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远——千古“心”圣王阳明》(长篇连载)

字数:222503访问原帖 评论数:852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7-07-29 05:46:29 更新时间:2020-12-30 14:52:27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7-28 21:46:29
《阳光明远——心圣王阳明》前言(上)

那一夜我失眠了,彻夜不眠,我不眠的原因不是因为心里事情太多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冥冥之中感觉到了自己真正触碰到了某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阳明心学,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指引,在那一夜我原谅了上天曾经对我的种种刁难,我原谅了我曾经对上苍的所有不解、所有愤懑甚至是恨意,而这些的所有曾经负面的强大力量在那一夜全部转化为了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力量,而完成这种力量转换的秘密就是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真有如此神奇?我必须慎重的回答你,是的。而我领会阳明心学的真谛的真的是偶然邂逅、冥冥天意。这种机缘让我想到了一个叫蒋志清的青年领会到阳明心学真谛时的情景。

1914年,这位蒋志清青年,车中闷坐无聊,“深思看阳明格言”,突有所悟,全身一震,遂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中正”出自王阳明心学之“大中至正”。蒋中正之字号,正是“介石”。

“突有所悟、全身一震”这八个字形容的真的是太贴切了,像极了我当时领悟到阳明心学真谛时候的情境,而我对我当时自己的形容是“慧星袭心,如雷似电,身心一震,顿有所悟”。

随着《蒋介石日记》的重见天日,历史学家发现蒋介石对王阳明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台湾的阳明山、阳明大学都是由蒋公命名。

1914年至1915年,蒋介石研读王阳明、曾国藩、胡林翼的著作,自称“研究至再,颇有心得。甚至梦寐之间亦不忘此三集。” “不断阅读研究,到了后来,对于这个哲学,真是一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心领神驰的仰慕……”

最经典且最广为流传的一句出自蒋公口中的话莫过于“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

据蒋介石自述:“我早年留学日本的时候,不论在火车上、电车上或渡轮上,凡是旅行的时候,总看到许多日本人都在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许多人读了之后,就闭目静坐,似乎是在聚精会神、思索精义。”

“中国的陈腐理学,积重难返,王阳明的哲学仍旧不能风行到底,反被日本人看见,窃心学之绪余,马上实行起来,成为一个侵略的民族。可以说,日本之有今天,完全是从王阳明哲学片段中所得。”

“日本的陆海军官,对于阳明哲学,更是手不释卷、拳拳服膺。”

“我们要革命、要救国,就必须奉行阳明学说。”

蒋介石认为日本之崛起与阳明心学息息相关,日本能够奋起直追迅速蹿升与欧美列强分庭抗礼,一切都得归功于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的重要推手,就是阳明心学。

不仅蒋介石如此认为,章太炎曾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

梁启超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

倒幕领袖西乡隆盛、久坂玄瑞、前原一诚,明治开国元勋伊藤博文、高杉晋作,日俄战争总指挥、独裁领袖山县有朋尽出王门。

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大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阳明心学对日本影响甚深,阳明心学后来更是成为战后日本崛起之重器。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三菱集团创始人岩崎弥太郎,日本国立银行创始人、实业巨擘涩泽荣一,早稻田大学创始人、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数之不尽的日本政治家、企业家,都将王阳明及阳明心学奉若神明。2015年,日本超过150年的企业有21666家,而中国不足100家。日本为何这么牛?答案就是:无所不在的匠人精神。而匠人精神之核心,就是阳明心学。被中国人遗忘的王阳明,被日本拾起,成为其崛起之引擎。

王阳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快速步入工业化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阳明心学对日本的影响遍及各行各业,是全方位的、深入人心的。

深入了解后,蒋介石慨然长叹,于是便有了“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不仅如此,他还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中为王阳明振臂高呼:“王阳明的眼光,超过他同时代的一切读书人”、“王阳明哲学是非常之有价值的。”

同时,蒋介石还叮嘱自己的儿子蒋经国要多看王阳明的书。在他的影响下,蒋经国对王阳明尊崇有加,说:“阳明先生不但有高深的学问,而且能将学问实用实行”,并教育自己的部下:“我们要做总裁的信徒,为阳明的学生。”

在蒋经国59岁时,蒋介石还不忘写文章提醒他:“余所重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心有立,然后可以应天地万物之变也。”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王阳明!

阳明心学深深的改变了我,让我度过生命中一个个难关,并将使我的人生达到一个原来不敢奢望的高度,一切都在发生,不信,请拭目以待。

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临近最顶端的人物之一,所以大家会对关于他的“传说”见怪不怪,但是试问像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凭什么可以发此“豪言壮语”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既然说起了蒋介石,就不得不提与之同时代的华夏另一位伟人。

1917年,24岁的毛泽东,读罢王阳明的心学后,慨然而生经略四方之志,下笔一挥而就《心之力》,湖南一师杨昌济老师惊叹其文之气概,在满分100之上另加了5分。

《心之力》就源自阳明心学,此并非妄言。

据历史学家王元化研究,毛泽东很早便通读《王阳明全集》,并逐字逐句批注。作为毛泽东的授业恩师,杨昌济更是王阳明的忠实信徒。在他的指引下,毛泽东对阳明心学深入研究,并以一句“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馀子”来表达对王阳明的敬仰。

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以后,时任北大伦理学教授的杨昌济将毛泽东召到北京,视如己出,并将他引荐给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两年后,杨昌济病逝,他的杨开慧又解决了毛泽东的婚姻问题,杨昌济对毛泽东的影响是既深且巨的。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思想的叛逆青年,毛泽东与父亲毛顺生长期不合,留洋归来的杨昌济便在毛泽东早期扮演了亦师亦父的角色。

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毛泽东被这位人品学识都堪称典范的“怀中先生”深深折服,在给萧子升的信中,他叹道:“弟观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在给亦师亦友的黎锦熙的信中称杨昌济“弘通广大,最为佩服。”在谈到新民学会成立的原因时,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诸人大都系杨怀中先生的学生,与闻杨怀中先生的绪论,作为一种奋斗和向上的人生观,新民学会乃从此产生了。”
在毛泽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这一重要的人生阶段(从20到25岁的一师求学生涯),杨昌济言传身教的是什么呢?

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在给黎锦熙的信中他多次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

“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

“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

这与王阳明“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而皆不出于此心之一理”“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矣”的表述基本一致。

杨昌济将阳明心学总结为:“一则求理于事物,一则求理于吾心”。毛泽东则把阳明心学归纳为:一在贵我,一在通今。贵我者,“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者唯我”;通今者,“竖尽久劫,前古后今,一无可据,而可据惟目前”。

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期间,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批注。

《讲堂录》是毛泽东刚入一师时的听课笔记。彼时其思想体系尚未成熟,却发现他历史上著名的“阳明格竹”一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讲堂录》中写下“阳明格物,思笋生之理”以立此存照。

《伦理学原理》是当年杨昌济讲授伦理学时采用的教材,这本书成了毛泽东驰骋思辨的乐园,而那些批注也拥有了研究毛泽东早年哲学思想独一无二的地位。且看批注中都有什么内容:

“个人有无上之价值”;

“以我立说,乃有起点,有本位”;

“道德非必待人而有,待人而有者客观之道德律,独立所有者主观之道德律也。”

“即使世界止有我一人,亦不能因无损于人而不尽吾之性、完吾之心,仍必尽之完之。”

“世界固有人有物,然皆因我而有,我眼一闭,固不见物也。”

这与王阳明哲学体系三大思想之一的“心即理”是多么的吻合!“明体方能达用,内圣而后外王”,“心即理”在明确“心外无理”的同时,更强调了“此心在物则为理”,意在表明:心中之理只有与客观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

这就将个人与社会,知与行联系到一起,避免了成为口耳之学,这对应的是王阳明另外两大思想“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

再看看批注中的其他内容:

“凡吾所知者,吾皆有所行之义务”;

“最圆满之道德,亦由天纵者以其本能实现之,吾极主此说”;

“直觉论(道德是通过心理体验直接意识到的),殊未必然”;

这对应的正是王阳明另外两大思想“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

走上革命道路的毛泽东,有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学过马概毛邓的大家肯定熟悉,那就是《实践论》,美国史家学会会长的魏斐德在他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巨著《历史与意志》一书中写道:“任何受过中文教育的读者在看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就会立刻联想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良知就是“是非之心”,王阳明曾言 “只一个好恶便尽了是非,只一个是非便尽了万事万物”。

王阳明认为,心(良知)之发动而为“意”(意识),意之所在便是物(事)。由此可见,知(良知)行(做出的事)不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意识出了问题。

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毛泽东就将王阳明的“良知”称作“良心”。

毛泽东驳斥了“道德律出于神之命令”,认为“吾人一生之活动服从自我之活动而已”,应当“举其(良心)所得于己者而服从之”,这与王阳明的主张“若信得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工,虽千经万典,无不吻合,异端曲学,一戡尽破”一脉相承。

毛泽东将“意”命名为“冲动”。认为“良心与冲动理应一致”,良心有“谏止冲动”的责任,从而达到“调和而非冲突”的目的,仔细读来这就是对王阳明“良知指导、纠正意识,意识落实为行为,最终知行合一”最贴切的表述。

到了《实践论》,毛泽东将早年的心得整理后得出了更通俗、更圆满的表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阳明心学的最终命题——致良知:通过在“行”中应接万物,将刺激反馈到“知”,再用“诚意”的功夫来归纳总结,觉悟到内心的良知。良知体认后,又反过来指导监督“知”,最终落实到“行”,也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向上的过程。

由此观之,阳明心学这个基础给了毛泽东一泓取之不尽的清泉,它对毛泽东的修身立志、求知做事、思维方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取舍和最终形成自己思想(毛泽东思想)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纵观毛泽东一生,其巨大的精神魅力就在于他熔铸了两种格格不入、截然对立的性格气质,诗人浪漫主义的激情与政治家现实主义的眼光在他身上奇特交融,奏出了一曲曲扣人心弦、波澜壮阔的交响乐。

毛泽东之所以长于决断、应变无穷,又能在革命事业的低谷期安时处顺,“胜似闲庭信步”,同阳明心学的支撑密不可分。

一方面,“心即理”使毛泽东以狂者的姿态横空出世,“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潇洒倜傥、才华横溢的诗人气质,令古今中外无数的政治家黯然失色。

而另一方面,“知行合一”让毛泽东表现出独特的务实冷静的态度,极少表露出情绪起伏。他始终将政治运作牢牢地扎根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土壤之中,拒绝一切主观臆断和非理性的因素。

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已存在于世一百余年,可以说是满盘皆输——东欧失败了、苏联失败了、朝鲜失败了、越南失败了。惟独在中国它成功了,为什么?因为它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了。是谁结合的?是以深厚精湛的心学为思想基础的毛泽东。舍此而谈中国革命,任谁也休想改写历史,创造出人类新的文明。因为,理论成千上万,主张人人皆有,而只有阳明心学切切实实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只知当如是,而无术使之必如是”的困局。

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历史又是如此的神奇,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上对中国影响最大且一生命运交织的两位时代巨人都受王阳明心学影响如此之深,仅凭此二人已经足以说明王阳明心学之神奇,但是此处我还想让自己的论据更加丰富一些。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

有人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者,只有两人:一是明朝王守仁,一是清朝曾国藩。

在上面提到的人物当中,诸葛亮整整比王阳明早出生了1291年,所以阳明心学对诸葛亮的影响为零这个是肯定的,阳明心学对毛泽东的影响刚才已经做了充分的说明,那么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个曾国藩了。

历史就是如此的神奇!

1872年3月,在晚清政坛叱咤了三十年的风云人物曾国藩去世。一位知他最深的故交送上这样一幅挽联:

尽瘁武乡侯,千秋臣节;
望隆新建伯,一代儒宗。

“武乡侯”是诸葛亮,而“新建伯”就是曾国藩的精神导师,人称“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的王阳明。

曾国藩生前事事效仿王阳明、追慕王阳明,身后得此盖棺定论,与偶像并称,可以含笑九泉矣。

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上还是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王阳明一筹。在提到王阳明时,曾国藩只能发出诸如“明代论学,每尚空谈,惟阳明能发为事功”、“阳明之文有光明俊伟之象”“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之类高山仰止的赞叹,根本没想过能与其相提并论。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两相比较一下:

政治上,王阳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广、湖广、江西四省总督,历任南赣巡抚、江西巡抚,生前封新建伯,身后谥文成公;曾国藩官至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生前封毅勇侯,身后谥文正公。二者不分轩轾,打个平手。

军事上,王阳明在不费朝廷一兵一饷的前提下,选练民兵,平定了为祸南方四省的大规模叛乱;又在朝廷高层的掣肘下,率领没有实战经验的民兵,仅用35天就击溃了宁王朱宸濠的数万精兵,一举粉碎了其蓄谋几十年的篡位大计;而南赣剿匪、征广西思田更是体现了王阳明抚剿并用、文武兼修的军事思想,将兵家权谋上升到了“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曾国藩最为人称颂的事功是平定太平天国起义,这场战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屡败屡战”,坚持到最后终于胜了。当然,这也和曾国藩的治军有术密不可分。但纵观团练的建立和湘军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曾国藩并没有走出王阳明“十家牌法”、“保甲法”以及控制军队,使其上下相维、治众如寡的种种措施,只是亦步亦趋地借鉴与模仿。并且,曾国藩替清朝政府屠杀汉人,生前就有争议。而王阳明虽然也诱杀过池仲容,但总体来看,被他击败的对手无不对其心服口服。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曾国藩破的是山中贼,而王阳明破的是心中贼,境界有别,高下立判。

在思想上,曾国藩借宋明理学之道,酿自家之术,亦有成就,但比起王阳明的道术一体、收放自如尚有距离。

论述至此,那究竟王阳明何许人也?

************************************************************************
注:1.部分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和网络;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7-28 21:47:15
前言(中)

现在来看一看官方说法: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现抽取王阳明之后的历史人物对阳明先生的评价:

朱载垕: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张岱: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沈德符:惟王文成以理学建安壤,遂开国封,固书生之希固书生之希构矣...乃知王文成真天植异禀,其用兵几同韩、白(韩信、白起),而见罗亦以良知余唾,妄希茅土,且兼十哲三良而有之,亦不知量矣。

黄宗羲: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黄景昉:王新建(守仁)能用度外人,收罗甚富,如致仕县丞、捕盗老人、报效生员、儒士、义官、义民、杀手、打手等,皆在笼络奔走中,即土目亦为心死。大都眼高襟豁,从学问澄彻来。
魏禧: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

王士祯: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纪昀: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张廷玉: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籓。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

林则徐:以王阳明之才,国家所祈祷以求也。(并将其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之”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

左宗棠:阳明先生,其事功,其志业,卓然一代伟人,断非寻常儒者所能几及。

邓之成:阳明以事功显,故其学最为扎实有用。

严复: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康有为:斥数百年旧儒学都是无用之学,乃教之以陆王心学(此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语所说,康从阳明心学吸取的是“六经皆我注脚,群山皆其仆从”的气概,其讲学内容汇编成《南海康先生口说》一文,语涉王阳明达十七次。)

梁启超:(1)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2)阳明先生,百世之师。(3)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

章太炎:文成以内过非人所证,故付之于良知,以发于事业者或为时位阻,故言‘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于是有知行合一之说。

宋教仁:阳明先生之说,正吾人当服膺之不暇矣!

