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舞台的陈妤颖

字数:1685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1-07 21:08:55 更新时间:2023-01-07 14:22:19

楼主:崖上人1  时间:2023-01-07 13:08:55
站在世界舞台的陈妤颖

2015年12月4日,第十九届以色列国际竖琴比赛,陈妤颖第一名。这是中国人首次在这项世界规格最高的竖琴比赛折桂。
1983年,陈妤颖降生。伯父拉小提琴,文革时,被没收了二十多张古典唱片。她三岁半,父亲陈发生逼着她弹琴。陈发生一个月工资只有36元,而陈妤颖上一节音乐课要5元。他为了女儿,硬是学会五线谱。女儿在音院附小学琴,他就主动帮学校修窗子、扫地、地板打蜡。
钢琴启蒙老师劝他放弃:“每周来练一次琴,小孩又没什么进步,不太值得。讲老实话,像你们这种工人家庭不太可能培养出演奏家。”他哀求老师:“老师,拜托你想想办法。”
如果听这个老师的话,世界就会少一个竖琴演奏家。
她上高一,才爱上弹琴,
2002年,张小杰从美国归来,执教上海音乐学院,陈妤颖是竖琴专业仅有的几个学生之一。中国的竖琴起步晚,学生少,张小杰不知道学生的水准,拿了几首曲子“试探”。陈妤颖一上手,他就觉得“这孩子资质非常不错”。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古波斯。现代竖琴由47根长度不同的弦组成,还有7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竖琴拨弄的声音如行云流水,被视作仙女之乐。
2006年,在张小杰的力推下,陈妤颖决定参加法国里尔国际竖琴比赛。她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陈妤颖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对结果也没有抱太大希望,她甚至没带演出的服装。张小杰吃惊:“天哪,你怎么能这样?”获奖者名单用法语宣布,陈妤颖没听懂,看到台下掌声雷动,才知道自己获得第一名,穿着跑鞋上台领奖。“那一次,我知道了自己在国际上是什么样的水准”。
三年后,她去圣彼得堡参加“伊丽莎白皇后金竖琴”比赛,第一名。“我弹出了属于我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教出来的音乐。”
陈妤颖生孩子后,2013年,参加美国国际竖琴大赛。走上台,“气也喘不过来,背也直不起来”。半决赛,第四名,淘汰。
有人说,退步是自然的,女人有了孩子,要兼顾家庭,专业上当然就很难进步了。“现在想来,这是老天给我的一次考验,让我跌个跟头。”
美国的比赛失利后,陈妤颖开始涉猎佛教哲学。“我不信宗教,但是我想要吸收佛教中的精神,比如与世无争、比如出离心。”她的音乐变得越来越自然、朴实,如她的为人一样。
2015年,陈妤颖参加第十九届以色列国际竖琴比赛。这个大赛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竖琴创立的国际性赛事,三年举行一次,最高年龄35岁,而她今年33岁了。听说那里在打仗,她临行前想退缩。
“那时我的手已经吃不消了。”她的拇指起了血泡,她一边敷药,一边循环播放英国作曲家Parish Alvars的降E大调竖琴协奏曲,准备决赛。为了保护手指,她甚至不再练琴,反复播放碟片。听着碟片睡着,半夜醒来再听。两天时间,背过协奏曲。
决赛在阿卡古城的洞穴音乐厅举行。弹第一乐章,她仿佛看到“一个性格刚强的人,有点大男子主义”;接下来的慢乐章,就像一个女人如泣如诉;第三乐章,她仿佛看到自己4岁的女儿嘉嘉在音乐里出现。
结果宣布,她说自己打算在宾馆睡一天,然后坐飞机回国。比赛的赞助商、77岁犹太老太太反对:“不行,你怎么能孤孤单单过完这一天呢!”“从音乐到为人,你是一个完全不会伪装的人。很少有演奏者敢于对外人说,自己小时候其实一点都不喜欢音乐,也不喜欢练琴。这也是我喜欢你的原因。”
陈妤颖在中国大使馆,看到了年初从加沙飞过来的导弹弹片。
32岁的陈妤颖,登上一座高峰。
《女书》由谭盾创作,以声像方式展示中国古老女书文化的微电影交响诗。其中的交响乐部分,是为竖琴而创作的——这种充满女性气质的乐器,是讲述女书故事的最好载体。《女书》的竖琴部分由陈妤颖首演。
2018年10月12日,陈妤颖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独奏音乐会。她为观众演奏近10首曲目,包括西班牙作曲家格拉纳多斯的两首舞曲,柴可夫斯基《四季》套曲中的《船歌》《秋之歌》,以及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张小杰讲,“她的音乐具有难能可贵的灵性。”。他认为,陈妤颖所取得的成绩,对推动竖琴在中国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就好比一个郎朗的存在,鼓励了多少琴童”。
陈妤颖现为上海爱乐竖琴首席。

崖上人编写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