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文学《封城76天》(连载)

字数:59907访问原帖 评论数:18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3-04 17:36:43 更新时间:2021-04-04 08:24:47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1 09:04:36
……
……
既然首诊机构形同虚设,而爱人的症状看起来还有所加重。只得又带着她去往附近的也是整个硚口区唯一的一家发热门诊就诊。虽然仅仅只是“灯初上,夜未央”,但发热门诊已经是人山人海,看病的队伍已排出大门数米,没人说话,只有各种轻重缓急的咳嗽声此起彼伏,不时还有身着防护报的工作人员进进出出,戴着口罩或面罩的脸上看不清任何表情(这又是一个不得其解的操作——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大区竟仅设有一两个发热门诊,相对于倍速增长的发热病人,其拥挤不堪程度可想而知,即使是门诊点增开了几条看病通道,可由于挂号、诊疗、检验及输液程序繁琐,不足百平的挂号大厅纵横交错排着七八条队伍,病人与病人,病人和家属间均没有能够保持一定距离的条件,只能互相拥挤着挪移,就像春运期间的车站码头一样人头攒动,呼吸相闻。)
在好不容易挤进去挂上号之后,短短十分钟不到,回头看队尾又已在百米开外,甚至,在看病队伍中,有着相当一部分病人还没等到看上医生便被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给架上了停在门口的救护车,去向不明,看得人心惊肉跳。
想着自己两口子仅只带着两只口罩防护,余无多物。与爱人商量,其意也不甚先前那般坚决。于是打道回府,给她服下几片感冒药处理,一夜无话。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1 09:05:20
(十二)核酸?核酸?

大年初一,天空晴好。
但因为一夜无眠的惊恐以及亲人高烧不退的忧虑,不到八点,便又带着发着热的老婆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时,相比于发热门诊的壮观人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倒显得略微冷清。医护人员按部就班地做着白班前的准备工作,叫号处则早就围满了发热咳嗽的病人及家属,除了医护是全副武装之外,其他患者和家属也都只是戴着形态各异的防护或医用口罩,别无长物。
在经过简单的问询和流感分筛后,因社区无法进行CT筛查,更做不了核酸检测,医生仅只能凭经验给出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诊断,并建议当场输液治疗。
然而,在连续输液三天后,病情并未得到缓解,而咳嗽反而有明显的加重。
初四九点不到,爱人的电话不请自来(日常,工作时间是极少能接到她的电话的,除非事态紧急)。一种不详的预感袭上心头。
……
……
……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1 09:06:25
……
……
但该发热门诊并非核酸检测的指定机构,也即是说该院一没有核酸可测,更做不了核酸检测,只能到同济、协和等数家指定的三甲医院或者各个区的疾控中心去碰碰运气。于是,再次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往返位于汉口的三家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医院,但得到的答复均是核酸数量严重不足,即便有了核酸检测盒,但也不可能马上进行,各医院必须通过院委会专家开会研判检查结果是否符合核酸检才行,而这些专家早已下班,只能等待第二天上班才能做评估。也就是说,即使第二天专家评估可以使用核酸,但由于核酸的基数太少,比你的症状严重得多的人比比皆是,要做核酸检测还是要进行排队(和事后急重病人排队等床住院“一个模块”,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要排多少天连老天爷都确定不了。
转了大半夜仍就是回到原点,医生最终建议输液治疗。拿着从药房领出的药水上了二楼,但排队输液的盛况并不比楼下看病的轻松。找了两圈楞是没找着队尾!期间发现有不少病人排着队竟带着折叠床和被褥,一打听,原来是非本市病人滞留城中,从早上排队到现在还没有输上液,只能死守。连早上排队都还不能输上,如我这才来之人,岂是要排到第二天下午?
看着如蜗牛般移动的输液大军,我只得叹了口气,重新在医生处开了三天的莲花清瘟,回家开始居家隔离了。
那一晚,面对不能确诊的未知病情,在深深的恐惧中,老婆在微信里写下了一段遗言……

……
……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2 19:55:40
@出书13080466121 2021-03-11 17:16:36
支持下 需要出版可以联系
-----------------------------
全文76章节12万字已完稿。

