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一起来述说真实的民众生活史

字数:9223访问原帖 评论数:20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27 17:09:28 更新时间:2022-08-20 20:38:51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7-27 09:09:28
前些年喜欢看历史故事,过后一想,其实我们接触的历史书基本都是、应该说几乎都是帝王将相的兴衰史,与普通人基本没嘛关系,要说有,就是历史书上记录到某某之战斩五万十万时,或某年饥荒、灾害死十万百万时,普通人就是那五万十万百万的中一个数。这种历史与注定与99.9999%的人没啥关系,实事求是看一个个体成为那0.0001%是妥妥的小概率事件,我们大家有何必津津乐道的看那0.0001%的胜败史。50年后,我们平民除了自己几乎所有人,没人知道50年前我们的生活状况。100年后没有人知道我们曾活在过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各自的后代眼里,也是一个虚幻的祖先,但我们确是真实的存在过。何不我们芸芸说说我们众生的经历过生活。使得几十年后,别人还能了解到以前普通人的生活。
当我这么想知道历史上不同时候像我们99.9999%人的生活事时,发现很难从历史了解以前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只麟片甲的描述也是侧面非直接的记录,甚或从小说中了解还算好的.再仔细一查,别说几百年,就是想了解五六十年前人的日常生活,居然很难找到普通人衣食住行的直接记录,只能从报纸或小说中间接推测(为此去图书馆翻过几十年前的报纸),关键是当时日常材米油盐类的报道还很少,没有市场物价栏目。要了解我们没经历过的普通人生活历史,相对得到信息的渠道还是我们父辈的口述更可信些。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现在就直接记录下我们个人经历过的生活呢,使得几十后的人可以知道之前普通人的衣食住行。
可否我们力争做到述而不评,只描述经过的生活历史,为后来人提供普通民众的生活各面描述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7-27 09:13:38
我先开个头,
经历过得生活琐事,想到哪是那,不怕琐碎,如果是当时听说也注明来源。
生活地点秦岭边接 原的农村,最早能记得是1970年代中期,具体哪一年忘记,有一天母亲大清早拉起来我去公社开大会,路上嫌我走得慢还抱着走了一会。在一个很大得农田上搭个台子,初冬农田是没长东西,去的时候带着帽子,中午天热就把帽子卸了,回来才发觉丢了。会台子上有红布标题我不认识字,只记得会上说的一句话,要在几年后实现农业现代化,我问啥事现代化,母亲说耕地不用牛而是拖拉机。其实那时我在村里见过公社的拖拉机犁地,很少,耕种主要靠生产对的几十头牛。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7-27 09:18:15
后来上学了记得一次过年前听母亲在家里哭,生产队年底决算是一个劳动算两毛多,她几乎没缺过出工,才挣了200多个劳动。原因是妇女出工一天最多算8分工,男劳力是10-12分工,我家那年欠生产队透支款1百多元,父亲在40里外做公办老师,我家在生产队是单劳力的家,有4个娃分生产队口粮,于是几乎年年欠透支款。
——注解:一个劳动是10工分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7-27 14:15:56
印象中我家在100户左右的村里中等生活,尽管母亲挣不够劳动,但父亲每个月有44元工资,比父母都是农民的多半村民多零用钱。父亲攒钱还透支款。他每月自己花10元,剩下的补贴家用,
