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语论》 述而第七

字数:7639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3-26 21:21:18 更新时间:2021-03-28 01:30:45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6 13:21:18
《论语之语论》

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意译】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信服并喜欢古代文化,我暗中把自己比做商代的老彭。”
【语论】孔子认为,创作是圣人才能够做到的。他不敢以圣人自居,只敢和商代贤明大夫老彭一样,虔诚的传述圣人之道。

篇名《述而》中的“述”,是“传述”的意思。传述什么呢?传述前人的经验,使其更加丰富;传述崇高的理念,使它更加光明。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后代的健康发展。因此,传述不仅是一种继承,同时也是一种发展。
人类脱离动物属性,智慧越来越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继承前人的成就,从而发展自身,使自身更加完善、更加强大。孔子说:“不贱迹,亦不入于室也。”不踩着前辈的足迹,是难以登上深奥的殿堂的。这,是继承的意义。商汤王有一条座右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有一天更新了自身,以后每天都要持续的更新,使自己不断获得新的高度。这,是发展的作用。《诗经》有言:“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周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邦国,可它接受并实施的使命却是全新的。这,讲的是继承和发展的完美结合。
传述,承前启后,对人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教育”相比,“传述”的意义更加重大:它既包含面对面的施教,也包含著书立说、传于后世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教育,往往被统治阶级所垄断;而著述传世,则可以避免此种限制,将自己的思想理念寄寓书中,接受历史的检验。
教育,实践于社会;著书立说,完成于书斋。孔子本人,则同时担负起了这两重使命。他既是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家,又是埋头书斋的思想理论家。
《论语》一书,和《五经》一样,都是以“传述”为主,所体现的都是原始儒家的学说和理念。而“传述”这个词语本身,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具体到本篇,则无一例外的全是孔老夫子的“言传身教”。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意译】孔子说:“默默的熟记典籍,学习起来从不厌烦,教诲学生从不倦怠,哪一条我做到了呢?”
【语论】这是孔子的自我反省之辞。曾子“日三省吾身”,重在践行,孔子的自省之辞则是学习和践行相结合。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意译】孔子说:“品德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听到正义的事理不去实践,有了过失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啊。”
【语论】修养品德、讲习学问、实践正义、改正过失----是每天更新自身、以求进步的四个重点。一点没有做好,孔子便寝食难安。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意译】孔子闲暇无事时,仪态舒展,神色愉悦。
【语论】常人闲暇时,不是过于放肆,就是形容懒散懈怠。孔子则不然,他自然放松、恰到好处,这状态,来自于内心的中正平和。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意译】孔子说:“我衰老的多么厉害呀!很长时间了!我都没有再次梦到周公了。”
【语论】孔子年轻时,立志于恢复周公建立的礼法和秩序,从而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之后,奔波半生为之呼号,颠沛坎坷而不停息,却始终不为当政者所用。及至晚年,心有余而力已不足,自知理想难以实现,故而时常发出无奈的哀叹。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意译】孔子说:“立志于追求道义,坚守住美好的品德,时刻以仁善为伴,轮番的学习各种技艺。”
【语论】一个人要达到很高的修养,首先要立下远大的志向,其次要坚守固有的美德,然后以仁善为伴立身处世,并全面掌握礼仪、音乐、射箭、驾御、书写、数学等技艺。如此内外交修,本末兼顾,方能走向完美。