这并不是一篇纯粹的日记,更是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身处风暴中心的作者由于“身临其境”,从头到尾目睹了封城前的茫然失措,封城中的命运挣扎以及封城后的“凤凰涅磐”,特别在封城的那76个日日夜夜里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近距离地深切感受到了“以国之名众志成诚”之伟大壮举、“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之英雄气魄和封城下的武汉人民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他们敢说敢做,且说到做到,硬是将一座疫情最严重的城市剧变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至今,他们仍然呼吸着最少量的新鲜空气,但他们已无怨无悔,至少,他们挺过了这场严冬——而那些为他们拼了性命的英烈们,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告别仪式竟会是如此漫长。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2 19:56:29
@城市田园生活 2021-03-11 20:24:34
顶!顶!顶!
-----------------------------
谢谢朋友的鞭策和鼓励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2 19:57:01
@苏州五针松 2021-03-12 12:37:56
记实,人们不能忘却的。
-----------------------------
感谢朋友支持和声援!

这并不是一篇纯粹的日记,更是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身处风暴中心的作者由于“身临其境”,从头到尾目睹了封城前的茫然失措,封城中的命运挣扎以及封城后的“凤凰涅磐”,特别在封城的那76个日日夜夜里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近距离地深切感受到了“以国之名众志成诚”之伟大壮举、“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之英雄气魄和封城下的武汉人民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他们敢说敢做,且说到做到,硬是将一座疫情最严重的城市剧变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至今,他们仍然呼吸着最少量的新鲜空气,但他们已无怨无悔,至少,他们挺过了这场严冬——而那些为他们拼了性命的英烈们,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告别仪式竟会是如此漫长。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2 19:58:37
(十三)最可爱的人们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你是不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披着迷彩绿的中国军人。
从中学语言课本中魏巍老师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那个时代的我们无不为中国军人的大义凛然所打动。而在和平建设年代,中国军人的“不怕牺牲,勇于冲锋在前”的视死如归品质依然常在心头镌刻,特别是在无法预料的各种天灾面前,中国军人的身影,那醉人的“迷彩绿”总是成为生死线上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线,给绝望的人以希望,让濒临绝境之地总能绝处逢生。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中国军人的丰功伟绩已无需我过多美言——即使是这世上最为华丽的语言送给他们也绝不为过。但是,在此时此刻,我更愿意将送给中国军人的溢美之词毫不吝啬地献给武汉的白衣天使、自发而成的志愿者以及在各自战线上为武汉率先拼命的那些人。
在封城的最初几天,在数以万计的发热病人集中求治而城中“粮草弹药”濒临枯竭,甚至连封在城里的人都几乎感觉到生存希望渺茫的那段暗黑日子里,还是有那么一些微光照进人们的心灵——即使微弱如星辰,却也能照亮前行的方向。
那些一身洁白的白衣天使们早已再不分地域和男女老幼,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争分夺秒。甚至连已退休多年的令人尊敬的耄耋老者也主动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给一直夜以继日奋战在生死一线的医护人员得以稍许喘息之机。疫情最初,对这个新型传染病的了解几乎一片空白,救治方案常常会是朝令夕改,但即使救治效果总难尽人意,但没见过一名白衣天使临阵脱逃。算起来,这些可敬的白衣天使们从新年的第一天甚至更早便不再有休息日,在病毒情况完全陌生且无法准确施治的那些日子里,他(她)们能做得最多的就是给病人以最大的心理安慰,如同濒临溺水的人看到水面飘浮的大板一般,倾其所能地作着最大的努力以挽救每一条濒危生命;或者给予逝者最高的尊重。在未知的病毒面前,他(她)们也是会有害怕和无助的时候,即使见惯了生死看淡了人生,在死亡病人居高不下,床位紧缺,太平间都难以为继之时(方方日记里提到的“手机事件”虽说有些危言耸听,但事实上几乎在武汉的每家收治过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里,在那一段武汉历史上最为至暗的时刻,每天都有无人认领的手机被闲置一旁却是不争的事实,医护人员甚至都没有时间来重新进行整理收集,因为下一拨病人的接踵而至早就让他(她)们应接不暇……);他(她)们用最为积极乐观的态度驱散着病人脸上的阴翳和恐惧,他(她)们更以崇高的职业操守诠释着天使的神圣使命。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2 19:59:08
医护的战场大多在室内,而环卫工人的战场却在弥漫着不可见病毒的室外。即使那个时候的大街上廖无行人,即使寒风刺骨,广大的城市美容师们依然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并没有因为工作量的貌似减少而变得随意为之。虽然城市封闭了,但城市不能像垃圾一样被抛弃。为了保持城市的活力,就必须让城市一直“活”起来,让城市的美无处不在,他(她)们选择义无反顾。并没有谁想当这个英雄,而他(她)们一如既往地做着本职工作,在空旷无人的街巷里穿梭,却给了千万个不得不困守在家的市民极大的勇气和信心:每天都能看到他(她)们忙碌的身影不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吗?至少他(她)们还在!我的城就应还在!
那些时候,没有遵守着居家隔离令的还有人民警察、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以及那些自发组成的志愿者们。他(她)们自觉配备着最为原始简陋的防护装备,但却也做着极为危险的工作:深入居民家中测温,在小区和医院间奔走,与疑似病人面对面,甚至与瘟神擦肩。在封城的76天时间里,他们或她们也几乎没有过一天休息,和白衣天使一样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搏命。他(她)们都是这个“孤城”中最可爱的人!
正是有了这些最可爱的人们的朴素行动,让封城中的大武汉没有沉沦,更没有世界末日的恐慌,而从心底深处迸发而出的“武汉加油”就显得尤为力量。我想,仅此一点,就已足够。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2 19:59:45
正是被这样的力量所感染,也就在当日,我仅用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我的第一首疫情长诗(全诗一气呵成):

