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走向“变形”的不归路时

字数:10670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1-18 05:34:58 更新时间:2022-11-21 09:58:38

楼主:大方客dfk  时间:2022-11-17 21:34:58
当生命走向“变形”的不归路时

——卡夫卡的《变形记》寓意及其现代困境



一、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十多年前曾被编入高中《语文》教材(今天是否还在不太清楚),当时笔者作为中学教师出于教学原因曾经对这部作品进行过认真研读。研读过程中倍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按照“教参”上的各种专家学者的解读,其实根本就无法真正进入这部作品的思想核心。“教参”上的各种解说充斥着诸多文革时代残余的那种僵化而狭隘的政治及其文化偏见。在这种偏见或模式的制约下,一般读者是难以进入卡夫卡的深邃世界的。如今,十余年过去,笔者已是退休多年,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状况却总让人时不时想到大师的《变形记》,有意无意中总是撞见卡夫卡的那只不幸的大甲虫的神秘魅影,当年的困惑一再露头;于是,不禁情动神摇,写下了这个题目。考虑到距离上次接触卡夫卡的时间已有十余年的时空流转,为避免自己学术思想上的落伍,我又特意在百度上“百度”了一下《变形记》,没想到依旧是当年的思维模式兼陈词滥调。十几年的光阴流逝,众多的人文学者、专家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认知居然只是原地踏步,仿若时空停止,这实在让人有些感慨系之!

下面,请让我把百度上关于《变形记》的基本观点复制粘贴于下:

“小说以主人公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真实的社会生活。”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现实生活中,人自然异化成了‘非人’成了身不由己的物(如甲虫等物),人成了物的‘奴隶’” 。

“卡夫卡的《变形记》集中展现了格里高尔在感情冷漠、亲情沦丧的家庭中的遭遇”。

……

把这些观点梳理一下,可以作出这样的归纳总结——

《变形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以下本质特征:1、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2、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异化成“非人”,成为“物”的奴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3、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家庭关系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感情冷漠、亲情沦丧”,这导致他最后被亲人残忍地遗弃。

格里高尔的“变形”象征着人的“异化”,象征着他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人异化成“非人”、异化为“物”。这种观点可以成立。但其中疑点在于:一、“异化”是否仅仅只是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的专属现象;其次、格里高尔的家庭关系是否真正属于“感情冷漠、亲情沦丧”这类性质,以致于格里高尔最后被亲人“残忍”地遗弃。

说句实话,对于这样的论断,很容易让那些稍有文革记忆的老人想到文革时的一句名言: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等待着我们去拯救。这是那个时候国人的政治优越感的体现。如今历史的车轮已然驶过半个世纪,真相究竟如何?这也是今天我们对卡夫卡的研究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

卡夫卡的《变形记》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极其深刻的思想寄寓,但作品的思想核心究竟是什么?此问题不可不察!

我们先来看看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家庭关系,是不是真如百度上的定义那样——“感情冷漠、亲情沦丧”,最后他又是怎样“被亲人残忍地遗弃”?

格里高尔作为一个推销员,通过自己辛勤地工作,使得一个四口之家(他、父母亲、妹妹)过上了比较稳定安逸的生活。格里高尔深爱着自己的父母和妹妹,心甘情愿为他们奉献一切,与此同时家人也同样爱他。在格里高尔“变形”之前,他的家庭关系和谐、安定、满足,温馨,且充满希望。这时格里高尔心里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再悄悄赚足一定的钱,就可以让妹妹去上音乐学院了。

但是,一个早上醒来后,一切都发生了灾难性的变化:格里高尔“变形”了,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从此彻底地丧失了工作能力,家庭唯一的支柱现在成为了家庭生存的灾难,成为了家庭最大的累赘。通过这种“变形”,卡夫卡究竟要向世人昭示什么?唯一的答案,只能从文本中寻找。而卡夫卡在作品中通过一系列精细的现实主义的描写,明白告知了我们格里高尔“变形”后所有灾难性变化的前因后果。

