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山下的故事第一部第一章

字数:16239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2-27 01:05:17 更新时间:2023-02-28 04:24:58

楼主:王贺达  时间:2023-02-26 17:05:17
广宁山下的故事 第一部
临江仙:其一:万里河山披锦绣,百年战裂终停。灭熄烽火建都城。九州同庆贺,大地一片红。
贫贵君臣今古有,厮杀疆场称雄。红旗高举进北京。天安门聚客,万岁毛泽东。
其二:天下难甘能共苦,独尊唯我才行。一言堂主理谁评?臂摇章袖带,遥唤卫红兵。
美曰文化大革命,一张报纸掀擎。十年动乱尽冤情。谁将狂澜挽?唯有邓小平。
其三:三届全中拨反正,中央领导英明。改革开放顺民情。家家皆喜乐,户户挂红灯。
一纪辱污今洗净,全凭国力盈赢。回归港澳挂紫荆。民族林屹立,刮目世界惊。
其四:实践唯一真标准,极左终不横行。右倾五类皆复名。彭刘英灵慰!九泉安睡宁。
开放改革三十载,扬鞭跃马奔腾。励精图治求大同。农人无赋税,笑唱白头翁。
本故事当属虚实并构,虚者为构,实者为己,或有雷同者,就算是偶然吧!
【引子】连绵起伏的万里长城,西从嘉峪关起,东到临榆关(山海关)止,经受了历史沧桑的千变万化,饱受了战争的洗礼,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屹立在这个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
山海关,这个自古以来的军事要道,是联通关内进出往来东北的咽喉之重地,你看那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火车从东北的中心沈阳发出,穿经辽沈平原向关内疾驶而去。这就是沈山铁路,也称之为沈山线。从山海关出来,一路上可以看到那些大小不等的、起伏连绵的、魏巍屹立的山峰,被那朵朵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白云,时而拦腰截断、时而又给隐藏起来,真可谓是云山雾罩,神秘莫测。
沈山线上有一个盛产烧鸡而闻名全国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火车站,叫做帮沟子火车站。当你下了火车走出这帮沟子火车站的一霎那时,就可以看到这里的村庄是炊烟袅袅、鸭鹅引颈、晓日鸡鸣。稍远处山坳里的果园一片连着一片,红绿相映。看春天:山花烂漫、千红万紫,望秋天:红黄碧绿、累累硕果。广阔的平原大地上,那高梁晒米红似火,谷子弯腰金碧黄。顺着那通往县城的那条笔直的、宽阔的柏油马路,一路上可以看到:峰峦间寺观隐隐庄凝重,云隙处宇庙映眼金碧黄,近闻鼓磬朗朗经,远入耳轮钟鼓响。进古城楼南石坊半世纪屹立,入重镇北门双塔八百年挺拔。这里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幽州重镇的一座古城。这古城坐落在东北、西南走向的,长45公里、宽14公里的山形掩抱六重的山脚之下,这就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别名六山、广宁大山、东北三大名山之一最负有盛名的医巫闾山。在这山上山下、山里山外,住着世世代代的勤劳、朴实、聪明、善良、乐于帮助他人的质朴的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彼此尊重,互通有无。他们行往于大路之上、村落之间、城街之中,熙熙攘攘、接踵比肩。他们虽然互不相识,却都能彼此之间相互点头招呼,面带微笑致意。这是千百年的中华淳朴之风,一直温熙着这一片肥沃土地上的人民。人们祈盼年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祝愿上无欲事平安,国事无争。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真乃是一派和睦太平之景象啊。
故事就是在这座大山的里外起始和发生的。
【1】那是一九四六年冬月的一个夜晚,隆隆的炮声时不时的轰响着,零星的枪声偶尔划破了夜空,就渐渐的泯没了。(奉天)城沈阳就要解放了。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正在孕育着而即将诞生。那一夜的月亮特别地圆,而又格外地明亮。房屋外面是寒风凛凛,雪花儿飘飘。室内却是人语喧喧,热气腾腾。一个富有经验的五十多岁的接生婆,正在紧张的忙碌着,原来是这家结婚一年之久的年轻的媳妇就要临产了。已经是后大半夜了天色即将拂晓,就在这时室内忽然间静了下来,不大一会,一个婴儿的哭声打破了寂静,接着就听得接生婆的大声喊叫:“生了、生了、真是一个大胖小子呦。”紧接着就看见她用一床新作的小棉被包着一个胖胖的、白白的小男孩出来了,这时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快步地接过男孩欣喜若狂的高声喊道:“我当爸爸了、我当爸爸了。”接着抱着男孩来到了屋里那个刚刚生下男孩的女人床前深情的说:“秀武,你终于做了妈妈了。你幸苦了,快看看你的大儿子吧!”女人接过孩子将脸轻轻的贴在了孩子的脸上,幸福的泪花洒在了胸前。女人对着男人说:“志雷,你看这孩子的脸型怎那么的像你呀!你看那嘴唇简直就是你的嘴一样。”男人接着说:“也挺像你呀,你看这鼻子和眼睛跟你是一模一样,尤其是这双眼睛,多有神那。”女人说:“那你就快点给孩子起个名字吧!”男人在地上来回的度了几步说:“这孩子的名字就叫做晓达吧,取之天将拂晓到达之意,你看行吗?”“太好了,太好了,真不愧是才子啊,就这么叫吧。小达儿、小达儿,妈妈在和你说话哪,你都和妈妈说呀?好乖乖,妈妈的宝宝多乖呀。”那一天,就在这奉天城的小北街,德茂胡同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降生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这男孩六十年来在他的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普普通通的、平平凡凡的和许多离奇古怪的、饱含辛酸的故事。它的来临给这家子人送上了欢笑、带来了快乐、迎来了生机。男孩的父亲,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和男孩的母亲,一个从封闭的山区里农人家庭走出来的农家妇女,此时此刻在此地他们夫妻二人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高兴、多么的幸福。有了这个男孩,他们就有了一个真正的家。有了这个男孩,也就有了很多很多的故事,这个男孩就是我。
