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有点乱-西风残照建康城(续)

字数:17361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1-02 01:16:41 更新时间:2021-01-02 10:26:37

楼主:神剑君  时间:2021-01-01 17:16:41
一(八)进京赶考
《西游记》中孙悟空再厉害也只是一只猴子,竟可以从南天门打到凌霄宝殿,大闹天空,十万天兵奈何不了他。后来改邪归正,跟着唐僧西天取经,路上的妖怪很多原是在天庭上的小角色,不是领导的司机就是宠物,结果作为齐天大圣的孙悟空拿他们没办法,原因是这些人是自主创业,跟原来不一样了,以前在天庭拿死工资,出工不出力,再则天庭等级森严,各级部门没有空缺,神仙又死不了,孙悟空刚上天庭时没有位子给他,弼马温其实就是养马时用个猴子来避马瘟,当个畜牲来养,顶多算是宠物猴。所以大家升职无望,只能混日子,没人愿意拼命打仗。
两战两捷的义军士气旺盛。在刘裕的鼓动下,不少人也加入了队伍,打进建康城,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而另一边桓玄加封桓谦为征讨大都督,领军三万,防御京城。
刘裕率军进至京城东北的覆舟山,拉开了覆舟山之战的序幕。
覆舟山的两侧都有重兵把守,桓谦屯兵于覆舟山东北的东陵,卞范之驻军覆舟山以西,楚军中有部分是原北府军的士兵,刘裕是他们的偶像级人物,所以对阵时磨磨蹭蹭,出工不出力,这也让刘裕获胜创造了条件。
为了打赢这场仗,刘裕还是老办法,破釜沉舟。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只能向前冲,轻装前行跟敌人拼刺刀。当进至覆舟山时,先用老弱兵士布疑,迷惑桓谦。楚军看到敌军都是些乌合之众,于是全巢而出,准备痛杀义军,刘裕见楚军上钩了,马上发动反冲锋。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勇气,义军在刘裕的带领下,杀杀杀,勇者无敌。
正因为将军能身先士卒,所以义军士气如虹,没有一个后退。两边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是兄弟们跟我冲,而另一方是兄弟们给我上……兄弟们给我顶住、顶住。
此时正是三月份,东南风急,义军在楚军的上风口乘机放火,刘毅带着敢死队杀向中军,楚军大乱,开启溃乱模式,自相踩踏者无数,顷刻间数万大军灰飞烟灭。
宫中的桓玄听到覆舟山之战大败后,方寸大乱,面对亡命之徒的刘裕,想想还是保命要紧。于是赶紧集合皇家卫队,带着老婆儿子、无数金银珠宝跑回自己的老巢江陵。由于逃的匆忙,没带什么吃的,沿途百姓家只能买到些粗食,条件虽然艰苦,但贵族大老爷倒驴不倒架,优雅生活习惯还是要保持住,对于不合胃口的伙食宁可饿着肚子也不进食,真可谓头可断血可流,就是发型不能乱。
做大事的人基本素质之一就是从容,面对困难理性的思考后作出正确的判断,桓玄虽负盛名,但实则怯懦,在胜负未知的情况下,提前好几条街升起白旗,如果能坚守京城,再发动勤王之师,胜率非常之高。然桓玄天生是个急性子,喜欢欺世盗名,刚当楚王一年就急着称帝,思考问题武断,生性好炫耀才华,意气用事,这也导致被刘裕小蛇吞大象活生生的给吞了。
随着桓玄的出逃,建康城轻轻松松落入刘裕的手中。
城里的百姓拉起了打倒乱臣贼子桓玄,欢迎人民英雄刘将军的旗号。枪杆子里出政权,刘裕从连长到团长再到国家代总理,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胜利来得太突然就容易迷失自我。伟人毛泽东进京时说“绝不当李自成”, 刘裕也一样,因为他明白为所欲为只能自取消亡。现在根基尚浅,势力没有巩固,不足以抗衡整个士族集团。进京首要三件事:该抚的抚,该杀的杀、该升的升,等到羽翼丰满再另当别论。
高门士族形成已逾百年,关系错综复杂,一网打尽绝对不能,刘裕从山沟沟里出来的,一夜暴富,顶多算个土豪,城里的老贵族根本不买他的账。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我所用很有必要。王谧出自琅琊王氏,大名士,根正苗红,一向都是朝廷大员,在桓玄立楚之时手捧玉玺给他的新主子,虽然是标准晋国的叛徒,但这个人身份显赫,平常为人也不错,更是刘裕的老朋友,有了这层关系,刘裕让王谧掌管朝廷,表面上是私交,实则是让王谧稳定朝廷,拉拢士族。不久又让武陵王司马遵回朝任职。
革命的本质是利益结构的转换,不管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无产阶级革命,说到底是谁来当统治阶级,刘裕领导的革命是庶族对门阀士族的夺权运动,跟着干革命的都是些对现状不满的寒士及军官,所以蛋糕要重新分过。打压一些看不顺眼或不与革命军合作的高门士族,毫不手软。一些工作业绩不好的官员纷纷下岗,让一些寒门的人才来顶替。
而另一方面,兄弟们刀头舔血无非是追求荣华富贵,升官发财。刘毅为青州刺史、何无忌为琅琊内史、孟昶为丹阳太守、刘道规为义昌太守等职,作为头号功臣的刘裕为徐州刺史,督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使持节。相当于徐州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东部战区总司令,二品军衔。
在这里普及下代表皇权的节杖,最高层次的就是“假黄钺”,皇权特许,先斩后奏,只要不是皇帝本人,对任何人都可以宰杀;而“使持节”要弱一点,对太守以下的官员可以格杀勿论,如县委书记这种七品官员;“持节”只能对平民百姓有生杀大权,对当官的人来讲绝缘体;还有一种是“假节”,只能在作战中对违令的将士才可以使用特权,比如让你冲,结果你害怕往后退,此时这个“假节”可以派用场了。
桓玄附庸风雅,无为而行,上梁不正下梁歪,百官放纵,弄的政治混乱不堪。刘裕新官上任三把火,以身作则,带头加班加点工作,完善工作制度,奖罚分明,百官在他的带动上,风气大变,朝政面貌焕然一新。

一(九)桓楚倒台
人性是复杂的,别以为刘大将军是为国为民的侠者,他也有内心丑陋的一面。曾跟他有过节的黑社会大哥刁逵,被满门抄斩。在这一方面他不及刘邦、韩信等老前辈。就跟他差不多时代的后赵皇帝石勒相比,也差远了,石勒是羯族人,奴隶出生,根本谈不上有文化,在他还没发迹时,与邻居李阳为争抢沤麻的池子,互相殴打,后来称赵王后,宴请乡亲,李阳那里敢去,石勒便派人去请,并跟他开玩笑的说:“以前是贫民之间的怨恨,现在我主宰天下,层次提高了,还会跟你这个平民有仇吗?以前被你的老拳揍得不轻,你也饱尝了我的毒手,大家也算扯平”。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成了美谈。而刘裕图一时之快,完全不顾祸不及家人的江湖道义,足见他小肚鸡肠,心狠手辣。
