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无中生有”

字数:1464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9-29 06:33:10 更新时间:2022-10-01 21:34:34

楼主:萬靖  时间:2022-09-28 22:33:10
从没有开始的时候的那个最初,也就是“无”。无,即一切都不存在,时间不存在,空间也不存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回事。那么,无中生有之“生”是为何而生?

宇宙中唯一的那个意识,知道他是唯一的“我是”。想象一下,当一切是一切、而没有任何变化的状态,实际上就等于“无”。

第一维度起源于存在的意识体开始的一个问题:宇宙想看到它自己本身。于是,“我是”问自己:我可以成为谁。

唯一想感知他自己的方法,就需要创造出另一个存在。 所以从内到外,创造了正负极(阴阳),开始了最初的审视和沉思。他想继续体验正负的方法就是继续创造第三视角,如此就可以体验正与负的完整过程。 于是,由“二生三”——第三个就是三位一体,现实中的一切(“三生万物”)依据此逻辑而生。

为什么我们用“维度”来理解阴阳(正负)?后人所诠释的阴阳(正负)总在侧重相反和相对之意。即使“负阴抱阳”的解读方向也忽略了“一生二”的缘起:极性不是对立,是为了感知“一”而生。极性不是分裂,在太极图的形态中告诉我们,极性是合一的整体(完整的圆)。

维度在拉丁语中是“两个衡量方法”的意思。看到一个事物的两个视角——衡量一个事物 跳出等级、制度……的宇宙视角,无论在哪里,都与唯一的本源相连。

空气一直都在,但我们看不见也无法感知,除非当空气变成风。风是如何产生的?冷与热的二元性。如果没有二元性,一切的感知就等于“无”。故曰“万物都是出入于阴阳,才能升降造化”。

宇宙所做的就是创造尽可能多的视角,以达到最宏伟的图像。巨大的意识网络再带回到宇宙这个最大的大脑,回到本我,告诉自己:我知道我做到了、现在我知道我可以成为什么了。

我们应该对同一个真理持有不同的观点,这样才能获得大量的数据。问题不在寻找真相,而在于连接真相,这便是宇宙的意义:连接万物,从而明白——哦,这就是我,这就是全部的意义——宇宙看到它自己本身。

在目前可验证的量子物理学中:波粒二象性发现,一个物体,到底是波还是粒子取决于你怎样观测——即从不确定的状态变成确定的状态,一定要有意识参与。
半透镜实验(延迟选择实验)发现现实世界不遵循因果律。
量子纠缠的超光速超距离作用在表达时空并不是本身存在,而是量子纠缠编织的。

虚拟世界中,只有玩家进入地图后,叠加态才会坍缩而得到确定的结果;自旋值复位和非观测而不确定,全部都是为了节省资源……简单说就是意识进入到多大的场景就演给你看到哪个程度。

当量子物理领域涉及到哲学层面就无法证伪,比如意识的本质。而我国古代的智慧和参悟却说明了我们自行去验证的方法:

《道德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道家之“虚”,如同佛家所言“空”之境界。

虚极静笃,并非后人所解说的“无为”——如果只是在讲“什么都不做”,何来的“吾以观其复”。虚极静笃是在强调“内观”。即佛家所说的“照见自性”。

内观的外在状态,可以用“禅定”来表达。而玄奘法师翻译《大般若经》、《解深密经》以及《瑜伽师地论》时,特意将“禅定”改译为“静虑”。其中的区别旨在告诉后人,不是什么都不做、一念不生(忽略动态过程),而是为了“虚极”而向内感知自性(宇宙)。

因此,唯一可以想起本源的方法就是忘记——放弃对现实的想法(大脑的思虑),而成为虚无(什么都没有)。

当内心可以观测到黑暗和虚无时,我们会明白,第一维度不是可以看到的,而是可以感受的。就像回到童年的最初,可以去想象所有的一切,不受现实的约束。

回到太极图的“圆”: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圆,用二元思维来解释,圆之外就是全部的意识之外。可观测可被意识之外,也就超越了我们所能了解的全部最高领域。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