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坤舆万国全图》与奥斯曼的历史问题

字数:338926访问原帖 评论数:123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4-22 16:26:44 更新时间:2022-09-10 02:39:08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2 12:31:11
《坤舆万国全图》中今天的马达加斯加周边标注了十二个小岛,整个欧洲周边,同样大小的小岛标注出来的不到三十个,希腊附近那么多岛屿,标注出来的不过八个,这是符合欧洲人所绘制地图的常理吗?常理难道不是欧洲周边海岛标注多而且详尽才对吗?对比东南亚岛屿的标注的详细程度,可知大明与欧罗巴谁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谁才有资格绘制这幅地图。

另外,马达加斯加的名字,在坤舆万国全图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定型了,只不过当时只是别名,“麻打曷失葛”



对比马达加斯加跟希腊,看看谁的岛屿多?欧罗巴人不熟识希腊反而熟识马达加斯加,这合理吗?




英格兰号称有“公元前2500~前1500年”的巨石阵,苏格兰更是号称有“公元前2900至2600年”的卡拉尼什巨石阵,那么早就有那么高度的“文明成果”了,应该说古代也是发展的不错的,照理江湖地位应该是很高很受重视的,可是为何,在号称是“欧罗巴”人自己资料绘制的地图里显得那么粗糙呢?不列颠周边那么多小岛一个都没有标注出来,比不上万里之外的马达加斯加,这合理吗?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2 18:45:47

迹象表明,中国是古代最早发明舟船的国家。
刘向《世本》中说:“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淮南子》中说:“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
经过长期实践,古人创制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这是一种用树干或竹子并排扎在一起的扁平状物体。筏子,古时也称为“桴”、“泭”,或“箅”。继编木为筏之后,又有“刳木为舟”(《周易•系辞》)。这里的 “舟”是指古代船舶的直系祖先——独木舟。有了舟,人们尚不能在水中随意行驶,还必须有推动独木舟行进的工具。“剡木为楫”(《周易•系辞》),即是指古人制桨的方法,“剡”的意思是削。“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释名•释船》)。削木头做成桨,以推进舟的行驶。在舵未出现以前,桨还有控制方向的作用。独木舟与桨相配合,人们才可较随意地在水面上活动。 “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周易注疏》卷4)
跨湖桥遗址出土世界最早独木舟,还有木浆;
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8支木桨,同属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发现古代木桩码头遗迹。

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楚子为舟师以伐吴……无功而还”。另载,吴王夫差十一年(公元前485年)“徐承率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这或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最早海战,地点大约在今天的山东琅琊台附近的黄海海域,是一场近海战斗。
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有很多水战舟战的场面,画面显示,当时的船已经是双层战船,划桨的在下面船舱,作战的在上层;
战国铜戈上有楼船图案,有旗有鼓,
汉代有楼船将军统领水军,汉代的陶船有世界上最早的锚;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有比较直观的古代楼船图,同时期的八槽舰已经有水密舱,使得船的抗沉性大大提高;宋代张择端《金池争标图》的龙舟上有亭台楼阁,明代郑和下西洋船队之庞大,令后世咋舌。
秦代造船遗址位于广州市区中山四路市文化局内(今信德商务大厦)及原广州儿童公园(现南越皇宫遗址)一带。1975年,在此处发掘出秦汉时期颇具规模的造船工场,该造船工场始建于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至西汉初的文、景期间废弃。造船工场的规模巨大,原址建造在灰黑色的粘土层上。
这处造船工场的巨大规模,造船木材的选择及船台的结果形式等都充分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造船技术和造船生产能力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当时可以造出宽8米、长30米、载重五六十吨的木船。



造船是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古代中国为造船业发展提供了哪些技术支持?
最基本的木工,七千年前河姆渡的榫卯技术,可以使到造出来的船尽可能少的用钉子,而船的坚固程度却大大提高,汉代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木工工具,而最早的刨子恰巧就出土于元代的木船上,可见木工对造船的重要;八千年前跨湖桥得漆工艺可以使到船更好地防水,同时期的纬编技术为未来的船篷打下坚实基础,而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的天文观测则为远航提供了指明航向的牵星术。

中国舟船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痕迹。
舟字就是一条小船或者竹筏的象形字,舟字旁的字有将近80个,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墓葬棺木做成船形;
有专门用于船只过关用的通行证鄂君启节•舟节;
一些生活用器做成舟船形,比如战国错金铜舟,汉代的各式耳杯;
春秋战国时期水战已经是常见战争形式,汉代专设楼船将军统领水师;历朝历代均有水战,著名的有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唐代白江口海战,宋代崖山,明代鄱阳湖,等等;
宋代已经用罗安盘指南针导航,明代有专门的海上导航著作《海道针经》、《顺风相送》,还有《更路薄》,那是海南渔民世代相传的“海上指南针”,沿海有广泛的妈祖信仰,妈祖是水上人家的保护神。
舟字旁的字
舟、舠、舡 、舢 、舣 、舤 、舱、航、舨、舫、舭、舯、舥、舦、舧、舩、舮、船、舶、舸 、舻、舳、舴、舷、舲、舺、舾、艇、舼、舽、舿、艄、艉、艀、艁、艂、艃、艅、艆、艈、艋、艊、 艌、艍、艏、艘、艎、艐、艑、艒、艓、艔、艖、艕、艗、舱、艚、艛、艜、艝、艟、艥、艞、艠、艨、艡、樯、橹、舣、艧、舰、 橹、舻、艬、艭 。