安定了内部等于捏紧了拳头,现在革命还没有成功,同志还将努力。桓楚势力还没有清除,绝不给他喘息的机会。刘毅、何无忌、刘道规等将领带着一万大军踏上西征的道路。
桓玄一路西行,虽有落魄,但思维还没混乱,刘裕以恢复晋室为口号,所以那个傻子皇帝就有了利用价值,一行人经过寻阳时,顺便挟持前皇帝晋安帝一起到江陵。
荆州是桓玄的老巢,到达江陵后,桓玄利用消息不灵通的特点,谎称迁都到江陵。并立刻组织防线。在江州湓口地区布置第一道防线,楚军龙骧将军何澹之镇守。
刘毅率领的晋军水师与楚军相遇,何无忌打头阵,见楚军以两翼之阵,意图对晋军实行围而歼之,便将计就计,猛攻中军,然后高呼何澹之已死,楚军原本就士气低落,也没去搞明白将军是不是真的阵亡了,大家急着往后跑,阵脚大乱,晋军顺利打下寻阳,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楚军。
桓玄得知寻阳失守,御驾亲征,集合荆州数万大军,顺江东下。此时的桓玄还不忘冷幽默,给刘裕刘毅等晋军将领发了诏书,意思是放下武器,听我的话,做个好孩子,将来不会亏待你们的。“若能旋军散甲,当与之更始,各授位任,令不失分。”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政治斗争中不仅要权,更加要你的命。桓玄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简单的的认为刘裕这群人造反无非就是要官,那给你们官就别造反了。这种对政治如此不敏感的人顶多当个王爷之类的,当一国之君迟早要完蛋。
楚军以苻宏为先锋,率楼船数百,将士二万。苻宏是前秦天王苻坚之子,氐族人,亡国后投奔桓玄,得到重用,为梁州刺史。两军在长江峥嵘洲相遇,晋军人数只有几千人,而楚军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人数比晋军多好几倍。主帅刘毅打起了退堂鼓,认为敌军人多势重,应该退回寻阳坚守。
战争一旦开启撤退模式,很容易引起溃退,古往今来都有无数案例,这是人的心理因素,冲的时候有斗志,退时斗志全泄了,此消彼长,对方的人越追越有劲。所以刘毅提出撤退时,有赞成有反对,而刘裕的亲弟弟发挥了重要作用,进攻进攻进攻!可能是从小跟刘裕打群架打惯了,骨子里有一股狠劲。
打仗是有组织的拼狠劲,狭路相逢勇者胜,作为老大的亲弟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刘道规亲率本部人马作敢死队,发动第一轮强攻,在他的影响下,晋军视死如归,发挥了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一举攻克楚军。
当接到苻宏失败的消息,桓玄表面上一幅视死如归的样子,要跟晋军决一死战,实际上备了条小船,以防不测之时好用。大船靠人力前行,速度没有小船快,皇帝的楼船后面拖个小船,特殊化搞得这么公开,这让其他的将领情何以堪。
老大如此贪身怕死,将领又有谁以身作则,全军斗志全无,毫无悬念,跟亡命之徒的晋军相比,楚军一触即败,伤亡不计其数。
桓玄逃回江陵,还好手里有个活宝,刘裕要恢复晋室,晋朝皇帝在手里,晋军肯定会投鼠忌器,此时已四面楚歌,人心浮动,殷仲文是桓玄的姐夫,看到这个倒霉的小舅子,知道大厦将倾安有完卵,该为自己考虑前程的时候到了,于是偷偷把晋安帝接了出来,一溜烟的往建康领赏去了。
手里没有了讨价还价的王牌,桓玄心神不宁,此时屯骑校尉毛修之建议,学刘备到蜀地称王,蜀道难,追兵不易追上。桓玄想想也对,于是答应去四川。刚出城,随行的一百多亲兵就发生兵变,有的士兵不愿跟皇帝逃难,有的士兵想趁机捞一把,桓玄的人头足够换下半辈子的幸福,当然也有的亲兵是真心实意保护这个主人的。
人心叵测,皇家警卫队自相火拼,桓玄跌跌撞撞、有惊无险地逃到江边,此时跟随人员只有数名,桓玄心灰意冷,神情沮丧地上了船。船行江陵城西的枚回洲,巧遇益州的一支的军队。
益州刺史毛璩的哥哥毛璠去世,就派了一支数百人的部队护灵柩回江陵安葬,刚好碰到桓玄。落难的凤凰不如鸡,更何况桓玄是个落难的皇帝,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谁敢收藏等于跟刘裕过不去,跟大晋帝国过不去。蜀兵箭如雨下,当场射死桓玄的随从,益州督护冯迁跳上船,面对桓玄。
此时桓玄为了最后的尊严,大声呵斥冯迁,你敢对天子无礼!有权的天子确实像神一样天威不可犯,但没权了还谈什么天不天子,冯迁没有费话,手起刀落,桓玄人头落地,头颅则被传至建康,挂在大桁上示众。
桓玄死后,刘毅等将领继续在荆州作战,消灭桓楚残余势力。在这场刘裕跟桓玄的比试中,以刘裕完胜而告终。
桓玄用整个家庭及个人的生命作资本,享受了一年六个月的皇帝瘾。享年三十六岁,身死国灭,宗族也成了反革命家属,亦被杀戮殆尽,轰轰烈烈地桓玄篡位闹剧落下帷幕。

一(十)南刘裕 北慕容
拿破伦说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刘裕说一个不想当皇帝的将军不是好将军。问刘裕有没有野心,毫无疑问能当领导的人都有上进心。刘裕要当皇帝,但靠手中的军权只能是短时间过过瘾,是不会长远的,恒玄是最好的案例。刘裕有智商,更有智慧,他跟桓玄比,性格更稳,桓玄当了楚王一年就称帝,刘裕直到生命的末尾时才称帝,在没称帝之前,他要给天下人一张满意的答卷,建立自己的威望。
晋安帝回京复位,坐在金鸾殿上的皇帝目光呆滞,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皇帝,也不懂皇帝是干什么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国家领导班子换人了。
刘裕克复有功,诛杀逆贼,朝廷对刘裕等将领的再造之功进行表彰,封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领徐、青、衮三州刺史,镇守京口。侍中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助理的意思,实质跟丞相差不多,车骑将军为一品武官。其他将领也一一升职加薪。东晋政府形成了以刘裕为核心的中央政权,现在的天下名义上是司马氏的,但实际上已经是刘裕与北府将领的天下了。
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争权夺利是官场永恒的主题,发迹之后的北府将领也不是铁板一块。刘裕依靠王谧结交王氏家族,稳定朝纲,刘毅作为刘氏集团的二号人物,也想尝试当老大的滋味,另立山头,开始跟谢氏家族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这一切逃不过刘穆之的慧眼,作为刘裕的头号军师,马上劝刘裕,团队中的领头羊,要体现领头的位子,兄弟们共大义同富贵,如果将来势力相等,必定会互相吞噬。