格里高尔变成一只大甲虫后,家人自然充满了惊恐、担心、慌乱、忧虑……而首当其冲的危机就是生存问题。失去了格里高尔这唯一的经济支柱后,家庭生活顿时陷入困境。虽然父亲之前备下了一些积蓄,可以暂时支撑一些时日;但全家人还是不得不去找工作——老父亲去银行里做杂役;母亲留在家里给一家时装店做一些针线活;而十七岁的妹妹也不得不在外面找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与此同时,为增加家庭收入,还招租了三位房客在家租住。此外,还有格里高尔的日常生活还需要有人照管,这份工作几乎完全由妹妹一人担任。在妹妹的细心照料下,格里高尔变形大甲虫后的新的生活习性很快就被妹妹熟悉了解了,并为此做了不少调整,以便让哥哥过得舒服些。但是,随着生活的继续 ,困难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首先格里高尔变形后的丑陋形象无论如何都无法让母亲接受。虽然母亲非常关心自己的儿子,几次想亲自去照顾儿子的日常生活,但每次看到大甲虫的丑陋恐怖形象都会无法忍受,招致昏厥,最终只能畏而远之;而格里高尔虽有甲虫丑陋之形,但心灵却依然故我,且总是克制不住地想靠近家人,以致多次无意中爬出自己的房间,突然出现在家人面前,这种异形异物的突兀怪异之情境与一个正常家庭必然格格不入,总是引起大家恐慌,甚至遭致父亲的暴怒和驱赶;久而久之,妹妹在繁重的工作压力和越来越难的生存困境下,对哥哥的照看不免疏懒并生厌倦之心,以致怨气爆发。

事件爆发的“奇点”是在一次晚餐后。当时,妹妹应房客之邀为他们演奏小提琴,格里高尔被妹妹优美的琴声吸引,不知不觉就爬出了自己的房间,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因此惊扰了房客。三位房客当即表示抗议要求退租、不付房钱并提出控告。这件事让妹妹的情绪失控,痛哭流泪,怨气最终爆发。



妹妹怨气爆发的整个过程中的对话及其细节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对着这个怪物,我没法开口叫他哥哥,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我们照顾过他,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我想谁也不能责怪我们半分不是了。”

“他会把你们拖垮的,我知道准会这样。咱们三人都已经拼了命工作,再也受不了家里这样的折磨了。至少我是再也无法忍受了。”



接下来,卡夫卡是这样描述父亲的反应的:

“‘我的孩子,’ 老人同情地说,心里显然非常明白,‘不过我们该怎么办呢?’ ”



妹妹的反应是——

“只是耸耸肩膀,表示虽然她刚才很有自信心,可是哭过一场以后,又觉得无可奈何了”。



之后父亲又犹疑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他能懂我们的意思,我们倒也许可以和他谈妥。不过事实上——”



然后,妹妹的反应——

“ ‘他一定得走,’ 格里高尔的妹妹喊道,‘这是唯一的办法,父亲。你们一定要抛开这个念头,认为这就是格里高尔……如果这是格里高尔,他早就会明白人是不能跟这样的动物一起这样的生活的,他就会自动地走开。这样,我虽然没有了哥哥,可是我们就能生活下去,并且会尊敬地纪念着他。可现在呢,这个东西把我们害得好苦……’”



紧接着,卡夫卡为我们描写了格里高尔的心理和反应:

“可是格里高尔根本没有想吓唬任何人,更不要说自己的妹妹了。他只不过是开始转身,好爬回自己的房间去,不过他的动作瞧着一定很可怕,因为在身体不灵活的情况下,他只有昂起头来一次又一次地支着地板,才能完成最后的困难地向后转的动作。他的良好的意图似乎给看出来了,他们的惊慌只是暂时性的。现在他们都阴郁而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最后,卡夫卡以极其轻柔和温情的文字描写了格里高尔的死亡:

“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只要这件事真能办得到。他陷在这样空虚而安谧的沉思中,一直到钟楼上打响了半夜三点。从窗外的世界透进来的第一道光线又一次地唤醒了他的知觉。接着他的头无力地颓然垂下,他的鼻孔里也呼出了最后一丝摇曳不定的气息。”



原谅我引用了这么多的原文,目的只有一个,即想让读者明白,即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家庭关系是否真如“百度”评论所定性的那样“感情冷漠、亲情沦丧”?她的亲人对他的最终放弃(或者说“遗弃”)究竟有多“残忍”?