有几年生产队分的粮不够吃,父亲在黑市上买些来补,黑市小麦3毛多钱一市斤。当时粮站对非农业户口提供商品粮,小麦是1毛三分六每市斤,玉米是9分六每市斤,这是有定量标准的,父亲的定量已经交到学校职工食堂了,给家里用不了,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7-28 00:28:00
因为家里负担重老是攒不了钱,父亲是1977年才够钱买自行车,天津产的飞鸽的要178元带大横梁的,红旗的是148,他觉得功能一样为省钱买了红旗。买自行车也要票,他工作后就攒票,票是早够了,就是钱一直没攒够。因为一家人缝补衣服要紧,先买的缝纫机,陕西产标准牌。念小学的姐姐会用缝纫机。
村里多数人家的现金来源是每年养2头猪,交到公社收购站能卖1百多元,不记得当时生猪收购价。收购站也杀猪卖猪肉,分一级二级,大约7-8毛每斤。每家有10只左右下蛋鸡,鸡蛋也卖给收购站,大约也是7毛每市斤。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7-28 20:16:55
1977年家里急用钱,恰巧父亲刚把攒的钱买过自行车,没钱可用了,父亲把爷爷以前存的40个袁大头拿到县城去卖,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操作的,估计是想在黑市上卖出,结果被派出所扣了,回到村里和公社开证明这些是先人给留下的,才取回,要求只能卖给人民银行,结果卖了 好像是50元,父亲回来给母亲说起这事很是懊恼。
也是此年,把家里原来是爷爷的一件可能比较新的羊皮大袄卖了9元。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7-29 21:02:18
粉碎四人帮后的一年,我经常在镇上的街道看到一种场景,一群学生,忘记了是高中还是初中学生,有男生也有女生,前边几个人敲锣打鼓,后边几个人脸上画得好笑,头上带个报纸糊的有半米高的帽子,上边写有字,王x文,江X,。。。走路时头一晃一晃的,口里还轮流念念有词的唱着什么“我是姚文元,要把大家骗....",很是有趣。所以印象深刻。但我多年后问河南山东的同学,他们都说小时候当地没见过此情景。
不知这里各位见过没?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7-30 10:24:31
鲁南霞客,估计你的回复里有不被允许的观点或叙述,我们看不到了,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7-31 12:39:01
70年代农村看病
能记得的是大队有医疗站,有两赤脚医生,看病兼打针,我记忆中去过两次,估计是感冒发烧去的,要收钱,但如果实在没钱可以赊账。
公社有卫生院,有几个正式医生(吃商品粮),其中两个就在卫生院里有房子住家,好像城里医院犯错误下放的,另几个合同工做护士(去县城培训过的农村初中或高中毕业青年,农业户口,给按村里男劳力前几名水平记工分),记忆深的去公社医院是一个秋天我跟着姐姐打猪草回来,忽然头疼躺在地上喊,母亲背上我去就近大队医疗站,给打了一针,配了些药片就回家了,赶巧是个周六,父亲傍晚回家,据父亲事后说,想着刚从医疗站回,本来想就是再看医生也准备第二天再去公社卫生院,过两钟头看我倒晚上高烧还严重、精神很差接近昏迷,立即背我急赶到公式卫生所,把卫生院内住家医生喊到,他翻我眼皮一看说是典型脑膜炎,最近已经有好几个小孩来了,如果等明天早上再来就没办法了。等我再醒来是一天后,在卫生院住了几天就好了回家,我不太想自己走家人还背了一段路。后来听说卫生院那几天有一个来得晚了没治活。回到家母亲说肯定是姐姐带我去山沟割草时,乱吃那些野果子才得的病,害得花了10元钱,够家里好久的零用了。
多年后我一直总觉得自己脑子有点欠,是不是与那次脑膜炎有点关系?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8-01 08:03:21
玩水