刘穆之一席话让刘裕茅塞顿开,虽然位高权重,但刘裕知道自己只是一方诸侯,做大事心要狠,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为我独尊,排除异己是当老大的基本技能,于是立刻入京,控制朝局,军权政权一把抓。
做老大要有威望,东晋社会门阀世族观念根深蒂固,以刘裕这种落魄庶族在权贵眼里,根不正苗不红,只是屈服于你的军威下,内心还没有真正服你。刘裕觉得靠内战打出来的的威望还不够,现在天下四分五裂,北方有燕、秦、魏等国家。燕国在山东地区,由鲜卑族慕容德建立,史称南燕。秦国为羌人建立,当初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苻坚兵败,姚兴的父亲姚苌弑杀苻坚,然后开国自立,史称后秦。魏国在北方,不与晋国接壤。
秦国趁着东晋内乱之时夺取了河南之地,刘裕写信给姚兴,提出归还所夺之地,不然兵戎相见。姚兴虽然信佛,但治国水平很高,秦国在他的带领下日趋壮大,但这次却不顾大臣的反对,认怂了,归还十二个郡于东晋。姚兴的解释是东晋现在在刘裕的领导下,内修政治,外修疆域,士气旺盛,不可与之一战,不如还给所占之地,等将来有机会再抢回来。
秦国还算识相,找不到打秦的理由,那只能让燕国倒霉了,正好燕国在晋国抢人,借口来了。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南慕容”是鲜卑人,武功盖世,以匡复燕国为己任,小说虽说虚构,但人物的影子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西晋内乱之时,北方胡族乱权,鲜卑慕容族先后建立过四个政权,史称前燕、西燕、南燕、后燕,是不是有点绕,皇帝本无种,兵强马壮者为之,骁勇善战的鲜卑勇士在北国的大地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身影。
南燕皇帝慕容超,是个艺术青年,喜欢歌舞表演,这跟他以前的职业有关,因为他曾在街头卖过艺,做过游民、乞丐,当皇帝不太专业。
南燕是慕容德建立的,慕容德曾跟随前秦帝国苻坚,淝水之败后,前秦统治下的各民族也纷纷独立。慕容德起兵反秦,造反的代价就是失去亲情,苻坚杀不了慕容德,就杀慕容德一家老小,这场灭门中只有两个半人逃生,一个是慕容德老娘公孙氏,另外一个半是个孕妇,慕容德哥哥慕容纳的妻子段氏,之所以能逃生是因为有个狱卒曾受慕容德救命之恩,这次是冒死报恩,这个狱卒带着这对妇人一路逃亡凉州,躲到了偏僻的山林里,隐姓埋名。在山中,段氏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慕容超。
慕容家有一把祖传的金刀,公孙氏一直带在身边,慕容超十岁之时,公孙氏去世,临终前把金刀传于孙子,并交待找到你的叔叔慕容德,就以金刀为证。
后秦灭了后凉之后,为了充实长安人口,把大量人口迁到长安,慕容超一家就是移民中的一户,成年的慕容超娶了当初救命恩人狱卒的女儿,北方长年战乱,消息阻断,慕容超四处打听燕国慕容氏的消息,传来传去,他的身份也就暴露了,秦国的安全部门派人来调查与监视,为了活命,深怕被秦国扣留,慕容超装疯卖傻,以乞丐为生。
直到有一天,长安有人去广固,才把这个消息传到慕容德那里,老皇帝得知世上还有亲人在秦国,立刻派人来接慕容超,人海茫茫,不能明查只能暗访,最后是通过一个算命先生找到了慕容超,为了尽快脱身,慕容超连自己的母亲和老婆都不管,一溜烟来到了南燕。将金刀交给了自己的叔叔。慕容德膝下无子,当他看到这位英俊帅气的侄子时,喜不自胜,如今自己已是古稀之年,上天垂恩,不绝慕容氏,当即册封年仅二十岁的慕容超为北海王。由于慕容超的证物是这把金刀,而燕国的人都知道,血缘关系最近的子侄慕容超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南燕国下一任皇帝,所以人们都称他“金刀太子”。

一(十一)北伐南燕
公元405年,慕容德病逝,慕容超登基为帝,他的母亲、妻子在长安,被秦国拘禁。秦国皇帝姚兴也是歌舞发烧友,要求用燕国的皇家歌舞团成员来换人质,为了亲人慕容超只得答应。经过讨价还价后,以一百二十人代价成交。但作为一位皇帝,生活档次不能低,那些歌者舞女乐师送人之后,现在是乐舞不齐,没法搞庆典活动。既然本国没有,那就到晋国抢些艺人来,补充皇家歌舞团。于是派兵入侵东晋打草谷,大肆抢掠,精选二千五百名男女,交给太乐去学歌舞。
这个娄子捅得有点大,给了雄心万丈的刘裕北伐最好的口实,燕国新主即位,这是灭亡燕国最好的时机!刘裕上书晋安帝,要求保家为国,出兵南燕。虽然皇帝是个傻帽,但程序还是要走的。
北伐中原永远是东晋王朝最响亮的政治口号!晋朝以华夏正统自居,但自古以来正统都在北方中原。由于实力不济与朝纲不稳,北伐总是时断时续,祖逖、庾翼、褚裒、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桓玄他老爸桓温,率大军五万,水陆并进,进攻燕国(前燕),桓温作为一代名将,战必胜,攻必克,势如破竹,直逼燕都邺城。燕国吴王慕容垂傲然请战,慕容垂十三岁就领兵作战,南征北战同样无一败仗。两位不败名将火星撞地球,决一雌雄。慕容垂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切断晋军粮道,又以伏兵围攻撤退的晋军,大获全胜,这也是桓温唯一的一次败仗,也让北伐中原告一段落。
收复失地,北伐中原作为晋朝政府重要的一项政治纲领,刘裕此次北伐作了充分准备,以前打的是内战,现在打的是国仗,手下的强兵悍将悉数登场。
公元409年,刘裕率军十万,拉开了远征北燕的序幕。
古代打仗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人吃马喂,在“无碳生活”下,这些物质必须从后方靠人力运输提供,一旦拉线拉长,给运输造成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容易暴露命门。所以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意思是后勤决定了战争成败的关键要素。
晋军到达下邳,直逼琅琊(山东东南部)。从琅琊到广固有三条路,有迂回有直径,直径就是沿沂水北上翻越大岘山,路程最近,问题是大岘山十分险峻,山道狭窄,一旦由此进军,容易被燕军偷袭,到时进退两难,势必造成溃散,这是利益与风险并存的一条路。其余两条是要么向东北绕行要么向西北绕行,总而言之风险小一点,但路途较远,粮草运行困难。走哪条划算,风险困难都有,走的不好就是死路一条,赌徒刘裕选择的是最危险的那条路。
赌徒的心理,心够狠,胆够大!
