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口数据(转载)

字数:1208访问原帖 评论数:3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8-17 21:55:15 更新时间:2022-08-20 03:38:12

楼主:千叶多余  时间:2022-08-17 13:55:15
一楼审核
楼主:千叶多余  时间:2022-08-17 13:57:30
上个帖子话说的多了一点,毙了活该。
这个话题应该安全。
原文很长,只摘录一小部分。感兴趣的,可以去观察者网找原文。
楼主:千叶多余  时间:2022-08-17 14:03:20
上数据。
16-35岁青年人,总数4亿。
未婚率超过50%,算2亿。
总的未婚男女青年性别比:135。
简单推算,
未婚男性青年:1.1亿多一点。
未婚女性青年:8千万多一点。
肉眼可见,两者相差3000万。
以前觉得三千万只是传说,现在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
楼主:千叶多余  时间:2022-08-17 14:23:07
未婚男女青年性别比例,各个年龄段不同。
年龄越大,男女性别差异比例越大。
在35岁这个年龄段,男女性别比达到243,有点恐怖。
当然你也可以说,35岁男性不找35岁女性,可以往下找。
但是,总的男女性别比放在那里。
楼主:千叶多余  时间:2022-08-17 14:26:02
城市男女性别比:128。
农村男女性别比:158。

由于长期的生男偏好和女性青年流出务工的影响,
农村地区的男性青年婚姻挤压明显比城市地区严重,
农村地区的青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婚恋难”“婚姻挤压”等问题。
楼主:千叶多余  时间:2022-08-17 14:28:52
最后一段总结,原文照抄。
**********************************
婚姻作为一种社会设置,是个人成年的社会化标志。
在我国普婚的社会环境下,婚姻也是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必要前提,大量的男性未婚人口不利于青年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一,遭受严重婚姻挤压的青年不仅会受到来自家庭和社区的压力,“被动单身”也会危及其自身身份认同,降低其心理的内在安全感,且部分群体可能将婚姻挤压问题归因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外部因素,引发一定的制度信任风险。

第二,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异质性婚姻匹配逐渐增多,但同质婚(夫妻双方社会经济地位相当)仍在当前婚姻匹配模式中占主导地位。
同时,在异质性婚配中,农村女性更容易通过婚姻迁移到城市地区,社会经济层面的弱势地位和农村女性的流出使得农村地区的剩余男性青年面临更为严重的择偶困境。
长期的婚姻剩余可能会迫使这部分人群采取过激行为来满足其自身需求,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如非法性交易、非法跨国婚姻、人口贩卖、性侵犯等,影响社会公共安全。

农村地区所积累的大量单身男性由于缺乏配偶和子女的支持,家庭养老功能缺失,同时农村地区的养老经济能力弱于城市地区,大量的男性剩余将进一步加重农村基层政府养老负担和养老难度;
而性别比偏高所带来的育龄女性规模缩小可能加重农村因人口流失所带来的出生人口减少,农村老龄化进一步加深,以上问题都将给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严峻挑战。

*******************
抄袭完毕。
楼主:千叶多余  时间:2022-08-17 14:42:42
开始点评。

一,
农村高彩礼,套用一句老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160比100,已经差异很大了。
这100当中,还可以选择逃离,剩50。
这160当中,能逃离的可不多,剩150。
150比50,3比1。
物以稀为贵,价高者得,口号终究抵不过现实。
楼主:千叶多余  时间:2022-08-17 15:27:20
二,
年轻人都是行走的荷尔蒙,城市农村都一样,就算不想结婚,至少也有生理需求。
本来,一个萝卜一个坑,
现在,3000万个萝卜找不到坑。
这不是三千万个萝卜,而是三千万颗定时炸弹。
咋办呢?

办法一,引入新的坑,大家懂我意思。

办法二,输出萝卜,到别人的地盘上找坑去。

办法三,挤一挤,几个萝卜,种一个坑里。

我自己瞧着都像是馊主意,可没办法。
坑就这么多,临时开荒也来不及啊。

这一届是不行了,
只能希望,下一届的萝卜和坑,能平衡一点,别相差这么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