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

字数:268468访问原帖 评论数:232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3-03-29 21:59:00 更新时间:2021-02-15 07:56:15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29 13:59:00
近来闲暇无事,写了点历史方面的文字,总感觉不满意,贴出来,希望得到朋友们的帮助。

《明末那些事儿》,叙写的是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没有写完的故事。不戏说,不演义,把历史的真实完完整整呈献给您,尽量写得轻松、好玩、有趣,这就是我的写作宗旨。

也许当年明月先生认为,崇祯皇帝死了,大明王朝精彩的历史已经结束;可在我的心中,史可法、夏完淳、陈子龙、何腾蛟、瞿式耜、李定国、张煌言、郑成功……这些光耀史册的忠臣义士、民族英雄正义凛然地大踏步走来,明末更加精彩绝伦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明末那些事儿》计划写四部分,第一部分暂定名《大顺悲歌》,目录如下:


引 言
第 一 章 那一夜
第 二 章 弯弓射天下
第 三 章 按既定方针办
第 四 章 伤不起
第 五 章 抉择
第 六 章 天上掉下个吴三桂
第 七 章 血战山海关
第 八 章 火烧紫禁城
第 九 章 多尔衮进京
第 十 章 李岩之死
第十一章 九宫山上莫独行
…………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29 14:15:25
引 言

历史真的很奇妙。
有时候数百年的历史,湮没在故纸堆中,很少有人提及,比如两晋南北朝;有时候几十年短短一瞬间,却经常活跃在人们的口中笔下,引发后人无尽的探索和回味,比如三国和明末。
崇祯皇帝走了,但大明王朝并没有随之灰飞烟灭。在江淮以南广袤富庶的土地上,朱元璋的后人们又相继建立起弘光、隆武、永历等几个朱明政权,历史上称作南明。
当南明第一任皇帝朱由崧面南背北、称孤道寡的时候,满洲人已经跨过山海关,李自成已经撤离北京,中华大地上又迎来一个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满清、大顺、南明三足鼎立。但在三个政权之中,你是否知道:就数南明的地盘最大,实力最强,人才最多。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大笔一挥,把全国划分成十五个行省。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为北五省;南直隶、湖广、江西、浙江、四川为中五省;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为南五省。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北直隶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南直隶就是南京附近的江苏和安徽,湖广包括湖北、湖南两部分,而明朝的陕西省则涵盖了今天的陕西、甘肃和宁夏。
当时,入主北京的满清政权,仅仅占据着辽东(明朝时属山东)和北直隶两块地方,倾国不过十几万军队;李自成的大顺朝,败退回满目苍凉的陕西,正面临崩溃瓦解。而南明弘光政权,则控制着中五省、南五省大片领土,江南又是全国最繁荣发达的地区,农业、工业、手工业迅猛发展,财源滚滚,英才荟萃,并且拥有庞大的一百多万正规军。
照理说,具备这样雄厚的实力,又有长江天险阻隔,南明君臣应该能够大有作为;退一步说,即使不能复兴大明,一统天下,也能成为历史上的南宋、东晋,偏安江南,与满清划江而治,形成新的南北朝。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貌似强大的南明政权,仅仅支撑了十几年,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盘一天天缩小,军队一天天减少,终于一败涂地,最后一任皇帝竟失去立锥之地,如丧家之犬,东躲西藏,狼狈的逃到了国外(缅甸)。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不禁痛心的发问。


南明上空的战争硝烟还没有消散,关于南明历史的反思便已开始。明末遗民、历史学家、学者、文豪甚至普通知识分子,都不约而同拿起笔来,痛苦的思考、述说和评论这段饱含血泪的历史。
据现代史学大家谢国桢先生统计,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历史的著述有一千七百余种。一生醉心明末历史研究的钱海岳先生,为完成纪传体史书《南明史》,参阅的相关图书文献竟达三千四百余种之多。
上世纪初,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下,痛恨满清腐朽统治的热血青年,孜孜不倦的从张煌言、夏完淳等南明英烈身上汲取革命的激情。在面临亡国灭种的抗战时期,蒋介石竟从明末这段历史里,挖掘出“攘外必先安内”的谬论。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领袖毛泽东也研究这段历史,提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这样振聋发聩的号召。
对于明末这段动人心魄的短暂历史,著名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子、章太炎、梁启超、孟森、胡适、钱穆、郭沫若、陈寅恪等都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论著,并且还吸引了大洋彼岸一位美国的女大学生司徒琳,她穷十年心力,终于在一九八四年出版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英文版《南明史》。
但是也有人在处心积虑的要抹杀这段历史。清朝官修的《明史》及《明通鉴》等史书,都截止到崇祯帝自杀殉国,没给南明诸朝留出丝毫位置。因为满清贵族和他们的御用文人不愿意让后人知道,清朝初年还有一个正统的南明政权曾与它分庭抗礼;不愿意让人们记得,还有那么多不屈的灵魂曾为了理想和尊严,在反抗民族压迫、民族杀戮的惨烈斗争中坚贞不屈、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视死如归。
受官修《明史》的影响,现在的中小学历史课本中根本不提南明,很多明史专著也是蜻蜓点水,语焉不详。即使粉丝遍地的当年明月先生,在述说《明朝那些事儿》时,也是崇祯一死,就戛然煞尾,留下明末一段历史空白,让满怀期待地“明矾”们欲罢不能,抱膝长叹。