7.7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意译】孔子说:“达到行束脩礼年龄以上的人来求学,我没有不教诲他的。”
【语论】古代学校或私塾,有小学大学之分。十五岁之前上小学,十五岁之后上大学。十五岁是分水岭。权贵子弟年十五而行束脩礼,正式拜师学习,接受高等教育;平民子弟到了这个年龄,因为财力有限、地位低下等原因,就要像成人一样开始劳作。
孔子育人,教授的是大学之道,年纪太小,肯定不能理解。求学者达到“行束脩”也就是十五岁以上的年龄,孔子才会有教无类的全盘接受。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译】孔子说:“不到想理解而又理解不了的时候,不去启发;不到想表达而又表达不出的时候,不去引导。描绘了房屋一个角落的状况,却联想不出其它三个角落的状况,就不要再重复这种教授方法了。”
【语论】真心实意的想获得知识,才会达到“愤”和“悱”的状态,这时进行启发和引导,必定会让求学之人记忆深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另一个功用,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说明这个学生的理解力还达不到此种水平,这时,老师灵活改变教育方法,就责无旁贷了。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意译】孔子在办理丧事的人旁边用餐,从来就没有吃饱过。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
【语论】“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有丧者”心情悲戚,自己也难免受到感染。
一天之内,情绪不宜发生太大变化。哀痛之心未去,应该避免做开心的事情。感情的大起大落,或多或少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7.10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意译】孔子对颜渊说:“运用就能成功,不用就能藏好,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吧?”子路问:“老师指挥三军,则和谁同去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猛虎搏斗、没有凭借就强行渡河,死了都不知道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一起的。我愿意共事的,必须是遇到事情小心谨慎、并预先谋划好成功方法的人。”
【语论】不谋无成,骄兵必败。
小事不做好规划,都容易招致失败,何况行军作战那样的“国之大事”?子路有勇无谋,孔子曾多次发出严厉警告,但他始终没能改变其难移之本性,直至“不得其死”,惜哉!

7.11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意译】孔子説:“富裕如果可以通过求神祷告而获得,即使是执鞭开道那样低贱的职业,我也愿意做。如果不能通过求神祷告而获得,那么,我还是坚持我的爱好吧!”
【语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灾祸,不是通过求神祷告就能够避免的;富贵,也不是通过求神祷告就能够得到的。
富贵不可求,邪行不可为!富贵,只能通过正道去谋取;避免灾祸的最好方法,就是积德行善。
春秋时,执鞭之士大概有:为官员执鞭开道的侍卫、市场管理员、驾车运输的人。

7.12
子之所慎:斋、战、疾。
【意译】孔子所慎重的事情有:斋戒、战争、疾病。
【语论】“祭神如神在”,斋戒必须虔诚,否则神就不会享用;战争,决定着大众的生死、国家的存亡;疾病,则又关系到自身的生死安危。
从高高在上的神、到汇聚民众的国家、再到渺小的个人,孔子都选择出重点,加以关注。

7.13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意译】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便专心致志的学习起来,之后连续几个月,吃肉时都感觉不到味美。他赞叹说:“没想到,音乐能制作的如此完美。”
【语论】舜帝的《韶》乐,尽善尽美。孔子初次听闻,感受颇深,继而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心无旁骛,以至于把其它的一切,都忘到了九霄云外。

7.14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意译】冉有问:“老师会帮助卫国君主吗?”子贡说:“嗯,我这就去探询一番。”到了屋里,子贡问:“伯夷和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古代贤明的人。”子贡又问:“他们怨恨吗?”孔子说:“追求仁德而又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子贡退出,对冉有说:“老师是不会帮助卫国君主的。”
【语论】卫灵公生前,与儿子蒯聩交恶,蒯聩逃亡他国;死后,卫国人立蒯聩之子辄为国君,是为卫出公。卫出公为了保住自己的君位,拒绝他的父亲蒯聩归国。父子相争,毫无礼仪人伦。
孔子当时客居卫国,有人认为孔子应当帮助卫出公辄。冉有和子贡也疑惑不定,故有此问。
客居他国,应恪守“不议其君”之礼。子贡巧妙的以伯夷叔齐之节操、暗讽卫君父子之劣行,来探寻答案。

7.1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译】孔子说:“吃着粗粮蔬菜,喝着清澈泉水,曲起胳膊当枕头来睡觉,这其中的乐趣也有很多呀!用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飘过的浮云。”
【语论】即使身处贫困之中,也不会减轻追求道义的乐趣。不义的富贵,就如过眼烟云一样轻淡。

7.16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意译】孔子说:“如果提前几年,在五十岁时就开始认真研读《易经》,那么,就可以避免大的过失了。”
【语论】五十是孔子知天命之年,也是其从政高峰的开端。
孔子晚年特别喜欢研读《易经》,以致“韦编三绝”。回顾从政及周游生涯,似乎是走了不少弯路。如果在五十岁之前,就认真研读《易经》,那么,对社会人生以及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无疑会认识的更加深刻,那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了。
“五十”,有学者认为应该是“卒”字之误。