南燕朝廷面对晋军的进攻,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结论有三条,一是扼守大岘山,据敌于国门之外;二是诱敌深入,然后坚壁清野,关门打狗,焦土抗战,晋军人要吃饭,马要饲料,进来啥都捞不着,即使不打死也会被饿死;三是放马过来,硬碰硬,不讲战术,只讲勇猛。几乎所有的将领多认为固守大岘山是上策,诱敌深入是中策,硬碰硬是下策。偏偏慕容超力排众议,选择下策,引晋军入境,然后出城野战。理由是晋军远师疲惫,粮草供给困难,燕军以逸待劳,兵精粮足,而且晋军泼墨汉家子,不及鲜卑男儿骁勇,不如引敌入境,围而歼之。
慕容超所讲的理由,燕国将领难道不知道吗?战争需要战略战术,慕容超偏偏不用,而用最原始方法跟敌军拼刺刀,那到底是谁糊涂了?
慕容超不是笨的人,以前在秦国装疯卖傻骗过秦皇姚兴,说明他很聪明,一个聪明的人应该能听得进劝告,但为什么不听,不妨站在他的角度来看,慕容超能做皇帝是靠他叔叔慕容德,也有是靠裙带关系上位,手无寸功,根基尚浅,而且新主登基,君臣猜忌,面对这些叔公辈的骄兵悍将,政令不和也是再所难免,慕容超的心中的小九九是把刘裕放进来,然后互相拼刺刀,最后刘裕在火葬场,那些悍将在手术室,这时再进行政权重组,提拔亲信,使之完全掌握国家政权。
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智慧的人一定很聪明。慕容超在关乎到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考虑的不是国家利益,而是个人的权利斗争,只有近忧,没有远虑,可见其只有小聪明,而他的对手刘裕是大块头有大智慧之人。
大岘山在山东沂山以东,呈南北走向,晋军一路走来,不见一个伏兵,刘裕的运气太好,碰上一个刚愎自用的对手。燕国没有坚壁清野,也没断晋粮道。在燕军眼里,晋军没太大战斗力,这种自信不是没道理,以前跟晋军打,胜多败少,晋军实行世兵制,当兵打仗再勇敢也是大头兵一个,高级军官都是豪门士族,因此当兵出工不出力现象很普遍。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以刘裕为代表的下等士族、庶族咸鱼翻身,一大批有才干有能力的基层人员得到飞速提升。而且在东晋国内,土地基本上集中在豪门士族手里,若想获得土地,那只能到境处去发展,这次远征一则自卫反击,惩罚罪犯;二是为国效劳,开疆拓土;三则也是为自己谋福利。此时的晋军已经不是以前的弱旅,而是充满斗志的虎狼之师。
反观燕军,君臣猜忌。慕容超的身份曾遭受鲜卑贵族的质疑,关系一度紧张,甚至到了擦枪走火,双方火拼的地步。燕国境内的豪强贵族在慕容德在时,交贡纳税,而新皇帝资历轻,威望低,无法镇住些纳税大户,国家的整套运行机制出现了裂痕。更何况国内鲜卑贵族又与汉民族离心离德,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要想打赢战争可想而知很困难。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不明,国内矛盾重重,燕军的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晋军到达临朐,燕军五万在公孙五楼的率领下,与晋军展开搏斗,晋军左冲右杀,勇猛无比,刘裕指挥得当,连克燕军。慕容超亲率四万援军前来支援,临朐城成了绞肉场,二十万人每天混战砍杀。

一(十二) 血溅广固城
晋军虽然以步兵为主,为了对付鲜卑骑兵,刘裕准备了四千辆战车,以两辆战车为一组,中间步兵,后面骑兵,组成方阵,缓缓前进,让燕国骑兵的冲击力发挥不出作用。
燕军主场作战,战斗力相当生猛。晋军一时难以取胜,刘裕派一员骁将孟龙符抢夺临朐城的水源,孟龙符勇猛过人,奋勇杀敌,大败燕军,但由于拼死追敌,最后战死沙场,虽然刘裕失去一员勇将,但水源被晋军控制。人三天不喝水就要渴死,慕容超为了夺回生命之源,派精锐骑兵前后夹击,双方展开殊死搏斗,打了整整一天,晋军屹然不动,于是燕军全军出动,准备一鼓作气攻下敌阵。
参将胡藩向刘裕献计,燕军主力出动作战,守城肯定空虚,可进行偷袭临朐城。打仗跟下棋差不多,当局者迷,刘裕一门心思在主战场,突然有人提醒,顿时眼前一亮,这是个好计策,于是立刻让胡藩带人执行。
胡藩带三千晋军绕道临朐城下,事实确实如他所料,城内空虚,少量的燕军根本不是晋军的对手。慕容超正在城中,喝着小酒听着音乐等前方的捷报,结果捷报没来,晋军到是杀气腾腾的冲了进来,他做梦也没想到,刘裕还会腾出手来攻城。
慕容超第一个当起了逃兵,单骑逃回广固。
前线作战的燕军一听后方被人揣了,皇帝逃了,军心开始不稳。刘裕又火上浇油,欺骗一些俘虏说,晋军水师已从海路出发,攻下广固。这些俘虏逃回去之后,谣言四起,燕军无心再战,唏哩哗啦一败涂地。
燕军逃,晋军追,一下子就追到了广固城下。
作为南燕国都,广固城高墙厚土,易守难攻,燕军困兽犹斗,作拼死抵抗,这是一根难啃的骨头,也是场持久战。对刘裕而言,好在慕容超爱惜粮食,没有坚壁清野,不用千里迢迢从后方搬粮食过来,只要就地取粮,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刘裕不急着攻城,围而不攻,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等到城内没吃没喝,看你出不出来投降。
