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战是匈奴打败汉军

字数:28159访问原帖 评论数:11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2-26 21:58:19 更新时间:2021-12-26 21:09:47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02-26 13:58:19
全文共二十四节。

第一节 让我们从李广的奇怪自杀说起

李广的自杀,参见《史记•李将军列传》,简述:李广与赵食其带东路军,跟随卫青,参加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因为没有向导,迷路。卫青胜利回来后,调查他们迷路的情况。李广就自杀了。

你在打仗途中迷路了,上级调查一下,不过是正常程序,区区小事,就自杀了。你的心理至于这么脆弱吗?你以前战败,被匈奴俘虏,逃回来。汉朝难道就没有调查你吗?肯定有,而且把你判斩刑。你出钱赎罪,革除官职,贬为平民。这么沉重的打击,都没有让你自杀。现在区区小事,你怎么会自杀呢?(作者李永航)

我看到,一个网民是这样解释的:因为他迷路,错过了和单于决战,所以单于逃脱,这是大罪,所以他畏罪自杀。

《史记》没有写这样的因果关系,如果你看了,李广在此战役的整体情况,就会发现,这个解释是胡编乱造。

第二节 汉武帝不想让李广和单于决战

在出征前,李广是几次、主动申请参战。汉武帝嫌他老了,先是直接不许,过了良久,感觉说不过去,“老将军热心报国杀敌,我却阻止”,就表面上同意了,但暗中告诫大将军卫青:李广年老,命运又不好,所以你不要让他参加和单于的决战,如果让他参加了,恐怕就无法实现灭匈奴的愿望。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所以,卫青就调李广到东路,与赵食其合并为一军。卫青的目标是西北。东路迂回绕远,而且缺乏水草,很不好走,必然会落在卫青的后面,错过和单于的决战。这样,就完成了汉武帝的告诫。李广对这个调令很不满,和卫青力争,但卫青就是强行调动他。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现在有一些人宣扬,《史记》作者司马迁和李广有很好的交情,所以抬高李广、贬低卫青。这个说法没有任何依据,是胡编乱造的。《汉书•李广苏建传》的记录和《史记》相同,难道《汉书》的作者班固和李广也有很好的交情?

李广抗击匈奴40几年,经验十分丰富,连匈奴人都敬佩他,偏偏在最后的大决战中,他不带向导,就盲目地冲进沙漠。你认为可能吗?由此推论,很可能是东路军出发后,卫青突然调走了向导,故意让他们迷路。(作者李永航)

以汉武帝的脾气,假如赵食其真有那么大的罪,怎么可能免死呢?

第三节 李广的畏惧从何而来?

既然汉武帝、卫青的本意,就不想让李广和单于决战,他们又怎么会追究李广迷路、错过和单于决战呢?

还有一个直接的证据,就藏在细节里。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从这个叙述,可以看出,起初李广去拜见卫青时,卫青对他的迷路连谈都不谈,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是李广回本部军后,卫青才派长史去追问。

甚至可以这样说,假如李广不迷路,及时赶到战场、与单于决战的话,汉武帝反而要治他的罪。了解汉武帝历史的人,就能明白,他的脾气是十分刚愎酷烈的。不论对错,强烈地以个人喜恶为准。你让我顺心,我就把你捧上天;你让我不顺心,我马上就把你踩在脚下。看看他的皇后卫子夫。他本来就长期压制李广,所以产生了一个成语“李广难封”。现在又这么明显地表态,不要你和单于决战。你却不识相,硬要违逆我的意愿,哼哼,看我怎么收拾你!

汉武帝和卫青这么明显的态度,李广不是傻瓜,不可能看不出来啊。所以,他根本不用担心:汉武帝会因为我迷路、错过与单于决战,就来治我的罪。按照人之常情,他此时面对汉武帝和卫青的心态,甚至是比较高的:你们不让我和单于决战,哼哼,结果怎么样?单于逃跑了。现在你们该知道,到底谁行谁不行了吧!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02-26 14:57:35
第四节 单于的逃跑让人莫名其妙

这个疑问,引导着我,去查看这次战役的完整情况。对漠北之战记录最丰富的,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这一看,发现了更多的怪事。(作者李永航)

“薄莫,单于遂乘六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

卫青渡过沙漠后,遇到匈奴的伊稚斜单于。双方交战,飞沙走石,到傍晚,杀伤大致相当,也就是说,匈奴兵没有败,单于却突然带着几百人,丢下主力,向西北悄悄逃了。以至于汉军都没有发觉,是后来抓住一个匈奴俘虏,才得知单于逃了。为什么?

既然是逃,自然是想快一点,骑马的速度是最快的。但他很奇怪,不骑马,是乘着六头骡子拉的车逃跑。骡车难道是,匈奴单于的常备出行工具吗?不可能。

熟悉宋朝历史的人,可能会想起乘着驴车逃跑、被后世誉为“高粱河车神”的宋太宗。骡车和驴车相映成趣。



第五节 卫青缴获粮食却烧掉

“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百馀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馀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馀粟以归。”

汉军连夜追击单于。匈奴兵没有阻挡汉军,自己四散而走,任其追击自己的单于。汉军追击到明天,走了两百多里,都没有抓到单于,却到达了赵信城。(作者李永航)

远征沙漠,粮食供应是十分困难的。匈奴是游牧民族,自己不产粮食,粮食是从外面劫掠和贸易来的,很珍稀,特别是在前几年,被汉军打击,丢失了沙漠以南的土地,粮食就变得更为珍稀了。匈奴是防守方,被攻打,就要坚壁清野,不留粮食给汉军。但是,在汉军的前进方向,匈奴却偏偏囤积了粮食,而且逃走时还不烧掉,留给汉军。为什么?

同理,卫青既然夺取了敌人的粮食,那正好啊,以后无论是继续前进,还是撤回,都可以自己食用。可他反而烧掉了粮食。

该烧的不烧,不该烧的却烧了。难道这是巧合?

第六节 游牧民族居然筑了一座城

赵信,本是匈奴一个小王,战败投降汉朝,改名赵信,被封为翕侯,参加对匈奴作战有功;后来又因兵败,又复降匈奴。因为他熟悉汉军的情况,所以匈奴的伊稚斜单于重用他,封他为“自次王”,又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他,并专门为他筑了一座城。名为“赵信城”。

你是不是感到有点奇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是不筑城的。匈奴有一个龙城,容易引起我们误解,以为是一座城。他其实不是一座城,是匈奴祭祀天地、祖先、鬼神的地方,是汉朝按照自己的情况,以为他是匈奴的都城,所以把他称呼为“城”。卫青曾经攻到龙城,仅仅斩首和俘虏了七百人,可见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如同一个村落。

单于自己都没有一座城,但偏偏为赵信筑了一座城,而且还在城里储存了粮食。(作者李永航)

更奇怪在这里:赵信本来是匈奴人,而且是贵族,所以肯定有自己的匈奴名字。汉人名字,对他来说是屈辱的过去。给这座城命名,当然是用他的匈奴名字。但他不用匈奴名字,偏偏用汉人名字。为什么?

在漠北之战前,赵信为单于献上诱敌之计,被单于采用。而此时,单于偏偏就逃向赵信城。难道这又是巧合?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02-26 15:26:26
第七节 没有灭匈奴就撤军

从汉武帝的话,可见他这一次,是想彻底消灭匈奴,“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霍去病本人也是这个心愿:“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闻之热血沸腾。但奇怪的是,他们走不远,就回来了。

卫青先是“军出塞千馀里”,与单于交战,单于莫名其妙地逃跑,他追击,又“行二百馀里”,然后到达赵信城,就返回了。算成是1500到1800里吧。汉朝的一里=415.8米。算起来,只是走了600多或者700多公里的路,直线距离500公里左右。

也就是刚刚度过,中蒙边境的沙漠。匈奴疆域辽阔,这远远谈不上灭匈奴。卫青昨天还和单于当面交战,仅仅追了一天,没追到,就不追了。就这么回去了。霍去病也同样情况,走不远就撤。“出代、右北平千馀里”。难道这又是巧合?

东汉窦宪第一次讨伐匈奴,“去塞三千余里。”(《后汉书•卷二十三》),一对比,你就有清楚的认识,卫霍离灭匈奴还远着呢!匈奴实力尚存,后来反攻,打得汉军大败,李广利投降,汉武帝下罪己诏停战。

他们为什么要违抗汉武帝的命令?他们不怕汉武帝治罪吗?霍去病忘了自己的誓言了吗?



(霍去病的墓,以及墓前的石雕:马踏匈奴)

第八节 没有马,汉军是怎么回来的?

“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出塞共有十四万匹马,然而回来的不满三万匹马。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共十万骑兵,他们是怎么回来的呢?走回来的吗?

他们是穿过沙漠远征,背着沉重的刀枪、盔甲,携带辎重。按照匈奴的预计,汉军骑着马,越过沙漠后,就会疲惫不堪,被匈奴轻松俘虏。已经疲惫了,又丧失马,靠步行,再穿过沙漠回来,可能吗?绝对不可能。不信你去试试,没有负重,在宜人环境的平坦公路走10公里,你都叫苦不迭。

所以可以判断,十万骑兵中,至少有七万多没有回来。另外,汉武帝还派出了数十万的步兵、运输人员,他们又是怎么回来的呢?

《史记》说:卫青斩杀和俘虏1.9万人,霍去病斩杀和俘虏7万多人。连自己人都无法带回来,他们是怎么带敌人的斩首、俘虏回来的呢?

第九节 卫霍回来后的不同待遇

卫霍两人都是获胜,但回来后,汉武帝对待两人的态度,相差巨大。卫青和他的部下,都没有封赏。而霍去病和他的部下,都被重重封赏。而且《史记》还用长篇文字,记录了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赞扬。从这以后起,卫青就逐渐退出权力中心,而霍去病则不断显贵。为什么?

