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熵与文字成长

字数:898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9-24 21:16:50 更新时间:2022-09-29 20:23:52

楼主:荣家人四号  时间:2022-09-24 13:16:50
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汉字的假代字很多很普遍,原因是这个时代汉字还在激烈的进化演进过程中。字符要精化、趋向一致化,字义词义也需要归拢统一确定,文字符号所包含的信息熵在人们不断的使用和交流中逐渐降低,这符合自然规律,人的所有努力都是在克服熵增和降低熵增带来的自然混乱无序甚至损毁,在语言文字领域也是如此,不仅字符上要精化、规范、确定化,以降低信息的熵增,在字符表达的意义上也要通过文字来表达事物特别是大量的思想交流,来不断地赋予特定的文字符号以确定的或者相对确定的概念,还要形成确定的语言结构来表达确定的语义概念,以在文字意义上降低信息熵增。一个意外的分析结论是,所谓轴心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几十万字甚至几百万字的著作,在西方于12世纪学会造纸术、15世纪40年代学会了印刷术之前,那些承载巨量文字的所谓著作,在没有大量的文字应用交流的可能条件下,在没有可靠可用的载体形成具有一致性的概念与之对应的统一的文字体系之前,那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形。特别是拼音文字因为不具有直接的表意性,其更需要建立精确细致全面的词典,以规范词汇拼音结构以及对应准确的语义概念,改造进行大量的逻辑论证和语言结构的定型。没有谢谢发展背景,那些著作是不可能出现的。其实,这也是西方逐渐开化依赖,随着语言文字的大量运用,其哲学、逻辑、形式主义思考不断强于东方特别是华夏的原因,因为东方西方的语言体系决定了两方面人类思想方法存在根本性的差别。这里不存在那个文明优秀那个文明低阶的问题,但却存在哪种文明很符合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的文字是从人类认识理解和表达自然的路径发展而来的,所以华夏人思考问题总是要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遵循自然是华夏文明的人类思想体系的基因。而西方的拼音文字体系是人类关系构成的语言体系,语言主要不是与自然沟通,而是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致性,是个体欲望与人类群体欲望之间的反复争夺平衡的进化过程。最后,个体欲望被整合成群体欲望的表达一神教宗教出现了,后来一神教桎梏的紧了自由主义出现了,当个体实现欲望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由主义就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主流,而群体欲望如一神宗教就成了它的制衡机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