慕容超原本想在临朐解决战斗,没想到燕军精锐损失殆尽,现在出去打又打不过,能做的就是喊“救命!”向自己的老朋友姚兴发求救信号,然后固守待援。
唇亡齿寒的道理姚兴还是知道的,秦国使者气势汹汹来到刘裕面前,下达最后通牒,你再不退兵,大秦将以十万大军攻打晋国。围魏救赵确实是好计,如果秦真的是出兵打东晋,晋军将面临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刘裕账内的将领一听吓出一身冷汗,不知如何应对,唯独刘裕听后一点都不慌,还阴冷的回答,老子本来打下燕国,再过三五年来打秦国,现在好了,两个一起上,省得来找你。
秦使废然而返。其他将领急问怎么办,刘裕哈哈大笑告诉他们,如果秦国真的出兵,还会通知你吗?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是战场法则,现在派个使者来,说明是虚张声势,所以不足为虑。
姚兴不是不想派兵,只是太忙了,忙着镇压反革命,凉州兵乱,还有他养的一只白眼狼赫连勃勃正使劲的在秦国打草谷,内忧外患没时间也没精力顾及晋燕大战。外交恐吓没效果后,也曾派出一万大军声援,做做样子,走到半路上又诏回。
盼星星盼月亮,结果啥也没盼来,慕容超派人向刘裕和解,割地称臣。刘裕要的不是燕国的一部分,而是全部,包括生命。给慕容超出的题目是选择题,投降还是不投降,没有第三种答案。
围困半年的广固城已是死气沉沉,甚至出现人将相食的恐怖场面,燕军多次突围都失效,形势对燕国越来越不利,慕容超登上城楼,望着军容整齐的晋军,痛苦的抱着宠妃,泣不成声,有人劝慕容超投降,宁死不屈的慕容超有着鲜卑男儿的铮铮铁骨,宁可战死也不愿低三下四的向他的敌人摇尾乞怜的活着。
晋军发起最后的总攻,结局已经注定,再作抵抗也是徒劳,南燕尚书悦寿开门迎降,晋军顺利攻入广固内城,慕容超在数十个卫士拼命保护下突围,但这条大鱼晋军怎会放过,很快被晋军追上生擒,南燕灭亡。
在赌场上钱最贬值,战场上人的生命最贬值,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永远无法理解战场,当身边的兄弟一个个消失在眼前时,当地狱每天向你呼唤时,当死神在跟你捉迷藏时,当人习惯在血雨腥风的空气中生存时,任何恐怖都不是恐怖,屠城也就是顺利成章的进行了,屠城可以释放压抑、可以振奋士气、还可以让人成为野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因此惨绝人寰的屠城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刘裕决定对广固进行一次情绪的宣泄。
这个疯狂的决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北伐只是成功了一部分,如果屠城,中原百姓还希望见到王师归来吗?既然老百姓不能杀,鲜卑人还是要杀的,刘裕下令,鲜卑族王公以下三千余人斩首,城内财富分封诸将,一万余人赏赐军士。
在这里有人会指责刘裕过于残暴,不可否认刘裕有他心狠手辣的一面,但看问题时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战争的目的就是获取利益,刘裕是老大,底下的兄弟指着他养家糊口,没有利益谁会跟你去拼命。
刘裕第一次率领的北伐军大获全胜,为了彰显他的赫赫战功,慕容超押回建康,并在街头斩首,目的是要让江南的百姓知道刘裕的丰功伟绩。正当全军将士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东晋朝廷八百里加急传来消息,五斗米道兴风作浪,卢循率领大军从广州杀向建康。

一(十三)卢循灭亡
卢循是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书香门第出生。与刘裕相比,两人同为没落士族,对门阀士族心存不满,不同的是卢循有文化,能舞文弄墨,擅长草书、隶书、弈棋等技艺。当初跟着大舅子孙恩造反,造就了刘裕这个大英雄,说明两人很有缘,不打不相识,算是“老朋友”。
宗教是一种信仰,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进而引申出信仰认知。五斗米教在卢循的带领下,装神弄鬼,广州一带迅速生根发芽,死灰复燃。
刘裕执政初期,因忙于应付桓楚势力,卢循乘机向朝廷称臣,要求招安。朝廷为了安抚这个捣乱分子,只好忍气吞声答应要求,封卢循为广州刺史,征虏将军、平越中郎将,他姐夫徐道覆为始兴相。反正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眼不见为净。卢循有了朝廷的认可,割据岭南,做起了南天王。为了联络感情,在端午节还送益智粽给刘裕,刘裕回赠续命汤。礼物名称一个在暗讽对方脑子不好使,没文化;另一个在警告对方你小心点。