汪精卫:膺服王阳明之言。

孙中山: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的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皆具独立尚武的精神,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成就大功。

蔡元培: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

三岛毅: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高濑武次郎: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冈田武彦:修文的龙场是王阳明大彻大悟,并形成思想体系的圣地…阳明学最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它简易朴实,不仅便于学习掌握,而且易于实践执行。在人类这个大家庭里,不分种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实践阳明的良知之学。

胡哲敷: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钱穆:(1)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2)阳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畅此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业、文章均已冠绝当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讲学为性命,若饥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学风淹被之广,渐渍之深,在宋明学者中,乃莫与伦比。

余秋雨: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 ,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王阳明一直被人们诟病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中华民族智能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够有资格给予批评的人其实并不太多。

当年明月: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


************************************************************************
注:部分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和网络;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7-28 21:47:34
前言(下)

王阳明融合儒、释、道三家之精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独创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三大命题的阳明心学,信从者上至宰相,下至农夫,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数千年。有明一代,他的弟子中官居高位、入阁拜相者不乏其人(徐阶、张居正、赵贞吉等),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者更如过江之鲫(徐文长、汤显祖、徐光启、李贽等)。

王阳明的哲学绝非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学以致用的利器。用到政治上,他成了第一流的政治家;用到军事上,他又成了第一流的军事家,王阳明精通儒释道三家,最终却归于儒家,儒家讲究经世致用,阳明思想何以经世致用呢?

被成功学洗了很多年脑的中国人一定曾经想过这一个问题: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这是因为你没有经历和他们一样的心路历程:道理人人都懂,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

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 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有人说阳明先生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我们受“辩证唯物主义”影响深重,所以一直以来对阳明先生的学说大家批判!但是将阳明先生的学说片面的归结于唯心主义是一个大大的错误,诚然,“心即理”是唯心主义,但是阳明先生的思想不仅仅是“心即理”,还有“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这三大思想体系圆融通透,相互作用,是一个完整的思想整体,将这三大思想体系融会贯通起来,你就可以做到经世致用!

长期以来,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这是一个由你的内心和外部环境共同构筑的世界,堆砌着各种概念推理,分析综合;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其实,内心产生的情绪波动、价值判断往往只是一时一地的就事论事,如果不经审视与过滤就让其在意识领域占山为王,让潜意识控制自己,便会流于固执,是非不明。

书刊杂志、网络电视,文字集团早已丧失其独立性,一篇帖子、一则新闻,都有可能是精心炮制、洗脑于无形的,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学”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因此,生活在虚假的“自我意识”里不能自拔的人,外部的不顺失意结合着内心虚假的意识,空虚寂寞、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便会油然而生。长此以往,人就会陷入到循环的自我否定之中,茫然不知所措,而改变唯有外部环境的改变你才能够改变,这个外部环境可能是时间、可能是某些你认为的“进步”,何其被动,何其悲哀!

真理就在你心中,要用“心体”来主导意识,外在信息在进入到心体之前,要先在意识层面经过解读和过滤、审视辨别。

自卑懦弱的人正是由于不懂得对信息甄别取舍,又屈服于单一的世俗价值排序,使意识寄居于自己崇拜的事物当中,失去自我。于是,当他遭遇自己赖以生存的价值排序中的强者时(普通二本院校面对985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恋权者面对高官,好色者遇见美女),大脑便会缴械投降,对方的语言和行为长驱直入,在心灵最深处无声中攻城略地。与此同时,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四肢僵硬、畏首畏尾的外在形象一览无余,心理的直接弱势使其沦为对方的木偶,久而久之,更加自卑懦弱,无法自拔。

常人的心时常处于妄动的状态,各种闪念像滚雷一样在心中炸响。由于对妄动无法察觉,你经常处于跟着感觉和情绪走的失控状态,不仅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临事时还会心虚气馁,内志不定,外气必弱。而心定之人,他的心就是一面明镜。你的妄动会清晰地映照在镜子上,致命缺陷暴露无遗。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真正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成功学的作用也仅仅是告诉你,你可以做到这样,如此而已。

王阳明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世人曝晒出了心体,以自性之光照亮自己,凌驾于意识之上俯视喜怒哀乐,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最终达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心理境界——定。定就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气定神闲,指挥若定。定则能静,静则能安,安则能虑,虑则能得。

王阳明看准了问题的实质,主张在意识和实践上下力,通过格心与正事两大功夫,塑造出一个“情顺万物而无情”“终日有为而心常无为”的坚实心体。 “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之后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最终大成的状态便是,内(知)外(行)结合,物我两忘,执两用中,恰到好处,圆润有余,通透自明,动容周旋而中礼,从心所欲而不逾,既不过分也无不及,理直气壮又通权达变,最终迈入无内外之分,无人无我,与天地合德,同万物一体的至高境界。

而吾之幸运,就在于我偶遇并领会了阳明心学,在我顿悟后的第二天,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写下了我心灵和整个人生分水岭的一条状态:

“阳明事功,前无古、后无今,为数千百年来第一人,洞明王学,此心有立,然后可以应天地万物之变也。少时,余所俯首而拜者,唯天、地、人也,此人者是大人也,而今独俯首阳明,一者深感其剖性命之微言,发先儒之秘密,开遮纵夺,无地不可;二者阳明子为我王氏远祖,俯首而神交古人远祖,窃自以为幸也。惟愿以身事王学,不负也!”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7-29 11:24:58
第一章|||第一节:圣人之后 , 隐士世家

王阳明,字伯安,讳守仁,姓王氏,别号阳明。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壬辰九月丁亥,具体时间就是公元1472年10月31日,说到这里天蝎座的你们估计心里面已经乐开了花,原来我们跟千古圣人王阳明先生是同一个星座啊!(怪不得天蝎座这么腹黑,原来有这么一个千古“心”学创始人的前辈老祖啊)。作者本人将阳明先生奉为精神导师,潜心研读阳明心学,自认为颇有见地,今日更是秉承着“为往圣继绝学”的高尚情操为阳明本人开书立传,希望能够在传播阳明学说的道路上起到万分之一的绵薄之力,作为阳明先生的铁杆粉丝加名师高徒,多么希望阳明先生同我是一个星座啊,毕竟我大处女座是那么的优秀(傲慢脸),作为完美主义的星座典型,想到此心里面不免生出些许遗憾。

已经说罢阳明先生的生日,那接着再讲一下阳明先生的家乡,阳明先生出生于浙江余姚,余姚在明朝属于绍兴府。余姚自古人杰地灵,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也是虞世南、黄宗羲、蒋梦麟、余秋雨、沈君山等人的故乡。余姚上级辖地绍兴更是名人辈出,上古大禹治水就告成于这片三苗古地,绍兴作为全国著名的名人制造基地,曾成功推出过周恩来、鲁迅、蔡元培、秋瑾等牛人,这些人基本上都受过王阳明的影响,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创作的道路,死了以后都被写进了历史教科书供后人瞻仰。

余姚作为从古至今文化牛人辈出的一个地方,走进余姚,最著名也是最值得后人瞻仰的一个景点便是四先贤故里碑亭,该景点位于龙泉山南坡,坐北朝南,为纪念严光、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四位先贤的风节、思想和历史功绩,那我们缅怀着对先人的追慕之情,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四先贤究竟是何许人也!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其后他积极帮助刘秀起兵。事成后归隐著述,设馆授徒。 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范仲淹撰有《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赞语,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依本人看应该不止有明一代,应该是阳明在世的前后各五百年近一千年的时间)。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水户学)。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先贤中严光是高风亮节的隐士,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三位年代较近,且都可以归为思想家一列,朱舜水、黄梨洲更是并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王阳明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朱舜水、黄梨洲的思想学说更是深受王阳明的影响,由此可见从古至今王阳明对家乡余姚的影响之大之深。

阳明先生的生日和出生地都做了介绍,现在介绍一下阳明先生的先祖吧,也就是血统,像阳明先生这种数百年都不能出现一位的至圣先师究竟先祖是什么人呢?

根据《年谱》记载,其先出晋光禄大夫览之裔,本琅琊人,至曾孙右将军义之,徙居山阴;又二十三世迪功郎寿,自达溪徙余姚;今遂为余姚人。

王览(206―278),字玄通,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二十四悌之一“王览争鸩” 典故主人翁,亦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西晋太保王祥的同父异母弟。“书圣”王羲之的曾祖。历经东汉、三国和西晋三代,曾入仕曹魏及西晋,在西晋官至光禄大夫。

下面再来看一看下图,历史上著名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与马,共天下”、“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的琅琊王氏开山前几代的谱系图。





记载说王阳明先祖至王览曾孙右将军义之,徙居山阴,从琅琊王氏年谱中并没有发现“王义之”这个人。但是从“右将军”“徙居山阴”这些关键词,我们也可知道此人是谁,没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我们来看,历史明确记载,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领右将军”“迁会稽山阴”这些关键词都说明,千古“心圣”王阳明的先祖便是另一个圣人------“书圣”王羲之。

圣人之后再出圣人,难道是历史长河之中的冥冥天意?

讲完了王圣人的先祖血统,现在就来讲一讲王阳明的家庭吧,毕竟血统再高贵,也是千年以前的事情,近在眼前家庭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影响还是非常重大的。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7-29 11:28:29
第一章|||第一节:圣人之后 , 隐士世家(下)

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是落魄文人当中的一员。当时正是元末明初,天下大乱,而王纲同志文武全才,颇有声名,是块建功立业的料,但王纲经过末世的消磨,已经没有太多的民族大义、壮志雄心,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于是,王纲同志比陶渊明还陶渊明,坚持不懈地穿梭于山水之间,哪没人往哪钻。然而,世事无常,王才子常年隐居田园,淡泊名利的感人事迹不胫而走,愈传愈神。王才子早年曾跟终南山隐士学习《周易》里的卜筮法和相面术,亦即老百姓喜闻乐道的算命,这下更不得了了,要知道《周易》从古到今就是一部天书,虽然被尊为群经之首,其高深莫测使很多人穷极一生也捉摸不透。

王才子学成下山,遇到的第一个算命对象就惊天动地——明朝开国宰相刘伯温。刘伯温见王才子谈吐不俗,气质非凡,认定他必定是个奇才,当即与之结交。王纲则现学现用,端详了刘伯温半天。大才如刘伯温只想他要感激涕零一番,慷然结拜,临别再来一句“苟富贵,无相忘”。

但是结果恰恰相反。

王才子慎重地告诉刘伯温:“你将来肯定会飞黄腾达,但是我呢性本爱丘山,不愿意落入尘网中,所以我们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与谋。”

能得刘伯温赏识,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大运,但就这样被轻而易举的拒绝了,刘伯温郁闷异常。

人生弹指芳菲暮。王纲在古稀之年被举荐到兵部担任郎中(国防部司长,正五品)。这可怪了,按照王才子的牛脾气,打死他都不会去做官,难道临老了脑袋开窍了?史书中没有记载原因,但仔细推敲,应该是时也,命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小是个穷孩子,一场大灾夺去了自己父母和兄长的生命,年少懵懂的朱重八为了活命到皇觉寺剃度出家,从此过上了一粥一饭的生活,但是在寺庙中,很多和尚仍然欺负他,每次化缘总是派朱元璋到最穷的地方去,朱元璋从小的经历让他对社会和这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已经产生了一种变态的愤恨,因为他还曾经记得自己抬着父母的尸体向地主家求一块坟地时被无情拒绝的场面,于是朱元璋带着这种报复的心理向这些贪官们下手了!

朱元璋为了惩治贪官,为他们制定了很多酷刑,而这些酷刑简直是血腥之至,那么朱元璋究竟为贪官们制定了哪些酷刑呢?让我们来简单学习一下。

酷刑一:刷洗——具体而言,就是把犯人剥光了放在铁板上,然后在铁板下面烧水煮沸,并用铁刷子刷人的皮肉,直到把人皮刷下来为止。

酷刑二:枭令——就是把犯人的脊骨用铁钩子吊起来,然后慢慢上升,吊起来示众,一时半会还死不了,这得有多疼,自己去想。

酷刑三:称竿——把犯人绑在杆子上,然后另一头挂上石头,慢慢的人的骨骼就被撕裂了。

酷刑四:抽肠——把犯人绑在杆子上,然后用铁钩子后入,把肠子勾出来,再在杆子的另一头挂上石头,在弹力的作用下,人的肠子就全部被勾出来了,具体请参照杠杆原理。

酷刑五:剥皮——这就是咱们在前面所提到的,把贪官的皮剥下来做成麻袋,但是怎么剥呢?这里面有个讲究,就是在人的头上开一个小口,然后往里灌盐水,犯人在盐水的刺激下,自己就会顺着头皮上的小口把自己的皮剥下来。

洪武年间,先后经历了李善长、胡惟庸、蓝玉、郭桓等大案,到了洪武28年,满朝文武在大案的牵连这几种酷刑的作用下都已经换了一茬。

当时很多读书人宁可做一辈子农民也不愿意去做官,因为在朱元璋时代做官简直是太危险了,动不动就被做成麻袋了,动不动就被五马分尸,腰斩了。即使在这种种的酷刑的威慑之下,朱元璋仍然不放心,还设立了十三道御史、六科给事中,处处设防,纠察百官。

“惹不起,老子还躲不起吗?老子不当官总可以了吧!”别说,还真不可以,当时官方政府独具匠心的颁布了“诽谤朝廷罪”、“戴死罪办事”,前者就不用说了,后者更是明朝的一道奇观:被判死罪的官员先给下面跪着的犯人判死刑,自己再到朱元璋那里去领死。王才子名声在外,在这种情况下,想不当官都不行,徒唤奈何?

