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平凡生活

字数:26968访问原帖 评论数:101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7-09-14 05:55:13 更新时间:2021-05-31 19:18:09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3 15:46:03
女儿和财迷嘴脸的儿子比起来,简直是视金钱为粪土的诚信君子。女儿小学时常替我们去托儿所接两岁的儿子。儿子那时候就知道敲诈姐姐给他买吃买喝。女儿从小给我们刷碗洗车挣零花钱。初中时我决定额外给她一点。我说:“ 从这个月起每个月给你50刀零花钱。” 这丫头还看着我说:“ 妈妈你忘啦,你前面说的是40刀。” 得,好吧,每个月40刀。即使这40刀她也没拿太久。因为她开始打工,我就把零花钱砍掉啦。不仅如此,几乎每次她打工,都被命令给我带杯奶茶零食什么的。她从不提让我付钱,我也装忘啦。弟弟也间或敲诈她。再加上还要给自己买画笔,画纸什么的。虽然打工不少,却是我们家最穷的。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3 16:03:11
女儿的画。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4 08:40:18
发现周末上线的人不多。可见国内和这儿的差别啦!自从到这儿以后,三多一少。陪孩子的时间多了,和老公打情骂俏的时间多了,自己发呆晒太阳的时候多了。一少嘛? 嘿嘿,钱少了!
今天又要把时光拉回到十年前,说说我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打工。估计很多人对我这穿越式,形散神不散的写法有些头疼。快好了啊,再忍耐一下。话说澳洲暑假,中国的冬天我回国逍遥了两个月。顺便帮忙把老公的陪读签证申请完成。我和老公从结婚基本没分开过,在澳洲的上学期四个月是偷来的个人独处时光,也挺好,反而使我们本来麻木的心重新鲜活起来。对了,忘了说,我以前在国内的频发早搏问题也因呆在澳洲几个月不治而愈。开学时我一个人先返澳洲,老公把国内的小房子卖掉后就到墨尔本与我汇合。我们又开始了一段偷来的二人世界。
很多人说出国以后分手的太多。说说我的看法。我周围的朋友们也有很多经历分分合合。但大多是本来在国内就有各式各样的问题,或本来感情基础就薄弱,而出国成为导火索。而感情本来比较好的,比如一个朋友的老公在国内混得逍遥,实在不想过来,两年多飞来飞去。直到有一天,朋友老公和一帮朋友K歌。在那么喧嚣的环境,他突然觉得很寂寞,很想念老婆孩子。于是毅然辞职出国。在澳洲截然不同的生活,虽然有时也鸡飞狗跳。听说前不久,他在自家后院烧落叶干树枝。邻居趴在围墙上对他叫:“ 你再不把火灭掉,我就报警啦!”
LZ最后一次打工的地方是在正式的养老院。还是19块一小时。LZ每天干3小时,傍晚最忙的时候。加上周末班的补贴,已够LZ和老公的日常生活。一切好像回到了谈恋爱的时候。没有女儿这个老公前世的情人,本小主是绝对的后宫专宠。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4 10:59:40
在吃中秋节时别人送的莲蓉双黄月饼。我一般都是直接把双黄挖出来吃掉,其它太甜扔掉。老公不在家,否则被他骂死。下图是我种的韭菜丰收啦,还有种的栀子花。准备明天开始包韭菜盒子。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5 09:00:17
LZ从天主教大学毕业后,很幸运地在自己实习的地方留了下来。当时医院承认你在中国的工作经验,虽然LZ在中国没当过几年护士。但他们从你在中国注册护士算,所以我直接从最高级别护士做起。严格说这对本地毕业生很不公平,她们大概需要毕业10年才能爬到我的级别。当然现在护士过剩,条件越来越严苛,可能早都不这样算了。
拿到offer, 回国休假了一个月,看看女儿,就开始上班了。这儿的护理体制和中国有很大不同。但我想不是干这一行的,可能不感兴趣,就不多谈了。这儿打针技术的确很差。象LZ这样离开临床多年的人,居然很快就获得了“Vein whisperer"的称号。中文可以翻译为“ 静脉耳语者”。我另外一个医院的中国朋友被称为“Cannula queen", 中文应为“打针皇后”吧。私下以为我的更浪漫,更文艺!我再多说一句关于护理。其实这边护士比中国护士能做的多得多,她们在医院的地位远远高于中国医院里的。她们打针技术差,很大一部分因为这几乎排在所有技能的后端。而中国护士对打针,无菌和铺床等技术的追求几乎到了钻牛角尖的地步。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5 13:19:21
刚被儿子拖去游了两小时的泳。这小子为了超越他国内的小表哥也是拼了。本LZ属于能坐绝不站,能躺绝不坐的那种。脑子还算勤快吧,四肢不勤。估计如果能活个几十万年,就会像科幻片里那种头大大的,四肢短小的怪物。不能想,太恶心。至于我的体重,那是绝对机密,家里没人敢试图猜测一下!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5 13:48:19
突然想谈谈回国的感觉。