我们那地方虽是黄土原,每个公社还是有几个兴修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库。孩子几乎天性喜欢玩水,于是一到暑假,每天水库边总是有孩子在戏水游泳,其中也有一些青年劳力。1979年8月,我也跟着大孩子去2里外的水库学游泳玩,有天水库管理员把他们的小船系在岸边的树上没锁,有孩子就把船解开,一帮大孩子抢上船,我们这些小点的挤不上,就看他们把船划到水深处玩。水库里有几斤的大鱼,船一个孩子看到一条大鱼在自己附近,就喊别人来看,坐在船另一边的就一下子全拥过来,本来小船就多坐了几个人,这下都挤到一边,船立即翻过来,9个孩子全扣在里边。岸边的孩子都惊呆了,几个水性好的大孩子立即游过去捞人,也有跑回村里喊大人。有五个大孩子自己会游泳或被其他人救到岸边,我当时木木在岸边看着,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我妈也跑来找我。只记得后来有大人潜水找,捞上了四个死了的胡乱地放着岸边,脸色跟活人不太一样。其中一个就是公社卫生院住家医生上初中的儿子。后来医生来了一言不发的抚摸儿子,把自己的短袖脱了盖上儿子脸,他老婆嚎啕喊着。
家乡那时农村小孩除了病亡,溺水是主要的意外夭折原因。每年放暑假老师都要强调不能去水库玩,我们还是几乎每年都去玩,也是在水库里学会游泳的。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8-02 05:52:06
偷钱
枪是那时候小男孩们最爱的玩具。小学三年级时我喜欢上链子枪,用铁丝弯好枪架枪针扳机,安上十节自行车旧链环,其中枪头连环连接节步枪弹壳。枪针套上自行车旧内胎做的皮环,装上火柴头或鞭炮剥出的火药,就是一把威风凛凛带响的链子枪。
铁丝可以捡到,其他都要在同学间去买,十个链环要2毛钱,弹壳和皮环要2毛钱。想做链子向母亲要钱,门都没有!学校除了学费不收钱,笔和本子都是家里给我和姐姐买好的,编不出要钱的理由,我决定:拿!观察到母亲锁柜子的钥匙藏处,趁没人时打开,里边有1张十元4张一元,我想这好几个一元,少一个妈不会知道。拿了一张,第二天一天都心神不定,但看看家里没啥变化,又熬过一天还是没啥不一样啊,于是放胆买好配件,又买了5盒火柴和一挂鞭炮做弹药,余两毛钱藏在文具盒。连着三天一放学挥舞着枪,不时打得啪啪响。一星期后事发,母亲追查柜子里钱少一元案件,姐姐们都说没动过柜子,母亲忽然想起我这几日多把枪,审问是不是偷钱买枪?我不承认,拿过书包翻查,两毛钱露了马脚,"还敢说没偷,这哪来得?肯定是偷钱买枪剩的!",一顿饱揍,母亲把小笤帚把都抽散了,屁股疼了一星期。后来再没记得有偷钱的经历了。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8-03 07:03:02
昨天说40年前偷钱,今天讲20年前偷情,不过这是一个小时候玩伴给我说他的经历。

闹非典那年九月,我去参加一外企的技术培训,地点在农大,住宿在校内公寓。30多人里除个别单位来了两个人,其他都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单位。周六安排去十渡玩,学员之间还不太熟悉各自在景点转悠。我坐在跳蹦极的河边条凳上,吸着烟看高处要跳的人,忽然脚被人踩,低头看一黄衣女的背对着就要侧倒下,我赶紧一把抓住她扶坐凳子上,才感到烟头落大腿上急忙抖落,裤子已被汤个洞。就听她喊“啊,疼死了,你咋绊我。。。啊”,我没好气的说“我在这坐得好好的,是你踩我!”,旁边人说她仰头照相时只顾着后退踩着我了。踩我那女的一腿抬着,呲牙咧嘴的呻吟,疼得眼泪流了两行,这才注意到她脖子挂着牌牌还是一起来培训的。看她那可怜样子我没再怼。那时我爱踢球,遇到歪个脚啥的是常事,就问她咋样,她流着眼泪说“脚怕是折了,疼死了”,我忍住没笑随口说“不会断的,就是歪了一下,我看看,祖传治跌打损伤哩”,脱掉她鞋袜发觉脚脖子已肿起,比我想的严重,当即在冷饮摊买几个冰棒,用外衣裹住搭在脚踝上,喊来带队的唐姐说明情况,她立马叫车就近去房山医院。唐姐问我“你们一个单位来的?”,我说不是,她说“你男同志帮忙一起去,怕我一个人扶不动”。到医院拍片子一看,骨头没问题,是脚脖子扭了,医生说这现场冰敷做的好,开了些扭伤药、冰袋,她喊疼,又开了英太清交代“太疼了就先吃一粒,记住冷敷过了明晚再热敷贴膏药“。