和平的时间是短暂的。卢循不仅有文化,更有追求,不愿待在广州这种穷困潦倒之地。东晋北伐南燕,国内兵力空虚,官军又在广固与南燕死磕,一时半刻难回师于晋地。而且卢循手下的将领又有思乡之情,如若此时起兵,攻占建康,控制晋室,到时刘裕投鼠忌器,天下鹿死谁手,都说不定。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刘裕与卢循两人走的路线不一样,不管走哪一条,他们都可以算是成功人士。若想成就大业,这场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卢循一边操练士兵,一边抓紧营造舰船,待兵精粮足,万事俱备之时,吹响战斗的号角。
公元410年二月,卢循兵分两路进攻,东路大军由徐道覆指挥,沿赣江下,进犯南康、庐陵、豫章等地方。西路大军由卢循亲自指挥,由湘江而来,进攻长沙。两路义军士气高涨,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朝野人心慌慌,急召刘裕回京,刘裕接到消息,留下部分人善后,急匆匆的率师回朝,一路上马不停蹄,直奔建康。
何无忌在寻阳带三千官军出发迎击敌军,在豫章与徐道覆遭遇,两军血战,官军寡不敌众,何无忌兵败阵亡,义军进攻寻阳。而卢循率领的西路军在湘中横冲直撞,荆州刺史刘道规派遣部队迎战,不敌义军,长沙沦陷。义军接连打下巴陵,准备进犯江陵,而此时卢循接到徐道覆的战报,东路军碰到刘毅率领的官军主力部队,要求卢循增援。
义军东西两路军合兵一处,战舰如云,气势如虹,将士十余万,在桑落洲摆开战场,与刘毅一决雌雄。刘毅不曾想这些乌合之众战斗力很是强悍,被打的落花流水,大量物资都成了义军战利品,而刘毅只带着数百名亲卫士兵步行逃往江宁。
义军打败多位北府名将,气势更盛,下一步就是建康。但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刘裕回京了,是守是攻,义军高层产生了分歧,分歧的原因是以前跟刘裕打,基本上没赢过,已经形成了恐刘症。犹豫了几天,最后在徐道覆的劝说下,卢循决定还是选择进攻,既然开弓了就没有回头箭,但就是犹豫的这几天时间里,给了刘裕喘息的时间,各地援兵纷纷进入建康。当断不断,兵家大忌。
刘裕到了建康,有条不紊的指挥备战,组织防御工事,布置各部队的作战任务。气刚喘好,敌人也就到了,刘裕站在石头城上,望着密密麻麻的战舰,会心地一笑,还好你没来早,不然真的打不过你。
建康城内外戒严,四周用树木做成栅栏。义军抵达秦淮河口,命令一些老弱将士坐船向白石进发,并声称全部大军准备从白石登岸作战,而主力部队布置在秦淮口南岸。在刘裕面前耍计策,就如关公面前耍大刀。官军坚守城池,按兵不动,任由卢循他们天天骂娘。
等义军叫阵叫累了,刘裕出兵骚扰,让你睡不好吃不香,连续数次,义军觉得晋军雷声大雨点小,也不当回事了,麻痹思想下狼真的来了,刘毅、诸葛长民等官军将领向义军猛攻,把对方杀的落花流水。气急败坏的卢循在南岸列阵交战,再次大败。
卢循原本凭人多势众,想吓退官军,官军不仅没有后退,还出来乱咬人,两军就这样你来我往,打了两个多月,没占到任何便宜,损失到不小,战舰还遭暴风吹翻,死者众多。建康城固若金汤,这块硬骨头根本啃不下去,最关键的是气势此消彼长,义军锐气逐渐丧失,而官军却越打越猛,刘裕看准时机,把南燕投降过来的铁甲骑兵派上战场,这些“二鬼子”也刚好在新主子面前露个脸,战场上左冲右杀,把义军捣得天翻地覆。
眼见兵疲粮乏,死伤残重,卢循决定放弃建康,改为西取荆州,得东晋半壁江山,再慢慢与朝廷争强斗胜。刘裕可不这样想,即然来了,就没想让你活着回去,一面派大军南下直取义军根据地番禺,而另一面亲自带兵尾随。
官军在大雷(今安徽望江)追上卢循,大败义军,卢循想逃回豫章,便拼全力设置栅栏。这些小伎俩难不倒刘裕,官军采用火攻,焚毁障碍物,连同义军的多艘战舰也被焚毁,义军虽然死战,但根本抵挡不住,官军乘胜发动总攻,卢循只能且战且退,逃往寻阳。
官军穷追不舍,屡屡突破寻阳防线。卢循如丧家之犬,无处可去,只能撤回老巢番禺,走至半道,据悉番禺已失守。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只好率余众进行反击,晋军固守待援,然后大破义军,宰首一万余人,卢循率余部西逃,一路上如过街老鼠,惶惶不可终日,余下的义军或逃或降,已彻底溃散。
一代枭雄卢循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死之前,还不忘把家里的姬妾召集起来,问谁愿意跟他一块去天堂,言下之意要殉葬。说到死哪个人愿意,蝼蚁尚且贪生,去死实在是为人所难。卢循一看这群娘们大难临头要各自飞,强制她们喝下毒酒,而他投水自尽。官军捞出卢循的尸体斩首,连同他的父亲卢嘏一同处死,首级传送到京都。而余众也悉数擒获。
义军二号人物徐道覆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始兴,拼死守城。晋将孟怀玉攻破城池,战乱之中,徐道覆被当场刺死。
从公元399年至411年,轰轰烈烈的孙恩卢循大起义历经十余年后终于落下了帷幕!