后来的事情,王才子无奈的去做了官,多年以后传来消息:王纲在广东增城征讨苗人的战役中光荣殉职。

王纲的儿子王彦达,也就是阳明先生的五世祖,当时年少,听闻父亲战死沙场,千里之外,奔赴增城,用羊皮裹着父亲的尸体回家。王纲虽然官做的时间不久,但是毕竟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大义不亏。这时朝中御史郭纯将他的事迹报告给了朝廷,朝廷抚恤将士,便下令在增城为王纲设置庙祀,王彦达年少,经过此事打击,发誓终身不进仕途,专心致志的当隐士,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号------“秘湖渔隐”。大致意思就是,在一个不知名而且非常偏僻的湖泊上,整日过着打打鱼、作作诗的隐士日子。

王彦达虽然终身不进仕途,但是毕竟是诗书之家,对于儿子的教育那是抓的非常紧,丝毫也不敢怠慢。王彦达生了阳明先生的高祖王与准,史书记载,王与准“精《礼》、《易》、尝著《易微》数千言”,一看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是一个名声在外的有才之人。

王彦达在才学上以及人生经历上都几乎步了他爷爷王纲的后尘,一个是做官,另外一个跟他爷爷有一个同样的爱好就是算卦。永乐年间,朝廷推举“遗逸”,什么是“遗逸”呢?大致就是忠心贞节之人的后代,但是不能是一般的后代,还要符合一个“逸”字,简单来说就是有才,合起来就是“有才能的忠节臣子之后”,王与准很不幸的全部符合条件,当即被举荐,但是有了自己爷爷的悲痛例子在前,再加上自己父亲长时间的耳提面命、潜移默化、渐渐熏陶,王与准死活不愿意做官,无论你怎么说“不当官就是不行”,而且现在已经是永乐年间,社会渐渐稳定繁荣,白色恐怖虽然还有,但是跟洪武年间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最终在这一点上,王与准没有步他爷爷的后尘,没有去做官,效仿父亲,隐居山林,也给自己取了一个号“遁石翁”,这“遁石翁”跟他老爸的“秘湖渔隐”还真的不是一个风格,“秘湖渔隐”无论怎么说也有一股清俊之气,但是这“遁石翁”怎么看都有些“下里巴人”的感觉,不过这也说明了王与准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而且“翁”这一个字还凸显了长寿,王与准终其一生也是没有做官,效仿他的爷爷算卦,也是自得其乐,乐得其所吧。

转眼就到了阳明先生的曾祖,曾祖王世杰,王世杰的老爸王与准一生做隐士,但是他倒是比较开明,举荐他做官的那一个人眼看说不动王与准,便打起了他儿子的主意,“匹夫不可夺志也”,我说不动你,但是你最起码也要给我个说辞,“你们一家子都当隐士,也太不给朝廷面子了,不如让你的儿子代替你出仕?好让我回去交差啊!”于是王与准便将自己的儿子王世杰推荐过去了,王世杰经过了祖上三代坚决当隐士的经历,到了他这一代,他也决定改变了,毅然出仕,以明经供太学卒。但是王世杰也有一个自己的“号”,人呼“槐里子”,翻译过来也就是生活在一群槐树里面的一个人,可见王家到了王世杰这一代,虽然已经倾向于入世,但是骨子里依旧流淌着“隐士”的血液。

终于要说王阳明的爷爷啦,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号竹轩,就是那一位喜欢竹子的竹轩公,历史上著名的“阳明格竹”,阳明先生格的就是他们后花园的竹子,这些竹子就是他爷爷王天叙种的。历史记载王天叙“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说白了就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骚人墨客,所著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于世,封翰林院修撰。

王天叙的儿子,王阳明的老爸王华更是了不得,王华,字听辉,别号实庵,晚称海日翁,尝读书龙泉山中,又称龙山公。成化辛丑,赐进士及第第一人,进士及第第一人是什么概念呢?这就是我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状元”。

历史记载王天叙和王华,两个人皆赠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追赠新建伯,王天叙和王华在阳明先生的早期成长经历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负面作用”,当然孩子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怎么能说是负面呢?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这种生活环境可谓得天独厚的优渥,但是偏偏我们的王圣人不是一般的孩子,那他的爷爷和他的父亲就悲催的做了一次“陪练”,以致后人每每提及,总是不由自主的会往“负面”想,究竟如何负面的,在接下来的文章当中会为大家细细道来。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7-29 12:00:50
希望这篇帖子能够成为传播阳明心学的一个基地,欢迎大家带来踊跃发言探讨,本人以传播阳明心学为己任,欢迎交流????????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7-30 09:52:22
第一章|||第二节:乘云降世,圣人语迟

华夏几千年来有一个传说,人人都信。这个传说就是:凡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或者注定在未来非常有名的人物,那么他妈妈生他的时候,都不简单。所谓不简单,是他妈妈生他的时候,他的家人总要碰到些怪事,或是看到些怪光、或是听到些怪声怪调、或是做些怪梦……总之非常神奇。中国人认为这些奇特的征兆是“祥瑞”,是“生有异禀”。

所以,按照这种说法,一个人到世界上来,若来得稀松平常,那就前生注定没发展,那么你的今生也就只能呵呵了。所以,看到这里,应该赶紧到厨房去,问问你妈,你生下来的时候,她跟你老爸有没有碰到些怪事?看到些怪光?听到些怪声怪调?或是做了些怪梦?

如果她说没有,你千万要拜托她仔细想想看,如果实在一点也没有印象,那你就糟啦,你这辈子,估计很难成为大人物了。这样你可能有一些不服气,且不要不服气,举例为证:

老子——传说他老先生生的时候,是骑着一头白色的鹿到妈妈肚里的。

孟子——他妈妈生他,梦神人攀龙凤,自泰山来。邻居看到五色云,罩住孟家。

萧何——他妈妈生他,是“感员星之精”。

张良——他妈妈生他,是“感弧星之精”。

樊哙——他妈妈生他,是“感狼星之精”。

李白——他妈妈梦到“长庚星”跑到怀里来。

岳飞——他生的时候,屋里飞来一只大鹏鸟,所以他的名,就叫“岳飞”;他的字,就叫“鹏举”。

文天祥——他生的时候,他的爸爸(这回不是妈)梦到文天祥乘着紫云而下,所以他的名字,就叫“云孙”。

张居正——他妈妈梦到青衣童子绕床,因而怀孕。

郑成功——他生的时候,他妈妈梦到在岸上看大鱼,一船冲上来,冲到肚子里。

曾国藩——他生的时候,他的曾祖父(这回不是爸)梦到一条“神虬”从天空下来,全身发金光。

上面随便举的例子,都是跟历史上的大人物有关的“征兆”,你看了,一定觉得很妙。可是,更妙的还在后头。历史上,比上面这些大人物更尊贵的人物,是皇帝,关于皇帝的征兆,也就更多。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是“天子”。既然所谓天子,来头应该更大,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天子的来头吧:

夏朝第一个帝王的时候,郊外有青龙。

商朝祖先的妈妈在野外洗澡时候,正巧有一只鸟下蛋,她捡来吃了,就有了孕。

周朝祖先的妈妈在野外玩(好像他们的妈妈都喜欢在野外玩),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她在脚印上踩了一下,就觉得有孕了。后来生了儿子,她认为不吉祥,就把儿子丢在路上。可是,路上马走过来、牛走过来,都躲开这个儿子,不敢碰到他,于是这个妈妈又把儿子带到树林里,放在一条结了冰的河上,可是这时候,有鸟飞过来,用翅膀遮盖这个儿子。天意已明,这个妈妈感到她的儿子不简单了,就把他抱回家里来。

周朝的武王建国的时候,有白颜色的鱼,跳到武王的船里面;又有红颜色的乌鸦,表示“祥瑞”。

秦朝祖先的妈妈在织布的时候,有鸟下了蛋,她捡来吃了,就有了孕。

汉高祖刘邦,他妈妈常常在野外的大湖边睡觉,梦到神仙。一天,她的丈夫去看她,却看到有龙趴在她上面,她就有了孕,生出汉高祖来。汉高祖长大后,喝酒后睡觉,有人看到他上面有龙(龙是“天子”的象征)。

光武帝刘秀生的时候,有满屋子红光。那一年县界长出嘉禾,一茎九穗。所以起名“秀”。

孙策孙权,据《搜神记》记载,吴夫人怀孙策时,梦见月亮飞入怀中,怀孙权时又梦见太阳入怀。孙坚听过夫人的说法后,喜不自胜的断言“日月乃阴阳的精华,是极为富贵的象征”。

魏文帝曹丕生的时候,有云气青色;同如车盖,整天罩在他头上。

隋文帝杨坚,他妈妈生他的时候,一屋子紫气。来了个尼姑,说这小家伙不简单,帮忙照顾。他妈妈抱他,忽然看见他头上生出角来,浑身长出鳞片,吓得把他掉在地上,尼姑跑进来,说,小朋友给吓到了,将来他得天下要晚一点了(他得天下时,已四十八岁)。他手上有个“王’字,但不知道在哪一手。

唐太宗李世民生的时候,有两条龙在房门外玩,连玩三天。李世民四岁的时候,有个书生说会看相,看了李世民,说有天子相。唐高祖怕泄漏,要杀这书生,可是书生忽然不见了。

后唐庄宗李存励,他妈妈怀他的时候,“常梦神人黑衣拥扇夹侍左右。”生的那天,有紫气从窗户冒出来。

宋太祖赵匡胤,也照有红光不误,他妈妈生他的时候,“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元朝太祖铁木真生下来的时候,手握一把血块,像红色的石头。明朝太祖朱元漳,他妈妈怀他的时候,梦到神送一药丸,放在掌中有光,吃下去,醒了,口里有香气。生的那天,红光满室,夜里光露出来,邻居以为着火了,跑来救。

以上这些例子表面以及所谓的“事实”不断的证明,“祥瑞”表示这个人的来头不小,背后有天地撑腰。一个人一出生,就跟天地搭上关系,自然就得天独厚,不由你不另眼看待,不由你不服。

那祥瑞之外是什么呢?那就是身体上的不一样,换句话说身体也是天赋异禀,所谓“圣人皆有异表”。

伏羲——人身蛇首,神农人身牛首;

黄帝——龙颜;

帝曾——骄齿;

尧——眉八彩;

舜——目重瞳;

禹——耳三漏;

汤——臂三肘;

文王——四乳;

武王——望羊;

汉高祖——左股七十二黑子;

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

司马懿——面正向后,而身不动,鹰视狼顾;

晋元帝——白毫生于日角之左;

南北朝陈武帝——日角龙颜,垂手过膝;

唐高祖李渊——体有三乳;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翻翻古书,就不难碰到。

在所有来头可不小的“祥瑞”和“异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孔老夫子出生的征兆。孔夫子的妈妈到野外玩,玩累了,就在野地里睡起来。做了梦,梦到黑帝和她性交。醒来就有孕,生下孔夫子。孔夫子生有全套异象:双龙绕室,五老降庭,长得海口、牛唇。虎掌、龟脊、头像尼丘山,名字就叫孔丘。胸前有“制作定,世符运”六个字。照古史说法,孔夫子是商汤的后人,五帝轮流做,本来该轮到商汤的后人的,可惜孔夫子被早生贵子,生在周朝,水火相冲,时不当令,所以只能为未来的汉朝制作法典——六经,自己不能做帝王,反倒帮了别人做了帝王,孔夫子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

征兆是中国人五千年来的只此一家大传统,它的历史太深太远,这些以至于到现在这些“祥瑞”和“异表”依然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么数百年不出的王圣人出生时又有什么“祥瑞”和“异表”呢?要知道,在官方说法中,王阳明可是与孔子、孟子、朱熹并成为孔孟朱王,是儒家思想发展当中四位跨越数千年的代表性人物,所以王圣人的出生自然也是非同凡响!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7-30 23:25:52
第一章|||第二节:乘云降世,圣人语迟(下)

先说“祥瑞”征兆,王圣人妈妈怀孕十四个月没有分娩,怀孕时间长于正常时间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并非没有先例,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便是《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哪吒是殷商末年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第三个儿子,金咤、木咤的弟弟,是灵珠子投胎。母亲殷夫人怀孕三年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李靖以为是妖怪,就用剑劈开,里面的婴儿正是哪吒。

话说王圣人在母亲的肚子里已经待了14个月了,愣是没有出来,他的父亲王华感到非常奇怪,时时警觉着自己的这个儿子会突然间降临,伴随着这样一日一日的的紧张和等待以及未来的高考压力,估计这位未来的状元大人已经快要神经衰弱了。就这样突然一天夜里,祖母岑氏就开始做梦了:梦到了三位神仙,这几位神仙都穿着绯玉做成的衣服,其中两位在彩云深处用鼓和笛子演奏着美妙的音乐,另外一位脚踏一片紫云,怀中抱着一个孩儿,笑脸盈盈从高空中徐徐而来,慢慢的落在了王家的家门口,并将孩子送到了祖母岑氏的手中,祖母接过孩子,还没来得及欣赏神仙飘然而去的绝逸风姿,顿时产生了警觉,就醒了,睁开眼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回味刚才梦中所发生的美丽梦境,就听到小孩子的哭声从王圣人的妈妈房间里传来。

就这样,便随着神奇的“祥瑞征兆”,我们的王圣人降临到了这个世上!

天不生阳明,万古如长夜!万古长夜的第一缕光就这样在神州大地上出现了!

祖母岑氏将自己所做的梦境告诉了王家这个时候的大家长竹轩公王天叙,这个时候的王华在家中功名未就,地位自然比不上他老爸,于是王圣人的爷爷开始细细的揣摩这一件事,王天叙“性爱竹子,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夜吟诵其间”,颇有魏晋遗风,王天叙结合着祖上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周易》学说揣摩良久 ,认为这是一个大大的祥瑞之兆。

既然是祥瑞之照,喜得麟儿,老爷子开始发话了,因为孩子是伴随着祥云出世,那就要把上天的恩惠牢记于心,所以在取名字上一定要打上这个梦的印记,孩子就取名“王云”。老爷子是一家之主,一言九鼎,就这样王云这个名字就伴随了王圣人的童年。

我们中国人有了喜事总是喜欢和大家分享,王家人也不例外,伴随着王云的出生,王云出生的梦境也被传的十里八乡都知道了,十里八乡的人也都觉得这是一个上天赐予的祥瑞之兆,加上王家在当时乡里也是首屈一指的望族,众人一合计就把王云出生的那栋房子命名为“瑞云楼”。

这些都是王圣人出生时候的“祥瑞征兆”,所谓“圣人皆有异表”,那么王圣人的“异表”在哪里呢?

偏偏王圣人小的时候长的除了可爱一些、清秀一些、眼镜比别的孩子大一些之外,还真的就是没有什么“异表”,不过王家人也不在意这些,毕竟孩子出生的时候已经天降祥瑞,做人应该知足。

但是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王家人开始发现不对劲了,王云这孩子不会说话,这可把王家人给急坏了,难不成这孩子是个哑巴?