从这些原文描述中,读者应该不难明白,妹妹在情绪极端失控的情况下确实说出了“得把他弄走”这样很有些“残忍”意味的话;然而,那却是她在痛哭流泪情绪极端冲动下的泄愤之语,而在一通发泄之后,她就又觉得“无可奈何”了。此外,即便在妹妹“残忍”的泄愤之语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其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赤裸裸的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以及善良的人性,虽颇具残忍意味但却又充满无可厚非的合理性。妹妹难道不是在为一家人的生活着想?难道不是在为自己的老父母亲着想?

我以为这才是卡夫卡《变形记》的伟大之处。卡夫卡在他的《变形记》中,第一次给我们昭示了一个普遍却隐秘而深刻的哲理: 当一位家庭成员在生活的压力下不幸走上了“变形”的不归路时,这个家庭所面临的人伦道德和人性关怀当如何是好,该何为善道?



三、



按照今天我们百度上的定性, 格里高尔家人的情感态度及其行为是“残忍”的,“惟利是图”的,但这与卡夫卡的思想其实大相径庭。卡夫卡通过作品中妹妹的一通泄愤之语,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以下几个基本事实:家人绝非不爱格里高尔 ,绝非残忍无情、唯利是图;只是他们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实在太难了,他们已经尽力了,已经“仁至义尽”了,已经别无选择了;其次,全家人都在拼命工作,而格里高尔却正在一步步拖垮全家,折磨全家;其三,作为动物的格里高尔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哥哥格里高尔了,哥哥格里高尔是爱我们的,绝不会这样伤害我们。失去了亲人格里高尔,我们会尊敬地纪念他;但现在的动物格里高尔却完全异化成了我们的对立面,只会折磨我们,把我们害得好苦。我们无法忍受这种折磨,所以,只能把它舍弃。这是一种无奈却必须、且完全合理的选择。

格里高尔的“变形”固然是悲剧,是命运的一次恶作剧,格里高尔本人固然是无辜的受害者,完全值得同情,值得关爱,值得救助;但是, 在救助希望完全断绝之后,他的存在还将同时把整个家庭带入毁灭(尽管这不是他的本意),在这种危机压力面前,这个爱的世界将何以自处,该如何抉择?

在这里,卡夫卡向我们提出了这另一种“纬度”下的关于爱的深刻的道德伦理命题。一个原本是和谐的爱的世界内部突然出现了一种不可逆的具有毁灭性的异化异形质变,并将导致整个爱的世界的毁灭。在这种危机境况下,这个世界成员面临两种选择:一、为了保证这个爱的世界的所谓完整纯洁性,而固守传统迂腐伪善的道德伦理,对必然毁灭的异化异形物不离不弃,并甘愿陪绑殉死,甘愿玉石俱焚、共同毁灭 ;二、主动“残忍”地放弃这个命运的弃儿,让这个爱的世界虽有所缺损,但可以重获生机,重回人间,并充满美好希望。

毫无疑问,卡夫卡选择了后者,而作为命运弃儿的受害者格里高尔也选择了后者。为了家人的爱和幸福,格里高尔最后是“怀着”对家人的“温柔和爱意” 在“空虚而安谧的沉思中”“呼出了最后一丝摇曳不定的气息” ,心甘情愿地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他深爱的家,并无丝毫的怨恨和被遗弃感。这是他对家人挚爱的最后付出;而他的家人也理解并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爱的奉献,并随即轻松而愉悦地开始了新的生活。这就是卡夫卡给我们展现的一个原本充满爱与希望的家庭在面临巨大灾难时与命运达成的和解:代价是接受痛苦现实,毅然放弃一部分亲情,轻装上阵,开始新生活。卡夫卡认为这种选择无可厚非,甚至是天经地义。

