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俗话实说

字数:14409访问原帖 评论数:1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8-18 17:23:10 更新时间:2022-08-30 02:40:34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18 09:23:10
(1)
一、烽火戏诸侯有没有?
说春秋战国,似乎总是从这个人开始——姬宫涅。但是这个人却不大说得清。
出生年月日——不明;
身高——不明;
体重——不明;
……
兴趣爱好——那倒是没有疑问,吃喝玩乐,放飞自我!
家庭出身——这也很明确,他投胎技术超好,含着金钥匙出生在全国最显赫的家族。这个家族有一些了不起的祖宗,胆子很大也很有本事,搞了多少年不眠不休的阴谋活动之后,成功地颠覆了由商部族把持了五个多世纪的国家政权,建立起他们姬家的王朝——周王朝,这是实行家天下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姬宫涅的父亲是周王朝的第十一任国王姬靖,母亲是姬靖的正牌大老婆姜王后,而且姬宫涅还是姜后所生的大儿子——嫡长子,所以他一出生就是王位的法定继承人。
文化程度——这个又不明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王太子他不可能不上学,至于上了几年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必须根据他的出生年月来推断。也许小学都没有毕业,也许大学毕业,似乎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小学?大学?那时也有吗?当然!


[姬宫涅时代的教育]

周王朝一建立,就在王都设立了学校,各诸侯国也在各自的国都设立学校,以教育贵族和国人的子弟。这时候的学校全都是官办的,私人不允许办学,周王室更是垄断着全国最雄厚的师资力量、最多的文化典籍和礼仪资料。
这时的学校分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开办在周王朝首都(王都)镐京和各诸侯国的国都,只招收贵族子弟;乡学开办在王都和各诸侯国国都的城乡结合部(六乡),只招收国人的子弟。
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级别,小学学制七年。学生入学的年龄有严格的规定,作为周王朝的储君,姬宫涅八岁就可以入学,十五岁小学毕业,走一下考核形式,就可以顺利升入大学;王太子以外的其余王子和公、卿的长子、嫡子以及大夫和元士的嫡子,都要到十三岁才可以入学,二十岁小学毕业,升入大学;公、卿、大夫、元士的庶子更要到十五岁才能入学,二十二岁小学毕业,升入大学。总之,身份等级越高贵,入学越早。显然,周王室的祖宗们认为,学生的智商情商是跟其身份等级成正比的。
姬宫涅他们在学校里学些什么东西呢?
周王朝实行的是通才教育,目标是培养文武全才,所以,国学和乡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文、武两个方面。
文的方面有:德行、礼仪、音乐、语文、数学等课目——
德行课,其实就是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主要是灌输周王朝所全力推行的王道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忠、孝、节、义,服从尊长命令,不要给政府添乱等周王朝的三观。这是所有教育内容中的重中之重!
礼仪,就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礼,这也是被周王朝视为命根子的,王朝的统治秩序全靠它来维护。礼仪课具体又分为礼和仪两大项内容,其中,礼的内容繁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细学起来一辈子都学不完,小学阶段只能粗粗地学一些概要。礼,大致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类:
吉礼,是祭祀时的典礼制度。祭祀是国家头等大事,跟战争一样悠关国家命运。天子和贵族们每年总是祭宗庙(祖宗)、祭天地、祭社(土地神)稷(谷神)……祭这祭那,不停地祭祭祭,学生们要掌握的是各种祭祀活动的大致程序和制度、仪式。
凶礼,是办丧的礼典。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可避免的。死人是大事,天子和贵族死了,可不能马马虎虎就埋葬,有一整套仪式程序,非常复杂,办一次天子或诸侯的丧事要几个月才能办完。学生要掌握各种等级的贵族死后所享受的相应礼数规矩,以及凶礼的全过程,熟知服丧的有关规定,以免参加别人葬礼时不慎违反规定,一旦违反了规定,有时后果很严重。
宾礼,外交礼仪,包括诸侯或贵族朝见天子、贵族朝见诸侯、诸侯国之间互相交往、贵族之间互相交往等礼节规矩。说白了,这是教学生们将来做官时待人接物的规矩,不懂这些规矩,在官场上就寸步难行。
军礼,是跟军事活动有关的典礼,包括校阅(阅兵)、用兵(打仗)、田猎(天子、诸侯打猎,一般都带有军事演习和训练军队作战的性质)等活动的种种规矩和礼节。学生学军礼,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军训。由于这时候还没有文武分职,士大夫平时当文官,打仗时就有可能临时担任武官带兵打仗,平时军训、打猎时也是,所以军礼是贵族人人都要懂的。