7.17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意译】孔子经常用正声雅言讲课。《诗经》、《尚书》、礼的运用,都是用正声雅言讲授的。
【语论】《诗》、《书》、执礼,是前代的风俗雅韵以及先王的典章礼法,如果发音不准确,就不能完整表达出意思与情感,也显得有失庄重。所以,孔子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就不再有所避讳,而全部使用正声雅言。

7.18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意译】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的情况,子路无言以对。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是个勤奋起来忘记吃饭、快乐起来忘记忧愁,连自己即将进入老年都不知道的人。”
【语论】叶公感觉孔子所做之事,与其身份年龄、世道人心都不符合,是个怪人。子路不擅长言语,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孔子的自我描述,展现出的也是个卓然出世、不合常情的“怪异”形象。

7.19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意译】孔子说:“我不是见到陌生事物、马上就能明白其中道理的人;我是喜欢古代文化、并且勤奋学习它的人呀。”
【语论】见到陌生的人,立刻就能分辨出善恶;看到陌生的事,马上就能分辨出是非;听闻复杂的情,立即就能通晓其中之理---这样的人,堪称“天才”。孔子自言:我不是天才,我的知识,都是通过努力学习而得来的。
天才出于勤奋,勤奋造就天才——在孔子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7.20
子不语:怪、力、乱、神。
【意译】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悖乱、鬼神。
【语论】怪事、暴力、悖乱,是社会上消极、不正常的一面;鬼神,则玄虚而不实。这些,多谈毫无益处,还是少谈为好。孔子关注的是:正常的事物、美好的品德、正义的行为、以及人伦俗务。

7.2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好的行为去效法,不好的行为则要改正。”
【语论】人人都是“老师”,处处都能学习。好的品德,努力看齐;坏的言行,力求避免。

7.22
子曰:“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
【意译】孔子说:“上天赋予我美好的品德,小小的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语论】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宋国,在一棵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大夫司马桓魋想要加害孔子,派人捣乱并伐倒大树。孔子被迫离开,有弟子心中恐慌,催促走的快点,孔子为稳定情绪,发出此言,意思是:既然上帝把礼仪道德赋予给我,让我传布于世,那么任凭是谁也是阻止不了。

7.23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意译】孔子说:“你们这几个学生认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的隐瞒。我没有什么行为是瞒着你们这些学生的,这就是我孔丘。”
【语论】孔子见多识广、德高道深,有的弟子非常努力,仍然是望尘莫及,故而怀疑老师隐瞒了某些方法或技巧。
“君子坦荡荡”,对任何事理,都不会刻意隐瞒。

7.24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意译】孔子教授四个方面的内容:文献、修行、忠诚、信实。
【语论】文献是理论知识,修行是社会实践,忠诚是内心所守,信实是外在表现。孔子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兼顾内心与外表的协调。

7.25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意译】孔子说:“圣人,我没有机会见到了;能见到真正的君子,也就满足了。”又说:“善人,我没有机会见到了;能见到经常做好事的人,也就满足了。没有却说成是有,空虚却装作充实,浅薄无知却又表现得泰然自若,这样的人,很难有恒定的善心呀!”
【语论】圣人,是德才达到极致的人;君子,是品德非常高尚的人;善人,是一生做好事而没有丝毫污点的人;有恒者,是有心做好事却不能一直付诸实践,从而避免污点的人。孔子感叹时世艰危,人心不古,就连君子和有恒者也很难见到了;虚伪欺诈、口是心非的人,却是随处可见。

7.26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意译】孔子只钓鱼而不网鱼,也不射宿在窝中的鸟儿。
【语论】孔子少年时地位低贱,生计所迫或祭祀所需,偶尔打鸟和捕鱼。但他捕鱼时,钓几条满足需要就行了,决不做一网打尽的事情;射鸟时也是慈悲心肠,从不射归宿的鸟儿。因为宿在窝中的鸟儿,往往是在孵化或哺育幼仔,大鸟一死,小鸟必亡。“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习惯形成后,一直坚持到终老。

7.27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意译】孔子说:“有一种人,不明白事理却喜欢胡乱发言。我没有那种毛病。多听,选择好的方面去学习;多看,记住并分辨出是非善恶。这是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正确方法和次序。”
【语论】孔子贬斥妄言妄语的人,并告诫弟子们:学习要脚踏实地、勤恳努力,切不可穿凿附会、信口开河。