自从移民以后,基本每年回去一次,看望父母,亲朋好友。也想让孩子们练练中文,感受中国文化,不想让他们和我们代沟太深。当然享受家乡美食,淘宝上淘淘东西也是一大乐趣。
但实话说近几年回国的感觉却有极大的变化。首先有目共睹,中国科技发展很快,变富变强了。不管是因为房地产,人民币超印或万众创业,我们那些一线城市的朋友变得很富。老公的朋友们大概至少年薪百万。而我当年公司的战友们也大概年薪5,60万的样子。出国游或开会比当年我们国内游还要便利频繁。对我们这些移民,大多也从当年隐隐的艳羡变得很不以为然。
第二个感受是爱国主义教育比10年前我在国内时要抓的紧得多。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比如在幼儿园里,甚至在痴呆老人的养老院里。我小姑子是会计,体制内。居然每个月有任务要发多少个5毛贴。感觉很多人真得很受教,对于我们,以前叫人家爱国华侨,现在叫崇洋媚外!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5 14:23:23
有时我驿动的心发作,也会和老公说要不回国呆两年。老公就会说我出国太久,只记得美好的,把那些不喜欢的忘光了。
而去年回国去参加那个大型的同学聚会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提醒。
聚会很成功,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很多也都赶了回来。从周五傍晚开始至周日傍晚,在一个大概四星或五星酒店里。我和老公傍晚赶到入席。大家都很兴奋,男生们狂喝不已。结果半个多小时,我老公已经开始胡言乱语。他酒量不错的,大概他的胃因为喝惯澳洲红酒,不太适应中国白酒了。夜里住在宾馆里,老公醉到一直在阳台上转悠找厕所,也算是奇观。
周六上午阳光灿烂,大家都算正常。下午无聊,一伙人开始斗地主。老公久不锻炼,短短时间一千多块输光,幸亏身上没有多余的钱。看着其他人老手的样子,大概没少玩。
晚上他们要去K歌,我就回宾馆休息了。结果中间一个人太兴奋,不知如何表达他重见上下铺兄弟的快乐。直接把同宿舍几个人拉到夜总会,每人给包了个小姐。还是老公悄悄给我通风报信,让我发母老虎的雌威,一通电话把他拉走。其他人就不得而知了。
周日又是正常活动加胡吃海喝。
好嘛,短短两日的聚会吃喝嫖赌占全了。
这还不能算偶发。记得我前面提过那个被公司派回中国两年的朋友老公。他是做建材贸易的,更多的诱惑。才回国两个月,就打电话给还在澳洲收拾行装的朋友说:“你再不过来,老公我就顶不住了。”
所以我大概是回不去了。乡下住久了,再也不能适应灯红酒绿,喧嚣繁华。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6 04:31:42
周一,一如既往地不爽!不过站台上很多人等火车,都要上班。我心里稍平衡了些!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6 10:03:13
本来带了几个包子当午餐。后来觉得应该对自己好一些。中间那一张象不象中国的盒饭?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6 14:36:33
一切安顿好以后,我和老公租了个有些破的大house ,大概320刀/周。公公婆婆不远千里把女儿送了过来。
那是一段超开心的日子。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而不是每次机场告别女儿的各种伤心内疚。白天我和女儿到处瞎逛,品尝各种风味的饮品,蛋糕。傍晚全家一起出去散步,议论小区内各种风格的房子,争论争论各自喜欢的类型。
公公婆婆也很开心。他们不象其他老人那样因为语言问题躲在家里。他们很乐意出门乘火车到处逛,然后回来告诉我们,他们喜欢那个区,将来买房子一定要买哪。最夸张的是有一次他们买回来两大块奶酪,非说那是豆腐,至今成为全家的笑柄。
公公婆婆呆了两个多月就回去了。三年后他们重返,画风就变啦。可能没有了第一次的新鲜感。我们买了房子,装了中国卫星电视,又从图书馆给他们借了戏曲,书什么的。可我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没有多少时间陪他们。他们远离其他亲朋好友,觉得寂寞。婆婆想和兄弟姐妹家长里短,公公想跳舞搓麻将。不到半年两老就抱头逃了回去。
父母是移民永远回避不了的问题。但即使在国内,你离开家乡去打拼,性质也是一样的。报刊或鸡汤文很多引用“父母在,不远游。” 不喜欢当初有人这样恶意地断章取义。这句话完整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见古人也不是这样古板的。现今人的平均寿命七十多岁,如果父母在,不远游,岂不是一代又一代都被紧紧地捆牢。当然儿女尽量安排好父母的晚年生活,是应尽的责任。说实话,在家庭关系方面,我更喜欢西方式的相对独立。我和老公很幸运有通情达理的父母,还有可爱无比的弟弟妹妹相助。但见过了周围太多借着爱的名义任意干涉或父母,或子女的选择和生活而产生的悲剧。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6 20:12:56
轻松一刻。
儿子会算简单的加减乘除,但应用题较差。我从图书馆借了些练习题。
第一题:我们的母鸡周六下了27个蛋,周日下了24个。这周末下了多少个蛋?