父亲是从辽西的老家,一个叫做医巫闾山的大山里面走出来的。从那里进城要走上近四十里路,而且大部分是山间小路。能够坐马车行走的路也要到山下二十几里的地方才行。山上没有大片的土地可以种庄稼,满山全是果树,最小的地方只能栽上一棵树,树下只能种上一些谷子、小豆杂粮等。解放以前,爷爷省吃简用,送爸爸去到新京【现在的长春市】读书学习的。他的身材不算是十分太高,但很健壮,强壮的身体和那宽宽的肩膀可以显示出,他是家里的中流砥柱、他是可以挑起家庭重担的极其负责任的忠厚的男人;他那饱满的天庭、厚厚的耳轮、圆团的笑脸看上去是一个将来必定的有福之人。爸爸在很小的时候,爷爷曾经到庙上给他占卜过,遇有一个具有仙风道骨的老道长说他是一个晚年有福之人,寿命超出古稀之外,中年要饱受折磨。并口占揭语曰:不惑受难时,花甲落福地。来去八字修,生时遇仙去。爷爷再问道长是什么意思。道长却笑而不答说:“此乃天机也,天机不可泄露。”今年的正月十三是他的二十二周岁的纪念日。
父亲的父亲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土生土长的庄稼人,身体虽说不是十分的强壮,但可也得算是一个好身板儿。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下巴上的胡须也有三寸多长。长长的眉毛,不是太厚。眼睛却是明亮有神。消瘦的脸庞有着一股男人的刚毅。他的面容慈祥,与人相见总是满脸笑容。爷爷的牙齿不好,两颗门牙在干活时不慎碰掉了。说话时有点漏风,加上他那固有的辽西口音有时候我听得不太清楚。爷爷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鸡鸣既起,辛勤无怨而作。爷爷有点驼背,那是常年累月做农家活而累出来的。他老人家从来没有清闲着的时候,特别是在大风大雨的天气里,他越是在果树园子里紧张的忙碌,他那是怕水大冲毁田埂,风大刮断树枝。天晴了就又更加忙碌了,修整田埂、扶侍庄稼。冬天下雪了,只要大雪一停就得急急忙忙拿起木掀到果园里去,他那是要把山坡上的落雪撮到果树的树根下,待到春天融化时,慢慢渗入树下。辽西这个地方十年常有八、九年发生春旱的,冬天要是雪大的话,春天的旱情会减少很多的。就是一个这样的普普通通的山里的老头儿,沧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常年累月的劳动,双手满布老茧,不识几个字,节衣缩食地省下钱来让他的老儿子去读书,以光宗耀祖。他的夙愿是真的实现了,可是他的儿子会是怎么样呢?将来会发生什么变故呢?真的会光宗耀祖吗?可是,命中注定他的儿子却因此而坎坷半生,他的孙子更是一生不顺了。
爷爷心地善良,邻里乡亲有事儿他都要帮忙,每次进城的时候,住在沟里的人家让他稍脚他都非常愿意帮助,有时候捎的东西多了他也会累的够呛,所以人称他外号“翁老善”。由于爷爷的毫无休止的劳动使得他在饮食方面就无度了,吃饭时常常是置冷热、软硬与饭时而不顾,所以爷爷的胃肠功能就发生了病变。我在七岁的那一年,爷爷得了重病,再送往县里的医院的路上就与世长辞了,这是交通不便的恶果。后来医院里进行了检查,说是爷爷的肠子里堵塞了很久,有的地方已经破漏了,医学上的名称叫作‘肠梗阻合并急性穿孔’。我的一生见到爷爷的次数很少,以至后来看到我的同龄人在和他的爷爷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很难过。长大以后我也常常思念。至今爷爷的面容仍然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
妈妈她呢,长得很漂亮,眉清目秀、大高个,大眼睛而且特别有神。平时妈妈的目光温和,我要是惹了祸和人家吵架打仗的话,就会遇到妈妈那目光如剑的眼神,我最怕妈妈的这样眼神了。妈妈的嘴巴不大,唇如胭脂、口若含丹。妈妈的牙齿洁白似玉,遇喜笑不露齿。妈妈气质好,文质彬彬、知书达礼、人品出众,讲话慢声细语、谈吐音甜笑貌。妈妈又是一个极其活泼的人,具有很灵的天赋。在老家的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可以说那真是百里挑一呀。她那修长的身材与净白的瓜子脸是那么得匀称。乌黑的头发,梳着流行的发卷。身着红色小花蓝底儿的旗袍和爸爸在一起逛街的时候,举止大方、袅袅婷婷显得那么高贵。妈妈本名叫李秀武,姐妹排行老三,山里的黄亮子沟人氏,和爷爷家只隔着两道山梁。老爷家里挺富裕,解放的时候定的成分是“富农”。早年让妈妈上了几年的学,所以妈妈识得几个字,现在,在一个叫做‘红旗童鞋厂’的单位里上班,她也经常去街道委员会做群众的扫除文盲的工作。街道里的许多姐妹们都很喜欢妈妈,经常有很多的阿姨们到我家里来串门,和妈妈一起谈工作、交流学习经验、说故事、讲笑话、唱歌跳舞。
有一天有一位阿姨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她是这样讲的:“有一对新婚夫妻要回娘家去串门,因为心急就走了近路,这近路要从眼前的山上翻过去。当夫妻俩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忽然间遇到了一只黑熊,这个丈夫二话不说扔下了妻子不管撒腿就跑,他自己跑到一棵大树下,就爬了上去躲了起来,并且偷偷地向着他妻子的方向偷看。妻子一看要跑也来不及了,急中生智,就躺在了地上装死。熊瞎子是不理采死人的,要是看见是活人的话,就会拿着活人玩耍。这熊瞎子见这人躺在地上不动,就在妻子的身边转了几个圈,最后还在她的头上闻了闻,真的以为是死人就扬长而去了。那丈夫一见黑熊走了,就下了树来到了妻子的跟前,并且说着风凉话问道:‘刚才那黑熊和你说些什么?’