回道;我们都是自家兄弟,用不着那些繁文缛节,明天我和三弟也要准备行李,也就不去送行了,我们就此分别,等到来年正月再见了。

柴荣说完,三人便拱手作别。

赵匡胤回到外公家之后,心中忽然想到;如果今天在外公家跟他说是我自己想回家看看,外公是一定不会同意我回家的,看来还是得想个法子,嘿嘿,要么编造一封假的书信,骗骗他那个老人家。

想好了主意,赵匡胤便找来笔墨纸砚,假造了一封赵弘殷的来信,藏在衣服里,然后直接走到前堂,行了礼拜见外公。

外公看到赵匡胤来了,便问道;贤孙进来学习可好,如果有什么疑难困惑,尽管跟外公说,

赵匡胤说道;外公请放心,一切安好,私塾所学,还算容易。

杜爽听到赵匡胤学习一切顺利,很是高兴,说道;贤孙来到定喜县,不过区区一年,学问已经有了飞速的进步,长久下去,假以时日,只要保持现在的状态,怎么可能不成为一代大儒呢。你能有今天这个状态,那全亏了你们赵家祖宗显灵,希望你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才不会枉费我的一番苦心和你父亲的殷切期望……

杜爽一直在唠唠叨叨,说个不停,赵匡胤听得实在不耐烦,但是因为是长辈又不好随意阻止,只能左看看,右瞧瞧,左耳进右耳出,一直等杜爽说完,赵匡胤才从衣服里面拿出那封假信,呈给杜爽说道:“今天父亲给我来了 ,说是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急着等外孙回去商量,信中说看到信后马动身,不能耽搁,以防耽误了时机。”

杜爽听完赵匡胤说的话,便接过信看了一遍,说道:“嗯嗯,这也难怪,话说你也离开家有一年了,一定是你家父母在家里很挂念你,所以修书催你回去,既然你父亲在信中催的这么紧,我也不好再阻拦你,只是不知道你这一去会什么时候再回来,你在辛先生那里的功课,是关系你以后前程的大事,如果半途而废,那也将会前功尽弃。”

赵匡胤笑着说:“父亲在信中说了,只是回去商量一些事情,应该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外孙这次回去看看,只要一把事情解决,就会立刻赶回来,我也不想耽误太多功课。”

杜爽点点头说:“这样也好,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赵匡胤说道:“从父亲的来信看,事情十分紧急,耽误不得半刻,外孙明天早晨就要动身了。”

杜爽说道:“你在这里还有很多行李书籍需要收拾,明早就动身,会不会太仓促了点。”

赵匡胤偷笑道:“我早就背着你把东西收拾好了,现在就可以拎包就走的;不过这些是不能明言的,便支支吾吾的说道;外孙此次是速去速回,根本就不用带什么行李,带了也只会是累赘,拖慢我的脚步,外公您说是不是这样。”

杜爽一听,觉得赵匡胤说的也对,便点点头,同意赵匡胤明日一早回去。

第二天一早,杜爽都还没有起来,赵匡胤就已经悄悄地让人把他暗中收拾的行李挑到了城外,让那人在城外等候自己,免得杜爽醒来看到自己的行李就会戳穿昨天自己说的谎话,这里也看出了赵匡胤的滑头。

赵匡胤把挑行李的人送到了门外,一直等到那人挑起行李走远了,他才回到屋内,走到杜爽的房内,对杜爽说道:“外公,外孙前来辞行。”

此时杜爽也才刚起来,正在洗漱,看到赵匡胤前来辞行,便对他说:“你路多注意点,赶路也不要太急了,悠着点。还要记住,速去速回,千万不要耽误了时光,荒废了功课。”

赵匡胤说道:“外孙全都记住了。”

赵匡胤说完便向杜爽行了一个礼,便转身离开,杜爽跟在他后面送他,一直送到门前,站在那里,看着赵匡胤离去,一直看到赵匡胤走得看不到身影,才回了屋。

赵匡胤离开外公家之后,心里想着城外还有人在等他,便迈开了大步,往城外方向奔去,等他到了约定了的地点和挑行李的人汇合之后,便脚不停歇的往汴京赶去。这一路之,白天赶路,晚投栈,走了几天,终于回到了家。

此时赵弘殷正好在家,和杜审瑶正在闲谈,旁边站着二子赵匡义,三子赵匡美。

赵弘殷:“赵匡胤儿离家已经一年,不知道在定喜学的怎么样了”

杜审瑶:“从父亲往日的来信看,赵匡胤儿功课还算可以,连私塾先生都听喜爱他。”

这时从前堂来报,大公子赵匡胤已经回来了,赵弘殷一年没见儿子,听到赵匡胤回来了,心中乐开了花。杜审瑶更加高兴,连忙对着旁边的赵匡义说道:“你大哥已经到家了,你应该出去应加一下才是。”

赵匡义说了一声“好”,便飞奔到外面,迎接赵匡胤。没过多久,赵匡胤便牵着赵匡义的手走入了后堂。对着父母行过礼后,说道:“孩儿不孝,去外地求学,已经一年,从没有给父母请过安,还望双亲恕罪。”

赵弘殷说道:“你在外地能够定下心认真的求学,我们已经很安慰,这可比整天在家里侍奉我们还要孝顺,你哪有什么罪。不过此时既不是过节,又不是过年,你怎么就回来了?”

赵匡胤说道:“孩儿已经在外地一年,心里十分想念家里,反正现在离过年也不远了,就拜别了外公和先生,提早回家了。”

赵弘殷说道:“好好,现在既然已经回来了,就不需要再说什么了。不过现在在家可不能跟以前在家一样,每天都去和那些狐朋狗友耍刀弄枪的胡闹。你必须每天呆在家里温习功课,切记不能荒废了。我虽然公务繁忙,但是我还是会时不时抽空回来看看,如果发现你还跟以前那样,我绝不会放过你。”

赵匡胤说道:“孩儿谨记。一定一定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杜审瑶坐在一边深怕赵匡胤会乱说一通不着边的话触怒赵弘殷,于是乘机打岔,说道:“匡义,匡美,大哥离开你们一年了,你们不是很想念他么,现在她回来了,你们怎么还不去拜见?难道忘了该如何尊重兄长的道理么?”

赵匡义一听到母亲说的话,连忙走前去,向赵匡胤行下拜之礼。只是那匡美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婴孩,哪里听得到杜审瑶说的话,一直站在原地,动也不动。

赵匡胤看到赵匡义向他行礼,连忙把他给托住,顺便仔细的看了看赵匡义,只见赵匡义长得是红唇白面,眼睛像河水般清澈,嘴巴如大海般宽大,两条眉毛都连到了双鬓,两只耳朵下垂到肩膀,这简直就是一副出龙拜凤,天子门生之相,虽然说人还小没有长开来,但是站在面前已经是亭亭玉立,乖巧可爱。

赵匡胤笑着对父母说道:“孩儿离开家里还不到一年,二弟就已经长成如此福满禄盛的模样,想必将来后福不浅,要比孩儿我好得多呢。”

杜审瑶听完,笑着说道:“现在看起来倒是长得还好,只是有没有什么后福,那就是他自己的造化了。”

赵匡胤说道:“孩儿相信自己的眼光的,孩儿有些累了,先行告退。”

赵匡胤说完便退下了,自行去整理自己的卧室。

从此赵匡胤便老老实实的呆在了家里,在他心里不敢忘记赵弘殷的叮嘱,没有去外面找朋友玩耍,只是他的性情还没有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哪是他说可以控制就能控制的住的呢。才过了两天,整个人就按奈不住,偷偷的去找了那群少年时的朋友,又要在外面搞事情了。

赵匡胤以前在家的时候,周围都知道他天生神武有力,身边的朋友都很敬重他,也从不敢对他有任何糊弄。其中有两个人最为要好,一个是来自磁州的韩令坤;一个是来自太原的慕容延钊,大家都是风流倜傥潇洒不羁的勇敢少年。赵匡胤和这两个人本就是旧日知己,如今在外求学回来了,怎么也少不得互相拜访,彼此往来,每天大家都聚在一起吃喝玩乐。除了研究五一之外,时而结伴出游,时而出外狩猎,时而比试射箭,时而击球蹴鞠,甚至于斗酒赌博,反正无所不为,可为必为。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9 20:30:17
第十二章 旧友新识 同度元宵



诗曰:

旧时玩伴志向同

友谊深切难共度

新灯贺节是元

识多猜谜在今宵




某一天,韩令坤约了赵匡胤到一处隐蔽的土屋里面去赌博,正玩得兴高采烈,胜负未分的时候,从外面传来一阵声音,声音极为吵闹,弄得人都没兴致继续玩下去,他们二人便暂停了正在玩的这盘,翘起耳朵仔细的听了听,觉得这声音好像一直是在土屋面来回盘旋,并没有去到其他地方,两个人都感到很奇怪。

赵匡胤对韩令坤说道:“感觉是有什么鸟在面飞,你听那声音里面夹杂着翅膀飞动的声音。这个地方本来就靠近山林,没什么人烟,是不是有什么毒虫猛兽正好经过此处,把这里的鸟类给吓到了,否则为什么鸟会叫的这么厉害?反正我们也随身带了弓箭,要么咱么出去看看?如果真的是什么毒虫猛兽,我们可以当场把它除掉,也算是为这一方土地除害了。韩兄觉得怎么样?”

