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是丘吉尔吹捧出来的名将

字数:1392访问原帖 评论数:4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3-28 20:54:19 更新时间:2021-03-31 09:27:20

楼主:张海祥  时间:2021-03-28 12:54:19
隆美尔被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与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齐名,但是细看他的战功,最大的胜利不过是攻克托卜鲁克歼灭英军三万人,这样的胜利在苏德战场不值一提,在诺曼底之后的西线战场也不值一提。
隆美尔的战功不多,失误却十分巨大,阿拉曼战役和诺曼底登陆,他均在战役爆发之前上了敌人的当,把战斗即将爆发判断成了平安无事,以致出现了极其尴尬的场面:阿拉曼战役爆发之时,身为总指挥的隆美尔不在指挥部而在距离战场几千公里的家里,诺曼底战役也一样,战役爆发之时隆美尔又是不在指挥部而在距离战场几千公里的家中。
这样一个人何以得到与战功完全不相符的名声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丘吉尔出于政治目的把隆美尔吹捧成了名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遭受了重大损失,伤亡几百万人,几乎打光了一代人,惨重的损失给英国人留下了深深的阴影,“避免重现一战悲剧”成了英国高层的共识,因此在1940年,希特勒向法国进攻后,丘吉尔立即命令英军撤退,于是就有了敦刻尔克的大胜利,这个大胜利的结果是,法国人发现自己成了光杆,不得不独力对抗德国,法国人也不想重现一战的悲惨一幕,于是爽快地投降了。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与苏联成了盟友,几乎是马上,斯大林要求丘吉尔开辟第二战场减轻苏联的压力,一心“避免重现一战悲剧”的丘吉尔当然不肯开辟,但是拒绝需要一个借口,丘吉尔于是找了北非战场做为借口,丘吉尔告诉斯大林:北非战场就是第二战场,一样可以减轻苏联的压力。
可是在北非,德军只有区区二个师,把这样的战场称为第二战场,丘吉尔的脸皮相当厚实。
既然北非战场是拒绝斯大林的借口,那么这个借口当然要努力保护,不能把德国人打光,那样借口就没了,于是人们看到了英国绅士的光辉表现:与德国人在北非拉锯,一阵德国打过来,一阵英国打过去,拉锯了一年多。
不是所有人都明白丘吉尔的良苦用心,部分议员看不过去了:以大英帝国的举国之力,怎么可能打不过区区二个德国师?在他们的强烈呼吁下,丘吉尔不得不走进议会向议员解释,丘吉尔是这样解释的:在北非战场,英军面对的德军虽然不多,但是指挥官相当厉害,是一个能与拿破仑相媲美的名将,所以英国打不过。
不知道英国议员是不是真的相信了丘吉尔的鬼话,反正这套说辞让丘吉尔在议会过了关,也让隆美尔名声大噪,成了“名将”,直到现在名声还相当大。
珍珠港之后美国参战,美国人并不相信丘吉尔的鬼话:你厉害是吗?三倍四倍打你就是了,还不行,那就五倍六倍。
美国人于是在北非登陆,在隆美尔的正面集结了数倍于德军的兵力,这下希特勒傻眼了,只得派飞机把隆美尔接出,其余部队成了俘虏。
美国人的胜利让丘吉尔相当尴尬,拖延第二战场的借口没有了,但是丘吉尔马上想到第二招,建议在意大利登陆,美国同意了,于是有了西西里登陆,但是美国人很快发现上当了,意大利是一个狭长的国家,放不下多少部队,意大利战场于是成了一个小战场,跟北非战场差不多。
意大利事件让美国人看清了丘吉尔,之后美国强烈要求在法国登陆,丘吉尔强烈反对,美国人的回答很简单:如果英国反对,美国将独力在法国登陆,英国人就在旁边当看客好了,没你,我们也能打败德国。
这下,丘吉尔傻眼了,只得同意了在法国登陆,随后就是诺曼底。
楼主:张海祥  时间:2021-03-30 19:23:30
1942年初,大英帝国的总兵力是680万人,驻扎在本土的有369万人。
拥有如此巨大兵力的大英帝国,居然跟隆美尔的二个师在北非打了足足二年,直到1943年初才消灭隆美尔。
这是一个奇迹,但是这个奇迹不是隆美尔创造的,而是丘吉尔创造的,为了减少伤亡,大英帝国什么脸面都不要。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