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千三百九十九帖 读《崔書生》

字数:1866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2-24 18:30:10 更新时间:2023-02-26 19:40:45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23-02-24 10:30:10
读书破万卷(6399)·《崔書生》
《崔書生》,唐代传奇小说。牛僧孺撰。最早见于《玄怪录》。《太平廣記》卷63引此文,注出《玄怪录》。汪辟疆《唐人小说》收入。
牛僧孺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987)·<玄怪录>》。
《崔書生》原文:
開元、天寶中,有崔書生於東州邏谷口居,好植名花,暮春之中,英蕊芬麟,遠聞百步。書生每初晨必與漱看之。忽有一女,自西乘馬而來,青衣老少數人隨後。女有殊色,所乘駿馬極佳。崔生未及細視,則已過矣。明日又過。崔生乃於花下先致酒茗樽杓,鋪陳茵席,乃迎馬首拜曰:“某性好花木,此園無非手植。今正值香茂,頗堪流眄。女郎頻日而過,計僕馭當疲,敢具單醪,以俟憩息。”女不顧而過。其後青衣曰:“但具酒饌,何憂不至。”女顧叱之曰:“何故輕與人言?”崔生明日又先及,鞭馬隨之,到别墅之前,又下馬,拜請,良久,一老青衣謂女曰:“馬大疲,暫歇無爽。”因自控馬至當寢下。老青衣謂崔生曰:“君既求婚,余爲媒妁,可乎?”崔生大悦,載拜跪請。青衣曰:“事亦必定,後十五六日大是吉辰。君於此時,但具婚禮所要,並於此備酒肴。今小娘子阿姊在邏谷中有小疾,故日往看省。向某去後,便當咨啓,期到,皆至此矣。”於是俱行。
崔生在後,即依言營備吉日所要,至期,女及姊皆到。其姊亦儀質極麗,送留女歸於崔生。崔生母在故居,殊不知岫室,崔生以不告而娶,但啓以婢媵。母見新婦之姿甚經月餘、忽有人送食於女,甘香殊異。徒崔生覺母慈顏衰悴,因伏问几下。母曰:“有汝一子,冀得求全。今汝所娶新妇,妖媚無雙。吾於土塑圖畫之中,未曾見此。必是狐魅之辈,傷害於汝,故致吾憂。”崔生入室,見女淚涕交下,曰:“本侍箕帚,望以終天。不知尊夫人待以狐魅輩。明晨即别。”崔生亦揮涕不能言。
明日,女車騎復至。女乘一馬,崔生亦乘一馬從送之。入逻谷中十里,山間有一川。川中有异花珍果,不可言紀。馆宇屋室,侈於王者。青衣百許迎拜曰:“無行崔郎,何必将来。”於是捧入,留崔生於門外。未幾,一青衣女傳姊言曰:“崔郎遣行,太夫人疑阻,事宜便絕,不合相見。然小妹曾奉周旋,亦當奉屈。”俄而召崔生入,責誚再三,詞辨清婉。崔生但拜伏受譴而已。後遂坐於中寢對食。食訖,命酒,召文樂洽奏,鏗鏘萬變。樂关,其姊謂女曰:“須令崔郎却迥,汝有何物赠送?”女遂袖中取白玉盒子遗崔生,生亦留别。於是各嗚咽而出門。
至逻谷口,回望千岩萬壑,無有逕路。因慟哭歸家,常持玉盒子,鬱鬱不樂。忽有胡僧扣門求食曰:“君有至寶,乞相示也。”崔生曰:“某貧士,何有是。”僧請曰:“君豈不有異人奉贈乎?貧道望氣知之。”崔生試出玉盒子示僧。僧起,請以百萬市之,遂往。崔生問僧曰:“女郎誰耶?”曰:“君所納妻,西王母第三女玉巵娘子也,姊亦負美名於仙都,况復人間!所惜君納之不得久遠。若住得一年,君舉家不死矣。”崔生叹怨迨卒。
鉴赏:从一开始的相遇,我认为女郎和崔书生是互有好感的。崔书生自不必多言,重点是解析女郎的行为。女郎似乎一点话也没说,也没有任何好感的表示,其实不然。“女郎不顾而过,其后青衣曰”,这是一个细节,女郎身份不简单,自家的奴仆是训练有素的,可是这个青衣就好像是不认识主从谦卑一般回答了崔书生邀请歇息的事情。这里与其说是青衣主动回答,还不如说是女郎的指使。果不其然,之后一天女郎在老青衣的“劝说”就答应了崔书生的邀请。刚开始可是直接策马跑过去的哦,这一次却是“良久”。
再说后面这个情节,老青衣做媒。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事即必定”和“至期,则皆至此矣”。老青衣哪来的底气敢这样保证?定然是少不了女郎的指使。
他们结婚了,可是崔氏“殊不知”。古人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结婚了却不告诉自家母亲的道理?崔书生真的是准备好好对待女郎的吗?自家母亲稍稍怀疑女郎是狐狸精之类的,崔书生居然也不挽留。女郎倒是看开了,明天就走,今天是我们当夫妻的最后一天。女郎从刚开始的矜持爱慕到现在的决绝果断,很难说她没有从崔书生身上看明白崔书生没有爱自己,他喜欢的只是自己的“殊色”,也随时准备着放弃自己。
女郎的姐姐觉得崔书生做事不地道,却也不好苛责,最后也只能说些不轻不重的话。但是自己的意思是很明确的“事宜便绝,不合相见”。
到最后,崔书生从胡僧那里听到了真相,“叹怨迨卒”。他叹怨的,是曾为夫妻的女郎还是自家差点成仙的命运?我看,约莫是后者。
评:崔书生邂逅女郎,女子“殊色”动崔郎。互有好感青衣媒,约定佳期入洞房。
不告而娶崔母怨,疑女狐精心忧伤。女子决绝明日走,赠送玉盒与崔郎。
千岩萬壑正唏嘘,胡僧求宝话短长。原是西王母三女,玉巵娘子仙名扬。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