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陷落的是软弱》

字数:5463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1-04 04:54:40 更新时间:2023-01-04 08:29:28

楼主:鲁12323U  时间:2023-01-03 20:54:40

〔历史小说2.2.141〕《战争下的和平》〔共三卷六曲,120余万字〕

战 争 下 的 和 平

鲁岱 著

〔2.2.141〕陷落的是软弱

这个时间是1937年7月7日入夜。
原来,中国探兵向主政平津冀察的29军军长宋哲元报告的军情是日军以卢沟桥为假想攻击目标,在宛平城以北的地区举行夜间军事演习。
7月7日夜,10时40分左右,在卢沟桥东北的大瓦窑和永定河之间进行军事演习的清水节郎,“仿佛”听到了几声步枪射击的声音,集合点名时又发现少了一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士兵。于是,军官清水节郎在整兵的指挥台上大声吆喝:“喂,大家都听到了,听到了刚才的枪声。我们的战友志村菊次郎已经被中国军队开枪打死了。现在,打死我们士兵的凶手就在宛平城内。我们进去搜寻,出发!”可是,当部队行军不到1千米时,就见到“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平安归队了。这时,就有士兵向清水节郎报告:“长官,志村菊次郎已平安归队。”“你甭那么多。”清水节郎恶声一句:“部队继续前进,直向宛平城!”待日军走到宛平城城门前,遇着了守门的人正是国军第29军第37师219团团长吉星文。清水节郎一看,吉星文正端着枪直指着日军冒进的队伍。于是,一幅威武不屈的英雄肖像顿时逼近清水节郎的猫眼:
高大城墙依背伫,端枪威武站门前。
手持真理标刀指,身挺宛城镇敌嫌。
竖眼灼光瞄虎箭,横眉怒恨射狼签。
守城如铁无相让,开战当为立幕先。
见如此,日军统领清水节郎上前怒吼:“你的,守军大大的坏,无故的杀害了我们的士兵志村菊次郎。我的,进城搜寻。”“哪能!”中国守军219团团长吉星文果敢回话:“以值深夜,日军进城足以引起地方不安,且我方官兵正值睡眠,枪声非我方所发,你们不准进城!”“不行。我们要搜寻士兵。”“哪里的话,我军已探明,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已经安然归队了。”“管不了那么多。进城!”“不行!谁也不准进城。”“你……”“你……”“好!你等着瞧。”清水节郎用手往后一挥,众日军迅速离开。然而,没出三四个小时,在没有取得任何许诺什么的情况下,于7月8日清晨5时,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宛平城,并一举攻占了宛平城东北方的沙岗。中国守军吉星文团长忍无可忍,下令还击。
卢沟桥事变爆发,拉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
曲《塞鸿秋•战火源头》:
忍挨屈战总有个节制,日鬼子横行到了极至。国军还击是秉承了正气。一战即持八年的血哀思。宛城入史时,抗日星文始。战火源头记住这个七七变事。
7月8日晨,日军一木清直大队长下令向宛平县城的中国守军进行攻击,率领第1联队第3大队主力,排成4路纵队,向驻守龙王庙及铁路桥的中国守军扑来。中日两军首先在龙王庙附近遭遇。中国守军面对具有优势兵力和猛烈炮火的日军,顽强奋战,并冲入敌群,同冲上阵地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但终因寡不敌众,陷入重围,死伤官兵180余名,日军也以死亡上百人的代价占领了龙王庙铁路桥东头。与此同时,日军的另一部分兵力向宛平县城东门发起了进攻,并用猛烈的炮火轰击城墙。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而得名。卢沟河也称永定河,属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1189年,即南宋淳熙十六年。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卢沟桥经过了历代的多次修建。
宛平城,位于卢沟桥东,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明朝末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开建,历3年而成。原为军城,后渐迁商市民居。明清时期称拱北城、拱极城。1928年12月,因宛平县已改隶河北省,故而将宛平县公署由北平市内迁至拱极城,从此改名为宛平城。