妻子回答说:‘黑熊说:我很早就听说过,人类有一句话叫做‘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当头各自飞。’今天我看见了,真是这样的。你们人类为什么会在紧要的关头出卖你们的同类呢?我们兽类可不是这样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雄性会豁出性命来保护雌性的,决不会把它扔下不管的。因此,我劝你下辈子如果再嫁人的话,千万不要再嫁给他。’”大家听完以后,都哈哈地大笑起来,我也跟着傻笑着。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回过姥姥家,大约是四五岁、五六岁岁的光景吧,那是姥爷来沈阳接我和妈妈的。姥爷名字叫李益章,今年快六十了。满脑袋的头发白了一半了。尖尖的下颏稍稍的向前呶呶着,消瘦的脸庞上有许多的皱纹。稀巴零丁的山羊胡子已经黄白了,还不时的用手捋着。姥爷的耳朵特别的大,有人戏称他是老子的后代,他还和别人说,哪个人不是老子的后代?姥爷有些驼背了,山里的人大都是这样的,从小到大总是经常的背东西造成的吧?姥爷的两腿有点罗圈,可是走起山路来一点都不费劲。姥爷的牙齿几乎掉光了,说话乌拉乌拉的漏风,有时候我都很难听清楚。他虽然已经花甲却是眼睛不花、耳朵不背。妈妈说姥爷没有文化,不认得几个字,可是却能记账。那账本只有他自己认得,上面画的全是图画。这次我脑海里的印象挺深的就是我坐的那个汽车,不是拉人的那种,是拉货的汽车。好像是一个沈阳的老客(掌柜的),以往经常买老爷家的梨,这次去镇北县送点杂货,回来拉梨,顺便带着我和妈妈。妈妈抱着我,汽车开起来风很大,我很冷,车上有人给我们扔过一件大衣,妈妈把大衣围在我身上,我感觉暖和多了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也不知到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就下了汽车,又坐了马车,车轱辘咕噜咕噜地直响,以后才知道,那叫花轱辘车,木制的轮子,与地面接触的地方钉有铁条。我们先到了大姨家,大姨家住在卢家堡子,是乡政府所在地。大姨家后面不远有一个不大的小山,山上的果香味儿不时的扑入我的鼻子里。我看到大姨家菜园子里的洋柿子已经红了,就自己进去摘了一个吃,这个味道真是太好吃了,又是我自己亲手摘的,吃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中午,大姨给我蒸了鸡蛋糕吃,大姨蒸的鸡蛋糕比妈妈蒸的好吃,还有秫米水饭、咸鸭蛋、小葱蘸大酱。我吃的很香,也吃了很多。大姨一面吃饭一面和妈妈说着话,大姨今年四十多岁,可能是在农村里经常下地干农活风吹日晒的原因,显得有些年老。她身着青市布带大襟的褂子,打着纽襻儿。青市布的裤子打着裹腿。礼服呢的鞋面是大姨自己做的布鞋。乌黑的头发,在脑后挽着一个发髻,斜插着一根银簪子。大姨和妈妈亲热得很,她俩在一起不停地说着话。妈妈和大姨有好几年没有见到面了,所以才这样的亲近。吃完饭没有休息多大一会我们还要继续坐着马车赶路。大姨要留我们住下,姥爷说:“以后临走的时候再来住几天,今天就先赶回山里吧。”于是我们就离开了大姨家,大姨摸着我的脑袋说:“小家伙,过几天一定要到大姨家住上几天啊!大姨给你买好吃的,记住了吗?”我说:“记住了。”大姨把我抱上了马车,车老板扬起了马鞭,喊了两声驾、驾,马儿就拉起了车子叽里咕噜地上路了。
姥爷的家可真远那,都走了这么半天怎么还不到呀?一路上马车走的全是上坡,有的地方两边是高高的悬崖峭壁,全是石头大山。山峰即峻险又雄伟,高峰突兀。一块块巨大的石头,悬在头顶,好像随时都要掉下似的,好吓人。远望群山巍峨,山脉绵延。近观山水相依,起伏弯曲。有的地方路是依着河边顺流而上的,路面距离水面还很高,河里的水有的地方很浅,有的地方还很深,那是历年发大水的时候冲出来的大坑,路很窄,坑坑洼洼的还不平坦,有的地方只能过去一辆车,我在想:“这要是前面来了车可这么过去呢?”就在这个时候,前面的不远处传来了咣当、咣当的声音,姥爷说:“前面有车来了,我们得让一下。”我没有看见车。姥爷说着将马车赶到一段路面较宽的地方,停了下来,过了不大一会儿,前面果然来了一辆和我们一样的马车,一匹菊青色的骡子拉着一辆和我们坐的一样花轱辘车,从山上的转弯处向山下走来。我很好奇地问姥爷:“姥爷,你是怎么知道前面有车来呢?”姥爷笑着告诉我说:“刚才你是不是听到了咣当咣当的声音了,那叫车晃,是它告诉我的前面有车的。”我问:“什么叫车晃呀?”姥爷说:“车晃就是挂在车辕下的一个大铃铛,车行走的时候,上下颠簸,左右摇摆,这大铃铛就响了,山沟里呀路窄,上山和下山的车很容易顶牛,有了这个车晃,情况就不同了,铃铛一响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就像刚才的情形,我们听见前面有车来了,预先给他让路,就不会发生顶牛的事情了。”我又问:“那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让路呢?”姥爷接着说:“山里行路有个规矩,就是上山车避让下山车,轻车让路给重车。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下山的车不容易停下,因为他是下坡。听懂了吗?”我点了点头,算是听懂了。我又问:“那咱坐的这辆车为什么不挂上车晃呢?”姥爷说:“一般地说都是下山车挂车晃,你看,这车晃不是在这儿哪吗?”我看见了在车上横躺着呢。后来有人写诗说:“疏星淡月报晓明,买卖繁荣天下平。轮碾砂石车晃响,菊花颤摆马兜铃。”又走了一段路,前面的路不能走车了,姥爷将车停下了叫我们下车。
这回终于到了姥爷的家。远处山上的果园附近可算是看到有房屋了,妈妈指着那一溜下屋说:“那就是你姥姥的家。”土改的时候老爷家的正房分给了别人,他们住的是东下屋。妈妈拿着包裹,姥爷让我骑在他的肩上向山上的房子走去。我说:“姥爷,你骑着驴走呗,我再骑你的脖颈,你不就轻巧不用走了吗?”姥爷笑着对妈妈说:“秀武,你的儿子要吃驴肉了。”大家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我忽然看见地里的高粱茬子,就问老爷:“姥爷,这是谁在地下埋了那么多的橛子呀?这些橛子是干什么用的呀?”姥爷哈哈大笑,没有回答我,妈妈也乐了。我莫名其妙,心里在想,什么事情让他们这么高兴呢?