商代的舟船形象
商代尹舟簋。
此簋奇特之处在于口沿下和圈足上“舟”字形纹饰与铭文中的“舟”字相近,实属罕见。

一组西汉铜器上的船纹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2 18:46:56
中国的龙舟是集体项目,每条龙舟划船者众,一般有舵手有鼓手,跟战国水战场面相似,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广东还有专门音乐作品《赛龙夺锦》;西方赛艇项目一般不超过十个人,很多没有舵手,甚至有单人划船项目,这其实是独木舟的遗风,历史发展到今天独木舟的印象还那么深刻,侧面反应地中海北岸古代航海水平。

有了船,就有通航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方便通航运输,古人开凿了运河,中国的运河建设历史悠久,开凿于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亦是我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秦始皇的时候为了统一岭南,开凿了灵渠,隋炀帝则开通了京杭大运河,连接了东西走向的五大水系,所有这些,遗泽至今。
同时中国也是建造船闸最早的国家。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凿灵渠,设置陡门,又称斗门(今名闸门),用以调整斗门前后的水位差,使船舶能在有水位落差的航道上通行。
而众多河道上的桥梁,一般都有一个或者多个高大的桥洞,既方便排洪,也方便通航,真是一举两得。




古人的船队还远航海外。唐代杨良瑶碑文显示,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四月,杨良瑶作为使臣曾泛舟西洋,出使大食。这比郑和初次下西洋(明永乐三年,1405年),早了整整620年。

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船队规模庞大,舰船两百多艘,人数两万多甚至三万,这里边涉及的后勤供应,人员卫生,安全导航等等无一不体现着古代科技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只有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才有能力测绘全世界。在郑和航海所得数据的基础上,明代绘出了《坤舆万国全图》。西方的船队,每次不过几百人,能有多少人力测绘?

明代刊本《金言》记载郑和船队规模,三万多人

有人说《坤舆万国全图》是在西方地图资料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可是纵观西方“新航路”以来的历次著名航行路线,没有一次是绕行美洲西海岸的,也就是说不可能有美洲西部的海岸线数据,那《坤舆万国全图》南北美洲的准确海岸线从何而来?只能说,是郑和他们测绘的结果。
直到1642年,西方还没有绕行南北美洲的记录,而最迟1608年,《坤舆万国全图》已经绘制完毕了。

顺便看看麦哲伦航线的蹊跷
麦哲伦的“航线图”,一般版本是第一张,第二张第一次见。
即使是第一张,也是很怪异的,它好像故意绕开了一些著名的陆地,比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布新几内亚,甚至觉得它也在绕开中国,这在第二张图中特别明显,连日本都去到了就是不到中国,这是不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澳洲新西兰是英国人去的时候才发现的(麦哲伦他们却没有发现),去到中国,中国有详细的历史记载,不好编不好骗,所以,只好憋屈地绕开大陆地只去无名的小岛了,为什么去菲律宾?菲律宾确确实实是西班牙的实控殖民地,怎么说都可以。
在《马可波罗游记》的描绘之下,大航海时代的欧洲视中国为天堂,哥伦布想去中国而不得,麦哲伦千辛万苦来到中国门口却绕道而去,是不是有别的苦衷?

还有洋流的问题。
洋流和风向对航行是影响很大的,尤其是大航海时代的帆船。这里有个说法讲到大西洋的西风带西风很强,让欧洲人横渡大西洋的雄心一次次受挫,甚至哥伦布也是在掌握了洋流的情况下折而向南到非洲才往西走,最终才到达加勒比。(这个说法更难自圆其说,因为,哥伦布得到的洋流信息是谁提供的呢?肯定是过来人才能提供。当然,书本的说法不是这一种,问题是,按照书本的说法,哥伦布一样要解决洋流和西风的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这个图中哥伦布的航线,跟常见的又不一样了

还有麦哲伦,他的航线一过了南美洲就要面对直到今天还让海员胆战心惊的咆哮的西风带,他要逆向行船,怎么就会有“太平”洋的感觉?在横渡印度洋的时候,又选择了跟西澳大利亚寒流逆向而行的航线,会增加多少困难?
麦哲伦船队选择了跟西澳大利亚寒流逆向而行的航线,增加困难不说,贴着澳大利亚航行半圈,却没有发现澳洲,把发明权留给了英国人。这是什么精神?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2 18:48:46
资料说古埃及五千年前就有帆船,从壁画资料看,至少四千年前的埃及帆船就很具规模,大约相当于宋代的帆船了:

“古埃及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质花瓶所描绘的方帆船将其风帆出现的年代推溯到公元前3100年,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风帆的国家。公元前2494年-前2345年沙胡•拉老墓葬神殿中的埃及海船浮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海船浮雕画,画里面的海船就是风帆船。”

北宋郭忠恕《雪霁江行图》

古埃及战船想象图中有瞭望斗,我们看看望斗的历史

从这个资料看,古希腊的海军真是鸭梨山大,没有船舵怎样保证方向?那些可以装载几千人的“古希腊航母”怎样划船才能如意前行?
资料说西方用舵的最早记载在1180年,,难怪所谓的“大航海”、“新航路开辟”一路磕磕碰碰的,实在是没有多少经验啊。东西方对比,谁才是真正的航海民族?


