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导读品鉴版·学而篇第一》

字数:6092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2-06 02:13:19 更新时间:2023-02-06 12:38:01

楼主:ty_闲吟风月  时间:2023-02-05 18:13:19
学而篇第一
【经典导读】
作为这部语录体典籍的第一篇,“学而”包含十六章。这十六章有孔子的谈话,也有孔子弟子的谈话和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各章谈话的时间跟每章的顺序无关,至于这十六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论语》研究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各篇大致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展开的。照此说法,我们可以有一个不太离谱的理解:“学而”篇谈的是个人修养,包括普通人和在上位者的;这个个人修养不是多么“高大上”的,而是具体实在的,它表现在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古今经学家们对此篇自然会有各不相同的解读,但我们可以姑且不管那些,且以读明白原作大意为目标,涵泳玩索。
1.1子⑴曰:“学而时⑵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不亦君子⑻乎?”①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
⑴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⑵时——“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⑶习——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⑷说——通“悦”,高兴、愉快的意思。⑸有朋——有志同道合之人。⑹人不知——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这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实际上这一句和宪问篇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精神相同。⑺愠——yùn,怨恨。⑻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1.2有子⑴曰:“其为人也孝弟⑵,而好犯⑶上者,鲜⑷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⑸。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⑹与⑺!”②
【译文】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注释】
⑴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三十三岁。《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另外,冉有和闵子骞偶一称子,又当别论),因此很多人疑心《论语》就是由他们两人的学生所纂述的。⑵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通“悌”,音替,tì,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⑶犯——抵触,违反,冒犯。⑷鲜——音显,xiǎn,少。《论语》的“鲜”都是如此用法。⑸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形式。古代句法有一条这样的规律:否定句,宾语若是指代词,这指代词的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⑹孝弟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一种最高道德的名称。⑺与——通“欤”,《论语》的“欤”字都写作“与”。
1.3子曰:“巧言令色⑴,鲜矣仁!”①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注释】
⑴巧言令色——朱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所以译文以“花言巧语”译巧言,“伪善的面貌”译令色。
1.4曾子⑴曰:“吾日三省⑵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⑶乎?传⑷不习⑸乎?”②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注释】
⑴曾子——孔子学生,名参(音森,sēn),字子舆,南武城(故城在今天的山东枣庄市附近)人,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公元前505—435)。⑵三省——“省”音醒,xǐng,自我检查,反省,内省。“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⑶信——诚也。⑷传——平声,chuán,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⑸习——这“习”字和“学而时习之”的“习”一样,包括温习、实习、演习而言,这里概括地译爲“复习”。
1.5子曰:“道⑴千乘之国⑵,敬事⑶而信,节用而爱人⑷,使民以时⑸。”③
【译文】
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注释】
⑴道——动词,治理的意思。⑵千乘之国——乘音剩,shèng,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春秋时代,打仗用车子,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千乘之国,在孔子之时已经不是大国,因此子路也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11.26)的话了。⑶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工作态度,因之常和“事”字连用,如卫灵公篇的“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⑷爱人——古代“人”字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这里和“民”(使“民”以时)对言,用的是狭义。⑸使民以时——古代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即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因此用意译。
1.6子曰:“弟子⑴入⑵则孝,出⑵则悌,谨⑶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⑷。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①
【译文】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注释】
⑴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甲)年纪幼小的人,(乙)学生。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意义。⑵入、出——《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则知这里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⑶谨——寡言叫做谨。⑷仁——“仁”即“仁人”,和雍也篇第六的“井有仁焉”的“仁”一样。古代的词汇经常运用这样一种规律:用某一具体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事物。

1.7子夏⑴曰:“贤贤易色⑵;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⑶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②
【译文】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注释】
⑴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公元前507—?)⑵贤贤易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夫妻间关系看得极重,认为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这里开始便谈到它,是不足为奇的。易,轻视(如言“轻易”)、简慢。(3)致——有“委弃”、“献纳”等意义,所以用“豁出生命”来译它。
1.8子曰:“君子⑴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⑵。无友不如己者⑶。过,则勿惮改。”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注释】
⑴君子——这一词一直贯串到末尾,因此译文将这两字作一停顿。⑵主忠信——颜渊篇(12.10)也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可见“忠信”是道德。⑶无友不如己者——古今人对这一句发生不少怀疑,因而有一些不同的解释。译文只就字面译出。

