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大师

字数:3149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1-18 03:36:07 更新时间:2023-01-18 03:06:09

楼主:项有标  时间:2023-01-17 19:36:07
“傍” 大师

别人傍大款,本人傍大师。
当下似乎流行这么一种观念:“做得好”不如“傍得好”。全国人大常委吴启迪认为,一些年轻女子受到一些“灰姑娘”嫁入豪门从此变成“贵妇人”的影视剧影响,相当一部分年轻女子趋之若鹜的“傍”大款,大有前仆后继之趋势。
有人说这是年轻女子改变自己命运的“正确”捷径,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被“误导”了的悲哀选择。本人对此没有深究,不知前者与后者孰是孰非,每种看法到底各自拥有怎么样的正确率也不得而知。自己也不知是属于前者的“思想者”呢还是后者的“实践者”,反正蠢蠢欲动要把“傍”之行为作出自己的一种新尝试,从而亲自体验一下“傍”之入角的滋味。只不过本人“傍”的对象不是“大款”,而是“傍”了文学大师苏东坡——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巨匠苏东坡!因为我不是年轻的女子。她们“傍得好”胜于“做得好”,而我努力“傍得好”会带来结果如何,只能任由评说。无奈呀,谁叫我是文坛的无名小卒呢。如果比喻苏东坡的文学造诣是五星级酒店的话,我就是那没有星级的招待所;如果把大上海比作苏东坡的喻体,我就是这没有一点儿名气的小地方永兴镇。
闲话少说,“傍”归正传。首“傍”苏东坡的一生注脚绝诗《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我的“傍”诗之作乃《自题低谷之时》——
“心似春到南方,身如燕子飞翔。
扪心自问何绩?校园报园故园。”
大家也许会马上反诘: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诗境!苏诗的“丧”味与你的“兴”情,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是的,这就对了。为什么?公元1101年,苏东坡在最惨的海南收到了消息,他因为大赦而获准北还。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就将走到尽头,仅仅两个月就离开人世。当他路过金山寺,看见了好友李公麟在金山寺曾经留下的东坡画像,他看着画像里的自己,便提笔写下了他这一生的注脚绝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说,如果要论我这一生的成就,就三个地方:黄州、惠州、儋州。我们知道这三个是他被贬谪的地方,他为什么却说这三个地方成就了他呢?且在后文再阐。反正苏东坡写完此诗之后,仅仅过了两个月之后就命归黄泉了。而我的寿命怎么可能只有60天了呢。据我不可靠的推测,本人的活日至少在61天之上!信不信由你。再说了,苏东坡身处北宋的徽宗时代,封建皇帝统治,正直的文人在当时犹如餐桌上的添菜,可上可不上。而我们时下的当代,科学家与文化人应该是盛宴上的主菜,比点无疑,非上不可。只不过是本人才疏学浅而被轻视疏忽,偶尔被人欺负欺负,也属理所当然,合情合理。不值得对目前的困境大惊小怪、大声嚷嚷。再说了,有苏东坡的落魄启示,吾本理所当然的应该保持心态如“春到南方”与身体像“燕子飞翔”,如此表述,利己利他,何乐不为?
再来“傍”一下苏东坡的身世——
苏东坡年轻时参加制科考试,就拿了北宋开国百年第一的成绩。当时皇帝看了他和他弟弟的卷子以后,感叹“而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兮”……苏轼春风得意,血气方刚。但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此后会因言获罪,被打入天牢关了100多天,并且辱诟通宵。他在大冬天里被衙役押送,沿着一个破败的驿道,跌跌撞撞走到了当时遥远的黄州。此时此刻的苏东坡,一下子从高处被整得跌入神坛,顿时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苦不堪言。他刚从监狱放出来,只能暂住在寺庙里,就像是一只惊弓之鸟一样,不敢再多说什么话。整日无事可做,无友可会,每天就是闷头大睡,一觉睡到傍晚,然后趁着夜色才敢出门散步。不言而喻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当然是大难之后的虚无、孤独,以及渗入骨髓的寒冷。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在人生最狼狈的低谷里,苏轼成为了苏东坡!一个千年后历代文人都无法企及的文学艺术高峰。我们现在知道了苏东坡最有名的那几首作品,都是苏东坡在被贬谪黄州期间写的,例如中国美术馆镇馆之宝的《潇湘竹石图卷》、《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天下第三行》、《寒食帖》……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苏轼如果不在黄州,就没有中国文化史上的苏东坡。