嘉礼,内容最为庞杂,但是跟每个人的生活最为贴近,大到天子和诸侯承袭君位时的典礼,小到贵族和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礼仪,诸如饮食礼、婚礼、成年礼(冠礼)、宾射礼、飨燕礼、贺庆礼等等。其中任何一项礼,都有一大堆讲究,要记住一大堆“知识点”。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18 17:09:55
首先,整个吃饭过程要分为食前、食中、罢徹三个环节。食前,先要整理好衣襟,解下佩剑,不可袒裘上席,也不能带着佩剑上席。
然后就是洗手漱口,一队婢仆分别拿着水罐、匜(一种形状如瓢的注水器)、接脏水的大盘子和擦手的手巾,来到你面前(家庭贫困的小贵族没有那么婢仆,这事就由妻妾女儿代劳),先把接脏水的大盘子放在你的手下,然后用匜舀了水罐里的水往你手上注,你则搓洗双手。洗完手,用手巾擦干,这一程序称为“沃盥”。沃盥完了还要漱口,沃盥和漱口合称为“盥漱”。
由于这个时代借助餐具将食物或饮料送入口中的进食方式虽然已在流行,但用手抓取食物进食的传统方式也还被固守着,特别是饭,不能用筷子,必须用手捏抟成饭团(古人称为“抟饭”、“抟米”、“抟黍”)而食之。所以饭前一定要洗手,如果是参加正规宴会,不仅饭前要洗手,在进餐的过程中也要多次洗手、擦手,吃完一种用手抓食的食物就要洗擦一次手。如果是喝粥,因为不能用手抓,也就不用洗手了。
盥漱完毕,就进入了食中环节。在这个环节,先要排座次,一家人,谁坐在什么位置,不能乱来,有一定的规矩。有客人的时候,尤其要讲究座次。排好座次之后,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古人的坐姿有多种,不同的场合,坐姿也不同,吃饭采用的是跪坐的坐姿:两膝并拢跪地,小腿与地齐平,脚背朝下,臀部垫坐在脚跟上。这也是所有正规场合的常用坐姿,不分贵贱。
坐好之后,婢仆开始送食物进来了。食物送来,摆到每个人面前的几案上,可不能乱摆,什么种类的食物、调料摆在什么位置,都是有严格规矩的,称为“摆食法”。
通常,带骨头的肉(殽)、饭食、葱之类,摆在几案的左侧;羹摆放在右侧;烧肉块和细切的肉片(脍炙)、蘸料(醯酱)、酒浆也都是放在右侧;脍炙摆放在距食者稍远处,蘸料摆放在食者面前。
这时的贵族,在食物方面有很多禁忌:变质食品不吃;颜色不好(色恶)的食品不吃;气味不正常的食品(臭恶)不吃;烹调得不得当的食品(失饪)不食;不当时的东西(譬如我们今天常吃的反季节蔬菜水果)不食;肉切割得不方正不食;蘸料不是跟食物相搭配的(不得其酱)不食;肉食的数量不能超过主食,只有酒是不限量的,但不能喝到发酒疯(不及乱)……
这时的人,吃饭都是凭俎案而食,人各一份,不是合桌共餐的。如果是正规的宴席,各个客人面前的食物都是不同的,因为得按照客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龄给食物——看人下碟子!地位高的或年龄大的,上的肴食高档,盛食物的器皿也是高档次的;地位低的或年纪轻的,档次要次一些。不仅食具和食物有差别,数量也不一样,《礼记》上有规定,上大夫八豆,下大夫六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三豆,七十岁以上的四豆,八十岁以上五豆,九十以上的六豆(这么大年纪吃得了这么多吗?)。
食物摆好了,不能马上吃,先要拿个小器皿,象征性地稍微搛一点点食物,摆放到一边以荐祭先人,称为“汜祭”,然后才能开吃。汜祭是在自己家里吃饭时必须做的,到别人家去作客时不能做,除非主人叫你做,否则就是失礼。
开吃的时候,又有一大堆讲究。比如,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这是有规矩的。通常是先吃饭后饮水;先吃蔬菜后吃肉食,最后吃果品(如果有果品的话);先吃摆在自己近处的食物,后吃摆在远处的。如果是去别人家做客,更要等主人引导,主人引导你吃某个食物,你才能吃,主人不引导,虽然食物摆了一桌子,也不能去碰,只能吃自己面前那一碟。
吃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抓取公用食器中的饭食,这样不谦虚;不要从装饭的公用食器中取出了饭,觉得太多,再放一些回去;不要大口喝汤,弄得汤汁从嘴角溢出;吃东西时不要咂嘴,发出难听的声响;啃骨头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吃进嘴里的鱼或肉再吐出来,让人看了恶心;不要把骨头扔给狗吃;不要独占某一种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觉得饭太烫时不要用手或筷子把饭挑起来扬凉;吃饭黍不能用筷子,要用手抓食;喝菜汤要慢喝慢嚼,不能喝出声音来;如果主人调的羹汤味道不理想不要重新去调;不要当众剔牙;不要喝肉酱;肉脯不要用牙齿撕咬,要用手撕擘着一点一点文明地塞进嘴里吃……
吃完了,并没有完事,而是进入了第三个环节——罢徹。如果是一家人在一起吃的,要待家主吃完才算是食中环节结束;如果是去别人家作客的,要待主人吃完。当家主(或主人)把他面前的酱或其他蘸料放到几案的边上,就表示他已经吃完了。客人或小辈们也就把自己面前的酱或蘸料递给站在一旁侍候的婢仆,然后改为长跪姿势——引体向前,臀部抬起离开了脚后跟,身体好像变长了,故称长跪,这通常是向人表示歉意时的坐姿——以表示自己也吃完了。婢仆们就上来撤走食器,用衣服下襟拂扫掉在席子上的残渣、污物。然后,端上酒或浆水来虚口(就是漱口)。