而且,汉武帝的一句话很奇怪:“取食於敌,逴行殊远而粮不绝。”从敌人那里获取粮食,即使远征,粮食也不会断绝。这不是废话吗?谁不知道这个道理!汉武帝为什么,要用一句废话来赞扬霍去病呢?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02-26 15:44:55
第十二节 汉武帝为什么不继续出击匈奴?

从上文可见,汉武帝是强烈想灭匈奴。漠北之战没有实现愿望,可以接着来啊。反正你已重创匈奴,很容易灭之啊。

可是,他停了十九年没有出击。直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才派李广利等将领,再次出击匈奴。这十九年中,反而是匈奴有三次反攻汉朝(公元前112年,前107年,前102年,狄山被杀的那一次还不算),汉武帝都只防守不出击。你不感到奇怪吗?



至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给出的原因:“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而方南诛两越,东伐朝鲜,击羌、西南夷,以故久不伐胡。”显然是谎话。

汉朝的马,怎么会少呢?在那个时代,马不是稀罕物。汉武帝敢于改变防守策略,反击匈奴,原因之一就是,汉朝多年重视养马,马多了,足够对匈奴作战。后来又夺取了河套、漠南、河西,都是水草丰美的大片优质草原,马就更多了。当时汉朝有3千多万人口,平均30人拥有一匹马,这个估计不算太高吧!所以,马约有一百万匹。漠北之战损失战马十多万匹,不过是一小部分。再退一步说,就算马没有那么多,那么,新养马三四年即可用。何必等十九年呢?(作者李永航)

《史记》在《匈奴列传》里,明确体现了,以缺马做理由是谎言。在讨论和亲的会议上,一个官员,丞相长史,叫做任敞,说:“匈奴刚刚被我们击破,困难,我们最好让他称臣,不再打仗了。我请求出使边疆,办成这个事。”汉朝就派任敞做使者,去见单于。这首先体现了疑问:他们不是立下宏愿,要灭匈奴的吗?现在已经接近灭匈奴了,怎么突然放弃,变为劝说他臣服?

单于被汉军打得惨败、远遁,濒于灭亡,必然是提心吊胆,生怕哪天汉军又打来,砍下自己的脑袋。突然看到汉朝派来使者,表示不会灭亡自己,只是要求称臣,即可和平,他应该是劫后余生,欣喜若狂。他就算出于面子,不马上答应称臣,也至少应该是热情款待汉使,婉转周旋。但奇怪的是,单于居然是大怒,把任敞扣留不放。

难道单于的疯症又发作了吗?

难道是因为单于太小气,不舍得买医保,所以匈奴的医生不给他治病吗?

汉武帝看到自己的使者被扣留,大怒,就再次整顿兵马,准备第二次征讨漠北,“汉方复收士马,会骠骑将军去病死,於是汉久不北击胡。”看来不缺马。

“南诛两越,东伐朝鲜,击羌、西南夷”是发生在,公元前112年—前109年的四年间。那么,其他十五年,为什么“不复击匈奴”呢?

《史记》在“不复击匈奴”的前面,加了个“竟”,就是竟然,表示了惊讶的语气。发人深思。如果那些原因成立,就顺理成章,何必惊讶呢?

第十三节 天下人对李广、卫青的相反态度

现代人的普遍认识:李广是他自己无能,死不足惜。但奇怪的是,当时的人,都十分敬爱他,“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无论是不是他的朋友,都为他悲哀。他不说话,却引来无数人瞻仰。卫青,按照史书写,是打了很多胜仗,被现代人誉为“战神”,但他死的时候,“然天下未有称也。”当时的天下人,都没有人称赞他。敌人,是把“飞将军”的称号给李广,不是给卫青。

卫青不是很能打仗吗,那为什么,在漠北之战后,汉武帝再也没有让他带兵打战?无论是抵抗匈奴,还是征讨南越、朝鲜,都没有。

这么多的怪事摆在我们面前,漠北之战到底发生了什么?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02-26 16:30:43
第十七节 卫霍败退的差别

卫青带领的汉军,已经完全丧失战斗意志,只顾逃跑,怕拖累,赵信城里的粮食不要了,一把火烧了。他的思路已经反转,变为我是防守方,坚壁清野,不留粮食给敌人。

在逃跑途中,先前“散走”的匈奴兵,又聚拢、追杀。惶急之下的汉军,可能连自带的粮食、辎重也甩掉了。《孙子•军争篇》:“是故军无辎重而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在自己很不适应的沙漠中,汉军又丢掉了粮食、辎重,就更加丧失了战斗力。这一路汉军,包括五万骑兵和大量的步兵、运输兵,几乎全军覆没。

另一路的霍去病,情形类似。

写到这,我不禁联想,假如是经验丰富的李广做总指挥,漠北之战会鹿死谁手?



李广画像

上述全部的怪事,都得到了通顺的解释。

在霍去病这一路,匈奴没有来得及筑城,诱敌的效果就差了很多。所以霍去病发现中计后,没有那么惊慌,没有烧掉匈奴的粮食,携带粮食,比较沉稳地撤退,所以损失比卫青少一点。所以,汉武帝对他们的态度有区别,赞扬霍去病时,还特地说了一句废话,就是对卫青指桑骂槐,你连这个都不懂,还当什么大将军?(作者李永航)

因为大败,所以,他们顾不上完成作战任务,顾不上害怕汉武帝,顾不上豪言壮语了,只能逃回来。

匈奴根本就不是被汉朝重创、远遁,正相反,是把汉军打得大败。所以他作为胜利者,理直气壮地向失败者提出要求:你把公主送给我,我就与你和平。匈奴没有疯!

所以,汉武帝不再说什么“必得所欲”,他灭匈奴的信心动摇,不得不与大臣们再次考虑和亲。所以,狄山才把现在与平城之围相提并论,说的是实情,不是祸乱朝纲。他书读得多,但不是书呆子,不愚蠢,把形势看得很清楚。所以,汉武帝没有驳斥他,在场大部分官员也都是赞许他的。汉武帝也同样没有疯。

所以,即使是才思敏捷、善于罗织罪名的酷吏张汤,也摆不出狄山具体有什么错误,只能是学习泼妇,学习贴吧上的无脑网民,空口辱骂他愚蠢。

所以,狄山即便是文弱书生,面对酷吏也根本不心虚,敢于反骂张汤。他同样没有疯。只是他心情过于激动,扯到了冤狱,才激怒汉武帝,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匈奴才不管你汉朝史书怎么骗百姓,很快就攻入汉朝边塞。

汉武帝对和亲有所意动,但又实在放不下面子,想打呢又信心不足,所以同意了任敞的议和建议,只要匈奴称臣即可。这样虽然没有达成灭匈奴的志向,但也勉强讨回一点面子。

所以单于当然是大怒,扣留使者:我把你打得大败,你居然叫我称臣?

第十八节 卫霍居然和汉武帝搞同性恋

看到这,你肯定很惊讶。啊?威名赫赫的卫青、霍去病,原来是这样打仗的。你是不是产生疑问:既然他们这么差,汉武帝怎么会让他们当将军、派他们去打仗?

那就让我们按照史书往回看,看一看汉武帝怎么会让他们当将军的。看了后,你肯定又会被震惊了,啊~?

卫青和姐姐卫子夫,都是平阳公主家的奴仆,卫子夫是歌女,卫青是马奴。汉武帝刘彻十八岁时,去探望姐姐平阳公主,看上了卫子夫,把卫子夫带入宫,后来升为皇后。因此,汉武帝也宠爱卫青,把他提拔为将,给与重用。霍去病,是卫子夫和卫青的外甥,因此也被汉武帝优待,养在宫中,16岁就被提拔出征。

不只是裙带关系,还有男宠关系。《史记》有一篇《佞幸列传》,专门记录,有哪些男人是靠着与皇帝的同性恋关系,从而获得高官的,“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其中赫然就有:“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史记》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也有同样的记录:“以和柔自媚于上。”也就是说,他们二人没有实战经验,是靠和汉武帝的同性恋关系,被飞速提拔上去的。而且是乱伦的同性恋,汉武帝是卫青的姐夫,是霍去病的姨父,三人居然一起搞同性恋,太恶心了。

司马迁说他们有才能,曲笔而已,如同把漠北败仗写成胜仗。能把他们写进《佞幸列传》,已经是冒着大风险,只能留下各个疑点,来暗示后人,所谓的才能、打胜仗是假的。如果再直接写他们无能、打败仗,那么,他不仅自己丧命,连耗费毕生心血写的《史记》也会被禁毁,我们后人也就看不到“史家之绝唱”了。这个道理,百度贴吧、自媒体的网友应该深有体会。

汉武帝的一个突出特点:任人唯亲,不是任人唯才。李广的实战经验丰富,名声显著,但汉武帝就不重用他,只让他做卫青的下属。外行领导内行。东方朔对汉武帝的用人策略,就有精辟的评语:“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02-26 16:37:32
第二十一节 卫青与网民的不谋而合

我们回到本文的开头,李广畏罪自杀,他的畏惧是从何而来?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上文分析了,从这段话可见,起初卫青对李广迷路不放心上,问都不问。但李广回去后,就变为放心上了,派长史去调查。为什么?

卫青的第一次调查,李广的反应很奇怪。这是公事公办。你行军迷路了,上级调查具体情况,合情合理啊,而且还挺客气的,是先送酒肉后询问,没有严厉的态度。你如实回答一下,就可以了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李广却不回答。为什么?

卫青的第二次调查,态度就严厉多了。变为要把人抓去调查罪责,不抓李广,是抓李广的幕僚。李广挺身而出,保护幕僚。卫青为什么要这样?

李广再次进入卫青的营中,就表现出了畏罪的情绪,对部下发表感言后,自杀了。

从漠北之败,到卫青和李广的一系列奇怪表现,通盘思考,答案呼之欲出。

李广去拜见卫青,看见大败的惨状,心有戚戚。他安慰了一下卫青,也汇报了自己的行军情况,就走了。卫青起初没在意,等李广走后,忽然心里咯噔一下:等一下,等一下。刚才李广说什么来着?

