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语论》 卫灵公第十五

字数:9478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4-18 19:15:44 更新时间:2021-04-19 03:15:14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4-18 11:15:44
《论语之语论》

卫灵公第十五

15.1
卫灵公问阵於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意译】卫灵公询问军旅战阵的排列方法,孔子回答说:“俎豆礼器的使用方法,我曾经听到过一些;军旅战阵的排列方法,我没有学习过。”第二天便离开了卫国都城。
【语论】在孔子看来,礼仪是安定社会、治理国家的根本,军旅战阵乃是末节。卫灵公作为一国君主,昏庸无道,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使国家处于危险的境地,当此危急时刻,不思忖用礼仪匡正社会,反而想探究军旅杀伐之事,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本末倒置,灾祸之源也。故而,孔子以“未学”来婉拒。

从本篇开始以后的三个篇目,列举了当时政界的“风云人物”:卫灵公、季氏和阳货,来代表统治者的三个阶层:诸侯、大夫和士。
西周以及春秋时代,各国诸侯是地方政权的最高统治者。这些诸侯由中央的最高统治者“天子”也就是周王分封,和周王一样,拥有世袭罔替的特权。诸侯国内的卿大夫承上启下,是统治阶级的中坚力量,作为贵族,也拥有世袭罔替的特权。士则是准统治者,世禄而不世官,如果得到任用,就成为了统治者中的一员。
卫灵公是卫国的最高统治者,负有领导卿大夫等下级官僚,管理被统治者也就是民众的权利和义务。那么,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即“官”和“民”,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呢?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这里所讲的“君子”,指的就是作为“官”的统治阶级;这里所讲的“野人”,指的则是作为“民”的被统治阶级。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官”,负有管理“民”的责任;“民”,承担养活“官”的义务。意思深究一层:“官”既然要靠“民”来养活,那么,“民”就是“官”的“衣食父母”。
相对于“官”,“民”的数量实在是太多太过庞大了,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他们又是国家财富的生产者,如果政局恶化到“民不聊生”的地步,那么,“官”的末日也就到了。因此,夏代初期,大禹王的子孙们就已经总结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千古名言。
既然国家的根本是民众,官吏只是末节,那么,“官”的职责就不仅仅是管理民众,其更重大的职能则应该是为民众服务;可事实却往往与此相反,某些统治者大权在握,便私欲膨胀,只想“管理”而不想“服务”,置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统治者的“公正”或者“偏私”,产生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体----民主与专制。
简而言之:当统治阵营的“官”出自“民间”为民服务时,就是“民主社会”;反之,当统治阵营的“官”世袭垄断只图私利时,就是“专制社会”。另外,还有一种社会介于两者之间,那就是所谓的“半民主半专制社会”。
从这一理念出发,中国历史上“选贤与能”的尧舜时期,属于最早的“民主社会”,虽然这种“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如昙花一现般仅仅存在了一百多年,但其万丈光辉却永远照耀着史册、铭刻于人心;之后,夏商周三代贵族世袭罔替,实行政治垄断,“历史倒退”,又回到了“家天下”的“专制社会”,但“刑仁讲让”的三代之初,仍然秉承尧舜治天下的某些理念,也达到了比较不错的“小康”水平。
秦朝统一后,专制达到了顶峰,以致官逼民反,十几年便即灭亡。
汉朝建立,吸取秦朝“其兴也勃、其亡也速”的教训,开始与民休养生息;及至武帝,终于认识到只有孔孟思想才是符合“天理人伦”的大道义,故而开始“独尊儒术”,以此来平衡“官”与“民”的不和谐关系。其后两千余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虽然不乏波折,但基本趋于稳定,那就是遵从“以民为本”的孔孟之道。
指导思想确定了,行政权力也自然而然的向下转移,有了“与民共享”的趋势。“贵族世袭”仍旧保留,但除去嫡正一脉,其余均是“有爵无权”;选官制度则从“察举制”发展到“科举制”,平民百姓逐渐拥有了或多或少、为官参政的权利。“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成为官方和民间的“共识”。虽然这种共识间或被某些别有用心的统治者所玩弄,表现为“阳儒阴法”或者“儒表法里”,但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彻底否定“天下为公”理念的野心家,毕竟还是少数。“半民主”,与完全不合理的世袭制度相比,着实前进了一大步。
孔子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也就是说:为政治国,要么广施“仁政”、要么强推“暴行”,两者之间,没有中间地带可以栖居,是不容苟且的。以此高标准衡量,所谓的“半民主半专制”,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硬归其类,便也是“专制”无疑了。
由是观之,中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实在是太过长久了。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意译】在陈国边境没有了粮食,随从的人病的站不起身,没法再走了。子路恼怒的去见孔子,质问道:“品德高尚的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品德高尚的君子,能够坚守贫困的生活;品德低下的小人,穷困时就放任自流了。”
【语论】君子穷困,不坠青云之志;小人穷困,则无所不为了。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意译】孔子说:“端木赐呀,你认为我是广泛学习并且能够牢牢记住各种知识的人吗?”端木赐回答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理念、贯穿起了所有的事情。”
【语论】学海无涯而人力有限,如果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那么就难免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子贡聪慧过人,学习广泛,记忆广博,并认为孔子也是因此而成为圣人的,这样不但没有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且容易误入歧途,所以孔子用“一以贯之”来纠正他的偏失。
孔子曾经两次表示自己“一以贯之”:《里仁第四》第15章对曾参,这次对子贡。曾参把孔子的“一以贯之”解释为“从忠到恕”,应该是正确的。子贡想必也是心知肚明,只是一时疏忽而遗忘了,不然,他一定会继续向下请问的。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意译】孔子说:“仲由呀!知道美德有益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语论】常人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的修为。