此时的人,漱口用的不是清水,而是酒或浆水。用酒漱口称为“酳”,用浆水漱口称为“漱”。而且漱口的酒或浆水漱完口必须咽下肚去,不能吐掉,吐掉是对主人不敬。
至于臣子陪君王进食、弟子侍侯老师进食、子女侍候父母进食、妻子侍候丈夫进食等等,又各有一大套讲究的礼仪。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18 17:10:17
(2)
首先,整个吃饭过程要分为食前、食中、罢徹三个环节。食前,先要整理好衣襟,解下佩剑,不可袒裘上席,也不能带着佩剑上席。
然后就是洗手漱口,一队婢仆分别拿着水罐、匜(一种形状如瓢的注水器)、接脏水的大盘子和擦手的手巾,来到你面前(家庭贫困的小贵族没有那么婢仆,这事就由妻妾女儿代劳),先把接脏水的大盘子放在你的手下,然后用匜舀了水罐里的水往你手上注,你则搓洗双手。洗完手,用手巾擦干,这一程序称为“沃盥”。沃盥完了还要漱口,沃盥和漱口合称为“盥漱”。
由于这个时代借助餐具将食物或饮料送入口中的进食方式虽然已在流行,但用手抓取食物进食的传统方式也还被固守着,特别是饭,不能用筷子,必须用手捏抟成饭团(古人称为“抟饭”、“抟米”、“抟黍”)而食之。所以饭前一定要洗手,如果是参加正规宴会,不仅饭前要洗手,在进餐的过程中也要多次洗手、擦手,吃完一种用手抓食的食物就要洗擦一次手。如果是喝粥,因为不能用手抓,也就不用洗手了。
盥漱完毕,就进入了食中环节。在这个环节,先要排座次,一家人,谁坐在什么位置,不能乱来,有一定的规矩。有客人的时候,尤其要讲究座次。排好座次之后,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古人的坐姿有多种,不同的场合,坐姿也不同,吃饭采用的是跪坐的坐姿:两膝并拢跪地,小腿与地齐平,脚背朝下,臀部垫坐在脚跟上。这也是所有正规场合的常用坐姿,不分贵贱。
坐好之后,婢仆开始送食物进来了。食物送来,摆到每个人面前的几案上,可不能乱摆,什么种类的食物、调料摆在什么位置,都是有严格规矩的,称为“摆食法”。
通常,带骨头的肉(殽)、饭食、葱之类,摆在几案的左侧;羹摆放在右侧;烧肉块和细切的肉片(脍炙)、蘸料(醯酱)、酒浆也都是放在右侧;脍炙摆放在距食者稍远处,蘸料摆放在食者面前。
这时的贵族,在食物方面有很多禁忌:变质食品不吃;颜色不好(色恶)的食品不吃;气味不正常的食品(臭恶)不吃;烹调得不得当的食品(失饪)不食;不当时的东西(譬如我们今天常吃的反季节蔬菜水果)不食;肉切割得不方正不食;蘸料不是跟食物相搭配的(不得其酱)不食;肉食的数量不能超过主食,只有酒是不限量的,但不能喝到发酒疯(不及乱)……
这时的人,吃饭都是凭俎案而食,人各一份,不是合桌共餐的。如果是正规的宴席,各个客人面前的食物都是不同的,因为得按照客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龄给食物——看人下碟子!地位高的或年龄大的,上的肴食高档,盛食物的器皿也是高档次的;地位低的或年纪轻的,档次要次一些。不仅食具和食物有差别,数量也不一样,《礼记》上有规定,上大夫八豆,下大夫六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三豆,七十岁以上的四豆,八十岁以上五豆,九十以上的六豆(这么大年纪吃得了这么多吗?)。
食物摆好了,不能马上吃,先要拿个小器皿,象征性地稍微搛一点点食物,摆放到一边以荐祭先人,称为“汜祭”,然后才能开吃。汜祭是在自己家里吃饭时必须做的,到别人家去作客时不能做,除非主人叫你做,否则就是失礼。
开吃的时候,又有一大堆讲究。比如,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这是有规矩的。通常是先吃饭后饮水;先吃蔬菜后吃肉食,最后吃果品(如果有果品的话);先吃摆在自己近处的食物,后吃摆在远处的。如果是去别人家做客,更要等主人引导,主人引导你吃某个食物,你才能吃,主人不引导,虽然食物摆了一桌子,也不能去碰,只能吃自己面前那一碟。
吃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抓取公用食器中的饭食,这样不谦虚;不要从装饭的公用食器中取出了饭,觉得太多,再放一些回去;不要大口喝汤,弄得汤汁从嘴角溢出;吃东西时不要咂嘴,发出难听的声响;啃骨头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吃进嘴里的鱼或肉再吐出来,让人看了恶心;不要把骨头扔给狗吃;不要独占某一种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觉得饭太烫时不要用手或筷子把饭挑起来扬凉;吃饭黍不能用筷子,要用手抓食;喝菜汤要慢喝慢嚼,不能喝出声音来;如果主人调的羹汤味道不理想不要重新去调;不要当众剔牙;不要喝肉酱;肉脯不要用牙齿撕咬,要用手撕擘着一点一点文明地塞进嘴里吃……
吃完了,并没有完事,而是进入了第三个环节——罢徹。如果是一家人在一起吃的,要待家主吃完才算是食中环节结束;如果是去别人家作客的,要待主人吃完。当家主(或主人)把他面前的酱或其他蘸料放到几案的边上,就表示他已经吃完了。客人或小辈们也就把自己面前的酱或蘸料递给站在一旁侍候的婢仆,然后改为长跪姿势——引体向前,臀部抬起离开了脚后跟,身体好像变长了,故称长跪,这通常是向人表示歉意时的坐姿——以表示自己也吃完了。婢仆们就上来撤走食器,用衣服下襟拂扫掉在席子上的残渣、污物。然后,端上酒或浆水来虚口(就是漱口)。