“古希腊”的大船


看看中国古代的一些先进船舶技术:
船舵:东汉陶船已经有了舵,而使用船舵技术的最早记录在西方是在1180年。
公元一世纪制作的以精密吊轴舵(使舵在浅水中能被提起)为模型的中国陶器已经存在。早期舵技术(约公元100年)中还包括更易使用的平衡舵(部分舵叶在舵位之前),直到1843年才首先被英国采用 -- 差不多是1700年以后了。
另一个航海技术,开孔舵,在13世纪时已普遍在中国船只上采用而直到1901年才被引入到西方。开孔舵叶上的开孔不影响方向但令船舵更易操作。后来这一创新使欧洲鱼雷艇可以在高速(约30海里)航行的情况下还得以使用船舵。

东汉有舵陶船

开孔舵,方便操作又不影响舵的强度,

看看,这些抗击风浪增加航船稳定性的航船技术西方什么时候才有?


中插板和披水板

广船上有一种装置,叫做“中插板”(红色圆圈处)。“中插板”又称“底插水板”,它是航海木帆船的一种辅助装置。当船使风产生横向力时,可以将插板降到船底以下,增加阻力,从而减少船舶的横向漂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抗漂作用。
船使用的中插板和北方沙船的披水板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木帆船的驶风辅助的工具。中插板处于主桅前的中纵位上,而披水板置于靠近桅处的两舷侧,两者稍有不同。中插板除能抗漂外,由于它的存在有利于减小船舶的横向摇摆幅度,一举二得。

而北方的披水板早在唐代已经出现。在唐代李筌《太白阴经》中称浮板。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称腰风舵。

中插板

披水板


沙船因其船型底平、宽扁极易漂移所以普遍使用披水板。披水板是不等边长方形的硬杂木厚板,上窄下略宽,长度与船宽约相等。平时悬挂在船 中部两舷侧各一块,一般用拉索升降。驶偏风时,将下风舷的一块提放到水中,以减小或阻止船体横向漂移,增加船的航向稳定。

木帆船利用各种风向驶风航行的操作要领主要是,操纵帆角索,适当地变换帆角,借以最有效地利用风力,同时操舵和下披水板等配合(顺风不下披水板)。在驶逆风和风角为135°以上的斜逆风时必须打戗驶风。



所谓打戗是木帆船逆风扬帆行驶的一种操纵技术。木帆船在135°以上的斜逆风中驶风时,顺航向取曲折航线,以减小风角,尽可能地利用风力前进。“戗”即斜行之意。

打戗的操作方法大体是船头向左或向右偏斜前进,使用最有利的帆角,并略推下风舵和放下风舷披水板:当航行到一定距离或近航道边缘时,快速地加大下风舵角,挂有头帆的并放松头帆脚索,使船以大角度迎风转到另一方向斜行,下风舷与上风舷互易,帆也随着迎风面的变化而自然转脚。转向后帆将受风时,要回到正舵以阻挡转向中的惯性;帆已受风后,收紧头帆脚索,再略推下风舵,并放下风舷披水板,收起另一舷披水板。

船就是这样反复曲折前进。打戗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驾长须有比校丰富的航行经验,全体船工要很好地分工协作,各帆和披水板都要有专人操纵。

北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有“然风有八面,唯当头风不可行”明确记载。表明最迟在北宋时期,中国还不会航驶当头风,只好逆(风)来忍受了。

北宋时船帆“当头风不可行”的问题直到明代才得以解决。成书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由茅元仪撰的《武备志》记有“沙船能调戗使斗风”,这是驶当头技术的最早记载。

地中海沿岸有哪些?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2 19:13:48
作者:roczhou2018 2018-12-29 22:41:09
1650年的图,西方地图上,加州还被画成一个岛——1650年都啥年代了,五月花号都登录美洲几十年了:

明代1644年灭亡,《坤舆万国全图》是谁的资料画的,还用说吗?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2 19:15:10
从1626年开始直到十八世纪中期的一些欧洲版世界地图,北美洲西边一直是糊涂账,加利福尼亚半岛一直画成长岛,凭什么说《坤舆万国全图》绘制时是得到了欧洲的资料、并没有到过美洲?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2 19:16:15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3 07:48:17
@fossilcwh2016 2020-04-22 09:18:45
有理有据
另外,
看这地图,红海标称西红海,美洲加利福尼亚海峡标称东红海,就知道这图一定是中国测绘出来画的。以中国为中心,两边各有个形状相似的狭长海域。
-----------------------------
@拯隨君 2020-04-22 23:14:25
一直很抖結東紅海、西紅海的名稱來源。 一言驚醒夢中人。
紅海在坤輿圖上是借字, 實際上應該是鴻海。
鴻字的一個意思是深遠。
康熙字典: "又《集韻》胡貢切,音??。鴻洞,深遠。一曰相連次貌。"
這兩個海灣都具有深入內陸的相同地理特徵, 完全稱得上是"鴻海":