不爱说话的小孩子并不少见,一般这种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智障或者天生聋哑,另外一种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儿童。天才儿童不爱说话,但是大脑确实一刻不停的高速运转当中,根本没有功夫搭理其他人,所以才懒的开口。

王家人坚信王云这孩子一定是属于后者,但是时间久了心里面也打嘀咕,开始一天天怀疑起来自己,就这样一直到王云长到了五岁。

王云五岁的一天正在跟一群小孩玩耍,过来了一个慈眉善目的和尚,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来了周星驰电影《功夫》当中的那一个经典桥段。



主人公阿星回顾他与武学结缘的情景是这样的:大街上突然冒出个邋遢道人,手持一册《如来神掌》喊他驻脚说:小弟,你有道灵光从天灵盖喷出来……年纪轻轻的就有一身横练的筋骨,简直百年一见的练武奇才啊,如果有一天让你打通任督二脉,你还不飞龙上天,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个桥段本是珠玑妙汇之语,大概是电影的总纲。可由于大家早已贯看了的“武侠剧”的台词套路,反而变成了笑点,显得格外滑稽。笑过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个台词有啥滑稽的?本身就是这么回事嘛!

其实我们很容易理解,他说的“灵光”指的就是元神之光、自性之光。表面上看起来邋遢道人是在跟小孩耍浑,实际上却是借他之口来说:我们贵为人身,生来天真,灵台清明自然神光充盈,元气未泄自然筋骨横练,此时修炼名为“上德”,是人生逆转尘流的绝佳时机;清静烂漫,无为而为,自可亲近上道。奈何家长个个都是“催眠师”,教师鲜有不是“颠倒人”,故而人生百年,童真一现,我们大都懵懂地路过了自己百年中甚为珍稀的“练武奇才”阶段。

邋遢道人即是本师:邋里邋遢,无垢无净,说它混沌,分外清明。他知道人人具足,所以谆谆善诱,广启善根;看似专骗小孩,实际上专与纯真德厚之人结缘。

我们的王圣人也遇到了这样一个人,话说这个慈眉善目的大和尚对一群孩子谁也不搭理,径直向王云走了过去,到了跟前,把王云从头到脚细细的打量了一番,然后故作深沉,笑颜盈盈,用手掌摸了下王云的大脑袋,说了一句:“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然后就走了。

王云瞪着他那圆咕噜的大眼睛不知道这个大和尚讲的是什么意思,众人也是不解其意,最后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王家的大家长王云他爷爷王天叙。

竹轩公又结合着祖上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周易》学说揣摩良久,突然大悟,眼前一亮:“云者,说也。好个孩儿,道破了天机,天机不可说,即不可云,云这个字不适合这个孩子,王云这孩子果非凡人!”。心念及此,竹轩公当即决定给王云改名字。

就这样,“王云”这个使用了五年的名字在王圣人五岁那年便退出了历史舞台,“王守仁”正式宣告诞生。

话说也是神奇,改了名字以后,我们的王圣人便能够开口说话了。

王守仁跟王云果然大不一样,王守仁约摸着六岁左右的一个下午,他妈妈郑氏坐在床上做针线活,他老爸全神贯注的准备着高考,竹轩公呢则坐在一堆竹子中间得意的吟诵着自己那些自以为能够传给后世的文章(可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竹轩公究竟留下来了哪些好的文献,汗),正在物我两忘之间,这个时候王守仁跑到爷爷那里也突然吟诵了起来,吟诵的正是竹轩公曾经读过的书,“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竹轩公大为惊讶,看着王守仁洋洋得意、一本正经的样子,而且对于那些书竟然能够做到字字准确,便问道:“你是怎么会背诵这些书的?”

王守仁昂起了他高傲的小头颅,说道:“你天天在这里吟诵,当你吟诵的时候,我就已经默默的记在心里了!”

竹轩公和王华以及郑氏全部呆若木鸡,惊愕不已,忽而欣喜若狂,“守仁果然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儿童啊!”

就这样在王守仁十岁的那一年,父亲王华被竹轩公压制太久,这一次终于扬眉吐气了,这一扬眉吐气不要紧,竹轩公也感觉到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的家长位置估计快要保不住了。

十有七年辛丑,先生十岁,皆在越。是年龙山公举进士第一甲第一人。也就是说这一年父亲王华高中状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想一想那“御赐游街,他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蟒袍,手捧钦点皇圣诏,足跨金鞍朱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欢声雷动,喜炮震天,遍街张灯结彩。到处人山人海,气势非凡,热闹异常。”

王华终于扬眉吐气了!

就在王华中状元的第二年,也就是王守仁同学十一岁的时候,他们全家搬到了京师去住,从此王圣人开始了自己在帝都的生活。

当然也伴随着更加精彩的故事,且听后面慢慢道来……

**************************************************
注:周星驰功夫那一块来自:

微信公众号:乡斋樵歌(ID:sirmo2-being)
《从星爷的《功夫》看高手中的高高手》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7-31 19:35:34
第一章|||第三节:少年孟浪,立志成圣(上)

王圣人的父亲王华高中状元,在帝都跨马游街、一举成名天下知之后,又回到余姚衣锦还乡了一番,王天叙这个时候也是非常的老大安慰,毕竟自己的儿子“文曲星”下凡,高中状元,几代人的祖坟上都冒了青烟,想着自己的这个王家大家长的位置是肯定保不住了,谁让自己的儿子这么争气呢。

王华在家乡大宴宾客,在十里八乡做了好几场成功学的讲座之后,便准备在朝廷规定的时间内定期之内赴京履职,王华本想载着自己的一大家子人一起迁往京师,但是仔细盘算下来,发现可操作性实在不高。

首先,王家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名望之家,家大业大,需要搬迁的东西那叫一个多啊,别的不说,自己的父亲王天叙在后花园种了几十年的竹子就搬不走,而王天叙又是一个爱竹如命的人,恨不能把自己的整个后花园整片搬往京师,这种情形可以参见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苏察哈尔灿准备赴京考武举时候举家搬迁的场景,但是这个儿子实在是做不到啊!

其次,父亲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这么多年,怎么能说搬就搬,故土乡情,总是心中情节所在,这一去京师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归乡,王华一方面安慰父亲,说自己在北京买的房子可比老家的大多了(虽说“长安居,大不易”,但是谁让王家有钱呢!),到了北京之后您老人家还可以在后花园种更多的竹子,北京天气好(那个时候还没有雾霾),日光充足,那里的竹子比老家的长得更大更高更密,另一方面心里面决定还是给自己的父亲足够的时间让他在家乡好好缅怀一番。

朝廷给的报道时间不能够耽搁,王华必须尽快赴京履职,一大家子人合计之后,决定王华先轻装上阵,赶赴京师,按期履职,父亲王天叙断后,带着一大家子人和行李包裹徐徐出发。

王华率先到达了京师,王天叙在自己的后花园深情的凝望着自己种下的竹子,又邀请自己的至交好友在后花园竹林之中纵情豪饮了几番之后,依依不舍的扶老携幼向京师出发。

这一年王守仁十一岁,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余姚,跟随着自己的爷爷王天叙、祖母岑氏、母亲郑氏举家出发搬迁前往帝都。

王天叙“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是一个典型的风度翩翩的骚人墨客,从家乡余姚至京师千里之遥,王天叙又不用赶着去办公,可不想快马加鞭的赶时间,毕竟这沿途的大好风光也是要好好欣赏吟诵一番的,说不定就有几篇文章才情极高可以流传千古呢!

事实证明,王天叙真的是想多了,自己没有在沿途中留下绝妙诗文,反而成就了自己的孙子,年仅十一岁的王守仁。

话说,这一天王天叙一家路过金山寺,找到了自己非常称心的至交好友,恰逢自己的儿子高中状元,人生得意,众人也合计着为竹轩公接风洗尘,好好庆贺一番。王天叙得意之余便带着自己的孙子王守仁去赴酒宴,准备纵情恣意一下。

王天叙的好友也都是一帮文人墨客,就在大家酒过三巡、风月俱佳的时候,众人来了兴致,开始了一件文人墨客聚会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即兴作诗。

当大家一一发表了自己的诗作之后,终于轮到王天叙了,王天叙也是憋足了劲儿准备留下一首才思极佳的诗词,不过可能是准备不足,也可能酒喝的太多影响了思绪,也可能是儿子高中状元给自己的压力太大,王天叙这个时候愣是一个字也憋不出来,眼看着自己的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王天叙不由得头上沁出了微微汗珠。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我们的王圣人隆重登场了,本着为爷爷解围的高尚情怀,王阳明吟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纱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这就是王圣人人生中第一首流传于世的《咏金山诗》,一首过后,满座皆惊,这小孩如此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才气,“果然不愧是状元之后,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众人细细品来,更觉不一般,意犹未尽,也想多考察一下这位小神童,便让王守仁以《蔽月山房》为题再做诗一首。

王守仁细想之后,只听娓娓道来: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边是王守仁在十一岁的时候流传于世近千年依然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蔽月山房诗》。

众人这一下更是惊诧异常,皆道才思异于常人,赶忙着当着王天叙的面把孩子好好夸奖了一番,顺便把王守仁祖孙三代都大大赞扬了一番,听得王天叙心里面那是一个美滋滋啊。

在这里必须将这两首诗做一番全方位比较的解读,从中也可知我们的王圣人在十一岁的时候脑袋瓜里面究竟在想一些什么,也可得知王圣人未来思想发展的些许脉络。

第一首《咏金山诗》,翻译过来就是:从远处看,金山寺就一点儿大,像一个从水底打出水面拳头一样,又像是喝醉了酒的一个风流洒脱之人在微风抚慰的薄纱之中依偎着高台上的明月,吹着玉萧演奏着美妙的音乐,这音乐连水底的龙王都听得如痴如醉,隐隐若睡。

才情奇高,奇思崛起!

更何况是出自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之口!

再来看看第二首,第二首基本上不用翻译就能够知道是什么意思,相对于第一首而言,意境确实不怎么高,但是这首诗确是两首诗中最为后人所奉诵的,是王圣人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为什么?因为这首诗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对当时的人来说那简直就是石破天惊、开愚启昧,放眼当时能够真正读懂这首诗的人别说是凤毛麟角,简直可以说几乎没有。

没错,这首诗展现出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接触到并深入生活的辩证法!

想到这一层这下就真的厉害了,王圣人在十一岁的时候已经可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但是对当时的王圣人来说,估计自己也是懵懵懂懂,完全没有形成辨证体系,至于这首诗是怎样吟诵出来的,恐怕是历史机缘。

金山寺作诗,王天叙的一世英名在自己孙子的及时救场之下算是保住了,也让王天叙更加深刻的相信自己的这个孙子绝非常人!但是经过这样的打击,王天叙意兴阑珊,再也没有兴致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了,便心无旁骛的找他儿子去了。

王守仁来到了帝都,他的父亲状元王华秉承着王家教育下一代的优良传统,也为了王守仁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便花了一大笔的“择校费”把他送到了一所师资力量非常雄厚的学校去读书。

王守仁在读书期间历史上用了四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状态——“豪迈不羁”,从此也可以看出,王圣人虽然到五岁才会说话,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内向的,但是也是一个内外反差比较大的孩子,要知道在帝都这样一群达官贵人的后代中想做到豪迈不羁,那是需要很大的实力的。这下子可把王华给愁坏了,以致“常怀忧”,为自己这个儿子感到忧愁。

有一天,王守仁跟帝都的同学走在长安街上,正在展现自己小小男子汉的领头羊风范、男子气概之时。这个时候又过来了一个相面之人,话说王守仁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高人”来指点自己,五岁的时候来了一个大和尚,现在又来了一个看相的,或许随着王守仁的正常发育,现在已经有圣人之相,“圣人皆有异表”嘛,也或者王守仁确实是长得非常帅,是那一种“鹤立鸡群”的帅吧。

这个相面的人看到他,非常惊异,径直向王守仁走了过来,细细端量一番,对王守仁说道:“吾为尔相,后须忆吾言: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 。”意思就是:“我今天给你看相,你需要记住我今天说过的话,当你的胡子长到衣领时,你就入了圣境;胡子长到心口窝时,你就结圣胎了;胡子长到丹田(小腹处)时,你就圣果圆满了。”

这件事情究竟是真是假也不可考,但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基本原则我们来看这几句话,会发现这几句话精炼地概括了阳明先生的一生。所以王圣人的胡子最后是长到了小腹处那么长吗?但是现在看看王圣人的画像胡子虽然很长,但是好像胡子也没有长到心口窝那么长嘛,在历史上王圣人的胡子究竟有没有那么长不要紧,但是从入圣境到结圣胎再到圣果圆满,确实是精准的概括了阳明先生的一生。





我们的王圣人深深的记住了这位相面的人说的这一番话,觉得跟这个看相的那真是相见恨晚、千里马遇到了伯乐、“一老一小二友,高山流水”!

每每想起这个看相的都有一番感触,“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再也无法忘记你双眼”,不能忘记的不仅仅是你的双眼,更是你说我会成为圣人的“海誓山盟”!

王圣人在见了这位相面人之后经常看书的时候就对着书本傻坐着,静静的思考他说的这一番话。而我们的王圣人也是一个受人点化之后便立刻开窍的人,这一开窍不要紧,王守仁便树立了自己一生的志向。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1 22:34:51
第一章|||第三节:少年孟浪,立志成圣(下)

一天,课业结束之后,王守仁一个人来到班主任的办公室,找到正在忙着批改作业的班主任,准备就人生问题展开一番深刻的对话,班主任看到王守仁一脸慎重的样子,马上摆出传道受业解惑的姿态准备好好的回答王守仁提出的问题。

只听王守仁出语问道:“什么是一个人一生当中第一等的事情呢?”

班主任听到这个问题,心中盘算良久,究竟该如何回答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提出的问题呢?再说自己对这孩子又不了解。班主任细细的打量问罢这一个问题之后的王守仁说道:“人生中第一等事当然是要像你的父亲一样,勤奋读书,他日登科入仕!”

细想这一个问题可不简单,也就是说现在的王守仁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问题了。但是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他的班主任给出了今天我们大多数老师都会给出的一个答案,那就是要好好学习,天天上上,考上重点大学。

班主任给出了一个自己还算满意的答案,期待着王守仁的反应。

王守仁既然敢于问出这样的问题,必定是有备而来,只见王守仁思考了一会儿,脸上显现出一丝怀疑的神态,但是顷刻不见然后便恢复坚定之态。

王守仁对着班主任作了一揖,抬头看向班主任,直视班主任的双眼,目光坚毅,说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

字字千钧!