一(十四) 大哥只能有一个
刘裕的声望已经一浪高一浪,败孙恩、倒桓楚、伐南燕、灭卢循,一次又一次的挽救于东晋危难之中。如此功绩自然得到很多人的仰慕,但也会招人妒忌,而妒忌往往是最亲近的人,乞丐不会妒嫉企业家嫌多少钱,他只会妒忌另一个乞丐为什么每天要的钱比他多。
当初京口起义,大家歃血为盟,亲如兄弟,现在刘裕官拜太尉,位列三公,位高权重。刘毅与卢循之战中被打败,威信扫地,撤消了豫州刺史,降职处分,刘毅心生不快,也就时不时发表些不当言论,妄议中央,跟刘裕关系已经越走越远。
卢循造反时,刘裕八百里加急送信给后方的刘毅,告诉他卢妖狡诈,让他不要跟他硬拼,固守待援。刘毅自认为不比刘裕差劲,一看信气得肺都炸了,什么意思,怕抢你刘裕功劳还是咋得。于是自率两万大军,结果全军覆没。虽然打仗差了点,但文化水平比刘裕高许多,在平定卢循的庆功宴上,有人提议赋诗助兴,刘裕不要说写诗,就是写好让他念未必能念对。刘毅洋洋得意,当场吟诗一首,其中就有“六国多雄士,正始出风流”。意思是以前的六个国家武夫虽多,但不及曹魏正始年间的风流名士。表明了刘毅不太认同刘裕,国家还需他这样的文人来治理。
刘毅有文采与才华,而刘裕笔墨不通,看起来是像个大老粗,高门士族的那些人不愿与刘裕交往,而喜欢与刘毅交流,渐渐地刘毅身边汇集了一个小圈子。拉帮结派是政治大忌,可以说成是谋反的前兆,任何一个老大都不愿看到底下的兄弟有这种情景。唐朝有个郭子仪,可以说功高震主,但皇帝没有怀疑他,是因为他家的门永远是开着的,外人可以随时来参观,目的就是向皇帝表白,没有在家里搞阴谋鬼计。刘毅显然不懂这个道理。
两人真正的决裂是在一次任命上,公元412年,荆州刺史刘道规身患重病而亡,朝廷任命刘毅接任,荆州是大州,刘毅兴高采烈。毕竟是拜把子兄弟,刘裕把这个位子给刘毅,第一希望能弥补兄弟间的感情;第二荆州刘道规经营七年,官吏都是他老刘家的人,刘毅一时翻不了天。刘毅很明白没有嫡系部队办不了事,偷偷从老本营豫州抽调一万精锐去荆州,安插亲信,专行独断。
擅自调动军队、搞山头主义、拉拢高门士族都是触动高层最敏感神经的行为,也是作为地方领导避讳的事。刘毅想和刘裕分庭抗礼,还是要拿实力说话的。
该出手就出手,刘裕派兵剿灭刘毅,王镇恶自报当先锋,王镇恶是王猛的孙子,王猛是前秦皇帝苻坚的诸葛亮,足智多谋,在他的辅政下,前秦统一北方,达到鼎盛,临死之前告诫苻坚,不要伐晋,结果苻坚不听,造成淝水之败,北方再度分裂,前秦灭国,王镇恶随家族南迁晋地,北伐南燕时,王镇恶来到刘裕军中任参军,屡立战功。
刘裕欣然同意王镇恶的请求,并让蒯恩为副先锋。蒯恩马夫出身,但力气比马大,刘裕看这个人力大无穷,让他上战场,结果勇猛无比,曾被敌人射瞎一只眼照样冲锋在前,如此威猛深得刘裕欣赏,成了心腹爱将。
此次征伐刘毅,刘裕与王镇恶等将领作了周密安排,采用偷袭战术。王蒯二将乘一百条大船,离江陵城二十里登陆前行。刘毅毫无准备,朝廷大军兵临城下,刘毅仓皇指挥部队战斗,经过一天激战,刘毅兵败。恃才傲物地刘毅,怎肯轻易向昔日的老朋友低头,你可以在肉体上打败我,但不可能在灵魂上打败我,刘毅用一个绳子给自己作了了断。
刘毅死了,接下来还会是谁。当初京口建义,相当于大家入了股份,成功了可以分红,分红要产生矛盾,分多了别人不愿意,分少了自己不愿意,人在利益面前,感情是很脆弱的,有矛盾了就要打打杀杀。当初西汉建立,刘邦分赏有功之臣,结果那些异姓王基本上都没好结果。刘裕是英雄,跟刘邦一样,他需要的是中央集权的政权,不允许别人指手划脚,不听号令。何无忌战死,孟昶自杀……现在京口起义尚在朝廷中掌握大权的就只有诸葛长民一人了。
诸葛长民很无奈,不反要死,反也要死,权利比金钱更有诱惑力,为了权力,手足相残的例子举不胜举。硬的不行就软的,登门拜访,表明心声,诸葛长民太天真了,刘裕虽然没看过《三国演义》,但曹操思想的精髓可是无师自通的,宁可我负天下,不让天下人负我,诸葛长民被刘裕杀于府中。
南征北战,刘裕已经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新团队,一大批年轻将领被提拔上来,谢晦、朱龄石、檀道济、王镇恶、沈林之、沈田之、朱超石、傅弘、胡藩……对他忠心耿耿。而那些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在情感上不分尊卑,严重影响或者阻碍新团队的发展,因此这些人成了刘裕的绊脚石,过了河还要把桥拆了才能破釜沉舟,跑的更快。
铲平异己,削平宗室的势力,刘裕把朝廷大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萧何,王莽、董卓、曹操等特权,刘裕也享受到了。
人站的平台不一样,思想高度也不一样,没有发迹之前的刘裕,无非也是一日三餐,老婆儿子热炕头。现如今,无皇帝之名,有皇帝之实,东晋之地已经装不下雄才大略的刘裕了,一统天下,才是他的人生目标。

一(十五)二征西蜀
打下了南燕,下一个目标后秦,打后秦之前,首先要对不听话的小朋友打屁股。这样伐秦就没有后顾之忧。
西晋末年,群雄纷争,氐族李雄割据益州,建立成汉国(先为成国,后改为汉国,史称成汉),公元34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兵攻占,益州划入东晋领土。
桓玄被蜀将冯迁杀死后,他的残余势力仍在,侄儿桓振、堂弟桓谦等仍负隅顽抗,益州刺史毛璩服从朝廷命令,出兵三万协助晋军,蜀兵背井离乡到湖北打仗,很多人心里不痛快。所以还没跟楚军打起来,先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了。
侯晖、阳昧两位将领乡土情绪很浓,到了湖北吃不下睡不香,于是闹起了兵变,杀了领队毛瑾。毛瑾可是刺史毛璩的弟弟,两位将军知道自己罪孽深重,苦于自己职位不高,号召力不强,没办法建立有效的抵抗组织。此时军中职位最高的就是他们的参谋长谯纵,领导的位子非他莫属。
谯纵出身世家大族,为人和蔼谨慎,重义气,乐于助困扶危,大家都很喜欢他,人家喜欢他并不代表他也喜欢任何人,对这些犯上作乱的兵痞谯纵把头摇的跟波浪鼓似的,不愿意当他们的领导。侯阳两位将军逼着他上位,谯纵没办法,投河自尽,要死没这么容易,士兵们把他拉上来,绑着他上 台。谯纵再三请求,说自己才疏学浅,平时还有点二,当领导会耽搁大家的前程。但一切努力都枉然,士兵们唏哩哗啦地向他磕头,就认他当大哥。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一幕很像武昌起义中的黎元洪。他们不是没有赵匡胤的野心,也不是忠心于朝廷,更多的是为自身的安全着想。毕竟谋反是大罪,不仅仅是个人的身家性命,还关系到整个家族,面对恐惧才会想尽办法推三阻四。