一般而言,一个王朝越到后期,牛人、猛人、巨人、能人会日见稀少,但明末却是后浪推前浪,英雄、豪杰、枭雄、狗熊层出不穷,动人心魄的故事愈演愈烈。
明末是一段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是一段刀光剑影、鲜血淋漓的历史,是一段群雄逐鹿、众星璀璨的历史,是一段金戈铁马、侠骨柔肠的历史,是一段滑稽荒诞、热闹非凡的历史。
一世枭雄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吴三桂、多尔衮、孔有德、孙可望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
而史可法、黄得功、陈子龙、夏完淳、阎应元、何腾蛟、堵胤锡、瞿式耜、张同敞、李定国、郑成功等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则临危不惧,正义凛然、不屈不挠,杀身成仁,恍如划过天际的流星,照亮了中国历史绚丽的天空。
在当年明月先生看来,崇祯皇帝死了,大明王朝精彩的历史已经结束;可在我的心中,史可法、夏完淳、瞿式耜、李定国、张煌言、郑成功……一个个忠臣义士、民族英雄,正豪情满怀、神采奕奕、大义凛然的大踏步走来,明末更加精彩绝伦的历史即将开始。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29 14:20:48
第一章 那一夜①

公元1644年,天崩地坼。
这一年,中国历史的天空,赫然冒出四个年号:
气数已尽的大明王朝,称这一年为崇祯十七年;
雄踞辽东的满清政权,称这一年顺治元年;
野心勃勃的李自成,更名李自晟,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称它永昌元年;
而在四川折腾疯了的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仿佛跟李自晟较劲似的,把年号偏偏定为大顺元年。
仿佛四颗血红的太阳,高高悬挂在人们头顶,追逐着,碰撞着,撕咬着。
大地仿佛被烤焦了,到处颗粒不收,到处血雨腥风,到处死尸狼藉,老百姓的苦难似乎没完没了,变本加厉。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让人撕心裂肺,痛断肝肠。
就在三月十八日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了十七年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瞪着发红的眼睛,逼死皇后,送走太子,砍倒公主,一路跌跌撞撞的爬上煤山(现在叫景山),径直走向那棵树。
对于这样的结局,朱由检早有预感,但来得这样快,他死也不甘心。


朱由检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他17岁登基,小小年纪不动声色,步步紧逼,像猫捉老鼠似的慢慢玩死了人妖魏忠贤,一时间人们都把他当成传说中的“中兴英主”。
他自己也感觉智勇兼备、能力非凡,信心倍增,发誓以超级劳模朱元璋同志为榜样,废寝忘食,励精图治,立志完成大明王朝的伟大复兴事业。
但最初的辉煌似乎昙花一现,后面的事情他几乎一件也没办好。
朱由检从父亲和哥哥手中接过来的不是一个烂摊子,而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坏摊子,他却恨不得一天就治理得服服帖帖,天下太平。
因此,他自己拼命干活,对满朝的文武大臣,眼里也从不揉沙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手下给他打工的,他感觉没一个省心。
执政十七年,他一口气走马灯似的换了五十个内阁大学士,刑部尚书下课十六个,兵部尚书下课十七个,并且剁了十八个办事不力的封疆大吏(包括大名鼎鼎的袁崇焕),也没有迎来梦想中的太平盛世,反而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对现在的首辅陈演,他也越来越不满意。
最后,他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这年正月初一,沙尘暴突然袭击了北京城,飞沙走石,日月无光,狂风摔打着门窗,发出凄厉的呼啸,就像鬼哭狼嚎。
朱由检感觉到一种不祥之兆。
元旦早朝,大臣们照例来给皇上拜年,祝贺新春快乐。
朱由检早早来到皇极殿,可大臣们没有一个按时上班。朱由检强压怒火,命令太监再一次敲钟,咣咣咣的敲了好长时间,才把文武大臣们从家里慢慢腾腾“敲”出来。
新年第一天遇上这种事,朱由检心里很不痛快。
散朝后,他派人找来一个道人,让他占卜一下新一年的运气。道人装神弄鬼一番,竟然摇头晃脑念出一首打油诗来:
“帝问天下事,官贪吏要钱。
八方七处乱,十灶九无烟。
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
干戈四处起,休想太平年。”
由检歪着头听着,脸色铁青,想要发作,又唯恐晦气,于是挥挥手让道人退下。
他满眼含泪,长叹一声:“哎!朕非亡国之君,事事皆亡国之象,太祖出生入死打下的天下,就要断送在我手里,我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也难怪朱由检不甘心,因为他不是一个昏庸荒唐的皇帝,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比鸡醒得都早,比狗睡得还晚,不贪酒,不吸烟,不赌钱,不好色,一心操劳国事,三十刚刚出头,头上已见丝丝白发,满脸憔悴不堪。
为了让皇上消愁解闷,田贵妃的父亲给他进献了一个能歌善舞的绝色美人,名叫陈圆圆,他连瞅都没瞅,就让田国丈赶紧把人领走。
正从西安向北京进军的老对手李自成也承认:“君非甚暗”。
但现在,朱由检宁愿自己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如果真能是那样,他心中就不会如此苦痛和不平。
可怜的人!
曾经,有三次难得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却没有珍惜,等一切都将失去的时候,他开始锥心的悔恨。
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此!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29 17:10:49
★★ 机 会