韩令坤哈哈笑道:“赵兄所言正是我想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于是两人放下了赌具,各自拿了弓箭,走出了土屋,往四周看了一圈,根本就不是什么毒虫猛兽,而是有一群鸟雀,在土屋的屋顶鸣声搏斗,声音非常的大。

韩令坤对赵匡胤说道:“这些鸟雀还真不知好歹,他们本来都属同类,还要拼命似的相互搏斗,自相残杀,难怪现在的那些军人也是一言不合便大动干戈,就算是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也不觉得可惜。”

赵匡胤回道:“这些鸟雀如此不停地搏斗下去,都没有要停止的意思,结果肯定会是两败俱伤。我们是不是可以想个法子,帮他们解解围呢。”

韩令坤说道:“要想为他们解围不是件难事,还需要想什么法子,只需要在地捡一些碎石子向这些鸟雀扔去,它们受到惊吓,自然就会各自逃散,没有心再斗下去了。”

赵匡胤笑道:“抛转掷石头那种玩意,都是小孩子玩得,我们都长得这么大了,还以英雄好汉自居,怎么还能使小孩子那种动作呢。”

韩令坤道:“那赵兄有什么好的点子么?”

赵匡胤说:“既然它们要同类相争,那就得好好治治它们,这样就可以以儆效尤,它们以后也就为引以为戒,不敢再胡来。正好我们都拿了弓箭在手,要不射死其中几只,以暴制暴。”

韩令坤点头说道:“好好,赵兄说的很有道理,它们互相不停地搏斗,就是一种凶狠残暴的举动,我们射死它们其中的一两只,也不算什么过错。”

韩令坤说完,他们两个都往后退了几步,退到了离土屋有一丈多远的地方。

赵匡胤和韩令坤举起了弓,搭好了箭,正准备要射出去,突然崩的一声响,犹如天崩地裂,顿时周围布满了灰尘,眼睛睁都睁不开,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倒了下来。在土屋顶那些争斗搏击争鸣不停的鸟雀也被吓的四处乱飞,一溜烟就不见了,刹那间周围就宁静下来,没有一点声息,死寂沉沉的,他们两个人也用手揉了好一会儿眼睛,才能睁得开。

韩令坤仔细看清楚了才发现原来是土屋倒塌了,他也吃了几口灰;咳咳,这是什么情况,怎么这土屋无缘无故的就倒塌了,

赵匡胤说道;真是走运啊,好好的土屋就这么倒塌了,我们如果不是听到鸟雀争鸣搏斗的声音,都还在土屋里面堵得起劲,也就不会跑出来,这个时候也就被埋在里面了,都成了冤死鬼了。

韩令坤说道:“说来也怪,难道那阵鸟雀搏斗争鸣的声音,就是为了引我们出来,解救我们的?这也说明我们是命不该绝,老天都借这些鸟雀引我们出土屋。这样看来那群鸟雀还算得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还差点恩将仇报,用于弓箭把它们射死,真是罪过罪过。”

赵匡胤接着说道:“幸好这土屋倒的及时,我们才没有射死这些鸟雀,否则不知道要残害多少条性命。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的对待生物,务必要加以保护它们,哪怕是被蚊虫叮咬,也不会再去伤害它们,这也正是体恤生命,应了那句天要好生之德。”

韩令坤点头说道:“赵兄所言极是,也是一个仁慈的人应该说的话,功德无量,我也一定会牢记你说的这番话,不到万不得已,以后绝不会伤害任何一条生命。”

赵匡胤说道:“韩兄说的很有道理,需要明白天地只见最大的德行便是放生,不论是不是属于这宇宙里的一草一木,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受天地爱惜保护的,不忍心去残害。如果我们无缘无故的把它给作践了,那就违背了需要珍爱生命的德行,那就要触怒天地了……”

韩令坤不等赵匡胤说完,插口说道:“那按你这样说,假如我们以后要带领兵马和敌人开战,那是不是也不能杀害他们呢?“

赵匡胤说道:“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本身就是用生命去做赌注,那是为各自国家效力,为各自国民请命,当然不属于我们说的那种。不然的话,像成汤周武都是圣人,就不会发起有牧野之师、孟津之会那些了,就是因为要反抗暴力,救民于水火,也正好践行了苍有好生之德,如果他们只有妇人之仁,各种实施暴力的生命都不肯去伤害,那全天下的民众,不是都要死于桀纣的暴虐之下?因此成汤周武那种伤害生命,只是为了救护更多的生命,你是没有理解清楚我的意思,产生了误会。不过呢,还需要想到的是,如果做了带兵的将领,虽说战场刀剑无情,不可能不伤害到生命,不过真的了战场,还是应该多想想好生之德,如果能够少一些杀戮,那都是为国家留下了一点元气,需要明白要就算是走到了绝路也要从中找到生路这个道理。所以同样是为了争城夺地,谁是仁的一方,谁是暴的一方,就是从这些道理里面判别出来的。“

韩令坤听完赵匡胤的这一番论述,从心底里油然对赵匡胤十分佩服。本来还想继续和赵匡胤谈论,可是发现时候已经不造了,就对赵匡胤说:“赵兄,现在时候很晚了,再呆下去恐怕城门就要关闭了,不如今天到此为止。”

赵匡胤说道:“就依韩兄所言。”

于是他们两人各自带着弓矢,返回了城内,然后就地分手各回各家了。

光阴似箭,残冬已随雪飘去,腊去春回至新年。欢天喜地,忙忙碌碌的除夕过去,很快就到了元宵佳节了,整个汴京城内,按惯例是要大放花灯,与民同乐。

在元宵节前的三天,就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此时的赵匡胤,也没什么事,懒懒的躺在家里,日夜盼望着和柴荣、郑恩的元宵节赏灯之约。只是没想到的是,在正月十五的白天,那两个人都不见踪影,赵匡胤心里明白,三兄弟情深义重,如果没什么事,柴,郑二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失约的,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导致不能脱身。

赵匡胤就一直闷在家闷到了晚,陪着父母兄弟一起吃了团圆家宴。因为他父亲赵弘殷需要管理禁军,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不能在家多呆一分钟,就只在席稍微坐了会儿,喝了两杯酒,吃了几口菜,算是应了元宵佳节的景,然后急匆匆的回到岗位,调配禁军巡查街市,维护好游人的秩序,

赵匡胤在家陪着母亲兄弟,吃完饭散了席,便对母亲杜审瑶说:“母亲,今天孩儿和朋友约好,一起同前去赏灯。”

杜审瑶说道:“既有安排,便各自去把,只是不能在外闯事,早去早回。”

赵匡胤说道:“孩儿知道,孩儿先去了。”

赵匡胤便辞了母亲,迈着阔步,往外边去了。他走到了众人约好的地方,在那里看到了许多的少年朋友,有韩令坤、慕容延钊、张光远、杨廷龙、周霸、史圭、李汉升、李重进等人,他们已经聚集在那里,一看到赵匡胤来了,就全都欢呼着迎接他说;赵兄终于来了,现在我们应该可以出发去看灯了。

赵匡胤说道:“你们知不知道哪里的灯彩最壮丽啊”

韩令坤抢答道:“我知道,是南天门天庆楼。”

慕容延钊也说:“还是被韩兄抢答到了,应该就是南天门天庆楼。”

赵匡胤说道:“不错,就是在南天门天庆楼,正好离我们这里很近,我们就去南天门天庆楼游玩一番。”

好。

好。

所有人都表示赞成,大家也就直接往南天门走去了。

此时整个汴京城的灯火都已经点亮,走在汴京城的路,笙歌时时从耳边刮过,弦瑟次次和笙歌相和。在道路两边种满了绿槐,在河堤边又垂立着青柳,风景是何等的奇妙,让人赏心悦目,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但是因为看的人多,所以既有一个规矩必须遵守,那就是游人需要排列成对,一个一个往前行走,后面的不能超越前面的,如果有人不遵守规矩,站在街旁的禁军,就会来找他麻烦。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夜虽然没有宵禁,出行的人极多,但是秩序依然能够维持,不会有扰乱。

赵匡胤是知道走路规矩的,他也只能遵守规矩,缓慢的向前走,在走过天庆楼之后,就到了御勾栏。

在这个御勾栏内,就有一对南唐进献的美人,一个名唤大雪,一个叫做小雪,两个人都是千娇百媚,丰神绰约,她们最擅长的还是歌舞。

今天正好是元宵节,两个美人也在门前搭建了高台,向世人展示她们绝妙的鼓舞技艺。

韩令坤最先到达了御勾栏内,此时双美正站到台准备歌舞,他对后面的赵匡胤说:“赵兄,赶紧过来,好戏就要开演了。“

赵匡胤说:“你先欣赏,我随后就到。“

等赵匡胤到了,为了能看得更清楚点,就使劲的挤到台前,看到两个美人的舞姿,真的是歌声绕梁,舞姿赏眼,把赵匡胤那些人看得是心花怒放,他们也会时不时的禁不住高声喝彩。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29 21:58:32
第十三章 只谈风月 齐入教坊



