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连载)

字数:2271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1-04 21:36:57 更新时间:2021-01-05 16:36:58

楼主:大道即正道  时间:2021-01-04 13:36:57
近年来有国内学者经研究,称北狄中有的族群因为在与华夏族群的争战中失利,而迁往西北远方、成为德意志人的祖先。笔者见识肤浅,无意对此说评价是与非,不过倒是赞同北狄中的很多族群与华夏人种有异的观点。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曾)流共工于幽州,以变北狄。”共工姜姓,炎帝世系后人。尧流放共工部落于北方,让他们来改变狄人的习俗。韦昭对《诗经》的注解中也说:“鲜虞(即猃 xiǎn狁yǔn或玁xiǎn狁),姬姓在狄者也。”姬姓要么可能出自黄帝世系,要么可能出自黄帝母系的姬周一系。因此北狄中有一些族群与炎黄是有渊源关系的。可是这并不能说明大多数北狄人与炎黄世系为同一种群。先秦文献是这样描述北狄的:
《礼记》:“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大戴礼记》:“北辟之民曰狄,肥以戾,至于大远,有不火食者矣。”《汉书》:“逐草随畜,射猎为生。”其他的还有《成下》中所记“不祀”即不祭祀祖先和“贪而不让”等记载。
假设北狄大部分与炎黄族源相同,因为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变成以游牧射猎为生,也断不会重新回到穴居和“衣羽毛”的状态。并且,用火熟食这一生存技能不会丢下。更能体现两者的区别的,是北狄的不祀。要知道尊敬和祭祀祖先是炎黄族群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上古时期虽然没有文字,但是今天的中国人对伏羲、神农、女娲和炎黄等先祖是充满崇敬之情的。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在上述先祖的诞生地,每年都会举行祭祀大典。因此,北狄大部与华夏先民在文化上毫无关联性。
从上古至夏商,狄人多被统称为北狄。周朝到战国时,将其从总体上分为赤狄、白狄和长狄三个分支。他们多有姓氏,有的还汇入了中华百家姓,真实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成果。
赤狄、白狄与长狄都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称谓,而是某些族群的概称。赤狄与白狄的民俗分别崇尚红色与白色,因此相区别。长狄则不同。先秦文献中称其人“盖长百尺”或“长五丈餘”等。因为当时一尺约为23厘米,所以上述说法明显夸大其词。不过《史记•孔子世家》中称长狄:“於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可见长狄在身高上不仅大大高于华夏族,而且也明显高于其他狄人,这与原南斯拉夫的黑山人多高于其他欧洲人类似。因此,长狄在人种上不同于华夏。
西周时实行畿服制度,狄族在五服中属于最后的“荒服”,即他们首领的义务是一生中来朝贡周王一次。周穆王后,狄人也趁着王室衰微四处攻掠。
春秋时期,狄人多次进犯周王室和中原诸侯国,曾灭卫、温,伐邢等姬姓国。狄人对弱小的诸侯国,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春秋时《公羊传•僖公四年》中记有:“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南蛮与北狄对中原诸国的侵掠,达到了相互接触的地步,使周朝在中原的南北通道都快被截断了。《左传》中说:“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意即如果晋国有狄人的土地那么广大,可以建成大都市了。
《诗经》也载:“靡室靡家,猃 狁之故”,当时诸侯国持续抵御狄人的进攻,军人都到了无法回家的地步。双方不仅只有战争,还存在过联盟。较为强大的诸侯国经常与狄人形成联军,征伐其他诸侯国。《左传》中就有“晋师、白狄伐秦”和“秦人、白狄伐晋”的记录。
周人和诸侯贵族,也与狄人有着大量的通婚现象。东周襄王曾纳狄女为后,不过“狄人遂入,周王乃出居于郑”[19],导致了周王到郑国去避难的结果。晋国吕相对秦国国君说:“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婚)姻也。”白狄当时在秦国北部今陕北地区活动,有史学家认为就是翟戎。在陕北清涧县的东周时期墓葬中,专家们发现了北方草原文化和周朝、晋国文化风格的陶器与青铜器,证明当时白狄与华夏存在交流融合的现象。《史记》对狄人建立的中山国曾有这样的记载:“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
春秋后期,白狄中的鲜虞、肥氏、鼓氏和仇由氏在秦国的进攻和晋国的引诱下,东迁到今河北石家庄一带。他们中的后三个部族又被晋所灭。公元前507年,姬姓并且有大量白人血统的鲜虞建立了中山国,百年后被魏所灭。约在公元前381年,中山国复国,“方五百里”,都城就在河北平山。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再次灭亡。
赤狄主要分布于今山西南部宽广的河谷平原地带和山地,与晋杂居,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人。赤狄分为潞氏、甲氏、留吁氏、铎辰氏、皋落氏和廧咎如氏等部族。前文中灭卫、温两国,并伐邢国的就是赤狄。齐桓公“尊王攘夷”,率领郑国、宋国等诸侯国“救邢安卫”,扩大了自身的政治影响。不过赤狄卷土重来,攻打东周王室、郑国,还侵扰齐国。秦穆公之后的秦国,对晋国的压力大大减轻。晋景公于是在公元前594年至588年,凭借强大的国力,依次消灭潞氏、甲氏、留吁氏、铎辰氏和廧咎如氏诸狄。后来晋景公又基本将赤狄余部肃清。
长狄分布于中原地区东部一线,早期与经济、军事都较强大的东夷为邻,后与诸侯大国齐、鲁和宋相伴,因此势力较小。长狄曾建鄋瞒国,漆姓。该国除了曾于公元前660年攻入卫国国都,杀死卫懿公之外,其余对齐、鲁和宋的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公元前600年前后,长狄渐次灭于鲁、齐、卫、晋。
蛮、夷、戎、狄的许多部分,都融入了华夏民族,充分说明华夏民族并不完全是由几位“超级祖先”繁衍而来,即伏羲——太昊——少昊世系、神农——炎帝世系和黄帝世系,虽是华夏民族的血缘主干,但不是全部。除了以上各位先祖显示出的O3单倍群下几个单倍型以外,还有C、Q、N等系下的多个单倍型,汇入其中。因此,华夏民族并非一干多枝的乔木型基因构成,而是多干茸枝的灌木型基因构成。她又由共同的文化根系来滋养。今后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形成,都有着与之相同的特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