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

字数:24260访问原帖 评论数:30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1-20 10:19:27 更新时间:2022-09-05 00:33:03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21-03-17 14:47:12
文殊抬佛祖的杠。。。佛祖很生气,哈哈

其实文殊不是佛祖的徒弟。。。佛祖第一次见文殊的时候,感觉不怎么样,随着长久相处,佛祖明白文殊的特别之处,包括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四大菩萨,皆有不可测之境界。非普通菩萨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21-03-17 14:48:36
为什么要到彼岸——因为彼岸有一朵‘花’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21-03-17 14:59:51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信如来于一切众生中最胜。世尊,若我信如来于一切众生中最胜,则如来成不最胜。”
佛告文殊:“汝信如来成就一切不可思议法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信如来成就一切不可思议法。世尊,我若信如来成就一切不可思议法,如来则成可思议。”
佛告文殊师利:“汝信一切声闻是如来所教化不?”
“世尊,我信一切声闻是如来所教化。世尊,我若信一切声闻是如来所教化,则法界成可教化。”
佛告文殊师利:“汝信如来是无上福田不?”
“世尊,我信如来是无上福田。世尊,我若信如来是无上福田,如来则非福田。”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依,作如是答我?”
文殊白佛言:“世尊,我无所依,作如是答。世尊,无所依中无胜无不胜、无可思议无不可思议、无教化无不教化、无福田无非福田。”

是时,以佛神力地六种震动,一万六千比丘众以无可取心得解脱,七百比丘尼众、三千优婆塞众、四万优婆夷众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六万亿那由他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是时,长老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此地大动?”
尔时,佛告阿难:“此说般若波罗蜜,往古诸佛皆于此处说此法,以是因缘故,此地震动。”


_HAHAHA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21-03-17 15:00:14
hahah

佛祖:文殊,你之个杠精。!

看我大法力。。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21-03-17 15:08:34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依,作如是答我?”
文殊白佛言:“世尊,我无所依,作如是答。世尊,无所依中无胜无不胜、无可思议无不可思议、无教化无不教化、无福田无非福田。”

佛说:文殊,你依仗什么?这样答我!?

文书说:世尊,我无所依,作如是答。世尊,无所依中没有胜没有不胜——啥意思?——。。。我不是想要赢你。。。。。。。无胜无不胜,佛祖你也别想那么多,无可思议无不可思议,你也别谈什么教化我,我无教化无不教化、也别用你的富贵压我,我无福田无非福田。。。

佛祖:MMP,看我放地震!!文殊你欠教训。。。

于是——是时,以佛神力地六种震动,

啊难等罗汉慌了——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此地大动?”——佛祖,为什么大地震动啊?

佛说——此说般若波罗蜜,往古诸佛皆于此处说此法,以是因缘故,此地震动。”——这是因为以前的诸佛都在这里说菠萝菠萝蜜,所以此地震动——我信你个鬼啊!

什么意思呢?

法无法相故。佛祖的意思:文殊,你够了呀,给我消停点。

哈哈哈哈哈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21-03-17 15:13:33
我记得佛说过,心经所在之处,是为有佛。。。

所以不是佛在此地说法,而是此地有佛说法

般若波罗蜜为万佛之源。。。说波若就是说诸佛,说诸佛,即是诸佛说。。。所以是一个意思。法界即是佛界。

所以,这样说也是不错的。——不过,这也是文字游戏罢了。

哈,真是有意思,这文殊菩萨是佛教里面极为特别的。。

包括地藏,观音。。。普贤

地藏是男身。。。但是一般来说。菩萨都是女身的。。。显男身的菩萨,很少很少。。。只有地藏。。。因为地藏早就证佛国,但是因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所以还是菩萨。。。

不过,这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22-08-30 15:31:28
8.30

开学了

南师古,北狮今

内外同,圣王心

黑白道,水火和

生灭一。

佛道儒三家一体。

佛则色空

道者名无

儒者触缘

三体幻化,阴阳演化而非实有。

念念迁移,名名变化,触触不同。

不可见,不可说,不可摸。

非实有,乃心存。

心存则宇宙存,心去则消宇宙。

因缘际会,风云变化。千年万劫,变化无穷而不同。

道非恒远,物非久长,色非同一。

迁移变灭。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22-08-30 15:40:51
《用道篇》

是以用道者,随道也变化。

千变万化,不可穷其类;

千变万化,不可定其名;

千变万化,不可缘其处。

齐生死,同变化,随变化而变化,道永不穷也。

是以引人以异;治人以同;随缘施展,因因而变。

或内或外,似假似真,非难非易,忽男忽阴,莫可测度,天地可通。

翱翔来往,逍遥自如,游戏人间。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22-08-30 15:52:38
《演道篇》

道既非实,阴阳推演。

零一想变,主客之分。

易道无常,缘此零一。

阴阳半分,天地相称。

男女阴阳,公母之分。

主客思想,男女意识。

文化科学,圆通显密。

道之演化,无穷无尽。

从零而一,从一而万。

万万亿兆,以至无数。

数皆有尽,气乃返演。

开闭有数,存亡有程。

生长坏灭,万物皆同。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22-08-30 20:31:34
《论大乘》

全民修仙时代,必须开大乘之门。

小乘道法,三五百人,深山老林,乞讨供养为生。

而大乘之开,人数众多,供养不及,必变其法。

小乘以静打坐为入道之方法。

大乘不可为静,为静则生产废弃,百业凋零,供养不及,人身体不能保养,何以修行?

所以,大乘之道,在心,不在形式。

古有僧劝铁匠:凡俗中亦可修行,打一声铁,念一声佛,便是修行。

大乘之法,乃在动中修静,形体动而心静也。

这样就可以不违背生产,不废弃百业了。

所以农工士商军,皆可修行。

所以释迦佛开大乘佛法,讲大乘佛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心本行经、楞严经、法华经》等九部大乘经典。

启开大乘之道,共造全民尧舜大同之世。

菩提祖师传道,曰:动字门。悟空大喜。

所以,武术、房中都是入道之门。夫形体动而心静者也。这为动中求静。

俗世和圣道,两不相废。遂成王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