紅、鴻兩字在廣州話完全同音韻。 "紅"海的紅, 在坤輿圖上明顯就是一個借字。
......
-----------------------------
看看百科资料:
命名由来:
其一是红海是直接由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译过来意译为泪之门,和海的颜色没有关系,红海并不是红色的。可能的来源包括:
季节性出现的红色藻类;附近的红色山脉;
一个名称为红色的本地种族;指南边(对应黑海的北边);
红地的海(古埃及称沙漠为红地)等。
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
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
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3 18:33:42
红海的命名问题这不是说明古埃及人对红海完全无视吗?古埃及在红海的命名影响上近乎透明,看来,这又是“古埃及”不存在的一个旁证: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3 19:30:00
@mincingweb:2020-04-23 18:46:22 评论

评论 yletpkki:太可笑了,大明有人了解过奥斯曼疆域?

---+---
这样的标注你以为是怎样做出来的?

现今历史所说的奥斯曼的前几个时期,没有一个吻合: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3 20:25:07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地图,从小到大,基本是以中国为主,从唐代到明初,开始画有周边国家,郑和下西洋之后,才有了《坤舆万国全图》。但是手头所见的地中海沿岸,基本是大地图,都是跨大洲大洋的宏大地图,但是很少见以国家为单位的政区地图,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先注意自己的领土范围的吗?会不会是绘图作者的所在国,其实在历史上也是缥缈的所在,所以,画不出来?再有就是,测绘技术实在太差,所以,就是这样了。





“500年前欧洲人画的中国地图”

公元1570年奥特利乌斯世界地图。一般认为是第一张比较靠谱的世界地图

公元1630年,荷兰版世界地图.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4 07:53:49
为什么这些美洲特产动物都有古典的中文名?

这些产自美洲的鸟叫toco,跟中文名鵎鵼读音很相近。鵎鵼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名字,却用来命名美洲的特产鸟类,而英文名称发音跟它又很相近。这就奇怪了,如果是西方先发现的这种鸟,为什么命名会跟中国固有的古代鸟名读音相近呢?真有这样的巧合吗?
我觉得事实可能就是中国人先发现并命名了这种鸟,然后西方就来了个音译。
为什么不是相反呢?我的答案是:“真有这样的巧合吗?”


资料:
鵎鵼tuókōng
这两个字,分别指得都是我国古代的两种怪鸟。
合起来特指南美洲的一种大鵎鵼 (Ramphastos toco巨嘴鵎鵼),又名巨嘴鸟,大体为黑色,腰部和喉部白色,后者混有黄色,并有红色边,尾的下部覆羽为深红色。

犰狳也是地道的中文名,但它却是地道的美洲特产
“犰狳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主要栖息在树林、草原和沙漠地带。”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4 22:15:30
【引子】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4 22:17:40
千人千面与千人一面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4 22:30:39
看看西方重要博物馆的雕像,很多的鼻子都是坏的: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5 16:45:50
为何古印度人不能学习中国人修筑长城一样在开伯尔山口修筑城墙挡住来西方帝国的入侵呢?

印度这块地也十分特殊,下路环海,上路被高山包围,几乎是一块全封闭的地方,因为地理原因,印度人圈起来自己玩自己的文明,只玩单机游戏,不玩联机游戏,玩得正嗨,突然有人破门而入,强行要求联机,并且痛扁印度,打断了印度文明的进程。 这个“门”叫开伯尔山口,在印度西北部。

摊开印度地图,看印度东边是若开山脉,北边是喜玛拉雅山脉,这两块地太高了,游牧民族爬都爬不上来,绝对安全,西北有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也是高山,叫人看看就服气,但不巧的,山脉间有一个著名的道隙,叫开伯尔山口,各个民族从这里冲进来,把印度轮奸了一遍又一遍。






从开伯尔山口冲进来的,有记载的小型入侵有300多次,大型入(lun)侵(jian)活动有三十多次,第一个冲进来的猛男就是我们熟悉的雅利安人,来自中亚的雅安人是全世界第一个学会骑马的民族,在上古时代对其他民族有代差优势,侵略其他只有步兵的民族就是降维攻击,一路灭掉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公元前1500前后雅利安人嘿咻嘿咻骑着马,吃着火锅唱着歌,向东一路征服,冲到兴都库什山脉,没有路,往南,是苏莱曼山脉,也没有路,哥们我们到世界尽头了怕是,收工回家吧,结果探子来报,发现一山口,可以冲过去试试,试试就试试,结果冲进了南亚次大陆,发现世界上最肥美的土地之一,不走了,把本地印度人征服了,叫他们养活我们雅利安人

