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睿智老辣,有识人之明〔164〕

字数:3130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1-13 18:59:46 更新时间:2022-11-13 19:59:11

楼主:陈存选A  时间:2022-11-13 10:59:46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牛角挂书;2、封德彝海难不死;3、“日之夕矣”。
语义:〔略〕。
出处:1、唐•魏征等《隋书》;2、北宋•宋祈、欧阳修等《新唐书•李密传》;3、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知人一•杨素》;4、北宋•孔平仲《续世说•排调》。



杨素将军古画像
二、杨素文韬武略,为一代英杰
杨素〔544—606年〕,弘农郡华阴人,隋朝军事家、诗人,能成人之美、有识人之明的智者。
杨素出身官宦之家。他聪明机智,刻苦勤学,毅力坚忍,志向远大,文学、书法均有造谐。
史载,杨素“美须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武功卓绝,谋略高超,为隋朝第一英杰。
杨素又是著名诗人。他有诗20首,流传存世。他有《出塞》诗云:“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戌。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气势雄健,格调昂扬,慷慨苍凉,动人心魄,洋溢着奋发进取的尚武精神,拥有鲜明的北朝诗文风格。横虎
书载,杨素霹雳霸道,却又侠肝义胆,悲天悯人,曾成就多桩人间美事,有成人之美。
又据书载,杨素还有诸多轶事,表现他睿智敏锐,眼光老辣,发现一批人才,有识人之明,为后人津津乐道。
三、观李密“牛角挂书”,赞他绝非等闲之辈〔典故本事之一上〕
炀帝大业初年,李密居家苦读,很少与人交往。一天,他骑着黄牛,去拜访《汉书》学者包恺。那牛背上搭着草编坐垫,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他一手牵牛绳,一手翻着书看。
而越国公杨素出行,刚好经过这里,他看到李密勤奋好学,赶路也手不释卷,便拉紧马缰绳,慢慢跟在后面,很好奇问道:“哪里的书生,这么用功呀?”李密认识杨素,连忙跳下牛背,恭敬参拜后,通报了姓名。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回答说《项羽传》,于是,两人攀谈起来。



李密牛角挂书古画
李密额广面方,眼睛明澈,落落大方,谈吐不俗,两人忘年而交,谈话非常投机。杨素赞赏他,识见不凡,前途无量。回家后,他对儿子玄感说:“我看李密的才识风度,绝非等闲之辈,不是你所能比拟的。”于是,杨玄感倾心结交李密,俩人遂成密友。
四、从李密“牛角挂书”,看他绝非等闲之辈〔典故本事之一下〕
杨素去世后,于大业9年〔613年〕,隋炀帝倾巢出兵,二征高丽,楚国公杨玄感在黎阳,负责督运粮草。这时,国内兵力空虚。杨玄感胸怀野心,准备起兵,反对隋炀帝,便派人迎来李密,让他主持谋划工作。
这时候,杨玄感权势熏天,势力强大,又物资丰赡。黎阳起兵后,楚国公问计李密,李密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占据琢郡,扼守山海关,堵死炀帝归路;中策是攻取长安,据守潼关,建立关中基地;下策是近攻洛阳,但城坚守固,胜负难测。李密三策,堪比“隆中对”,可惜杨玄感,没有刘备之识,他不懂险中求胜之道,却说:“你的下策,才是上策。朝臣家都在洛阳,不攻洛阳,怎么影响世人?经过洛阳而不攻,怎么显示我们的威力?”这就注定起兵的结局了。
杨玄感进军洛阳时,抓获佞臣韦福嗣,却视为心腹,也要他办理机要,参与征战大事。而韦福嗣讨论时,意见往往模糊;起草文告,又坚决推辞。李密猜测他的心意,忠告杨玄感:“韦福嗣是战俘,而不是同志。您刚举义,留他在身边,会误事的。”李密见说了无用,遂对密友说:“杨楚公喜欢造反,却不打算成功,我们将要当俘虏了。”后来,杨玄感率军西进,韦福嗣终于逃回洛阳。
隋将李子雄落难,投奔杨玄感,劝他称帝。他征求李密意见,李密开诚布公,规劝他说:“当年陈胜要称王,张耳劝阻而被赶走;曹操要取皇帝九锡卤簿,作夺权演习,荀彧制止而被疏远。我如果说直话,又怕走上张、荀的老路;如果顺着您,又不是我的本心。为什么呢?起兵以来,我们虽然频频胜利,但炀帝的势力强大,各地援军也越来越多,形势非常严峻。您的当务之急,应是奋力作战,攻入关中,尽快建立基地,为什么要那么器量狭小,强当出头鸟呢?”杨玄感笑了笑,仅这一次,听信李密话,也就作罢了。