这下可真的把班主任给雷到了,班主任想过这小子会说出一千种自己的想法,但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王守仁的志向竟然是“做圣人”!要知道古往今来,圣人都是超越所有帝王将相的存在。

在这里必须科普一下什么是圣人?

古往今来,在各个领域都形成了所谓的圣人,而这些圣人也获得了世人的认可,比如酒圣——杜康;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武圣——关羽;谋圣——鬼谷子等等,但是这些圣人其实都是世俗领域的“圣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的“圣人”是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道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孔子、孟子;佛家的释迦摩尼、达摩;基督教的耶稣,这些人可以说是受到世人公认的“圣人”。

再看圣人的“聖”字,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

华夏数千年之中能够得到世人公认的“圣人”也就那么几位。

孔孟老庄肯定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在这里必须要提及一位被后世冠以“圣人”之称的人,因为此人是否为圣人,争议极大,需要专门拎出来说。

这个人就是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按照圣人的定义,“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才德全尽谓之人;“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对照朱熹的“圣人”之名,在这里只想说“朱子”恐怕还担不起“圣人”之名,诚然朱子的学问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为三朝的官方哲学,在官方说法中,朱子在“才”这一方面可以说具备圣人的要求,但是朱子于“德”、“人格”方面,实在是让世人不敢恭维。

其实朱熹这个“圣人”官方与民间说法一直存在巨大差异,也是“圣人”行列争议最大的人,这也是华夏文化之中一道神奇的风景,他那些民间传说究竟是否属实在这里且不过多讨论,但是在民间声明如此之狼藉也并非都是空穴来风。因为朱圣人声誉太差,其实也间接的影响了朱熹之后的圣人“王阳明”的“圣人之名”,虽然按照“圣人”的定义,王阳明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是真真的当之无愧的“圣人”,但是阳明先生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在世俗眼中像孔孟一样坐实了“圣人”的称谓。

事实上,朱熹的学说与阳明先生的学说鲜明对立,阳明心学的形成以及全面发扬光大都受朱熹学说影响最大,虽然两种学说针锋相对,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可以说没有朱熹学说就没有阳明心学,后面的文章中会为大家一一道来。

在这里为了满足大家,先说一些:朱熹讲究“格物穷理”,可以说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而阳明心学讲究“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可以说是“唯心合一的思想个性解放觉醒”,其实这也是为何元、明、清三朝统治阶级为何一直追捧朱熹而打压王学,王学诞生以后,阳明心学的代表传人张居正全力打压王学,清政府更是全面否定王学。其实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不难理解,国人如此之多,是大家都在那里“格物穷理”好呢?还是大家都“解放觉醒”好呢?

朱熹为何民间声明如此之狼藉,阳明心学为何被严重低估,其实在这里现在大家应该隐约知道答案。

先在这里浅尝辄止,现在进入正题。

话说王守仁在说出自己的理想之后,班主任深感这个理想的可操作性实在是不高,数千年之中,也就那么几位算是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时代!

老师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一定要告诉状元大人。

王状元本来就对王守仁这孩子整日忧愁,这下听到了这小子的远大理想,纵是见识绝顶,也是被雷了一个七窍生烟、五雷轰顶,想着是必须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小子的时候了。

这一天王华处理好公文,早早下了班,在大厅里面边喝茶边心里面细细盘算着该如何找王守仁的茬。这个时候王守仁刚好放学回来给王华报平安,王华就顺势把王守仁给留了下来,王守仁隐隐能感觉到父亲那严肃的脸庞,心中暗叫必有“大事”发生。

王华留住了王守仁,半晌也没有先发话,只是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应该是惊讶于王守仁的崇高理想,王华第一次好好的审视自己的这一个儿子,把王守仁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用看的人发毛的眼光好好的看了一遍,只看还不够,还边看边围着王守仁转了两圈。

王华现在在十来岁的王守仁眼中还是异常高大伟岸,严肃沉默起来那一股高山般的威压时常都让王守仁喘不过气来,就这样空气中的气氛凝固了一段时间。

王华面对着这个可能会成为未来“圣人”的人,怀着对圣人的敬畏,也是尽力把自己心里的火给压着,不让它马上发作,半晌之后,王华终于出声了,发出了一句低沉、深长而又怀疑的一句话:“听说你想做圣贤,对吗?”

王守仁倒吸一口凉气,惊闻父亲突然有此一问,不敢看向自己的父亲,沉默之后,王阳明顿出了两个字:“是的!”

这下王华是真的压不住自己的怒气了!

“幼稚!你知道圣人是什么吗?为什么做圣贤?如何做圣贤?”

这一连三个what、why、how的发问,一下子就把王守仁给问懵了,现在在王守仁的心目中做圣人还只是一个朦胧的远大概念,这三个问题一经问出,王守仁是万万回答不上来的,因为这是需要王守仁花费一生的时间去解答的问题。

“孩儿不知!”

“什么都不知道,黄口孺子,口出狂言!你是铁了心想要做圣人了吗?”

“是的!”

王华看着比自己矮上一截的王守仁异常坚定的样子,心想现在是为父拯救这个孩子的价值观的时候了。

王华压低声调,说道:“守仁,你还小,‘圣人’断非你所能轻易为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

王守仁回道:“不知父亲所说之眼前事是否为读书?我自问已经熟读四书五经、百家之言,但却从书中苦苦无法寻找‘如何做圣人’的方法,我自问想要积跬步积细流,但却不知这跬步和细流为何物?孩儿不解,还望父亲指点!”

王华经此一问,心中震慑,这孩子所为所思早已经超出了一般孩子太多,本想引导者王守仁向兢兢业业做学问这条路走,没想到反被这小子将了一军,问起了自己“如何做圣人?”

华夏数千年历史还真没有过怎样做圣人的经验,这个问题也真是为难王华了。

王华不知如何回答,心中思索良久,问道:“书房很闷吗?”

王守仁点了点头。

“那我带你去关外转转吧,天地之辽阔,人生之豪情快意,在关外你都可以感受到,希望这次关外之行能够让你让我都想明白一些东西!”

就这样,父子之间的这一次正面交锋以折中的方式告终,王守仁没有放弃自己心中所坚持“做圣人”的理想,王华也没能看到王守仁规规矩矩的按照世俗的方向发展,两人都是各退一步,选择暂且放下矛盾,大家一起出去旅旅游、散散心……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2 21:50:47
第一章|||第四节:壮志豪情,跃马扬鞭(上)

王华所说的关外就是居庸关,敏锐的他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同寻常,书房已经容不下他,王华便决定带他出关去开开眼界,王华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承诺。

居庸关,作为北京的咽喉,居庸关依山起势,巍峨雄壮。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 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当年朱元璋怕北元卷土重来,出巨资让徐达、常遇春督造“居庸关防御体系”,可见此地之重要与凶险。

千古文人侠客梦,王华深深知道这一点,也是希望这次出游塞外可以让王守仁的价值观发生一些改变。

这一年王守仁十三岁。

王华虽然决定带王守仁出游塞外,但是心里面还是希望王守仁按照世俗的道路上走,“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所以其实这只是王华为了安抚自己这个儿子的权宜之计,虽然答应了王守仁,但是具体成行时间并没有确定下来。

恰逢在王守仁十三岁这一年,王守仁的母亲、王华的结发妻子郑氏去世,“谁眼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大人去世的痛苦从古至今都是人生大痛楚,“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更何况对于十三岁的一个孩子呢,王守仁“居丧哭泣甚哀”。

因为母亲去世以及父亲王华的故意搁缓,王守仁出游塞外的计划便搁浅了,这一搁浅就是两年。

两年之后,王守仁十五岁,王守仁已经接受母亲的离世,一方面想要纾解亲人离世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想要追寻自己心中的“圣人梦”,父亲王华也想着是兑现自己承诺的时候了,在父亲的默许下,王守仁奔赴塞外。

王守仁纵马塞外,登上烽火台。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深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乡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随着王守仁在塞外时日渐长,一首一首风光雄浑、壮志旖旎塞外诗篇的意境也是拾梯而上,王守仁望着万里晴空之上自由翱翔的雁阵,洪武年间的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经的风云岁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沙漠上强烈的阳光照射得王守仁的双眼噙满了泪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谁能感受到他此刻沙场秋点兵、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之情?谁能理解他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志情怀?

当时的居庸关外早已不是朱棣时代的样子,鞑靼骑兵经常出没。

1449年,明朝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明英宗被俘,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无数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军火武器研发亦被大大阻碍;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明英宗复位后更是杀了以于谦为首等众多权臣,导致明朝军政在土木之变之后第二次断层。

王守仁出游居庸三关,壮志豪情,又想到国仇私愤,年少的王守仁衔耻振奋了,“慨然而有经略四方之志”!

“或许我真的可以在关外寻找到成为圣人的方法”,年少的王守仁不忘初心的也这样想着。

敢想敢干,年仅十五岁的王守仁行动了!

史载王守仁“询诸夷种落,悉闻备御策;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 也就是说,一方面王阳明学习方法论,王守仁遍访边境的少数民族部落,向他们请教御敌的良方良策;另一方面希望在精神上屈人之兵,发扬武力,召集了一帮人马专门围着鞑靼人骑射,胡人看到这一个小小少年,都被他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势给震慑住了,这样的小孩天不怕地不怕,可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的,惹不起还躲不起么?所以鞑靼人看到王守仁的人马都远远的躲着,不敢冒犯更不敢侵犯,但是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诚心找你茬你想躲也是躲不掉的。

据说有一次待王守仁下山时,迎面过来两个骑马的鞑靼人。守仁蓦地一抬头,顿时怒从中来,当下搭弓射箭,鞑靼人猝不及防,双双中箭,可惜王守仁年小力弱,未能毙命二人,但是王守仁气势不减,连喊带射,怒目圆瞪,向二人冲去,这两个鞑靼人惊恐不已,仓惶逃走。

小小年纪,所作所为,不由得让人刮目相看。

远古的沧桑豪迈与本朝的膜武宏烈在王守仁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并迅猛萌芽滋长,他的肝胆热血似乎找到了慨然施发的方向,由于发心太深,有一次他在梦中拜谒了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祀庙,醒后写下一首绝句: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在这里必须说一下这一首诗,这首诗意境平平,并无新奇之处,诗中表达了对马援为汉朝中兴而戍马边障、建功立业的景仰之情,但是这一首诗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是它的预言能力。

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四十二年后,嘉靖七年(西元1528)的十月,王阳明在奉命消灭匪贼、平定民乱后,上疏要求辞职回家。路经梧州(今广西桂林),在漓江发现有供奉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伏波庙,他便前往谒见,一进庙门,就惊奇的发现庙里情景、摆设竟和十五岁时的梦境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之后的第三个月,1529年1月9日,王阳明离开了人世。

所以这首诗被人们称为他对自己一生功业与离世的预言。

就这样,王守仁在塞外生活了好几个月才回家。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3 10:36:50
第一章|||第三节:壮志豪情,跃马扬鞭(下)

王守仁在关外不顾随时会被鞑靼人抓捕的危险,生活了好几个月,这些时日之中,王守仁询访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风俗,掌握边防备战御敌的策略,这次边关考察,是王守仁将“做圣人”的想法第一次付诸实践的一种尝试。

在这几个月当中,父亲王华因为公务在身并没有亲自陪伴自己的儿子去边关旅游,而是在京师终日担惊受怕,一方面是害怕王守仁的“豪迈不羁”在关外遭遇到什么祸事,那样自己如何向自己的父亲王天叙交代,又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啊;另一方面王华也是担心此次关外之行究竟能不能顺利的对王守仁的价值观进行改造,以自己的这个儿子的脾性,万一改造不成,再惹出其它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来,这该如何是好?

王守仁壮志豪情、跃马扬鞭、纵情恣意了好几个月以后,终于完好无损的回到了京师,王华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有一半落了地,但是另一半还提在了喉咙处,刚一回来,父亲王华就用警惕的眼睛审视着他,但是经过上一次的正面交锋,王华变得聪明了,这次王华并没有单刀直入,在询问了王守仁在边关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之后,并没有过多的深入探讨价值观的问题,而是选择了暗中观察。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变了,回家之后终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根据下人的回复,王守仁在房间里面不是看书就是写字。

王华心里面暗暗高兴,认为自己的这个儿子总算是开窍了,看来自己的这一番价值观改造还是颇有成效的,在心里面深深的把自己的英明神武夸奖了一番。

一日,王守仁终于走出了自己的房门,来到了自己的父亲王华面前,王华看着好像长大了不少的王守仁,小小年纪眼睛之中也多了几分坚毅果决,心里面还是不免得意,经过这段时间估计守仁这孩子改变了不少,看来父子之间再一次进行深刻对话的时机成熟了!

“守仁,这几日终日在房间之中,不知所为何事?”

王守仁听到父亲发问,也没有过多说话,而是将自己这一段时间准备的文章交给了王华。

“请父亲过目!”