老爷的家是在大山里,四周围着高高的山峰,峰峦的下面较平坦的地方长着四季常青的松柏树,而那那些陡峭的地方全是裸露的青石、和花岗岩。有的石头缝子里常年的流淌着水,这是泉水,是甘甜的。老爷家门前下坎有一个大井,打水直接拿桶就呙,而且常年的往外淌着水,冬天也冻不住,老爷说这口井也是泉水。这一个沟里的人吃的全是山泉水。我后来理解了“清泉石上流”的意思了。山里的林子大,而且很密。“山高任鸟飞”,这山上有很多说不上名字的鸟儿,有一天我看见一只非常美丽的鸟儿落在老爷家大门外面那口水井的旁边,蹦蹦哒哒地在水边喝着水,唧唧咋咋的叫声特别的好听。头上飘着白白的羽毛,长长的尾巴,样子长得特别的好看。姥爷出来看看对我说:“这鸟的名字叫做“白头翁”是益鸟,专吃树皮里的小虫子,我们应该爱护它、保护它。”妈妈也出来看见了这只鸟儿,随口说出了一首赞美这鸟儿的诗。妈妈是这样说的:“何来妙语廻山峰,长嘴尖尖迎日红。头顶飘飘絮毛摆,松林展翅白头翁。”
我们在姥姥家住了很久了,有一天妈妈要带着我去一个叫做紫云阁的庙宇去烧香,姥爷牵过来一头毛驴,绑上一架驮架,抱起我放在架子左面的驮筐里,又搬起一块石头放在右面的驮筐里,那个时侯我不懂是起什么作用,现在知道那是为了两面的重量平衡。姥爷前面牵着毛驴,妈妈用手扶着驮筐,沿着山间险峻的、弯弯曲曲羊肠小路,爬过了一道山梁,来到了一个山坳里,刚刚一转弯就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有很多的古建房屋,耳边传来悦耳的音乐声和钟鼓的敲打声。姥爷对妈妈说到了,这就是这一带有名的禅院了。妈妈把我从驮筐里抱了下,姥爷把毛驴拴在一棵小树上。妈妈领着我朝着山门走去。门前的一棵古树上吊着一口大钟,寺庙的左右长着四季常青的松柏树。妈妈来到了一个大殿的门前,我向里面望去,里面的神像我认得,那是三国演义里的关羽,也称关云长。我和妈妈进了殿里,妈妈在香案上取了香,用案上正在燃着的蜡烛点着,朝着神像做起揖来。左右还有好多的神像,面目峥嵘,可我一点都不害怕。妈妈跪在关老爷面前,磕了头,嘴里还不知道说些什么,站起身来,把这着着的香火插在香炉里。慢慢地向后退去,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退了出来。妈妈在禅院的外面仔细的观望了很久,就往回走了。我们来到了毛驴的跟前,还是妈妈把我抱上驮筐,姥爷还是在前面走着,妈妈在后边边走边嘟囔,不知说些什么。后来妈妈就反复的说着四句话:“峻险云阁羊肠窄,花白溪涧丁香矮。三门古寺吊晨钟,暮鼓禅房环侧柏。”
妈妈说:“这里的山门是指佛寺的大门,原本作三门。唐·钱起《钱考功集》题延州圣僧:“默默山门宵闭月,莹莹石室画燃灯。”《释氏要览》:“凡寺庙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们……谓空门、无相门、无作们。”元曲《老生儿》:“休道立下寺,我连三门都为你盖了。”后泛指寺院。唐·顾况:“岂知今夜长生殿,独闭山门月影寒。”唐玄宗在骊山建造长生殿、集灵台、祀神祀仙,所以诗中称其宫门为山门。”我听的稀里糊涂的,自打那时候起,我知道了妈妈会作诗了。

第二天,姥爷对我说:“晓达,明天我再带你去城里老爷庙逛逛,你去不去?”我高兴地跳了起来,连声说:“去、去、去!”第二天姥爷很早就把我叫醒,我看看天还没有亮呢!说是要赶路了。我急忙穿好衣裳跟着姥爷去了。到了院子里,我看见很多毛驴儿,背上还有梨筐,姥爷把我也放在驴背上的筐里,我很害怕,姥爷安慰我说:“你不用害怕,好好坐着,可稳当了。”院子里还有好几个大人,他们都是进城里去卖梨的,每个驴背上都有木制的架子,架子上放着梨筐。我问姥爷那木架子叫什么,干什么用的?姥爷回答说:“那叫驮子,是咱们山里人主要的运输工具,咱们山里路窄石头多,坡大、坑洼不平,车辆行走困难,来往城里或赶集买卖点东西就靠着这驮子了。咱们山里人,家家都有毛驴和骡子,种地时拉犁杖,赶集就用做脚力。不像城里人,上哪去就骑洋车子,咱们这地方没有那玩儿意。”这时大家也都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姥爷赶着头驴,这头驴的说法可大了,它特别有灵性,能听懂听出主人的吆喝,自己能够领道,且能知到避让。我们就要出发了。这时天还没有亮,山坳里黑忽忽的,远处高山的影子显得有点阴沉沉的。眼前也只能见到影影焯焯的人影和人们抽烟时那烟袋锅发出来的火光,以及毛驴和骡子的蹄掌与路面的石头摩擦的冒着火星子的亮光。就好像萤火虫一样,满地飞舞,真是美极了。山里寂静得很,偶尔可以听到一两声远处的鸡鸣,和驴骡蹄掌与石头的碰撞声。我迷迷糊糊随着驮子的左右摇摆就睡着了。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我醒来了,天早已亮了。耳朵里听到的是喧闹的人来人往和买卖的吆喝声,我睁开双眼一看,哈,我的身前左右全是来来往往的人,有男有女有老也有小。各种买卖的声音不时的灌入我的耳中。老爷的梨很好卖,时间不长就卖完了。姥爷就领着我去逛老爷庙,“老爷庙”,顾名思义就是关老爷的庙宇,庙里的供奉的神像是关羽、关平和周仓。还有别的神像是什么神我早已忘记了,只记得神像很威武,烧香的也很多,姥爷给神像也磕了头。出了庙门就去了米店买米、买面,又去杂货铺买了油盐酱醋之类的日用品。天色接近晌午了,我有点饿了,姥爷给我买来了饼干、绿豆糕和糖果。这时候,其他的人也都陆续地回来了,开始整理驮子,准备往回赶路,大家各自骑上了骡子、毛驴,就奔上了回家的路。天快黑了的时候我们到家了,姥姥已经做好了饭菜在等着我们。姥姥问我今天都看见了什么?玩的高兴不?姥爷都给我买什么了?累不累等等。我都一一回答了姥姥。
