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菟丝里

字数:388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1-29 06:05:57 更新时间:2023-01-29 01:52:58

楼主:13073876519  时间:2023-01-28 22:05:57
奇文共欣赏 陋篇同斥批



《忏悔录》大天朝悔药版:
活在菟丝里

——当年缘何疯狂?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隔多年,春秋比梦,冯唐李广,岁月渐磨锋芒欲泯然众人矣!曾经一度不甘跌落云端,哭诉无门向隅而泣,遂把酒当歌处世不恭。兹今特对当初佯狂致以真挚歉意!
因为说千道百,所有一切皆由个人消沉堕落自毁所致,殃及周遭领导同事毫无理由,故再表忏悔。
回顾当年(八十年代)身在本邑名中一度遥遥领先于年级。倏忽罹难,心身灰萎。尔后入场,意识走邪:传统定势农林冷门,兼自觉专技抑职务上位者其出身几为高考复习生:换言之中学阶段班中名次或排到二十有几。所谓蛇有蛇路鼠有鼠道,年级鳌头归队到二十有几之麾下这个反差真真切切难能接受。有句俗语叫做“物以类聚,人当群分。”更何况林校期间一直独来独往目不旁睨,自诩゛一条龙掉入茅坑与粪蛆共舞゛,并拿“猛虎虽死余威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曾经沧海难为水゛来自清自傲且自谑。
再忆入学伊始初登邻山白云口占藏头七律(严守格律平水新韵兼顾)抒怀存证:



《登高》

——实景偕学业双登

落日疑低半海藏,
泊舟更小缈烟江。
林寒野肃禽丰翼,
校赫师严子苦窗。
欲换童黄成蔚碧,
哭抛富贵斗蛮荒。
无襟自古稀豪士,
泪泫从来泛绣房。



多少回的自我解封又何尝不想融入社会,然内心那份原生傲慢与继发自尊导致自身自筑厚障拒人千里,大有阳春白雪癖避鄙夫野妇意——唯怨造化弄人让原本不该相交的两个几何面不期交切了。本人无意高山流水自命清高甚或不食周粟起来,但为宣落泊诠起因、扬清厉俗荡滓秽,仅此而已!智者自清,缺乏逻辑辨析力的无脑人倘忿忿然颜色如阿Q自以为影射到伊了……也只能心气平和地予以反馈:卿的群类归属真不是私下说了算,也不是赵老太爷说了算,而是未庄人民说了算。由此只管放宽心可也!

艾龄知命复行反省:自怨自艾实乃咎由自取也!

最后,以阅普希金诗之读后感作结:


《假如……》

假如你是春风得意上位者,请无需提起过往,别人自会帮你吹嘘。否则你怎会高与上?
假如你是消沉坠落自毁者,同样请不要提起过往,哪怕曾经是那般的辉煌,别人总会认为你在吹嘘。否则你怎会低与落?





“癫狂柳絮随风舞”,
郁愤心声即口流。


附祛风散瘀行气解郁方内外兼治以期早日痊愈:

主方剂
——理想不过如此耳

那年那月那一天那节国文课堂上他们在献丑——老师不自觉,学生更不自觉:在中文教师的引领下集体同声朗诵课文《军神》。主人公“沃克”被齐刷刷高声吟诵到极致,响彻云霄之气势唯恐天下不闻。但当时的我心里产生强烈冲动,好想即时冲到讲台前直面全班并忽略掉旁立为师而大吼一声:“你们都在出洋相不知道吗?!”相信吼了他们也不自知他们的老师导引他们大声朗读的课文中之连篇累牍“沃克”均念成了“岙克”。类似ao同韵字还有“袄,扷,芺,镺,㕭”等,显然国学教师已将另类的“沃”——wo误认作ao了。无语,心想:不怨天不怨地只怨时运不济碰上差水准的国语教师了!
然而,多年后陆续发现是类差水准触目惊心,其现象普而遍之,甚至出现在各大名牌高校教师(实在不好意思称教授)队伍中:例如复旦的“耄耋”作maozhi,北大的“鸿鹄”为honghao,而清华索性将自身自带水(清)拿去灭火了:迎新标语中“热烈”成了“热列”——想来骄阳似火的天气是该浇掉一火算一火,何况没了三点水的“清华”还不照样念“青华”?丝毫不存在误读音(据传,最近又有某大中文专业博导被批整段文字出现语法错误。窃以为是类先生教授推至文学创作上论对比鲁迅莫言辈即便有程门立雪加研墨的心亦疑虑其够不够提鞋做拔格,而于学术研究方面又不遗余力做着东拼西抄以套国家专项资金之苟且龌龊事)。
看来错别字方面今日老虎尚垃圾如斯,已不必大惊小怪于当年苍蝇了。

侃犹未尽再赠打油诗:
《合璧》

——太史公热列清北

清除一水浇烈火,
北添廿口火燕鹄。
青华燕大热史记,
司马声名列太古。

附注:
闷热的盛夏里,以严谨缜密——工科见长的清华去除身上的“水”干吗呢?原来拿去浇灭“烈”字底下四点“火”——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本火反应后转化为一道火气助力北大去也!
从此清华蜕变作“青华”。
蓦然回首,发现以精神传承——文科称雄的北大同样为了吟咏《史记》名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并从中“金粉世家”出身,将
“北大”名号中“北”添加上“廿,口,火”(校内人气充裕欲“廿口”不愁,可是“火气”尚需借力。)而华丽转身成“燕”,(当然,更重要的是有北大热推、清华助力,进一步带火了"燕雀安知鸿鹄"这句名句)。
从此北大摇身成“燕大”。
于是乎,由于有华夏两大顶尖名校"热"捧,编撰《史记》的司马迁其身价亦将因提升而位"列"太古(难怪乎司马自号"太史公"),欲与三皇五帝齐名啦!