王华接过王守仁的文章,按照自己往常处理公文的姿势细细读来,这一读不要紧,只见王华的脸上黑一阵儿白一阵儿,原来这是一篇奏疏。

当时,由于连年饥荒,湖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发生流民暴动,一时震动京城。王守仁结合对居庸关考察的实际知识,洋洋洒洒,写了份长长的报告给兵部,发表了自己的军事思想,贡献如何克敌制胜的策略,甚至请求皇帝让他来亲自带兵,前去征讨,王守仁把写好的报告交给父亲王华,希望王华转呈给兵部。

王华这一次是真的怒了,报告还没有看完便训斥道: “小小年纪,既无科名又无官职,竟然要向兵部进言献策,简直狂妄之极。”

说罢,把王守仁这段时间的心血重重的摔了出去。

王华现在才知道自己想错了,自己不仅没有改造成功王守仁的价值观,反而促成了王守仁在自己“做圣贤”的道路上的第一次尝试,而且那一种“豪迈不羁”的个性丝毫不见收敛,王华现在是越想越忧愁,自己一世英名,看来是真的要毁在自己的这个儿子手上了。

王华又着手开始酝酿了新一轮对王守仁价值观和心性改造的策略。

王守仁在被自己的父亲训斥过后,纵有不甘,但是也只好悻悻作罢,但他心里还是念念不忘做圣贤的大事。

父子之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

现在还是说一说当时大明朝的时局吧,彼时,大明朝已经享国百余年,当时正处“全盛之天下”,虽然经历了土木堡之变损失惨重,但根基未动。

而当时正是史上最牛“御姐控”朱见深执政(1464至1487年在位),(恐怕现在这个最牛‘御姐控’应该是现在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了,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濬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被立为太子,可以说是在成为皇帝的这条路上经历了大起大落。

朱见深宽仁,平反于谦的冤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朱见深能够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使社会在经历土木堡之变之后经济渐渐复苏。但是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专宠大自己十七岁的万贵妃,长期不理朝政(朱见深:其实你们谁都没有读懂我),导致汪直专权,后宫干政,大臣昏庸,时人戏称“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可以说是历史上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时代。

圣人云:“政者,正也。率之以政,孰敢不正?”成化年间的朝政从最上面就烂掉了,那么上行下效,地方官的腐败便有过之而无不及,农民起义就开始四处爆发。于是才有了“时几内石英、王勇盗起,又闻秦中石和尚、刘千斤作乱”,也有了十几岁的王守仁第一次给国防部写信。

后面的故事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这次上疏未遂,也算是为王守仁以后这些平定“农民起义”的功绩拉开了序幕。

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摆在王守仁父子之间的是新一轮价值观改造的较量,这次王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因为王守仁到了需要成婚的年龄了。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3 21:55:35
第二章|||第一节:迎娶诸氏,始慕圣学(上)

王华在经历了王守仁试着给国防部写信的打击之后,认为对王守仁价值观和心性的改造刻不容缓,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给儿子谈一门亲事,只要这小子结了婚,有老婆管着,就不会再有什么出格的想法了;再加上夫妻之间长时间的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地生连理枝,水出并头莲。”、“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 王守仁那“豪迈不羁”的心性在母性光辉照耀之下也肯定会渐渐收敛。

王华再一次的觉得自己这个决定做的真是太及时太英明了。

王家要结亲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家挤破头来应征。王华是状元,还曾经给皇帝当过讲师,位高权重,王守仁这小伙子身体挺拔、善骑射,长得也是很帅的,再加上王华的独特考量,这一个儿媳妇的人选可是要慎重选择,丝毫马虎不得。

选来选去,王华最终为王守仁选定的未来岳父大人叫诸介庵,是王华的至交好友,知根知底,现任江西布政司参议(江西省民政厅长)。话说在王守仁小的时候,诸介庵到王家串门,就非常欣赏小王守仁,那个时候就对王华允诺过要将女儿许配给他。

王诸两家家长迅速合拍,就定下来了这一桩包办婚姻,事情定下来之后王华叫来了刚满十七岁的王守仁,告诉他马上收拾行李,去江西结婚,少在自己跟前瞎晃悠。

弘治元年,也就是超级“御姐控”明宪宗朱见深驾崩的第二年,十七岁的王守仁带着如何成圣的疑问,也为了报答未来岳父的知遇之恩,不远千里,亲自到南昌迎娶夫人诸氏。

话说王守仁到南昌之后,拜见了未来的岳父大人,王守仁出身官宦,礼仪周到,再加上颜值颇高,这位岳父大人对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心里面颇是赞许自己的决定,也为自己女儿未来有这样一个好的归宿而安慰。

但是这位岳父大人作为地方官员,估计不常上京城,也没听王华讲过王守仁长大之后的英雄事迹,不过不要紧,因为很快,他就会领略到自己这位女婿的厉害,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和决定。

结婚典礼的这一天终于到了,官家结婚,新郎又是状元的儿子,自然要热闹隆重一点,诸介庵家里忙碌非凡。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实乃人生大事、人生乐事,可惜我们的王守仁同学心里面心心念念的却是成为“圣人”,他看到大家都在那里忙前忙后,心里想着反正暂时也没有自己什么事情,就一个人跑到外面一边散步一边思考着成为“圣人”的方法。

就这样走着走着,他猛一抬头,只见眼前一个道观,匾额上写着:“铁柱宫”。既来之则安之,不妨进去瞧瞧,进去之后只见道观里坐着一个闭目养神的道士,一问之下得知他懂养生之术,大喜!

话说,王守仁虽然长得很帅又善骑射,但是王守仁确实从小身体较弱,同时也受明王朝的崇道氛围和家世(隐士世家)影响,因此王阳明早期钟爱道教养生更有很深的道教情结。

历史对这王守仁在这里发生的事情的记载是“相与对坐忘归”,也就是说这个道士并没有跟王守仁说太多的话,也没有传授他养生之法,两人更谈不上有养生的学术交流,就只是闭目养神、对坐无言,17岁的王守仁的境界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

也不知道王守仁在这里静坐的时候心里面在想什么,估计应该是参悟“论静坐与成为圣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深刻学术问题,竟然忘记了今天是要拜堂举办婚礼的,暮色四合、暗夜无星,就这样静坐到了第二天东方之既白。

大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可千万不要笑,静坐同成为圣人之间还真是有一定的关系!而事实上这个道士虽然跟王守仁讲的话不多,但是王守仁都听到心里面去了!

道教养生术里法门众多,既有提倡性命双修的内丹术,也有很多旁门小术。那么后面王阳明学的是什么法门呢?《年谱》里记载了“行导引术”。

导引术是一种以肢体运动和呼吸意念相结合的养生方法。现存最早的导引术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比较有名的是五禽戏和八段锦,道教里导引术众多,但都是以练形为主,对强身健体是有效的,但是导引术不能达到“先知”。

其实“行导引术”是练形,要达到“先知”必须要静坐练神,也就是练“心”。

冯梦龙《王阳明先生出生靖乱录》中记载了铁柱宫道士对王阳明说的一段话:“养生之说,无过一静。老子清静,庄子逍遥,惟清静而后能逍遥也。因教先生以导引之法,先生恍然有悟。”

在道教里“行导引术”是一种动功,而静坐是一种静功。王阳明在阳明洞天所练应该主要是静坐而不是导引术,阳明弟子王龙溪记载的王阳明在阳明洞天的静坐经历也说明王阳明的静坐功夫已达到了一定水平:

“自谓尝于静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空虚同体,光耀神奇、恍惚变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

宋代以前主要是道教、佛教提倡静坐,宋代以来大多数儒者也提倡静坐,静坐成了三教的入门功夫。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仍多次教人静坐,只是不以静坐为终极目的而已,怕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而不去“省察克治”。

由此可见静坐多王阳明影响很大,王阳明自己也说静坐能够“全耳目,一‘心’志”,静坐确实对于王阳明后面的龙场悟道以及走向“圣人”之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言归正传,话说岳父大人这边大家都忙完了,准备行礼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个关键的人——新郎。

岳父大人这下是急的满头冒汗,打发手下的所有人出去寻找,可怎么找也找不到,诸介庵急得连寻死的心都有了,新郎逃婚,别说我们诸家丢不起这个人,而且弄丢了新郎也没有办法给状元大人交代,最可怜的还是自己的女儿,还没圆房就开始玩冷暴力。

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们才在城郊的铁柱宫里找到了王守仁,大家都十分生气和激动,可是失踪一天的王守仁却一点都不激动,他惊讶地看着那些满身大汗的人们,说出了他的疑问:“找我干啥?”

众人问明缘由,个个哭笑不得。

后面的事,最终无论如何,王守仁还是成功地结了婚,他的岳父大人虽然深感王守仁的不靠谱,但也无可奈何,而王守仁新婚之夜的逸事也由此传遍了洪都。

结婚之后,诸介庵为了防止这个“落跑新郎”到处乱跑,也为了帮助自己的至交好友王华教育引导王守仁,免得他做出出格的事情或者有其它出格的想法,便让他到自己的官署上班。

王守仁每天按时报到,帮着处理一些公文,别人两个时辰才能干完的活儿他半个时辰就搞定了,剩下的时间就练习书法。王守仁在办公室里准备好几箩筐纸张,天天在办公室里笔走游龙,直到把几箩筐纸都给报销了,史载“书法大进”。

但是此时十七岁的王守仁书法也只是“大进”,而没有达到“大成”的境界。

那么历史上王阳明的书法造诣究竟如何呢?若单论书法成就,王阳明堪称大家。明代大家徐渭曾称书圣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阳明则是“以人掩其书”。后面他更将心学融入书法,直书胸臆。细看他的书法,犹如风卷云舒,呈现出灵动飞舞的气势,字体修长,行笔快捷,骨力内涵,豪放中见沉着,遒劲中见秀丽,有米芾书法“沉着飞翥”的神韵。





王阳明的书法造诣名列中国书法史前十当无异议,这一点还真是不给他的祖先“书圣”王羲之丢脸,以致徐渭(徐文长)在评价王阳明的书法时都是拿王羲之做对比的,只是因为王阳明其它方面造诣太高,名声太大而掩盖了他的书法造诣而已。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4 21:31:58
第二章|||第一节:迎娶诸氏,始慕圣学(下)

就这样王守仁在洪都新婚燕尔、办公练字的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第二年,王守仁接到父亲王华的命令,领着老婆诸氏从南昌回浙江余姚,返乡途中,路过江西上饶,特意下船拜访了大儒娄谅。

娄谅是何许人也?

娄谅 (1422~1491) 明代著名理学家。字克贞,别号一斋,江西广信上饶人,他少年时代有志于圣学,到处求师,但发现许多所谓学问家却忙着教授举子之学,即应付科举考试的学问,而非“心身之学”,这让娄谅非常失望。

后来他听说吴与弼(字傅,号康斋)在抚州崇仁乡居,躬耕食力,弟子从游者甚众,便从上饶赶往崇仁,投在康斋的门下。康斋之学,完全遵从程朱之道,以敬义夹持,诚明两进为主,认为人应当整束自己的身心,使其莹净。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终生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念,其学术流传较广,弟子众多,形成“崇仁学派”。

而我们的娄谅却是志在“身心之学”,而且他的学说也是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

这一种“身心之学”在吴与弼那里很受排斥,因为康斋之学,完全遵从程朱之道。这就要追溯到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渊源了。

在这里也是时候做一下介绍了。

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陆九渊的思想偏重在心性的修养,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六经皆我注脚”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是所谓的“尊德性”。

陆九渊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但更偏重于人生伦理。

陆九渊学说是在与朱熹理学的争辩中形成自身特色的,两人在历史上先后进行过著名的“鹅湖之会”、“南康之会”、“无极太极之争”三场极其著名的论辩。

至于陆九渊的历史地位,现在一般认为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王阳明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陆王学派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一称“客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在程朱理学集大成之际,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内化道路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成功地开拓出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为儒学思潮从朱子学到阳明学的心学转向创造了必要的学术条件。

所以就形成了现在普遍称谓的“陆王心学”,陆在前,王在后,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山之祖,王阳明则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那么陆九渊究竟对王阳明影响几何?关于陆九渊对王阳明的影响别人说了不算,官方的说法也可以暂且放置,且看王阳明自己是怎样说的:

“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摩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但细看有粗处, 用功久当见之”。

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象山呢,在‘心学’上确实是下过苦功夫的,但是仔细阅读他的学说来还是太粗糙了(跟我比),这一点你们慢慢就会发现的!”

具体王阳明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大家自己去揣摩!在这里就不过多阐述了,免得引起学术争辩。

总之大家知道陆九渊和朱熹这两人是一对老冤家就行了。

所以娄谅的学说在吴与弼那里非常吃不开,而当时的程朱理学又是官方哲学,王阳明还没有悟道成功,所以陆九渊的学说相比于朱熹学说那是相当的弱势,当时吴与弼的另一个非常有地位的弟子胡居仁就经常讥讽娄谅的学说跟陆九渊很接近。

(按:吴康斋的门人弟子中,最被人称道的就是陈献章(实斋)、胡居仁(敬斋)与娄谅(一斋)三人,其中陈献章更是个大名鼎鼎、承上启下式的人物,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

而娄谅这个人也有一些神神叨叨,1463年去南京参加进士考试。可是到了浙江衢州正要登船赴临安时,忽遇逆风。船是开不动了,他就飘然西归,又回到了上饶。家里人对之非常惊讶和生气。娄谅却安慰道:“我这次应试,非但不能考中,反会遭遇奇祸,为防万一,我便中途踅了回来。”正当家里人将信将疑之际,果然从南京传来消息,这次贡闱因考场失火,考生被烧死者不可胜数。通过这个事件,大家都佩服他的神见,而娄谅自己却认为这是他钻研理学,静久而明的结果。

后来,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经过科学论证,也解释说这是因为娄谅“静久而明”有了神术(汗!)。可惜娄谅没有算出来几十年后的事,将女儿嫁给了宁王朱宸濠,以致酿成血光之灾。

言归正传了,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娄谅68岁,王阳明18岁,这年的冬天,王阳明因送新婚的夫人诸氏从南昌归浙江余姚,舟至广信,拜谒娄谅,并从之问学。

话说按照娄谅的学说(身心之学),他在这一次跟王守仁的对话中本来有资格奠定自己更高的历史地位的,也许数百年之后,很多人在谈论到娄谅的时候会很尊敬的说“此人是王阳明的启蒙导师!”。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一个原因是娄谅这个人确实是比较奇怪,有一些神神叨叨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娄谅在吴与弼那里确实是待的太久了,把自己完全融入了“崇仁学派”,反而放弃了自己的学说,跟王阳明大谈特谈“程朱理学”、“格物穷理”。

但是你讲这些王守仁也是不感冒的,王守仁早就熟读四书五经、百家之言,当然明白“程朱理学”、“格物穷理”是怎么一回事儿,王守仁可是带着“如何才能成为圣贤”的问题过来的!

交谈中,王守仁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这个时候神神叨叨的娄谅经终于说出了后世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句话,这句话也算是振聋发聩。

“圣人必可学而至!”

王守仁看着大自己50岁的娄谅,这可是自己碰到的第一个指出“该如何成为圣人”的方法的人,这句话在18岁的王守仁心目中泛起的波浪非同一般!

“那敢问如何学而至?”

娄谅思虑良久,说出了四个字的答案:

“格物穷理!”

又回归到了程朱理学。

其实这是当时儒家的通则,但却契合了此时王守仁的胃口,也更加坚定了他致力的方向,中国人迷信专家权威,18岁的王守仁也未能免俗。

王守仁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自此始慕圣学!也就是在这一刻开始,王守仁才开始追慕“圣人”朱熹的学说,也将要开始自己“成为圣人”的再一次慎重实践!

而娄谅也因为“圣人必可学而至!”这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姚江之学,先生(按:娄谅))发端也”。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5 14:49:59
第三章|||第二节:中举乡试,阳明格竹(上)

王守仁在拜谒了大儒娄谅受点播自认为获取了成为圣人的方法之后,中间没有停留,带着新婚妻子诸氏一路赶到了老家浙江余姚。

父亲王华让自己赶回老家,果然是有原因的,本来自己新婚之后应当首先赶赴京城拜见高堂这才应该是礼仪所在。

王守仁到达了余姚不久,果然传来噩耗。

弘治三年,史载“龙山公以外艰归姚”,什么是“外艰”呢?“外艰”的意思就是“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也就是说在这一年,王守仁的爷爷竹轩公王天叙去世了!