诗曰:

只想欢快心要齐

谈笑相随百花入

风声作琴何人教

月影婆娑落街坊



赵匡胤和那群哥们就在大小雪的台前观看她们的歌舞,当歌舞演到十分精彩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大声喊起好来,只见大小雪又来了一次空中炫舞,赵匡胤又鼓掌喝彩,嘴里还叫道;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忽然从围观的人群里面钻出来一个还汉子,走到赵匡胤的面前说道;二哥,原来你在这里寻开心呢,要不是听到你的声音,还真不一定找得到你

赵匡胤转头一看,那人正是郑恩,看到是郑恩,更加高兴,说道:“你怎么这么晚才过来。”

郑恩说道:“次跟您说过我也离开家有几年了,这次回家,家里一大堆的杂事要处理,根本就很难可以早日动身过来,一直到今天晚我才到汴京。到了汴京之后,随便找两个落脚的地方,把行李安置好了,就赶忙去找你,哪里知道你已经离开家来赏灯了,我也想不到其他办法,就只能一个人瞎找,到灯市来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到你。一到灯市,发现这里人山人海,往前走一步都困难,心想估计是找不到你了。还好经过此处时,听到你的声音,找到了你,还算是幸运,否则又要如无头苍蝇四川乱碰呢。对了,柴大哥去年不是也已经答应今天会来汴京的么,按道理他应该已经到了很久了,怎么没有跟你一起出来赏灯啊。”

赵匡胤摇摇头说道:“我到现在都没有看到柴大哥,按理说他不是一个言而无信的让你,我想他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脱不开身,所以没空过来。算了,今天就不要去想他了,既然你来了,我给你引见几个朋友,如果你能跟他们结交,将来指不定还会有个照应,一起建功立业什么的。”

赵匡胤说完,便把郑恩拉到了韩令坤等人的身边,一一做了介绍,彼此交换了姓名。正好都是一群少年英雄,正所谓英雄识英雄,大家意气相投,别提有多高兴。

张光远看到大小雪两个人歌声婉转,舞姿优美,眼珠子都不会转了,美是需要静下心来欣赏的,于是他就想在御勾栏喝几杯,多花点时间慢慢欣赏。正好此时郑恩又来了,结交了一个新朋友,必须要把酒言欢,便对大家说;今日结交到郑恩这个英雄,旁边又有两位美人起舞相伴,真是美事一桩,不如就在这御钩栏为郑恩兄弟接风吧。

大家都同意道:“如此甚好。”

只有赵匡胤大声阻止道:“你们是不是活腻了,难道你们不知道这里的两个妓女,一个是大雪,深得汉主的宠幸;另一个是小学,也是太师苏逢吉的禁脔。这些个秘密,外人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但是我却了解得一清二楚。也不知道有多少名门子弟,都贪图这大雪和小雪的容貌,有事没事都会来御勾栏洒钱抛银,为的就是想和两个美人亲近亲近。汉主整天呆在深宫,对外面的事可能不会那么快就知道,倒是那苏逢吉,就是个胸襟狭窄,醋味十足的人,他自从和小雪交好以后,为了防止有其他人跟小雪勾搭,便安排了许多的心腹,躲在暗中侦查,一旦发现有什么人,想打大雪和小雪的主意,就会立刻前去报告。那苏逢吉就会使出各种手段,惩治那些人。因此有不少王孙公子,达官贵人,不过只是爱慕两个妓女的才貌,来过御勾栏一两次,苏逢吉就对他们恨之入骨,找到机会就陷害。所以啊,因为大雪和小雪而丧身亡命,倾家荡产的不计其数,如果我们还要过去饮酒作乐,那就是在太岁头动土,必定会惹到大麻烦。我在这里警告你们,还是消了那个念头。”

慕容延钊听了赵匡胤说的一番话,非常不服气,勃然大怒说道:“勾栏本来就是个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来寻欢作乐的权利,他苏逢吉依仗自己是,就把这里给霸占了,就不许别人过来玩?再说了,他身为当朝宰辅,是朝廷的重臣,百官的表率,包妓女喝花酒本来就是一件有失身份的事,他怎么还敢随便禁止不让其他人到这勾栏寻欢作乐啊。或许其他人怕他权势,可我慕容延钊偏偏不怕他,你们尽管放心前去,如果姓苏的要找人麻烦的话,我就只要一拳就要他满地找牙,我倒要看看他能奈我何。”

赵匡胤没等慕容延钊说完,连忙止住他,摇着头说:“快不要胡言乱语,你们如果不听说我话随意乱来的话,一定是要出大乱子的。”

其他人都没有说话,史圭也觉得不服气,说道:“赵兄一向都是胆量惊人,怎么今天突然这么胆小怕事?依我看,苏太师现在正跟在御驾旁边,在五凤楼赏灯侍宴,哪有时间跑到这里来,我们正好趁这个机会,寻点乐子,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赵匡胤说道:“你想的倒是简单,如果有人去了勾栏,苏逢吉在当时并不会对他怎么样,不过到了日后,他就会暗暗的使出伎俩陷害,那些闯祸的人自己被杀的那一刻,都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古语有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又何必仅仅为了好玩,去冒这种风险呢。况且在汴州寻欢作乐的去处多的是,我们只不过是为了饮酒,大可以去旁边的其他妓院,何必非要在一棵树吊死呢。”

韩令坤接着赵匡胤的话说道:“赵兄说的很有道理,风月场所本来就是寻欢作乐的地方,既然这里有这么大的风险,我们尽可换个其他地方,大家开怀畅饮,随心所欲,岂不快哉。我前天听说在教坊司,来了一个新妓,名字叫做韩素梅,才貌双全,比大雪,小雪还要在她们之,我们何不去教坊司走走?”

大家觉得说的也对,只是出来玩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大家便从拥挤的人群里挤了出来,这一群十几个少年,就往教坊司走去,奈何赏灯的人络绎不绝,前进缓慢,就只好边走路边四周看看,欣赏一下身边的风景。只见周围赏灯的游人,是什么人都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好的坏的,蠢得俏的,不计其数,把一条大道堵的水泄不通。

赵匡胤十几个人,前后紧贴小步慢走,迈着蜗牛的步伐好不容易转过了东阁巷,终于来到了教坊司门前,在门外边就已经听得到里面琴箫悦耳,歌声绕梁,想想那莺歌燕舞的景象,欢声笑语的热闹劲,绝对是可以跟御勾栏相媲美,十几个少年脸笑嘻嘻心里都在想果然没来错,都直接往里面赶。

管事的老鸨,看到这群少年个个身着华衣贵服,气概不凡,举止优雅,以她的经验看都是非富则贵的公子,他们能够光临,这次一定可以大赚一笔,哪里敢怠慢,急忙的迎来过来,双手下垂,作了个礼,直挺挺的站在那儿,开口问道:“承蒙各位公子光临,让我教坊司顿时蓬荜生辉,不知道各位公子是否有相好的姑娘,请具体吩咐明白,暂时还请各位公子在客厅品茶,小的会立马给各位公子通报,好让姑娘们早点迎各位公子入内。”

老鸨说完之后,依然恭敬的的站在原地,等候吩咐。可她没先到的是,十几个人最先进来的,是郑恩和周霸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山野村夫,学品不高,行为不羁,听到老鸨说的话,压根就一个字都没听懂。看到老鸨说了一大通话后,还是垂着两手,傻站在一边,并没有带大家入内的意思,心想这人这个样子明显就是瞧不起人嘛。他们便齐声大叫说;你这是哪里来的乌龟,就只会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叫完了还有站在这里,不带着我们进去,这是什么服务态度?是不是怕我们在这里玩完后不给钱啊?