卢沟桥战斗打响之后,第29军将领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等召开紧急会议,并联名致电国民政府,表示抗战的决心:“彼方要求须我军撤出卢沟桥城外,方免事态扩大,但我方以国家领土主权所关,未便轻易放弃。倘彼一再压迫,为正当防卫计,不得不竭力周旋。”同时,第29军发布命令:“卢沟桥即为汝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秦德纯指示宛平城守兵:“保卫领土是军人的天职,对外战争是我军的光荣,务即晓谕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第110旅旅长何基沣也下达了三条命令:“(1)不同意日军进城;(2)日军武力侵犯则坚决回击;(3)我军守土有责,决不退让。放弃阵地,军法从处。”
面对日军以优势兵力向宛平县城的大举进犯,中国守军官兵团结奋战,冒着猛烈的炮火,连续3次打退了敌军的猖狂进攻。双方激战至7月8日15时50分,日本驻屯军混成第4旅团指挥官何边正三匆匆从山海关赶到丰台督战,并调重兵进关。29军将士继续顽强抵抗,日军几次进攻宛平城未果。
1937年7月8日深夜,细雨蒙蒙,冷风呼啸,整个宛平城内外,黑乎乎的一片,只有宛平城西北方位的铁路桥上忽明忽暗的灯火闪灼。这座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桥身布满了颗颗刚毅的铆钉。铁路桥与卢沟桥,一北一南,隔永定河相望。铁路桥为英国人设计,距卢沟桥大约500米,巨大的钢铁横梁横跨在永定河之上,水泥桥墩支撑起巨大的钢梁,苍劲雄浑的身姿屹立在蓝天碧水之间。这一座卢沟铁路桥是连接南北铁路的交通干线,它也是平汉、平绥、平津三大铁路的汇合点,更是进出北平城的主要通道。从7月7日深夜,至8日深夜,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卢沟铁路桥已经两次失守,又两次夺回了。可以说,中国守军与日本侵略者在争夺这一块战略枢纽之地,或者说,这一座桥以及对面的卢沟桥,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这个夜里,中国守军冒雨而展开了一场卢沟铁路桥的奇袭夜战。
这次行动,由团长吉星文亲自指挥,以金振中为营长的三营担任奇袭主力,并抽调了十几个具有武功的特别队员入袭。他们分两队从铁路桥的两头同时突然的发动猛烈攻击。由于战斗区域较窄小,时间也被锁定在一个“战斗最佳时机”,因此,奇袭的武器也分为大刀班和枪手班。大刀班冲进室内,机枪班射击守哨,两端桥头堡同时开战。安排井然有序。看看冲进堡内卧室的中国军人,举刀便砍。这深夜时刻,敌人都在熟睡之中,他们有的尚未醒觉过来,就成了刀下鬼;有的敌人刚爬起来,就被大刀砍死;有的日军伸手去拿枪支,可是,手刚伸出来,就被剁成了两截,血液喷射,满地鲜红。这大刀班中,有一个19岁的武士队员,叫沈忠明,他杀人杀红了眼,一口气用大刀连砍了13个日军,还生擒1人,大刀早已卷刃,至队伍集合号吹响时,他还在用卷刀剁那个生擒日军士兵的手指,使得敌人痛的像杀猪一样的惨叫。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奇袭,中国军人全歼了这铁路桥上的日军,第三次夺回了卢沟铁路桥的控制权。这次雨夜奇袭之中,中国军人仅仅是负伤了3个人,没有人被枪杀,实在是大获全胜。后人有词《木兰花•雨夜奇袭铁路桥》记颂中国守军的这一次雨夜奇袭宛平城之“铁路桥战役”:
三次夺桥三次妙,奇袭夜深刀最好。雨中痴睡不知明,醒眼来迟魂已倒。
军机神算天兵冒,铁路桥头标刃扫。日军狂妄犯中华,被扫精光埋骨堡。
至9日凌晨,第29军收复失地,完全恢复了永定河东岸的态势,减少了宛平城侧后的威胁。中国守军重新变被动为主动,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狂傲气焰。日军见宛平城久攻不下,为争取时间集结兵力,便玩弄军事伎俩,派人同中国守军进行交涉,要求谈判。9日上午,就在中国守军刚刚收复铁路桥和龙王庙之后,冀察当局为防止事态扩大,居然中计!当局们经所谓的“研究”,决定同意与日方会谈,从而放弃了进攻的有利时机。
中国人善良。
自从中国守军9日收复失地之后,军事力量对比,对于中国方面非常有利。第29军除了在卢沟桥附近永定河东岸合计约有1个团的兵力之外,在北面有西苑驻军两个旅占据着八宝山,其中一部分进入到卢沟桥西北约3千米的衙门口;在南面有第38师驻南苑。此外,平汉线方面已从南方,向长辛店增援兵力。日军方面,能够逐步调往前线附近的兵力只有驻屯在北平附近的步兵约两个大队。天津派过来增援的日炮兵部队,因为连日下雨,道路泥泞,被阻滞在通州,无法前进。如此境况,只要中国守军下一点儿狠工夫,完全可以让日本军队处于中国军队的包围之内,甚至是可以全歼日军!
良机丧失难找回。
9日夜,在日军驻丰台的指挥部内,日本指挥官一木清直大队长,秘密告诉日方谈判代表:“只要你能够拖延一个周的时间,大日本帝国就一定胜利!”“请大队长放心,中国人好对付,我已是成竹在胸。”谈判代表一笑答之:“中国人求和的意愿强烈。请通联我国政府,在这之后的一周之内,我几句话就可以保证中国军队不再主动开火。”两个人握手致意,一个严肃而乐观的微笑,就让一段中国屈辱史牢牢的钉在了抗日战争的史册上。