《武汉,加油;加油,武汉!》

不管你承不承认
有些时,总要慑服于一种力量
就像2003年的“非典”
还有2008年的汶川
每一次来自没有硝烟的战场
都是一次生死存亡的较量

武汉,加油
加油,武汉!

当灾情来临时,我已经
不再去一味诅咒着灾难
因为有你
我听到了生灵涂炭下不屈的呐喊
还有——
逆行者美丽的倩影
坚守者挺直的脊梁

武汉,加油
加油,武汉!

突然间,我懂了
只有微笑,才能
勇敢面对未来,甚至死亡
我甚至不能
像一朵小花,一个宠儿
无比安详地,和你相伴
但还要继续呼喊,继续
用你的勇气和坚强
引路,必要的时候
并肩作战。

武汉,加油
加油,武汉!

和你在一起
面对生活的磨难
手与手相握
心与心碰撞
血脉的火花,或许
会将希望点燃
和你在一起,一起
把奇迹期盼

武汉,加油
加油,武汉!

2020.1(武汉)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3 07:13:54
(十四)最美逆行者

如果要在武汉人民心中评选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应该不是或者说不全是疫情过后各地官方评出的“先进”,还至少应包括那些在封城之初便自发成立车队和免费提供车辆用于防疫不计任何报酬的逆行者们。可以说,没有他们的默默冒着生命危险的付出,武汉乃至全国的反攻时间会大大延后,封城之久、拯救之艰会更加难以估量。
仓促出台(事后证明确实十分仓促,且政出多门前后矛盾)的城市交通管制给武汉市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自1月23日10时武汉封城,市内交通停运、机动车中心城区限行,让这座已极具现代化大都市雏形且早已经习惯了开车或公交、地铁出行的城市市民突然之间陷入了寸步难行的境地。
需要上下班的医护人员、需要定时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急性病发作需要去医院的病人,还有亟需出行的个体药店、超市工作人员一时间不知所措而不得不四处求助……各种以前从来就不曾考虑过的出行问题(除了堵车)现在都在一夜间成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广大的医护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者,相信全中国的人民没有一个会有异议的!但我在此文想说的最美逆行者却是除了他(她)们和人民子弟兵、千里驰援人员之外,在本地自发形成的志愿者车队和在疫情一线放弃休息竭力保障着城市物资供给的那些普通武汉人。
没有人号召,几乎都只是缘于内心的要做点什么的突然冲动,一半以上的武汉私家车主在自己的车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了全城的免费交通接力,不计报酬。在充分做好自我防护和车辆消毒的情况下,无论远近,迎风顶雨,在城市的各条空旷的道路上日夜穿梭。白天,贴着爱心标的车辆沿途扶危济困;夜晚,闪着爱心灯的车辆更是在全城范围内接送着上下班的医护,真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它们的影子,在壮士断腕的江城自成一道风景线。城市也正是有了他们的“流转”仍然充满着活力。
即使8号令(车辆限行范围扩大且要求申请通行证)让他们内心忐忑了一天,但在当天没有收到短信通知的他们又争分夺秒地及时投入到维持城市运转,保障医疗供应的无声战斗中,一直到武汉保卫站全面发起总攻的开始,他们仍然没有停止志愿服务的脚步。
在 武汉封城最初的十多天里,也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不忍看到抗疫斗士的艰辛,顶着瘟疫蔓延的压力,千方百计组织急需的防疫物资送到一线医院、社区以及一线环卫、警察手中……这些普通市民身上的人性之光足以让你动容。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3 07:14:37
……
……
如果说医护在全力抢救着生命,他们更是在努力保卫着家园。
他们无愧于是最美的逆行人,不计回报的付出,不分昼夜的忙碌。也正因为有他们,我们内心踏实且充满希望。
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但退却是不可能的,坚守是必须的。万家团圆时,他们整装待发;全民休假时,他们勇往直前!告别亲人,义无反顾,生死一线,逆向而行!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最值得尊敬!没有他们,就没有抗疫的阶段胜利,就没有城市的安宁!