老鸨看到这两人满面漆黑,就好像是被烟熏过一样,吓得她不知所措,一句话都不敢说。

郑恩看到老鸨一个字也不说,勃然大怒,吼道:“你这个王八羔子,竟然敢这么怠慢我们,这还了得,老虎没发威还当我是只病猫,看我怎么收拾你,让你长点记性才好。”说完,郑恩就要撸起袖子,举起斗大的拳头,就要向老鸨砸去。

赵匡胤看到郑恩的举动,连忙从后面抢到到前面来,挡住了郑恩的拳头,并对他说:“三弟为何如此莽撞;她都已经问过有没有相好的姑娘,你都没有把韩素梅的名字报给她,教坊司的姑娘又不止一个,她能把我们领到哪个姑娘的房里去呢?你都没有先怪自己没有规矩,反而怪责她瞧不起人,这是不对的。”

郑恩被赵匡胤说的无地自容,知道自己理亏,只能默默地站在那里,耷拉着头。

赵匡胤又对老鸨说道:“我们虽然有十几个人,但是没有一个人在教坊司有相好的姑娘,都是因为听说教坊司新来了一个姑娘叫韩素梅,才貌冠绝汴州,整个汴京城内,无人能出其右。所以一起前来为睹韩素梅姑娘的芳容才技,就请你把我们带到韩素梅姑娘的房间里去。”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30 09:43:55
第十四章 韩家女子 芳心已动



诗曰:

韩府千金压群芳

家道中落遇知心

女人只需疼而已

子夜歌声可感动



老鸨看到赵匡胤帮自己解了围,心里已然感激,听到他说要去找韩素梅姑娘,就领命带他这十几个人去了韩素梅的房前,在门外喊道;韩姑娘,有客人来了。

韩素梅听到有客人来了,就把门帘拉了起来,亲自走到门外来迎接,对众人道:“各位公子,请。”

大家进了门后,各自寻地方坐了下来,韩素梅边给各位公子倒水边问道:“不知各位公子是何姓名?”

那十几个少年便一一报了自家姓名,又看到韩素梅应酬十分钟周到,款待客人时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心里都在想:“实在是了得,果然闻名不如见面,这绝不是一般姑娘所能比的。”

大家又都盯着韩素梅看了一阵,见她长得是肤白如皎月,脸杏可羞花,一双曼丽雅倩眉,一对清澈灵巧眼。身材更是不长一分不短一寸,不瘦一丝不胖半点,婀娜有型。可最让人销魂的还是裙下双钩,不足三寸,想必金莲也不过如此,盈盈玉立,就好比是明月座嫦娥临凡,广寒宫内仙子降世。那种天然雕饰的秀丽姿态,不是用文字可以形容出来的。

那群少年就呆呆地坐在那里盯着韩素梅的行为举止,什么话也不说,只有郑恩和周霸两个莽夫,果然是与平常读书人有所不同,审美观也是异于常人,并不觉得韩素梅有多美或者是又有多丑,进了房间才刚坐下,赵匡胤等人还在饱餐秀色,他们两个人早已经喊着叫着要酒宴。

赵匡胤被他们吵的定了定神,连忙阻止他们说道:“你们就不能悠着点,猴急猴急的,成何体统。等我跟素梅姑娘商量一下,早晚是会有酒给你们喝的。”说完,便对韩素梅说道:“我们十几个兄弟,早就听闻姑娘的名声,渴望能得一见,今天冒冒失失,唐突至此,承蒙姑娘不弃,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让我等吃闭门羹,实在是万幸。可是你看我这两个兄弟,人是极好的,只是天生就有嗜酒的嗜好,即便来到姑娘这边,如此国色在旁,还不知足,还想有进一步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借姑娘妆阁宝地,摆一桌酒席,把酒畅谈一番。当然,和姑娘初次见面就要如此骚扰芳闺,生怕姑娘会见怪,还望姑娘能够原谅他们不谙礼节,勿要责备他们才好。”

韩素梅听完赵匡胤之词,忙回道:“赵公子这是哪里话,承蒙各位公子慧眼,不嫌弃这片芳菲之地,愿意到我们这种小地方来,已是我们的万千之幸。而且还要破费摆酒设宴,照料我的生意,这本就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哪还有见怪之理。只不过各位公子是第一次来到敝院,只不过是一桌酒宴,理当应由贱妾作东,以便尽地主之谊,还请各位公子千万不要客气才好。”

赵匡胤说道:“姑娘说话真是太客气了,我们第一次来到姑娘妆阁,说什么也不能麻烦姑娘。说完从怀中取出十两一锭银子,塞给素梅并说道;有劳姑娘费心安排庖厨代办一桌酒席,如果还不够的话,尽管说与我,我照单全收。”

赵素梅哪里肯接赵匡胤的银子,你推一下,我推一下,再三退让,赵匡胤坚决不答应收回,韩素梅也没其他办法,也就收下了。

赵素梅便道厨房,找到主厨说:“我院内需要置办一桌酒席,立刻就要,不得耽误。”

主厨笑道:“素梅姑娘院内可是来了贵客?竟让姑娘亲自下来吩咐。”

赵素梅把十两银子递给主厨说道:“什么贵客不贵客,来了便是客,哪,这是客人给你的,休要迟延。”

主厨拿到银子,笑得更开心了,说道:“出手这么大方,还不是贵客,姑娘你放一百个心,只会更早,不会延误。”

韩素梅回了房间,不到一刻工夫,就有一个老鸨跑来问韩素梅:“姑娘是要在哪个房间摆酒宴?”

韩素梅说道:“那些个公子不是旁人,就摆在我的房间内。”

老鸨应道:“是。”然后便在韩素梅的房间内调排桌椅,摆设杯盏,等一切都陈列完毕,韩素梅便对大家说道:“请各位公司入座。入座的时候大家都推赵匡胤去做座,赵匡胤推辞道;千万不可,你们再想想谁更合适。”

郑恩看到赵匡胤不肯去坐座,就在旁边大声说道:“二哥你就不要再谦让了,今天柴大哥不在,从各方面看那个座位都该你坐,你还是不要再推辞了,再你让一下我让一下,黄花菜都凉了,就算我等得我肚子都等不得。”

众人也说道:“还是郑三弟爽快,赵兄你就坐去吧。”

赵匡胤看到众人坚持要自己坐座,也不好太推了,便说道:“既然如此,那兄弟我恭敬不如从命。”

其他人也就按照年龄大小依次坐了下来,

这一席龚十几个人,都是自家兄弟,没那么多客套,你一杯我一杯,来杯就干,杯出必空,喝的别提有多畅快。韩素梅挨个敬了一轮酒,随后便坐到了赵匡胤的身后。

慕容延钊看到韩素梅坐下了,便说道:“一直听闻韩姑娘琴技超凡,今天我们兄弟把酒言欢,还望韩姑娘演绎一番,为我们兄弟助助兴。”

韩素梅听到慕容延钊要自己演奏,也没有拒绝,说道:“既然诸位公子这么有雅兴,那我便为诸位公子演奏一曲,希望诸位公子不要见笑。”

韩素梅边开始拉起了弦索,同时唱了一支曲,歌声抑扬顿挫,足以断开云层,裂碎巨石。

张光远说道:“韩姑娘歌声和弦索相互配合,互相衬托,令人如痴如醉,果然是名不虚传,的确算的是色艺双佳。其他公子也全都附和。”

韩素梅说道:“让各位公子见笑了,今日能得见各位公子,已是幸运。”

慕容延钊说道:“不知韩姑娘为何会来教坊司。”

韩素梅听到问起自己的身世,也没有隐瞒,说道:“我本家也是积善人家,可惜父母双亡,又遇到乱世荒年,无依无靠,只能流落风月,但是也只是卖艺不卖身,平日里表演些声技,求得些银两,借以度日,从不曾留客住宿,但愿他日遇到良人,平淡度日。”

赵匡胤说:“素梅姑娘能知自爱,出淤泥而不染,实属难得,今天只谈风月。”

接着大家继续畅饮畅谈,边喝边聊,筹光交错,都是十分高兴。等到散席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各位公子便辞别韩素梅,都要赶回家中。其他公子都是一一别过,唯有赵匡胤,韩素梅脸呈现出一副恋恋不舍的模样,她今天一见到赵匡胤,见他方面大耳,红光照人,龙行虎步,品貌不凡,就已经猜测此人一定有不可限量的前程,早就芳心愿许。这次分开,唯恐赵匡胤会一去不再来,自己的心事,将永难实现,所以在赵匡胤临走的时候,竟然拉住了赵匡胤的衣袖,对赵匡胤说;赵公子没空也可以来走走,有空就更加要来坐坐。

赵匡胤本身就是个心胸阔达之人,江湖的男女,也就看做是兄弟姐妹,对于儿女私情,从不放在心,只是郑恩已经看出来韩素梅对赵匡胤是十分爱慕,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已经写在了韩素梅的额头,于是便取笑韩素梅说道:“你如果能够始终保全贞节,永不失身于他人,我就会时常劝导赵公子,如果以后有发迹的一天,一定会纳你做个偏房,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

韩素梅听到郑恩虽然像是在取笑,但是有说得十分认真,不像只是个玩笑话,于是用手指着天发誓说道:“贱妾一定谨遵郑爷的吩咐,于乱世中始终保全清白之身,即便倒悬脖口,也不会改变,只为守候赵公子,决不食言。可是,万一赵公子他日发迹之后,又对今日之事反悔,对我韩素梅也会不公,所以就请各位公子一起做个凭证,让赵公子留个信物,我才可放心。”

赵匡胤看到韩素梅把郑恩说的笑话当了真,急忙辩驳到:“韩姑娘,这时那位郑恩在拿我们开玩笑呢,你可千万不可当真啊,你不知道,我有父母在堂,婚姻大事,自己根本做了不了主,而且我现在连正室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哪里还有先娶偏房的道理。姑娘还请把今日笑话忘记,万不敢耽误姑娘的终身。”