看看他在小说的结尾是以一种怎样的笔调写一家三人乘电车去郊外游玩的情景的——

“车厢里充满温暖的阳光……他们舒服地靠在椅背上谈起了将来的前途,仔细一研究,前途也并不太坏……正当他们这样聊着,萨姆沙先生和他太太在逐渐注意到女儿的心情越来越快活以后,老两口几乎同时突然发现,虽然最近女儿经历了那么多的忧患,脸色苍白,但是她已经成长为一个身材丰满的美丽少女了……在旅途终结时,他们的女儿第一个站起来,舒展了几下她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

相信一个稍有阅读分析能力的读者细心读完了《变形记》的完整故事并认真体味了小说结尾的这段文字后,一定会为萨姆沙先生一家摆脱了厄运感到欣慰,并祝福他们一家从此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绝不愿意让他们背上莫名其妙、莫须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感情冷漠、亲情沦丧”这口黑锅的。事实是萨姆沙先生一家的选择是完全符合基本的人情人性伦理常识的。在他们当时所面临的困境条件下,毫无疑问, 这只能是他们唯一的正确选择。百度上关于作品的评论只能是极左年代政治偏激背景下人性极度扭曲的思想观念制约下对作品的一种故意误读。时过境迁,在今天的时代背景条件下看来,这种观点只能是既可笑又荒诞!



四、

今天,我们距离卡夫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百年沧桑巨变已经发生,高科技背景下现代化的优裕生活条件及其方式、高度人性化合理化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百年前的卡夫卡时代已是大相径庭;但是,卡夫卡笔下的那只神秘“大甲虫”的鬼魅身形并没有消失,依然如幽灵般在世界的许多角落(绝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不时出没,无论你的身份、地位、国家、种族、宗教、政治派别如何,它都可能兴之所至、乘虚而入,让你防不胜防,避无可避。这就是卡夫卡所昭示的大甲虫的神秘力量。这种神秘力量的本质其实就是命运之神的不可抗拒性。近些年来,网上流行过这样一句话,“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一个人头上,那就是一座山”;套用这种说法,命运之神的一次即兴的“恶作剧”行为,落在普通家庭里就是一只《变形记》里的“大甲虫”。这就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将面对的一种潜藏的生存困境。所谓天灾人祸、命运无常,不过就是命运之神喜怒无常情况下的一种随意操作而已。是福是祸,也就只能各凭造化,听天由命了。

所以,生命走向“变形”的不归路几乎是每一个人都难以逃脱的宿命,差别或许只在于迟早而已。“变形”就意味着你生命意义的终结,即便你还能残喘呼吸吃喝拉撒,但也不过如同行尸走肉。这时候你的生存除了伤害、拖累他人,已经毫无其他意义了。格里高尔的“悲剧性”的“变形”就属于这种情况。尽管他还有着人的思想、情感,他还深爱着他的家人;但是,他与他的家人已经有了一种本质上的区别。他的所有善意、所有的爱、所有的留恋,他的家人都已经无法感知,而他实际上能给与家人的也只有恐惧、伤害以及拖累,它的存在只会把他的家人一步步拖向毁灭的深渊。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满了命运之神向你施加的各种风险及其压力。命运之神总是能利用人类生存方面的种种漏洞缺陷向你施压。无论是在客观生存条件(如社会制度、工作环境、待遇等)还是主观生存因素(如健康、心态、能力等)方面,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漏洞,它就可能乘虚而入,戏弄你,摧毁你,打败你,逼你就范,逼你“变形”,逼你毁灭。人类除了少数幸运者得以善终外,大多数人都难逃命运之手的捉弄。不少人一生坎坷, 碌碌无为,最终都难逃失败的结局。格里高尔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生命的盛年,在理想和事业远未实现之前,就早早地被命运所压垮并“变形”,被甩出了生活的正常轨道, 最终走向毁灭。其实,即便那些生活或事业的成功者或幸运者, 最终也依然躲不开命运之神“上帝之手”的掌控,因为人类“生老病死”的权柄永远捏在它的手心, 人类最终都逃不过“老” “病”的折腾,躲不过“变形”的宿命,命运之神“使坏”的初心永远不会收敛,冷不防就给你来一个“恶作剧”,让你不敢得意忘形。