看没啥大问题,唐姐托我照顾一下病号先回,她自己还得去照看大伙。回到农大公寓才半下午,我给她烧开水坐了一会,这才有空端详,她有点娃娃样的圆脸算不上美女,今天几次搭肩抱腰扶她,感到腰细没赘肉,腿倒是匀长好看,小腿皮肤都很白,看样子比我小几岁。知道了她叫柳某,辽宁来的。闲聊起年龄,她说我该叫她姐姐,我说比身份证,她看了我的却不给我看她的。我起身告别,她低头说“太感谢你了,只是明天还得麻烦来教我热敷贴药啊”,我笑了:”这咋我被你踩了还讹上啦,放心,今天就得给你送饭了“,她抬头盯着我看,也笑道:”反正脚坏与你有关,就赖上你!“。
几次带饭去也闲聊会。看肿得轻些时,就教她如何热敷和贴药。周三小柳就能慢慢去食堂和教室了。又到周五,听说次日安排去世界公园玩,晚饭时看没见她,去她房间看是不是脚疼的原因。敲开门看她后捂着肚子又回床上蜷曲着,脸色煞白冒着虚汗。我忙问咋了,脚就是又伤了也不会这样啊,准备联系唐姐赶紧送医院。她摆摆手说不用,她来姨妈,今天中午都没吃饭。我说这么严重还是去看医生吧,她说没用的,她从十几岁开始就疼的要死一样,熬一两天就好些。我在家只听媳妇说坠胀不太舒服,不知道还有人来姨妈这么难受。我赶紧出去找店要碗蒸蛋,又买包姜糖粉拌上,劝她“你不吃哪有抵抗力”,她才挣扎着起来吃,我又赶忙到外边药店把能缓解痛经的几种药都拿一盒,又买日用和夜用卫生品各一包给她。第二天一早饭送去小米粥鸡蛋时,她说昨晚吃过药,今天感觉好些了,让我不用管她,随大家去玩就是。中午去敲门,她问我咋没去玩,我说那地方去过。检查她脚脖子肿已消了,还有一片暗紫淤血,告诉她继续再热敷搓按贴药,就基本好了。说话间看精神状态比昨天好多了,她却忽然间眼泪掉落,搞得我有点不知所措,就劝她多休息,带上门去街上闲逛。晚饭送去时,怕窘我没敢多说,放下饭盒就出来散步。
那周她正常去教室和食堂,走路也看不出跛脚了。周末她来我房间说笑盈盈说:“晚饭就别去食堂,我请你外边吃”,我说不用,她不依地笑道:“这些天总是辛苦你帮忙,总该有个谢恩宴吧”。
在小馆子边吃边侃着,我说没酒量,就喝葡萄酒吧。快吃完时下起大雨,只有她包里有遮阳伞,就说再坐会等雨小些了回去,她又要一瓶。慢慢喝了好一阵子,到九点半了还不见雨停,两人打一把伞往回走。她抓住我腰我揽着她肩,头靠头撑着伞,伞不大先尽量护着她,没走几步伞外的衣服就湿了,两人靠得更紧,不知不觉间脸贴脸。喝过酒全身发热,淋湿也不觉得冷,清楚地感到自己突突心跳,也能感到她呼出的气。夜雨下的路灯很是昏暗,深一脚浅一脚回公寓送她到房间,她说“先进来把水擦干吧”,房间明亮灯光下,看我衣服湿透了,边推我去卫生间边说:“你衣服全湿了,赶紧用热人冲暖和,不然要着凉啊”。
第二天早上10点才醒来,桌子上已摆好早餐,她笑道:“看你睡得香就没叫醒你,再说你给我送了好几天饭,我也给你买一次,算是回报,可不准再说我讹过你!”。周日早上硬要我起床跟她去逛商场,说她把我裤子烧个洞,该买条赔我。
培训的最后一星期过的太快,转眼到周五结业会餐时,接到媳妇电话问哪天能到家我,说儿子都想爸爸了,我赶忙说明天傍晚上车,很快就能见到了。挂了电话想到这些天媳妇在家又是上班又是忙着接送孩子,自己却在这忘呼一切的快活,荒唐!懊恼自己。不知不觉真喝高了怎么回的房间都不记得。半夜口渴醒来,才想起一周来头一次半夜还在自己房间里。
早饭后正收拾东西,小柳打电话说别忘了她的一张门卡我还拿着。送过去一进门,她随手扣上锁,抱着我说明天就各自天涯再也见不到了,还会想起她吗?此刻我又忘记了昨晚的懊悔,除了吃饭出过门,两人到下午一直呆在她房间里。
车站告别的时候,再没有过亲昵举动,毕竟公众场合,无意中遇见熟人,都是不可承受的。临别她款款伸手,握手时却狠狠在我手上掐了一下,微笑着说:“谢谢你,这最快乐的一星期呃,感觉幸福得比十几年前的初恋还甜蜜”,我低声答道:“怕是你那时是生涩的苹果,现在熟透了当然吃着甜吧”。
转过身我感慨地想,谁不喜欢没有责任和道义、只管享受快活的时光?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8-03 20:36:19