此时的人,漱口用的不是清水,而是酒或浆水。用酒漱口称为“酳”,用浆水漱口称为“漱”。而且漱口的酒或浆水漱完口必须咽下肚去,不能吐掉,吐掉是对主人不敬。
至于臣子陪君王进食、弟子侍侯老师进食、子女侍候父母进食、妻子侍候丈夫进食等等,又各有一大套讲究的礼仪。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19 08:05:41
(3)
如果说礼是规矩、制度,那么,仪就是照着这些规矩和制度做出来的样子。比如,根据自己的等级身分,在什么样的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说什么样的话,做出什么样的动作,保持什么样的仪容,不能出一点差错,出差错了就是失仪,就是无礼,轻则被人看不起,重则获罪,自己的政治前途也就算到头了。
笼统地说,仪的种类有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六大类,合称“六仪”。而且,礼和仪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音乐课,就是“六艺”中的乐,在今天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对于这类课,我们嘴上说非常重视,心里则是无限地轻忽。但在姬宫涅的时代,乐可是跟礼和战争并称的重要科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因为乐跟祭祀、外交等活动有关,而祭祀,跟战争一起并列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两件国家大事。所以,音乐是绝对的主课。
音乐教育包含三项内容:乐德、乐语、乐舞,称为“三乐”。
乐德,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用音乐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品德,其实也属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
乐语,属于语文课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背诵诗歌,创作诗歌(小学阶段不要求创作)。这时的诗歌,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歌词,都是用来唱的。这个时代,诗歌无处不在,外交场合、祭祀活动、举行集会、乡饮酒礼、庆功贺节等等等等,都要吟诵演唱诗歌,所吟诵的诗歌有前人所作的(这占绝大多数),有当代人新创作的,不一而足,能吟诵诗歌是一个合格贵族必备的文化素养。
乐舞,就是配合着乐曲表演舞蹈,要求学生既能歌又能舞。舞又分为小舞和大舞两种,在二十岁之前,学小舞。小舞包括六种舞蹈:
帗舞,手里拿着帗跳舞,帗是一种用五种色彩的丝绸装饰的跳舞道具,这种舞通常是在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时候跳的;
羽舞,手里拿着用羽毛装饰的舞具跳舞,这种舞也较多地用于祭祀活动中;
皇舞,这种舞的舞者必须是少年,舞衣舞帽上都装饰着羽毛,舞者手上也拿着五彩的羽毛,象征着凤凰来临,这是在求雨或祭四方时跳的舞;
旄舞,舞者手执旄牛尾巴,跳舞时要抡动旄牛尾,象征着百兽率舞,也是用于某些祭祀场合的;
人舞,舞者不执道具,跳舞时只舞动衣袖,也是用于某些祭祀仪式;
干舞,舞者手里拿着盾牌之类兵器跳舞,这是一种武舞,又称兵舞,用于跟军事有关的某些场合或祭祀仪式上。
二十岁以后,学大舞。大舞是由很多舞者一起表演的大型舞蹈,一共有《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
语文课,小学里主要是学“六艺”中的书(识字和学写字,以及读一些简短的文章,如古今帝王贤人的语录之类——历史著作中的《书》);
数学课,就是“六艺”中的数,小学里基本上就是数数字,再学一些加减乘除的简单运算法,相当于现代小学三年级以下的程度吧!
武的方面,稍微学一些行军布阵之类的简单军事常识,主要还是学“六艺”中的射和御。射不用说了,就是射箭。御就是驾驶战车。不过,在小学里,射箭和驾驭战车都只是打一个基础而已,真正的深入学习,是要在大学里。
完全了七年的小学学习,就称为“小成”,经过教官考核,成绩合格,就可以升入大学深造了。
小学不论是周王室办的还是诸侯国办的,建筑形制和规模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学就有明显的等级区别了。
周王室所办的大学在王都,由王室直接管理,是天子之学,称为“辟雍”,它修建在一个形似圆璧的大土台上,土台四周围着一条护城河一般的小河。
诸侯国的大学都办在诸侯国的都城里,是该诸侯国公室所办,由该诸侯国国君直接掌管,是诸侯之学,称为“泮宫”(因此后世读书人考上秀才也称“入泮”、“游泮”),它修建在一个形似半块璧的土台上,只有东、西、南三面有河水围绕,北面没有,它的规模是辟雍的一半。
进入大学之后,政治课的内容更加深入和细化,要掌握的知识更多,文化知识课也高深了一步,语文课要阅读较长较深奥的文章——通常是历史典籍中的《书》,如《周书》、《尚书》之类,而且还要学习创作文章了;数学课更是要学一些丈量土地、计算重量、计算修建防御工程的材料配置等内容了。
