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

字数:5089访问原帖 评论数: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4-10 04:51:38 更新时间:2021-04-16 05:41:28

楼主:天外天飞仙来客  时间:2021-04-09 20:51:38
无论是哪个时候的佛,都是叫人觉悟,引人向善,我们的这个世界是幻是空,我们这个世间的幻灭,其实是众生自己造成的,众生的情,欲,导致生出了这诸多幻尘,不明!

众生的起起灭灭,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浮尘飘泊,比于朝露,又如蜉蝣。众生其实存在的就是意念,意识!意识没了,消亡了,也就不在了!然后又入轮回!业力轮转,不息,就有了我们的世界!众生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业力,迷了,执着,众生生了欲念,有了执着心,分别心,好胜心,就有了争斗,矛盾,乃生下流,污浊,邪恶,阴毒,本心本源本如清渠之水,如能找回本心,则能洗净污浊,还本来面貌!过去众生,现在众生,都是未来佛,成佛时间是早晚问题!

众生执迷不悟,不觉,不知悔改,众生为了什么呢?原因很可笑,为了外在的东西,真正的东西,却不向内心去求,真是愚不可及!傻不可奈!愚痴,悲催,哀哉!

又有众生业力所及,诸恶轮转,善迷恶生,三途恶苦,众生迷于智计,诡诈,以己心猜度他人之心,而不用真心感化之,度厄之,愚迷不及。造下了业,就会牵引流转其它业,追悔莫及!

佛乃觉者,度众生于苦海,众生不知,迷而不觉,疑而不信,百千劫中,业竟流转,六道轮回,无有出期,苦矣!

凡人皆以欲牵动,随业流转,善心泯末,皆以幻福为福,以幻痛为痛,失去本心,这才是最可悲的!

就像做梦一样,世间乃一个大梦场,如果有一天,梦醒了,众生就知道有多幻灭!业海无常,佛能醒,众生也一样能醒!这是佛存在于世间的意义!

事物的衰亡皆有其理!但不应该迫害!而应该珍爱,呵护!世间是一个大业场!业尘不破,众生迷,业尘一破,众生就知道了。

这个世间是幻相!如果我们不能知道,就会一直迷下去,很多人沉迷于欲海,无法自拔,现在的文明,已经让人心迷惑,混乱,逐渐失去人性。应当破我执,转阿赖耶识为大般若智,了生死,脱轮回。世间幻相,众生沉迷其中,如溺水者,不得所救,悲哉!不修行自己,修心,性命双修,怎么能离苦海!释迦牟尼佛在日,能度的都已得度,还未得度的,也已种下了被度的因缘。本来我们这个时期的众生,是闻不到佛法的,释迦牟尼佛兴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布施乃至血肉,骨髓,目的就是在弥勒佛之前成佛,使我们这个时期的世间能闻到佛法,佛法是明灯,使我们不至于在黑暗中迷路!人,关键是要做好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佛法不仅是修来世,更是修今生,今生都做不好,况谈来世!让每一个人都活的有尊严,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能够做到。人不应该重物质和享受,而应注重精神和文明!道德!很多人知道金钱能满足物质欲望,把人局限住了,人的天性,天赋,才能,灵性得不到发展!就像用胶粘住了,陷入泥潭,动弹不得!

几千年,转瞬间!跟宇宙的洪荒相比,几千年又算得了什么呢?人类文明也就几十代到百代,我们看的见祖先的路吗?祖先流传下来的东西,我们还剩多少,我们还记得多少!很多人想留存给后代物质遗产,留存的是钱,资产,其它物质方面的一些东西,忽略了精神文明,没把精神文明留给后人!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

世间,人应该早点开悟,向善,不作恶,善能越修越好,恶则越作越深,现在看似善人没有得到善报,恶人没有得到恶报,其实时候一到,尽报!因为恶人在消耗福报,善人在积累福报,善人的福报未显,恶人的罪报也未显,时候一到,尽显!这是善人自己修的,恶人自己造成的!所以要好好修行,多做善事,广植福田!现在不重视道德,重视利益,其实应该轻视利益,重视道德!荣华富贵,过眼云烟!一抔黄土,随风消散!子孙后代也化在尘土中,如堕入三恶道,畜生道也会有子孙,害了自己,也害了子孙!呜呼!

