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羞忍辱与忠义大节(转载)

字数:3672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4-27 01:59:35 更新时间:2021-04-30 23:08:18

楼主:半禅风  时间:2021-04-26 17:59:35


1



人生有顺逆,命运有起伏。人生不会总是顺顺利利,平平坦坦。有顺有逆才叫人生,有起有落才叫生活。

磨难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一个人道德修为、人格节操的彰显,往往不是在其功成名就,坐享荣华的时候,而是在最窘迫、最穷困、最无助的时候。

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为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及儒家学说,带领弟子数十人周游列国。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途中,受到陈国、蔡国大夫的围困,孔子没法前进,断粮七日,随行弟子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泰然处之,“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闹情绪,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开导弟子们说:“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并作《猗兰操》,以兰自喻:“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

君子学识再渊博,谋略再广远,也有遇到时运不济的时候,目光短浅的人,会因为眼前的挫折而灰心丧气;而胸怀大志的人,却能修道立德,砥砺节操,穷且益坚,在逆境中完成生命的完美蜕变。

自古成功多磨难。磨难是一种难得的财富,历史上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的圣贤、英雄,正是经受住了磨难的考验,在面对苦难时,包羞忍辱,卧薪尝胆,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最终走向人生的辉煌。

2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理想和志向,不是与生俱来的人间净土,那是要靠奋斗和拼搏,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中探索得来的世外桃源。

没有任何一种成功,可以一蹴而就,越是轻松得到的胜利,越不长久。

逆境如同舟楫,它是越过大海,驶向成功彼岸的主要交通工具。奋斗者于惊涛骇浪中,懂得了忍耐,懂得了承受,懂得了坚强,才能挺拔起精神,完成一次次对自我的超越。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对被中华民族奉为“忠义”化身的武圣关公来说,那一年的人生遭际,恰与文圣孔子厄于陈蔡相类。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那一年,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衣带诏事发,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以及董承的女儿董贵人皆为曹操所杀。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逃奔袁绍,刘备的妻子被俘,关公被困土山,张辽劝降,关公本想战死沙场,但念及刘备托妻寄子之重,自己身死是小,刘备的家眷,必然会遭受曹军凌辱。

为保全两位嫂嫂的生命安全和清白,关公只能舍弃个人名节,屈身受辱,被曹操擒入曹营。

关公在随曹操回许昌途中,于驿馆歇息时,曹操想要乱关公与刘备的君臣之礼,故意安排关公与二嫂共住一个房间,关公就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进入曹营后,曹操赐关公一处宅子,关公为了避嫌,将一宅分为两院,两位皇嫂居内院,自己住外院,晨夕问安,夜读春秋,秉烛达旦。曹营的人无不敬佩万分,传为美谈,于无行中堵住了流言蜚语、悠悠之口。

曹操为笼络关公,上马金下马银,又送绫锦及金银器皿,关公都送与二嫂收贮。曹操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公尽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曹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赠给关公一领异锦战袍,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

关公在曹营期间,逆来顺受,忍辱负重,没有因自身的窘迫境遇而鲁莽顶撞,也没有因自身的正直性格而故意拂逆曹操美意,这样,既保护了二嫂安危,又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曹操觉察关公无久留之意,派张辽询问其心意,关公直言:“吾固知曹公待吾甚厚。奈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此。要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去耳。”

白马之战,关公匹马入阵,斩了颜良首级,报了曹操恩情,完成了当日允诺。得知刘备下落后,即挂印封金,作书辞曹,带着两位皇嫂,追随刘备而去。

关公进曹营的这段时间,是关公最感屈辱,人生最为低谷的时刻,但关公始终保持忠义节操,包羞忍辱,完美实践了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风范,成为中华民族无不敬仰、尊崇、膜拜的忠义典范、道德标尺。

3



忍,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质的思维方式。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字头上一把刀,忍,意味着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对抗和挣扎;忍,彰显着精神世界的坚毅和强大。

一个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常人所不能成之事,达常人所不能达之路。

重耳流亡十九年,忍苦受辱,终成春秋五霸之一;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打败吴国,报了会稽之耻;韩信能忍胯下之辱,终于登坛拜将;苏武牧羊十九年,持节不屈,成为后世爱国忠贞的气节楷模。

忍,是一种处世哲学;忍,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忍是一种生存方式,忍与不忍,要以义为决断标准。面对欺凌,不敢反击的忍,是一种懦弱;面对不义,不敢挺身而出的忍,是一种冷漠;只有面对公义或更多人的福祉,而舍身取义的忍,才是真正的忍的智慧。

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意思是,因一时愤怒而忘记自身及其亲人的处境,让他们受到伤害,这不是太糊涂了吗?