似乎说,他迷路了。

是的,是的是的,他迷路了!

一个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现代网民能构思出这样的思路,“因为他迷路,错过了和单于决战,导致单于逃脱,是大罪。”卫青为什么就不能构思呢?

这样构思以后,还可引导出,不仅单于逃脱,而且导致我军大败,那么,我的败军之罪,不就洗脱了吗?

第二十二节 栽赃嫁祸让李广畏惧

所以,卫青派长史去找李广,调查迷路的具体情况,长史的态度比较礼貌,先送酒肉,后询问,其实是诱供,引诱李广按照卫青的思路去说。李广察觉到了不详的气息,所以不配合调查。(作者李永航)

既然软的不行,卫青就来硬的吧。所以,他第二次调查,就强行抓人去逼供。李广是将领,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贸然抓李广去逼供,恐怕不太方便。所以从李广的身边人打开突破口。李广这下确定了,卫青是想嫁祸自己。他的畏惧,就是来自这里。他不想受牢狱之灾,受刀笔吏的侮辱,然后被斩首,还连累自己的属下和家人,所以自杀了。



汉武帝明白这是冤案,但不想揭开这个冤案,这太伤汉朝的面子了,所以低调处理,先装模作样判了赵食其的死罪,给外人一个含糊的印象:卫青和霍去病总体上是打了胜仗,美中不足的就是,李广和赵食其没有及时赶到,否则就活捉了单于。然后又把赵食其免死。如果真有这么大的罪,破坏了汉武帝的灭匈奴、立不世之功的宏愿,搞得他极度不爽,赵食其绝不可能免死。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02-27 09:10:23
第十节 匈奴奇怪的求和亲

怪事层出不穷。我们再看看《史记·匈奴列传》,在漠北之战大捷后,匈奴向汉朝求和亲。

你是不是错愕?

你会不会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全世界历史上,你能找出一个相似的例子吗?一个被重创、远遁的战败者向胜利者提出:你把公主送给我,我就与你和平。

匈奴人疯了吗?

还有。在战前,汉武帝就掷地有声地宣布:“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再结合他的刚愎酷烈性格,可见他是与你匈奴势不两立,报先祖受辱之仇,必灭你而后快!现在我把你打得重创,你居然还敢要求我,再受先祖之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拍案而起,来呀,把匈奴使者拖出去,碎尸万段!

但奇怪的是,汉武帝没有拍案而起,是召集群臣商议和亲。

哎呀,老刘,这还有什么可商议的?我跺脚呀,我着急呀。(作者李永航)

而且,汉朝群臣居然有一部分人,赞同和亲。从《史记·酷吏列传·张汤传》可见:赞同和亲的代表人物,是博士狄山。你是不是会痛骂他汉奸、书呆子、腐儒?但奇怪的是,汉武帝居然没有反驳他,是叫狄山陈述理由。

哎呀,老刘,你应该痛打这个书呆子,怎么还让他说理由呢?你的脑子是不是突然进水了?

奇怪的还有:狄山陈述理由时,居然把现在的情形,和汉高祖的平城被围相提并论,所以应该和亲。

现在明明是大胜啊,你怎么拿来,和汉高祖的平城被围相提并论呢?你这个书呆子眼瞎了吗?

第十一节 酷吏与博士的交锋

狄山在朝堂之上,公然胡言乱语,抹杀汉朝的伟大胜利,借以宣扬让君王、让国家和民族受辱的政策,太可恨了。不要说汉武帝的酷烈性格,就是普通人的性格,也会发怒的,轻者贬官罚俸,重者下狱抄家。

但汉武帝居然没有发怒,转问御史大夫张汤:狄山说得怎么样?也就是说,汉武帝没有认为狄山是胡言乱语,反而是可以考虑的,所以拿来与别的大臣讨论。

疯了!

汉武帝肯定是疯了!

汉武帝难道也想当汉奸!你是不是惊呆了?

而且奇怪。狄山的错误是明摆的,谁都能清清楚楚地罗列出来,更不要说张汤了。他可不是百度贴吧上的无脑网民,说不出别人的具体错误,只懂得空口辱骂。他是酷吏,才思敏捷,罗织罪名是拿手好戏,你没有罪都会编出罪名。可他这一次,只是含糊地辱骂狄山:“是愚蠢的书生,无知。”具体怎么愚蠢呢?说不出来。如同泼妇骂街,如同贴吧上骂我的那些无脑网民。

与会的大臣,肯定不只两个,其他人居然没有一个来反对狄山。(作者李永航)

你看了,会不会顿足感叹:汉朝无人啊,唉,假如我生活在那个时代……

紧接着,又发生奇怪的事情。狄山作为博士,是没有实权的,就一个文弱书生。而张汤是御史大夫,是汉朝排名前五的高官,天下闻名的酷吏,制造冤狱整死了几万人,又圣眷正隆,上至诸侯将相,下至农夫走卒,没有不怕他的,在淮南、江都杀得人头滚滚,他的名字可止小儿夜啼。狄山宣扬假话,惑乱朝纲,被张汤辱骂,按道理,应该是很心虚畏惧。但正相反,狄山一点都不心虚,是反骂张汤:“没错,我是愚忠,但你是诈忠。”

怎么回事?

难道他也疯了?

然后,又有一个怪事发生了。狄山反过来,给张汤清清楚楚地摆出了罪名:你大肆制造冤狱,杀害诸侯王,离间皇帝的手足之情。其实就是指桑骂槐:汉武帝太残暴,没人性(谁都知道,张汤是顺从汉武的心意去制造冤狱,不然他自己哪里敢干)。汉武这才大怒,以防御匈奴的名义,逼狄山去驻守边塞的一个堡垒。狄山知道,汉武帝想借匈奴的刀来杀自己,也不得不去。一个多月后,匈奴攻破汉朝边塞,杀了狄山。

怪事就在这里:汉朝今年才刚刚宣布,获得漠北大捷,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廷。可汉武帝却说,要防御匈奴,这不是自打嘴巴吗?而且果然,匈奴马上就攻破边塞,杀汉朝官员。

匈奴你疯啦?难道你不知道,你已经被汉朝的史书打败远遁了吗?你怎么可以来攻破汉朝的边塞呢?你太不讲武德了吧!

从匈奴,到汉武帝,再到汉朝的大臣,全都疯了!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02-27 09:15:54
第十四节 双方的布局

如同破案,你把上述所有疑点综合起来看,再看看历史背景,不难推理出历史的真相。看地图。



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

幕,就是沙漠。面对汉军的大举进攻,赵信为单于谋划:“汉军不适应沙漠,等他渡过沙漠,人马都疲惫,我们可以轻易俘虏他们。”于是,单于把全部辎重,远远地调到北方,集中精兵在沙漠以北等待。这是游牧民族擅长的战术,他们没有固定的城池、家园需要去防守,是大纵深、快速机动地作战,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作者李永航)

而汉武帝则不顾地理,蒙着脑袋瞎指挥。卫青和霍去病,则蒙着脑袋瞎打。汉军走进沙漠,数十万的步兵、运输人员不断地倒毙。卫青和霍去病放眼四方,只有漫漫黄沙,没有匈奴人,对这次远征的信心慢慢消散。但想到汉武帝的酷烈,不敢退兵,正在彷徨时,匈奴出现了。

匈奴的伊稚斜单于迎战卫青。匈奴骑兵的侦查范围是非常广的,准确掌握了汉军动向。他们生怕汉军知难而退(请注意,这是褒义词,是明智的代表),所以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汉军的面前,燃起了卫霍心中的希望。开打。

第十五节 单于的诈败和收网

但单于没有马上决战。他先派一小部兵力试探,对汉军的战斗力做了一番评估:如果汉军被沙漠消耗得剩下不多了,士马不强了,决战对匈奴有利,那就决战歼灭;如果汉军仍有很多,士马还很强,决战对匈奴不利,那就继续引诱汉军深入,疲惫汉军。评估的结果是后者,“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彊,战而匈奴不利。”

所以,单于派了一个人去做俘虏,向汉军供认,单于坐骡车逃走了,给卫青造成一个,单于很懦弱怕死的假相,甚至已经受伤,如同那位腿上中箭的“高粱河车神”,甚至已经发生内讧,单于被匈奴贵族们排挤,慌乱之下,临时找不到马车,就从牧民家中抢来一辆骡车,逃走。同时,他命令匈奴兵配合演出,装出溃散的样子,不要阻挡卫青追击我。所以卫青无所顾忌地追杀单于,来到了赵信城。

这时,匈奴也同样面临两难。匈奴不可能无止境地诱敌。汉军发现匈奴一直在避战,追之不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撤退了,到嘴的肥肉飞了,心有不甘。所以,匈奴要收网了,吃下这块肥肉。但如果要硬吃,就算胜,恐怕也会崩掉一个大牙。因为汉军虽然疲惫不堪,但武器占很大的优势(第十七节有具体说明)。所以,赵信设计了心理战术。

赵信城,是特意为了这个战役而筑。单于逃到赵信城,绝非巧合。匈奴人赵信,用自己屈辱的汉人名字,来命名这座城,以及在城里留下粮食给卫青,其实是一种心理战术,给卫青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作者李永航)

第十六节 心理战术的可能情形

汉军按照俘虏的供认,向西北追着单于,在茫茫天地中,却始终不见人影,已然疲惫、烦躁。日已西沉。前面的万道金光中,烟气缭绕,突然出现一座黑黝黝的城。前所未见!汉军陷入恍惚之中。

他们小心翼翼地入城,起初还不敢打火把。城里空无一人,却有大量的粮食。汉军更加惊疑不定,这到底是一座什么城?忽然,位于城墙一个角落的士兵,发出呼喊:“这里有字,这里有字。”卫青急忙跑过去查看,但天太黑,看不清。他命令点起火把,才看清了三个大字:

“赵信城”