加注:虽有北大带火"燕鹄"名句,事件重心仍始终不离清华"浇火"后的"热列"(句中首颔镶"浇 火",颈尾嵌"热列")。

该方或见药力非猛,尤其是首顺口诌易招人小觑和微词:五千年文明流传五千首翘楚,学界职场多生善背之牛人高手,善背之空闲又能借之为己出。你个花式调侃会力压出辙痕么?
君臣佐使,老中医提议再炮副药。

辅方剂
——高校沦为垃圾场

曾经因为工作需要报名去市里参加全国成考以便获取对口专业。但说句实话内心只要求够录取线就行以求得心理平衡,原因很简单:考太高毫无意义,分数多了白多。并且强烈希望所报学校能够人才济济,自然也是为了心理上得以慰抚,安慰自己农林行业已受看重——诸位明白这年头去市里成考的无疑都是些混过普高专本的二十好几小年轻。为了这份实实在在的纯真想法(倘若自己考分低则更能反衬出优者愈优),自己还在末门考试时提前二十几分钟离开考场。虽然暗自清楚考结束足以多拿三十来分,但转念:反正已足够被录取了。况且自身一直来备受打击的就是高分带来落差阴影所产生的副作用,消沉与自责原本相伴了几十年——感觉不该处身这般田地。熟悉的谙晓,考试上的故意戏耍与刻意不恭早归家常。
所以,那一年那一回是真的从心底里不愿得高分。结果呢?仍以农学类当年第一名次被浙农林录取。说实话真的没有丝毫优越感,只在心中暗骂年龄悬殊一半的同年们:垃圾!粒色!450的总分哪!




布良方行续尾,明毒副以收官: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举其一,大众化论文购买时代出格不引文献单凭实践经验去总结,则依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原理理所当然毋容其身、难辞其咎了。举其二,教育培训机构遍地开花令方鸿渐汗颜、五十笑百年代即便你为成复合型曾在那方社会大自考净土里苦苦奋斗多年亦纯属不起眼小众,反被人诟病不谋终南捷径节省时间精力以与领导联络感情终归徒劳无功不受待见。也是,谁让基层岗倾向于技能的手工实操特征决定了其低理论性呢?试看职称评审国家对论文刊登都不做硬性要求了,“法不责众”已不自觉发展至“法适大众”,你想做出头鸟鹤立鸡群不成?……不一枚举。直面世俗情商至上,适者生存。
对于依以上方药服用之后产生的“毒副作用”如何排解?是乃附皮毛之蚤虱也!无需理会,闭目养神之余轻搔如意驱之即可。是类口中之物自然连班中倒一都排不上号,普遍野学出身甚至未曾进过校园。愚钝无知类计较之则自贬身价、强混云泥,犹似秀才辯与蛮兵。又恰如“汉傅有才终去国,楚臣无罪亦沉沙”之混乱文革中大行打砸抢和搞批斗的红卫兵,因为无知而无畏: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指居里妇为娼、直骂恩斯坦是狂……同时非常马大哈地忽视了其祖上突破生殖隔离定律大成子嗣猪脑高占比的乃生物学发展史重要里程碑的革命性质变。
总之,应对轮回自畜生道之异类其方式一言以蔽:
两者间灵魂等级差宛若大象之于蝼蚁相去甚远非视力所及,睬它作甚?

末了给诸位讲个小笑话:说的是在漫无边际的原始森林深处一头大象正沿着一条丛林小径迈着沉稳的步伐神闲气定款款而来……然而大象所经前方不远处路边恰好有一只蚁窝——糟了!大象会踩坏蚁窝的。这时只见蚁窝门口一只形体矫健的小黑蚁探出头来朝着大象方向瞧了瞧,然后它将一只脚横搁在路边同时尖声尖气地自鸣得意道:“哼!老子这回要绊他一脚!”
我想这只小黑蚁临出门前似乎忘了应先扑在自家马桶上照照自己,更不曾去掂量掂量自重斤两。

故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作计较,并非类似人被狗咬了,而是指大象被蚍蜉叮了。
伺我当年大名:释大半佛,性情如佛。
佛曰:挥之吹之不去,掸之揩之可也!
疡医提醒道:君只见蚊蝇蟑蚁鼠,君不闻蛇蝎蟾蜈蛛。
倘遇极端蛊毒作何应付?且引用英拜伦的话:爱我者致以叹息;恨我者报以微笑。无论头顶怎样天空,我将迎接任何风暴。以静制动也!

人如其名,最后剖析自我人格上的水性两极:涌显覆舟,静展柔波——有不羁一面,也有内敛一面。不似俗流之嗜好沽名钓誉,哪怕得个小奖获个资格也生怕天下不知,招摇显摆四处曝晒汲汲然公之于众,甚者发红包求点赞、花重金买投票以至于引发社会衍生软件刷票产业链……从内心深处说实话自身向来都不愿去轻易表现、不喜去随意张扬。同时套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古训期盼尚不便依上相称者针对是宣文从处世哲学层面作理性对待与深度思考,不必鸦雀状聒噪,更不必添油炽薪行浅俗之举同流在浮躁浊世之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愿天下悍戾化温良,刁横亦敦直。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愿自体调整心态,修理意识,偏走良端,日臻完善。水惟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是文完。伯牙鼓琴幸遇锺子期而公明仪弹清角之操闻者“伏食如故”也!曲高和寡,芸芸众生间明悟者几?





20220222 ——Because of living in the Twos.

(“菟丝”本义及引申——寄生,依附性强,阴柔纤瘦外形下潜藏着对被附身植物温水煮青蛙般的健劲杀伤力,药理作用壮阳,具两极特性。)
飨读者:良药苦口利于病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