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意译】孔子说:“什么也不做、就能把天下治理好的,恐怕只有舜帝了?他做了什么呢?不过是保持自身的恭敬、端正的朝南坐着听取政事罢了。”
【语论】尧帝以“天下为公”的理念,使社会大治、百官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舜帝继承尧帝所创立的兴盛局面,只要保持自身的端正恭敬,做好表率,就能够使太平盛世延续下去。

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意译】子张请问在社会上畅行无阻的方法,孔子说:“言语忠诚信实、行为敦厚敬重,即使到了南蛮北狄那样文化落后的部落,也能畅行无阻;言语不忠诚信实、行为不敦厚敬重,即使在家乡和临近的村镇,能行得通吗?闲暇站立时,如果这些话悬挂在你的面前;坐在车中时,如果这些话在车子的衡木上跳跃闪动,那么,你就可以在社会上畅行无阻了。”子张把这几句话书写在自己的绅带之上。
【语论】念念不忘忠信笃敬,并付诸于行动,就能够畅行天下,诚哉斯言!此语仅寥寥数字,简单之至,然而做起来却是很难很难,需要具备相当的修为和毅力。学者勉之!

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意译】孔子说:“正直啊!卫国大夫史鱼。国家政治清平时,言语象箭一样正直;国家腐败黑暗时,言语仍然象箭一样正直。君子啊!遽伯玉。国家政治清平时,就出仕为官;国家腐败黑暗时,则能象卷席一样、把才智收藏于胸中。”
【语论】史鱼正直,以至于不顾个人安危,是忠于职守,也是一种美德,但在孔子看来,他不是一个完美的君子。
生命之重,不言而喻!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捐躯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能不能捐躯,要看符不符合大的道义、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一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当你改变不了事物的时候,那就只有改变自己。象蘧伯玉那样,不得已时“卷而怀之”,待机而动,才是一个完美的君子。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意译】孔子说:“应该和他说话却没有和他说话,就丧失了和他交往的机会;不应该和他说话却和他说了话,则是浪费言语。聪明人既不放过和人交往的机会,也不轻易浪费言语。”
【语论】遇到贤者,当然要请教学习,否则,就失去了一次上进的机会;遇到不肖者,避之唯恐不及,和他交谈,不是自降身份吗?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意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善之人,不会为了求得生存而损害仁德,只有舍弃身躯来成就仁德。”
【语论】生命重要,但大的道义更为重要。如果生命之重,超不过道义之重,那么,就应该毅然舍弃生命,否则,虽生不安、生不如死,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比身体和生命更加重要的“仁”和“义”究竟是什么呢?简言之:“仁”就是爱护他人,“义”就是遵循公理。
“仁”和“义”是所有美德的核心,也是孔孟儒学的核心,是无数仁人志士所共同追求的崇高目标。如果大多数人都能象仁人志士那样把“爱护他人、遵循公理”上升到不惜舍弃自己生命的高度,那么离实现天下为公的大道也就不远了。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意译】子贡请问修养仁德的方法?孔子说:“工匠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工具磨锋利。居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那里有贤能的大夫,并结交有仁德的士人。”
【语论】想要追求仁德,必须先修养好自身。这就象工匠做工之前,要先把工具磨好一样。对于外交才能卓越、频繁来往各国的子贡来说,具体的办法就是:积极的向各国德高望重、才能卓越的人学习,不要错过任何有益的机会。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意译】颜渊请问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说:“施行夏朝的历法,乘坐商朝的车子,穿戴周朝的服冕。音乐要用舜的《韶》,以及周武王的《武》。禁绝郑国的乐声,远离谄媚的小人。郑国的乐声使人沉迷,谄媚小人是走向灭亡的祸根。”
