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剧是如何一步步沦落的

字数:1411访问原帖 评论数:9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1-10 20:03:22 更新时间:2023-01-13 02:40:34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1-10 12:03:22
中国影视剧是如何一步步沦落的
在国际电影节多次获得殊荣的著名华人导演李安,在提及中国当今电影时说,中国大陆虽然有些片子票房不错,但不应该是那种水准。李安批评同行比较委婉,其实中国大陆这十几年叫座的电影,90%是垃圾。
开革开放之前内地拍了很多大气磅礴的战争大片,《上甘岭》、《南征北战》是代表,也拍了好些广受欢迎的文艺片,《沙家浜》、《白毛女》、《刘三姐》、《马兰花》。改革开放之初拍的电视剧《西游记》以及与香港合拍的电影《少林寺》百看不厌,堪称经典之作;还有些如实反应城乡改革的影片,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总体上说,中国那时的影视剧,虽然特效不及美国电脑制作的片子,但是有内涵,有品味,接地气,受众喜闻乐见。
准确地说,中国电影沦落从电影《红高粱》开始(1988年),这部电影完全抛弃了中国电影的精髓,转身与西方接轨,只注重视觉冲击(男女主角高粱地里偷欢的镜头),注重娱乐性,忽视了电影于教于乐的宗旨。剧组通过描绘中国的阴暗面,博取西方的喝彩,送个什么奖,结果只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与最高目标奥斯卡无缘。之后该剧组连拍了很美式风格的片子,但都是花里胡哨,徒有虚名。从伤痕文学的角度拍片子的尝试算是失败了。
从2000年开始,香港、台湾的电影人进入内地影视圈,把虚幻的言情剧和新派武侠片带了进来,韩国的娘炮剧也逞机杀入中国影视界。这时期的中国影视可以说娱乐称王,娱乐至死,乌烟瘴气。2010年之后,宫庭剧、搞日神剧称霸,以描述男女主角爱情的虚构宫庭剧,以及鬼子不堪一击的抗日神剧,简直就是精神污染物。
文化体制改革之后,私有剧组给中国影视圈带来的不是喜迅,而是绝望。资本收买大量水军和媒体,狂吹自家拍的片子,诱惑观众入笼,冲高票房。一些连基本素质都不具备的人,模仿美国大片的风格(讲俏皮话、拍动作场景),玩起了电影。所拍影片镜头对主角的刻画、主要场景的拍摄手法、故事情节的取舍都一塌糊涂,仿佛街头斗殴,又好象马戏杂耍。战狼系列、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等这方面的问题尤其凸出。
不仅是演艺界,文学创作界也在堕落。初禾初的《风情不摇晃》描写殉职警察未婚妻,为了缉拿凶手与毒贩谈恋爱、最后把毒贩送进监狱的故事。作者应该是从不接触社会、只关起门来搞创作的一类。一名警察,未婚夫被害,还假装与对方谈恋爱,奉献身体,这女的脑子没毛病的话,那就是作者有毛病,用言情风格写警匪题材,随心所欲。
针对一些从大城市来到延安、思想还停留在廊亭文学的知识分子,当时的中共中央于1942年5月2日-23日在延安杨家岭召集文艺工作者举办了三场座谈会。教员作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讲话,号召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到基层去搜集创作素材和灵感。之后一批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贺敬之丁毅等的《白毛女》,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作品,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文艺作品不仅仅是商品,它们有指南针的功能,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艺术的崛起和没落,往往与国家的兴衰相一致。一切伟大的作品皆与人民站在一起,引领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它们或赞美劳动者的勤劳(雨果的《悲惨世界》),或鞭笞旧体制的腐朽《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或发泄对不合理现在的不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或嘲讽人性的卑劣(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或歌颂底层人民的善良(莫泊桑的《羊脂球》、小仲马的《茶花女》)。文艺与金钱搅在一起,就会发霉,臭不可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