四年之后,苏东坡从黄州好不容易重新回朝,得到了任用,开始了他事业上的巅峰。他出任了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官职,官位仅次于宰相。但命运就是这么会开玩笑,以张敦为首的新党再次把持朝政之后,苏东坡的日子,又不好过了,已经59岁的苏东坡再度被贬,这基本上宣告了他此生仕途的终结。当时他也在自己在诗里写:“曾见南迁几个回?”意表被贬谪到岭南的人,能有几个能活着回来?暗喻自己差不多也是有去无回了。但他的内心仍是桀骜不驯,就在被贬谪岭南的路上,针对一款叫“洞庭春色”的酒,他就喝出了气吞山河的感觉,而且还用他极好的文笔描述了出来,尤其写下了另外一篇非常有名的书法作品,叫《洞庭春色赋》……后来这幅作品还被乾隆珍藏进了自己的三希堂。
到了惠州以后,苏东坡同样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写下《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然后他乐呵呵的种菜,啃羊骨头,馋吃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东坡还帮惠州西湖修建了两桥一堤……他在岭南待了两年半,就像清代诗人江逢辰的那句诗一样,“一字坡公折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一个人点亮了一座城,而这座城因他一个人乃熠熠发光。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即便是岭南赐给苏东坡的生活环境已经是够“整罚”的了,但仍然还令对手不太满意。于是苏东坡再次被贬谪到环境就更加恶劣的儋州,这几乎等给他判了死刑。他自己准备去那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一口棺材,第二就是选块墓地,完全是抱着必死的心,他在海南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而且吃不上饭。但苏东坡就是苏东坡,在海南依然发挥老年人的余光余热,教乡民怎么挖井,怎么治疗疟疾,然后怎么种植水稻……特别是他在儋州这样绝世人们的蛮荒之地,渐渐响起了“书生朗朗,弦声四起”……他甚至带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直至今天,儋州人还都非常喜欢吟诗作对。2002年的时候,儋州还获得了“全国诗词之乡”的荣誉称号。所以有人说苏东坡被贬儋州,是东坡不幸海南幸。海南直到今天,海南还保留着东坡村,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东坡墨,东坡画,等等等等。苏东坡在海南待了三年,离开的时候依依不舍的说,“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人们以为苏东坡的死地,没想到他却活成了一个奇迹。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很多人以为这就是他油尽灯枯的时候,对他自己这一生的自嘲,尤其是前面两句,听起来就好像觉得特别丧。其实,苏东坡这两句诗是引用了》《庄子》。“心似已灰之木”,这句话源自庄子的齐物论。庄子认为,人生要追求的境界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没有欢喜与厌恶,没有恐怖与哀惧,只有丧失了“我”才能突破“我”,进入无“我”的境界,就是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天地大道中。这句话源自《庄子列御寇》。
“身如不系之舟”,咋看起来此“舟”好像很飘摇,很没有依靠,但你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舟”,它也很自由,也可以驶向无限的远方。此“舟”有何不好?!
是的,难道人生真的有永恒的依靠吗?难道人生真的有长青的基业吗?难道人生真的有绝对稳定的关系吗?难道人生真的有不死的肉身吗?就是没有的!
既然如此,人生何必计较“平生功业”?难道有权?有钱?有名?有位?……才算是有“功业”?!
您身处温州,福州属于南方;您若在儋州,福州属于了北方。衡量“功业”的标准何其多,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别人心目中的“功业”而累死累活,我行我素我专我业我功我乐,有何不好?!有何可憾?!
由此可见,人生的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终极意义,活着的本身就是意义。这些经历就是人生活着的价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