韩素梅也急了,解释道:“我今日向公子所求的,并不是立刻就要公子娶了我,而是等到公子有一天发迹以后,才履行今日之约。刚才公子说到,现在公子父母还在堂,自己不能做主,这我也能明白,但是如果公子发迹了以后,难道还不能自己做主吗?不论公子需要多长时间,十年,二十年,我都会保全自身清白,守候公子,绝不会后悔。至于公子说还未取得正室,不能先娶偏房,这也是世俗的道理,贱妾自动听从公子的安排,绝对没有催促公子的意思,现在只是希望公子能够表个态,给我一件信物,我才好放心。”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30 11:05:19
第十五章 既已成家 就想立业


诗曰:

既然相伴要牵就

已无后顾追梦想

成长历练男儿立

家庭和睦旺事业



赵匡胤被韩素梅说的有些惭愧,低下头去,没有说话,心里竟然有进退两难的感受。其实吧,赵匡胤对韩素梅也不是一点意思都没有,怎么说韩素梅也生得貌美如花,怎么说韩素梅也是能歌善舞,只要是个正常男人对这种艺貌双绝的美人敢说一点爱慕都会没有?今日又听到韩素梅甘愿做自己的偏房,这种好事有几个人能遇到的啊。只是家里家教严谨,规矩严明,没有父母同意,也不敢轻易允诺别人啊。突然之间被韩素梅把关系捋得这么顺,虽说都是在情在理,可是一时之间,难以决绝,无言以对,只能低头不语,把自己为难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张光远瞧着赵匡胤那副模样,知道他是进退两难,左右为难,于是对赵匡胤说道:“人家韩素梅是真心实意情愿做你的偏房,而且还并不要求你现在就要实心,这种人你从哪里找去,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就快答应吧。”

韩令坤也说道:“古人都已经说了佳人难得。人家韩素梅对你可是一见钟情,一见倾心,这指不定就是前生的缘分,像这种好事砸到你的头,你怎么缩头呢,还是快答应人家吧。”

赵匡胤听了张光远和韩令坤两人说的话,还没有作答,郑恩这个最想今天这是做成的人,就已经抢先说话了:“二哥平日里可是个爽快的人,怎么今天搞得跟个女子似的,犹豫不决。这等好事,要落到其他人身早就答应了,你咋还不接受呢。韩素梅只不过是要你留一件信物,你在腰间不是一直挂了一块玉佩么,你就把这块玉佩给她得了,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那就让我拿下来,我帮你转交给她。”

郑恩说完就走到赵匡胤的身旁,把赵匡胤腰间挂的那块玉佩解了下来,随手转给韩素梅说道:“这块玉佩啊,可是赵公子一直挂在身的,赵公子一直把它看做是宝物,今天便算作赵公子的信物,你可要收藏好了,日后如果赵公子发迹了,自然是回来娶你过门的。但是你可也不能忘记我老郑今天是怎样的出力,将来的那杯谢媒酒,你一定要怎么丰盛怎么来。”

韩素梅听了郑恩说的那番话,感到非常不好意思,满脸通红,只能含羞带笑接下了玉佩,好好地收藏起来。赵匡胤看到事情已经这样了,也就来个顺水推舟,不再去阻挡,任凭郑恩替自己促成这件事。

慕容延钊看到好事已成,便大声说道:“还是老郑爽快,这般那般就把一件美事办成了,有趣,真有趣。”

其他公子也跟在慕容延钊后面拍手称快,可是夜色已经太晚,大家只能就此分手,各自散去。

赵匡胤从那以后每天待在家里,整日里要么看看书,写写字,要么练练武,健健身,哪天有空,雅兴来了,就和张光远等一群少年,随意游玩,四处嬉戏,况且现在又多了韩素梅这个红颜知己,时不时的去她院里唠唠嗑,聊聊天,一切都是岁月静好,时光唯美,日子不要过得太快哦。

不知不觉,已经夏去秋来,赵弘殷已经为赵匡胤在贺家下了聘礼,商定了良辰吉日,就此完婚。

公元944年,赵匡胤在汴京迎娶贺景思之女贺贞为结发妻子,两夫妇新婚燕尔,郎才女貌,夫唱妇随,感情自然很深厚。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公元948年,也就是汉隐帝乾祐元年,凤翔,河中,永兴三地,因后汉隐帝初登宝座,相互勾结,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朝廷也不得不派将出师前去讨伐。

后汉隐帝委派了赵弘殷前去凤翔王征讨王景崇,朝廷旨意一下,赵弘殷便匆匆抽兵点将,选好了日子就等出师。

赵匡胤听到父亲将要奉命出征,就来了劲,一股雄心卓然升起,心里很想跟赵弘殷一同前往,于是对赵弘殷说道:“父亲此次前往征讨凤翔,少不了一场恶战,但也是锻炼的好时机,孩儿想和父亲一同前往,共同杀贼。”

赵弘殷听到赵匡胤也想去打仗,肯定是不同意,对赵匡胤说道:“小破孩,打仗是要死人滴,你还以为是校场比武,你让让我我让让你那么简单,你才娶亲不久,应该和妻子多培养培养感情,尽早为家里添丁,为父母尽孝。”

赵匡胤听到父亲拒绝,嘴说都遵从,但是心里肯定是不开心,晚躺在床辗转反侧,就在想:“父亲竟然不同意我一同前去,实在太可恶了,想我满腔壮志,该付何处。不行我一定要去,要么我先跟母亲妻子商量一下,等为父亲送完行,我就立即收拾行李,向军营赶去,到那时我都已经到了军营,父亲他也不好再赶我回来,那样我就可以阵杀敌,图取功名,开创自己的事业了,哈哈哈哈,我太聪明了。”想到这竟然在心里哈哈大笑起来,忽然又想到:“父亲是个大丈夫,奇男子,尚且都还会害怕我跟着他出兵,担心我会有危险,坚决不答应,想那母亲只不过是女流之辈,胆量更小,如果直接跟她说,知道丈夫和儿子都要去打仗,恐怕更是不会同意。不行,这件事不能告诉母亲妻子,要么等父亲出兵以后,我还是瞒住她们偷偷地跟在后面,来个不辞而别,省得搞出一大堆阻挠。于是,他每天都会偷偷地在一个袋子准备些东西,然后把袋子藏在隐蔽的地方,以备后用。”

赵弘殷胸中有了主张,整个人就安详多了。每天都帮着赵弘殷处理公事和私事,等到了出师的吉日,赵弘殷祭过旗,便和送行的人一一话别,临行前对赵匡胤说;不论是家事还是国事,事事务必谨慎;四书也好,五经也罢,各门课程都要读好,切不可再做外出旅游的事。

赵匡胤回道:“一切谨遵父亲教诲。”

此时已经三声炮响,前锋军队早就开拔,赵弘殷便跨雕鞍,对着送行的人拱手作别。只见那旌旗随风招展,刀枪随手纵横,赵弘殷被大大小小的将领前围后绕簇拥着前行,大队人马就往凤翔一路而去。

那些赶来和赵弘殷送行的同僚和亲戚,眼见军队越走越远,也就陆续散去了,赵匡胤少不得代替父亲向他们表达谢意,等到送行的人都走光了,他才迅速的往家赶去。

赵匡胤今天看到父亲出兵时威风的样子,心里满是羡慕嫉妒,恨不能马赶往战场,立下不朽功勋,在朝廷有个一官半职,就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军之首,让底下一群个将官兵士在自己周围拥护。为了早日达到这个目标,他必须越快前去越好,他先是第一时间回到家里,对母亲妻子说道:“一段时间以来,几个好友一直来信邀我前去讨论如何读书作文,今日父亲已经出行,我想是时候前去和好友们一起研讨。”

母亲说道:“孩儿早去早回。”

赵匡胤便暗中插弓袋箭,携了杆棒,提着包裹,溜走了。这件事既没有通知张光远,韩令坤等一般好友,也没有告知红颜知己韩素梅,可怜韩素梅都还天天在院中想着赵匡胤有空就会来坐坐,直到后来张光远打听清楚了赵匡胤的去向,韩素梅才从张光远的口中得知赵匡胤已经不辞而行。

从此韩素梅每天都在家中对天拜祝:“愿赵匡胤早早立功,奏凯归来,贱妾一定会守定前盟,保全贞节。”韩素梅每天交往的人,也只有赵匡胤的一班朋友,早前郑恩,张光远等还会偶尔带来些消息,后来郑恩等人也去追逐各自的功业,就再也没有人到韩素梅院里。

赵匡胤提了包裹偷偷地出了门,可是因为自己的远行并没有告诉家里人,想到如果自己的母亲妻子发现自己突然不见了,一定会很着急的,于是他就在路写了 ,托人带回了家里给家里报个平安。杜氏婆媳收到赵匡胤的信之后,才知道赵匡胤竟然是想去凤翔从军,虽然心里非常担心,但是人都已经走了,也就只能随他了。