武的方面,要求比小学时也是大大提高。其中,射要求达到五种标准,称为“五射”:
1、臂力,要求射出的箭要能穿透箭靶,在箭靶的背后能看见露出的箭簇,称为“白矢”;
2、速度,要求箭矢能够接连不断地射出,使敌人难以躲避,就像俗称的“连珠箭”,称为“参连”;
3、技术,要求射出去的箭,要能够朝着目标笔直地水平飞行,速度要快,冲击力要大,称为“剡注”;
4、平稳,要求拉弓时持弓的手臂要保持绝对平稳,在肘上放一杯水,拉弓、放箭,里面的水要不晃荡,称为“襄尺”;
5、准头,要求四箭连发,四支箭分别落在箭靶红心内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落点呈“井”字形分布,称为“井仪”。
驾驭战车也要达到五种要求,称为“五御”。跟今天的考驾照很类似,它也分为起步考、路考等多项内容。
起步考,要求战车起动得非常平稳,在车辕前端的衡上挂一个铃,叫做“鸾”。再在车厢前边轼上挂一个铃,叫做“和”。战车起动时,“鸾”跟“和”要能够同时发出锵锵的响声,称为“鸣和鸾”;
路考比今天的复杂得多,非但要到都城中繁忙的十字路口(交衢)去考,要求战车能够像做舞蹈动作一般,从熙来攘往的车流人流中轻快流畅地穿过,称为“舞交衢”;还要到水里去考,要驾着战车过河或在溪流中行进,要求驾车者能够正确判断水流情况,顺着河水的流势前进,要既快又稳,避免翻车,称为“逐水曲”;还要考越过障碍物的技巧,通常是在军营门口(辕门)设立一些障碍物,要求御者驾着战车在不碰撞障碍物的情况下迅速安全地通过,称为“过君表”;
此外还要比今天考驾照多加一项实战考核——参加国君和贵族的打猎活动,要求驾车人利用战车去阻挡、驱赶猎物,协助围猎,称为“逐禽左”。
通常来说,这全套车技都练到合格,要花四年。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19 16:32:25
因为这时的教育是奔着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来的,贵族子弟和国人子弟能够同时受到文、武两方面的严格教育,所以,这个时代的贵族大多能文能武。在晋国,政治局常委(卿)本身都是军队的最高将领;在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平时担任文职的官员,战时也都能统率一支军队独当一面地作战。不领兵者,要驾战车就驾战车,要当射手就当射击手,全是多面手!
这时可没有师范学院,学校的教师从哪里来?
乡学有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年满七十岁退休下来的官员,还有一部分教师则是由现任的地方官员兼职的。国学则没有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由朝廷官员兼任。比如师氏,是军队师一级的最高首长,他在国学里当政治老师和历史老师,教育学生德行,向学生讲历史上帝王名人的成败得失;又比如保氏,也是武官,负责守卫王宫等,类似于今之8341部队的首长,他负责教学生六艺和六仪方面的知识技能;再比如大司乐,又称大乐正,是宫廷中乐官之长,他兼任国学的校长(管理学政),同时还担任音乐老师,教学生“三乐”,国家有重大活动需要举行大舞时,他还负责从学生中挑选三乐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去演出。
国学里面的教师不分大学老师、小学老师,都是既教小学也教大学,统称为“教国子”。大学的学制是几年?现在还不清楚。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20 07:58:49
(5)
讲起来,国学和乡学对学生的考查是很严格的,对不要好的学生惩罚也很严厉,比如,在学习舞蹈时,如果谁心不在焉,怠慢涣散,教师可以动用戒尺、鞭子乃至棍棒对他进行体罚。对于无论如何教育也不肯改正错误的学生,可以开除,并且遣送远方,“终身不齿”(永不录用)。
不过,国学的学生全是贵族官僚子弟,都有一定的家庭背景,老师不看僧面看佛面,一般也不愿把他们弄得血淋淋的。何况,开除一个国学的学生真的就这么容易吗?那是要惊动天子(在诸侯国则是诸侯)的!
第一步,先要由小胥(负责学生学习纪律的老师,他的职责就是发现有学生上课迟到、学习不认真时,就拿鞭子抽他)、大胥(大司乐的教学助理,负责训练学生在大舞中的步调和安排出入顺序等,还管理学生的学籍登记册)和小乐正(大司乐的助手)将学生中的不服管教者,上报给大司乐,再由大司乐上报给天子。
第二步,天子得到报告,就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都到学校去看望学生们,发表一些讲话,让学生们(主要是那些不服管教的学生)切身体会一下大领导们的礼仪风度,从而受到感化,同时也对这些不服管教的学生进行审查和教育。
这样搞下来还是不见效,那就是第三步,周天子亲自来到学校,考察这些学生,同样也是以天子礼仪来感化教育这些学生。
这样三步搞下来,那问题学生还是不改悔(哪怕假装改悔一下也不愿意),那就无可救药了,这才正式启动开除程序——周天子连续三天王宫里停止杀牲,也不设盛馔,以表示其伤心不满和遗憾的心情。然后才开除那些学生,将他们遣送到遥远的西方或东方,“终身不齿”。
可见,周王朝对下一代还是非常爱护的,开除一名学生比撤掉一个官员还慎重!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你只要假装悔改,就能放你过关,除非神经彻底搭错,非则,怎么可能被开除?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20 08:00:04