还有一部分可敬的人,他们虽然没有在防控战“疫”的一线之中,但是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慷慨解囊,尽己之力,为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真正的体现了全体中国人共克时艰的精神。
每一个逆行的背影身后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每一张我们无法看清的脸庞都写着坚毅和勇敢。武汉不哭,不是因为眼泪哭干,而是因为心中有你们的光芒点亮。纵然危险近在咫尺,纵然生死擦肩,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每一个逆行人,每一个坚守人,一举一动,大爱无疆。
……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3 07:15:16
(十五)坚守也是逆行

新冠疫情来得如此之突然、之凶猛,特别是其深不可测的传染性和愈来愈高的致死率几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这个时候,即使专家们也是绞尽脑汁,防控措施、治疗方案不断进行着修改完善补充,仍然效果甚微。但隔离是必须的,也是最为接近防控要求的可行性措施。封城不就是为了阻断人与人之间的“血液循环”么,那城里的隔离不也是更需要在小区间、楼栋间、甚至于邻居间进行有效分隔么?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宅”成了最安全和最负责的过年方式。这个字一定已经成为2020年全年最热的词,没有之一,我以为!普罗大众不可能全部都冲到前线,更不可能人人均可做出英雄之举,只能宅在家中的人即使平凡,其实也足够优秀——在这么一个现代化大都市里能够如此配合政策落实并且一直坚持下去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事情?“今年过年不串门,串门只串自家门,客厅门,卧室门,厨房门,厕所门。一天到晚三件事,吃饭睡觉看电视。”这些顺口溜也给宅在家里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调料。呆在家中,不给他人添乱,也不给社会添麻烦,不恐慌,不焦虑,不传谣,不信谣。时时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变化,如果需要自己做点什么,也能够毫不犹豫地尽自己所能。内心深处,希望疫情尽快结束,希望每一个患者早日康复,希望每一个逆行的医务工作者平安归来,希望每一个坚守工作岗位的朋友健康无恙。有的人在手机上普建读书群、文学群、交流群、工作群;在线陪伴、汇总信息、线上问诊、心理疏导、规劝长辈……这无疑是最好、最简单、最可取的自觉防控方式了。普罗大众们在这种被动的生活方式下仍然创造着许多生活乐趣,这种“安静”的过节方式反而更增添了些希望的微光和安全的屏障,至少,没让政府为了维稳大计而更加伤透着脑筋。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3 07:15:53
并非所有宅在家中的人都只是被动接受,更有许多人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微信间传递着温暖、鼓励,普及知识,疏导心理;虽然不能战斗在一线,但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关心着一线。在物资短缺、医护流血又流泪的时候,挺身而出,用舆论支持谴责蛮横欺霸,用战斗精神支持安慰,更用物资支持给予信心。大家虽然身在家中,心却在一线,尽其所能,为他人分忧;宁可自己受些损失,也要为防疫做点事。不被感染,不得新冠,医护人员才能尽早得以有短暂的休憩调整,这难道不是最现实的理解与鼓励么。更还有许多人,各尽所能,想方设法为一线医护组织防控口罩、面罩和防护服,遥控指挥着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往一线,正是他们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却也是给了前线人员强大的精神支柱、内在力量,一直夯实着前方人员的斗志基础。
身为同样在一线(尽管从未得到官方承认)拼命工作的我,有感于斯,第二首疫情小诗《坚守也是逆行》一蹴而就:

