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的笑猫与哭蟹

字数:2950访问原帖 评论数:1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6-19 20:11:38 更新时间:2021-06-11 05:02:58

楼主:肖毛  时间:2020-06-19 12:11:38
1
楼主:肖毛  时间:2020-06-19 12:12:03

沈周的笑猫与哭蟹

提到笑猫或者说咧嘴猫,许多人首先会想到《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柴郡猫。可是,中国很早就有人画过类似柴郡猫的笑猫,它的版权所有者,则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
公元1494年,即刘易斯·卡罗尔出生三百多年之前,沈周画了一组《写生册》,其中有个可爱的喵星人,把自己缩成了大圆球,仅仅露出两只前爪,简直可以称为中国第一圆猫——在中国的历代猫画里,恐怕都找不到比她更圆的猫咪了。
凡是长期吸猫的都知道,猫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具有任何形状。既然如此,沈周为什么一定要把猫画成圆形呢?这或许是受到了明宪宗朱见深的启发。
成化元年(1465)六月初一,朱见深画出了一幅《一团和气图》,画中明明有三个人,却构成了一个圆形,中间是个笑嘻嘻的弥勒佛,另外有两个人,分别贴在他的左右两肩,与之融为一体。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据说晋朝有一位惠远法师,住在庐山东林寺内,寺前有一条虎溪,而他在送客时,从不越过虎溪。有一天,大文学家陶渊明和道教宗师陆修静同去拜访惠远法师,惠远法师与他们言谈甚欢,送客时还在交谈,结果不知不觉地走过虎溪,破坏了老规矩。于是老虎大叫一声,他们仨一听,顿时醒悟,大笑而别,这就叫虎溪三笑。
根据《一团和气图》的题识可知,正是由于想到虎溪三笑的传说,朱见深才画了这个,让画中三人分别代表惠远法师、陶渊明、陆修静,也就是儒释道三家。朱见深的初衷,大概是想要借《一团和气图》阐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但这幅画的巧妙构图与画中的和尚笑脸,无一不具有现代漫画的元素,朱见深也因之而不知不觉地登上了中国古代漫画家的宝座。
与朱见深《一团和气图》中的弥勒佛一样,沈周《写生册》中的猫咪也是咧着嘴笑的,她的嘴甚至咧得更大,而且带有一丝嘲讽的神情,好像什么都看透了似的,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我至今也没有见过比猫更聪明的人类。那么沈周为什么要画笑猫呢?遗憾的是,我们无法确知沈周的想法,因为那幅画中没有任何题字,直到多年以后,中国最大的文物迫害狂即清朝的乾隆皇帝,在笑猫的左侧写了一首只知道卖弄猫典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歪诗:“左传称六畜,讫未其名侧。君子有事迎,却实见礼记。礼记义何宗,食鼠佐农功。张汤虽老吏,薰穴终难空。难空冀北羣,飞兔与麒麟。不如跛之技,寸长尺短分。短分苏氏骂,捕鸡则堪讶。二徐记细故,亦何关治化。”
顺便说一句,大约又过了三百年,清朝书画家罗聘也画过类似的圆猫,题为《猫王图》,但那只猫并不够圆,也不是咧嘴笑的,具体将在《扬州八怪画猫》一文中介绍,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回头再说沈周。这位大画家也是个吃货,所以曾经不止一次地画螃蟹,但他在《郭索图》中画的那一只却最最好玩,因为它是撇着嘴的,看起来好像就要哭出来了。有人说,他画的是大闸蟹,甭管那是什么蟹,两个钳子都是挺大的,紧紧地夹着一根稻草的一端,稻草的另一端,从蟹壳的另一面伸出去,上面带有不少稻穗。蟹壳的顶部,有两只小小的黑眼珠,下面是U形的鼻子,再往下是倒U形的嘴巴,构成一张愁闷之极的苦瓜脸,所以不妨把这只螃蟹称为哭蟹。可是它为什么要哭呢?
这一次,画中的题诗透露了沈周的心思:“漷漷索索,还用草缚。不敢横行,沙水夜落。沈周。”不难想象,迫害文物成瘾的乾隆皇帝也用他的歪诗玷污了沈周的《郭索图》,但现在怎么骂他也没有用了,还是推测一下沈周的诗意吧。
