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艺术的再认识

字数:4473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1-09 23:36:19 更新时间:2023-01-10 13:41:44

楼主:松博伊  时间:2023-01-09 15:36:19
维特根斯坦将所有“话语”分为“能说清楚的”和“说不清楚的”两类,前一部分以客观实际的“世界”作为主体,是人们认识这个客观物质世界的“工具”,在这个基础之上诞生了“科学”;同时这部分“话语”又是理性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冲突的“工具”,产生人类社会的各种“契约”,起到了组成人类文明社会的“粘合剂”作用。这类语言所以有控制社会的“软件”作用,因为这类语言是有逻辑的,具有推理、判断作用。后一部分和人的“精神”有关,人有发达的大脑,也就是有复杂的神经系统,需要“兴奋”和“抑制”不停的交替出现,也就是人不可能“不思考”又不能“走火入魔”,为此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语言文字”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典型的是宗教的出现,除去宗教还有大量“话语(著作)”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文学艺术”就是属于这一类。这部分“话语”是为了解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和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能说清楚”的 “话语”不同。维特根斯坦对这类话语提出“应该保持沉默”,他的意思是这类语言概念没有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构不成具有逻辑意义的“话语”,是解决“个人的精神上的问题”,其他人有何必要去“说”呢?
所有生物体生存的目的都是自我存在和繁衍,人类也同样,是“食色性也”。“食”表示生存需要的物质基础,“色”表示需要繁衍。但人类区别动物的是除去“食、色”之外,还有文化需求,也就是一种精神需求,或者说需要文学艺术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这种需求。文学艺术中一部分是直接对“美”的追求,如美术、摄影;而另一部分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达到对“美”的追求,例如文学、戏剧类。通过语言文字中来展现人类的思考,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重要一点。人类语言现象都是源于具体的现实,围绕具体的“实”去说话,在“实”的基础上加上“思考”把事情说得更清楚,这是产生“科学之路”;如果思考后脱离“实”而去满足人精神上的“兴奋”和“安抚”,这就产生了文学艺术。人类发明语言文字原本目的是解决人之间矛盾共同来来提高“对付大自然的能力”(提高生产力),而文学艺术的出现使语言多了一项功能,这就是解决个人的精神需求。如果是单纯做到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事情,问题是文学艺术的出现和发展超出了这一点,广泛用来解释世界,甚至干扰了社会的秩序,这问题就大了,也可以说这是语言文字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例如民间流传的《白蛇传》,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满足了个人“性”追求带来的问题,这是一部“好作品”;如果用它来抨击嘲笑佛教,赞美什么个性的解放,这就成了文学艺术的“异化现象”。文学艺术类的语言,是解决个人问题,“话语”没有必要存在逻辑,很多是属于“说不清的”,如果任由文学艺术来“干涉”我们的社会,产生社会混乱是很可能的。再如上世纪《白毛女》文艺作品的出现也很能说明这个过程。从民间传奇来创造一部反映当时社会底层民众的贫苦生活的作品是无可厚非的,是否真实存在也没有谈论的必要。但把这部文艺作品认知为“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一个人的贫穷是富人剥削造成的,让“雇工就是剥削”的观点深入人心,此时文艺作品成了分裂民众的“利器”,掀起了农村贫苦农民对地主的仇恨,也就是成了所谓“团结朋友,打击敌人”的工具,远远离开了文学艺术原有意义。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同样是不可言说的,真实存在的历史都是当时留下来的“文字”,例如档案,这些大都是枯燥乏味的,和普通人是没有关系的。当人们通过文学艺术诉说的历史来消愁解闷时,并不会关注所讲的历史是否真实,但时间长了人们常常忘记了这一点,把编造的当“真”,就有了错误的历史观,在现实中指导你的行动,这不就是愚昧吗?用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来展现历史,容易使人对历史的看法产生“偏激”,其负面效应是无法估量的。总之,任何理论,包括历史带给我们的启迪,都是用语言等符号表现出来的,而要从这“符号”中得到正确的人文知识,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更重要是通过思考,通过逻辑分析,希望从文学艺术中轻松得到是不可能的。《三国演义》在我国流传甚广,造成人们习惯从传说和戏文中寻求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去对社会问题进行刻苦认真地思考。从文艺中获得知识的方法是“懒汉”方法,也是造成“民智不开”的原因之一。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中鲜有思想家、实业家,而对小说中的人物津津乐道,文艺作品对中国人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文学艺术是一种知识吗?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讲是一种知识,例如写作技能,绘画技术,摄影技术,导演技能等等。文学艺术作为“美学”的内容也是需要在课堂上讲授的,但需要认清的是文学艺术作为“知识”是作品表现的“形式”而不是它表现的“内容”。对任何文艺作品的评价应该是对表现形式的评价,而不是对内容的评价,文学中反映的内容不能称之为“知识”。现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学作品,如果是学习写作技巧,这是对的;但如果强调从中学 种思想,则是对无知青少年的愚弄。美国迪斯尼乐园中的动画作品长演不衰,在世界各地上映,它的突出特点是“娱乐”,真正抓住了文艺的属性。我们注意看看《米老鼠和唐老鸭》,里面除去让人高兴的地方外,没有去说明任何东西,也就是没有什么“思想性”。这些作品的作者是有社会责任心的,我的特长是让人们高兴,而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也说不清楚,我要真有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我就应该直接去搞政治,去当真正的教师,而不是搞动画片。文学艺术是有关“精神”上的话语,是属于“说不清的”,是没有逻辑的,如果是为了说明真实的客观现实,它是不应该存在的。