(6)
完成了大学的学习,称为“大成”,经过官方考核,成绩优秀的,由周王室或诸侯国任命为中、高级官员。不过,王室和诸侯国官员的最主要来源还是世袭,也有极少数是由朝廷重臣或地方官员举荐,从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官员也只占很少一部分。
贵族的嫡长子,成绩再差也总归有官做。其他嫡子,就算做不成官,家里财产也够他吃喝玩乐的。只有那些投胎技术低没爹可拚的下等贵族和国人的子弟,才会把上学当成唯一的进身之阶。他们一般没资格上国学,只能上乡学。乡学不分大学小学,只相当于国学的小学程度。他们对礼仪的学习比国学皮毛得多,基本上只学嘉礼中的日常生活礼仪部分,朝廷礼仪是贵族的事,国人子弟都是些兵胚子,不需要学那些。文化课的份量也很轻,跳舞基本不学,因为大型祭祀活动也都是贵族的事,没他们的份,他们在家里小祭祭祖宗或神鬼也用不着跳舞。政治课倒是不马虎的,全靠这个洗了他们的脑子之后让他们心甘情愿服从贵族的统治,进了军队服从命令听指挥,当个好士兵,好好为国君为官长卖命。军事课,因为他们都是当小兵的料,所以不需要学驾驭战车,能上战车的至少是最低一级贵族——士,国人子弟当兵当的都是拿着长兵器跟随在战车后面的步兵,所以他们重点训练的是列队、排阵、步战、建造壁垒、侦察等等。
乡学毕业之后,经过乡里大夫的考察(这就难免要通关系、走门路了),选出少数优秀的学生向负责教化和民政工作的司徒荐举,成为“选士”。司徒再从各乡推荐上来的选士中选出他认为最优秀的极少数佼佼者,推荐给天子(或诸侯)。经天子(或诸侯)认可,就升入大学进一步深造,称为“俊士”,毕业后跟贵族一视同仁。没能升入大学的乡学毕业生,经过地方官员的考察,其中的极少数优秀分子可以当上公务员(地方低级官吏),端上一只锈迹斑斑的铁饭碗。
对于王太子姬宫涅来说,他上学只是走一个过场,成绩再差也没人跟他计较,将来照当国家最高领导人不误。而从他当了国王之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学习成绩应该好不了,至少政治课肯定不可能及格。他是末来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教官们将来都要端他的饭碗,怎敢得罪他?可以想象,他的学习生涯是很愉快、很轻松、很随意的。唯一的缺憾是,不能像如今的X二代那样泡校花,因为女子是被剥夺进学校受教育的权利的。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21 08:42:11

[姬宫涅的祖父和父亲]

姬宫涅的某些祖宗(周公或周恭王或周懿王?)发明了一个花样:给死去的人送上一个称号,通常只有一两个字,对其一生的功过是非作一个高度概括,也是盖棺论定的意思,这就是后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被沿用了近三千年的谥法。
并不是每一个死人都会得到谥号,哪怕是贬义很强很难听的谥号,一般人想得也得不到,只有帝王、诸侯、级别较高的大臣等有崇高地位的大人物才有资格得到。帝王的谥号,通常是由其继任者和大臣们一起拟定的。姬宫涅死后,得到的谥号是“幽”,所以,他更多时候被后人称为“周幽王”。
“幽”是一个难听的谥号(恶谥)——“壅遏不通曰幽”(脑子一根筋,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任何人的规劝都听不进,无法跟他沟通);“蚤孤铺位曰幽”(他老子死得早,他本人也是即位不久就挂了——这一条似乎不适合宫涅兄);“动祭乱常曰幽”(喜欢做一些违反常理的事情,连祭祀这种国家头等大事他都会随意地乱用典礼仪式)。
谥法刚发明时,只有美好的评价(“美谥”)和普通的评价(“平谥”)两种,没有坏的评价(“恶谥”)。第一个得到恶谥的是周幽王的爷爷,周王朝第十任国王姬胡,他得到的谥号是“厉”(“暴慢无亲曰厉”、“杀戮无辜曰厉”),世称“周厉王”。
实际上,周厉王是个很要好、很有魄力的改革家。他即位的时候,王室的经济已经开始残破,国力正日益衰弱(从他祖父周懿王开始),军事上积弱不振,面对时不时来侵扰的四周方国和少数民族部落无所作为,他父亲周夷王交到他手上的那副摊子已呈现出一天天烂下去的势头。因此,他一即位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打破了周公和召公两个王室大贵族家世代当卿士(天子大朝廷的执政大臣,总理、副总理)的惯例,不听大夫、芮国国君芮良夫的劝阻,大胆起用年轻的荣国国君荣夷公(芮良夫轻蔑地称他为“执政小子”)为卿士,进行经济改革;起用虢国国君虢长父为卿,带兵攻打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部落淮夷。
可惜这两个人马屁倒是拍得一流,正经事情却做不好。虢长父征讨淮夷无功而返,荣夷公更不像话,给周厉王出了个馊主意:对山林川泽实行“专利”,就是说全国的山林和江河湖泊全部由天子周厉王直接掌控,派人看管起来,不准任何人进山林打猎、采樵、开矿,也不准任何人下江河湖泊池塘捕捞,这就等于厉王一人垄断了全国的山货、矿产、木材、柴禾和水产品。
有许多山林湖泊早已被诸侯或贵族占有,这一来,他们的利益大大受损,当然要骂娘。召穆公创作了诗歌《荡》,另一位大臣凡国国君凡伯则创作了《板》,都是讽刺规劝厉王的,这两首诗后来都被收入了《诗经》,骂人骂出了经典,也算是中国文化里无心插柳的意外收获吧!