特权

现在不时听人说,80年之前社会多清廉没人腐败。那就说说我知道的农村这个社会最低层地方的实际情况。大约75-80年间,已明白村里谁家咋样的事情。队长的三儿子喜欢与我玩,每到生产队的果园成熟期,给我说他家里桃子、杏子随便吃,苹果吃到过年还有。这些副业成果生产队是不给每家分的,运到城里去卖来增加队里副业收入。多数孩子除偶尔偷几个就很难吃到。他那几年倒是没少给我拿,常在口袋里给我带一个果子。他妈在生产队做的都是最轻的活,比如看水闸、帮发农具。大多数妇女工经常是掰玉米、割小麦、拉土等苦活。
生产队有专职保管员,掌握仓库钥匙,主要管理未分配而存留的粮、油、豆等,还有队里的桌凳木材劳动工具等,他家小儿子与我一个班。普通家庭人均一年分到食用油不到半斤,经常饭里没油花,食用油那时是很金贵的食材,家里偶吃个油泼面是很难得。我去他家玩,时常闻见他家烙油馍!油馍(有点像现在的千层饼)是当地那个年代最好的食物。有时他也偷偷拿一块给我,如今见面聊天时还说起我那时没少吃他的油馍馍!当时这些队长类农民村干部是公社和大队任命的,保管员是队长选择的。说那时清廉怎么,估计像曹丕笑禅让是上古最美妙的传位一样。
动物的自发社会里,只要有权力,而其它人对这权力没实质约束力,那几乎可肯定这权力是要比没权力的人暗中甚至公开的多得多拿些财富!而表现面上都说是不让拿的。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8-05 18:03:06
鬼附身

有一个现象多年我一直疑惑不解,不知其他地方的朋友见过没?
从我记事起到90年代,时常在村里遇到一个现象,谁家人被鬼附身了,现象是鬼附身的人莫名其妙的趟地上哭,或者躺在那披头散发以村里某个过世的人口气说话,说过世的人家里的谁怎么怎么的。所代表的鬼是最近3-5年内死的人。鬼附身的以4-5岁小孩或中青年妇女为主;如果是小孩表现是大哭,旁边救护的就猜测说是被谁家死了的某某鬼魂捉住,如果说对了,一般小孩就慢慢不哭了。如果是中青年妇女,表现是躺地上哭或者以那个死了的人口气说话,说的有时是他在阴间缺东少西或家里谁以前对他不好,但有时往往说的还是与她自己家不相关,而是那个死人家的事,这时救护人就知道这是哪个死了的人鬼魂来捣乱,就对着被鬼附身妇女说:你安心去吧,你家那事我们会处理好的,你以后不要再回村里来啊,会常给你烧纸钱的。
一般闹腾个10-30分钟那个鬼附身妇女就恢复常态。我是没见过一次男的鬼附身。
后来我分析这还不是装神婆的行为,装神婆是极个别人才有的表现,方圆十里才出一个,并且经常是有潜在经济诉求。这个没任何经济利益,关键是鬼附身人很多,当地几十里范围每个村都有过数十人出现鬼附身的表现。我从小到大眼见过不下二三十次。我还有意长期留意村里此类事情发生,奇怪的是到90年代中期止今,我们村再没出现此现象。我问过好几个县农村生长的人,都见过此现象,也都是80年代之前多见。
大约十几年前,请教过精神病专家,他的解释是群体诱发性癔症,在一定环境下,癔症是有情绪传染的效果,某个妇女有不如意的或精神压抑恍惚的事情,就借鬼捉来发泄内心的愤懑,其他妇女看样学样,不一定是故意的,是潜意识想这么做来发泄。至于幼童应该是一时不舒服哭闹,大人猜测鬼附身。他解释有些合理:鬼附身妇女有的是时前段时间家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但不是全部,有的是正在干农活或在聊天时突然表现的,据邻里观察她最近并没啥不顺心的事情。
他的解释有漏洞,鬼附身妇女有时以别人家死了的人口气说别人家的事情,那她借鬼附体说别人家人的各种矛盾事情为别人家鸣不平?这样宣泄情绪的目的何在?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8-06 08:23:45