第二题:甲农民周一给28只羊剪羊毛,周二剪了19只,周三剪了17只。他一共剪了多少只?
第三题:上午29只奶牛被挤了奶,下午又29只。一共多少只奶牛被挤了奶?
.....
拜托,我们都知道澳洲是畜牧业大国,不用应用题都这么有澳洲特色吧?!!!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7 11:14:35
今天的午饭是不是看起来顺眼些。其实我还是想念中国的,比如干锅,龙虾,烧鸡公什么的。有一次带着同一科室的老外去吃正宗川菜,嘻嘻,想象一下......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7 17:07:54
昨晚追剧到12点多,今早6点多起来上班。本来就有些困,天又出奇得春和日暖。想起春困秋乏夏打盹,想起春眠不觉晓,想起懒在床上无所事事......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7 20:37:06
今天说说关于开车的事情。
LZ在中国就学过开车。只是天生对机械的东西没太大兴趣,所以家里所有开车的事情都推给老公。老公心里很不平衡,他培养我开车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他喝多了有个免费代驾。一有时间,就督促我练车,自己又不放心坐在副驾驶唐僧式的唧唧歪歪。平时是他先送女儿,再送我,然后自己去上班。有一天,他一边开车一边埋怨我老不开车,我心里已经极忿然,这厮还没任何感觉。到了幼儿园,这厮送女儿进去。我越想越生气。调头踩油门,从此走上自己开车上班的路。晚上我自豪地开回家,这厮还在说我决定自己开车上班也不事先告诉他,害他出来找了我好久。自己又背着奇重无比的电脑和文件走了2公里去上班云云。看来这厮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情商太低,懒得搭理他。
也不是没遇到过惊险一刻。杨浦大桥上坡起步,熄了3次火,后面堵了一堆车。看见帅哥警察满面怒容地向我冲来,我一激灵,发动成功,开车就跑。开了出去,才突然发现我原来一直在二档,所以上坡起步这么困难。
澳洲地广人稀,没车可不方便。所以安定下来立即买车,给我的。老公已有一辆破车。我对车要求是1.必须是破车(怕自己撞车)。2.必须外形可爱。3. 必须是自动挡。(笑话,右手换档都不利索,到澳洲改左手,还不要我老命)。3000刀搞定。
这儿考驾照是用自己的车。考官是个老外帅哥。没任何悬念通过。怎么说也是个老司机了。只是在回家去庆祝的路上,车居然爆胎了。真心觉得驾照考官不是个安全的活。
靠左驾驶并不难,如果有参照物的话。LZ有一次开出购物中心,左转弯。这么大十字路口空无一车。LZ一时脑筋搭错,直接按中国习惯大转弯。一边转弯,一边想,为什么车道上的箭头都是对着我。转好以后,就远远看着一排车向我驶来。LZ陡然惊醒,情急无奈,一咬红唇,一踩油门,直接飞越中间的草地隔离带,逃窜至对方正确车道。居然后来还镇定自若地绕回来,特地看看有没有摄像头。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8 14:07:35
今天上班时,一个病人是男同性恋,和伴侣一同来的。在诊疗室里对着我和医生哭了半个小时。看着一个大男人这样地哭,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午饭时必须走出医院,点些好吃的,cheer myself up。
医院的一项福利就是你可以放一点工资在一张专门的借记卡里,用来吃饭,这部分钱不用交税。以前我为了少交税,一年大概放6万多人民币在上面。现在管得紧了,只能放1万5,基本上只够我吃吃工作餐,喝喝咖啡,请请儿子吃薯条啦!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8 14:12:56
我昨晚做的蛋挞,还不错吧!嘻嘻,其实皮是现成的,配方超简单,然后扔到烤箱里就得了。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8 15:17:25
一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下班回到家,踢掉高跟鞋,换上宽松的家居服。喝杯冰咖,吃个蛋挞,让儿子捶捶腿,再去院子里视察花花草草。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8 15:19:39


楼主:aprilhoper2017  时间:2017-10-18 15:22: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