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心经·三、佛的秘密

字数:1172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2-19 17:06:27 更新时间:2023-02-21 00:37:35

楼主:陈旭东工作室  时间:2023-02-19 09:06:27
叁、「佛」的秘密

公元前500年左右,北纬30度上下,有一个「轴心时代」。人类文明大突破,首次知识大爆炸。释道儒三教都发迹于此,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是轴心时代之后的硕果。
轴心时代文明导师辈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耶稣,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等等。他们的思想,塑造了五彩缤纷的文化,影响至今。
在《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一书中,英国作者凯伦·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说:「历史上,我们从未超越轴心时代的洞见,当历经精神和社会危机之时,往往回溯轴心思想以寻求引导。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生发出的一致见解,昭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佛教的秘密在「佛」字。「佛」在指称「佛陀」之后,原义了无痕,新的蕴意有三:
1、非人。就是神。「觉性,非人。」太文化了,一个「神」字足以沟通「佛」与世俗,以及「佛」与中国传统文化。
2、否。对现实世界全盘、彻底地否定。例如涅槃、彼岸这些核心内容,都充满了否定。
3、福。「佛」建立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上,「乐土」并非现世。
以上三层含义,分涉来历、内容和目的,关乎佛教根本的秘密。
内容即教义、知识。例如科学不能证实或者证伪的「乐土」,推己及人,佛教应该怎么宣传?佛法有专门教人判断与认知事物的「三量」,也就是「教义」的三个分类:
1、「现量」。无需思考,单凭直觉就能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范例。火的存在,更容易感知,看见光或者被烫到,都是瞬发、秒懂。
2、「比量」。见烟知火,闻声辨位,自然的因果关系,通过比较与关联,可以直接由此事件感知它事件。
3、「圣言量」,又名「圣教量」,即必须通过圣人(佛)的言教,或圣人所说的经典(佛经),才能够获得的知识。比如「婆娑世界」和「极乐世界」,没有佛经的介绍,普罗大众无从获知。
佛教称「三量」为「因明学」。「因」为因果,「明」即知识,实质是一种认识论。
「因明学」与现代的「逻辑学」,以及专门的哲学思辨方式「辨证法」比较,除了远古浓郁的原始风味之外,「圣言量」是科学尚未涉足的新领域,也是二者分道扬镳的分割线。
《易经》的世界,「易」止于「三极」,即原初世界。「道」并非分支,而是表达,「六爻」对「三极」的说明,关于现实世界的知识。
「佛」是「道」的反对,否定现实,在现实世界「修」来世,其中自然有通过否定现实世界,追寻原初世界的期望,但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能否实现对原初世界的肯定?二者之间的逻辑距离,并不因此而跨越。
「佛」的知识,主要是关于彼岸的知识。「轮回」与「乐土」,理论上是现实世界的对应存在,不能证实或者证伪是否原初世界。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属于「圣言量」的范畴,并非普罗大众可以亲身体验,无法辨辨印证,印证之后也无从发表。
所以,「修佛」的主要内容,是获取这方面的知识,自渡渡人。
「佛」的核心定义,是大智慧。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