据说兴都库什山脉是古代雅利安语,意思是“杀死印度人”,取个名字都这么欺负人。

古代印度人为何不在最窄处仅六百米宽的开伯尔山口修建长城?
开伯尔山口最窄处

有人认为有以下的原因:

第一,最主要的观点: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人侵占印度后,建立起了“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妨碍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和建立强大的民族国家。

第二,思路决定出路,古印度人没有在开伯尔山口修筑防御长墙的认知。

第三,开伯尔山口长度太长,而且地势西高东低,落差较大,无法建立有扼守作用的堡垒,防御效果差。

而且当时的建筑技术无法在开伯尔山口建立坚固的城墙。

第四,恒河平原开始无法产生强大的国家能够支撑修建开伯尔长城。

古代恒河平原过于富足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得古印度人战斗意志极差,俗话说:三次成习惯。被侵略和统治三次以上以后,印度次大陆接纳来自中亚的侵入者成为常态。

第五,侵入的游牧帝国都极其强大,在其侵略东方的过程中受到天山-帕米尔高原阻隔,便所有力量都南下印度。

从大约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人第一次从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开始;

到元朝时期,蒙古后裔帖木儿曾孙巴卑尔越过开伯尔山口,灭亡德里苏丹国,建立了莫卧儿帝国截止。


大航海时代之后,欧洲人才开始从海上入侵印度;从正面意义来看,英国的殖民对当今印度的统一有一定的影响。

多次被外族征服,印度形成了极为多元的文化,比如印度有大约2000种语言,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学。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5 16:46:21
这个资料,现在看要重新审视了,3500年前,欧洲人能远征印度大陆了?
---+---
“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人侵占印度后,建立起了“种姓制度”。”
看这雅利安,一门心思的数千里跋涉,就为了蹂躏三哥,3500年前,他们怎么就知道三哥有一块宝地而且好欺负所以千里远征一去不回呢?沿途的政权是透明的吗?

对比这图,看看所谓的雅利安远征路线上的地形,行军有多么不容易?


顺便再看看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图,对比地形图,看看亚历山大的压力有多大?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5 16:47:22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内部及各城邦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冲突持续不断。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乘机运用外交手段、金钱利诱和军事进攻等手段插手希腊事务。
前337年,腓力二世确立对全希腊的霸权后,在科林斯召开各邦大会,宣布各邦间停止战争,建立以他为盟主的泛希腊同盟,并以"复仇"为借口决定对波斯宣战。
前336年夏,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三世在平息内乱和镇压希腊人的反叛后,即调兵遣将,准备东征。
前335年秋,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军为主,雇佣兵和各邦盟军为辅,组成一支远征军(约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舰船)。前334年初春,他授权安提帕特将军摄政,亲率远征军从都城派拉出发,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东征。”

一年时间,谈个恋爱都不算太长,鸭梨山大就可以收服刚征服(而且确实有叛乱的)希腊各邦(人家之前可是在波斯大军压境的时候都没有统一只有联盟的),征兵出战;
士兵之间原属国不同,语言不通,如何凝聚人心、统一指挥?
孤军远征,后勤如何保证?
原始通信条件之下,水军陆军如何统一行动?
新补充的士兵都是征服地的异邦人如何保证他们的忠诚?看看先秦白起坑秦卒、项羽坑秦卒就可知收服人心之难了;退一万步,即使鸭梨山大魅力无穷,他们一见倾心,可是语言不通,如何交流、指挥?
征服地区要留兵镇守,那么大的地方,十万人全部驻守,每个地方也不过一千几百人,在当地人的茫茫人海中只不过是一朵小浪花,在冷兵器时代,有什么威胁力、控制力?
看看这段话:
“我从孟菲斯、维克斯堡、纳奇兹和新奥尔良已经看出:所有这些从敌人手中夺取的地方,每到一处都要立即派一个整师的部队去驻守,如果不是更多的话。由于我们得分兵去防卫和保护那些对我们保有敌意的居民集团势力,因此,胜利实际上是削弱了我军在战场上的兵力。”
---(美)詹姆斯•M.麦克弗森《火的考验:美国南北战争及重建南部》(下册)p188

由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他那几万人是绝对不够用的。


亚历山大东征是跨海作战。跨海作战有多不容易可以参考百年战争的英国和两征日本的元朝,结果都失败了。鸭梨山大真是那么神奇?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元朝建立后两征日本均失败,14万人几全军覆没


亚历山大这十多年是怎么保证给养的?

+++++++++=+===+=+==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
“前335年秋,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军为主,雇佣兵和各邦盟军为辅,组成一支远征军(约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舰船)。前334年初春,他授权安提帕特将军摄政,亲率远征军从都城派拉出发,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东征。”

“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4万、骑兵7000从埃及出发,经巴勒斯坦、腓尼基插入两河流域北部,向波斯腹地巴比伦尼亚与伊朗高原进军。”

“前327年夏,他为富庶的印度河流域所吸引,离开巴克特里亚,率兵约3万人沿考芬河(今喀布尔河)经开伯尔山口侵入印度河上游地区。”

“亚历山大东征•••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


还有这个资料:那么多的财宝,怎么流传于世的那么少?看看夏商周还有一些诸侯国,留到今天有多少宝贝文物?还有,亚历山大那些运送宝物的骡马骆驼以及护宝战士,需要多大的后勤队伍?