妈妈和我说过:“你姥爷家的生活相当的简朴,肉不是经常能吃的到,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了客人才能去城里买点儿肉。平时吃的蔬菜都是姥爷自己在菜园子里种的,平时就连那大豆腐都不舍得去捡,有时候姥姥给老爷偷偷地捡来一块,姥爷也是把豆腐切开分给大家。吃青菜只有夏天的季节里才有,春天里一码是萝卜芥菜腌的咸菜条子。冬天里就是大萝卜、大白菜、土豆子。干豆腐也是只能招待客人。过年的时候做一个豆腐,半个大豆腐半个干豆腐。饭呢就是秫米饭不像咱家在沈阳月月有点大米和白面。老爷家里年都养一口肥猪,家里人多呀,过年的时候就杀了,所有的肥一点的肉都烤了油,这是一年吃的油,有的年头好了,你姥爷就豁出了百十来斤黄豆,进城里榨了豆油,豆饼就留着喂肥猪了。姥爷家里的所有穿的布都是姥姥用纺车儿纺的,送到织布匠那里织成布再做成衣服穿。纺线的棉花是老爷种的,所以老爷的家里是咱们中国农村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家庭。”那一次我在姥姥家住了二十多天,还没有住够,妈妈就带着我去到大姨家了。大姨家没有驴驮子,因为大姨家那儿不是山沟,是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而且距离城里很近,只有十里路。我在大姨家住了几天就和妈妈回到了沈阳。这是我第一次去姥姥家,后来再去的时候姥爷就不在了,再后来我就没了机会去,再再后来我离姥姥家十分的遥远了,就再也没去过姥姥家了。
后来也有人写了一首关于驮驮子的诗:“钩帘缀幕星满天,驮队铃摇马骡喧。蹄掌擦石萤火闪,芦花报晓颤鸡冠。”
妈妈很喜欢唱歌,特别是晚上回来做饭的时候,她是边做饭、边唱歌,嘴里经常哼着;王大妈要和平,要也么要和平,她每天动员妇女们来呀么来签名,封建的脑筋开了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啊。等等。那时正值抗美援朝志愿军胜利归来时期,所唱的歌都是爱和平和反对美国佬的。像那:嘿啦啦啦嘿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下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打垮了美国兵呀,全世界人民拍手笑,帝国主义害了怕,全拿世界人民团结紧把反动势力连根拔呀嘛连根拔。她还唱过:“胜利的旗帜哗啦啦的飘,千万人民呼喊地动山摇,毛泽东、斯大林,毛泽东、斯大林,像太阳在天空照。红旗在天空飘,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到处都在讲民主,到处都在要和平,社会主义阵营固又牢。”那时候我们称之苏联为老大哥,这一类的歌曲也是常常唱的。记得小时候有几句顺口溜:“苏联老大哥,挣钱挣的多。脚上大皮鞋,出门小轿车。苏联老大嫂,挣钱也不少。呢料的裤子,罗马的表。”这是说人家的生活水平是真高。妈妈也会很多儿歌,比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啦;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光着脚丫你干啥去了;胖小子坐门墩,哭哭啼啼要媳妇儿,要媳妇儿,你干啥,点灯、作伴。等等,很多很多。当我又长大了一点的时候,妈妈就教给我唱歌了,我能够完整的唱下来的第一首歌曲就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来一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呦,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我们都是在妈妈的歌声中长大的。妈妈还会用剪刀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人物、和各种窗花。妈妈会自己作鞋穿,妈妈做出来的花鞋可以和京剧里的道具相媲美。我们从小就穿妈妈做的鞋,我们是穿着妈妈做的鞋长大的。
妈妈的工作是很忙的,每日里的早晨五点钟以前就起来为我们做早饭了,六点左右的时候就招呼我们大家起来吃饭,吃完早饭妈妈开始收拾碗筷、打扫房间。七点半之前我们大家就全都走了,爸爸教书去了、妈妈街道上班去了、我们几个也全部上学去。每天上学前妈妈给我一些零钱,让我放学的时候到副食商店里买些蔬菜回来,预备着当天的晚上和第二天的早上吃,免得妈妈下班太晚没有地方去买菜。下午我是我们几个孩子的快乐时光,我们可以尽情地玩儿到妈妈下班回来。妈妈下班回来以后,我们大家就都要坐下来学习和做作业了,妈妈一边坐着饭菜,一边检查和辅导我们学习,妈妈教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使我们从小就知道了,人的本性是善的,天性也都彼此差不多,只不过是后天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是一样的和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彼此之间的习性才有了很大的差别。妈妈又说:“这里的“习”字,并不是学习的意思,而说的是习染。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接受,而习染则是一种被动的受到别人的影响。所以呀,你们要主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行。”妈妈还教我们“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致力于读书的人,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你们要从宋代人朱熹编写的“小学”开始学习,然后再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古典书籍,这对你们长大以后为人处世齐家治国都有好处。论语有二十篇,是他的弟子们记载孔子一生的高论,他是讲“爱”的;孟子有七篇,他专讲“仁义道德”的;四书中的这两篇是必须读的,不懂的地方问问你爸爸。