【语论】夏朝的历法符合农耕规律,商朝的车子既朴素又坚固,周朝的礼服完备而又恰当。三个朝代的各种制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什么合适就用什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选用时,也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则应当亲近高雅、远离坏事与坏人。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意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思虑 ,必定会有切近的忧患。”
【语论】眼光长远,思虑周全,才会避免错误的发生。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意译】孔子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见过喜欢美德象喜欢美色一样的人呀。”
【语论】美色浮于表面,举目便能看到,容易使人产生爱意;美德含蓄内敛,不达其力、不逢其时,则不能显现出来。世人喜欢美色总是比喜欢美德要多要重,孔子叹之,以警弟子与世人。

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意译】孔子说:“臧文仲难道是窃取职位的人吗?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才,却拒绝与他同朝为官。”
【语论】统治者如果不知道有贤才,是没有知人之明;知道有贤才而不举荐任用,则是埋没压制贤才。没有知人之明,其过尚小;知而不用,罪过则大。
窃位者心中只有一己之私,哪里会顾及民众利益、国家安危?更无视罪过之大之小。“可以犯罪,但决不能犯错!”就是他们所信守的人生格言。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意译】孔子说:“责备自己多一些而责备别人少一些,就会远离怨恨。”
【语论】对自己要求严格,自己就会减少错误,从而逐渐进步;对别人宽容大度,别人心怀感激,自然不会怨恨于我。两者互为表里,怨恨就远离了自身。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意译】孔子说:“不知道说‘这样做有什么后果,这样做有什么后果’的人,我也不知道他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语论】不知道“临事而惧”,则不能预防即将到来的祸患。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意译】孔子说:“一群人在一起一整天,谈论的话题无关正义,只是一味的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这样,很难有出息啊!”
【语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要和喜欢投机取巧、行险侥幸的人为伍,否则,难以上进事小,贻误终身则事大矣。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意译】孔子说:“一个君子,应该坚守正义的品质,行为符合礼仪、言语讲求谦逊,信实的完善自身。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啊!”
【语论】心中存正义、言行谦逊有礼,才能踏踏实实的修养好自身。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意译】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语论】别人不了解自己,于己无损;自己没有才能,何以安身立命?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意译】孔子说:“君子最害怕的是:到了临终之时,还没有值得称道的好名声。”
【语论】品德高尚的人,学习是为了修养自身,并不希求别人的赞颂,但他学习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服务社会、造福民众。如果终其一生,都没有被人称道,那说明真的是缺乏嘉言善行,而对民众社会毫无贡献,这,能不遗憾吗?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译】孔子说:“君子苛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
【语论】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找出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改进,自己就会不断进步;严格要求别人,只看到别人的不足而忽略自身的缺点,心中始终存在优越感,自己就会日渐退步。