侯晖、阳昧两位叛将带着谯纵回师成都,杀死毛璩。生米煮成熟饭,谯纵即使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跟自己没关系。公元405年,谯纵在成都称帝,脱离东晋中央政府,建立西蜀政权。
益州成了独立王国,很不给刘裕面子,于是出兵讨伐,先锋官刘敬宣。小刘同志是北府名将刘牢之的公子,将门虎子,刘裕有意提拔这个老领导的儿子,让他独立领兵作战。
刘敬宣带着五千精兵,兵分两路,二千人沿泯江而上,佯攻成都,而他亲率三千人沿涪江进行主攻,先打绵阳再由陆路进成都。晋军勇猛无比,攻城拔寨,一直打到绵阳附近的黄虎地界,遇到蜀国大将谯道福的拼死抵抗。绵阳离成都只有二百多里,打下绵阳也就是成都危在旦夕,蜀军相当顽强,又是主场作战,大小十余战,晋军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蜀军固守待援,后秦大军二万也加入了战争。
谯纵称帝后,为了与东晋朝廷作抗衡,到处拉赞助,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原则,跟桓谦、卢循妖人等都称兄道弟,除了找小兄弟,还去拜大哥,向后秦称臣。此次晋军大举来犯,谯纵向大哥求救,后秦出兵二万来保护他的属国。
秦军的到来让蜀军实力猛增,加上晋军粮草旦尽,军士又水土不服,造成疾病流行,刘敬宣只能败回。蜀军把晋军阵亡将士的尸体扔入长江,顺江而下,以示警告,下次再来就是这个结果。
原本刘裕想让刘敬宣露露脸,结果弄巧成拙。不管什么原因吃了败仗,处分总要有,奖罚分明是一个当领导必备的手段。刘敬宣、刘道规等都作了降级处分,作为全军总司令(督中外军事)的刘裕同样在处罚上作出表率,向朝廷提出引咎辞职的申请,当然这个是做做样子,谁有权力、有胆子同意刘CEO辞职等于是不想活了。虽然是形式主义,但样子做了人家就心服口服,说明领导有担当,勇于承担责任。
刘裕的职位很多,每个都是重量级的,处理的结果是车骑将军降为中军将军,相当于一级上将改为二级上将,其他原封不动。
谯纵过了几年太平日子,因为刘裕太忙,南征北战,还要跟兄弟们争权夺利,总之没时间搭理他。随着东晋政局稳定,开疆拓土,北伐中原再次提上日程,谯纵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益州是北伐后秦的一个重要环节,打不下益州就谈不上北伐。
刘裕帐下兵多将广,长年的战争已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将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很多人都可独当一面。在选伐蜀大元帅人选时,刘裕力排众广议,选用资历尚浅的朱龄石。
朱龄石,字伯儿,练家子出身,从小就是熊孩子,他舅舅比较懦弱,老被这个外甥欺负,不是打就把他当飞镖靶子,还有他舅舅头上有个肉瘤,某次乘他熟睡时,朱龄石直接给舅舅做去瘤手术,结果失血过多,当场死亡。刘裕伐桓楚时,朱龄石跟刘裕说朱家世受桓家大恩,所以不能到一线作战。在灭卢循之战中,朱龄石表现的相当抢眼,屡立大功,刘裕知朱龄石有大将之才,足可委以重任。
优秀的领导会知人善用,而不必任何事都亲力亲为。想当年,楚汉相争,论学历、家庭背景、打仗、修养,刘邦自叹都不如项羽,唯一比项羽强的只是会用人,什么人可用,什么人不可用,可用的人又怎么用。如韩信、陈平这种尖端人才在项营发挥不了作用,到了刘邦这边,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用人是考验领导水平的第一要素。刘裕能成一翻霸业,除了他自身能干外还跟他会用人是分不开的。
公元412年底,朱龄石领军二万,踏上西征之路。大军中有些将领级别比朱司令还高,像刘裕的舅佬臧熹等。为了让朱龄石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大军出发之前,刘裕当着众将之面,亲自把 给朱龄石,上面写有“至白帝乃开”。故作神秘,弄的像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似的,目的是减轻朱龄石的压力和其他将领的口舌。
大军经过半年的行程到达白帝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大家耳熟能详,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县,从南京逆流而上到奉节,完全靠人力速度很慢。朱龄石打开信件,上面写有:“众军悉从外水取成都,臧熹从中水取广汉,老弱乘高舰十馀,从内水向黄虎”。
一个好的领导能把细节想的面面俱到!这份作战计划是刘裕跟朱龄石吸取了刘敬宣之败的经验,战前作了充分的战术分析,制定的作战计划。只是在出发前故弄玄虚下,在执行力上更具说服力。
按计划兵分三路,分主攻、辅攻、佯攻。朱龄石带着主力部队从泯江而上,直取成都。臧熹领本部人马由夹江夺取广汉。而余下的作战力最差的部队,反而大摇大摆的坐着十几艘大型战船,由涪江向黄虎地界。
蜀国果然中计,重兵防守在涪江上,棋差一招,胜败已注定。
朱龄石领军至平模(今四川平山县),遇到蜀军万余人抵抗,晋军奋勇杀敌,一鼓作气攻下城池,然后向成都进发,平模离成都才两百里,三四天的功夫已杀到成都城下。
而在涪城的谯道福接到侦察兵的报告,说晋军十余艘大型战舰正向此处赶来,于是积极备战,突然又接谯纵的加急命令,回师增援成都。
晋军气势如虹,成都的守军根本抵挡不住这么猛烈的进攻,或死或降。当谯道福领着援军气喘吁吁的跑回成都时,城墙上已插上晋朝的旗帜。
城破之时,谯纵扮难民趁乱逃脱,向北寻谯道福。君臣相见,却分外眼红,作为辅国将军的谯道福顾不上什么君臣礼节,大骂谯纵没用,弄得国破家亡。落难的凤凰不如鸡,谯纵走投无路,万念俱灰,找棵歪脖子树一死了之。
蜀军一看国王也死了,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呼喇喇作鸟兽散,谯道福成了光杆司令,虽然是个老革命,骂起皇帝来义正严辞,轮到他自己却很爱惜性命,东躲西藏结果还是被晋军抓获,处以死刑。
臧熹领军击溃蜀将谯抚之,左冲右杀,蜀军望风而逃。朱龄石占领成都后,向西南用兵,各地望风而降。益州又重新纳入东晋版图,南方出现了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一统局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