作者:@Watson_yexiuqing 时间:2018-07-17 13:44:14
这是从网上搜的压力山大东征路线图,也有其他版本的,大同小异。希腊帝国包含希腊马其顿拜占庭,人种有希腊拉丁斯拉夫种,加起来还没有土鸡大,就这么点基础就完成了东征印度再回归的伟业。这条路有几个诡异的折返,我来说说其中的猫腻。

第一个折返是从大马士革到埃及,目测来回六千公里,过约旦河后就是茫茫大漠,压力山大走这条路也是迫不得已,因为拿破仑发明了亚历山大港,不走这条路行吗?
过巴比伦后先往西南再往东北走,西南那个点是设拉子,附近有波斯波利斯遗址,米国佬1930年发明的玩意,东北那个点是半天下的伊斯法罕。波斯波利斯,意为波斯之都,从巴比伦到伊斯法罕直走就行了,可是欧佬的史书说亚历山大占领波斯波利斯后放火烧了这座历史名城,于是亚历山大不得不走冤枉路到这里。波斯波利斯遗址的最大破绽是只有王城没有民居,沙漠民居都是用泥砖砌拱顶,烧不掉的哟!
新唐书记载:波斯……大月氏别裔,其先波斯匿王,王因以姓,又为国号。波斯匿王据说是中印度国王。这样看来波斯作为地理名词登上历史舞台是从萨珊王朝开始,之前出现波斯二字的可能都是伪史。

第三个折返是波斯东部向南再向北的奇异路线,这个折返点叫锡斯坦,位于伊朗阿富汗边境,据说这里就是汉代乌弋山离国,后改名排特。乌弋山离是汉代罽宾道的终点,极远,汉使稀至。往西还有路,但是那里有含铁的沙漠,温度可达80度,除了亡命徒谁也不敢走。欧佬认为乌弋山离是其首都Alexandria_Prophthasia的音译,排特是后一个字的音译,于是压力山大不得不踏上这条生死路。其实排特就是帕坦嘛,普什图欢迎你。

第四个折返点更怪,到喀布尔后往北直接杀到撒马尔汗又回来了,图啥呢?撒马尔汗东边可是举世闻名的费尔干那盆地,汗血宝马的故乡啊。估计又是去命名了,中亚的确有几个叫亚历山大的地方,但那是沙皇亚历山大啊。

最后说说压力山大返回的路,有陆路海陆两条,陆路叫卑路支斯坦,波斯末代王子叫卑路斯,后被杀死,新唐书说其民尚在,其国已亡,卑路支斯坦可能就是波斯遗民的归宿,极度干旱高温,不宜行军,历代侵略者从没走过这条路,都走喀布尔(开伯尔)山口。然而亚历山大做到了。走海陆没问题,但是走了这么远,工匠跟过来了吗?
总之,亚历山大在位13年,以3万步兵,完成了别人3辈人都完成不了的伟业,的确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7 11:37:08
关于掐丝和焊珠技术的起源


先看一组掐丝焊珠镶嵌金器,1969年定州市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掐丝镶嵌金天禄(头上独角)/金辟邪(头上两角),1969年定州市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高3.5、长5 厘米
重50克
河北定州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两辟邪身带双翼,昂首长啸。用錾流云纹的金片为底托,以金片、金丝拼合焊接成辟邪的躯干,再用金丝装饰双翼,然后用金粟粒装贴全身,金粟稀疏处镶嵌鱼子大小的绿松石和红宝石,双目嵌以稍大的绿松石和红宝石,整个造型浑然一体,金碧辉煌,表现出极其高超的工艺水平。




掐丝镶嵌金龙头,1969年定州市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掐丝镶嵌金羊群1969年定州市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还有这个,镶嵌宝石龙纹金带扣,公元一世纪汉代乐浪郡,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汉代 八龙纹嵌宝石金带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新疆焉耆博格达沁古城黑圪达遗址出土。上面满缀小金珠,金珠由金丝熔融聚结成粒,再碾研成圆珠。而且用肉眼很难观察到金珠的焊茬,工艺相当精湛。




下面这组汉代金带钩友好几件是用了掐丝焊珠工艺的

看看这个百科资料,明明都说了汉代就有掐丝工艺品,却又说是蒙元时期传入中国,明明东汉已经有了精美的掐丝文物(1969年就出土了),却还说是成熟于公元五、六世纪•••••
---+---
“掐丝,是景泰蓝制作中最关键的装饰工序。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曲屈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谓之掐丝。江苏刊江东汉广陵王墓所出龙形金饰即有掐丝工艺制成的图形。此项工艺不仅在宝石、金银饰上运用,珐琅器也运用,如掐丝珐琅器等。
掐丝技术起源很早,可能与贵金属——金工艺的包镶技术有联系。掐丝珐琅起源于波斯(今伊朗),成熟于五、六世纪。以后由波斯传到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地,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