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意译】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矜持而不与人争斗,合群而不与少数人相勾结。”
【语论】君子心境平和,无乖戾之气,所以不会轻易和人发生争斗;君子又能秉持公心,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故而不屑于结党营私。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意译】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别人一句话说的好,就称赞他是一个好人;也不会因为他是一个坏人,就否定他说过的所有言语。”
【语论】能够说出至理名言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好人,坏人同样可以说出很有道理的话语。看一个人不能过于绝对化,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因全废偏,要多方位、全面的加以观察。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意译】子贡请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人终身奉行?”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语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够亲睦朋友,进而团结大众。如果“四海之内皆兄弟”,则何所不能?何事不成?

15.25
子曰:“吾之於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意译】孔子说:“我对于别人,毁损了谁?又赞誉了谁?如果真有赞誉的话,那也是因为他拥有显著的功德。这些从民众中脱颖而出的人,是夏商周三代之所以沿着正确道路不断前行的动力呀。”
【语论】扬善惩恶,社会才能进步。然而孔子对于他人,总体来说,是赞颂的多、批评的少。赞誉的,都是为社会和民众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批评的,则大多是背叛二帝三王治世精神的当权者。毁和誉的目的,无非是希望那些陷于邪恶的人及时悬崖勒马,改过迁善。

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意译】孔子说:“我曾经见过存疑不录的史书,也见过把马借给别人使用的好事,现在,这些美德都丧失了吗?”
【语论】史籍崇尚真实的记录,有些不是十分确定的人和事,认真的史学家在记录时会留下空白,暂不刻写,故而成为“史之阙文”。
新买的马野性未泯,调良后方能更好的为人服务。借给他人使用,就是很好的调良方法之一。然而马匹价格昂贵,现今的人心怀怜惜,即使放弃调良机会,也不借与他人。这种惜马如金的行为,既不利于他人,也不利于自己。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意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的耻辱不能忍受,就会扰乱大的谋略。”
【语论】用“巧言”蒙人骗世,混淆是非,目的无非是想让别人丧失判断能力,难辨真假,从而为自己谋利,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道德和良知;谋大事者必须忍辱负重,不可计较小的利害,否则就难以完成伟大的使命。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意译】孔子说:“众人厌恶的人或事,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考察;众人喜欢的人或事,一定也要进行深入的考察。”
【语论】“众”是相对而言的,它的范围可小可大。人民大众是“最大的众”,为政治国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但一些小团体、一些“小的众”,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所以他们的好恶,也必须详加考察。
众人的好恶,应当特别重视。深入考察,确定这种好恶是不是出于小团体的私意。如果是私意,则不能苟同;如果排除了私意,则可以成为自己的借鉴和警示。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意译】孔子说:“人,能够弘扬道义;而不是假借道义,来弘大自身。”
【语论】弘扬道义,使之宽广博大,让更多的人感受恩惠,此乃公心;利用道义为自己沽名钓誉,则是私意,非君子之行也。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意译】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去改正,就成为真正的过错了。”
【语论】每个人都难免犯错。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过而能改,就能逐渐避免犯错;过而不改,则越错越多,终至积重难返。不同的态度,决定着不同的人生。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意译】孔子说:“我曾经一整天不吃饭、一整夜不睡觉,全部用来思考,但却没有获得任何收益。还不如直接学习,进步的快。”
【语论】不学习,只是一味的思考,是不会有所长进的。因为一个人的学识毕竟有限,而广阔的自然和社会,则蕴含着浩瀚无边的知识和智慧。
每个人都不是天才,没有基础的凭空思考,是不会获得收益取得进步的。人们的思想,无不都是发端于对客观世界的学习和认识,并伴随着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加深,而不断完善。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意译】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追寻道义而不谋求食物。耕田种地,不能保证没有挨饿的时候;努力学习,却可以达到获取俸禄的水准。品德高尚的君子,以道义没有得到弘扬为忧虑,而不忧虑贫困的生活。”
【语论】君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道义而不是谋取财富。但当自身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成为有用之材、为世所用时,食物和俸禄就会随之而来。如果起先就以食物俸禄为念,那无论如何也不会修养好自身,食物和俸禄更是无从谈起。食物和俸禄,充其量只是学习谋道的“副产品”。