卫青顿时脑中嗡地一响:“啊!我中计了。赵信入我军已久,熟知我军情况,他设下的埋伏,必然是十分恶毒。怪不得,单于不败而退。怪不得,茫茫大漠突然出现这一座城。怪不得,城里还留下粮食。这一切都是赵信的圈套。他明明白白地写下他的汉人名字,是向我示威,他稳操胜券,把我玩弄于股掌之间。”

就在这时,城外四面传来了匈奴的号角,紧接着,万马奔腾,向着赵信城而来!匈奴的伏兵发动了。汉军点起的火把,就是信号。这正是孙膑灭庞涓的、马陵之战的翻版。

完了,完了!快跑,快跑!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02-27 15:03:26
参见《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 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第 1 节 伦敦,1940 年春 英国决意独自抗战》

被掩盖的二战真相:希特勒根本不想攻打英国,甚至是对英国抱有好感。正相反,是英国一直想攻打德国,德国被迫反击。是英国首先向德国宣战,而德国直到灭亡,都没有向英国宣战,并且多次向英国议和。“希特勒在波兰战役得胜之后,于 1939 年 10 月 6 日向盟国发出「和平邀约」,被英国政府毫不迟疑地拒绝了。”然后德国才被迫反攻英法。在法国投降之后,希特勒7 月 19 日在帝国国会发表演说,再次向英国提出「最终和平邀约」,没有对英国提出领土和经济要求,只是要求你不要来打我,但又立即遭到英国的拒绝。然后德国才被迫发动不列颠空战。

可见,只要英国愿意,完全可以避免战争,保存实力,保存千年大帝国。

想打战的,只是英国政府。英国大部分人是不想打战的。在 1939 年秋季,张伯伦收到数千封,请求开展和谈结束战争的请愿信。 尽管英国国内没有形成「和平党」这一政治势力,但很多英国人都表达了,通过和谈结束战争的愿望,这些人多数都是保守党党员,还有一些人是与身居高位者联系密切的贵族。等到法军被击溃时,就连英国政府内部,也有很多人提出议和,例如内阁之一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还有首相丘吉尔。1940年5月18日,他在给罗斯福的信中明言:可能与德国议和。

其实这个考虑是正确的,只要不是傻瓜,都看得清楚局势:英国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强行打下去,很可能完蛋。后来的发展果然如此,即使是有苏联、美国做盟友,英国获胜了,但也遭受重创,先辈奋斗三百年创造的大英帝国,迅速崩溃。

既然如此,为什么丘吉尔要拒绝议和,强硬地攻打德国呢?因为私利。丘吉尔本人猜测,德国在议和条件中,会要求让自己下台,让英国法西斯党魁奥斯瓦尔德·莫斯利组阁。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02-27 16:43:10
第二十三节 霍去病在第二次漠北之战中战死

在战后两年,公元前117年,年仅23岁的霍去病,死了。奇怪的是,这么一个显赫的人物,《史记》和《汉书》居然没有说明死因。如果是病死,史书写他的列传有五千多字(与卫青合起来写),又何必吝惜这一个字呢?

后人猜测:漠北之战,匈奴人在水源投入瘟疫死尸,传播瘟疫给汉军,霍去病得瘟疫而死。这个猜测明显错误。霍去病是在战役结束后,过两年才死的,这期间生龙活虎,曾经射死李广的儿子李敢,哪里像是得瘟疫的样子?

从此前的战况看,汉武帝是每过两三年,发动一次大的进攻。河南之战,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漠南之战,元朔五年(前124年)。河西之战,元狩二年(前121年)。漠北之战,元狩四年(前119年)。

人做事是有习惯的,有规律的。所以,我在此提出另一种可能,是汉武帝反复考虑,不甘心失败,所以过两年,再次征讨漠北,《史记•匈奴列传》可以佐证。第十二节说了,匈奴拒绝向汉朝称臣,还扣留使者任敞,所以汉朝再次整顿兵马,准备第二次征讨漠北:“汉方复收士马,会骠骑将军去病死,於是汉久不北击胡。”这里说,因为恰逢霍去病死了,所以第二次征讨没有成行,这明显是假话。汉朝三千多万人,只有霍去病一个人会打仗?

所以,史书说是没有成行,其实是有。既然有出征,为什么要隐瞒呢?综合霍去病的奇怪之死,综合汉武帝的脾气,可以推测:第二次漠北之战又是大败,败得比第一次更惨,霍去病战死。第一次,汉武帝打肿脸充胖子,讳败为胜。而第二次,汉武帝气急败坏,都没脸去讳败为胜了,是命令史官,把第二次漠北之战整个不记录,把霍去病的死含混过去。

经过两场大败,汉武帝被打怕了,所以此后十七年,不敢再大规模出击匈奴,改为向南越、朝鲜等地扩张,找软柿子捏,做补偿。史书就以这个作为托词,作为不再出击匈奴的原因。

除此之外,你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12-13 15:00:43
谁阻止了第二次五胡乱华?——唐太宗和大哥的真实故事1

第一节 匈奴想恢复祖先的光荣

今天是夏历六月初四日。

在唐朝初期,中国面临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大危机。

在讨论这场危机之前,我们首先讨论一个历史知识:匈奴,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有的人会说,匈奴是在东汉灭亡,代表事件就是,公元89年窦宪北伐。不是的。窦宪北伐,只是打垮了匈奴大帝国,此后匈奴仍然存在,保持着完整的部落、强大的实力,只是没有正式的国家,稍微安分一点而已,生活在汉、魏、晋的北部边境。后来,匈奴在首领刘渊的带领下,趁着八王之乱,掀起了五胡乱华。

有的人会说,匈奴在五胡乱华期间灭亡了,他最后一个代表就是,赫连勃勃建立的胡夏或者北凉。但也不是的。此后匈奴仍然存在,仍然保持着完整的部落、强大的实力,位于陕西和山西的北部,长期侵扰中原,其首领曾经自称天子。强大的北魏、北周、隋朝都对他无可奈何。这个时期的匈奴,在史书上叫做“稽胡”。参见《周书•异域传上•稽胡》。“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刘元海,就是刘渊。

从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起,李世民攻打王世充。因其无能,导致战事旷日持久,唐军疲惫(参见第17回),这引起了稽胡的蠢蠢欲动。参见《旧唐书•列传第十四》,“(武德)四年,稽胡酋帅刘仚成拥部落数万人为边害,又诏某某人率师讨之。军次鄜州,与仚成军遇。”

武德四年,数万稽胡的军队,在首领刘屳成的带领下(屳的读音:仙),乘虚侵华,意图效法祖先刘渊,再次掀起五胡乱华。唐朝下诏,派某某人领兵讨伐稽胡,唐军到达鄜州(鄜的读音:夫),与刘仚成的军队相遇。请一直记住这个某某人。

唐朝的鄜州,就是现在的富县,位于陕西延安市的南部,贴近关中了。《资治通鉴•唐纪四和五》记录了具体的时间,稽胡是在正月入寇,在三月两军决战。

但这不是最大的威胁。对华夏有野心的胡人,不只有稽胡,还有一个更大的,就是东突厥。(作者李永航)





《资治通鉴》接着说:“(三月)会突厥将入寇,上召世让还。”唐朝的行军总管刘世让,本来是攻打窦建德,到这一年的三月,突厥将要入侵,唐高祖就召回刘世让。紧接着,突厥来了。



三月二十四日,突厥入侵石州,石州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四月十二日,突厥颉利可汗(颉的读音:节)入侵雁门,雁门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的读音:心)代县。四月二十一日,突厥入侵并州,并州位于山西太原市。



可见,突厥这次入侵不是小股兵力,颉利可汗亲自出征,必然是带着主力。



第二节 颉利可汗不只有最强大的胸肌



隋末唐初的突厥实力,可远超稽胡。《旧唐书•突厥传》:“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



突厥在隋文帝时期,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又称北突厥,变得极为强盛,严重威胁中国,西突厥较弱。所以如非特别说明,史书说的“突厥”就是指东突厥。看地图。



图片




始毕可汗,名字叫做阿史那•咄吉,是启民可汗的大儿子,在隋炀帝大业时期的中期即位。到天下大乱时,中国人逃奔去突厥的很多。突厥民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到吐谷浑(读音:图欲浑)、高昌诸国,以及华夏北部的许多诸侯,都臣服于他,很可能就包括稽胡。他有一百多万善于骑射的兵力,北方胡人从来没有这么强盛的。他们登上阴山,眺望南方,想要侵略中华。



第10回有叙述:在前年,始毕可汗亲自攻打唐朝,在路上神秘地死去。第14回有叙述:二弟处罗可汗即位,在去年,兵分四路,又来攻打唐朝,在即将出发时又神秘地死后。三弟颉利可汗即位,今年又来。他们的实力和野心都是相同的。《资治通鉴•唐纪五》:“突厥颉利可汗承父兄之资,士马雄盛,有凭陵中国之志。”




有人怀疑,突厥的兵力没有这么多。错,第16回有具体分析,突厥就是有这么多兵力。也有人说:突厥没有吞并华夏的野心,只想劫掠,劫掠后就撤退,所以威胁不大。错,第14回有具体分析,他们的野心,绝不仅仅是劫掠,是吞并华夏。此处略。(作者李永航)




另外,稽胡和突厥的配合情形,不禁让人想起官渡之战。许攸向袁绍献计:主力在官渡与曹操相持,同时分兵袭取许昌,曹兵必败。惜绍不纳,所以败亡。



看来,颉利可汗绝非有勇无谋之辈。他立志,既不想,像两个哥哥那样神秘地死去,也不做袁绍。他要上演一场,突厥版的官渡之战。



而且,他把握战机十分沉稳、准确,绝不轻举妄动。他让稽胡先动,吸引唐军,自己按兵窥视,从武德四年的正月一直等到三月,还是不动。可是,当唐朝的某某人,被调去陕西和稽胡决战、山西空虚时,他,发动了。



而且,一旦发动,他就是狂飙猛进。在攻打石州、雁门、太原之前,他先攻打汾阴。“甲戌(三月十六日),突厥寇汾阴。”看地图,唐朝的汾阴县,在今山西省运城市的万荣县荣河镇。在三月他还是将要入侵,可到三月十六日,就到达了汾阴。也就是说,他把险关重镇都抛到身后,一直冲向唐朝的心脏。



窦建德的妻子曹氏,对此有叙述:“又因突厥西抄关中,唐必还师自救。”关中,就是长安的周围。突厥在西边包抄关中,唐朝必定调回军队救自己,洛阳自然解围了。可见当时局势:颉利是多么迅猛、狠辣!只要拿下长安,唐朝所有的险关、重镇就不攻自破。



黑虎掏心!突厥数十万铁骑,已经深入中原啦,大~哥~!