《左传》说:“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意思是,连一次羞辱都不愿承受,难道要使自己惭愧一辈子吗?

关公为保全二位嫂嫂的性命及清白,而不得不强自忍耐,折节受辱,被困曹营,这并不影响关公作为一代名将的忠义神勇风范,反而使关公“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形象更加伟岸。

《荀子·儒效》云:“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修。”《吕氏春秋·去私》云:“忍所私以行大义。“

关公身在曹营,心怀故主,最终挂印封金,回归刘备的事迹,在魏晋之时就被视为符合春秋大义精神的典范。

《晋书·载记第二十六》称:“臣子逃归君父,振古通义,故魏武善关羽之奔”。说明关公回归刘备的举动是符合春秋义理的。

东晋十六国时,后燕黄门令、宦官赵思面对慕容德的劝降,就曾引用关公义归刘备的事例,来作为自己不能背叛的理由。

《晋书·慕容德载记》中,赵思曰:“昔关羽见重曹公,犹不忘先主之恩。思虽刑余贱隶,荷国宠灵,犬马有心,而况人乎!乞还就上,以明微节。”

4

东汉时,经学家马融,有感于世上只有《孝经》而无《忠经》,故述仲尼之意,撰《忠经》以补阙。

《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说:“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

关公之所以甘愿折节受辱,是因为对刘备之忠;之所以挂印封金,回归刘备,也是因为对刘备之忠。

北宋县尉郑咸在《元祐重修庙记》中说:“夫爵禄富贵,人之所甚欲也。视万锺犹一芥之轻,比千乘於匹夫之贱者,岂有他哉,忠尽而义胜耳”。

忠,是德之正也。忠的要点在于“一其心”,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忠,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一次,孔子学生子张问孔子,有什么到处都能通行的办法吗?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意思是说:说话做事要忠诚信义,行为举止要恭敬谦逊,即使到了蛮貊之邦,也会畅行无阻;人如果不忠不义,不诚不信,行为又傲慢无礼,即使在自己的家门口,本乡本土也无路可走。

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恕二字也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自《汉书》之后,历代史书中都专门设有《忠义列传》,以此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价值观取向的教科书。

忠义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事的基础。忠义,既不拘于时空,也不限于地域,放之四海而皆准,推之古今而通行。

《忠经》说:“大哉,忠之为道也!施之于迩,则可以保家邦;施之于远,则可以极天地”。意思是,忠义之道,伟岸高大,用在切近处,可以保家卫国;用在远大处,就会化作一股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

5



关公,是中华民族“忠义”的代表和化身,关公对忠义美德的完美践行,也成为后世忠臣良将纷纷效仿、推崇的楷模和样板。

《忠经》说:“惟天鉴人,善恶必应。善莫大于作忠,恶莫大于不忠。忠则福禄至焉,不忠则刑罚加焉。”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人物史记,就是一部用忠义、气节谱写而成的英雄赞歌,让无数中华儿女从中体会到精忠报国、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人生起伏,总会遭遇逆境、困顿,这个时候,更要谨守初心,不忘忠义,面对外部环境的恶劣,依然保持自己内心的那份纯粹,无论事态如何演变,终究都在彰显灵魂的高贵和伟大。

关公是一个非常看重声誉和气节的人,“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是他的经典名言,但是为了营救两位嫂嫂,不惜折节受辱,被困曹营,这正体现了关公对刘备的忠,对桃园结义的义,这是“一其心”,为了忠义,而忘记自身生命、荣辱、名节的大忠大义。

《忠经》说:“邪则不忠,忠则必正”,意思是,一个充满私心邪念、欲壑难填的人,必然会不忠;而一个精忠贯日、忠义无双的人,心思必定是用在正道,为了公义而舍弃私欲。

南宋陆九渊说:“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合乎义理,不能看表象,而要看其发心,观其动机。

如果发心动念,是遵循道义,笃行忠义,必将会受到世人的尊重。

关公在无奈之下的包羞忍辱,负重前行,是为了尽忠尽义;而这份忠义,更能感天动地,与天地同辉,成为中华民族“忠义精神”的象征。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