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意译】孔子说:“智慧达到了一定高度,却不能借助仁爱保持拥有它,即使达到了,也一定会失去;智慧达到了一定高度,又能用仁爱保持拥有它,如果不能庄重的接人待物,就不会获得民众的尊敬;智慧达到了一定高度,又能用仁爱保持拥有它,并且做到了庄重的接人待物,但在使唤民众时却不符合礼节,那么,也不是十分的完善。”
【语论】智力很高,如果不能排除私念,则骄意渐起,骄则必失。智力很高,又能做到仁而无私,但在接人待物时没有庄重之态,也是不行的。智力、仁善、庄重都有了,还要符合于礼仪。
智、仁、庄、礼,是一个从内到外、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的完整过程。身为高于“民”的“官”或者“准官”,必须面面俱到。这不是孔子对统治者的“苛求”,而是身为统治者或准统治者所必须具备的修养。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意译】孔子说:“君子,小的事情也许做不好,但却可以承受大的使命;小人,不能承担大的使命,但有些小事却能够做的很好。”
【语论】君子关注的是重大的问题,但在小的方面往往容易忽略,所以,不可以在小的事情上考察他的能力。小人虽然担负不起大的使命,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一些小的事情,往往做的很好。选人任事,要择其所长,量才录用。

15.35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意译】孔子说:“民众对于仁的需求,超过了对于水和火的需求。水和火,我见过陷入其中而死去的人,但从来没有见过追求仁爱而死亡的人。”
【语论】水和火,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日不可或缺;仁爱呢?民众对它的渴盼,远远超过了水和火。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给与民众并引导民众融入其中呢?这难道不是“为民父母”的统治者的严重失职吗?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意译】孔子说:“遇到仁善的事情马上就做,即使老师在侧也不要谦让。”
【语论】把行仁为善,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见到就做,不必左顾右盼。

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意译】孔子说:“君子遵行大的理念,而不坚守小的信义。”
【语论】“天不变,道也不变”。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天理人伦这些大的理念是不会改变的。但一些小的事情,会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地发生变化。时过境迁,以前的承诺的善事,今天也许已经不合时宜,如果继续坚持,可能会适得其反。不辨时宜的信守诺言,是不可取的。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意译】孔子说:“侍奉君主,首先要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而把俸禄待遇这些事放在后面。”
【语论】从政为官,必须秉持服务家国社会的“公心”,所以敬业尽职是第一位的;如果把求禄获利的“私心”放在前面,则违背了为国利民的初衷和本意。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意译】孔子说:“只专注于教书育人,而不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语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和本份。学生的地位资质参差不齐,身为老师,不应该加以挑选,只收那些资质好地位高的学生,而应该一视同仁。如果老师教得好,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够造就成有用之才。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意译】孔子说:“目标道路不同的人,不相互商议谋划。”
【语论】走的路不同,想法就不同,境遇也不同。背道而驰的人相互商议谋划,不会有任何结果,是毫无意义的。

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意译】孔子说:“言辞,能够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
【语论】滥用华丽辞藻,也是对听觉的一种污染。

15.4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意译】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面时,孔子说:“有台阶。”到了坐席前面,孔子说:“坐席到了。”大家都坐好后,孔子给他介绍说:“某某人坐在这里,某某人坐在那里。”乐师冕走后,子张问:“这是同乐师谈话应当遵循的礼节吗?”孔子说:“是的。这是从古代就形成的帮助乐师的方法。”
【语论】乐师双目失明,不辨路径,协助他上台入坐,理所当然。坐下后,又向他介绍在坐的每一个人,让他充分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以便做出合适的应对,则是“忠恕”之道的具体运用。
仁者“不遗孤寡、不轻无告”,即使面对残疾人,也要礼仪周全,不可疏忽,更不可侮慢。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