现在关于古代文化的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用掐丝来说吧,多年前我们没有相关文物出土的时候,世界上的主流观点认为我国的掐丝技术是外来的,蒙元时期传入,好了,等到我国有了东汉的掐丝工艺品了,比所谓的起源地的成熟期技术还要早几百年,这时候,我们的观点不会说掐丝是我国独立起源的,更不会说域外是学了我们的,却会说传入我国的时间提前了,实在不行,就说这样的事情难以说清,但外域传入的结论不变。例如十二星座,南瓜,还有花生,甚至整个种族,都是西方迁来的•••
再说说炸珠。资料说,“金珠缀焊工艺最早源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现存最早的金珠缀焊器物大约是公元前2500年开始,在乌尔帝国女王Pu-Abi的皇家陵墓中发现的,乌尔帝国由苏美尔人建立,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巴士拉的西北部。墓中出土的两件金饰环,一个由六个金珠制成,另一个是五个微小的金粒组成,直径仅为2-3毫米。此外发现的金匕首也展示了金珠缀焊的早期尝试。金珠缀焊工艺在早期的乌尔帝国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后向北到地中海和土耳其(特洛伊公元前2100年),大约公元前6世纪传入古希腊和伊特鲁里亚地区(今意大利中部),伊特鲁里亚人在金珠缀焊方面表现优异,创造了许多无与伦比的精美的艺术作品,使得此技艺发扬光大。”
“乌尔地区(今伊拉克)蒲亚比皇后墓出土的两件金饰”

黄金耳饰,伊特鲁里亚人(亦称伊特鲁斯坎人(Etruscans),是公元前十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生活在亚平宁半岛中北部的一个民族,位于罗马北部)制造,采用金珠缀焊工艺,由薄金片制成,附金珠。“金珠缀焊技术在伊特鲁里亚世界达到了非凡的完美标准,并且通常非常精细”。

美国私人收藏公元五世纪拜占庭风格镂空炸珠金挂坠,中间的头像是罗马神话的Helios(太阳神阿波罗)和Selene(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

对于焊缀粟粒金珠的工艺何时“传入”中国,西方人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我们的不少人就认定“反正是”西域传来的:



其实看看成品质量,也可以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艺术创造者了。

焊珠微细如尘,最小的直径仅为0.01厘米,至汉代焊珠工艺已相当娴熟与精巧。
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战国时代匈奴墓出土的镶松石金耳坠,这可能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焊珠文物。

东汉时期流行一种焊珠金冠饰,圆片型,中有漩涡,常见四叶或六叶,间中镶有松石或金珠。

四叶涡纹焊珠圆形金冠饰,直径1.1~2.7厘米 表面布满炸珠,原有底拖板遗失,其中四件镶有松石,河南洛阳烧沟1040号东汉墓出土。

六叶涡纹焊珠圆形金冠饰,直径3cm,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藏
http://img3.laibafile.cn/p/l/316493104.jpg焊珠技法对于温度的掌控十分重要,必须很好的掌握焊药的烧成温度,不至于让金珠熔化变形,所以一般焊珠金饰都是焊于很薄的金片上,过厚的金片需要较大的火力才能把焊药熔解,但在焊药达到这个温度之前,其他受热部分很可能开始熔化变形。焊珠技术,原则上只是一种烘烧融合的技法,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并且制作精巧。
这种工艺很美,自古至今都为人所爱,了解这种工艺的人们都知道,它是一种既费时又费金还费碳的烧钱工艺。
既然涉及用火技术,这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国家地区的用火历史比得上中国?一百八十多万年的用火历史啊,发展出了多少用火经验技术?退一万步说,就算其他地区也可以独立发展出焊珠来,至少,中国也不需要引进你的技术吧?

看看古代中国人是怎样用火的

山西西侯度遗址,距今180万年,1961年至1962年,出土了一批烧骨材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
“公王岭”蓝田人,距今11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发现了三、四处灰烬和灰屑,这是是蓝田人熟练用火的遗迹。
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大量遗迹表明,"北京人"在40至50万年以前,已经学会用火。
江西仙人洞遗址陶器,2万年前,人们开始用火加工工具
江苏泗洪顺山集,8000年前开始用灶
河姆渡文化,7000年前开始出现蒸锅
陕西姜寨遗址黄铜管黄铜片,6700年前,开始金属冶炼
陕西蓝田仰韶文化,5000年前开始烧砖
商代,3400年前开始出现原始瓷
商代甘肃磨沟寺洼文化,3300年前开始炼铁
西周蓝色琉璃,约3000年前出现,早器玻璃制品
从5000年前开始,中华大地窑火熊熊,烧砖,烧瓦,烧陶,烧瓷,为中华人民造福
旧石器时代,燧人氏钻木取火;西周时期,人们发明了阳燧,凹镜聚焦太阳能取火。有意思的是,很有名的“阿基米德镜子烧船”的传说,已经有西方科研机构实验证明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对火的部分日常应用