人类社会秩序是靠“道德伦理”和“法”共同来维持的,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签订的“契约”,都需要用语言表现出来,但前者是“说不清的”,后者是“能说清楚的”。人类道德伦理的基础是“宗教”,它用不可言说的“话语”来支撑着社会道德伦理的存在;“法治”是靠清晰的“契约”来维系社会秩序。文学艺术是解决个人的问题,用来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同样是文学艺术的异化现象。现实中违法乱纪现象常常发源于人丑陋的心理,不少艺术家为了得到“喝彩”,直接揣摩人的心理,曲折迂回来满足人们的某些需求。人们希望文学艺术不要有诲淫诲盗的内容,但小说之类的文学艺术作品彻底没有一点这方面内容,可能就称不上是文艺作品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文学艺术的真正属性,它不是教育人的,不可能靠它来规范社会风尚。话剧《雷雨》从三十年代起,长演不衰,作为“艺术品”是不错的,表演和台词都是高超的,但主要吸引人的地方是“乱伦”,这正是人性和“野性”的博弈,把它说成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揭露了资本家的虚伪,都是牵强附会的评论和认识。
社会的现状、历史、将来都不可能被语言说清楚,都是维特根斯坦提到的“说不清楚的”,是应该保持“沉默”的。不少知识分子希望用文学艺术来表现现实,或是流露出某种思想,则是深知“现实”或这种“思想”无法用通晓明白的语言来表达,只好用隐晦的、曲折的文艺方式。作家在社会上发表文学作品,如果不是“商业”目的,则应该看是否重视启发人们对问题的思考,而做到这一点的是作者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所写内容。诺贝尔文学奖评奖的原则就在于此,众多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是因为启发了人的思维而获奖。如果我们要认识社会,恰恰不能从文艺作品中去理解,真正的思想家是不会成为文艺作品高产的作家;随便给文学家戴上“思想家”的帽子是不合适的。文艺创造不过是给民众提供精神上“休闲”的平台,来缓解精神压力,文艺没有义务来解释现实社会。艺术上的高下要由艺术家们去讨论,由文艺爱好者们去评说。普通欣赏者完全可以自由言说自己喜欢的文艺作品,除去诲淫诲盗的作品,我们应注意其存在的价值。毕竟相当多的文艺作品在社会中不过是人们需要的“商品”。
人类是好奇的“动物”,很想知道其它地方或者过去和未来的种种“事情”,而这些“事情”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进入你的大脑。无论是喜欢“吉祥话”还是探求由好奇引发的“求知”,都需要有人通过语言文字创造出“文学作品”来。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近现代,创造出来的作品很可能被大量复制(印刷出版)或以各种形式广泛流传,例如影视。今天的社会已经形成了文学艺术产业链,相当多的人是以此为业。可以说文学艺术就是使用语言文字为主而创造出来的“商品”,作家是最早的创造者,为了更广泛传播会有各种媒体人,包括演艺人员,都会参与到这件“商品”的流通中来。所以我们强调文学艺术是“商品”是因为围绕文学艺术产生了太多的议论,议论的范围远超原著,此时不能忘记文学艺术的本质。文学艺术作品既然是商品,其评价标准应该是“商品”的标准,凡是越有人愿意花钱来欣赏的文学艺术,越是好作品,当然不包括诲淫诲盗类似毒品的作品。
中国古代皇权时期绝大部分百姓对文学艺术的需求是比较低的,达官贵人对文艺的欣赏也是把它作为“奢侈品”,有“奢侈”亡国、亡家的警惕,并不刻意追求文艺的发展。普通百姓实际也并不关心政权的归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深入人心的,没有人会认为文学艺术会影响什么“民心”。至于文人创造各种文学作品主要是“自我欣赏”,“商品化”程度是很低的,是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欧洲有了所谓文艺复兴运动,实际就是文艺商品化的大发展。从晚清开始,文学艺术在中国作为“商品”也有了大发展。但当时这个行业入门门槛比较高,有较高“技术含量”,同时社会需求也不是太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辛亥革命之后社会有了大变化,中国顺应了世界政坛发展趋势,没有了“皇权”这一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基础,各方势力都需要得到“民意”的支持。尤其新文化运动前后,有文化的人增加迅猛,文学艺术产业也有了极大发展,同时文学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文化,很容易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此政治家开始用它来理解社会理论,教师用它来“教化”学子,“权力”用它争取民心,……。这种文学艺术从简单的“商品”属性转化为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现象,正是文学艺术的异化现象。这种异化现象在世界都有存在,但唯独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巨大和长久,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中文有丰富华丽的语言,同时又缺少语言逻辑。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读书识字的人多了,人们闲暇时间也多了,对文学艺术这种“商品”的需求大为增加。“读书人”的精神总有被压抑的时候,也有理性思维陷于空虚和无法自拔的时候,此时需要文学艺术来得到缓解,解除精神活动中的“疲劳”。但一定要注意文学艺术都是有激情、有偏激、有夸张、有传奇的“话语”,能很好刺激神经来达到解除精神疲劳的目的。正因为文学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主体的东西,我们从语言逻辑的角度认识文学艺术是很重要的,文学这类“话语”并不需要符合逻辑,没有推理判断的意义,也不需要说明什么“实在”的现象,它是和“现实”脱节的。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逻辑来理解,文学艺术是属于应该“沉默不语”的,一定要去“说”就一定要牢记,文学艺术只是解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而不能去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和冲突,不能产生异化。
每年花大量的公帑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扭曲了文学艺术,也浪费了宝贵的税金,希望能改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