看到这,人们不禁为唐朝、为华夏捏了一把汗。



第三节 河北猛虎伺机出洞



假如——我是说假如,一千三百年后,希特勒攻打苏联时,如果有颉利可汗的战略思维,那么,他将成为世界秦始皇。假如——我是说假如,错开一个时代,以颉利可汗的雄才大略,他绝对可以建立一个,和蒙古一样辽阔的帝国,然后被我们称为:“促进中华民族融合的、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加以崇拜和歌颂。



看到这,你是不是感到惊讶:中国曾经面临这么严重的危机,为什么,我从来没听说过呢?



这,正是本系列故事要讲述的重点。(作者李永航)



这还没完。与此同时,大家熟知的,河北猛虎窦建德,也出洞了。他此前就通过隋炀帝的萧皇后,与突厥结成联盟,并夺取了唐朝的不少领土,面对如此盛宴,自然是不甘寂寞,要来凑凑热闹。他亲帅大军,南下救援王世充。



但窦建德的进军路线有点诡异。他没有直扑洛阳,是绕道山东,转了一圈。一路上,他轻松降伏其他的诸侯:徐圆朗、孟海公,收割大片领土,势如破竹,声威大振,然后才去洛阳。哦——明白了,他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救援王世充,是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趁着局势十分有利,囊括中原。无论是李世民、王世充、还是其他什么人,我一网打尽。

你说大声一点。你说什么?我去救你?呵呵,你是我什么人,我要去救你?



这是阳谋。我正大光明地实施战略计划,谁都无可奈何!



图片


假如——我是说假如,错开一个时代,以窦建德的雄才大略,他也许可以和秦皇、汉高并列。



李世民领一半兵力,去虎牢关抵抗窦建德,让弟弟元吉留下对付王世充。



洛阳的王世充,以奸诈闻名,肯定是识破了窦建德的阳谋,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积极配合。他尽管被世民攻打了大半年,可依然能够派军出城,挫败唐军,杀唐军猛将卢君谔。“壬寅(四月十五日),王世充骑将杨公卿、单雄信引兵出战,齐王元吉击之,不利,行军总管卢君谔战死。”



四年前,在唐军入关中的霍邑之战:隋朝主将宋老生,拉着绳索往城上爬。就是卢君谔,一跃而起,斩杀宋老生,才挽救了唐军。你闭目想象一下,这是何等骁勇。可是四年后,他在洛阳城下,殁。



千古洛阳,不知埋葬了多少英雄的尸骨!



第四节 来自江南的背后一刀



但是,这还没完。上面所述都是北方势力,与此同时,南方的大诸侯也来了。就是萧铣。铣的读音是:显,不是读作洗,意思是金属的光泽。铣这个字,如果是作为现代金属加工技术,才是读作洗。



在后来的历史宣传中,萧铣的名气不响,而且庸碌无能。但事实绝非如此。他在隋末仅仅是一个县令,掌握的人只有几十号衙役,实力远比其他诸侯弱小。但他与李渊同时起兵,迅速壮大,仅仅过了三年,就变为仅次于唐朝的、华夏第二大诸侯,占据湖北的南部、江西的北部、湖南和广西的大部、越南的北部,地跨长江和岭南,有兵力四十万,超过窦建德、王世充。(作者李永航)



但史书对萧铣此战役的记录,十分简略,只有《资治通鉴•唐纪四》的一句:“丙戌,黔州刺史田世康攻萧铣五州、四镇,皆克之。”武德四年正月,唐朝的黔州刺史田世康,攻打萧铣的五个州、四个镇,都攻克了。



看起来似乎是,唐朝主动攻打萧铣。但当时,唐朝正与几大强敌作战,不可能再去主动攻打萧铣。当年十月萧铣投降后,唐高祖责备萧铣。按照人之常情,应该是被侵略者责备侵略者。所以可推断,是萧铣和窦建德一样,看准时机,给唐朝来个背后一刀,分一块肥肉,但进攻不利,被唐军反攻占领五个州、四个镇。所以后来唐高祖指责他,不顾民族大义、落井下石、给唐朝造成很大威胁。但是,史书对此隐瞒和篡改了,轻描淡写的几笔,给人感觉好像,萧铣的威胁不大。




江南吹来的风,温度虽不那么低,但夹杂着浓浓水汽,比北风更容易让人长冻疮。



唐朝危险。华夏危险。眼看着,结束仅仅四十年的五胡乱华,就要在武德四年再次发生!二战中,轴心国战败的原因,人们常说的就是两面作战。而唐朝则是五面作战,而且其中一面还是世界第一强,前所未有的北方游牧强国。这种情况下,没有谁可以创造奇迹。



当然,我们后人知道,唐朝后来继续存在。第二次的五胡乱华,没有发生。



奇迹就是发生了!



但奇怪的是,唐军击退最危险的突厥,史书避而不谈。足以彪炳史册的、拯救华夏的伟大战役,连同他的指挥官,就这样被隐瞒了,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史书为什么要隐瞒?



是谁,或者说,当时唐朝谁有这个资格,指挥这场决定存亡的战役?

另外,迎战稽胡的某某人,又是谁?他是胜,还是败?



史书执笔的是唐朝的史官。但他们本人,肯定没有这个想法,也没有这个胆量,去隐瞒这场战役,只可能是当时唐朝的统治者,逼迫史官隐瞒。这场战役,对唐朝是莫大的光荣,正常人宣扬都来不及。可这个唐朝的统治者,却偏偏要隐瞒。他是谁?为什么隐瞒?且听下回分解。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12-13 15:53:15
第一节 天才弟弟和庸碌大哥的对比

上一回我们谈到,在武德四年,唐朝有一个某某人,抵御匈奴(稽胡)。还有一个被史书隐瞒的将领,指挥唐军击败东突厥、拯救华夏。可能你的脑子里,会冒出一个人的名字:李世民。

众所周知啊,唐太宗李世民,是极其杰出的军事天才,打下了大唐江山,自古就被人高度颂扬。例如,成吉思汗说:“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朱元璋说:“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 毛泽东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他是自古第一名将啊!

以至于人们大都认同这种说法:唐朝真正的创立者,不是李渊,而是世民。世民继承皇位,是理所应当。至于他的大哥李建成,是个庸碌之辈,没有功劳,品性又差,占着太子位不让,还妒忌、谋害弟弟,所以被杀不值得同情。史书有许多类似的表达。

例如,《资治通鉴•唐纪六》,太子府的两个官员,一个是太子中允王珪,一个是太子洗马魏征,对太子建成说:“秦王世民是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您只是因为年纪大,才当上太子,无大功以镇服海内。”《资治通鉴•唐纪七》,另外两位官员萧瑀(读音:雨)、陈叔达对李渊说:“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这就更威猛了,秦王的功劳不只是盖天下,是盖宇宙,哇哈!

所以你可能猜想,这场伟大战役的指挥官,肯定是世民。

但是你再想想:如果是他的伟大战功,唐朝的史官怎么可能隐瞒呢?而且,他当时正在虎牢关,与窦建德作战。所以肯定不是他。同期的灭王世充、窦建德之战,虽然名声很响,但意义其实不是很大,无关存亡,只是唐朝争霸天下的战役之一。而抵御匈奴和突厥,则是决定华夏和唐朝的存亡,意义比前者重大。连他的次要战役,史书都大肆渲染,又怎么会隐瞒他的重要战役呢?

嗯?难道唐朝还隐藏着其他什么人,具有比世民更高的军事资格,拥有比世民更辉煌的军事成就,神龙见首不见尾?

要找到这场伟大战役的指挥官,首先我们要搞懂,唐朝为什么要隐瞒、篡改历史。此前已经有很多人谈过了,但都是只言片语,浅谈则止,隔靴搔痒。我在此详细谈谈。《资治通鉴•唐纪十三》对这个问题,有清楚的、极具讽刺的记录。这是此文的重点,所以引用一整段史料,便于读者辨析。不耐烦看古文的人,可以越过这一段,看后面的分析。

(贞观十七年)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硃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 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第二节 哦,一代圣君原来是自吹的

当初,世民派宰相房玄龄,去负责写历史。房玄龄是他的绝对亲信,但他仍然对房玄龄不放心。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他问房玄龄:“前世史官记录历史,都不让君主看,为什么?”