摆在朱由检面前的第一个机会,是南迁。
新年后,当李自成大军从西安出发的时候,满朝文武大臣都大眼瞪小眼,束手无策,唉声叹气。
这时,一个小人物向朱由检提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建议:“迁都南京,暂避贼兵锋芒。”他强调说:“唯有南迁,可缓目前之急”。
这个小人物叫李明睿,五十九岁,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推荐,刚刚从家乡被召到京城,任职左中允,是个六品小官。
大人物一般比较超脱,小人物总爱义愤填膺,高谈国家大事。李明睿一路听到起义军声势浩大,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很快就要逼近北京,因此从老家赶到京城,气都没喘匀和,就急急的向皇上递交了一封奏章。
为了论证“南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李老头列举出两个有力的论据:盘庚迁殷,让商朝获得中兴;赵构南渡,使宋朝延续了一百五十年基业。现在北京危在旦夕,当前最紧迫的事情,就是皇上亲征。
因为皇上亲征,定会使各地的忠臣良将大受鼓舞,闻风响应。只要到达陪都南京,驻守南京的史可法、刘孔昭都是忠义之士,精通军事,长江下游还有左良玉几十万大军,就一定能战胜流寇,振兴大明。
老头子唯恐人们把“南迁”误解成临阵逃跑,故意换了个说法——“亲征”,并且把皇上“亲征”的路线、护卫、粮饷以及何人留守北京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其实,朱由检早有“南迁”——不,“亲征”的想法,但一想到这是放弃祖先宗庙陵墓的敏感大事,传扬出去必将遭天下人耻笑,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朱由检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太注重个人颜面了,唯恐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不完美的形象。他希望“南迁”的事最好由大臣们先提出来,然后内阁和六部重臣轮番苦劝,他则表现得实在拗不过大家,万般无奈之下才决定迁徙南京。
现在一看李明睿老头的奏章,正中下怀,暗暗高兴,立即将奏章拿到朝廷上让大臣们讨论。不料大臣们看了奏章,一个个都沉默不言。朱由检大声问了几遍,也无人应声。
朱由检瞅着内阁首辅大学士陈演,希望他说几句,陈大人低着头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他正专心致志的研究昨夜的一个梦。他梦到自己戴着远游冠,骑着一匹没有尾巴的苍龙,飞到了一座高山顶上。他想:也许我这位从龙之臣,还有更加飞黄腾达的一天。
陈大人不开口,其他大臣也就不吭声。其实大家明白皇上的心思,但迁都这样的大事,皇上不拍板,大臣们谁敢举手。如果因为南迁,北京城被反贼攻破,这责任可非同小可。再说大家都有庞大的家产在北京,带又带不走,谁割舍得下!
大殿里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大家低着头各想心事。朱由检简直要被气爆了。他的眼睛扫视着大殿,盼望有个人能打破沉寂。
终于有人响应朱由检的号召了。只听大殿里声色俱厉的一声怒喝:
“一派邪说!不杀李明睿,怎能安定人心!”
大家吓了一跳,扭头一看,原来是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一位言官。
言官者,乌鸦嘴也。
只见光时亨义正辞严,说着说着竟激动得哭了起来:“列位大人世受皇恩,不思忠君报国,反唆使皇上弃城南逃,动摇民心,居心何在啊!”
听着光时亨的斥责,众位大人都像似惊醒了,开始七嘴八舌议论起来。首辅陈演也抬起头来,随声附和。
朝堂上开了锅似的。但舆论几乎一边倒,矛头都指向了小人物李明睿。
朱由检傻眼了,看着陈演、光时亨等人的表演,感到一种孤立无助的悲哀。他伸直身子,长叹一声,站起来走了出去。
南迁之议搁浅了。

但嘴上的豪言壮语不能阻挡李自成进军的脚步,进入二月份,形势更加危急。
支持李明睿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又提出来一个折中方案:皇上坚守京城,让太子朱慈烺去南京监国,同时分封太子的两个弟弟定王、永王到太平、宁国二府。
其实,李邦华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京城失陷,皇帝父子四人不能被一网打尽。
朝堂上又是一片议论哗然。脑满肠肥的首辅陈演大人瞅着乌鸦嘴,希望他再次出面阻拦。
乌鸦嘴光时亨果然出语惊人,又一次把人们震住了:
“护送太子去南京,诸位想干什么,难道想效仿唐肃宗灵武旧事吗?”
唐朝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出逃,一部分大臣保护太子李亨逃到灵武,拥立为帝,尊奉唐玄宗为太上皇。李亨就是唐肃宗。光时亨引用这一典故,言外之意是指责提出太子南迁的人阴谋拥立太子,逼迫朱由检退位。
这顶大帽子压下来,所有的争论戛然而止。南迁之议正式宣告破产。
朱由检气恼而无奈的说:“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
从此,他抱定了自杀殉国的决心。

平心而论,面对农民军咄咄逼人的攻势,朱由检迁都南京,暂避民军锋芒,徐图恢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而且几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退一步说,即使北方失守,大明和大顺隔江而治,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像南宋、东晋那样,也比一败涂地、全盘输光好得多。
但皇帝死要面子,大臣老奸巨猾,南迁之议终于泡汤。朱由检既不派太子去南京,本人也不离北京,结果京城失陷,父子四人无一幸免,明朝中央政府的大批文臣武将也被大顺朝、大清朝先后接收。
崇祯帝朱由检固守北京的决定直接导致了两个恶果:一是在后来恢复大明的斗争中,再没能形成一个众望所归的领导核心,结果被敌人各个击破;二是在反清复明的阵营中,失去了一批立志恢复失地,渴望对清军发动反攻以便光复家园的北方人(几乎都投降了)。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那位极力排斥南迁之议的“勇士”光时亨,在北京城门被农民军打破的时候,他竟率先投降了闯王,诚恳地表示愿意继续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李自成考虑到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让他继续充当了言官。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29 21:09:21
@漂泊的飞雪abc 1楼 2013-03-29 14:04:22
闯王其实争议很大哦。
-----------------------------
是啊,朋友,李闯王这个人确实不好把握。
由于历史的原因,闯王是古代争议最大的造反者,因为李自成是古代农民起义领袖的一面旗帜。

