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千二百九十帖 读《鹦鹉灭火》

字数:143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1-01 21:15:28 更新时间:2023-01-05 09:19:56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23-01-01 13:15:28
读书破万卷(6290)·《鹦鹉灭火》
《鹦鹉灭火》六朝志怪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选自《宣验记》。
刘义庆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975)·<世说新语>》。
《鹦鹉灭火》原文: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水。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鉴赏:“鹦鹉灭火”作为《宣验记》中的一个故事,本意是要宣扬佛教普救众生的观念,故事取自吴康僧会所译的《旧杂譬喻经》二十三:
昔有鹦鹉,飞集他山中,山中百鸟畜兽转相重爱,不相残害,鹦鵡自念:虽尔不可久也,当归耳,便去。却后数月,大山失火,四面皆然。鹦鹉遥见,便入水,以羽翅取水,飞上空中,以衣毛间水洒之,欲灭大火。如是往来,天神言:“咄!鹦鹉,汝何以痴!千里之火。宁为汝两翅火灭乎?”鹦鹉曰:“我由知而不灭也,我曾客是山中,山中百鸟畜兽,皆仁善。悉为兄弟,我不忍见之耳。”天神感其至意,则雨灭火也。
鹦鹉秉性慧黠,善学人语,颇得文学家的青睐。魏晋的弥衡、王粲,唐代的王维、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宋代的梅尧臣,都曾以鹦鹉为题写过文学作品,可是,《宣验记》中的鹦鹉故事,因为渗进了印度民族的想象力。所以它的主题与中国文学中传统的同类题材不同。传统的文学作品或咏唱鹦鹉的灵慧、美丽,或赞美鹦鹉的渴望自由。可是,“鹦鹉灭火"的故事,意在宣扬佛教教苦救难、普渡众生的思想。所以,作者的本意是突出鹦鹉的可怜。“山中大火”,鹦鹉竟“入水沾羽,飞而洒之”。这不是太可怜了吗?按照《旧杂譬喻经》的说法,天神终于为鹦鹉所感动,降了一场大雨,把火扑灭了。
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常会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产生矛盾,形象所包含的意义往往与作者主观上企图附加给它的主旨不同。“鹦鹉灭火”的故事便是是这样,鹦鹉形象本身所包含的积极意义突破了作者宣扬佛教的消极意图。作者本意要突出鹦鹉的可怜,可是,读者所感受到的,却是鹦鹉的赤子诚善良、见义勇为。“入水沾羽,飞而洒水”,不是一种可笑的形象,而是一种弱者不计成败、向强者抗争的精神。这种艺术效果恐怕是《宣验记》的作者始料未及的。在《旧杂譬喻经》中,本意是要树立天神的高大形象,可是,故事的客观效果却走向作者愿望的反面。天神的形象显得很浅陋、很平庸,鹦鹉却显得很可敬,有见识。天神完全成了鹦鹉的陪衬。
类似的故事还出现在《大唐西域记》里。可是,救火的不是鹦鹉,而是换成了雉鸟。书中写道:
昔于此地有大茂林,毛群羽族巢居穴处。惊风四起,猛焰飚逸。时有一雉,有怀伤愍,鼓濯清流,飞空奋洒。时天帝释俯而告曰:“汝何守愚,虚劳羽翮!大火方起,焚燎林野,岂汝微驱所能扑灭!”雉曰:“说者为谁?”曰:“我天帝释耳。”雉曰:“今天帝释有大福力,无欲不遂,救灾拯难,若指诣掌,反诘无功,其咎安在?猛火方炽,无得多言!"寻复奋飞,往越流水。天帝遂以掬水泛洒其林,火灭烟消,生类全命。
雉鸟的形象比鹦鹉更为刚强。面对“惊风四起,猛焰飚逸”的危急场面,它“鼓濯清流,飞空奋洒”。它不向天帝乞求援助,而能痛斥天帝的袖手旁观,见死不救,自己则“寻复奋飞,往越流水”。在这个故事中,天帝的形象显得更加平庸了。
评:鹦鹉飞集一高山,山中禽兽辄爱恋。鹦鹉自念不可久,去后数月火烧山。
入水沾羽飞洒水,天神一旁却轻言。虽知不能救山火,禽兽兄弟不忍见。
教苦救难宣佛旨,本意突出鹦鹉可怜。作者恐怕料未及,艺术效果却反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