7.28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译】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在言语上和他们进行沟通,有一个少年来求见,孔子却接待了他。有的弟子感到疑惑,孔子说:“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吗?人家洁净身心想求得进步。赞成他的这份洁净,并不是保证和肯定他过去的所有言行。”
【语论】一个乡镇有不好的习俗,不能就一概而论的说:这个乡镇所有的人都不是好人;一个人以前做过坏事,也不能就确定的说:他这一辈子都不会改正而去做一两件好事。同样的道理,赞成一个人的优点,并不表示也赞成他的缺点。我们不能只盯着别人的缺点,就像不能只夸耀自己的优点一样。

7.29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意译】孔子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想拥有仁德,仁德就会到来。”
【语论】“仁”,是发自内心的美德,想拥有它,就要诚心实意的去做去追求。事在人为。仁与不仁,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7.30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意译】陈国司寇问:“鲁昭公懂得礼仪吗?”孔子说:“懂得礼仪。”孔子退出后,陈国司寇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做了个揖,让他上前几步,说:“我听到过‘君子不结党营私’这句话。难道你们的老师也结党营私吗?你们的先君鲁昭公娶了吴国女子为妻,两国都姓‘姬’,是不能通婚的。为了掩人耳目,就把她称作‘吴孟子’。你们的先君如果懂得礼仪,还有人不懂得礼仪吗?”巫马期把这些话转告给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是幸运啊!如果有了过失,别人一定会知道的。”
【语论】鲁昭公重视礼仪,在当时有知礼之名。孔子的回答,是就其大略而言。陈国司寇不取其大而就其小,拿具体的“娶吴孟子”一事直指鲁昭公违背礼制,又借此批评孔子“结党营私”、“掩君之恶”。孔子稍一不慎,便犯下错误,只得自承己“过”。
“君子其言也仞”。看来,说话发言时,确实要慎之又慎啊!

7.31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意译】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别人唱的好,他一定会请求再唱一遍,然后,随着那人的声调附和着学习。
【语论】孔子随时随地都在观察别人的优点,唱歌也不例外,并能放下身段、虚心诚恳的向别人求教。“谦虚使人进步”。孔子汇集众人之长,最终成就为至圣先师。

7.32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意译】孔子说:“文献知识,我掌握的也许比别人多;身体力行的成为君子,我还没有完全做到。”
【语论】这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理论知识,容易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具体的实践,却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知易行难呀!

7.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意译】孔子说:“圣人、仁者的称号,我怎么敢承当?能获得‘追求仁德从不厌烦、教诲弟子不知疲倦’那样的肯定,就已经很满足了。”公西华说:“这些正是弟子们学不会、做不到的呀!”
【语论】有人赞扬孔子已经达到圣人、仁者的境界,孔子谦虚的说:我只是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如此而已。

7.34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意译】孔子患病,子路请他做做祷告,以便早日康复。孔子说:“有什么依据吗?”子路回答说:“有的。诔文上讲:‘向天神地祗祈祷、请求宽恕你吧’!”孔子说:“孔丘的祷告,很久以前就做过了。”
【语论】人之患病,是生理现象,不是因果报应。子路却将两者混为一谈。孔子年轻时,犯过错,也祷告过;成年以后,大的过失离他越来越远。人有过则祷,无过,何祷之有?

7.35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意译】孔子说:“奢侈,便容易失去礼貌;俭约,则又显得顽固不化。与其没有礼貌,还不如顽固不化好些。”
【语论】奢侈的人,既浪费资源,又傲慢无礼;而俭约的人,只是克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不会影响到他人。两者虽然都不符合中庸之道,但如果不得已做出选择,那还是选择顽固吧。因为奢侈无礼,既不利于个人,又会对社会产生危害。

7.36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意译】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胸怀宽广而又坦荡;品德低下的人,心境狭隘而又忧戚。”
【语论】君子为人处世循情合理,内省不疚,故而身心舒泰;小人心中只有利益,患得患失,所以常常处在悲戚忧伤之中。

7.37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意译】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风而不凶猛、谦恭而又安泰。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