因为是反贼,正统的古代历史家和知识分子都拼命的踩他,不论明朝还是清朝都是李自成的死敌,当时全天下不会有人给他说好话,都恨不得把他踩入十八层地狱。

因为是起义领袖,近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人一直竭尽全力的给李自成脸上贴金,甚至称他为“世界第十一大革命家”,在姚雪垠的著名小说《李自成》(前三卷)中,闯王简直就是一个非常现代的“高大全”式英雄。

前一阶段对李闯王的过分褒扬,在当代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弹。如今在网上彻底否定李自成,挖掘渲染李自成的丑恶面,正是这种情绪的宣泄。姚雪垠版本《李自成.》以后,有人假托“二月河”还是谁,重新撰写了一部新的历史小说《李自成》,把李自成一伙造改的就非常不堪。

不管是好是坏,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明末清初有历史家辱骂李自成的老娘成了寡妇后流落宁夏,成了为了一顿饱饭就随便脱裤子的暗娼(《甲申传信录》;李自成屡遭挫折后重病缠身,他的侄子李过勾搭上李自成的老婆,把李自成活活气死(《樵史演义》)。这不是严肃认真的写史态度,是作者本人阴暗心理的透露。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李自成已经不是李自成,很多人的抒写都涂上了很浓的意识形态色彩,不管自己有没有意识到。

其实,李自成既不是十恶不赦的杀人恶魔,也不是爱民如子、拯救穷人的救星,他就是一个成功过又失败了的瑕瑜互见的造反者。

李自成的悲剧,不在于他最后终于失败了,而在于他差一点就取得成功。

我的观点:李自成是一个英雄,但不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只是一个草莽英雄,仅此而已。

当然,《明末那些事儿》里不能不写李自成,但他不是书中的主角,文章的重点不在这里。

以上观点,请朋友们指教和讨论。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29 21:21:38
第一章 那一夜③


★★ 第二次机会

摆在朱由检面前的第二次机会,是下诏勤王。
勤王者,进京救驾也。
既然南迁已成泡影,接下来就该调兵遣将,保卫京城。但到如今,大明朝能征惯战的那批猛人几乎凋零殆尽。洪承畴降清,曹文诏、卢象升、孙传庭战死;左良玉也早撒丫子撤到了江南。现在还能指望谁呢?
朱由检冥思苦想半天,突然想到一个人:一个猛人中的猛人。
这个人就是宁远总兵吴三桂。
提到这个名字,你先不要吐唾沫,再狠狠的骂一句:狗汉奸!
其实在整个明末,绝大多数明朝人都认为:吴三桂是一个能起死回生、力挽狂澜的大明忠臣。

吴三桂,字长伯,辽东中后所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比朱由检小两岁。
辽东民风剽悍,临近战场,是个盛产猛人的地方。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能征惯战,凭军功升任总兵官,刚刚调到京城担任中军都督府提督。吴三桂的舅舅就是鼎鼎大名的辽东猛将祖大寿,三桂的哥哥吴三凤在祖大寿手下做军官。
吴三桂从小 习练武艺,练就一身高超的马上功夫,射箭百步穿杨,并且最喜欢耍大刀。他16岁中武举,20岁到27岁短短八年间,像坐火箭一般,由游击升到参将,再窜到副将,崇祯十二年(1638年),经当时的蓟辽总督洪承畴(他的恩师)提名,钦命监军太监高起潜(他的义父)一力保举,被朝廷任命为宁远总兵,成为统兵数万人的高级军官。
史书上说,吴三桂自少年时就“智勇兼备,勇冠三军”,连老对手皇太极、阿济格(满清第一猛将)都称赞“三桂敢战”,他率领的部队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关宁铁骑。


调这样一个人来守御京城,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朱由检却顾虑重重。调吴三桂及其精兵入关,就意味着放弃宁远城及山海关外的大片国土。他害怕落个不战而丢弃祖宗土地的坏名声。
正月十九日,朱由检提出调吴三桂入关。他谨慎的说:“此事重大,先生们应该一力主持担当,决不能推诿塞责。”他的用意很明确,还是让大臣们拿主意。
大臣们都是老油条了,比泥鳅还滑,当然不愿承担责任,于是全唱起了高调——因为维护国土完整,永远是不会有罪的。
首辅陈演首先发言,他先把皇帝恭维了一番,说“调吴三桂精兵入关,确实是抵挡反贼的高招”,然后话锋一转,语气沉重地说:
“陛下,一寸山河一寸金”,无故弃地三百里,我等不敢承担责任。”
其他大臣也纷纷表态:“我们愚昧无知,唯知寸土必争,寸土不让,无论如何,还是请皇上圣裁。”其实都在打太极拳。
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张缙彦来得更干脆,他说:“何必罗嗦!三桂调不调,宁远弃不弃,两句话就可以决定……”可是他说到这里不说了。
怎样决定?他瞅着皇上。
球仍然在朱由检手里。
讨论了一天,没有结果;第二天继续讨论,还是一点结果没有。


朱由检玩不过这些油滑的大臣,气得半死,只好自己决断:“放弃宁远,调吴三桂退守山海关,首辅大学士陈演立即代朕拟旨。”
陈演老头提起笔来,想了想,却又放下了。他向朱由检提出了几个棘手的问题:宁远放弃后,山海关如何防守?关外的老百姓如何安置?是不是应该听听辽东地方官员的意见,考虑个万全之策才好?
朱由检无可奈何,只得下达谕旨,征求蓟辽总督王永吉、宁远总兵吴三桂等人的意见。
责任又推给了地方官。
陈演私下对大学士魏藻德说:“现在形势危急,皇上主张弃地;等情况好转了,必定会追究“弃地”的责任,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到那时我们的脑袋还保得住吗?”
魏藻德佩服得不住点头。