看帖子,其中有许多开口就骂脏话的的,很不理解,网络是各自表述观点聊天的地方,正常人骂是自己不舒服也让大家看着不舒服的行为,上网来找互不舒服,尤其是莫名其妙开口就骂人的,图啥,不太理解,偶然看到此数据豁然,为啥不讲理讲感觉的人多。不是说受教育低的就不爱讲理,是说就平均水平而言,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不太讲理的占比远高于受教育高的人群。个人切身感受,在300人的山村生长过,80%小学文化,几乎都是靠习惯生活,能理性思考的很少,吵骂是日常事。后来在600人的事业单位打工,80%本科以上,一年也见不到一次吵骂。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与把脏活当自在成反比。
正常有理性人是有事说事有理说理,不会依赖骂人得到舒服感。靠骂脏话来发泄的要么是把愚昧当道理来表现,要么就是不知道体现自己愚昧是比较羞耻的事情。
在20多年前刚开始上网的时候,几乎没见过开口就脏话的,估计那时上网的很少有受教育程度低的。所以开口就脏话的人很少。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8-06 10:06:43
上边说的是网络上爱骂脏话的人可能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下边说说现实生活中公共道德感不太恰当的现象。
大家生活中免不了排队,上车排队、食堂排队、购物排队、医院排队。排队本质是对时间资源、目标物资源的拥有权问题。在等级社会这个问题是级别优先,而现代社会一般都标示为大众平等,平等社会对排队问题公认标准是先到优先。可我们大家应该都遇到过插队问题,看别人插队、熟人插队、自己插队等等。
那插队与什么因素相关?在大的公共场合,插队人的受教育背景、家庭背景我们不太方便了解,可凭观测我们能对插队人的年龄有大致的了解。基于此,我做过观测。
去年母亲在西安医院住几十天,陪护期间闲来想起这个问题,几次在挂号处、缴费处观测共数小时,记录有32人插队。插队的背后理由都不管(主要是这个没法区分正当与否)。眼睛判断年龄不一定准但总体应误差不大,青年4人,中年10,老年18人(我把看着像30岁一下认青年、30-50左右中年、50多以上认老年),老年人明显占比大;女性22人,男性10人,女性占比大;其中青年4人中3个女性。
我的解释是:
a)当前社会里年轻人的公共意义好于老年人,中青年男性好于女性。
b)医院这个环境老年人出现比例本身就很大,统计的样本大环境有很大偏差,所以统计到的老年人就多。

为了换个统计环境,去年下半年专门观测公司食堂出现插队比例,下次再说。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8-06 20:19:05
插队现象统计
去年因留意插队现象,就在熟悉的小环境做了个观察统计。
1小单位有个食堂,来吃饭的两百人多少都有点面熟,排队时偶尔有插队也是因与前边某人说话就站进来,观察几天无人故意插队。
2.公司大食堂合计大约有800-1000人吃饭,互相认识的不到3成。吃饭有员工、小学生、老人(员工父母、退休等)。总比例为员工占一般以上。
在时间相对紧张、就餐人数多的午饭时间观察10天每次半小时,,统计共插队46人,老年人20人,小学生21人,中青年5人。这次年龄段好分。小学忘了记录男女,成年人女的18人,男8人。插队学生主要是老人或父母站在队里,小孩放学来插入队的。其他没观察到插队规律。
就餐时间内,如果来晚了经常有些大众喜欢的菜会没了。
这个现象不知可否说明了在社会公共道德认知上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猜想这种相对的熟人环境插队好些,估计完全的陌生人环境下,比例会增加。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8-07 19:27:57
认知的十里地