爸爸下班回来以后我们全家人一起吃晚饭,晚饭以后爸爸自己坐在书桌前开始备课,妈妈给我们铺好被褥安置我们四人睡觉,我们都睡着了妈妈再去洗碗收拾桌子。这些事情做完以后就要为我们洗涤我们白日里换下的脏衣服了,洗完以后妈妈将衣服晾在前屋靠近窗户旁边,这样的话太阳就能晒着。晾完衣服妈妈还要为我们缝补破损的衣服,最后妈妈就陪着爸爸备课到十点左右才能歇下。我们每人穿的衣服上都过有补丁,一件衣服大的穿完不能再穿了只要不是破损十分严重,就得留给小的穿。要想穿上新衣服,就得等到过年的时候妈妈才能给我们买上一件新的衣服穿。所以我们特别地想过年,过年可好了,每一到过年的时候,我们三个小子每人会得到一挂小鞭儿,和几根哧花箭。过年了妈妈还会给我们买来很多的糖果、各种糕点。爸爸学校里的老师有时候过年来我家串门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好吃的东西,吃东西的时候妈妈会把东西分给我们吃的,小妹吃得少,我有时会哄着小妹吃她的那份,小时候就是这样子的。爸爸从来不喝酒,也不吸烟。更不会玩儿那些和赌博有关的牌具,爸爸的爱好就是看书、写字。妈妈总说爸爸是一个书呆子,爸爸听了以后,只是一笑。
爸爸也经常的教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又一次爸爸给我们讲:“学习传统文化遇到不懂的字义,一定要问清楚,切切不可按照现代的字义来理解,比如:“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个先治其国的“国”,那是二千多年前的“国”不是现在的这个“国”的意思。那时候的“国”就和现在的县城相差无几,而且基本上都是有血缘的关系的邦国或者说小邦国。再如:“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中的这个“胖”字,现在我们读它pang胖音,也就是肥胖的胖。但是,当你读到“心广体胖”的时候这个“胖”字,应该读pan盘音。因为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你心情宽阔,身体就胖了。而是说,心胸开阔了就安然无事的意思。胖,(步丹反切),安舒也。反切是汉语的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以二字相切合,取上一个字的生母,与下一个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成一个字的音。汉末就有反切了,但是,由于古今字音的差别变化,用现代的读音,有时候切不出正确的字音。”我第一次听说还有反切的拼音。
有一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妈妈领着我们观看灯火的夜景。各种样式的礼花在天空中不停地开放着,我们目不暇接的看着那五颜六色的礼花,高兴极了。妈妈看见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就给我们出了一条谜语,谜面是这样的:“五彩缤纷腾空曳,千红万紫慕天裂。银花火树耀眼明,不喜昼白偏爱夜。”妈妈让我们大家来猜,说是今天晚上大家都已经看见的。我们大家都说是礼花。妈妈高兴的笑了说:“对了,你们大家都说对了,就是《礼花》。”
爸爸很爱妈妈,妈妈也非常爱爸爸。他们的爱情是真挚的、纯洁的、经得起任何的变故的、他们的爱情是永恒的。
爸爸是搞教育工作的并且在一个民办的中学学校上班,担任校长。学校距离我家很近,校门朝东开,面向广宜大街,那书写着【日新文化补习学校】的大牌子每每就在眼前。爸爸每天晚上都要备课到夜深,妈妈每天都要等着爸爸回来,也经经常陪伴着爸爸。爸爸备课很认真,一丝不苟,他朗读课文的时候,感情是非常地投入,有时侯我也被他的朗读情感所感动,眼里也时常滚动着激动的泪花。记得有一次他在朗读孟姜女哭长城的课文时,有一段孟姜女在诉说和万喜梁的新婚离别、离别后的思念、思念中的寄托,千针万线缝制寒衣,寄情以千里送寒衣,长城脚下得知丈夫已成白骨埋在万里长城之下的五脏俱焚、痛彻肺腑的那种心如刀割、伤心惨目、心胆俱裂的情景最最感人肺腑,以致我的眼泪竟然浸透了我的枕头。
爸爸的学校里有一位副校长,姓步,叫步全童,他是党员。是由北关区教育局委派来学校做思想工作的。他和爸爸的关系非常好,他经常来我家里向爸爸请教和商量学校里的事情,爸爸就把他的意见和见解告诉给他。有一天晚上,大概是我十多岁那年吧,他俩在一起说话,大意是什么帮助党整什么风,步全童对爸爸说:“翁校长啊,这次给党整风是要求你们这些党外人士对党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的党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做得更好。你可以把你在教育界党的缺点提出来,写个书面报告给我,由我向局里汇报。”爸爸问他:“都是哪一方面的呢?”“凡是有关党的方针、政策,都可以提,也就是说,你认为党的哪一点做得不对,就可以提出来。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逻辑性,你可以组织全校的教职员工,开个大会宣布一下,把大家的意见归纳起来,汇总给我。”爸爸答应过几天找个机会开个全校教职员工的大会,步全童他满意的走了。几天后爸爸召开了这个大会,这个大会开的很成功,会上有很多老师都发了言,对现行的党的作风和政策提出了批评和建议,有些批评甚至是很尖锐的,是直怦政局的。爸爸把这些记录拿给步全童看说:“大家说的这些事情都在上面,但是,有些言词是否符合时局的要求我不清楚,你拿回去看看,是否能行,如要是不行的话就别上交。”步全童答应着拿回去审查去了。第二天的晚上他又来了,说:“你写的很好,都是实际的情况,你签个字吧,我明天就交到区局里。”爸爸就在上面签了字。哪里知道,这个文件竟成了爸爸遗憾终身的罪过,这是后来爸爸在当时的政治上碰的头破血流的、濒临死亡的一大憾事。
