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一场感官的盛宴

字数:1110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8-05 15:48:05 更新时间:2022-08-07 10:05:48

楼主:范美忠  时间:2022-08-05 07:48:05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老杜此绝与广为流传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大致作于同一时期,皆状写春日之景物画面,但技巧风格大异其趣。后者纯是四个画面的组合,相互之间并无明确的逻辑关系。这首诗却颇饶理趣。

“迟日江山丽”,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自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之白昼一天天变长,太阳光线的入射角亦逐渐变大,天空也更加高远空阔。愈加强烈的阳光一扫成都冬日的阴霾,给江山镀上一层金黄的色彩,此句总写沐浴于春日之下的江山带给人之明丽视觉感受。

“春风花草香。”和暖的春风吹拂,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芳香,让人神清气爽。此句从味觉角度写春天的芳香气味。然而,春风带来之热量和水汽,又构成花草生长绽放之原因。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融”、“沙暖”则是春天变暖所带来之触觉感受,“泥融”故燕子得以衔泥筑巢,“沙暖”故鸳鸯得以安然入睡;而“飞燕子”和“睡鸳鸯”,一在天,一贴地,一高飞之动态,一低卧之静态,此联颇具动静相生之妙;燕子之玄色与鸳鸯之五彩斑斓亦构成了强烈之色彩对比;此处虽未明确写燕子之叫声,然其欢快飞动之呢喃燕语可以想见,故此联兼有春天景物予人的触觉、视觉和听觉之丰富感受。

此诗之一大特点是强烈的感官性。与秋之红黄斑斓,冬之萧瑟寂寥和夏之蓬勃盛大然而单一相比,春天充满着光影声色的全息感官冲击,老杜于此诗中把春天予人之全息感官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其最大特点乃是四句诗在句法构造上皆为因果句型,故颇富理趣。“迟日”是“江山丽”之因;“春风”乃“花草香”之因;“泥融”是“燕子 飞”之因;“沙暖”乃“鸳鸯睡”之因;而“迟日”则是所以这一切变化之总因。前一联是全景镜头,见出春日颜色气味无处不在之笼罩;后一联乃特写镜头,以典型景象传达出春天的斑斓色彩和蓬勃之生机。

此外,该诗之声音亦见出老杜匠心之妙。一方面,由“江山”、“花草”而“燕子”和“鸳鸯”,是自矿物,植物而动物,而“迟日”、“泥融”和“沙暖”亦有一种逐渐变化之动态,似乎也吻合着春天逐渐复苏生长打开之节律。两联之韵皆是由短促低沉之仄声韵而悠长响亮之“昂”韵,由“丽”、“子”之闭合唇齿音而“香”、“鸯”嘴唇打开之高音,此种声音低昂之态亦吻合了春天之万物逐渐解冻打开和生长之变化。“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新诗改罢自长吟。”古人之诗真是吟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啊!现代诗人越来越不重视诗歌的吟诵性,忽略诗歌声音之意义和听觉之美,这或许是现代诗难以如古典诗歌那样为大众接受和广为流传之重要因素。

仔细品读此诗可以感受到,哪怕是一首小诗,老杜也是呕心沥血,费尽心机,使之予人丰富的感受品味空间,这种丰富性带来的审美浓度正是老杜诗歌之一大特点。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