有一种从容叫自信
有一种大爱叫逆行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
有一种奉献叫牺牲

从来没有一次疫情如此亲近
从来没有一场浩劫如此惊心
在每一次不见硝烟的战场
总有些背影在为你逆行:
白衣天使们的义无反顾
军绿色的足音铿锵坚定
志愿者的舍生忘死
还有八方援助的大义豪情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3 07:16:09
多少个日夜刀光剑影
无影灯下与时间赛跑,万众一心
多少次风雨同舟共济
军令状里不计报酬,无论死生

第一次听到“武汉”竞会泪流满面
第一次喊出“加油”却没有热血沸腾
敬畏生命缘自于心存感激
大爱无疆支撑着逆行者冲锋陷阵
相信必胜!英雄的城市从不缺少勇气
相信自己能赢,就一定不辱使命

这一刻,我们选择了逆行
各自坚守,筑起一道迎击的风景
国有难,士必当;战有需,召必胜
恍若十七年前那些熟悉的身影
一样的赴汤蹈火,一样的众志成城

因为,武汉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因为,祖国更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我们都有一个统一的方向——疫区中心
我们心手相连,奋力吹响时代的强音:
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
中国不能输,武汉必须赢!

我不是医护,做不了什么生死营救的大事;也不是军人,更无法惊天地泣鬼神。我只希望用手中的笔,用积极的心,呐喊出最真挚的情感!“中国不能输,武汉必须赢!”不求能激励他人,但至少还可以感动着自己。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4 06:49:34
(十六)没有疫情就是最大的疫情

这场至今已被证明武汉只是发现地而并非发源地且已席卷了整个地球人类的新冠疫情,因最初的始料未及,其迅速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当时便导致国内舆论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风暴。而在这场风暴的中心,武汉乃至湖北的媒体其表现可以用极为不堪来形容。
不明原因肺炎正月围城,全国都在检讨反思,武汉8名医生网友很早就有爆料,但被公安警告训诫,封口乃至封城。网络立时便流传出了这样一个段子,就是有热心人士说:要是上帝让我能穿越到过去,我一定会把现在的情况报告给公众,不至于发生那么大的传播。结果旁边有人说,不会有用,那时平安武汉肯定会发布另一条微博:有人因传播不实谣言被抓。虽然事后武汉公安迫于舆情压力辨解为,我们对8名肺炎爆料者的处罚,只是训诫,警告等,并没有拘留。然而,警方却并没有因此而诚意道歉。
从报道看,医生无非是把自己第一时间知道的真相,在微信群里告诉身边的人给予防范,然后,大众基于公共安全,将内容转发出去,由此而被武汉警方传唤,警告。媒体对于暗流涌动的疫情视而不见,却在公民知情权上大做文章,其心实不良善也。
笔者在撰写这一段文字时(其时训诫事件已过去了一年),在湖北仍是出现了警方对通过网络购买冷冻产品的消费者进行莫名处罚的极端案例,原因是由于在这些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的冷冻产品,其包装上突然检出了阳性。本应该通知消费者将有问题产品及时召回并对者进行核酸检测,但当地警方甚至不去处理流通环节中的储存运输情况,却直接到消费者进行莫须有的处罚,并借助传媒大势炫耀其“重大胜利”,同样引起一片舆论哗然。不到两日,又是纸媒道歉,但语言仍是轻描淡写,态度不见诚恳只有傲慢。媒体的墙头草本性也由此可见一般。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4 06:52:45