我妈在她50多岁以前,活动范围几乎没超出过从娘家到自己家的十里地。她所有的认知都是来自与这十里之地,四季天气、土地庄家、人情世故等等都是从这个范围积累学习并习惯的。以至于后来带她外出几回,遇到任何吃的、见的、地里长的,她都先与老家她在那十里范围见过的事物来类比。去青岛第一次到海边,她说看着这与老家的大水库一样吧,可这一眼望不到头的水从哪来的,指着远处的巨轮问这比公社水库里船大多少;去海南她不能理解为啥寒冬腊月的这里咋不冷。可以说不管是不是走出那十里范围,她的认知的世界就是那十里地之大。

生活习惯更是如此,切菜是给她说要生熟分用案板,她说啥东西还粘着不掉了?坚持她洗下就行。以前的饥饿记忆更是深入她骨髓,经常强调家里要存多粮食不然哪天闹饥荒咋办,与我们同住时总要藏些面和油才放心。外出吃饭更是觉得剩下几粒米都难受。有一种情况倒是反过来了,记得九几年带她第一次吃自助餐,她反复向我问清楚,当确证这盘子里随便打不再要钱了,她一下子拿的量正常情况两人都吃不了,当时我怕她剩下从她盘子里取,她还说我要想吃自己另打去,她还真吃完了,结果是后两顿都没怎么吃东西,人不舒服几天。给她说正常吃多少打多少就行,吃饱了再多吃,一是自己不舒服二也是浪费,但这已经超出她在老家十里之地固定了的生活理念,如今要是去食堂吃自助餐,她还是比正常在家要多吃些,不然就觉得自己吃亏了。

一个人在极端饥饿贫穷下形成的刻在骨子里的经验和理念,如果不在后来的生活中根据实际来校正和学习更新,那他的见识和思想就永久的停留那十里之地。
楼主:思想始于思考  时间:2022-08-20 12:18:44
借钱

1980年以前,我生活的村里当时约100户人家,17户是男人在外上班、妇女在生产队务农带孩子,这些家庭基本都是每年的透支户,年底要给生产队补钱,但男人有每月有工资收入,于是这17户基本都是村里过得相对好点的。可能多少家里还有几十或一百的攒点。
80多户两口子均是农民的家庭,除少数挣工分很多的,在好的年份到年底决算能分到1百元左右,多数虽然不透支生产队但也分不了几十元,这些家庭除了交售一次半次生猪(有时猪养一年多才交到收购站,这是大钱,可得百元左右)和鸡蛋零卖几元,日常是没有现金来源的,于是一些家里经常是十元钱也拿不出,但偶尔谁家没个生老病死的,都是需要急用钱的时候,此时借钱就是免不了的事情。借的对象主要是村里、亲戚中男人有工资收入的,或者刚交售了猪的家庭。
印象深的有次开学报道,我口袋里装好三元去一个小伙伴家喊他一起去,他说他这几天先不报名了,没钱交学费,当时看到她妈坐屋门口发愁三个孩子开学报名费共要9元。我显摆说昨天看到我爸拿了30元给我妈了,婶婶你到我家去借吧。这婶娘迟疑片刻就去我家了。晚上回家我被我妈给骂的没敢吭气“家里要给你们几个报名钱,还要准备给你爷买老衣,都不够用,你还给军军妈说咱家有钱?你都说了,人家来了不给又不行,你这瓜娃今后出门再不准胡说!”。村里人这种借要还的,只是一般要等到交售了猪才给,也有拖比较久,但很少听说谁家赖账。
亲戚家也常借钱,75年大姨家借我妈150元去黑市贩粮,后来就偶尔还个10元20元,直到80年才还完,期间我妈得知她家有些钱了还未及时给还钱,很是生气,后来关系一直不太好。
80年大姑家表哥订婚要交360元彩礼没着落,来找我妈借了100,大姑临出门时说她还差60元就凑够360,我妈热心说“那你还找哪谁去求人啊,干脆我这还能拿出60给你”。五年后还没还我妈去找姑姑要,姑姑呵斥”你还向我要钱,你家以前那么多农家活都是我们帮你干的,你还欠我家的工钱”,气的我妈和姑姑在村头破口互骂,好在姑父出来拽着我妈安抚说“娃他妗子,是欠你家钱的,就是当下没啥还啊,你先回去有话慢慢说”。互相再没人提钱的事情。
等我们都成家了,母亲偶尔提及此,我安慰:“借给亲戚、好朋友的钱,借的时候你就得想清楚,人家是可能不给你还的,你要先看你受得不还你,受不了就开始不借”。
母亲从她理念里从来不接受这个观念,她总觉得说好要还就要还得。
大约2010年三姨儿子要在城里买房,三姨来找我妈借5万,我妈犹豫,我说“妈,你借给你妹妹能接受她不给你还钱吗?”,我妈没迟疑说“我的钱不是风刮来的,都是我一分一分省出来攒的,不还哪成”,我就劝她”那不借了,就说你手头没钱,只有一万给她,明说是给的不要还了,这样不至于抹不开面子”。有了30年前阴影,这次她倒是接受我建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