“漷漷索索”,即郭索,指的是螃蟹,或者螃蟹爬行的声音——估计是用南方话的发音来读的,假如改为如今的普通话发音,那就未免有些吓人了。除了“郭索”,螃蟹还有不少别名,宋代傅肱曾在《蟹谱》中总结说:“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下一句的“草缚”二字,说明那只夹住稻草的螃蟹,其实是被稻草捆住的,所以才会撇着嘴,沮丧得就要哭了,只能用钳子夹着稻草的一端撒气。既然如此,这首诗的大意应该是:“偷偷摸摸地爬出来,却被人逮住,用稻草捆住了。所以胆子变得更小,眼看夜深了,水退了,仍然不敢试着逃走。”
在沈周1501年所作的《墨蟹图》与创作年代未知的《稻香蟹肥图》中,也可看到《郭索图》题诗,但原诗的“漷”字被改成“郭”字,前者末尾落款是“辛酉秋日,沈周”,后者末尾落款是“长洲沈周制于石湖精舍之有竹居”。与《郭索图》中的螃蟹相比,《墨蟹图》和《稻香蟹肥图》中的被捆得更紧,但不再是楚楚可怜的哭蟹,所以也就没那么令人疼爱,而这大概就是人人都爱《郭索图》的缘故吧。
由于欣赏沈周的《郭索图》,徐渭经常在他的螃蟹图中题上那首沈周诗。中华书局版《徐渭集》第1309页的补编部分,有一首四言诗《蟹》,内容与沈周诗完全相同,所以应该从《徐渭集》中删去。徐渭有一幅画,题为《无肠子》,画的是两只螃蟹被芦苇捆住的螃蟹,旁边题的也是沈周诗。徐渭还有一幅螃蟹画,上面同样题写了沈周诗,却把“还用草缚”改成了“何用草缚”,尽管画中的螃蟹也是被芦苇捆住的,造型与沈周《郭索图》中的近似。
有时候,徐渭螃蟹画中的芦苇却是被螃蟹夹着的,而那个螃蟹是自由的,旁边的题识是:“钳芦何处去,输与海中神。”由此可见,这幅画里的芦苇是螃蟹在水边找到的好东西,所以要献给海神。可是芦苇怎么能够算是好东西呢?徐渭有一幅《黃甲图》,绘二荷一蟹,蟹壳与蟹爪构成圆形,蟹壳上有一团不规则的白色,看上去仿佛中国古代的太极八卦图,而且是在高速旋转的——我相信,这是天底下最有哲学意味也最有动感的螃蟹,所以我要把它称之为八卦蟹。
在《黃甲图》的右上,有一首题画诗:“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有人说,这首诗是用螃蟹来讽刺啥也不是却能依靠关系金榜题名的。有一篇题为《被误读的徐渭代表作<黄甲图>》的文章(刊于《美术报》,朱飞军)认为,这首诗中的“珠”字,应是“铢”字,指的是钱,所以画中的螃蟹象征着终将时来运转的徐渭自己,即使没有钱也照样“心傲气豪”。但《徐渭集》第1314页的补编部分有一首《黄甲传胪》,其内容即《黃甲图》题诗,其中有“珠”无“铢”,后面的说明是,此诗录自《潘氏三松堂书画记》,所以应该不会有错。此外,“珠”也可以指水中明珠并用来借喻财宝,同样有钱的意思。但不管怎样,我觉得那篇文章说得大致不错,徐渭这首诗不是用来讽刺,而是为了传播正能量的,因为他相信自己早晚能考中进士,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首诗的关键在最后两句。“孤标”,形容品行高洁,就像画中那只独行的螃蟹。“黄甲”是双关语,同时指考中进士(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是用黄纸书写的,故黄甲可指代进士)和一种大蟹(因为螃蟹有坚硬的甲壳)。明代会试二甲、三甲第一名,可称“传胪”,所以这个词与进士算是同义词。那么“二甲传胪”就等于考中进士或者金榜题名,而这个词的谐音是“二夹传芦”。于是古人喜欢用两只螃蟹夹住一根芦苇的图案来代表“二甲传胪”。如果是一甲中的第一名即考中状元,那就叫“一甲一名”,一般用一只螃蟹(或鸭子)和一根芦苇的图案代表。所以徐渭的“黄甲独传胪”与“钳芦何处去”,同样隐含着“一甲一名”的美好愿望,其中并无讽刺之意。

20-6-19 星期五 0:09 肖毛
20-6-19 星期五 12:03修改
楼主:肖毛  时间:2020-06-19 17:20:39
图片整理完了,先上传这里吧















楼主:肖毛  时间:2020-06-19 18:23:47
如果想看图文都排好的,请看我的公众号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ODk4NjM1MA==&mid=2247491739&idx=1&sn=eabd2c8a776339855637c6b94fc403c3&chksm=ea7d789add0af18c8893bbe7ee4295aa6fa2d22f376c73e34fde6d9b9b370862b7c10e7b8925&token=1436791499&lang=zh_CN#rd
楼主:肖毛  时间:2020-06-19 18:40:43
加送一张今天买的齐白石人物画册中的一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