不仅仅是写写诗,喷一喷,发发牢骚,有的诸侯还动了兵。位于汉水与淮水之间的一个古老的诸侯国——噩国起兵反周了。
噩国相传是黄帝的后裔,在商王朝时跟周部落同为商的附庸,他们的首领跟周部落的首领姬昌(周文王)一同在商王朝的朝廷中担任政治局常委(卿),周王朝建立后,它跟周王朝的关系一直很融洽,相互之间还曾经通婚。但是现在,显然无法忍受周厉王这一套,带领淮夷、东夷,一同反叛,打到了周王朝的陪都成周(今河南洛阳)附近。
周厉王把周王室的两支直属大军——守卫王都宗周(即镐京)的西六师和守卫成周的东八师全部派去征讨,结果却吃了败仗。
于是,大臣们纷纷派出自己家族的私军支援王师,其中,大臣武公就派出战车一百辆、甲士二百、徒兵千人,由将领禹率领前去参战。
最后,叛军被打败,噩国国君驭方被俘虏。
周厉王下令,将噩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一个不留地杀光。不知什么原因,这道命令并没有被忠实执行,残余的噩人迁移到今河南南阳一带,继续生存了下去。
噩国被灭后,淮河流域的淮夷继续反周。周厉王命虢仲率兵镇压,又是失败(虢家的人看来能耐都不怎么样)。周厉王亲临成周指挥作战,总算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斩杀和俘虏淮夷共计一百四十余人,夺回被淮夷掳去的周民(成周周王畿上的居民)四百人。
这几场战争之后,周厉王觉得王室直接掌握的兵力不够,就开始改革军制,扩张军队。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21 09:43:11
军制改革之后,周王室的武力强大了,四方诸侯终于受到了震慑,就连江汉之间最为桀骜不驯的楚国都被吓到了。在周夷王时,楚国的国君嫌自己爵位太低(只是子爵),要求提升爵级,遭到拒绝后,一怒之下干脆称王,跟周王室平起平坐,现在自动取消了王号。
可是,厉王的“专利”政策伤害的不只是贵族,还有国人。
周王朝的行政区划分为国、野两部分,都城内为国,城外的农村为野。生活在王都城里和诸侯国国都里的城里人称为“国人”,生活在城郊以外广大原野中的农村人就叫“野人”(不一定要生活在神农架)。国与野之交的城郊结合部称为乡,也属于国人的聚居地,不过住在乡里的国人都是有土地的,以种田为生。
周王朝的老百姓是没有迁徙自由的,一个生活在农村的野人不是想进城做国人就可以进城做国人的。如果说周部族是征服了全国的殖民者,那么,野人就是被殖民者征服了的土著民,他们被周部族及其盟友征服,被迫接受其统治,但没有参加过抵抗或反对周部族的军事行动,他们不是战俘,所以他们没有被罚作奴隶。他们大多是一些古老部族甚至蛮夷戎狄部落的后裔,因为是被征服者,所以他们不享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而国人则是以原先周部族的族人为主,还有当初周武王起兵夺天下时加入周部族联盟的那些部落的族人。此外,还有一些是原先的贵族,现在降为平民了。
贵族怎么会降为平民的呢?犯了罪过被贬被降的当然也有,更多的是自然淘汰下来的。根据周部族的宗法制度(这个制度早在建国之前就已经开始推行了),国王的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小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庶子”,嫡子的地位高于庶子。大老婆生的大儿子称为“嫡长子”,他可以继承父亲的王位,称为“大宗”。国王的其他儿子不能继承王位,除非嫡长子在继位之前死了,那才从其他嫡子中选一个,如果没有其他嫡子了,就从庶子中选,被选上者即成为大宗。不能继位的儿子也不会被亏待,基本上都会被分封为诸侯,或者当周王朝的卿、大夫,称为“小宗”;而在诸侯国内,也是由诸侯的嫡长子继位为诸侯,为大宗,其他儿子为小宗,被封为该诸侯国的卿或大夫;卿和大夫在他们的封地(采邑)里,也是照搬这一套,嫡长子为大宗,继父位为卿、大夫,其余儿子为小宗,受封为最低等级的贵族——士;在士的家里,继续照搬,仍是嫡长子继承父亲为士,为大宗,其余儿子则降为平民。到平民就不再照搬了,再照搬就要降成野人和奴隶了。
无论是周王朝的大朝廷还是各诸侯国的小朝廷,当兵的都是国人,当然,周天子的直属卫队“虎贲”八百人除外,他们都是由王室家族的贵族子弟来充当,诸侯的直属卫队“旅贲”(各诸侯国的名称不尽相同)也是由诸侯公室的贵族子弟充任,虎贲、旅贲之外的主力军队则都是由国人组成的,奴隶一般没资格当兵,只能充当军队中负责养马、做饭,为军人服务的杂役人员(厮徒)。
所有国人,凡身高达到七尺(约合今1.38米),年龄在六十岁以下的男性都在服兵役的范围之内。不过,一个家庭只有一个男子是必须服现役的,称为“正卒”,其余都是预备役人员,称为“羡卒”。
羡卒虽然不用服现役,但农闲时也要和正卒一起接受军事训练,参加带有军演性质的田猎和捕捉盗贼等活动,而当国家遇到特别紧急的情况,或要举行特大规模军事行动时,他们也要应征入伍参战。
正卒也不是一直待在军队里的,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实行的都是“兵农合一”制,平时除了守卫边疆和首都等重要城市的少量常备军之外,其余士兵全部在家种田或以其他职业谋生,轮到要去戍守边关或发生战争时才应召进入军队。