房玄龄回答:“因为史官不会对君主【虚美】,虚构美事,也不【隐恶】,隐瞒罪恶。君主【见之必怒】,看了必然发怒。所以不给君主看。”

世民说:“我的用心,和以前帝王不同。我是想知道,自己以前有什么恶,作为以后的警戒。你拿来给我看看。”

谏议大夫硃子奢说:“陛下做的都是圣德的事情,行动无过错。史官对您的记录都很美好。陛下独自一人看了,没什么问题。但这种做法流传给子孙,曾孙、玄孙之后恐怕有一些是不明智的人,要掩饰自己的错误、保护自己的缺点。那么,史官【必不免刑诛】,就免不了被杀头。这样的话,他们都会顺从君主的心思,保全自己的性命,对君主【虚美】、【隐恶】。那么,悠悠千载的史书,又有什么可信度呢?前世的君主都不看史官对自己的记录,就是为了这个原因。”

世民不听,坚持要看史书。

房玄龄无奈,只好把《唐高祖实录》、《唐太宗实录》给他看。但房玄龄不是把原有记录,直接拿给他看,是先和许敬宗等人【删为】,就是对两本记录做了删改了,然后才给他看。显然,原有记录必然是对世民不【虚美】,不【隐恶】,世民肯定会【见之必怒】,然后【史官必不免刑诛】,甚至迁怒到房玄龄自己。所以他们为了保护史官和自己,就删改记录,对世民【虚美】、【隐恶】,让世民见之不怒。在七月十六日,成书之后,给世民看。

房玄龄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谋反者之一,公德有亏,但其私德还是不错的,起初他想把真相传于后人,不说假话。

但是,世民看了【虚美】、【隐恶】的记录后,仍然不满意,命令房玄龄,关于自己和大哥建成、四弟元吉的关系,必须重写。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事例,作为重写的标准:周公诛管蔡。

周公诛管蔡,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周朝初期的一件大事。周公和管叔、蔡叔,都是周武王的亲弟。周公不仅辅助周武王打天下,周武王死后,他还辅助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制定了完善的政治、文化制度,对国家和华夏民族的成熟,做了巨大的贡献。他又不贪权,成功后就还政于周成王,功德两高,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楷模。管叔和蔡叔,却妒忌和抵制周公,勾结商朝遗民,发动叛乱,是恶的代表。周公东征平叛,大义灭亲,杀了管叔和蔡叔。

世民就是要求唐朝史官:把我描写成周公,“功盖宇宙”、品德高尚;把大哥四弟描写成管叔、蔡叔,“无大功”、品德败坏。世民丑化兄弟、美化自己的意图十分明显。在丑化兄弟中,核心就是太子大哥,是他谋夺皇位的目标。四弟只是配角,而且年幼,在唐初的政治军事舞台上,没有发挥重大作用。

看到这,你是不是会目瞪口呆?一代圣君,原来是这样来的!

第三节 世民对大哥的怀念

看到这,你是不是心中一动:难道,挽救唐朝和华夏,然后被史书隐瞒的那个指挥官,就是大哥建成?肯定不是四弟元吉,元吉当时正在洛阳,和王世充苦战。

我们不要急着下结论,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来。本系列故事,就是讲述,关于唐太宗和大哥,有哪些你没想到的故事。

人都是有良知的,特别是史官,他的本性要真实记录历史。唐朝史官被世民逼迫,去篡改历史,但又良知未泯,所以在史书的各个角落、或明或暗地透露出真相:大哥才是美,二弟才是恶。

这个现象不只发生在唐朝史官,还发生在其他官民身上,本系列故事将不断出现。其实,他们能够透露真相,主要还是拜世民所赐。二弟虽然杀了大哥、可能杀了大哥的全部五个儿子、又丑化大哥,但他的良心时时受到煎熬,因为:大哥真的对他很不错,不仅多次在战场上救了他的命,而且多次宽容他的谋逆,否则他早就被处死了。甚至很可能,他在童年学习弓箭,就是大哥培训他的,因为大哥比他大10岁,而爸爸在外地做官。而他现在却用弓箭,亲手射死了大哥。禽兽尚且有亲亲之情,他不可能是完全冷血无情。

《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说了:二弟即位后,不久封大哥为息王,谥号隐(所以墓碑上写“息隐王”),以礼改葬大哥,当天他命东宫的旧臣,都来给大哥送行,并不避讳。他在宜秋门哭得很哀伤,把自己的儿子李福过继给大哥。到贞观十六年,为大哥恢复皇太子的封号,所以史书称建成为“隐太子”。

人们可能会误解:李建成是唐朝的危险话题,官民都不敢触及。但真的不是的。世民的三个优点之一:就是不搞文字狱,容忍别人的言论。我们熟知,魏征经常言辞激烈地批评他,不给他面子,按照普通百姓恐怕都会发火,但他居然都忍住了。不只是魏征,很多官员,例如侍御史马周,用夸大的语言批评他,参见第41回,他也没把马周怎么样!

所以,唐朝官民,只要不是直接威胁世民的皇位,只是婉转地缅怀一下建成、赞扬一下建成的功德,他还是允许的。从来没有因为谁缅怀大哥,他就搞文字狱,打击别人。例如,在灭突厥后,魏征在世民召开的会议上,接近于直说,“灭东突厥的功劳属于你大哥,不属于你”,他也默认了,没有把魏征怎么样。甚至,他允许史书直接记录,大哥的一些相对次要的功劳,例如,灭司竹山贼、灭稽胡、灭刘黑闼。

另有一个重大的事例:唐朝军民怀念建成,把他化身为佛教的天王毗沙门,加以祭祀。唐太宗肯定知道这个含义,但不仅不禁止,反而下诏给各官府,都要祭祀毗沙门。第19回有详细分析。

所以,唐朝官民才敢于说真话。我们才得以揭示真相。只是后世的历史宣传者,为了给世民造神,所以对这些暗示、直说都装着看不到,造成了大众认知中,对兄弟俩人的美恶颠倒。

看到这,读者可能会问:史书透露了大哥的美、弟弟的恶。但同样是史书,也有大量记录,说了大哥的恶、弟弟的美。互相矛盾,哪个是真呢?且听下回分解。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12-15 13:47:37
1)后楚怀王熊心。他本是为别人放羊的底层人,在秦末乱世,可想而知他的命运是多么悲惨。但好运来了。项梁为了反秦有旗号,就找到他,冒充楚怀王的孙子,也称为楚怀王,一下子变为上等人,是有大恩。可是,当项梁战死,熊心吃了熊心豹子胆,不甘心做傀儡,篡夺项家的兵权。结果被项羽处死。
.
2)小霸王孙策孙坚战死,其未成年的儿子孙策,及旧部都投靠了袁术。在袁术的保护下,孙家都平安。孙策成年了,袁术还把孙坚的旧部交给他,重用他,还上表奏请他为殄寇将军。但他随即反叛袁术,和曹操攻打袁术。被刺客杀死。

3)新罗的文武王金法敏。新罗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部,被百济和高丽攻打,金法敏向唐朝称臣求援。唐朝救援他。他随即翻脸,攻打唐朝,夺取安东都护府的一部分。他倒是寿终正寝,享年五十六岁。

4)宋太祖赵匡胤。

5)明朝永历帝朱由榔。永历被清军包围在南宁。大西国是明的敌国,但国主孙可望不计前嫌,派兵救出永历,并给他一座城居住,每年给他二千两白银供养,真的是救命之恩。可他趁着国主反击鞑清时,勾结大西国的将领李定国发动叛乱,给国主背后一刀,毁了抗鞑大业。他后来被清军绞死。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12-15 14:18:55
1)后楚怀王熊心。他本是为别人放羊的底层人,在秦末乱世,可想而知他的命运是多么悲惨。但好运来了。项梁为了反秦有旗号,就找到他,冒充楚怀王的孙子,也称为楚怀王,一下子变为上等人,是有大恩。可是,当项梁战死,熊心吃了熊心豹子胆,不甘心做傀儡,篡夺项家的兵权。结果被项羽处死。

2)东汉末期的诸侯孙策。孙坚战死,其未成年的儿子孙策,及旧部都投靠了袁术。在袁术的保护下,孙家得以平安。孙策成年了,袁术还把孙坚的旧部交给他,重用他独当一面,征讨江东,还上表奏请他为殄寇将军。但他随即反叛袁术,和曹操攻打袁术。后在打猎时被刺客杀死。

3)唐太宗。李渊经常在外地任官,由长子照顾家庭。大哥比李世民大十岁,很可能,他的箭术都是大哥教的。他打仗经常失败,是大哥救了他,而且他谋逆,大哥也宽宥他。但他却用大哥教的箭术,射死了大哥,篡夺了大哥的皇位。后来,他征高丽,被射成重伤,痛苦得磨了四年,还是治不好,死了。

3)新罗的文武王金法敏。新罗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部,被百济和高丽攻打,金法敏向唐朝称臣求援。唐朝救援他。他随即翻脸,攻打唐朝,夺取安东都护府的一部分。他倒是寿终正寝,享年五十六岁。

4)宋太祖赵匡胤。

5)明朝永历帝朱由榔。永历被清军包围在南宁。大西国是明的敌国,但国主孙可望不计前嫌,派兵救出永历,并给他一座城居住,每年给他二千两白银供养,真的是救命之恩。可他趁着国主反击鞑清时,勾结大西国的将领李定国发动叛乱,给国主背后一刀,毁了抗鞑大业。他后来被清军绞死。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12-15 15:04:04
1)后楚怀王熊心。他本是为别人放羊的底层人,在秦末乱世,可想而知,他的命运是多么悲惨。但好运来了。项梁找到他,冒充楚怀王的孙子,也称为楚怀王,作为反秦的旗号,一下子变为上等人,是有大恩。可是,当项梁战死,熊心吃了熊心豹子胆,不甘心做傀儡,篡夺项家的兵权。结果被项羽处死。

2)汉高帝刘邦。他的力量本来较弱,作战不利,是项梁帮助了他,他才获胜,然后投靠项梁,并和项羽“约为兄弟”,才壮大了力量。但是在项梁战死后,他就和熊心联手,背叛项羽。鸿沟议和后,他却马上背信,追杀项羽。韩信帮他打天下,在他败逃时救了他的命,并拒绝别人的劝说,忠心于他。他却杀韩信。结果,他中箭身亡。

3)小霸王孙策。孙坚战死,其未成年的儿子孙策,及旧部都投靠了袁术。在袁术的保护下,孙家得以平安。孙策成年了,袁术还把孙坚的旧部交给他,重用他独当一面,征讨江东,还上表奏请他为殄寇将军。但他随即反叛袁术,和曹操攻打袁术。后在打猎时被刺客射死。

4)唐太宗李世民。隋朝李渊经常在外地任官,由长子照顾家庭。大哥比李世民大十岁,他的箭术都是大哥教的。李唐创业,他打仗经常失败,是大哥救了他。他谋逆,大哥也宽宥他。但他却用大哥教的箭术,射死了大哥,篡夺了大哥的皇位。他自己都良心不安,隆重安葬大哥,痛哭流涕。后来,他征高丽,被射成重伤,痛苦地磨了四年,还是治不好,死了。天道好循环。