山海关外的总督、巡抚、总兵官也在慎重思考:明清松锦大战后,洪承畴降清,明朝在山海关外的八座城池除宁远外全部失陷。宁远这座光荣之城,曾在名将袁崇焕指挥下,把一世枭雄努尔哈赤打得一败涂地,让清军闻风丧胆,如今却孤悬关外三百里,四面强敌虎视眈眈,想继续固守,能行吗?
蓟辽总督王永吉知道形势危急,心急如焚,他抓住巡抚杨颚大人的胳膊,摇晃着动情地说:
“宁远已不可守,应赶快调吴三桂回兵山海关。如果京城危机,从山海关出兵救援,清晨出发,傍晚就能赶到。这是如今唯一可行的计策。朝廷里那些脑满肠肥的家伙只知道推诿扯皮,我们两人责无旁贷,应立即给皇上上书。”


王永吉的奏章送到北京,几位重臣当即傻眼了。
退路全堵死了!
首辅陈演再不能推脱,只得提笔代皇上拟旨。
陈老头在官场混了三四十年,真的不白给,在别人看来陷入绝境的时候,他又心生一计,建议皇上征求一下吴三桂的老父亲吴襄的意见。
高人!真是高人!
朱由检立即召见吴襄。
吴老头像跟陈老头串通好了似的,开口就说,祖宗之地一尺一寸也不能放弃;接着夸奖了一通儿子吴三桂神勇,消灭李自成易如反掌;最后提出,如果调吴三桂进关捍卫京城,至少需粮饷一百万。
这一番云山雾海、信口开河的胡侃一下子把朱由检侃晕了。
到哪里去筹集这么多粮饷啊!朱由检真的没了主意。


李自成的大军迅速推进。
二月初八,太原失陷。
三月初一,大同总兵姜瓖不战而降,农民军逼近京城。
京城内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到了这种时候,朱由检肠子都悔青了。应该早早采纳王永吉等人的建议啊!
三月初四,朱由检亲写诏书赐封宁远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平西者,平灭从西安出发的李自成也。命令吴三桂立即放弃宁远,带兵 “勤王”(救驾)。
但吴三桂率领着四万关宁铁骑,保护着几十万辽东百姓,一天只走几十里,三月十六日赶到山海关时,北京城已被铺天盖地的农民军团团包围。
宝贵的五十多天时间就这样在推诿扯皮中过去了。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29 22:33:30
谢谢朋友们的鼓励。
我会坚持到底。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30 12:22:57
(更正)
首辅陈演知道大势已去,主动提出辞职。他向朱由检作自我检讨说:
“我年老昏聩,判断失误,没能把工作做好,死罪呀死罪。”
★ 朱由检又恼又恨,气愤的说:“你死有余辜!”命人把他轰出大殿。
于是,大明朝新一任首辅魏藻德被推上前台。

魏藻德,北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出生,是个相当有才的人,最突出的是口才。
崇祯十三年(1640年),大才子魏藻德同学一路披荆斩棘,高分通过院试、乡试、会试,与同年四十八位进士来到文华殿,接受皇上亲自主持的最后一道测试——殿试。
朱由检用期待的目光热切的望着大家,出了一道考题——
我大明内忧外患,形势危急,大家说现在最需要做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回答起来却相当棘手,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决的。很多进士啰里啰嗦半天也说不到点儿上,朱由检不耐烦了,挥挥手让他们停住。
★这时魏藻德同学胸有成竹走上前来,不慌不忙的向皇上首先说出两个字——“知耻”。他解释说:不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让他们都知道,怎样做是光荣,怎样做为可耻,从而激起臣民的忠君爱国之心,还愁何事不能办成,什么困境不能度过嘛!。
朱由检不禁拍案而起,连声叫好,当即把魏藻德同学列为殿试第一名——状元。
因为是皇上亲手提拔的人,真正的嫡系,现在接替陈演担任首辅,当然天经地义。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30 18:59:30
谢谢朋友们捧场。
明末历史不好写,写出来我自己也不是很满意,请各位高手多提宝贵意见。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31 08:40:32
第一章 那一夜⑤

★★最后的机会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抵达居庸关。刚刚晋封定西伯的总兵官唐通出关迎敌。
战斗正激烈的时候,大顺军营里突然窜出一只斑斓猛虎,直扑唐通,吓得唐通一个倒栽葱,跌落马下。这时,老虎竟然站立起来,抖落虎皮,原来是李自成手下大将谷英假扮的。
果毅将军谷英,字可成,在西安被李闯王封为蕲侯,大顺朝的九大侯爵之一,进攻居庸关首立头功。
捍卫京城的最后一道关隘被突破了。定西伯唐通投降。

三月十八日,大顺军把北京城包围得水泄不通,炮声隆隆,天色昏暗。
朱由检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大臣们“相顾不发一言”。
朱由检责备兵部尚书张缙彦失职误国,张缙彦就势跪在地上,摘下乌纱帽,请求皇上将他免职。气得朱由检在御案上写下十二个字:“文武官人人可杀,百姓不可杀。”随即又抹去。
这时一个小太监跑过来说:“皇爷不必忧愁,奴才有妙计在此。”
朱由检忙问何策?小太监回答道:
“如果贼兵真的冲进城,皇爷只要投降就没事了。”
气得朱由检一剑将他刺了个透心凉。
首辅魏藻德等人忙过来解劝:
“皇上洪福齐天,无需忧虑,如果闯贼真的打进来,我们就跟他巷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绝不辜负皇上。”
魏藻德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早盘算好了:
“我还不到四十岁,犯不上陪你一块死。像我这样有才华的人(状元),换个老板,一样能找份好工作。”

