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

字数:2997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1-10 19:47:37 更新时间:2022-11-10 17:18:59

楼主:陈培才  时间:2022-11-10 11:47:37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由于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被很多人当做左右铭,以束身修行,修得内心清明的大智若愚,酿造生活的琼浆玉液。也被人作为谈助,常常挂在嘴边,犹如“竭四海之妙珍兮,尽生人之祕玩。”要想真正领会“难得糊涂”的真谛,就要像宋·王茂《野客丛书·王先生圹铭临终》诗中所说:“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
我们先来看看曹操和杨修的几个小故事。“杨修拆门”。有一次,曹操视察新造的花园后,不置褒贬,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大家都不明白,杨修说:“门”内一个“活”字,是“阔”字,说明丞相嫌门修得太阔了。令手下人将门重新改造后,请曹操来验收。曹操见了,心里高兴,一问知道是杨修解的字,表面上大加称赞,心里却很嫉恨。“杨修啖酥”。又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只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置之案头,杨修猜出谜底是“一人一口酥”,便叫大家分着吃了。曹操回来后问缘故,杨修解释:“一盒酥”就是“一人一口酥”。曹操面对空盒子也只能呵呵了。“鸡肋事件”。曹操面对刘备攻打汉中,正处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曹操知到此事后,觉得杨修看透了自己的心事,让自己非常没有面子。结果以“动摇军心”的罪名,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并将首级号令于辕门之外。
杨修世代管缨,却只在曹操的相府中担任主簿之职,他对此很不甘心,所以经常卖弄聪明,刷点存在感,期望能够得到曹操的赏识和重用。杨修才思敏捷,才华出众,可惜他不懂收敛,最后被其主害死。
由于过于彰显自己的才智,让曹操产生猜忌,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所以扬修之死,一直被人们视为在上司面前耍“小聪明”而作死的反面教材。
相比杨修,司马懿不可谓不聪明。他并非看不出诸葛亮的“空城计”,而是顺水推舟。因为曹操生性多疑,对司马懿既爱又怕,一直纠结于他的才华太高,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司马懿当时十万大军,如果进攻一个西城小城,不但能胜而且蜀国的第一智囊也就没了,他却找了个理由说是有诈而退兵。因为司马懿知道,他和诸葛亮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互相牵制,如果诸葛亮不存在了,自己也离死期不远了。这就是司马懿的精明之处,看似好像“糊涂”,而这种“糊涂”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后来他还装疯卖傻,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夺得了曹魏的江山。
人生一世,糊涂难得,难得糊涂。活得过于清醒的人,反倒是糊涂的;活得糊涂的人,其实才是清醒的。糊涂一点,才会有大气度,才会有宽容之心,才能平静地看待世间的纷纷扰扰;糊涂一点,才能超越世俗功利,善待世间一切,身居闹市而心怀宁静;糊涂一点,才能参透人生,超越生命,天地悠悠,顺其自然。
其实,孔子的“中庸”;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墨子的“非攻”;如来的“忘我”;现在的“和谐”,都是“糊涂”。难得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表面愚拙,心头洞明,难怪古人就有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和欲擒故纵的锦囊妙计。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生活中,温良俭让,克逮克容才能活的舒适安逸。人至察则无徒,所以人不能显得太精明、做事过于计较,平时糊涂一点,给人方便,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世上的人和事,真真假假,虚实莫辩,有些可以当真,有些则不然。精于糊涂之道的人,凡事不去较真,更不会锱铢必较。
想得开,放得下,不计较,无所谓。好像没有记性,甚至没心没肺的样子。这样才能从琐事的纠纷中超脱出来。糊涂的人,将智慧深埋于心中,面对复杂的世事,简单做人、豁达做事,不急不躁,不怨不恼,与世无争,难得糊涂。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身不由己,有太多的无奈心不得已。看不透的伪装,猜不透的人心。弄不明的感情,读不懂的心灵。人生一世,与其多心还不如少根筋,与其揣着明白还不如装糊涂。有些事情知道了添堵,还不如不知道的省心。
听说,有两个患有癌症的病人,知道病情的那个人半年就死了,不知道病情的那个人还“傻傻”的活了很久。有时候我们买完东西总喜欢和别人比较一下价格,如果价格差不多还不大在乎,要是价格差得多了,想起来心里就不是滋味,要经过好长时间才能淡忘。有时候买东西上了当,不知道也就算了,要是知道上当了,可能会气得个半死。所以要像学生高考时那样,考完一门再不去想,更不要和别人比较对错,否则会影响下一场考试的情绪。
俗话说:“眼不见为净 ”。
有一次汉武帝问:“世上以何为净?”寿王道:“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均以水而得洁净。东西脏了,经过水洗就得洁净;身体污秽了,用水冲洗也能尘垢尽除。”东方朔听后不以为然,反问道:“假如有人把尿液渗入酒里,请问如何以水为净呢?”汉武帝听后深觉有理,再问东方朔:“依你之见,以何为净呢?” 东方朔答道:“臣以为‘眼不见为净’。”汉武帝再问:“眼不见为净,那世上又以何物最为污浊呢?” 东方朔回答说:“那只在于见与不见的分别罢了!”
我小时候见到过一个加工厂做酱油,酱缸要在太阳底下晒很长一段时间,在晒的过程中,酱缸上下及周边爬得到处都是蛆虫,我以后就再也不想吃酱油了。时间长了酱缸边的蛆虫也慢慢淡忘了,再说了厨师做菜都放酱油,你又能不吃菜吗?其实外面的佳肴盛馔色香味美,当你看到厨师做菜搓面时,也会有异样的感觉。据说白兰地是用脚踩踏葡萄发酵制成的,烧酒的发酵过程中还用了敌敌畏杀毒。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眼不见,心不烦。听不闻,意不乱。”
世上有很多蒙眬的美,看清楚了就见瑕疵了。也有很多糊涂的爱,弄明白了也就乏味了。未知产生神秘感,不知才能心底宽。懂得“糊涂”是一种能力,知道放下是一种修行。以一颗简单的心面对世界,一切都会释然。
身在红尘中,谁能一尘不染。活在俗世里,谁能不食烟火。难得糊涂就是要智半份,愚半份,一半醉,一半醒,有时糊涂,有时清。人可以有“糊涂”的心,但不能去做糊涂的事。
宋·黄庭坚在《拙轩颂》中写到:“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平凡的生活中,不要想把什么事情都搞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与你生活无关,弄不好就适得其反,会增加不应该有的烦恼。也不要问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要干什么?你想干什么是你的事,别人想干什么是别人的事。更不要打听别人的隐私,屁大一点的事非要知道个来龙去脉,搞个水落石出。因为一个原因可能有很多的结果,一个结果也许有很多的原因。很多的为什么现在没有答案,很多答案也并非能解释当前的为什么。
人生应该含明隐露,大可不必察见渊鱼。做人圆滑一些,遇事随和一点。懒开口,不抱怨,随大流,勿多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捅破了会漏,地戳破了会陷。事情看穿而不说,人情看透而不言,这是难得糊涂的一种境界。有些人看清了伤感,看破了伤心;有些事看清了为难,看懂了麻烦。要想心宽事顺,就要难得糊涂,要像菜根谭中所说:“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