赵匡胤人生地不熟,走着走着,根本就不认识路,按道理如果去凤翔应该是往西走得,他倒好一心只想立大功,所以路一刻也不耽搁,迈着大步急匆匆地往前走,那阵势就是巴不得立马就赶到,一直往前狂奔,可是,他不知道自己竟然走错方向了,本来是往西的,他正好走的是绕了个直角的方向,往南边去了。

等他发现自己走错路,都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只能自己安慰自己,男儿志在四方,既然走了南方,那就将错就错,继续往南方走下去,说不定有其他机缘呢。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走啊走走啊走,走到天黑了,才发现周围没有个借宿的地方,路连个人影也没有,就自己孤零零的一个,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 下一章加入书签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30 13:07:25
第十六章 饥困交加 有座寺庙



诗曰:

饥饿找吃哪里有

困倦无人想让座

交谈闲聊留在寺

加餐给睡是好庙




各位看官,那赵匡胤可真是马不停蹄,人不停脚,一心只想急赶路,全头不顾身何处。赶吧赶吧,到了晚,哎呀,我在什么地方啊?这里有没有客栈啊?这人啊,一旦把一门心思都放在某一件事,那对其他的必定就如蜻蜓点水般,不知道不明了。那就继续走吧,一路走下去,全都是一望无际的旷野,哪里有半点人烟。

走了两日,已抵襄阳。所苦的是此次出外,乃是背着母亲妻子不别而行;随身资斧,所带无多,这时已经用罄,再向前去,尚不知有无机缘,所以心内甚为着急。

这天又走到了天色快黑的时候,身盘缠已经用尽,虽然大街是有不少客栈,可是只能在外面看看,住是住不起的,只能边走边观望,说不定有个什么角落可以挤挤。

刚好看到有座寺庙,赵匡胤走了进去,看到几个小僧,向他们说道:“小师傅,我远行经过此地,天色已晚,盘缠又用尽,暂无安身之所,想借贵宝刹暂住一宿。”

可是做僧徒的,还是势力的较多,他们在平日如果看到富贵显赫的人,就自然去阿谀逢迎,现在看到赵匡胤衣衫褴褛、行李萧条,还当是落魄劳役,不会有什么有水,就以白眼相对,一口回绝,让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赵匡胤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言辞婉切,再三相求,只住一晚,小僧徒硬是不答应,

赵匡胤看他们这么势力,心里烧起来一把火,大声说道:“你们还是出家人,本应该慈悲为怀,你们受的也是各方香火,我们过路人,只不过是暂住一宿,随便找个空地给我就打发了,又不会劳烦你们太久,我是左求你们、右求你们,你们就是不答应,我告诉你们,如果把我惹火了,你们可不要后悔莫及。”

其中有个僧徒,看到赵匡胤说话变强硬了,就想去理论,忽然有一个小沙弥从里面快跑出来,向那些僧徒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有什么好争闹的?师父让我出来问问,叫你们等候的贵人到了没有?他还在里面坐着等他呢。”

那些僧徒一起埋怨说道:“不知道师父在想些什么,突然看起了天象,还说什么紫微星正对本寺,今天肯定会有贵人前来,让我们在这里苦等。我们自从吃了中饭就一直在这里等啊等、等啊等,等到现在天都黑了,也没看到由什么贵人,不过穷人倒是有一个人,死皮赖脸要到寺里投宿,我们说什么也不答应,他还跟我们较劲,现在正吵闹着呢。”

小沙弥说道:“师傅说了:‘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就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有没有火眼金睛,怎么会看得出来?这位前来投宿的过客正是师父说的贵人。师父已经知道他到了本寺,让我们通知你们要好好招待他,请他到方丈室去,千万不可怠慢。”

僧徒们十分惊讶的说道:“就他这个乞丐样,师父竟然还说他是贵客,真不知道是哪里贵,反正我们是看不,既让师父要请他进去,那你就带他前去罗,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没闲工夫陪他。”

僧徒们说完就一哄而散,把赵匡胤当作空气一样。小沙弥看到众僧都散去了,只能走前笑着说道:“贵客可不要怪他们,他们也大多没什么见识,压根不知道怎么接待宾客,我家师父已经知道贵客到了敝寺,在方丈室内等你很久了,师父让我来请贵客前去方丈室内一叙。”

赵匡胤从小沙弥的谈吐之中已经有几分明白,他口中的师父一定不是常人,再看到小沙弥对自己这么客气,口中说了好几个谢字,然后拿了刚才放下的箭囊弓袋和包裹,跟着小沙弥,往方丈室走去。

一到那里,就有一个拥有大大的头、厚厚的眉的老和尚,自降身份亲自走出来迎接。

赵匡胤仔细看看了这个老和尚:瘦骨清颜,一副瘦骨似精钢,满面清颜如白练;衲衣锡杖,满身素衣显平和,一根锡杖露威严。看到老和尚已是出尘脱俗的样子,也就很容易猜到这个人不是寻常的僧侣,连忙向老和尚拱手行礼。

老和尚却慌忙的回礼说道:“小徒年幼无知,他都不知道自己冒犯了贵人,还望贵人切勿放在心。”

赵匡胤说道:“小可本来是想前去投戎参军,征战沙场建立功勋,就高离了家乡,没想到匆匆忙忙赶路,竟然还把路给走错了,现如今兜里一文不剩,穷途末路,连个可以歇息的地方都没有。今天来到贵宝寺,多亏了人看得眼,人大慈大悲,容我歇脚,但想到以后依然前途茫茫,恐怕也遇不什么好机会,不知道结局会是如何。人无缘无故喊我做贵人,是不是没一点缘由。再说小可也没什么技艺,虽然很想奋发有为、建功立业、扬名四海,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看看我现在只是在长途奔波,灰尘满面,见不得人,哪里还敢当这贵人二字,十分汗颜,望人勿要折煞了我。”

老和尚说道:“阿弥陀佛,一切早有定数,只不过因为时机未到,以致龙困浅滩,只差风云;一旦机会来了,你不想飞黄腾达都由不得你,到时候必定无人能及,现在你就不要过谦了。”

老和尚边说,边引着赵匡胤到方丈房内坐下。此刻小沙弥端来了茶,给两位放下,赵匡胤品了品茶,对老和尚说:“不知可否询问人俗名?”

老和尚哈哈大笑道:“老衲自幼出家,掐指一算,今年都已超过百岁了,世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哪里还会记得什么俗家性命;只不过在当年出家之时,老衲师傅曾经围老衲取了个法名,叫做大空,取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义,所以不论是俗家香客还是座下弟子都叫老纳为大空和尚。”

赵匡胤说道:“想不到人已经寿过期颐,道行高深,想必一定能够知过去道未来。小可愚昧,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际遇,还求人能够为小可指点迷津、施加教诲,小可心中不胜感激。”

老和尚说道:“贵人出生之时,赤光绕室,已有预兆;诞下之后奇香不散,早呈异象;他日点检作天子,已有定数,贵人后福不浅,根本就没什么好忧虑的。”

赵匡胤一听,哇瑟,心想:“这位人竟然知道自己出生时的赤光异香,说的这么清楚,就好像他当场看到过,让人太不可思议了,不过那句什么点检作天子,到底是甚意思,让人糊涂。”

于是赵匡胤便追问道:“人刚才提到点检二字,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小可生来就愚不可及,对那些个暗语、隐语,压根就不懂,还请人能够指教明示,释我疑惑,那定当感激不尽。”

老和尚微笑着说道:“阿弥陀佛,天机不可泄露,日后自然就会明了,老僧今日失言过多,已经罪过了。”

赵匡胤说道:“对于以后的事,小可也深怕有违天道,以致受到苍罪罚,就不需要去谈论了。只是小可此时此刻穷途踌躇,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往何处,才能遇到机缘一展抱负,对于人,这也算是指点迷津、普渡众生的善事,稍微简单浅显的说一说,应该没什么大碍吧。”

这次老和尚是毅然回答道:“对于现在,恐怕机会就快要来临了,贵人只需要一直往北方前行,自会有奇遇。”

赵匡胤听了,沉默了半天,还是一脸彷徨的模样,老和尚看到赵匡胤那副样子,不用问就知道赵匡胤为难的缘故,于是便说道:“贵人请放下心来,不要那么焦虑,不就是差一些盘缠吗?那都不是事,老衲自会替贵人筹备。”

赵匡胤充满了谢意,说道:“我和人也只不过是萍水相逢,就要人来资助我,小可心里怎么样也安宁不下来。”

老和尚说道:“寺内每天香火不断,多余的时不时用来救济一下困难人士,这也是老衲份内之事,你有什么不能心安的呢。今天晚还请贵人在敝寺暂住一宿,明天便会为贵人送行,早点动身以免错过了机会,后续又要多费周折。”

老和尚对赵匡胤说完后,又把小沙弥叫过来吩咐说:“你带这位贵客先去客房内休息一下,吩咐厨房多准备些饭菜,千万不能怠慢了。”

小沙弥回道:“是。”

说完,便帮赵匡义拿起了弓箭包裹,请他到客房去。

赵匡胤便对老和尚说:“多谢人,那小可就先下去休息了。”