正在这时,有人进来报告:李自成派人谈判来了。朱由检觉得好奇,忙叫来人进见。
李自成的谈判代表杜勋,是前几天刚刚投降的大太监。他坐在箩筐里被守城的士兵缒上城头,来见皇上。他代表李自成提出两个条件:
一、割让陕西、山西一带,封李自成当西北王;
二、犒赏大顺军白银一百万两;
作为回报,李自成负责平定国内其他反贼,并替朝廷抗击满清,捍卫边疆,但不向朱由检跪拜称臣。
对于深陷绝境的崇祯君臣来说,这一谈判条件是非常宽大的,何况朱由检身上已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筹码。
这是唯一的机会。
朱由检很想抓住这个机会,但他仍有顾虑,就问魏藻德:
“爱卿你看如何?”
魏藻德跪在地上,默然不答。
朱由检焦躁不安,站起来转到龙椅背后,瞅着魏藻德再三催促说:
“现在形势危急,先生你说句话吧!我听你的!”
魏藻德跪在地上,像座泥胎木雕,始终不发一言。
朱由检气得推倒龙椅,拂袖而去。

和谈破裂了。
摆在朱由检面前的第三次机会又一次擦肩而过。
这时,距离朱由检上吊自杀已经不足二十个小时了。朱由检焦躁不安。
等不来谈判结果的李自成下令全线进攻。很快北京外城失陷,内城失陷。
朱由检在紫禁城侧耳听着,根本没听到什么“巷战”的惨叫,只听到文臣武将纷纷开门迎降后的阵阵欢呼。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31 13:45:26
礼拜天,准备多写点,多贴点。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31 14:44:22
第一章 那一夜⑥


天黑了,京城的上空阴云密布,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雨中还夹杂着细碎的雪花。
朱由检身上都湿透了,头发散乱,一绺一绺贴在前颊上。他从外面回到乾清宫,知道一切都无可挽回,心情反而镇定了。命左右亲随拿酒来,他一连饮了十几杯,然后传旨命后宫妃嫔快快自尽。
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太子朱慈烺(lang)。没有送太子去南京监国,现在他后悔得恨不得扇自己两个耳光。
朱由检派人把三个儿子找来。太子和定王是周后生的,太子朱慈烺十五岁,定王朱慈炤(zhao)刚五岁。田妃生的永王朱慈炯(jiong),也不过十三岁。看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朱由检不禁泪流满面。
见三个孩子都还穿着皇家的服装,朱由检赶紧让人找来三套粗布旧衣,亲手给他们换上。他一边为太子系衣带一边叮嘱说:
“儿啊!你们今夜是皇子,天亮以后就是平民百姓了。不要留恋我,各自逃命去吧。逃出宫去,隐姓埋名,千万不要暴露皇家的身份。以后见到做官的,年纪大的要称呼老爷,年纪轻的要称呼相公;见到平民,年纪大的要称呼老爹,年纪小的要称呼大哥;见到读书人你要称呼先生,见到当兵的你要称呼军爷……”
朱由检这些年从来没有跟儿子说过这么多话,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他担心这几个自小生长在深宫里的孩子将来可怎么办呀!他们能够生存下去吗?有朝一日能够为父母报仇吗?


送走了儿子,朱由检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坤宁宫,看到周皇后已经悬梁自缢。
皇后担心反贼进宫后“玉体”遭受侮辱,临死前用丝线将衣裙的开口处都密密的缝牢。
想到皇后平日的贤德,朱由检忍不住掩面痛哭。
他又想起自己最宠爱的田贵妃,一年前已经病逝,他不觉默默地念叨:
“死得好,死得好,你先走了一步,是你的幸运。让我们到地下团聚吧!”
一旁的长平公主朱徽媞(ti)也是痛哭不已。长平公主刚刚十六岁,朱由检去年已为她选定了如意郎君,本应今年春天完婚。
他看着这个平日最疼爱的女儿,心如刀绞:
“孩儿啊,你为何生在皇家?”
他颤抖着手向女儿举起了宝剑。
长平公主本能的用手一挡,宝剑砍断了左臂。公主恐怖中尖叫一声,昏厥了过去。
朱由检重新举起宝剑,却再也没有力气砍下去。


天快亮了。
一阵沉闷的雷声从头上滚过,又刮起一阵寒风。
朱由检听着外面人喊马嘶,哭声一片,不由长叹一声:“苦了我的百姓了”, 又流下泪来。
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丢下宝剑,走入御书房,咬破中指,写下了最后的遗言:
“诸臣误朕,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写完,把血诏揣在怀里,径直向后面的煤山(今景山)走去。此时宫中的文武大臣早已逃散一空,随在他身后的只有一个叫做王承恩的太监。
这一年,朱由检三十四岁。


他是一个特殊的亡国之君。不是因为昏庸,不是因为荒淫,不是因为暴虐,不是因为奢侈,而是因为大明王朝,气数已尽。
不可否认,朱由检是一个有着明显缺陷的皇帝,但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已经竭尽了全力。
也许人们不会忘记他的虚荣、急躁、刻薄寡恩、刚愎自用……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临死前还念叨着老百姓的皇帝——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
这是一个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31 20:47:08
【9】