竹轩公王天叙一生“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所著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于世”,风度翩翩、雅客骚人,在王守仁十九岁的这一年离开了人世。

王守仁最近两年忙着迎娶诸氏、练习书法、求取成圣之法,一直没有在京城待过,也就是说自己的爷爷离世的时候也没能见上自己的最后一面。

王天叙对自己的这个孙子王守仁真的是非常用心,给王守仁取名字、含饴弄孙、金山寺作诗,而且《年谱》记载“就塾师,先生豪迈不羁,龙山公常怀忧,惟竹轩公知之。”

父亲王华是一直担心王守仁,想要对王守仁进行价值观和心性的改造,爷爷王天叙却是经过了一系列事情之后,选择了相信王守仁,相信自己的这个孙子绝非常人,可以说是王守仁的知己好友,而且王天叙对王守仁的“豪迈不羁”也是持开明的态度,据说王守仁出游居庸三关,也是在王天叙的大力支持、王华的默许之下才有的。

王守仁没能见上自己爷爷最后一面,想起爷爷那慈祥的脸庞、在竹林之中吟诵的洒脱风姿、对自己的疼爱和大力支持,自己在父亲王华那里受了气之后自己的爷爷总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和精神依靠,王守仁此时的悲痛之情可想而知。

王华应该也是可以预见自己的父亲时日无多,所以早早的命令王守仁赶回余姚,之后王华也因为要回家乡“守孝”也赶回了浙江余姚。

这一年王守仁十九岁,王华也是想趁着自己守丧的这一段时间,时间相对清闲,把王守仁留在自己身边好好的进行教育,顺便也把家族之中的需要进行科举的“从弟冕、阶、宫及妹婿牧”召集起来,同王守仁一起接受教育,自己担任老师讲经解义,王华是状元出身,应对高考和公务员考试那都是相当的有自己的一套的,这五个人就跟着王华学习。

王守仁也是非常刻苦,白天跟着大家一起正常上课,晚上就搜集经史子集夜读,经常读到很晚的时间,就这样时日渐长,众人渐渐发现王守仁的文字功底一日千里,自己是怎么追赶都追赶不上了,便感慨说道:“彼已游心举业外矣,吾何及也!”这句话是对王守仁不但掌握了科举的内容,而且对于科举内容的根本理解的高层次的一个感慨。

其实,王守仁的这一个学习方法很好,别人死记硬背、他探究内在机理;别人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马哲教材,他就读原版的《资本论》;别人在那里费劲心力的研究抛物线的各种模型、各种考试试题,他在那里先研究抛物线的定义、找到抛物线的根本;这在对原理理论的理解上自然比别人高出一个层次。

在王守仁这一段学习生活中,还是有一段小插曲的,在这里给大家讲述一下,也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王守仁此时的性格。

话说王守仁的“豪迈不羁”不仅让自己的父亲感到头疼,在自己家族的人那里更是大名鼎鼎,王守仁在集体生活中,“故和易善谑”,虽然王守仁表面装作和善,但是经常在言语行为当中戏弄嘲讽大家,大家心里面对此颇有微词,但是也都是敢怒不敢言,谁让他父亲王华地位超然、而王守仁又是自己的晚辈呢?

因为这个原因大家见到他都是绕着走的!

突然有一天王守仁觉察到了不对劲儿,大家怎么都不跟我玩呢?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你们也不能因为这个就孤立我啊。王守仁仔细的思考着原因,终于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一天,课业结束之后,王守仁把其它四个人叫了过来,对着自己的叔叔们和小姨夫正襟危坐,把自己昨天晚上写的一封长长的公开道歉信大声的念了出来。

这四个人虽然觉得王守仁的道歉信检讨深刻、态度端正,但是结合着王守仁以前的所作所为,众人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这个“豪迈不羁”的晚辈能够说改就改。

王守仁念罢,看看大家反映冷淡,自己也是一阵尴尬,收起了刚才的正襟危坐,马上转变方式,谦恭严肃的说道:“我以前太放纵自己了,今天真的知道错了,以后一定会改变!”

王守仁的这几个叔叔和姨夫,还是不太相信,但是算啦,就是时间来检验你今天说的话吧,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众人发现王守仁果然是改变了很多,大家才对他“亦渐敛容”。

可见王守仁这一段时间在家乡余姚这个安静的地方读圣贤书,不仅仅文字功底大进,在心性的改变上也是不小,父亲王华想到此终于应该有所安慰了。

而王守仁的文字功底也马上显现了出来。

弘治五年壬子,王守仁二十一岁,举浙江乡试。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为每三年各府、州、县考选其俊秀诸生,认为有应乡试资格的,送之于省,称为“郡试”,又称“小考”;第二步在各省会举行,叫做“乡试”,中式者为“举人”;第三步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称为“会试”;第四步会试中试者,天子亲自在朝廷策试,称“廷试”,亦称“殿试”。殿试取中者叫做“进士”。

殿试分一、二、三甲发榜以为名第之次:第一甲仅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二十一岁的王守仁通过了浙江省的乡试,正式成为了一名举人。这一年同王守仁共同中举的还有孙燧(忠烈)、胡世宁(尚书),这三个人在以后平定“宸濠之变”的过程中都发挥的巨大的作用,“胡发其奸,孙死其难,王平之”,这在后面的文章中会为大家详细说明,而关于这一段巧合,也有一段佳话。

王守仁在中举的那一年有一天夜里梦见了两个巨人,两个人都穿着绯绿色的衣服,一个立在东面,一个立在西面,王守仁在梦里面见到了这两个巨人,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自己也变成了跟这两个巨人一样高大的巨人,三人对立,王守仁在梦里对这个情景有感而发:“三人好作事”。

不想一语成谶。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6 13:13:31
第二章|||第二节:中举乡试,阳明格竹(中)

终于又到了需要好好讲一下“圣人”朱熹的时候了。

要说起朱熹这位仁兄,那真是地球人都知道,知名度无与伦比,连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都想改家谱,给他当孙子。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在宋朝,理学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就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

可关于他的争论也几百年都没消停过,是“圣人”行列争议最大的人,骂他的人说他是败类,捧他的人说他是圣贤,支持者认为,他是宋明理学的标志性人物,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反对者认为,他是是禁锢思想的罪魁祸首。

这在这个华夏数千年的文化史上都是一道无与伦比的神奇风景(大家有兴趣可以深入研究下去)。

其实朱熹先生远没有人们所说得那么复杂,简单来说,他只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但是他追求的东西跟大多数人都不一样。

他追求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深邃的秘密。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但是无所不在;轻若无物,但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一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

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

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

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白世间所有的一切。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几千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

事实也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比如佛家,和尚们梦寐以求追寻的“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实上,它远远胜过世间所有的欢悦和一切精神药品,到此境界者,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佛法谓之“开悟”。最著名的“开悟”者就是“六祖”慧能。

“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此即所谓佛者之道。

而朱熹的道源自儒家,又叫做“理”,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也就是说这玩意儿是从现有的儒家经典著作读出来的,而且还是能够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通天下万物,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私无惧无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唯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此即朱熹“理学”之道。

那既然道这个东西这么好,那怎样才能“悟道”并且“得道”呢?

这里说一说佛家的悟道,所谓“目中无佛、心中有佛”、“心诚则灵”正是佛法的最精髓之处。如果你有足够的悟性,就能从中体会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的真意。

清朝著名诗人龚自珍便有“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的名句流传于世,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你能够于万万人当中幸运的掌握了佛家之“道”,你不仅可以获得爱情更加会有卓越的事业功绩,这肯定跟你们想的大不一样,所以很多人都读不懂这一句诗的意思,反而是后面的那句“美人如玉剑如虹”因为赵薇在《情深深雨蒙蒙》中的深情演唱为大家所熟知,其实这句诗的最深刻内涵是在第一句,也就是在于“破禅”!

而佛家悟道的唯一途径,也正隐藏在这些“看似荒谬”的语言中,简单说来就是三个字——靠自己。

佛家以各种耸人听闻的话、各种语言晦涩的佛经来回答世人提出的问题,只是想要告诉你,“悟道破禅”这件事情,不能教也是教不会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帮你。

佛家之道绝非普通人能够轻易参悟,那现在我们的期盼都寄托在儒家的朱圣人身上,希望这里有“悟道”并且“得道”的钥匙。

“圣人”朱熹也确实不负众望,用四个字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格物穷理。

朱圣人告诉我们,“理”虽然很难悟到,却普遍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
“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而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也就是说,你家里面养的那几株多肉植物是有理的,门口的几口破箱子是有理的,天上的云彩和夜里的星星都是有理的。

理无处不在,而要领会它,就必须“格”。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至于究竟到底怎么格,朱熹就没有再说了,随便你,发呆也好,动手也好,愿意怎么格就怎么格。

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一切只提供‘世界观’而不提供‘方法论’的学说,都T.M.D是耍流氓!”不要问我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因为这句名言是我说的!

既然没有“方法论”,那么“格”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格”出理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关于这个问题,“程朱理学”的另一位伟大导师程颐(也就是朱熹师傅的师傅)早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也就是说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全神贯注地“格”,无时无刻地“格”,是肯定会“豁然贯通”的。

这可是在明目张胆的“耍流氓”啊!

综上所述,大家可知“悟道”并且“得道”是一条艰难无比的道路,它有起点,却似乎永远没有终点。它神秘、诡异,又深不可测,它比那些帝王将相之路更加艰辛,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败,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弃。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6 21:55:09
第二章|||第二节:中举乡试,阳明格竹(下)

王守仁立志在成为圣人这一条比成为帝王将相还要艰辛的道路上走下去,受娄谅的启发,再加上自己这几年读圣贤书颇有成效(考中了举人),对“圣人”朱熹的理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信不疑(事实也证明这个人生阶段是王守仁最相信朱熹的阶段)。

欲“致理”必先“格物”,“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此刻的王守仁笃信朱熹“格物致知”学说,说干就干,自己家中后花园的竹林乃是爷爷王天叙亲手所种,一直都是自己的精神乐园,既然“一草一木,皆涵至理”,那这竹子必然也包含“天地真理”,既然要“格物”,那就先拿这些竹子练练手吧。

就这样接下来就发生了一件永远记录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大事件——阳明格竹。竹轩公王天叙当年种下的这片竹林,永远的青史留名了。

自己格还不行,王守仁拉上了自己姓钱的一个朋友,一起去格。

有一天,王华突然发现,王守仁从书房失踪了,他怕出事,连忙派人去找,结果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和小钱两个人正待在自家的后花园里,对着那一片绿油油的竹林静坐发呆,一动也不动。

王华走上前去,奇怪地问道:

“你们在干什么呢?”

王守仁还是动也不动,依然深情地注视着那些竹子,也没有看父亲王华一眼,只是淡淡的轻声说道:

“不要吵,我们在参悟圣人之道。”

王华被气得不行,也没有再多说话,拂袖而去!

现在在王守仁的天地世界中,只剩下了他和这些竹子:

“眼前这根竹子,碗口粗细,枝叶扶疏,最高处直接天际。用处嘛,竹子质地坚韧,竹竿修长,天生是做建筑的好材料,可以盖房子、搭窝棚;截成小断可以做筷子,做竹筒;艺术方面嘛,竹子姿态优美,有气有节,可以入画,可以入诗。竹子的种类繁多,眼前这种竹子人们都叫它毛竹,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暂且还不清楚。竹笋可食用,营养价值丰富。竹叶可要入药,可做成鲜竹沥治疗咳嗽。还有嘛……”

“格”竹子实在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怀着成为圣贤的热诚和疑惑,王守仁和小钱在竹子面前守了几天几夜,不顾风吹雨淋,不吃不喝,四目圆瞪,望穿秋水,呆呆地看着这个有“理”的玩意儿。

王守仁虽然身体比较弱,但是相比于小钱应该还是好一些。在第三天的时候,小钱用脑过度导致筋疲力尽,自己的这个好友便借口“劳神成疾”不再过来格竹子了,王守仁很不厚道的说笑小钱“精力不足”,自己精力旺盛,“某自去格”,依然在执着的坚持着。

就这样王守仁这样全神贯注的格了七天七夜。

小钱的“劳神成疾”不知道是不是借口,但是到了第七天的时候,我们的王圣人是真的生病了,“劳思致疾”,而且还感冒了!

那究竟有没有“格”出来什么“理”呢?不好意思,还真没有!风水轮流转,这下是轮到小钱说笑王守仁的时候了。

“还嘲笑我精力不足,你这不是明显的以五十步笑百步嘛!”

王守仁自知理亏,不该嘲笑小钱同学,再加上自己是真的没有“格”出什么名堂来,就只好找了个“圣贤有分”的借口。

“圣贤有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做圣贤也是要分人的,朱熹能够做圣贤,看来我还差的远!不要小看这四个字,也就是说,现在的王守仁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成为圣人了,因为他现在已经开始怀疑朱熹说的话是不是正确了!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阳明格竹,为了成为圣贤,王守仁再一次的做出了人生第二次的慎重实践——“格竹”。

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王守仁没有格出竹子之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王守仁病倒了,在病中,他第一次产生了疑问:“朱圣人的话是对的吗?”

用我们应该怎样来看“阳明格竹”这一件事情呢?

其实“阳明格竹”看似荒诞、却一点儿也不荒诞,王守仁认为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中,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的事物,认识的方法是外在的观察,认识的目的是增进知识。这没毛病啊!

只是结果果真如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可是想要达到“先知”的那些儒释道的大师们都是这么静坐悟道的呀。

圣人之道难得就这样难求吗?

