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时代与故乡(七)手工业、抗洪抢险

字数:1476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1-03 09:01:52 更新时间:2022-11-03 13:30:35

楼主:百西村头  时间:2022-11-03 01:01:52
回忆童年时代与故乡(七)手工业、抗洪抢险
村头和全国各地一样,属于地少人多,农业远不能解决劳动力的出路,所以过去不少人外出做工,亦有些人从事纺织手工业。村头的土地绝大部分为农田,连桑基鱼塘都没有一个,说来也是十分不解,就是对面的百东村也大片桑塘经济,作物繁盛,对比之下村头就输了一筹。所以村头纺织业比别村的落后。除个别专业户之外,实为半农半织,属于一种副业性质。即使那些专业纺织户,亦是糊口艰难,原因是生产落后,全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高,购入材料,经过多个工序,织成纱或绸的白坯,卖出的价钱不高。

过去的农业耕作非常落后,以人力和畜力为主,一个强的劳动力起码能肩挑150斤。另道路落后,人力车也不起作用,这时的耕牛十分宝贵,非农业大户购买不起,缺牛的小耕户只能向外求助。即使是人力水车、犁耙、禾桶、小艇也是大耕户才能购置。当年不但耕作落后,就是由稻谷变成白米也得靠人力去完成,也不是随便找到磨堆的工具。以前官山曾有过一间同泰和的米机店,由于运输路途远,加上加工数量有限,非一般的小农去光顾,辗米机械化是50年代以后的事情。



村头地处桑园围的中部,而桑园围是跨越南海三水两县的大堤围,自“乙卯年大水灾”后,下桑园未试过洪水大浸。东边基围防东海洪水,西边基围防西江下游洪水,西基比东基还要坚固,大概与西江水凶猛有关。(注:桑园围是指西江岸边,由三水、南海至顺德的一大段人工修筑的堤围,因堤围内种满了桑树而得名,桑园围从宋代开始修建,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当地抵御西江洪水泛滥的重要屏障。历史上经常决堤,通常由当地乡绅捐银修补,如南海富商伍秉鉴家族曾一次捐十万两银子巨资、潘履道堂家族也曾多次捐银维修桑园围及修缮灾民房屋,以前他们的名号曾被人们刻在神牌上,放在西江边的河神庙供奉。)桑园围内西北地势高,而东南地势较低,主要是西北部四大名乡、上金瓯、以及三水的凤菓、岗头、新望等均是丘陵地,这些丘陵地多是光秃秃的小山头,很少树木,水土流失很大,因此西北部崩堤,洪水会直泻东南下游。不知从那个年代开始修筑吉赞横基,把桑园围分成上、下桑园两部分,就是万一上桑园缺堤,有吉赞横基抵御,下桑园可保无虞。而下桑园,近百年未遇洪水,每次特大洪水都是有惊无险。曾经1944年暴雨成灾,各地江河上涨,北江、西江洪水汹涌而下,堤围告急。各地堤围崩溃很多,民乐对面的大册围也岌岌可危,当时人们十分紧张,有的甚至从自私的角度希望邻近的堤围崩掉,可以减轻本村的洪水压力。结果对面的大册围真的崩溃,下桑园得以缓和,但是上桑围没有幸免,最终还是在西、北江交汇处崩溃,结果洪水浸至吉赞围基就被挡住了,下桑围度过这一次大灾难。当崩围的紧张关头,村民走上屋顶,呼天抢地的叫喊,惨不忍睹。特别近在缺口的村庄房屋倒塌特别严重,甚至耕地受泥沙的冲积已不能再耕作。据说以前“乙卯年大水灾”时,堤围缺口在太平墟附近,那里至今仍是一个大水塘,沙砾满布无法种植。



村头所处的是桑园围的中部,离东堤与西堤各五公里左右,万一真的遭遇崩堤,有一段缓冲地带而不会立即汹涌而至,而是从地底下缓慢地涌上来,这对房屋的破坏力大大地减少。提到救基护堤真是万众一心,青壮年的要义不容辞地上,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过去尽管没有政府去组织,只要大堤告急,就人人奋不顾身出动,一般是自带必要的器具上堤,真是十分感人。有一次下桑园东西两堤同时出险,甚至民乐附近洪水已越过基顶,成千上万的人冲上大堤,打桩加固。接近险情严重地点的村庄,先拆祠堂公厅取木打桩,即使需要拆民居,被拆者亦不能阻拦,只能待洪水退后才能索偿,这是以往不成文的规矩。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