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的文章

字数:1589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1-07 23:34:17 更新时间:2022-11-07 23:53:19

楼主:邗上且庵  时间:2022-11-07 15:34:17
报纸上有个专栏“文化名家谈读书”,有一期登的是一位作家的大作,题曰《我读“二周”》。周氏兄弟的文字我都很欢喜很佩服,自然要拜读一下这篇文章,想看看人家作家对“二周”有何高见。
作家读周作人的读后感是:“读完之后我感到奇怪,好在哪里呀?一篇散文我还读不懂?后来又读过他一些文章,不能说不行,但绝不能和鲁迅相提并论。”作家便举例说明:“军政府枪杀女学生事件,周作人也写了一篇纪念文章,这不可避免地就会让人拿来和鲁迅《纪念刘和珍君》相比较,一比,也就是一篇平常的纪念文章而已。鲁迅那种悲愤的情绪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如此惨烈的事件,写文章么,总是要表达一点儿情绪的,读了如白开水还不如不写。”所以作家给周作人的文章下的评语是:“如果夹在中学生的作文里,老师会批上——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别的就不会有了。”
作家提到的周作人写的那篇纪念文章,题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来抄一节:“二十五日女师大开追悼会,我胡乱做了一副挽联送去,文曰:‘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殉难者全体追悼会是在二十三日,我在傍晚才知道,也做了一联:‘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就是这样的文字,在作家眼里却是“悲愤的情绪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读了如白开水还不如不写”。
不用说作家是十分赞扬鲁迅的了,个个都会赞扬鲁迅的,个个都晓得赞扬鲁迅是肯定不会错的。作家怎么赞扬的呢:“鲁迅的有些句子拆开了来看,很平常的几个字,组合起来却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感觉。文字语言的这种感觉,仅凭此一点,鲁迅就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样的句子,周作人一句也写不出。”作家又举例:“特别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读这句的时候好像看几帧电影画面,一株枣树缓缓地摇过去了,又一株枣树缓缓地摇过来。”原来鲁迅的伟大,就是使这位作家“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感觉”,且是“仅凭此一点”,而鲁迅文章的好,就是让作家“好像看几帧电影画面”,摇过去又摇过来。
我要冒昧说一句:读不懂知堂,你也不可能真的读得懂鲁迅的。
周氏兄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他们的思想都是坚决的反封建、反专制、反礼教,只是各自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一个是“呐喊”,一个则常常是“寄沉痛于幽闲”。兄弟二人有决裂有对立,但始终是最能了解对方的价值,最懂周作人的,怕还是鲁迅。当年鲁迅答美国记者斯诺关于“中国新文学运动以来最优秀的杂文家是谁”之问,回答是“周作人、林语堂、周树人、陈独秀、梁启超”,把周作人排在第一位,自己排在第三位。说这话时,兄弟俩早已经失和决裂。三弟周建人回忆,鲁迅在最后病危之时,还在看周作人的著作。鲁迅故去后,许广平也曾对人提起:“二先生出书不寄来,鲁迅先生出书却是总寄去。二先生每出书,鲁迅先生必买了来,对家人说老二的文章好。”
胡兰成写过一篇《谈谈周作人》,开头就说:“随手翻翻《苦竹杂记》,觉得周作人实在是大可佩服的。”但马上又叹道:“然而懂得他的人似乎并不多。”当年周作人自己也说过:“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废名昔日曾约略说及,近见日本友人议论拙文,谓有时读之颇感苦闷,鄙人甚感其言。”所以这位读“二周”的作家,虽然是专业作家,是一级作家,是得过全国文学奖的名作家,读不懂周作人也还不算难为情的,因为周作人的文章的确不大好懂,不是谁都能读得懂的。天下文章,怕就是孔圣人也有读不懂的,孔圣人就不会难为情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堂知堂,知之何难。那么多人赞鲁迅,也就真的知鲁迅吗?今日今时,鲁迅怕也有点不合时宜了,赞鲁迅也要聪明点识相点。周氏兄弟的根本思想和精神,都是批判的和反抗的。像这位作家这样赞鲁迅则肯定保险,可以闭着眼睛赞。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