爸爸的学校里常常有很多的学生们来我家向爸爸请教古典文学方面的问题,爸爸每每都会耐心的解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有一次有一位学生向爸爸请教孟子的一篇文章,原文是这样的:“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不与天下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学生问爸爸是什么意思,请爸爸解答。爸爸解答说:“孟子是说,君子有三个特别快乐的大事情,而以徳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件大快乐;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这是第二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陶渊明说:‘仰俯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仰俯无愧,君子本色。君子之乐,莫过于此。当然,孟子还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如果我们不是教书先生,那除了一乐家庭平安,二乐仰俯无愧之外,还该三乐什么呢?或者时代进化了,还有没有四乐、五乐呢?孟子说的‘怍’字,是惭愧的意思。”学生们道谢而归。这是孟子的思想,也是爸爸的思想,更是中国读书人的思想。
爸爸还会拉胡琴,我多年以后才知道那叫二胡。每当爸爸有了闲暇之时,就会拉上一曲,爸爸经常拉的有两首,一首叫做《赛马》,这个曲子我喜欢听,因为这个曲子的节奏就像是马儿在草原上奔跑一样,我们学校的音乐老师在上音乐课的时候也给我们拉过。所以我对这首挺熟悉;还有一首曲子的节奏相当的欢快,听着曲子就觉得眼前特别的明亮,总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在鼓舞着我,看着爸爸拉琴的样子,就像是爸爸随着音乐在向着前进的方向飞跑,这是一首进行曲的速度,爸爸一拉就是几个反复,他越拉越有精神,越兴奋。我问爸爸这曲子叫做什么名字,爸爸说是叫做《光明行》。爸爸说这两首曲子都是阿炳的曲子,又说阿炳虽然是一个盲人,可是他创作的出的曲子非常的感人,尤其是这首光明行,它能使人在困境中,增强意志,穿过黑暗,看到光明。能让人在最绝望的时候振作起来,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获得光明的一首振奋人心的曲子。
受到爸爸经常读书的影响,我自小也就有了一个喜书爱读的的习惯,经常去到大西边门外的儿童图书馆看各种图书,在那里看书是不用花钱的。我那时喜欢读的书大多是描写抗日时期的书籍。比如,‘烈火金刚’了、‘敌后武工队’、‘苦菜花’等等。我也爱看儿童们的小人书,像‘三毛流浪记’了、‘鸡毛信’了、各种连环画了,成套的‘水浒传’了、‘三国演义’了、‘西游记’了,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就看一千零一夜了、福尔摩斯探案集了、基督山伯爵了,一些翻译小说。我都愿意看。童年是多么的美好,我的美好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美好的气氛中度过的。
记得小的时候我很淘气,胆子很大,经常自己跑到外面自己去玩。听妈妈说过我在四岁那年就曾经被人家偷过一次,据后来白所长说,我被人家的几块糖球糊弄走地。是一个老太太把我哄走的。丢失了三、四天,妈妈急的都要发疯了,幸亏爸爸的朋友是派出所的所长,通过他的关系在铁西区把我找了回来。为此事爸爸特意在家里招待派出所的白所长,白所长说这事是他应该做的。爸爸感谢他这次费了很大力气把我找了回来。这次的事情可把爸爸和妈妈吓坏了,此后再也不让我自己出去玩了。这一年妈妈又给我们送来了二弟弟,在这前两年妈妈给我送来了妹妹,我至此既有了妹妹又有了弟弟。
我家的隔壁有一个从山东逃荒过来的许姓人家,老者长于爸爸,为此我称呼他许大爷,他家的男孩与我同年,乳名狗蛋。狗蛋和我十分要好,我们两人在没进入学校以前,终日是天亮即在一块玩,黑天才分手。每天是拍击纸片、弹玻璃球、撞拐、藏猫猫、爬大草垛等等。很是开心。有时候我俩也打架,不过几天以后就又和好如初了。我家距离西下洼 子很近,那里有卖菜的,还有小人书铺,我经常去哪里去看小人书。那时我最喜欢看的小人书是战斗故事的,像黄继光了、董存瑞了、邱少云了、渡江侦察记等等,心想,长大也要去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做一个英雄。一看就是一个下午,有时天黑时才回家。夏末秋初的时候,我俩去西下洼子捡大杨树叶子,那里有一个医院,医院的门前有一颗好大好大的大杨树。这棵的树叶子特别的大,捡回来将树叶放在鞋里踩捂几天,将树叶的叶柄踏软,然后用叶柄相互扯拉,看谁的叶柄最坚固,这种游戏名叫扯皮狗。直到上小学二、三年时还在玩此游戏呢。西下洼子的菜市场,是我家经常买菜的地方。我每去买菜最喜欢的就是听那卖菜的吆呼声,其实吆喝是卖菜人吸引买主来而发出的叫喊声。其叫卖声是卖主用口头语言传达出所卖菜蔬产自何处、质量如何、价位的高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卖啥吆喝啥”!