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国人是有土地的,只是不象贵族那样有奴隶或庶民帮他们种田,国人得自己种田。没有土地的国人,就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不论是从事农业还是商业、手工业,国人都是要交税的,确切地说,是纳赋——军赋。不当兵的人纳税,当兵的人纳赋。税和赋的区别是,税是专门用于国家祭祀、政事方面的开支,赋则是专门用于军事方面的开支;税的税率是收入的九分之一,赋则低一些:十分之一,赋有时还可以用劳役来折抵。
可见,国人虽然地位比野人高一等,有一定的参政议政权,国家有特别大的事情时,有时国君也会召集他们开会商议,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还有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权利,成绩好的,能端上铁饭碗。但国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们要种田、经商、做手艺谋生,还要交税,还要当兵卖命。
为了改善生活,国人自然也经常要到城外山林里打点野物,弄些山货,到川泽里搞些渔获之类。现在厉王这么一搞,山货渔获不能随便弄了,手工业所需的原材料也紧缺涨价,日子就难过了。这些国人的祖宗们当初跟着厉王的祖宗干革命,革命成功后,也没有分享到什么象样的红利,现在更是生活艰难,能没怨气吗?于是,从贵族到国人,全在骂娘!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24 08:25:46
@天行健1927 2022-08-23 11:20:00
本人在天涯论坛《煮酒论史》栏目连载多年的拙著《二十四史沉思录》先秦部分实体书已经出版发行,书名为:《中华文明的曙光——先秦史沉思录》。共分五帝三代卷、春秋卷(上、下)、战国卷(上、下)等五册,网购链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ft=t&id=681296582388
-----------------------------恭喜老先生!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24 17:49:31
对于普天之下的骂声,周厉王完全不屑一顾。别看王朝似乎已在走向没落,天子的威权依然不容撼动。当初他的父亲周夷王为了宣示威权,曾把东方一个并没有犯什么错误的侯爵级诸侯处以烹刑(扔进大鼎,活活煮烂)。这个被煮成了东坡肉的倒霉蛋身份还很不一般呢,他是东方大国齐国的国君吕不辰(齐哀公),齐国开国国君也即周王朝开国大功臣姜子牙的五世孙。这样的大人物,还不是天子一句话就给烹了,谁敢反对?现在那些口出怨言的,有哪一个能比得上齐国国君?凭他们还能翻天不成?
可是虽然不屑一顾,怨言毕竟不是颂歌,听着心烦,周厉王不想听。他的办法很简单,实行特务政治,请来一个卫国的巫者,让他通过鬼神监察全国的人,谁发牢骚,只要卫巫一告发,立即抓起来杀掉。
一共杀了多少人?史书上没有记载。估计也没杀几个人,主要效果还是镇慑,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相信鬼神,认为自己哪怕偷偷在家里发一句牢骚也瞒不过鬼神,所以都闭了嘴,不敢喷了。在路上碰见熟人都不敢说话,只敢使个眼色。
周厉王耳根清净了,他得意地对劝谏过他的召公说:“我这不是把人们的怨言都消除了吗?他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你堵住人们的嘴,危害比堵塞河流还严重!”
召公看得很明白,社会上没有怨言不代表没有怨气,你天子一个人把天下的利益都霸占了去,让天下人发发牢骚,喷一喷,发泄掉负面情绪,也许倒没事了。现在把所有人的嘴全堵上,不许发声,怨气都憋在肚子里发酵,不憋出事来才怪!从表面上看,现在周王室已是空前强大,社会也是前所未有的稳定(听不到一丝抱怨声),完全是太平盛世的景象。而实际上,从贵族到平民,嘴虽然闭着,心里却不知有多少只草泥马在奔腾,周厉王坐在了火山口上还不自知。
终于,厉王的堵嘴政策实行了三年之后,也就是在他当上国王的第三十七年,国人再也憋不住了,暴动毫无预兆地发生!
据周宣王时期所铸青铜器“臼里簋”上的铭文记载,参加这次暴动的有“邦人”(就是国人)、“正人”(掌管工匠营造的工正所管治的人,也就是工匠)、“师氏人”(军队中师的指挥官师氏所管辖的人,也就是士兵)。正人和师氏人都是由国人来充当的,实际上也就是国人。周厉王要调动军队镇压,士兵都参与了暴动,哪还有军队听他的?周厉王只得惶惶逃离镐京,沿着渭水一路往东北逃,最后在距离镐京大约四百公里的彘国(今山西临汾霍州)安顿下来,从此再也没能回归王都。
暴动群众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厉王,就搜寻太子姬静。召公把姬静藏在他家,国人围住召公家,要求交出太子。召公把自己的儿子假冒太子交给国人杀掉,才算平息了国人的怒气。
国王被逐出了政治舞台,王位虚悬,国事只能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持处理,史称“周召共和”。这种局面持续了十四年,周厉王在彘国病死,太子姬静即位,就是周宣王。
楼主:ty_悠然见南山901  时间:2022-08-28 18:15:49
暂时停更,在作修改,修改完毕后将重发,改名为《从尧到毛,俗话实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