^
对于媒体良知的希望。政府需要对不同的言论有足够的宽容,因为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种危险,远远超过以前,环境污染,工厂爆炸之类的新闻不绝于耳,这次疫情,更是远超民众想象。新闻记者,公众人物,知情人士,其实不仅仅是危险来临吹响哨子的吹哨人,也是长夜漫漫的守夜人。目前警方对某些言论的不宽容程度,远远超出想象,有的甚至是网上对警察的一名言语不敬,都可能换来跨省抓捕甚至牢狱之灾。看上去很威风,但事实上,对这个职业积累的风险是在增加的。没有一个职业,可以确保没人指责。因为,公信力或者爱戴,是靠自己言行一致争取来的。譬如我们良民界,也会出现坏人,警察里也有很多靠谱的人,但让老百姓连骂一句也不行,最终是古人说的,不敢言而敢怒。这样的不宽容,导致社会的乖戾之气,日渐一日,不仅是民众,还有公权。
政府的公信力同样重要,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的要求高了一点,但我们的政府也不能以自己让民众丰衣足食了而自豪,殊不知,政府也是被纳税人所供给的。民主不是为民做主,乃是“民有民治民享”。善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体国民,积累点滴努力,需要反思历史,倾听民意,改进制度。如果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我们都没有足够反思改进,那真是比这次疫情还要惨的悲剧。
这次损失惨重的疫情,某些官员固然难辞其咎,难道身为道义先锋的你们就能问心无愧么?和几千万本省人民的生命安危相比,自己的仕途和待遇,就真有这么重要吗?你们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难道不知道这种病毒的危害?为什么不敢抗争一下,把真实的情况报道出来?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4 06:53:33
问题出在哪?
根子在于长期以来“报喜不报忧”的管制偏好,导致民意找不到一个出气口。就像高压
锅里压力已到临界点,但阀门仍被封闭。现在这场疫情,影响了所有人的生活,汹涌的怨气必然要通过一个出口涌出来。
没有疫情才是最大的疫情。
损失太惨重,教训太深刻。
只顾着提炼“屁精”口号,赞扬领导们奋不顾身亲临一线,不恰当地把武汉比作奥斯维辛、呼吁给市长暖心、歌颂刚流产后上一线的90后护士……既没有良心,更没有人性,有的只是愚蠢和谄媚。好容易湖北日报有一个张欧亚站出来,呼吁武汉赶紧换帅,但还被要求立刻删帖。他的单位还诚惶诚恐地向上级进行道歉——再想想那被无情训诫的8名医生,他们的道歉至今都没有听到。
^^^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5 07:29:14
(十七)频繁抢镜的“十字会”

