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红楼梦

字数:1250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2-29 17:22:25 更新时间:2022-12-29 12:06:39

楼主:ty_周宇生1  时间:2022-12-29 09:22:25
曹公一部石头记,砸碎千年红楼梦。
青埂峰上寻旧迹,大观园里探余恨。

红楼梦里,各有所托。大观园中,暗藏玄机。风花雪月,写尽风流。爱恨情仇,荡气回肠。世间百态,如临其境。跨越时空,印证当下。曹公妙笔,谁与争雄?我读红楼,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透过《石头记》的字缝,我分明读到了曹雪芹先生一颗冰冷的心。而且,这颗心还不是一般的冷。简直就是冷到了骨髓。正所谓,没有人间彻骨寒,哪得红楼大梦醒。也许,顿悟后的曹先生,用他的第三只眼睛,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才使一部红楼,句句飘雪,字字含冰。那么,曹公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我想,曹雪芹先生一定看到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那些十恶不赦的魔鬼们,不知经过多少代的进化,个个成精,泛滥成灾。于是乎,百年鬼怪未谢幕,千年老妖又登场。妖鬼共舞,乌烟瘴气。曹雪芹显然看到了这些。可遗憾的是,他却没有能力发明出有效的材料,去制造强大的武器来消灭这些可恶的魔鬼。他两手空空,没有任何的手段可以和魔鬼作战。而且,当时也没有人会告诉他,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和魔鬼作斗争。

小人得志群魔舞,手中却无斩妖剑。可想而知,曹先生看不到战胜恶魔的希望。哪怕是一点点的希望之光,他也看不到。因此,心灰意冷的他,只好绝望,只好心冷,只好出家。虽然,历史上的曹雪芹并没有去当和尚。可他的心,早已出了家。这从贾宝玉的结局就可以看出来。惹不起躲得起啊!但可悲又可叹的是,他的心虽然出了家,而他的身子,却无法脱离红尘。茫茫苦海,无边无际。彷徨挣扎,至死方休。

曹公的胸腔里,跳动着一颗大慈大悲、大彻大悟、冰冷孤傲、支离破碎的心。他用毕生的努力,在红楼一梦中,巧妙真实地揭露了魔鬼们的丑恶嘴脸和他们的种种劣迹,并预见到了魔鬼们必然走向衰亡的结局。这个预言,敲响了魔鬼们的丧钟。在曹公的身后,越来越多明白真相的人们,不会再让魔鬼们永远的高枕无忧。

可在当时,现实依然残酷。曹先生为了逃避魔鬼们的文字狱,不得不在泣血的文字上,用真事隐的方法,套上一重重的假语村言,以避杀身之祸。他仰天长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盖世奇才曹雪芹,在贫病交迫之中,带着‘一把辛酸泪’的哀叹,以及‘谁解其中味’的疑惑,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尘世。英年早逝的曹公,虽然只活了48岁,可他留下的《红楼梦》,作为一剂醒世良药,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不朽之作。或许,曹公的在天之灵,还在眼睁睁地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那剂治世猛药的出现……

从曹雪芹的文字里,我还读到了:他本是一个终生孤独寂寞的人,却时时在红楼梦里用百倍的热情,演绎着一幕幕爱恨情仇的悲喜剧;他又是一个洞悉社会、看破红尘的人,却不忘忧国忧民,以满腔热血鞭笞那一个个贪赃枉法的丑恶闹剧;他怀着冰冷破碎的心,却拥有佛家的大慈大悲,始终坚守着普渡众生的顽强信念;他作为一个怀才不遇又绝不和魔鬼同流合污的人,却总想着告诉人们事实的真相……出世与入世、厌世与警世、希望与绝望……曹公就是在这些水火不相容的心理矛盾之中挣扎、彷徨、修行、参悟、升华……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