众生不悟,后悔来不及!如众生早悟,早脱苦海!则是一件幸事!

得大自在,大逍遥,比追寻尘世无用的东西好!很多人悟不到这一点,愚顽不明,这也是一代代灌输下来的,如果不是人无知,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话,也不会这样。

人们追逐外在的东西,却不知道向内求自己!这样,失去了先天的东西,舍本逐末,人类的首要任务是破除贪,嗔,痴,疑,我慢,这个影响是很大的,普通人根本避不过,没有良好的心性,是无法发现这些无明的!这些无明一点意义都没有,耗损的是人的心灵,使人变假,变伪,丧失了原来的本性,找不到来时的路。人受后天环境影响,却难以察觉和改变,这是人的问题,个体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人长大,德性却越来越小了,都被利益所牵,所制,万般一个利字!这也是导致人走向毁灭的原因,要想改变,就得抛弃物质,重视精神。将身心超出世间爱欲生死的束缚范围,才能解脱!身心要收摄才能回一,不然散漫其外,身死道消,专注的精神力量,舍有念受乐,难得殊胜微妙法,佛已经教给了世人,如来,如来时的样子,如来时之路,无穷智能宝藏!没有开启,原来在自身!开导,示范其他众生,灭除一切众生惑业尘焰!佛是希望众生能出苦海,众生偏不听,导致犯下恶业,颠倒流离!痛苦加身,超脱,人其实好傻,外表是自我主义者,内心是自我主义者的反面!不敢表现真正的自我,追求真正的自我,同流合污,合于流俗,污浊!人应该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看佛菩萨座下的宝莲花,蕴含着这样一种道理!业力轮转,最终都会回到身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首先要向善,别让固有心念把自己锁死,再就是弃恶,还要不起嗔心,不杀生,不淫妄,欲望牵引着人性,这是凡人,如果生道心,只看仁义,道德,正义,以德报怨,用爱,善良,道德填满世间的话,那修行起来会容易很多!
修心,把心清净了,回心转意,向善除恶,才能断业根!斩断轮回的根本!
佛说六度万行,众生所作恶业,多如恒河沙,神通本来是具足的,后天迷了,迷心乱意,真珠惹尘,蒙尘日久,所以忘了,这是累生累世的业力所致!人总是执着的按自己的观点行事,却不知放弃执着,用原本状态去干,原始的,因为人自己有分析能力,能判断。用脑海里的执念,容易出偏差,一错千错,佛平等的慈爱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众生,都应该被度,有些已度,有些待度,人真正的觉醒,灵性之门才会打开,才会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迷茫无知,眼下众生要做的最关键的是超脱死亡的恐惧而不畏死亡,回心向善,摆脱轮回的束缚,悟,一个悟字道不尽,众生悟,人间变成天堂,众生堕落沉迷,人间即将变成地狱,业火即将烧遍每一寸地方,人类世界能否扬升的真正关键在于心能否改变,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

觉行圆满,圆满非指度众生的数量,而是由心性上讲的。我们心性有三种烦恼,一为见思烦恼,自觉者见思烦恼断了,二为尘沙,觉他者能兼断尘沙,自行化他。还有根本无明,把见思尘沙无明断尽,又断根本无明即圆满成佛。
佛者,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理智、情感、能力都能达到最圆满境地。

修行对涅槃不能有执着,包括堕在轮回和堕在涅槃,要不堕两边,既不堕轮回,也不堕涅槃,否则还是一种执着,执着就无明,无明则业果生,百业现,百业报!度尽,报尽,因果尽。

现代人类要出苦海,首先要摆脱喜厌心,对钱财和财物的观念,对生死的执着,钱能满足一些欲望,能买到东西,人们把它当作能让人生存和生活的资粮,那真正的资粮不现了,忘却了,那是极其可悲和可怕的!人们原有的东西失去了,这比没钱更可怕,因为丧失的是心,是永恒的生命的追求,人们还缺少对灵性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道德的追求,对思想境界的追求,对道德水准的追求,人们很少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更不懂得为了道德而舍去对利益的追求,道德比利益重要,善良比利益重要,爱比利益重要,如果爱不能够广遍人间,那要利益有什么用!挖空心思为了利益,最后一场空!好傻,可悲!
众生乃在迷梦中,不知觉醒,身是梦中人,死时忘却梦中事,凡尘,大梦一场!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生存又有什么意义?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圣人善救人,无弃人,唯人自弃。世间一切相,不惑人,唯人自惑。财色名利不迷人,唯人自迷。一朝顿悟,一切皆无,无也休。
众生迷的太久了,不懂怎么觉悟,醒悟,欠的债太多了,业报都还不尽!