汉字中与火有关的字有四百多个,火字旁的,还有四点底的字大多与或有关。这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对火的熟悉,对火的利用十分充分:

部首为 火 的汉字(400多个)


灭 灯 灮 灱 灲 灳 灰 伙灴 灷 灹 灺 灻 灾 灿 灸 灵 灾 灶 灼 炀烎 炕 炊 炂 炃 炄 炆 炇 炈 炋 炌 炍 炏 炐 炑 炓 炗 炘 炚 炛 炞 炒 炬 炉 炔 炎 炙 炅 炜 炖 炝 炸 炶 炾 炿 炮 炟 炠 炡 炢 炣 照 炥 炦 炧 炨 炩 炪 炲 炴 炵 炳 炽 炯 烂 炼 烁 炭 烃 炻 烀 炷 炫 炱烍 烐 烑 烒 烓 烔 烕 烠 烡 烢 烣 烥 烪 烮 烵 烶 烻 烄 烅 烆 烇 烉 烌 烤 烦 烘 烖 烗 烚 烜 烞 焒 烙 烩 烬 烧 烫 烟 烛 烨 烊 烰 烱 烲 烳 烃 烸 烺 烼 焐 焓 焖 烾 烿 焀 焁 焂 焃 焅 焆 焇 焈 焋 焌 焍 焑 焔 焗 焫 烽 焕 焊 烷 烯
焯 焱 焛 焜 焝 焞 焟 焠 焢 焤 焥 焧 焨 焩 焪 焬 焭 焮 焲 焳 焴 焵 焷 焸 焹 焺 焻 焼 焽 焾 焿 煀 煐 煑 煚 煡 煱 焙 焚 焰
煳 煜 煨 煅 煲 煊 煸 煺 煁 煂 煃 煄 煅 辉 煈 炼 煋 煍 煏 炜 煓 煔 暖 煗 煘 烟 煝 煟 煠 茕 煣 焕 烦 煪 煫 炀 煯 煰 煴 煵 煶 煷 熍 煌 煤 烨 熘 煽 煛 煹 煻 煼 煾 煿 熀 熁 熂 熃 熅 熆 熇 熉 熋 熌 熎 熐 熑 荧 熓 熕 熖 炝 熚 熢 熥 熔 熄 熠 熿 熳 熵 熨 熪 熫 熭 熮 熯 熰 颎 熴 熼 熛 熜 熝 熞 熡 熣 熤 熦 熧 熩 燠 燔 炽 燀 熶 熷 熸 熺 熻 燵 燎 燂 焰 燅 燆 燇 灯 炖 燊 燋 燌 燍 燏 磷 燑 烧 燓 燖 燗 燘 烫 燚 焖 燝 营 燤 燪 燃 燧熽 燯 燰 燱 燲 燳 烩 燶 燷 燛 燡 燢 燣 灿 燨 燩 燫 毁 烛 燮 燥烨 燸 燺 熏 烬 燽 耀 爀 爁 爃 爄 爌 燹 爂 爅 爈 爉 爊 烁 爎 爑 爕 爆 爘 爋 爏 炉 爒 爓 爔 爙 爚 烂 爟 爖 爝 爜 爞 爠 爡 爣 爤 爥 爦 爧 爨 爩

四点底的字(30多个)
点照然煦煞烈热烋焦烹烝煎熊熹熈爢熟煕热焘煮熙焘焏炰爇熏煭炁焎燞黑无熬
180万年前古人开始用火,八千年前,浙江跨湖桥人们就已经使用蒸锅利用蒸汽了,至少从那时起,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就开始了熟食热食,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出现了可移动的陶灶陶釜,将近五千年前,良渚文化有灶釜合一的陶鼎。到了青铜时代,陶蒸锅演化成了青铜甗,陶灶进化出了青铜行军灶,陶鼎变成了青铜鼎,还有各种类似于火锅的的温鼎•••••传承到今天,中华民族形成了多种菜系,食材热加工的手法就有将近三十多种。所有这些,地中海北岸东岸南岸的古文明做到了哪个?

•••••
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中国古代关于用火能做的事情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炸珠焊朱什么的无须引进。
西方对于中华文明的手法是这样的,一方面说我们只有技术,没有理论总结,不是科学,只有经验;一方面他们又不断地发现一件两件“只有技术只有经验的”比中国同类文物“早很多”的东西,然后就说,中国的某项技术是外来的,哪怕中国的同类文物又多又精又成系列传承有序至今还在大放异彩,只要在葱岭以西找到一件(哪怕那个地方前面没有起源后来也没有了传承),就足以成为中国的“爷爷”,中国的所有海量文物,只能是“孙子”。借用“猎头”这个思路,西方在文化上的这个做法就是“猎爷猎祖”。
楼主:yletpkki  时间:2020-04-29 14:55:15

从这些宗教画看,当年的耶经没有多少内容,没有现在这么厚: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