9月10日,日本主动提议两军谈判,并提出道歉、惩凶、撤军等“败军”议案。于是,南京政府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表示愿意与日本谈判,希望尽可能和平解决这次事变。随后,军政部长何应钦向宋哲元传达蒋介石的指示:“不挑战,必抗战。如宋主任因环境关系认为需要忍耐以求和平时,只可在不丧失领土主权原则之下与彼方谈判以求缓兵,但仍须作全盘之准备。”根据蒋介石的“糯米油”旨意,宋哲元多次与日军进行了所谓的“和平谈判”。冀察地方当局亦相继与日本达成了中日双方三条口头协议及《卢沟桥事件现地规定》。其中,对日方作了令人遗憾甚至是屈辱的让步。
谈判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日军手里。
强必霸。霸生理。弱者手里无筹码。
于是,为了“梦想”而制造和平气氛,宋哲元13日下令:“从14日起,北宁铁路列车运行正常化,解散北平戒严,释放被捕的日本军人,严禁与日军摩擦。”为了博得日本人好感,宋哲元还特意将此令通报日军。一通奴颜婢膝的行动,让日本人笑的一顿能吃3碗饭!
一个傍晚,团长吉星文与营长金振中正在指挥军队撤出北平警戒区。忽然间,有3个挂枪士兵向这边走来,前面的一个士兵发牢骚:“撤什么戒严呀?这是在公开的将敌人放进城里来!”“宋军长软弱,怕事。”又一个士兵也是怨恨满腹:“明个儿的我们比日本人优势,却偏又对他们示好,糊涂!”“别嚷。”另外的一个士兵轻声的劝告:“连长听到了会枪毙你的。”“呸!”还是第一个士兵回话:“枪毙我?有胆量叫他枪毙日本人去!”“还枪毙人?”这是走在第二位的士兵说话:“要枪有啥用?不如扔了痛快!”说时迟,扔时快。“啪”的一个声响,枪支已被甩到了几米远之外的一家商店门前。谁知,这个浑浑亮的时刻,吉星文与金振中就站在商店门前。看看这扔出的枪支长了眼睛似的,落地时,翻一个滚,正好停在吉星文的脚前,旁边的金振中看得明明白白,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躬下身子,将枪支拾了起来。
见了这一幕,吉星文便说:“金营长,我们退到屋内坐一会儿吧。”“行,脚杆子也实在是站的走的累了。”于是,两个人转个身,进了这家还是敞开着门的店铺。正好,这时候,店主人还不在这铺面内,吉星文也就自由儿的说着心里话了:“你看看,咱们的警戒这么儿的一撤武呀,城里的商家店铺就都敞开门经营了,还能不在岗位,这框台内的货物也不害怕给敌人抢去了。”“嗨!”金振中也是将自由沾在裤子上,说着那酸涩的话:“我们这假装正常,恐怕到时候躲也躲不过那日本人的子弹哟!”“自掘坟墓。”吉星文说这话时,感觉人有点儿不自然,他还准备去找一条凳子什么的歇歇腿。这一举动被金振中看到了,他立即动身去找来一把小木椅子,让团长吉星文坐下,自己随便拿了一条小凳子,挨着吉星文坐了下来。两个人亲如好兄弟,刚坐下来就掏心的聊上了。这一次是营长金振中先开口:“吉团长,这些软豆腐式的做法还不能责怪我们的宋军长。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是国民政府的软弱。”“既有软弱的一面。”吉星文也慢慢的放开了心理警戒:“更有妄想的根源。你想想,中国政府接二连三的向日本政府发出软弱信号,人家不想欺负你也得欺负你一回!”“是呀。”金振中也是在愤慨中侃谈:“7月10日,中国政府表示愿意与日本谈判,希望能和平解决这次事变;7月11日,中国政府再度声明:中国的政策是对内推行经济建设,对外维持国际和平,对日关系是经由外交途径,基于平等与互惠立场,和平解决所有的悬案。”“还有更为空洞的妄想行为。”吉星文似乎迫不及待的倾吐:“鉴于与日本交涉无效,中国外交部遂于7月16日通过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向东京试探调解的可能性。失败之后,7月19日又向日本大使馆提出《备忘录》,重申中国政府 ‘ 不扩大事态与和平解决事件 ’ 的原则立场,提议中日 ‘ 双方同时停止军事调动,并将已派武装部队撒回原地 ’ ,还表示欢迎国际方面进行斡旋、调解、公断。”“还有。”金大中大概是听的烦心,他抢去了话语权:“南京政府表示:‘ 只须有一线和平希望,中国决不放弃其依据外交途径从事和平解决之努力。’ 妄想已到了极限!”“日本人早已看透了中国人的软弱之心。”吉星文还在愤怒:“敌人已经得寸进尺了,已在不停地威逼冀察当局让步。”“我军总想以局部的让步,换取日军终止侵略,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嗨,其实道理很简单,还明摆在那儿,日本如不想吞并中国,为何要来中国领士屯兵!”“一派糊涂蛋!”
7月26日,正在疲惫中挣扎的宋哲元,突然间在一个晨雾中惊定过来:“啊!我宋哲元中了日军的圈套!我好糊涂呀!”当他再看看晨雾中透射过来的一点儿霞光,戛然对天明示:“天啦!大战势不能免!战,则主动!”于是,宋哲元迅速的回到军事指挥所,立即召集会议,决定:“全力组织武装抵抗日军侵略!”可是,为时太晚!日军作战部署已经完成,将集中3万兵力,对北平和天津发起了总攻。
7月30日,北平沦陷。
7月31日,天津沦陷。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