阿赖耶识(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译ālaya-vijñ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因其内涵深广,佛四十九年说法从不同面向演说和历朝各代翻译版本等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称为如来藏、本际、涅槃、一切种子识、异熟识、依照各名称的内涵,所指称皆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

人间有情具足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和意根(又名末那)合称前七识或七转识,第八识是阿赖耶(又名如来藏、真如等)识。

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的执着性功能送交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之业种,由第七识不断地攀缘,配合外境六尘而不断起意造作新业,同时不断收集新业种,如是循环不已。

阿赖耶识心乃是万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着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体故,出世间无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

阿赖耶识心体虽然常住不坏、性如金刚,体恒常住而自性恒不变易,永远显示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性,然心体中却含藏着无始以来七识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所熏习之邪见与无明种子,令诸业种、无明……种子等流注不断。由含藏如是善恶业种、无明种子等故,致令有情轮回生死,六趣受生、流转无尽。由于第八识心体有如是分段生死之业种等等流注不断,由有七识心王及诸种子流注不断,由是缘故施设第八识心体名为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却是佛法的根本识,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和它的阿赖耶性,众生也无法成佛。如果七识心王(七转识)没有和阿赖耶识在一起──没有阿赖耶识的现行识来配合运作──就不可能成就熏习的功德,就没有所熏的心体存在,一切善业、恶业、无记业的种子将会随熏随失,也就不可能有各人异于他人的七识心王的习性出现来运行;而且婴儿熏习言语、动作等无记业也不可能成功,将会永远保持刚出生时的愚痴无智,将会永远保持在婴儿状态而不能作任何事,因为没有一个持种受熏的阿赖耶识故,而七识心王都不能执持任何种子故,如是正理已经略述于拙着《真实如来藏》中。

所以必定要有另一个阿赖耶识心体,与七转识同时同处地存在,而且继续不间断地配合七转识而现行运作,才能使熏习结果所产生的种子保存不灭。而且,正当七识心王现行的时候,他如果想要能够运作的话,还得要有第八阿赖耶识心体的现行识来配合运作。

虽然从重立名为阿赖耶识,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却是佛法中最要的根本识,不了别六尘,唯识中形容其“恒而不审”,又具备如来藏的大种性自性等七种不可思议功德,是万法生起的根本。

如来藏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亦即禅宗参禅证悟的标的。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而演述。他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开如来藏。若否定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若无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

如来藏是有情的第八识,而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识。人间有情八识具足,除残疾人士。八识可分成三类,谓:眼识丶耳识丶鼻识丶舌识丶身识丶意(即意识),又称前六识,借助浮尘根和胜义根各自了别色丶声丶香丶味丶触丶法尘;第七识意根,是无色根,是心,非有色根,即是二乘法中所说的意根丶意处丶意,亦是大乘法中所说之末那识心体、意根;第八识如来藏,是前七识的具有依,是世间万法的根本,记录众生的心行和业种,执持色身。众生意根末那识与如来藏如影相随,流转生死。

前六识于“五无心位”——眠熟无梦、闷绝、正死位、灭尽定和无想定中即灭,第七识入涅槃时可灭,唯独第八识如来藏,不生不灭,不以修得,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丶不垢不净丶不增不减;佛说众生皆有佛性,即指如来藏;亦即禅宗参禅之一念慧相应证悟的标的(真假禅和)。证悟如来藏者乃无境界法丶无入出法,乃无所得法 ,证悟如来藏后,入菩萨七住位,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然而如来藏心体虽不可灭,心体中含有诸异熟及等流种子流注变易,随众生果报,以如来藏之功德产生有情各自该有的果报身。如果把如来藏否定了,还有哪个心执持业种?因为没有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等于是在否定因果律的,可是因果律明明是在法界中存在的。

若否定如来藏而说缘起性空,则一切皆空,拨无因果,众生当无法成佛。因为法界中只有第八识才是业果报系统,以外没有任何一法可以持种……也没有任何一法可以像它具足中道性、实相性、真如性、涅槃性、本来性、圆成实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