这就是卡夫卡《变形记》给一个世纪后的现代人类留下的一个重大命题——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类的最终宿命,即如何解决人类的衰老及其疾病带来的困境:即当人们因为衰老疾病走上了“变形” 的不归路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或许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更简明的表达,当我们一旦走上了“变形” 的不归路时,我们如何能做到有尊严的死,能做到轻松平静地走向另一个世界,而无须让自身和家人忍受那遥遥无期的痛苦和折磨?我们如何能让命运之神的恶作剧“使坏”的伎俩从此无计可施,从此偃旗息鼓?

尽管从理论上而言,随着社会的进步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从社会制度、医疗技术、福利保障诸层面上对命运之神“恶作剧”的危害施以预防、限制、弥补等种种手段,极大程度上减少它的危害性、极力避免他的悲剧性恶果;但是,在现实生活层面,要想实现万无一失的“清零”效果却是不可能的。生活、命运永远是善恶得失、悲欢离合不可或缺、与之俱来、轮番登场的。无论这个世界可能建设得多么美好;但是 ,人的悲欢离合、天灾人祸却是无可避免的。所以,卡夫卡的“大甲虫”总是在生活的某个阴暗的角落中对着人们虎视眈眈,露出诡异的微笑,这就是人类躲不开的现代困境。



五、

如何真正彻底地避开这种困境,这将是人类进入高科技、高福利时代后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中国而言,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面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人均寿命也是大幅度的增长。中国古人曾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但今天的国人活到七十岁已经属于稀松平常了,八九十岁的老人也随处可见,即便百岁老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长寿自然是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征象,自然是喜大普奔的大好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老人社会”问题也就成为当务之急了。

“老人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再长寿的老人在生命的终点依然躲不过“变形”的宿命,依然难以摆脱卡夫卡的“大甲虫”的纠缠。一旦“大甲虫”出现, 长寿老人本身及其家人依然可能重陷《变形记》里格里高尔一家的困境。可谓一人“变形”,全家困窘,人财两空,徒唤奈何?长寿老人在生命出现难以避免的“变形”的最后阶段如何能够避免精神肉体上难以承受的折磨和痛苦,实现寿终正寝的告别落幕,这才是衰老人生阶段每个人最渴望解决的一个时代难题。

“老人社会”来临时,首当其冲的困境最可能发生在当今那些独生子女家庭成员中。今天正处于盛年的一对夫妇在不远的未来就即将承受赡养照管四位耄耋老人的重担,而四位老人中只要出现一位“变形”的“大甲虫”, 就将成为一家人的不可承受之痛;倘若祸不单行,就更是一场无妄之灾,后果简直不可想象。此时长寿老人曾经给家庭带来的福气、喜气、吉祥气都将转化成为压力、怨气甚至晦气。当今工薪阶层的青壮年群体,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上有老,下有小。只要一处出现问题,就可能分身无术,难以兼顾。他们也想敬老爱幼,也想让老人颐享天年,希望一家人和衷共济,共享天伦之乐;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帮助,需要老人帮助他们照顾新生代的一胎以及响应国家号召生养的二胎甚至三胎子女。倘若这时有老人偏遭遇了“变形”困境,反需要他们的全力照顾,试想,此时他们将如何应对?如果只是一两天、三五日的短期忙碌,他们还可以想方设法竭力承受;可是时间一长,三五月一下来,甚至经年累月……他们就将无所措手,焦头烂额,心理就可能崩溃,就难免像格里高尔的妹妹那样失态、暴怒, 且说出无情无义的“残忍”话语:“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这时我们能像百度上对《变形记》的评论那样,指责他们 “感情冷漠、亲情沦丧”吗?