第二章 弯弓射天下①

胜利来得太快了。
正月初三从西安誓师出征,短短七十几天,大顺军不费吹灰之力,就一举攻破大明的都城。
李自成和他的战友们欣喜若狂。
他们哪里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三月十九日晌午,闯王李自成率军由德胜门进入北京城。
他头戴毡笠,身着戎装,春风满面,顾盼自如。紧随其后的,左面是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右面是大将刘宗敏和李过。
一路上,异常肃静。沿街两旁,家家户户在门外摆设香案,门上大书“大顺皇帝万岁万万岁”。人们跪伏在香案旁边,不敢抬头,额头上都粘着 “顺民”二字。在这些跪伏的人群中,有许多我们已经熟识的老兄,包括魏藻德、陈演、张缙彦、光时亨……
来到承天门(现在叫天安门)前,李自成勒住乌龙驹,看了一眼高悬在门楼上竖着的“承天之门”牌匾,忽然从背后抽出一支雕翎箭来。
“各位,看匾牌上由上而下那四个金字——“承天之门”。我如果一箭射中‘天’字,就一定能天下一统,江山永固。”
大家齐声叫好。谁都知道闯王是神箭手,百步穿杨,百发百中。
只见闯王弯弓搭箭,猛一用力,弓弦一响,“嗖”的一声一箭直奔门牌。大家仰脸定睛一看,不仅傻眼了:雕翎箭没射中“天”字,而是牢牢钉在“天”字下面。
李自成也是一愣。承天门前突然沉寂无声。
还是丞相牛金星头脑机灵,忙上前躬身施礼:
“恭贺陛下,一箭射在‘天’字下面,正说明大王能够夺取天下,坐稳天下。”
李自成听了转忧为喜,投弓大笑。文武群臣和护驾士兵一片欢呼:
“万岁!万岁!”

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仍兴奋难捺。
当年聚众起事,他是为了活下去,不受有钱有势的人欺侮;后来人马多了,就一心想着纵横天下,快意江湖;直到矮军师宋献策带来“十八子主神器” 这句有名的谶语,预言他有帝王之分,他才开始有了称王称帝的念头。
但“闯王”这个称呼,并不是一个王号,跟我们已经熟悉的扫地王、混世王、乱世王、紫金梁、闯塌天、黑煞神并没有多少区别,都是起义军头领给自己取的绰号。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李自成在襄阳正式称王——新顺王。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王号!

李自成,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生人。
他原名李鸿基,乳名“闯儿”。因为妈妈生他那天夜里,曾梦见一个骑马的武士突然冲进他家大门仰天长啸。妈妈被吵醒了,就生下了“闯儿”。
李鸿基小时候在私塾里混过几年。有一天雨过天晴,先生触景生情,说出一个上联:“雨过月明,顷刻顿分境界。”小鸿基抢步上前,朗声对出:“烟迷雾起,须臾难辨江山。”先生听了大吃一惊,不禁对小鸿基刮目相看。
虽然对出了老师的下联,但李鸿基并不安心读书,他更喜欢舞枪弄棒。像现在有些孩子跑到少林寺拜师学艺一样,李鸿基偷偷来到延安府,拜武师罗君彦习练武艺,并大言不惭的说:“大丈夫要横行天下,自成自立。”从此,他更名李自成。
“李自成”,这是一个让许多人闻风丧胆的名字。

李自成身形高大,相貌魁伟,高颧骨、深眼眶,他不是纯粹的汉人,而是西夏国党项族的后裔。
六百多年前,他的先祖李继迁,自称夏国王。1038年,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跟大宋争斗了二百年,最后被蒙古灭亡。随后西北地区的党项人逐渐被汉族同化。
伟大的李元昊啊,过去我以你为荣;现在,请你为我自豪吧!
我要创造超越前人的伟业!

李自成把侄子李过找来,嘱咐他安排人到大街小巷重申军纪:
“大军临城,秋毫无犯,敢有抢掠民财者,凌迟处死。”
李自成的顾虑并非全无道理。今天上午,有两名士兵一冲进正阳门(俗称前门),就两眼放光,看到店铺里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顺手就拿走两匹。被揭发后,还大大咧咧,理直气壮,毫不在乎:
“老子跟着闯王打天下,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图个啥呀,不就是为了能吃得好、穿得好,活得快活吗?”
两名小兵虽然当场被下令处死,并将头颅挂在门前大树上示众,但他们的话语现在还回响在李自成耳畔。
其他士兵是不是也这样想呢?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3-31 23:33:31
朋友,您的鼓励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明天又上班了。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4-01 11:21:24
@丑奴儿灬丶 22楼 2013-03-30 13:49:20
感觉明末历史最不好写,满清为了自己的统治需要把那段历史人物搞的面目全非。比如袁崇焕,比如李自成。楼主加油!

-----------------------------
谢谢朋友捧场。
明末历史不好写,写出来我自己也不是很满意,请各位高手多提宝贵意见。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4-01 11:27:38
这一句一开始是这样写的:

当年聚众起事,他是为了活下去,不受有钱有势的人欺侮;后来人马多了,一心想着纵横天下,快意江湖;直到矮军师宋献策带来“十八孩儿兑上坐,自小生来好杀人” 这句有名的谶语,预言他有帝王之分,他才开始有了称王称帝的念头。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4-01 11:57:00
据史料记载,当年宋献策为了号召群众,向李自成进献的谶语有两个版本:
(1)十八子当主神器。(“十八子”就是一个“李”字)
(2)十八孩儿兑上坐,自小生来好杀人。“兑”是一个周易八卦名词,即西北方向。李自成起事在西北(陕北),建国在西北(西安)。