5)宋太祖赵匡胤。后周世宗对他恩重又信任,他却在周世宗去世仅仅半年后,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夺人之国。后被弟弟用斧头砍死。

6)明朝永历帝朱由榔。永历被清军包围在南宁。大西国是明的敌国,但国主孙可望不计前嫌,派兵救出永历,并给他一座城居住,每年给他二千两白银供养,真的是救命之恩。可他趁着国主反击鞑清时,勾结大西国的将领李定国,反叛国主,毁了抗鞑大业。他后来兵败如山倒,再也没有人救他,逃至缅甸受尽屈辱,住在草棚里,最后被清军用弓弦绞死。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12-15 16:48:08
第一节 辨别史书真假的两个定律


我们上一回说到:李世民篡改史书,造成读者迷惑,史书中既有写他和大哥的美,也有写他们的恶,互相矛盾,那我怎么知道,哪个是真的呢?这个问题提得有水平,是我们准确把握这段历史的关键所在。



看了世民篡改史书的具体情形,你认为,他有没有可能,虚构自己的恶?绝对不可能。他对自己的恶,隐瞒都来不及,怎么会虚构呢?所以,史书如果有写世民的恶,则肯定不是虚构的,是真的。那么,与此相矛盾的记录,写世民的美,就是假的。



同理,你认为,他有没有可能,虚构大哥建成的美?绝对不可能。他对大哥的美,隐瞒都来不及,怎么会虚构呢?所以,史书如果有写建成的美,则肯定不是虚构的,是真的。那么,与此相矛盾的记录,写建成的恶,就是假的。这是本系列故事的第一定律。



世民篡改史书,除了虚构之外,还有一个更多使用的手法,就是:隐瞒。我们看这段历史时,会经常发现,有重大的事件被隐瞒了。那么,我们怎么探寻这个被隐瞒的事件呢?其实这也不难。



从上述史料可见,世民是篡改历史的第一人,留下千古骂名。而他又是很注重名声的人,他必然为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么,可以推断,他只会为了切身利益才去篡改,也就是把篡改限定在自己和大哥的身上。他绝对不会为了别人,而去篡改史书、背负千古骂名。



看了世民篡改史书的具体情形,你认为,他有没有可能,隐瞒自己的美?绝对不可能。他对自己的美,虚构、宣扬都来不及,怎么会隐瞒呢?所以,史书如果隐瞒了某个重大的、美的事情,则这件事肯定不是世民干的,也不是其他人干的,只可能是大哥干的。



同理,你认为,他有没有可能,隐瞒大哥的恶?绝对不可能。他对大哥的恶,虚构、宣扬都来不及,怎么会隐瞒呢?所以,史书如果隐瞒了某个重大的、恶的事情,则这件事肯定不是大哥干的,也不是其他人干的,只可能是世民干的。这是本系列故事的第二定律。



第二节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战绩对比



还有人说:“既然你认为,世民伪造史书,那你还看史书干嘛?干脆不要看了。”呵呵,说这个话的人是无赖。我们不要搞历史虚无主义,不要盲目否定史书,应该依照常识和逻辑,去具体分析史书,发现有毛病的,就去追查真相,没发现毛病的就接受。



世民篡改史书的重点,就是两兄弟的战功。以下是两兄弟的战绩列表,读者可结合地图查看。建成的23场战役中,史书有直接记录的,就有10场。所以我感到非常奇怪,那么多的历史学家,包括《百家讲坛》的衮衮诸公,怎么会研究出这个结论:大哥只是坐享其成,把出外征战都交给世民?


图片



图片


世民跟随父兄参加的战役,如果没有突出表现,就不计了。李渊担任隋朝的太原留守时,有一场攻打历山飞的战役,不确定世民到底有没有参加,所以不列入。否则,他的败仗还要增加一个。



建成另外灭了一些小诸侯,但不是专门的战役,所以此文不单独列出。例如:在抵御突厥的同时,灭了梁师都、高开道;在灭辅公祏的同时,灭了张善安;在灭王世充的同时,灭了吃人魔王朱粲(读音:灿);在灭萧铣的同时,派李靖招抚了广东的冯盎。另外,大哥前往太原参加起兵时,已经28周岁了。按照军事贵族的传统,他此前肯定参加过隋军,参与了隋军的某些战役,但史书完全隐瞒了,此文无从探索,所以也没有列入。



第三节 弟弟到底有没有篡位之心?



世民在史书中说:自己对兄弟情深义重,本无篡位之心。《资治通鉴•唐纪七》,他对爸爸说:“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但是大哥品行恶劣,又“无大功以镇服海内”,自己打下大唐江山、“功盖天下”。所以,大哥嫉妒自己、并且误以为自己要篡位,就联合四弟,不断地谋害自己。所以,自己在属下的反复劝说之下,迫不得已“自卫”,杀了大哥、四弟,坐了皇位。



《旧唐书•隐太子传》:“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



你看完本书,就发现这完全是颠倒黑白。我们先来看看,世民说自己“本无篡位之心”是不是真的?


《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一》薛颐,滑州人也。大业中,为道士。解天文律历,尤晓杂占。炀帝引入内道场,亟令章醮。武德初,追直秦府。颐尝密谓秦王曰:“德星守秦分,王当有天下,愿王自爱。”秦王乃奏授太史丞,累迁太史令。

薛颐是一个道士,在武德初期进入秦王府当差,秘密对秦王世民说:“德星出现在秦地。秦王你必当占有天下,希望秦王自爱。”世民就上奏,让他当太史丞。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武德中,太宗平王世充,与房玄龄微服以谒之。远知迎谓曰:“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太宗因以实告。远知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至贞观九年...降玺书曰:“...朕昔在籓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




王远知也是一个道士,善于算命,名气很大。在武德四年(武德中期),世民平定王世充后,进入洛阳,和房玄龄私访王远知,当时他已经112岁。王远知说秦王将作“太平天子”。李世民把他的话牢记在心,睡觉都忘不了。



一个将领,带着兵马出去打仗,打完了,必须马上回来,交回兵权,这是基本的制度。可是,世民就赖在洛阳不走,“甲子,秦王世民至长安。”直到七月九日,世民才回到长安。在洛阳期间,他“封府库,收其金帛,班赐将士。”就是收罗洛阳的财物,发给将士们收买人心。洛阳,千古帝都,嫌疑之地,他却做这些行为。他的篡位,已经不仅仅是野心,而是实际行动了。



当时,李元吉是和他在一起的,所以最了解情况,于是向爸爸告状,要求赶快杀世民。《资治通鉴•唐纪七》,元吉密请杀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状未著,何以为辞!”元吉曰:“秦王初平东都,顾望不还,散钱帛以树私恩,又违敕命,非反而何!但应速杀,何患无辞!”上不应。



看到这,你还相信他没有篡位野心、“于兄弟无丝毫负”吗?



大哥才是打下大唐江山、“功盖天下”,对兄弟情深义重,而且仁厚爱民。世民才是品行恶劣,多次陷害忠良、屠杀百姓(后文有详细论述),又“无大功以镇服海内”,败仗太多。不是大哥嫉妒他,是他嫉妒大哥。


第四节 建成是这样“谋害”弟弟的


世民所说的,大哥谋害他的事件,你稍一思考,就会发现非常可笑。



“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



建成夜里召世民来自己的东宫喝酒,下毒。世民的心脏暴痛,吐了几升的血,淮安王李神通扶着他回秦王府。



中毒,是破坏内脏功能,不是外伤流血,即使吐血,也只是少量。我们看电影电视,一个人中毒而死,最多就是口角、胸前沾了一点血,不过几十毫升。一个强壮成年男子,体内血量大约是5升。可他吐了几升的血,像杀猪一样,居然还能不死!他是奥特曼吗?



既然大哥下了杀手,又岂能让你活着走出去?



然后又发生怪事。上幸西宫,问世民疾,敕建成曰:“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李渊听说毒杀事件了,去探望世民,告诫建成:“弟弟平素就不能喝酒,以后你们不要再夜晚喝酒了。”他说的话,和毒酒事件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明显是唐朝史官,故意留下的破绽,留待后人发觉。



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事件,大哥赠送一匹胡马给弟弟,想用胡马把弟弟摔死。呵呵,既然要杀下手,就肯定是想出一个、有较大成功性的措施。用马摔死人,有多大的成功性呢?全世界,有哪一次谋杀是使用这样的措施?你找出来我看看。



还有,建成用重金收买尉迟敬德,被尉迟敬德正义凛然地拒绝了,搞得他恼羞成怒。这更搞笑,第36回分析了,建成实际掌握了军政大权,是事实上的皇帝,如果他要瓦解世民的亲信,一道指令,就可以轻松办到,完全不必采用不光彩的手段、然后被羞辱。搞不光彩手段的,恰恰是世民自己。众所周知,他早在玄武门之变的两年前,武德七年,就用重金收买将领常何,并运作把他送进皇宫做守卫,才得以成功实行玄武门之变。谋划之长远、谋划之卑鄙,令人望而生畏。这个谋划,无论怎么美化,都有损他的伟大形象,他实在无脸把这个写进史书中。是因为常何的墓碑被发掘,后人才知道真相。

“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锡骁勇之夫。趋奉藩朝,参闻霸略,承解衣之厚遇,申绕账之深诚。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常何墓志》)


除此之外,史书还多处明确写了,他阴谋对付大哥和四弟。他不可能伪造史书抹黑自己,所以这肯定是真实的。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余人之洛阳,阴结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资治通鉴》)

他指使温大雅镇守洛阳,张亮去山东收买民间豪强,作为外应。


“太宗之谋建成、元吉也,尝引师立密筹其事,或自宵达曙。”(《旧唐书·刘师立传》)