事实是:今天的工薪阶层里曾经被称为最佳家庭结构的三口之家,都无力也无暇承担四位耄耋老人的赡养重任的。不说看病难的一系列问题,仅从陪护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时间选择上他们都难以决定;更不要说老人一旦卧病住院、瘫痪在床,二十四小时都必须得有人守护时,哪怕是最孝顺的儿女此时都不得不捉襟见肘,大概也只有呼天唤地的分了。这时唯一的出路恐怕只有请护工了,再孝顺的子女儿孙也无法像护工那样随时陪护左右;但请护工必须得有金钱做保障, 每月至少五六千元的自费付出是不能少的。而且虽然一般护工的护理质量是绝对无法达到孝子贤孙的标准的,但即便如此,这份孝敬之心也还只能花钱请人代劳了,也只能这样替代性的表示孝敬之心,如此而已。这还是比较理想的模式,如果经济条件困窘的孝顺儿孙,他的孝顺理念此时大概只有祈祷上天早点将老人带往天堂,早些结束这种难以忍受的天伦之“苦”了。那么,面对此情此景, 人们会不会指责他们“感情冷漠、亲情沦丧”呢?

不仅仅是独生子女家庭,即便是在中国传统的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经济条件比较殷实的家族群体里,一旦不幸遭遇上一两位这种走上“变形”不归路的长寿老人,也绝对不可能保持以往的那种平静、祥和、温馨的心态。老人在长期卧病在床的情况下,即便享有全面周到的医疗救助及其护理,也不过是一个巨量无用功滥用的过程,面对的也无非一个过度医疗的饕餮黑洞,真正的孝心和爱心在这个长期而枯燥的护理过程中也不免充斥了不少形式主义的虚假和厌倦。而无论你如何殚精竭虑,尽心使力,神通广大,最终也无非是人财两空、老人及其家属都身心俱疲,都不如早早一走百了那么轻松、明朗、愉悦。百岁老人巴金的人生最后六年的卧床治疗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虽然这位世纪老人深受人们爱戴和尊敬,人们都希望他能尽量多活几年、几个月甚至哪怕多活一天,都想用尽所有能运用的一切医疗手段,为老人续命、延寿、添福。当然,作为国宝级名人,巴金老人的巨额医疗费用都有国家包干,家属亲人没有任何经济方面的沉重负担;可即便如此,巴金老人的这最后六年对于他自身却无疑是一种灾难。巨大的痛苦使巴金多次提到安乐死,还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为你们而活。”“长寿是对我的折磨。”如此看来,当人的生命进入了“变形”不归路的阶段,任何人、任何方式的续命、延寿、添福意愿和努力其实都是多余的,徒劳的,甚至还可能是痛苦的、屈辱的。



六、

庄子在《天地》篇中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祝圣王尧“寿”“富”“多男”,尧都一一推辞,答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徳也, 故辞。”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领悟到古代哲人庄子超越常人的理智与清醒。多子多孙、富裕发财、寿比南山,这三件世人皆趋之若鹜、以为尊荣的大好事,庄子皆弃如敝履,虽然其理由是堂堂正正的正能量境界,不免让今人有些审美疲劳; 但其对俗世陋见的洞察之深照样值得我们品味深思。其中的“寿则多辱”就悟透了所谓的“长寿”最终不可避免的尴尬、难堪甚至屈辱性质。这里的“辱”就包含了今天走上“变形”的不归之路后的长寿老人无尽的沧桑和无奈:其间有难以言喻的病痛之苦、无用无能之羞、拖累子孙后人的内疚之恨、失去人生尊严的不敬之辱,当然还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难以避免的冷落和凄凉……庄子其实早在两千年前就就明白了人生难逃的这种“变形”的宿命,就向世人昭示了这种冷峻的现实真相,只怨世人对红尘世界的功利迷恋太深,而得意忘形; 以致两千年后的卡夫卡再次以另一种方式向世人揭示这“变形”的真相并指明出路时,人们竟懵然无知,大惊失色,以为“大逆不道”,反直呼 “感情冷漠、亲情沦丧”,实在是误解迷失得太深太深。