现在的王守仁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疑惑以及对于自己成为圣人的怀疑和迷茫。

但是现在的王华可不管你王守仁现在心里面在想什么,在经过王守仁后花园“格竹”的再一次重大打击之后,王华虽然对王守仁“立志成为圣贤”的价值观忍无可忍,但是也是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对王守仁进行价值观的改造了。

在王守仁生病之际,王华向王守仁下达了最后通牒,你想做圣贤这件事情我不管了,你想研究什么我也不管了,但你必须考中进士,此后的事情任你去做。

王华也是没办法,自己毕竟是状元,如果儿子连进士都不是,也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王守仁这个时候正处在失去人生方向的重大节骨眼儿上,必须及时树立“一个亿”(参见王健林经典语录)的人生小目标,所以就答应了父亲王华,承诺自己必定考中进士,不给父亲丢脸。

“先生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从此他重新捡起了四书五经,开始备考。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7 21:24:12
第二章|||第三节:两度落榜,圣贤有分

在王守仁二十一岁举浙江乡试之后不久,父亲王华也守丧期满需要回朝廷复命,之后全家又离开了家乡余姚,回到了帝都。

王守仁从十七岁离开帝都迎娶诸氏,到二十一岁中举乡试,中间离开京师已经五年时间了,这期间爷爷王天叙离世自己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此次再回京师,可以说是“物是人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感慨一番之后,王守仁不忘答应父亲的事情,每天研读四书五经,全力备考,争取考中进士。

弘治六年春天,王守仁二十二岁,携中举乡试的余威参加朝廷会试,准备乘胜直追,一举中第。

然而,事实证明上苍是不会那么轻易就“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博学多才的王守仁很不幸的落榜了。

不过这一次会试落榜对王守仁的打击并不大,毕竟进士也不是那么容易考取的,自己的父亲王华虽然是状元出身,但是父亲王华高中状元的那一年都已经三十五岁了(王华出生于1446年,中状元是在1481年),而自己现在刚刚二十二岁,来日方长,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虽然不一定能够成为状元,但是肯定会比父亲王华考中进士的年纪要小(状元、榜眼、探花,也是赐进士及第)。想到这一点,王守仁也没太把这一次的落榜当回事儿。

话说王华也在官场混了好多年了,肯定有不少官场上的好友,这些同僚好友也都知道王华有这样一个“豪迈不羁”、“少年孟浪”的儿子,这次知道王守仁落榜,为了维护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为了安慰王守仁同学,众人都来到了王华家里表示亲切慰问。

王华的面子也是够大,这一群慰问的人当中就有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这李东阳是何许人也?

李东阳(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看到了没有,李东阳从小“天资英迈,读书一目数十行下,辄成诵不忘”,八岁就被以“神童”的称谓入学顺天府,十五岁中举,十七岁中进士,而且还是全国第四名。

这李东阳在高考上的惊人表现让人叹为观止,曾经创下的各项纪录时至今日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王华这家伙虽然是状元,但是在李东阳面前那也是黯然失色,三十五岁的全国第一跟十七岁的全国第四,那是高下立判。

这李东阳呢看着落榜后的王守仁,然后再想一想自己曾经创下的惊人纪录,为了表示安慰便开玩笑说:“汝今岁不第,来科必为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

其实李东阳这么说,一是为了帮助受挫的王守仁找回信心,二是承认王守仁呢确实是有才的,三呢是给王华面子,毕竟王华是状元,虎父无犬子嘛。

众人听李东阳这样说也没有当真,只当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我们的王守仁同学这个时候那曾经让自己的父亲王华最为忧愁的“豪迈不羁”的性情却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王守仁也不多想,一则此次落榜自己根本就没当回事儿,二则李东阳的那一番话正中自己下怀,只见王守仁提笔就写,文思若泉涌、倚马可待,众人纷纷惊愕之余拿来一看,但见此“状元赋”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博大倡达,纷纷叹服,连呼“天才!天才!”。

但是这一下把场上父亲状元王华和十七岁全国第四的天才中的天才李东阳的尴尬症弄的都犯了!

神州大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会有明争暗斗,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王守仁一时兴起,忘记了这“做人应该低调”的真理,“初生牛犊不怕虎”,稍一鼓动,登时志得意满,悬笔立就。

看来此时二十二岁的王守仁还是太年轻啊!

这不,一场下来就有人不服气了(当然不会是李东阳,估计是李东阳的粉丝),亲切慰问的活动结束以后,暗地里嚼舌头:“此子取上第,目中无我辈矣”。

意思也就是说如果王守仁中第名次靠前,肯定不会把我们这些人给放在眼里,看来大家还真的是被这一首“状元赋”很认可,同时也认可了王守仁的才华,向着王守仁肯定会中第,只是名次的高低问题。

到弘治九年(1496)丙辰会试,王守仁二十五岁,“果为忌者所抑”,但是最终结果,还是让大家都大跌眼镜,王守仁这一次又没有中第,名落孙山,连一个名次也没有取得。

王守仁两次参加会试,都落了榜,可谓铩羽而归。

王守仁此刻面对落第的现实,家学渊源、远大理想,各种因素纠结到一起,完全无动于衷是不可能的,王守仁自己很沮丧,自己想当圣贤,却连会试都考不过。

父亲王华此刻也是比较担心自己的这个儿子,不知道王守仁经此打击会想出和做出什么事情来。

一般人,经过落第的打击之后应该此刻会有一些著名诗文流传于世。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可惜王守仁不是一般人,他经过痛苦的思索,终于有所感悟,也有一句著名的话而非诗词流传后世。

为了向父亲说明情况和表明态度,王守仁又一次去找父亲王华谈话。

“我错了。”

听到这句话,王华心里的石头放下了一半,欣慰地笑了:

“不就是没有考中嘛,以你的天分,落榜之事无须挂怀,今后用功读书,下次必定高中。”

安慰的话说完后,王华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好儿子,按照通常逻辑,王守仁应该谢礼,然后去书房头悬梁、锥刺股,可是意外的一幕又一次出现了。

王守仁不但没有走,反而向父亲鞠了一躬说道: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用大白话说就是“父亲大人误会了,我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了,世人因为考试不中而感到羞耻,我因为考不中而灰心丧气而羞耻。落榜之事本来无关紧要,而我却为之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为此无关紧要之事烦恼不已,实在是大错。”

父亲王华一听,这么拗口的逻辑关系感觉好复杂啊,听得是云里雾里、不知所谓,不过大致意思王华是听明白了,也就是说王守仁以后决定振作了,想到此,王华还是非常开心的。

而后面王守仁的所作所为也确实没有让王华失望。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8 23:17:24
第二章|||第三节:两度落榜,圣贤有分(中)

经历了连续两次会试落榜的打击,心情沮丧的王守仁回到老家浙江余姚组织了一个龙泉山寺诗社。

可不要小看明朝的文人结社活动,文人结社始于中唐,兴于宋、元,至明代而极盛。明代文人结社总数至少达到三百家之多,在当时,人们以文会友、诗酒酬唱、结聚论学、清议讽时等社群文化活动并非限制在小范围内的事情,而确确实实形成了一种时代风气和社会潮流。

明代著名文学家、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甚至官员等皆曾参加结社活动,这一时期有取友读书、相互切磋时艺的文社,如南社、北社、阳春社,也有谈禅的社团,如蒲桃社、放生社之类,当然也有一些社团是由仕途失意的文人组成,发展到了明朝中后期已经成为了一股很强的政治力量,绝非摆设,甚至可以左右朝局,比如闻名遐迩的东林书院。在这里不妨提一下。

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败坏,军事衰败,财政拮据,苛征暴敛益形繁重,人民反抗事件也层出不穷,明朝国力渐衰,崛起于关外的满洲人也逐渐不服明朝中央政府的管辖,面临这种国事日非的形势,一些知识分子发出了关心国事、改革弊政的呼声。
公元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即为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当时东林党人号称“清流”,影响着天下的舆论。

东林人士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明末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东林人士在当时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用现在的话说,当时的东林书院是一个专门培养愤青的书院。东林党人大多“缺乏治国才能”,而且“党同伐异”,他们的失败可以说是是咎由自取。东林党的这一批人实际上是道德理想主义的殉道者,他们身体力行,鞠躬尽瘁,为晚明王朝的整体利益献身亡命,蒙冤受屈,然而他们又滞留在理想化的境界,在实践中表现为无能又无奈,软弱,退缩,麻木不仁,直至遭受灭顶之灾。

相较之下,王守仁结的龙泉山寺诗社就没有东林党那么大的影响力了,王守仁也没有借诗社参政议政的打算,只是为了结交更多朋友,一同吟风弄月,一起交流切磋,一块游山玩水,仅此而已。

在这期间,王守仁还找到了两位 “老友”,这两个人分别是方伯和魏瀚,现在都已经正常退休了,在余姚这一带过着潇洒的老年生活,而这两个人平时都以雄才自放,闲来无事就加入了王守仁的诗社,没事就跟王守仁一帮人爬爬山、斗斗诗。

而王守仁呢,暂且放下会试,置身在林木葱笼的幽静环境中,调节心态,溺于辞章,寄情于山水之间。

正如后来在京师所作《忆龙泉山》诗中表达的“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在这里,王阳明度过了一段惬意悠闲的时光。

这一段悠闲地时光是王守仁早期文学创作的迸发期。

偶尔,王守仁也流露出了隐居山水、与世无争的想法:“飞腾岂必皆伊吕,归去山田亦可耕。”但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很快就被壮志未酬的不甘所代替了:“乡里正须吾辈在,湖山不负此公来。”

日子虽然逍遥自在,没事也可以壮志未酬一下,但是期待有一天能够成为圣人的念头依然在王阳明心中挥之不去,以诗咏志,写就《次韵毕方伯写怀之作》:

“孔颜心迹皋夔业,落落乾坤无古今。
公自平王怀真气,谁能晚节负初心?
猎情老去惊犹在,此乐年来不费寻。
矮屋低头真局促,且从峰顶一高吟。”

而在在诗社后期写给诗友陈宗鲁(后拜入阳明门下)《赠陈宗鲁》的一首诗中,王守仁积极追求内圣外王希望自己成为“圣人”的意念再次表明:

“学诗须学古,脱俗去陈言。
譬若千丈木,勿为藤蔓缠。
又如昆仑派,一泄成大川。
人言古今异,此语皆虚传。
吾苟得其意,今古何异焉?
子才良可进,望汝成圣贤。
学文乃余事,聊云子所偏。”

第一首《次韵毕方伯写怀之作》中的“孔颜心迹皋夔业”、“负初心”,以及第二首《赠陈宗鲁》中的“子才良可进,望汝成圣贤。”,都将王守仁立志成圣的远大抱负显露无疑。

读罢王守仁“歌以咏志”的壮丽诗篇,以雄才自放的方伯和魏瀚这两个老头,也是纷纷表示叹服:“老夫当退数舍 。”

就这样王守仁在家乡余姚度过了一段放松身心、以诗咏怀的惬意生活,之后王守仁便回京师了。

此次王守仁再次回归京师,一是为了备考,二是为了自己能够真正掌握未来可以建功立业、壮志能酬的本领。

而王守仁选中的这一项自己希望能够学到的本领便是兵法!

是年边报甚急,朝廷推举将才,莫不遑遽,而当时的朝廷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休养生息日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患得患失,投鼠忌器,弘治时期的明朝已经不再具备主动出击的意志了。明孝宗朱祐樘奉行和平政策,采取积极防御抗战的战略。而鞑靼小王子,时战时和,不时侵扰明境。朱祐樘统治期间,对鞑靼小王子、火筛等的多次入侵只是采取抗战驱赶之策,没有劳师远征,没有深入沙漠主动出攻击小王子、火筛老巢,更没有主动对邻国发动大规模征战。

王守仁少时便出游居庸三关,心中一直都有着能够为朝廷领兵平乱、荡清边关的志向。

而当时的王守仁对于朝廷的武举考试也是颇为不满,认为朝廷所设置的武举考试“仅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能收韬略统驭之才”。

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直到成化十四年(1478),才根据太监王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弘治六年(1493年),定武科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后又改为三年一试。考试内容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试。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万历末年,那时曾有过一次实行改革的议论,有朝臣主张设 “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显然易见,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提议,可惜并没有引起朝廷重视,只是说说罢了,否则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由此可见王守仁见识之深,这些武举出身的人仅仅只是拥有比较出众的身体素质而已,但是跟“文韬武略”这个词还是相距甚远。

这一段时间,王守仁开始用心钻研兵法,四处寻觅兵书来研读,而且经常在宾宴聚会的时候,“聚果核列阵为戏”,进行实战演练,很显然王守仁是希望自己能够有统御之才。

楼主:阳光明远  时间:2017-08-08 23:18:06
第二章|||第三节:两度落榜,圣贤有分(下)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研读中,王守仁不自觉已经掌握了兵法的奥秘和非凡的武艺,此时武装他的,已经不仅仅只是四书五经、圣人之言。文成武德的他已经悄然超越了很多人,现在的王守仁已经变得过于强大,只是还没有表现出来罢了,这一段的时间的学习也为后来王守仁立下赫赫战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心学”在制敌时其实就是兵道。

其实这一段时间是王守仁思想冲突碰撞融合最为激烈的一段时间,各种思想杂念此消彼长,也是王守仁尝试最多的一段时间,在醉心兵法的同时,不能忘记科举备考,而且王守仁这一段时间还潜心于道教养生之道。

其实王守仁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因为“内志不定”,是因为经历过“格竹”以及会试的连续失败的打击,自己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志向,就像王守仁这段时间自己说的:

“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心持惶惑。”

也就是说自己无论是读圣贤书也好、研读兵法也好、练习武艺也好,这些都不能够达到自己“成为圣人”的目的,向自己的良师益友请教,也苦苦找不到能够指点自己的人,因此心里面对自己的志向能否真正实现而感到惶恐和疑惑。

一直在求圣道路上苦苦追寻的王守仁,最后还是选择了“圣人”朱熹的“格物穷理”,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有一天,在读朱熹的一封上宋光宗的奏疏,里面写到朱老夫子教育皇帝如何读书的时候写道“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王守仁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又有所感悟了,因为字面上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方法论,写到了应该如何读书,而不是以前的那一些大道理。

王守仁将这一句话琢磨了许久,尤其对于其中的“循序致精”四个字最感兴趣,王守仁认为自己以前就是因为没有做到一步一步来所以最终没有达到精通的境界,所以王守仁又按照朱熹的这个言论,重新修炼了了一段时间,最终自己的那些圣贤书读的更好了,但是对于如何成为“成为圣人”上依然一无所获,“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也”,书本上的道理始终跟我内心的志向终究不能结合到一起。

王守仁经过连番打击,而且举目四望,前途一片茫茫,这种心境用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诗句来解释应该最为合适: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王守仁深感在“成为圣人”的这条路上“行路难”,这种心境日复一日的困守着王守仁,时间久了,王守仁原来的那种怀疑更加强烈了,在经历过“格竹”之后的那一句“圣贤有分”,再一次的出现在了王守仁的口中。

这种感觉有多强烈呢?历史记载“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入山之意。”,王守仁现在已经到了开始怀疑人生的地步了,本来就醉心于道教养生之术,这一次甚至已经萌生了跟道士一起“遗世入山”的打算了。

“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成为圣人真的是看人的,看来我这一生想要实现成为圣人的愿望要实现起来真的是太渺茫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但是大家可不要忘了,这首诗最后两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