老和尚点点头,然后扶着锡杖,款款的把赵匡胤送出门外后,才又回了方丈房内。

赵匡胤便随着小沙弥来到了一间客房,走进来一看,房间不算是大,但是床帐被褥,一应俱全,特别是房间被收拾的窗明地净,一眼望去一尘不染,十分的干净。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30 19:12:57
第十七章 指点劝告 好意赞助



诗曰:

指导有方效果好

点破关键能如意

劝勉得体要点赞

告别突然获援助




赵匡胤由于接连赶了好几天的路,路尘土飞扬,沙石飞走,就没见过干净的地方,今天到了此处,途中所受的飞尘扬土,不觉一扫而空,心里十分清爽,他便把身的尘土拂拭干净,坐在房间,喝了杯茶,逍遥自在。

小沙弥拿了一个烛台进来,放在桌,用火将烛台点燃,再用抹布把桌子擦拭了一番,随后出去把晚饭搬了进来,接着把菜肴碗箸摆放齐整,然后回身对赵匡胤说:“贵客请用晚膳。”

赵匡胤正感到腹中饥饿,看到桌摆满了丰盛的食物,连口水都差点流出来了,于是如饿虎扑食、狼吞虎咽,大吃一阵,直到吃的大腹凸凸,再也塞不进去了,这才把碗筷停下了。

小沙弥等赵匡胤吃完,就把剩菜残羹撤了,端了洗脸水。赵匡云洗完了脸,身体已感觉到异常的疲惫,于是把被褥拿了过来,立马倒身到床呼呼睡下了。

这一段时间都是辛苦赶路,有那么一两次还是在乡村人家借宿,从没有好好的睡过,想想都犯困。今天好不容易能有这么干净明亮的房里给他睡,感觉全身都舒服,简直就是闭着眼睛倒下去的,这一倒下去,再醒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是红日当窗,赵匡胤连忙披好衣服坐了起来,自言自语道:“哎呀,怎么一觉睡到太阳都晒到屁股了才醒过来,这不是就耽误了行程么?昨晚那个老僧还说今天会亲自送我动身,以免错过了机缘,如果因为自己起身太晚延误了,把这么好的际遇错过了,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赵匡胤边说便走下了床,此时小沙弥已经把面盆手巾拿了进来,伺候他梳洗,等梳洗完了,又帮他把早餐搬了进来,赵匡胤现在哪有心思吃东西,就随意扒了两口,就整了整衣冠,向方丈房间走去。

老和尚早就拄着锡杖,在房间外守候,赵匡胤一到便对老和尚说,:“人早安。”

老和尚回道:“贵人早安,请房内说话。”

两个人便走到房内,赵匡胤唯恐会错过机缘,便对老和尚说:“小可起床太晚,耽误太久,希望能早点动身。”

老和尚笑道:“贵客不需要性急,从来都只是说一个人的一饮一食,已是在前注定,断然是没有差错的。贵客就算是此刻急着动身,那也是要到注定的时机才有机会碰倒,勉强是勉强不来的。而且老衲已经准备了三杯薄酒,奉敬给贵客,为贵客壮行,就算是等到午后在踏路程,也不算太迟的。”

赵匡胤听了老和尚说的话,心里想反正听他的肯定没错,也就便依了他。于是就坐了下来,和老和尚闲聊了一阵,说着说着就把话题扯到了时局。

赵匡胤问老和尚:“天下大势,乱久必稳,稳久必乱,一稳一乱,本来就是循环不息的,所以前任曾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算是易经也有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否极泰来,乱极必治’,纵观现在的时局,纵横离合,兵戈想向,也已经有四五十年了,不能说不算久了。那么按照常理推算起来,天下之心也应该厌烦这乱世了,但是时间多长算长、多久算久,小可凡胎俗骨,根本就很难度量细致,人能够前知过去、后知未来,想必对这些早就知道了,那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

老和尚回答道:“贵客说的那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类的话,是一点也没错。等到了中原全部统一的时候,天下也就自然太平了;老衲我夜观天象,发现为期也不会远了。”

赵匡胤问道:“中原全部统一之期,既然不会太远,那真命天子想必早就已经出世了,不知道他现在是在何方?”

老和尚说道:“贵客既然问到真命天子身在何方,老衲便直说那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可是虽然苍会相助与他,但是天亦有好生之德,需要戒杀好生,才能够一统中原、锦衣无数、玉食万方,正如孟子诉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毫无顾忌一味的荼毒生灵、随心所欲,那即便他能统一中原,他的国祚也是长久不了的。”

赵匡胤一听,连连点头,说道:“人说的这番话,十分有道理,小可也深以为然。因为天地造化,产生了民众,民众之中又树立了君主,原本就是让他代替天地宣传教化来保护人民的,如果他只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争城夺地,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又何必要这样的君主呢。暂且不用溯到唐尧与虞舜时期,只就周朝和秦朝两代而论,周文王、周武王就是把保护民众作为主要,所以国祚绵长,经历了八百年之久。秦始皇虽然同意了中原,但是专门暴虐百姓、四处荼毒人民,因为担心天下会反叛他,费尽了心思,对内收缴人民所拥有的各种兵器,对外修筑长城来抵御外侵,焚烧诗书妄想堵塞人民的智慧,禁止私语企图杜绝人民的反对,像他这样的防微杜渐,总以为自己可以确保子子孙孙,永做皇帝,万世不断。哪里会想到,陈胜吴广就是从田间起家,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秦国仅仅传到二世,就这样灭亡了。如果把周秦两朝君主所做的事情比较一下,就能够知道开基创业的君主,是不能随意杀戮、荼毒生灵的。”

老和尚还没等赵匡胤说完,就已经拍起了手,说道:“贵客能够思考的这么深、了解的这么透,真是天下苍生之幸,老讷现在就能够通过贵客的言语确定,贵客将来的后福必定不可限量。”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你拍手称快我点头相和,聊得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就一定到了中午了。

老和尚看了看日影,笑着对赵匡胤说:“我们只顾着说话,竟然连时间都忘记了,贵客还需要赶路,老衲也是太喜欢和贵客聊天,以至于昏蒙到如此地步,几乎把正经的事情都给耽误了。”

老和尚说完,便通知小沙弥,赶快去开饭。。小沙弥听到老和尚吩咐后,便去了一会儿,回来的时候带着几样素菜,还有一把盛着热酒的酒壶,全都摆在了桌。又拿过来一副杯箸,放到了首位置,老和尚站了起来,请赵匡胤座。

赵匡胤看到只有一副杯箸,感觉奇怪,说道:“承蒙人款待酒饭,小可感激不尽,可不知为何只添一副杯箸,让小可一个人独自吃饭,人为何坐在一起用膳呢?”

来和尚说道:“本来既然是请贵客饮酒,老衲是必须奉陪的,奈何老衲已经锻炼呼吸吐纳很久了,断绝烟火食已经好多年了,老衲只好坐在贵客旁边相陪,还请贵客肚子用膳吧。”

老和尚一边说话,一边拿起酒壶斟好酒,让赵匡胤入席。赵匡胤听到老和尚说已经不再食人间烟火,也就用不着再谦让,说道:“多谢人,小可恭敬不如从命。”

赵匡胤便在座坐了下来,两只手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老和尚又拿起酒壶为他斟酒,赵匡胤看到百岁老人一直为自己斟酒心里十分不安,便对老和尚说道:“人既然不喝酒,那就让我自己来斟酒吧,哪里还敢劳累人,这样让小可感到十分不安啊。”

老和尚还要客气,赵匡胤立刻把酒壶拿到了面前说道:“如果让我自斟自饮,我还可以多喝几杯,如果人还是要这么客气,那我就从此停杯不再饮了。”

老和尚看到赵匡胤有点认真了,就不再客气了,任由赵匡胤自行自斟自饮,两个人就更加自然了。

赵匡胤边饮酒边问道:“刚才听人说到自己‘服气’锻炼呼吸吐纳很久了,断绝烟火食已经好多年了,不知道‘服气’是一种什么样的功夫,是不是只有人这种得道高僧才能修炼,还是像我们凡夫俗子也可以学习?”