他们通宵达旦地策划阴谋。



“及九年之际,机临事迫,身被斥逐,阙于谟谋,犹服道士之衣,与文德皇后同心影助。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密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泄。(《旧唐书·房玄龄传》)



房玄龄和杜如晦已经被免职、责令回家居住。李世民派尉迟恭去找他们,潜回秦王府,为政变做策划,并严守政变核心秘密,长孙氏参与协助。



“公早参帷幕,思固宗祧,骤起圣怀,累明大义。”(《尉迟恭碑》)

尉迟恭也是参与阴谋的主要人物。



看到这,你还相信李世民没有谋害大哥吗?但我估计,你最感到难以置信的,还是上述的战役列表。好,那我们就从下一回起,依据正史、考古和常识,一个一个地,分析他们的战役。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发现,此文哪一句话错误,请具体说明,我都接受并感谢。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12-18 17:34:47
写在王安石诞辰一千年之际。

是因为变法错误,害国害民,所以失败吗?不是的。他从21岁中进士后,担任地方官,到48岁拜为参知政事时,经过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职务,采取了不少的变法措施,都有较好的效果。宋神宗看到实效,所以才相信他。这说明,变法是对的,是利国利民的。是他实施变法的能力问题,“一郡之守有余,而一国之相不足”,所以变法失败。

应该具体怎么实施呢?找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1)他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他太着急了,同时施行多个变法,所以操作的难度大。管理整个国家,比管理一个地方的难度大多了。不能着急,一个一个来。先用三五年做好一个,再做第二个,降低操作的难度。

2)他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宋神宗的动摇。搞了几年,宋神宗没有获得任何荣耀,只是获得反对,他当然动摇。所以,第一个变法应该是选择,练出精兵,消灭西夏和南安,开疆拓土,给宋神宗获得巨大的荣耀,从而获得宋神宗的强大支持。而且,这一项不损害官僚阶层的利益,受到的抵触也小。

3)他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就是他的性格太傲了。你整天喊着“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当然让别人讨厌。同一件事情,让人讨厌的人来做,和让人喜欢的人来做,结果当然不一样啦。在那个时代,从帝王到百姓,都十分敬畏老天,敬畏舆论,敬畏祖宗。我不认为这是坏事啊。你有什么了不起,和老天对着干,和舆论对着干,和祖宗对着干?

其实,他的很多变法,例如“青苗法”,是帮助百姓渡过饥荒,避免高利贷盘剥的,和“祖宗之法”并不冲突啊。“祖宗之法”难道有规定,不许帮助百姓渡过饥荒,必须受高利贷盘剥吗?没有啊。那你何必要喊着“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呢?所以,你的宣传应该相反,把自己的变法说成是“顺应老天,顺应舆论,顺应祖宗之法”。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12-18 17:45:15
他的傲,不只是口号,还体现在与人的相处。例如,他本来有一个学生,叫做郑侠,也是进士。他很欣赏郑侠,郑侠起初也赞同变法。郑侠在实际观察中,发现了变法中的一些弊端,就向他反映。按正常的做法,他应该和郑侠一起研究,怎么解决弊端。可是,他马上就对郑侠翻脸,把郑侠推到了反变法的那一派。郑侠画了一副《流民图》,写奏章给宋神宗,以自己的性命来反对变法,导致了宋神宗最终禁止变法。
楼主:真的李永航  时间:2021-12-21 16:31:56
李世民迫使大哥放弃洛阳——唐太宗和大哥的真实故事6
第一节 洛阳的里应外合

我们上一回讲到:唐军入了关中,只要再得洛阳,那么天下可定。可是唐军却自动放弃了洛阳。为什么?

战役4)东讨洛阳

隋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正月到三月,东讨洛阳,就是隋朝的另一个首都,东都。

617年十一月,李渊攻下了大兴,尊立代王为隋恭帝,改年号为义宁,自己称唐王,名义上还是做隋朝的臣子。当时坐镇洛阳的,是隋炀帝的孙子杨侗,主将是王世充,被李密攻打。李渊就派李建成去救东都,实际上是夺取。

《资治通鉴•唐纪一》说:“戊辰(618年正月二十二日),唐王以世子建成为左元帅,秦公世民为右元帅,督诸军十馀万人救东都。”《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说法相似。

王世充当然不会那么傻、迎接唐军入城,是全力抵抗。

建成指挥本次东征,还有考古实物做证据。就是西安出土的窦师干的墓碑。

墓志铭记录了,主人窦师干,是建成的亲信,“(义宁)二年正月蒙授朝请大夫,其年二月王师东讨,又为左元帅府录事参军。”

左元帅就是《资治通鉴》说的,建成。李渊在正月做出任命,唐军在二月出发。

东征顺利,洛阳唾手可得。

《资治通鉴•隋纪八和唐纪一》写了:洛阳缺粮,一斗米卖三千钱,饿死了十分之二三,只好号召,谁参加守城,又不吃公粮的,就给你封二品的散官。结果,有许多商人都进入了朝廷。洛阳的号令已经出不了城了,调不动隋朝在外地的人力物力。城内的人,没有坚守的意志,朝议郎段世弘等人,谋划接应唐军。

唐军将领刘弘基,在洛阳的璎珞门外打仗,也击败隋军。《旧唐书•刘弘基传》:“又从太宗经略东都,战于璎珞门外,破之。”

第二节 两个滑稽的解释

但奇怪的是,三月东征军放弃洛阳,撤回关中。十分可惜!为什么?《资治通鉴》是这样解释的。

城中多欲为内应者,赵公世民曰:“吾新定关中,根本未固,悬军远来,虽得东都,不能守也。”遂不受。戊寅,引军还。

城中有很多人要做内应,李世民说:“我新定关中,根本还不巩固,军队跑这么远来,即使得到了东都,也不能守。”所以不接受。四月初四日,他带着军队回到关中。

这个理由太假了。既然如此,你当初又何必来呢?十几万大军出征,非同小可,不是一家四口的旅行。

《大唐创业起居注》则是另一种解释,在出发前,李渊指令两兄弟:“初年孟月,春作方兴,不夺农时,宜知其速。” 孟月就是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李渊说,现在是春天耕作的季节,你们不要耽误农时,去了要赶紧回来。

“三月,左右二元帅军招谕东都,城门不收,李密又不敢西寇。时逼农月,遂奉令旋师宜阳、新安二郡而还。”两兄弟还真的,在三月,到了农耕的月份,就赶紧回来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老农送儿子出外打短工的情形,哪里是征战天下的诸侯?太搞笑了。

占领首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李渊就是因为抢先入关中,所以很多人望风归降。关中附近的就不说了,甚至离关中很远的,也归降唐。例如此书写的,一月蜀归降,二月涿郡(北京)等地归降。不到一年,李渊的地盘,就变为诸侯中最大的。如果再抢占洛阳,可以提前统一天下。但为了“不夺农时”,眼看洛阳就要到手了,却放弃。

太假了!全世界的历史上,有哪个战例,是这样的?

同样是此书记录了,唐军同期采取的,其它4个方向的扩张:巴蜀、南阳以东、安陆及荆襄间、山东诸郡,有哪一个是,为了“不夺农时”就撤回的?

公元620年七月——621年五月,唐军再次攻打洛阳,直到拿下为止,为什么就可以夺农时呢?

李渊当然不是,送儿子出外打短工的老农。和世民说的原因一样,“不夺农时”的撤军原因,显然是作者温大雅虚构的,是为了掩盖真实的撤军原因。

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三节 秦王的分身术

真实的原因是,世民根本就没有参加东讨洛阳,从去年的十二月起,他就西征薛举,在今年三月被第二次打败,薛举威胁了关中,所以李渊赶紧召回东讨军,对付薛举。史书写世民参加东讨,是蒙混大哥的功劳,同时掩饰自己在西线的失败。

《旧唐书•高祖本纪》:“(公元617年十二月癸未)金城贼帅薛举寇扶风,命太宗为元帅击之。”史书有大量相关记录。

《旧唐书•太宗本纪》说世民在“(公元617年)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

两者对照,可以看出,世民十二月确实担任右元帅。但右元帅的任务是西征薛举,不是东讨洛阳。东讨洛阳是造假。你以为世民有分身术啊?在同一个月,负责两个相距一千多里的战场。

古人以北为尊,辨别方向是坐北朝南,东在左,西在右。李唐集团坐镇大兴,你看看大兴的位置,就知道了。
图片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这样:十二月世民迅速完成了,西征薛举的任务,然后,李渊改派他,随同大哥去东讨洛阳呢?

不可能,因为这个月,是他被薛举第一次打败,远远没有完成任务,薛举长期成为唐朝的威胁,他必须一直顶在西线。直到第二年七月,他才逃回长安。

东边有长子在,很安全,西边才是很危险。如果你是李渊,你会不会,不管西边的危险,把西边的元帅派到东边去,西边却没有一个元帅抗敌?除非李渊是突发老年痴呆,否则绝不可能。

而且东讨洛阳的任命,是在618年的正月,不是617年十二月。

还有一个证据。《旧唐书•高祖本纪》:“(义宁二年三月)徙封太宗为赵国公。”《资治通鉴•唐纪一》也写:“乙卯(三月初九日),徙秦公世民为赵公。”



世民此前是秦国公,现在改为赵国公,都是国公,但也有高低差别。赵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肯定低于秦国。徙,带有贬官的含义。李渊把世民贬官了。三月初九日,正是唐军东讨洛阳的期间,战局很顺利,如果世民有参加,李渊怎么会把他贬官呢?

图片

这证明:世民没有参加东讨洛阳,当时他是西征薛举,并被打败,关中被薛举威胁,所以他被爸爸贬官,所以爸爸要赶紧,召回大哥来救援。

顺便戳破一个,《旧唐书•刘弘基传》的谎言。此次战役,刘弘基是随从建成,参加东讨洛阳,不是随从世民。世民把大功臣拉到自己身上。

那么,世民到底是怎么样,被薛举打败的呢?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居然被薛举打得四连败。啊?这怎么可能呢?他可是古今第一名将。好,且听下回分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