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卷7择官诗解5忠良在官勖以公忠义孝信廉因材施用

字数:2794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0-11 23:15:06 更新时间:2022-10-14 11:52:05

楼主:牟向东  时间:2022-10-11 15:15:06
《贞观政要》卷7择官诗解5忠良在官勖以公忠义孝信廉因材施用

题文诗:
贞观十四,年时特进,魏徵上疏,曰臣闻知,

臣莫若君,知子必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

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

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贤俊,

在官后则,庶绩其凝,无为而化.是故尧舜,

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

八元凯翼,巍巍之功.周召公光,焕乎之美.

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岂惟,生于曩代,

而独无于,当今者哉?实乃在乎,求与不求,

好不好耳!何以言之?美玉明珠,孔翠犀象,

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

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

道路不之,绝者何哉?盖由中国,之所好也.

况从仕者,怀君之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

君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之为孝则,

可使同乎,曾参子骞;与之为忠,可使同乎,

龙逢比干;与之为信,可使同乎,尾生展禽;

与之为廉,可使同乎,伯夷叔齐.然今群臣,

罕能贞白,卓异盖由,求之不切,励之未精.

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使,各有职分,

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

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所,

不受贱则,观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

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以六正,

戒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

【原文】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疏曰:

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俊在官,则庶绩其凝,无为而化矣。故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①,元、凯②翼巍巍之功。周、召③光焕乎之美。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④,岂惟生之于曩代⑤,而独无于当今者哉?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⑥,西旅之獒⑦,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⑧,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况从仕者怀君之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之为孝,则可使同乎曾参、子骞⑨矣;与之为忠,则可使同乎龙逢、比干矣;与之为信,则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与之为廉,则可使同乎伯夷、叔齐矣。

【注释】

①盈朝:充满朝廷。
②元、凯:八元、八凯,传说为舜的贤臣。
③周、召:周,周公,名旦,武王之弟。召,召公,名爽,为周太保。二公曾辅成王。
④四岳、九官、五臣、十乱:均指古代传说中的著名贤臣。
⑤曩(nánɡ)代:从前的朝代。
⑥大宛之马:大宛,古代西域国名。汉武帝时,李广利破其国,得汗血马献于朝。
⑦西旅之獒(áo):西旅,西夷国。獒, ,武王时,西旅贡獒。
⑧重译入贡:指言语不通,借助翻译而献贡。
⑨曾参、子骞:曾参,字子舆。子骞,姓闵名损。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

【译文】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疏说:
我听说,了解臣子莫若君主,了解孩子莫若父亲。父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就无法使家庭和睦;君主不了解自己的臣子,就不能治理国家。而要使天下太平,皇帝无忧无患,那就要忠臣辅佐。贤臣在朝就会政绩卓越,这样就可以无为而治了。所以尧、舜、文王、武王能名存千古,他们都有知人之明,使贤才会聚于朝廷。舜派八凯管理农耕,制定历法,让八元散布教化,使国家内外归顺,建立了赫赫功业。周公、召公辅佐周成王成就一代帝业,美名传扬。难道'四岳’、'九官’、'五臣’、'十乱’这样的贤臣,只能生活在前朝,而当今唯独没有吗?这只是在于国君求与不求、喜好与不喜好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像那些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犀牛大象、大宛的宝马、西夷国的獒,它们不是没有手足,就是无情之物,出产在蛮荒的地方,离这里有万里之遥,但是还是有人源源不断地把这些东西带进来,为什么呢?是因为这里的人喜好它们罢了。况且做官的人都仰慕陛下的盛德,享受君主赐予的俸禄,如果君主用道义引导他们,他们怎么会不尽职尽责呢?我认为如果导之以孝,那么就可以使他们像孝子曾参、子骞那样加以重用;如果导之以忠,就可以把他们当做龙逢和比干那样的臣子而加以提拔;导之以信,就可使他们像尾生、展禽一样;导之以廉,就可以使他们像伯夷、叔齐一样。

【原文】

然而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 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①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

【注释】
①掩(yǎn):掩盖,遮蔽。
【译文】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疏说:
我听说,了解臣子莫若君主,了解孩子莫若父亲。父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就无法使家庭和睦;君主不了解自己的臣子,就不能治理国家。而要使天下太平,皇帝无忧无患,那就要忠臣辅佐。贤臣在朝就会政绩卓越,这样就可以无为而治了。所以尧、舜、文王、武王能名存千古,他们都有知人之明,使贤才会聚于朝廷。舜派八凯管理农耕,制定历法,让八元散布教化,使国家内外归顺,建立了赫赫功业。周公、召公辅佐周成王成就一代帝业,美名传扬。难道'四岳’、'九官’、'五臣’、'十乱’这样的贤臣,只能生活在前朝,而当今唯独没有吗?这只是在于国君求与不求、喜好与不喜好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像那些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犀牛大象、大宛的宝马、西夷国的獒,它们不是没有手足,就是无情之物,出产在蛮荒的地方,离这里有万里之遥,但是还是有人源源不断地把这些东西带进来,为什么呢?是因为这里的人喜好它们罢了。况且做官的人都仰慕陛下的盛德,享受君主赐予的俸禄,如果君主用道义引导他们,他们怎么会不尽职尽责呢?我认为如果导之以孝,那么就可以使他们像孝子曾参、子骞那样加以重用;如果导之以忠,就可以把他们当做龙逢和比干那样的臣子而加以提拔;导之以信,就可使他们像尾生、展禽一样;导之以廉,就可以使他们像伯夷、叔齐一样。
【原文】
然而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 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①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
【注释】
①掩(yǎn):掩盖,遮蔽。
【译文】
然而今天的群臣,洁身自好、才能出众的人非常少有,恐怕是因为朝廷求贤之心不急切,没有鼓励劝勉他们的缘故。如果用公正忠诚去要求他们,用建功立业去激励他们,让他们各尽其职,各安其位。处高位则看其举荐的人,身富则看其养育的人,闲居时看其所好,学习 时看其言语,穷困时看其气节,卑贱时看其德行。量才录用,发挥他们的长处,克服他们的短处,用“六正”去勉励他们,用“六邪”去警戒他们。那么,即使不严厉地对待他们,他们自己也会振奋,不用苦口婆心地劝勉,他们也会自己努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