这种叫卖声在所有的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上,一些居民居住地的胡同里、街角上、整天都会听到各种的叫卖声音。在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上,由于摊点一家挨着一家的,连成了片,所以,叫卖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因为卖主见到有人过来了就高声叫卖起来,所以叫卖声又是一阵一阵的。叫卖声腔高句短简捷,让人一听就能听得清楚,比如,卖菜的喊着:“芹菜二斤!”这就省掉了“一块钱”二字。“菠菜一块!”又省略了“每斤”二字。有的人只是吆喝唱出要卖的货名来,其声音略有抑扬顿挫和节奏的变化,例如他是卖鱼的,他喊:“带鱼——”这里既没有说多少钱,也没说出是否新鲜。按照道理来说,他应该这样的叫卖“新鲜带鱼,二元一斤”!当人们走到货堆跟前时,货主只报价格,如“二元”就是指这种货物一斤卖二斤钱。这样的口头叫卖声,听起来倒不使人感到很刺耳心烦的。
我家的上边街对面的大院里有一个每天推着小车卖日用杂货的老头。他只要一出大院的门,就开始吆喝。说是吆喝,实际就是在说数来宝。他老人家是这样吆喝的:“大蒸帘儿、小蒸帘儿,马莲根刷子、搓衣板儿,擀面杖、小面板儿,小孩推车小火铲儿。烟袋锅、烟袋杆儿,玛瑙的烟嘴儿添光采儿。佛山的茶壶细又白,景德镇的茶碗镶金边儿,四川的筷子光又滑、玲珑剔透江西的碗儿。小板凳儿、小漏斗儿,针头线脑儿我都有。大马勺,有锅盖,炒出的菜味真不赖。火车头牌儿鞋粉白又白,穿在脚上就跳起来。早刷牙、晚漱口,牙膏牙刷我都有。海绵鞋、兰球兜,高高兴兴去读书。保温瓶、洋铁壶,薄铁烟筒采暖炉。炉圈子、炉箅子,不冒烟的炉盖子。寸带子、裹脚布,要买鞋垫我论付。金丝线、银丝线,七彩丝线数我贱。有铅笔、有粉笔,画图画的小蜡笔。剔牙棍儿,抠耳勺儿,我这还有小书包儿。要买你就快来买呀,我要走了你买不着。”这是专卖杂货的吆喝。还有一个是买酱油醋的,他的吆喝就像是唱西河大鼓:“打好酱油打好醋,打好甜面酱豆瓣酱,打好韭菜花。新腌的狗宝咸菜,腐乳臭豆腐,好吃的新大酱。”在路角处有一个嘣爆米花的就更有意思了他简直就是让小孩学坏。他一看见有小孩过来就可嗓子吆喝:“爆米花、爆米花,又甜又脆的爆米花,回家要钱买爆花,你妈不给揍你妈。”
还有一种不用吆喝的卖货声,就是用某种器具进行有规律的敲打发出声音来代替叫卖声。比如,算命的敲着一只铴锣,当当两声,让人一听就知道是算命的来了;抽签儿的竹板打的劈了扒拉乱响,但是却有板眼;有的敲着木梆子发出“梆、梆梆”这是用木梆子的敲击声来代替叫卖酱油醋的叫卖声。
在读小学的时侯,每逢星期天不上学的日子,我就和狗蛋奔小北边门沿河堤去钻北陵的铁丝网了,有时将衣服都挂成好几个口子,回到家里每每被妈妈狠狠地批评修理一番,然而,下一个星期天不忘还是去钻。这断河面上有一个铁路桥,桥下不远的地方河水落差很大,有一段平坦的地方,水很浅,只到膝盖左右,我们俩经常在那里洗澡和打水仗。每年的五月节左右季节,我俩去采桑粒(桑葚子),吃的满嘴确黑。最有意思的是秋天到来之时,那五颜六色的树叶、半红半绿的山丁子、夕阳下的山里红,更是让我们的心里痒痒的,一到星期六心里就奔向北陵了。有时也去中街经地下室到儿童电影院看电影,散场后逛逛纸行,有时去小河沿看看划船,去中山公园看猴子、老虎、熊瞎子、孔雀等等。中山公园的门前有一个很大的花圃,是公园里的园丁叔叔用手工摆造的,有好几种花色,漂亮极了。假山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好像是谁用利斧砍过一样,样子太神奇了,我坐在石头上玩得太开心了。啊童年,金子般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一生难忘的童年、人生只有一次的童年,是那样的美好,我愿我不要失去童年。
十几年以后我写了那时侯的印象:“石头耸立叹惊奇,怪异神工鬼斧劈。坳圃花枝人摆造,半边莲草半边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