朋友们看,哪种写法更好一些?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4-01 12:27:07
明末前期,有三个姓邢的女子不得不说。
(1)邢圆圆,父亲邢三,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不幸的是,圆圆很小的时候, 母亲就去世了。穷苦劳碌的邢老汉抚养不了幼小的圆圆,就把她送给了常州奔牛镇的姨妈,从此圆圆改姓陈,成了姨夫陈泰然的女儿。
陈圆圆的姨夫兼养父陈泰然,是一个很有女人缘的男人,因为他从事着一项特殊的职业,叫做“惊闺”。每天出屯入村,走街串户,卖些针头线脑、脂粉首饰之类女人用品,人们都叫他陈货郎。为了能把闺房里那些小姐少妇惊动、吸引出来购物,陈货郎经常手摇铃鼓,口唱小曲,自得其乐,竟养成了喜好音乐,爱唱昆曲的嗜好。
后来,当陈货郎贫病死去后,孤独无依的姨妈无力供养圆圆,就将圆圆送进了苏州玉峰戏班。这一年,陈圆圆一十八岁,早已出落成一个婀娜多姿、娇艳欲滴的绝代佳人。

(2)邢红娘,又名红娘子,一位武艺高强的美貌女侠,久闻公子李岩的大名,又羡慕李公子少年英俊,一心一意要嫁给他。后来她跟一同游走江湖的兄弟姐妹们一商量,带人埋伏在李岩经过的路上,劫持了李岩,回去后不由分说把李岩强奸了。
李岩感到很屈辱,瞅个机会逃回河南杞县老家,结果被当地官府诬陷“通匪”囚禁起来。多情多义的红娘子率领人们攻破杞县,从牢狱中救出李公子。两人无处可去,就投奔了正东山再起的闯王李自成。

(3)邢秀娘,邢红娘的姐姐,姿色艳丽,武艺绝伦,李自成爱她的技艺,抢了来做了压寨夫人(侧室,因李自成有老婆高夫人)。李自成像宋江一样,在女人身上不下功夫,夫妻感情并不恩爱。邢秀娘就看上了李自成手下的大将高杰。
高杰绰号“翻天鹞”,仪表堂堂,能言善辩,勇猛善战,最得李自成信任,他也对邢秀娘十二分垂涎,竟瞅了个空子,人不知,鬼不觉,带着大良金银财宝,两人双宿双飞,投降了官军。
后来,高杰被弘光帝朱由菘封为兴平伯,成为南明朝最著名的将军。

邢氏三姐妹:邢圆圆、邢秀娘、邢红娘,在《明末那些事儿》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请朋友们多多关注三位女杰。
谢谢!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4-01 14:08:20
邢氏三姐妹正好见证李自成起义的三个阶段。
邢秀娘:李自成刚刚起事时,屡起屡仆,连老婆都混没了;
邢红娘:李自成遇到李岩,开始崛起,事业大发展时期;
邢圆圆:闯王进京,拷掠百官,遭遇吴三桂,一败涂地。

以后有时间,会将三个女人串起来,写一部小说《血染美人图》,不知怎么样?
楼主:赤脚踏沧浪  时间:2013-04-01 17:47:59
【11】

第二章 弯弓射天下(3)

第二天,有人在煤山上发现了朱由检的遗体。人们已经把他从树枝上解了下来。
朱由检光着头,长发散乱,覆盖在脸上。他经常哀叹自己无面目去见列祖列宗,现在运用这种方式很容易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撩起头发,只见朱由检面色灰白,两眼凸出,舌头微露。他一只脚上穿着靴子,一只脚上连袜子也没有。
多年的敌人消失了,李自成没有感到多少胜利的喜悦,而是涌起一种凄凉的情感。在很多书上,李自成跟朱由检都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仇人,互相一提起来就咬碎钢牙。其实,真实的李自成也难免有“忠君”思想,他也不愿背一个“逼宫弑君”的坏名誉。
李自成痛恨的是那些凶残狠毒的贪官污吏,他在讨伐大明的檄文中说:皇上不是昏君,只是受身边奸佞小人蒙蔽才成了孤家寡人;大臣们只顾攫取私利,拉帮结派争斗不休,大明的忠义之士已消亡殆尽。(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李自成摆摆手,命几个太监找来两扇门板,把皇帝和周后的尸体抬到东华门外临时搭起的芦席棚内用柳木棺材成殓起来。派人给皇帝的棺材刷上红漆,皇后的棺材刷上黑漆,找来两个和尚念经,四五个太监守卫,并设祭坛,听任明朝旧臣哭临。
由于恐惧,前来哭拜的旧臣不过二三十人,只拜不哭的六十九人,其余的明臣都远远的冷眼旁观。不少几天前还信誓旦旦效忠皇上的大臣,例如周钟,此时摇身一变,成为大顺的官员,扬鞭策马而过,对帝后的灵柩一眼都不瞅。
几天后,帝后的灵柩掩埋于郊外的田贵妃坟墓内。打开田贵妃的陵墓,把田贵妃移到右边,把周皇后放置左边,崇祯皇帝的灵柩安置在正中。
那天,太子三兄弟哭得死去活来,而昔日的文臣武将都探头探脑,没有一个前来送葬。
从此,北京西郊天寿山上的十二陵变成了明朝十三陵。


处理完皇太子和崇祯帝的事情,彻底去了一块心病,李自成如释重负。他觉得该休息一下了。
将宫里的几千宫女集合起来,李自成首先挑选出三个最漂亮的留在身边,其余的都赏赐给有功的将士。有福同享嘛!
现在他心里特别轻松。革命已经成功,还有什么大事需要操心!领导太勤养懒人,日常的工作就放手让属下去干吧。
于是,大顺朝的两位牛人隆重出场了。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