其实,中国古代不仅仅是庄子,另一位文质彬彬的圣人孔子对此还说过一句更为直接的话:“老而不死是为贼!”虽然我们今天依据原文出处把这句话解释为是对“老而无德行者”的指责,但是,我们其实不必这么敏感谨慎地为圣人讳,孔夫子在这里其实也不过道出了与庄子“寿则多辱”话语大同小异的一种真实。在孔子这句话里,“贼”的真正含义其实并非绝对的贬义,而可以是一个中性词。“贼”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伤害”,这也是古汉语中这个词运用时经常包含的意思。“老而不死是为贼”强调的主要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老了却久久不愿辞世, 这就会带来一种深深的“伤害”。在这种意义层面上,孔子的“老而不死是为贼”就与庄子的“寿则多辱”意义完全接近了。一个人老了,走上“变形”的不归路了,无所作为了,却迟迟地不愿离去, 迟迟地“恋栈”不走,这就成为了一种“伤害”,一种“屈辱”;而且,这种伤害与屈辱的对象不仅仅是自身,还涉及他人,包括那些自己最亲近最爱的人。

古人对人的生老病死问题已经看得那么深刻,透彻;然而,今人却有不少人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却依然不免肤浅、糊涂甚至无知。当然,当今时代的酒色财气、吃喝玩乐、纸醉金迷、位高权重之利欲诱惑导致今人对这个世界的迷恋程度远甚于古人,导致人们有更充分的理由热爱这“生活”,追求诸享受。但是,时光年岁是不饶人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的流逝对于寿者而言就是命运之神的诡异呼吸,就是卡夫卡“大甲虫”出没的华丽隐身衣, 就是生命倒计时的“温柔”地“逼宫”, 就是高悬于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同理,活百年者半九秩。倘能无疾而终,寿终正寝,自然洪福齐天,善莫大焉;可一旦厄运降临,“甲虫”附体,“变形”狰狞,颟顸失智,天地不灵,床前惟余孤家寡人,残灯无焰,形影憧憧,一日长于百年。众生啊,汝等当如何自处?

记得看过一部外国电影,名字已忘记了。电影中有一对老年夫妇,一辈子相爱有加,家里孩子也孝敬关爱,当然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追求。老夫妻在生命的最后时段双双遭遇了“变形”的“大甲虫”的纠缠。丈夫患了严重的阿尔兹海默老年痴呆症,而妻子也患了不治之症,时日不多。妻子虽然深爱丈夫,暂时思维行动都与正常人无异,但医生已下了最后通牒,病情随时可能复发,从而终止生命;丈夫虽然痴呆懵懂健忘,但对妻子的深爱却依旧如常。所以,在这种巨大的身体变异的灾难降临时,夫妇二人愿意终身厮守、须臾不离的意愿丝毫没变。这就使妻子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做了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老夫妻双双开房车去世界周游,走访他们年轻时想去却无暇去的地方, 以一了他们年轻时的心愿,然后就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游览的过程中,他们重温了他们年轻时的不少美好时光,尽享了大自然妩媚清新和生机勃勃的美好。其间,妻子病突然发作了一次,幸好医生抢救及时,没造成恶果。但妻子知道自己的时日无多了,却又放不下丈夫的未来。虽然丈夫随时可以去敬老院,但是没有了妻子的爱,丈夫的生活也不过是懵懂昏聩,如同行尸走肉,毫无意义。所以, 在这段周游世界的旅程结束时,她决定与丈夫一起“远行”,终身厮守。最后他们在自己的房车里自然而平静地睡离了这个世界,得以善终,并给子女留下遗嘱,有尊严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最后一个完美的句号。(当然,不排除有伪善的道德家会指控妻子犯了谋杀罪的可能。)

看完这部片子,当时的感受无比震撼:这才是理想的人生。生而自由,死也随意。完全避免了古人担心的“辱”和“贼”的伤害与难堪,彻底摆脱了卡夫卡“大甲虫”的死缠烂打。免费医疗,养老无忧,不让晚辈为自己劳心费神,不让病痛使自己忧心忡忡;即便与至亲骨肉天各一方,阴阳两隔,却爱心依旧,温馨永存;活得潇洒,走得通脱,生死两相宜,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人生能如此,养老能如此,夫复何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