如果说没有郭美美,我都不知道红十字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不求甚解,于是在网上百度了一下:红会的基本原则为“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和普遍性”。“红十字会”这个名词,同时代表了三个名称。一般而言,依照红十字会的“普遍”原则,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地区的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而在“统一”原则下,一个国家只有一个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人道救援组织,属于社会团体,类似于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众团体。但在管理上属于特例,具体而言,它属于“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团体”,中红会无需向民政部登记。在民政部2000年12月5日下发的《关于对部分团体免予社团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中国红十字总会”属于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但是免登对象并没有包含红十字会分支机构。在人事编制上,中组部和人事部曾于1996年联合发出一份《关于印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机关参照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把红十字会总会的工作人员招聘,纳入国家公务员序列,且为副部级单位。根据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
从红会的诞生到发展至今,如此高尚圣洁之名是应该容不得半点亵渎与冒犯的。可是,自从火遍全中国的“郭美美事件”发生,中国红十字会的良好声誉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本来,中国红会是可以借此次令全国均措手不及的新冠疫情有序参与抗疫救灾,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救助以图恢复曾被沾污过的不良声誉。然而,湖北、武汉这两级灾情中心的红会组织竟然又一次在全国人民的注目下让人大跌眼镜:不仅没能在这次最终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中较好地履行应急救援工作,相反以一贯的傲慢与偏见一再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下限,将全国人民的神经一次又一次地挑上波谷浪峰。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5 07:30:23
本来,在红会尚未介入之前,民间的对口捐赠稍可缓解医院医护人员防护的燃眉之急。
却不想,防疫指挥部的一纸公告(详见第3号公告)将民间赠予之路默默堵死,而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捐赠则全部由湖北省红会接管,统一分配。为了便于统一规范管理,合理定向调配,红十字会的如此操作自也无可厚非。按照规定,定点的一线医院应该也是排在前列的。没有人会怀疑武汉协和医院不在优先之列,可恰恰在已经弹尽粮绝的武汉协和医院医护亲自上门讨要本应该早就发放到医护人员手中的口罩等防疫物资时,武汉红会的工作人员不仅没有一个好脸色,相反百般阻扰(国家电视台视频中医生们低声下气的讨要模样和戴着最高级别N95器皿的红会工作人员趾高气扬的嘴脸形成了极其鲜明对比,一个副部级医院都领不到本该属于自己的物资,其他医院之命运可想而知。真让人怀疑一家武汉红会民间组织何以有如此大的能量对一线人员做到目中无人?而在堂堂国家媒体央视记者想要进入红会仓库了解情况,顺便做一做新闻采访时,仓库的保安竟可以当着亿万人民的面直接狠狠掐断了录制,并驱赶记者。让人不禁想问一下,是不是真的做了亏心事,不然怎么会这么抗拒别人进去了解情况呢?
不仅如此,“红会们”一边嘴上喊着最可爱的人送上精神温暖,一边在背后用“屠刀和匕首”进行了赤裸裸的物资抢劫。
就在粗暴拒绝记者采访的当天,央视镜头前,一辆车牌为鄂A0260W的公务用车,司机直接从红会仓库提走一箱3M的医用口罩放进后备厢。在记者上前打听时,竟然满脸毫不在乎地明确告知该口罩为领导专配?!——在一线与时间赛跑的医护人员上门都讨要不到的救命物资,当领导的居然随随便便就可以拿走一箱?这一本应该无地自容,再如果稍有点良知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理由”竟被说得这般理直气壮,不由得不令人匪夷所思。即使如此,那些领导们首先做的依然不是道歉,而是充分利用着手中的权力,如同当初对待疫情信息一样,轻车熟路地删除着视频,消除着负面影响……
但,人在做,天在看。纸终究包不住火!在正义网民的穷追猛打中,红会居然将一线医院上门都苦求不得的KN95医用外科口罩成千上万地无偿捐赠给并没有任何疫情防控任务的莆田系医院……对捐款和物资全凭个人喜好调配以及与莆田医院间不明不白的利益关系,甚至一名还算不得正式体制内人员的保安先生面对国家媒体都可以“狗仗人势”般肆意践踏,其幕后力量可想而知又该是何等的嚣张?一个民间组织真的就可以做到如此肆意妄为么?
并非我一定要纠结着这些负面消息不放“痛打落水狗”,而是时至今日这些事件仍然没有给出普罗大众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而如果在下一拨疫情来临之时,我们是否还能同仇敌忾,共渡时艰之心?
楼主:一切尽在笑谈中  时间:2021-03-15 07:31:40
(十八)寂静的江城,想哭

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寂静的春节!一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已经全面封闭。街道愈加空旷而冷清!
也就在这一天,久违的雨滴也落在了没有车辙脚印的街道上,哔拨作响。繁华如昨。闭了眼,依稀能感觉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喧嚣声仍在耳边回荡……睁眼后竟恍如隔世。大街上的孤单的灯火犹如流泪的眼睛,似在为每一个猝然倒下的生命哭泣……
从“满城挖”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到军运会气势磅薄的鸿篇巨制,数十年来,大武汉从来就没有停下过大发展的脚步。但,这个春节却足够安静,安静得让人想嚎淘大哭,因为一切都寂静无声,只有偶尔的犬吠在空荡荡的大街小巷里划破长空。
寂静,像一泓水,不是止水,却已从悬崖上扑跌下来,汇入深潭,深不可测。曾多少次梦想过逃离城市的喧嚣,竟然来得如此的猝不及防。
但这绝不是我想要的一种安静。在这种寂然无声的面具下,一切又都似乎改变了本来的颜色:被未知的恐惧紧紧攥着的心早就没有任何心情来享受这种静谧之美,而足够璀璨的霓虹更像是广葇寒夜里的星空,孤单地闪着冷峻的光辉。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