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千三百一十三帖 读《柳镇》

字数:173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1-12 17:03:09 更新时间:2023-01-17 07:33:59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23-01-12 09:03:09
读书破万卷(6313)·《柳镇》
《柳镇》,六朝文言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选自《穷怪录》。
《穷怪录》内容参见《读书破万卷(6312)·<穷怪录>》。
《柳镇》原文:
河东柳镇字子元,少乐闲静,不慕荣贵,梁天监中,自司州游上元,便爱其风景。于钟山之西建业里买地结茅,开泉种植,隐操如耕父者,其左右居民,皆呼为柳父。所居临江水,尝曳策临眺。忽见前洲上有三四小儿,皆长一尺许,往来游戏,遥闻相呼求食声。镇异之,须臾,风涛汹涌,有大鱼惊跃,误坠洲上,群小儿争前食之。又闻小儿传呼云:“虽食不尽,留与柳父。"镇益惊骇。乃乘小舟,径捕之。未及岸,诸小儿悉化为獭,入水而去。镇取巨鱼,以分乡里。未几,北还洛阳,于所居书斋柱题。诗一首云:“江山不久计,要适暂时心。况念洛阳士,今来归旧林。”时岁天监七年也。
鉴赏:在志怪小说中,有不少的精灵神怪往往被描绘成“姿容端正,衣服鲜艳,年可十六七”的美貌女子,这些施艳福于凡间青年男子的精灵,有树精、鼠精、田螺精,更多的是狐狸精,但也有关于獭精的描写,如晋干宝《搜神记》中,就有这样一则:
“吴郡无锡,有上湖大陂。陂吏丁初,天每下雨,辄循堤防。春盛雨,初出行塘。日暮回,顾有一妇人,上下青衣、戴青伞,追后呼:“初掾待我。”初时怅然,意欲留俟之,复疑本不见此,今忽有妇人冒阴雨行,恐必鬼物,初便疾走,顾视妇人,追之亦急。初因急行,走之转远。顾视妇人,乃自投陂中,汇然作声,衣盖飞散,视之是大苍獭,衣伞皆荷叶也。此獭化为人形,数媚年少者也。
《柳镇》一条,所记亦为獭精,只不过黄口小儿取代了妙龄女郎,别有一番情味在其中。
本文主人公乃河东柳子元,因“不慕荣贵”,便于“钟山之西建业里买地结茅,开泉种植,隐操如耕父者”,被左右居民尊称为“柳父”。一日遥见江中沙洲之上,有数小儿游戏,并争食大鱼,遂“乘舟观之”,众小儿却入水而去,尽化为獭,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由于一反志怪小说常描绘的形象,塑造了一群天真浪漫的儿童,而使读者耳目一新,为之一震,可谓神奇之至。
既为志怪,表现在故事情节上就以丰富的幻想成分构成其主要特色。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故事情节基本上具有生活本身的形态,故事发展也基本上合乎生活的逻辑。请看:“前洲上有三四小儿,皆长一尺许,往来游戏,遥闻相呼求食声。"谁人会把这群小儿当作精怪?当大鱼落在洲上时,“群小儿争而食之”,并呼云:“虽食不尽,留与柳父。”寥寥数语,活泼可爱的儿童之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跃然纸上,这种描写方法的运用,突出了儿童的特征,与现实中的儿童一无所异。当柳父近前时,“诸小儿悉化为獭,入水而去。"真是来无踪,去无影,终于使人们明白了,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獭精!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既给人以具体真实感,又比较曲折细致离奇,且引人入胜。既是志怪,就必然要塑造形象,而且要和故事情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者以其实践,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尽管本篇所塑造的形象未见特别丰满,然而却鲜明生动。无论是戏弄玩耍,争食大鱼的小獭精,还是少乐闲静,不慕荣贵”,有隐士之风的柳镇,都能描绘得栩栩如生,且少作静止描写,而通过人物本身行动来叙述,从而突出了形象,充分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柳镇》一文的故事结构是完整的,虽为记獭精,但也把柳子元的活动、经历,有头有尾地记叙下来,特别是以其北还洛阳前题诗一首于书斋柱做为结束,并注以时年,令人感到真实可信,这是志怪小说惯用手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文着意对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作完整过程的描述,而避免了“片断”或“插曲"的粗陈之嫌。
本文篇幅虽为短小,却不失精悍,写作技巧也颇为纯熟,并开始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环境的描写。在题材处理上,能匠心独运地抓住故事最突出的部分,以表现主题。这明显地标志着志怪小说的日趋成熟,显示着志怪向传奇演进的痕迹,为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作了充分准备。
评:河东柳镇不慕荣,游上元时爱风景。买地结茅钟山西,开泉种植隐自耕。
居临江水尝临眺,洲上小儿三四童。身长尺许往来戏,遥闻相呼求食声。
风涛汹涌大鱼跃,误坠洲上群儿争。又闻小儿传呼云:“留与柳父分杯残羹。"
乘舟径往未及岸,诸儿化獭无影踪。镇取巨鱼分乡里,北还洛阳诗言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