老和尚说道:“‘服气’这种功夫,是禅门的一种基础功夫,只要是修仙入道的人,都需要从此处入手,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是真心入道,那都可以学习,如果学习的越久,就越能发会异常宏大的成效。只是这样一种秘诀,对于修仙入道的人,才需要学习,对于像贵客这样的人物,以后都是要锦衣附体、玉食万方,享受五湖四海供奉的,根本就用不着学这种辟谷的方法。”

赵匡胤听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喝完了一壶酒,就让小沙弥盛饭。

老和尚说道:“贵客还要赶路,还是保持清醒点好,老衲就不奉劝贵客多喝酒几杯了。”

赵匡胤吃完了发,小沙弥端来了面水,然后把剩菜残羹收拾掉。老和尚已经准备好了十两银子,送给赵匡胤,赵匡胤再三推让,说什么也不肯接受。
楼主:_小鹿撞撞_  时间:2022-07-30 21:31:14
第十八章 遇郭乃安 历周始显


诗曰:

遇见不同增阅历

郭氏未知有后周

乃入营中征战始

安定沙场威力显



老和尚说道:“贵客就不要这么客气了,老衲也知道贵客现在的处境,这些银两也是有其他施主施舍给敝寺的,老僧也是做个顺水人情,赠与贵客,也算是那个施主做了一桩善事。贵客从敝寺动身,一直超北方前行,不用十天时间,就会有机缘。这点碎银子,虽然也不是很多,但是应该也是够用的。”

赵匡胤知道推是推不了了,便把银子收下了,对老和尚说道:“小可就此谢过人。”

说完,赵匡胤便要去取弓箭包裹,准备动身了。

老和尚说道:“贵客请慢,老衲还有几句偈语,想要送给贵客,作为送别之礼,虽说这几句偈语也没什么深意,但是留作以后看看是否会应验,也是一件好事。”

赵匡胤说道:“人既然要给小可偈语,小可自当恭敬聆听才是。”

老和尚便开始作偈道:“遇郭乃安,历周始显;两日重光,囊木应谶。总共十六个字,贵客已经要谨记,日后自会有应验。”

赵匡胤听完之后,嘴里也念叨:“遇郭乃安,历周始显;两日重光,囊木应谶。”

但是赵匡胤只知道应该是天机,始终不明白这十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向老和尚问道:“小可始终不明十六字之深意,还望人明示。”

老和尚说道:“阿弥陀佛,既是天机,贵客只需谨记,日后定会明了。”

赵匡胤见老和尚不肯直言,只好把四句偈语记牢,不再向老和尚细细诘问,回道:“受教。”

当下小沙弥已经把箭囊弓袋还有包裹等物件拿了出来。赵匡胤向老和尚作别说道:“承蒙人厚爱,为小可提供了好酒好菜好饭好房,还施以盘缠,情真意挚,小可不甚感激。今日一别,此去不知境遇如何,若能得志,定当报此恩德,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面,人既能知道未来之事,想必是了解我们下次见面的时间的。”

老和尚说道:“如果要问什么时候能够再见面,那就需要等到太平之时,才能够重新相聚。”

赵匡胤于是就拿了弓箭,别好包裹,向寺外走去。

老和尚亲自把赵匡胤送到寺门边,对赵匡胤说道:“贵客,一路珍重。”

赵匡胤也说道:“人,请珍重。”

赵匡胤说完就大步离开了,老和尚看到赵匡胤渐行渐远,便也回了寺内。

赵匡胤就按照老和尚嘱托他说的话,一直向北方走去。一路之,纵览各处形胜,细玩各处风景,不要太悠闲噢,虽是一个人,但是一点寂寞的感觉也没有。况且还有老和尚赠送的十两银子傍身,有钱就没有顾虑,心里那个美呀是乐开了花。边走边玩,边玩边走,这就来到了汉阳,看到汉水,波涛汹涌,浪拍两岸,当即雇用了一艘船,渡过汉水,沿着江岸,一直往前行进。

走了好一会儿,看到前面有东西阻挡去路,咦,一座高山。赵匡胤仔细了看了看那山,只见层峦叠嶂,十分的险峻。在那山的后面,隐隐约约的传来号角声,似断似续,似有似无,听不得很清楚。

赵匡胤便在心里起疑:“这种声音,感觉很熟悉,对了,不就是军营中的号角声么,难道还有什么军队驻扎在这里?这么说我终于找到了?”

赵匡胤想到这里,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也顾不了山路崎岖,奋力走到了山顶,举目环顾四周,只看见四下静悄悄,没什么东西,只是前有一座大营驻扎在那里,依山傍水、靠树挨林,那营中有竖立着一面大旗,迎风飘扬、荡漾天际、熠熠生光,在那旗帜写了一个大字,被风吹的,飘过来又飘过去,一时间还看不出来是什么字。

赵匡胤只能从山走下来,又往前面走了几十步,这才把旗的字给看清楚,原来在旗帜写了一个大大的“郭”字,赵匡胤看到字后忽然有点触目惊心,仔细回想下暗中念道:“前面在襄阳寺庙中遇到的老和尚,临别时增了我四句十六个字偈语,第一句便是‘遇郭乃安’,今天这里又看到一个‘郭’字,难道这里就是我的机缘么?如果真是机缘那可不能错过,一定得去会会才行。”

赵匡胤暗念到此,心中已经拿定主意,机会在手不可失漏,一旦错过一无所有,必须直接去叩门求见主帅。于是赵匡胤整理好衣冠,快步跑前,到了大营外面。

赵匡胤看到有卫兵在大营门外守护,于是前问道:“请问贵营的郭元帅,是不是在营中啊?”

卫兵回道:“就在里面呢,你是从哪里来的,找我们郭元帅做什么?”

赵匡胤答道:“我是从汴京过来的,特地来拜见咱们郭元帅,我听说咱们郭元帅平易爱才、军功显赫、威名远扬,希望郭元帅能够让我加入营中,阵杀敌,出力报效。”

兵士一听,这小子说的也没错,就对他浑身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说道:“那这样吧,你把姓名籍贯告诉我一下,我也好替你通报一声。”

赵匡胤回道:“我姓赵,名匡胤,乃是涿州人氏,父亲赵弘殷,现为都指挥使。”

卫士摇着头说道:“瞧不出来你还是个公子啊,只不过父亲都已经做到了都指挥使的职位,不是应该安居家中,享受荣华富贵的啊,为什么反要来投军从戎呢?”

赵匡胤说道:“古人有云:‘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现在正逢乱世,必当是英雄豪杰大显身手的时候,如果不趁现在建功立业,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卫士说道:“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志向倒是非常远大,这样吧,我就给你通报一声,至于郭元帅会不会见你,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卫士说完,便转过身往后营里面去了。

这座大营是谁在管辖呢?原来就是将来的后周太祖郭威,此时他还在后汉当差,担任枢密副使,后汉隐帝刚刚登基,河中、永兴、凤翔三镇相继抗命。镇守河中的李守贞为三镇盟主,特别桀骜不驯。郭威被任命为招慰安抚使,受命西行讨伐,统辖节制西面各军,此时正是前去讨伐的路途当中。

这天行军到半途,扎下了大营,在路旁暂时歇息。哪知道赵匡胤恰巧这个时候就来了,正好就遇到了,赵匡胤便直接前去叩门,请求收他入营让他效力。

兵士通报给郭威:“报大元帅,外面有一小子,求见大元帅?”

郭威问道:“何事见我?”

兵士回道:“是来投军的。”

郭威因在用人之际既有壮士投效,自然不肯拒绝,立刻说道:“让他进来吧。”

赵匡胤听到被郭威传召,便紧跟着卫士走入了中军帐前,向郭威拱手作礼,随后便侍立帐下。

郭威并没有开口说话,先是把赵匡胤的容貌体态端详了一会儿,眼见这位少年正值壮年、身材魁梧,心里已经就有三分喜爱,然后问道:“帐下和人,报名来?前来所为何事?”

赵匡胤回道:“我姓赵,名匡胤,乃是涿州人氏,家赵弘殷,现为都指挥使。”

赵匡胤回话时朗朗大口、声音洪亮、语言鲜明。

郭威看到赵匡胤说话的样子,更加称心如意,早就有了留他在军营之心,却故意问道:“你说你年纪这么轻,理应是在家读书的时候,寻求进,为什么要选择出外投军、自寻险地呢?”

赵匡胤答道:“现在正值多事之秋,正是大丈夫立功立名之时,只要是稍微有点志气的人,又怎么会枯坐在家中,不想出外建功立业呢?况且我早就抱定了到军营效力的志愿,可以报效国家,略尽守土安国之责,下可以显亲扬名,不至于虚度人生,以这些就是我这次前来投效戎行的本意了。”

郭威说道:“你的志向竟然如此宏大,那你本可以追随令尊,一同前往凤翔,图取功勋,为什么不跟随你父亲前去,偏偏跑到我的营中来投效呢?”

赵匡胤被郭威问得这么细致,知道没什么可隐瞒的,只得将父母如何爱子心切不准从军、要求在家孝顺的事叙述了一遍,又将自己如何逃跑出来、走错了道路来到此处的情形,一五一十一字不漏的说了一遍。

郭威听完之后,也终于明白赵匡胤这次前来投军的原由,便说道:“我和你父亲,一朝为官,本属同僚,今天你既然来了我这军营,我怎么样也不能不录用你呢,这样吧,你暂时就留在我的帐下,一同前去征讨河中,等到哪天立了功劳,我自然会保荐你。”

赵匡胤回道:“多谢郭元帅。”

赵匡胤谢完郭威把自己收于帐下,正准备告退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年轻的将军走入了中军帐内,一眼瞥见了赵匡胤,脸立刻现出惊诧的神情,并向赵匡胤问道:“你怎么不是在汴京,竟然会跑到这里来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