杨玄感影视像
由于洛阳防御坚固,杨玄感进军受阻,花费好多天,才逼近洛阳。这时,朝廷大军纷纷赶来追捕,李密要杨玄感把住先机,尽快入关拒守,切勿停留耽误,可是,他却要先攻打弘农宫,三天也未攻下,而追兵已经赶上来了。结果,杨玄感丧失先机,在各路隋军围追堵截中,连战连败,最后走投无路,不愿受人戮辱,命其弟杨积善,砍下他的头颅;李密也被捕了。
杨玄感反隋,宣告失败,而李密却在押解途中,用计谋顺利逃脱。后来,他又参加瓦岗农民军,成为首领,轰轰烈烈干了一番事业。



李密影视像
“牛角挂书”典故,被历史证明,老楚公杨素睿智老辣,有识人之明,而小楚公杨玄感则志大才疏,不想为人臣子,却又非明主,不听高人意见,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起兵,仅仅历时两月,便急速惨淡收场,自己身首分家,给历史留下一个笑谈。假如,他稍微聪明一点,记住他老爹的话,李密不是等闲之辈,是他无可比拟的,干大事做决策,应多听李密的,也许历史将会改写。



封德彝影视像
五、杨素的预言在心,封德彝海难不死〔典故本事之二〕
唐朝宰相封德彝年轻时,杨素任为幕僚。有次召见他,他半途失足落水,回去换了衣服,才去见杨素,误了时辰,受到批评,却只字不提落水事。杨素知道后,问他为什么不讲,他说:“这是私事,所以没说。”杨素非常欣赏他的见识,还把堂妹嫁给他。
杨素经常与幕僚一起议政,唯独赞赏封德彝,还经常拍着自己尚书令的座椅说:“封郎一定会坐上我这个位子。”后来征辽时,封德彝乘坐的海船沉没,大家都以为他死了。杨素却独自认为:“封德彝将来要做宰相,这会儿一定没死。”并马上派人搜索,他大难不死,果然还活着。
封德彝说,海难时,他抱住一块木板,力气用尽时,想要放弃木板,不活了,忽然想起杨大人的话,我还没当宰相呢,怎么能死?于是,他一念在心,拼死坚持,木板撞击摩擦,把胸口皮肉摩烂,直到见了骨头,也不放弃木板。搜索的人终于找到他,尽管生命垂危,但仍一息尚存。
后来,他仍然弘愿在胸,大展其才,坚韧不拔,苦苦奋斗,果然如愿以偿,当上宰相。不过,此人欲念太重,奋斗途中,难免不择手段,尽管位极人臣,也会有诸多令人诟病的污点。



侯白影视像
六、尾声:“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典故本事之三〕
杨素,隋朝第一英杰,他身为尚书令,一面为国操劳,功勋累累;一面心系社会,慧眼识人,关心世俗婚配、扶植人才成长,成就了多少人间美事、创造了多少人才佳话,他是一位文韬武略、有情有义的风流人物。
当然,如此重量极人物,会令人羡慕尊敬,也会有人嫉妒憎恨,想要他赶快退休老死,好让自己来接盘。杨素和他的老友牛弘,就曾有过这样遭遇。
这一天朝会结束,他俩结伴走下丹墀,尽管美髯飘拂,风姿犹存,但毕竟60出头,已显出龙钟老态了。儒林郎侯白见状,一时心血来潮,禁不住胸中复杂情绪,张口吟出:“日之夕矣……”
这是《诗经》诗句,下句是“牛羊下来”。很显然,这是调笑“牛、杨〔羊〕”,意为,你俩虽是能臣、重臣,但也终于老了,要“下来”了,要退休了,要给我们让路了,其中有调笑、有幸灾乐祸、有嫉妒、也有憎恨,总之,表达的是极不尊敬的复杂情绪,只是因为采用了引用修辞法、用艺术形式来表达的,不显那么突兀而已。
憨厚的牛弘听到,一笑置之,而精明的杨素却忍不在心中不快,厉声谴责侯白:“你这个人呀,禀性难移,总是没上没下的,改不了戏谑人的恶习。”
然而,“牛杨〔羊〕”毕竟老了,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撇开侯白的杂念,其基本意思不就是这一点嘛?人生有限,而生生不息,相承相继,才有永恒的历史。这是大道理。侯白能有错吗?



“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画面
侯白正不知所措时,“牛杨〔羊〕”却相对一视,不禁哈哈大笑着,高高兴兴的,从丹墀上“下来”了;一瞬间,宽广的胸襟,精彩的表演,定格为历史镜头:
“日之夕矣,牛羊〔杨〕下来”。
宁静美丽的画图,真实可爱的人生。〔欢迎转发,严禁剽窃!〕陈存选2022、11、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