1.9曾子曰:“慎终⑴,追远⑵,民德归厚矣。”①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注释】
⑴慎终——郑玄的注:“老死曰终。”可见这“终”字是指父母的死亡。⑵追远——具体地说是指“祭祀尽其敬”。
1.10子禽⑴问于子贡⑵曰:“夫子⑶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⑷异乎人之求之与?”②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注释】
⑴子禽——陈亢(kàng)字子禽。从子张篇所载的事看来,恐怕不是孔子的学生。⑵子贡——孔子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人,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公元前520—?)⑶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敬称。孔子曾为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沿袭以称呼老师。在一定的场合下,也用以特指孔子。⑷其诸——黄家岱《嬹艺轩杂著》说“其诸”意为“或者”,大致得之。
1.11子曰:“父在,观其⑴志;父没,观其⑴行⑵;三年⑶无改于父之道⑷,可谓孝矣。”③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注释】
⑴其——指儿子,不是指父亲。⑵行——去声,xìng。⑶三年——古人这种数字,有时不要看得太机械。它经常只表示一种很长的期间。⑷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应该这样看,所以译为“合理部分”。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⑴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①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国家,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注释】
⑴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⑴也。恭近于礼,远⑵耻辱也。因⑶不失其亲,亦可宗⑷也。”②
【译文】
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注释】
⑴复——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⑵远——去声,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处亦可以译为避免。⑶因——依靠,凭借。⑷宗——主,可靠。
1.14子曰:“君子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⑵焉,可谓好学也已。”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
⑴君子——此处大概是指有德者。⑵正——《论语》“正”字用了很多次。当动词的,都作“匡正”或“端正”讲,这里不必例外。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⑴?”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⑵,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⑶’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⑷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⑸。”④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哩。”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注释】
⑴何如——《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⑵贫而乐——皇侃本“乐”下有“道”字。郑玄注云:“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所以译文增“于道”两字。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两语见于《诗经·卫风·淇奥篇》。⑷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名。⑸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在这里用法同“之”一样。“往”,过去的事,这里譬为已知的事;“来者”,未来的事,这里譬为未知的事。译文用意译法。孔子赞美子贡能运用《诗经》作譬,表示学问道德都要提高一步看。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①
【经典启智】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不装腔作势,于朴实的话语中传达做人的智慧;圣贤之所以是圣贤,在于他深谙做人三昧,在责人与律己中寻得恰当的平衡;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在于他洞悉现实、洞察人心,于简洁平实的论述里给予弟子们启迪,并一直启迪着后人。因此,从《论语》中发现生命的智慧是一条方便的途径,在《论语》中探寻思考的乐趣是一种积极的态度,用《论语》的名言佐证你阐释的道理是一种说理的智慧。请细读本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一、用《论语》原文回答下面的的问题。
1.在孔子看来,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学?
2.孔子认为,学习文化并非不重要,但是修养德行更重要。因此,他说年轻人做好了哪些方面的事情,有余力了才可以去“学文”?
3.有子为什么说“孝悌”是“仁之本”?
4.子贡用哪句话阐释了老师对自己的教诲?
5、曾子认为,怎样做就可以让民风纯厚?
二、下面几章《论语》中的名言分别可以证明什么道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1、(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3.(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参考答案】
一、用《论语》原文回答下面的的问题。
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3.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慎终追远
二、下面几章《论语》中的名言分别可以证明什么道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示例】
1.观点:①真理向前一步,便是谬误。
理由:“和”是个好标准,古代帝王们用这个标准创造了盛世,所以孔子的弟子们才会发出“先王之道,斯为美”的赞叹。但是,有子不是一个一味盲从的跟风者。他知道,“礼”是“和”的灵魂,如果抛却这个核心,“知和而和”,那么“和”就变成了和稀泥,就变成了不问是非,这个“美”也就变成了“不美”甚至是“恶”。
观点:②过犹不及。
理由:孔子评价他的两个学生子张与子夏,说出了“过犹不及”的名言。我们通常认为,过一点总是比达不到要好一些,但事实如何呢?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极左”思潮是一个明证。但这也并非说“不及”就好,正如有子所言,用好“和”的标准,要“以礼节之” ,防止“过”与“不及”两种错误的出现。
2.①端正的态度比获得知识更重要②有情怀,才有胸怀。
3.①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②人皆可以为尧舜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