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秦关(二)——勉县

字数:9266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7-09 16:16:37 更新时间:2021-07-10 03:15:25

楼主:老风十四2017  时间:2021-07-09 08:16:37

汉中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我在中国一档有名的地理节目中了解到,汉中有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四宝”中我对朱鹮的印象最深。朱鹮这种鸟的模样为红头白羽毛长剑嘴,展翅高飞时翅膀就变成了白里泛橙黄色泽。这种珍惜的鸟虽然未在神话中被奉为神鸟,但因其野生种群的生存空间在全球仅仅局限于汉中市东北洋县那狭小的区域里,随时都有物种灭绝的危机,所以它堪比鸟类中的大熊猫。在我们有限的休假时间里,需要选择是融入自然到洋县去还是触摸历史去勉县呢?经过权衡,我们选择了西行汉中市勉县,到那里去追寻湮没的黄尘古道和荒芜的烽火边城,到那里去体味光阴的故事和变幻的时空。
从汉中到勉县驱车用时不到60分钟。在108国道接近勉县县城的岔路口,我们看到了一块路牌上显示去武侯墓既可直行也可右转。因为右转方向既标注有武侯墓又标注有勉县县城,我们不想进入县城,所以就选择了沿着108国道直行。开了十几分钟后,感觉似乎不对了。前面道路虽很宽,但路上被铺满了稻谷,而且无论是同向还是逆向已看不见任何车辆。路的前方尽是高山和密林,怎么看也不像是通向4A级景点的武侯墓。在道路上恰好有一个农民翻弄晾晒的稻谷,我们停车向他询问时被告知前方确实可到武侯墓。将信将疑地又开了几分钟,还是觉得不对,就调转车头返回那个岔路口再右转。这一次我们选对了。车行驶3公里左右后,座驾就顺利地驶入了武侯墓停车场。
我们来得有点早,太阳才刚刚爬过定军山,晨雾还未散尽,停车场就在定军山脚下,山林里鸟儿仍在啾啾歌唱。停车场几米下方的商家才刚刚打开门板,整个停车场也只停驻了我们这一台车。沐浴在晨光下,呼吸着清爽的空气,内心有些激动地大喊着:定军山,你早啊!我来了!
从停车场走下二十几级台阶,再穿过不大的商业区和花坛就到了武侯墓的外山门。山门为歇山顶式四柱三开间的红漆大门,门前左右各置一座汉白玉石狮。大门左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由陕西省政府于2018年3月立碑。由于我来得过早,刚刚上岗的门口检票员正匆忙往身上加穿蓝色工装外套。步入武侯墓,右侧是一池荷花,左侧是名曰“书案梁”的小山。再往前走,时而古树参天,时而小径通幽,甭说找不到墓冢,甚至看不到任何建筑也听不见任何声音,幽静得有点瘆人。
武侯墓位于勉县定军山镇诸葛村,占地约320亩,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不规则长方形,左有土地岭、右有武岗山,背倚笔峰山。穿过玉带河上的拱形石桥,远远可看见高大的影壁墙以及它对面的内山门。内山门的建筑装饰比较复杂,但最惹眼的还是由清朝嘉庆年间汉中知府赵洵题写的对联:“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道出了后人对武侯的无限爱戴和深切怀念。
武侯墓是中国历史上极有影响力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眠之地。因其生前官至蜀汉丞相武乡侯,死后又追谥忠武侯,后人删繁就简干脆称其为“武侯”了。说到爵位,很多人都知道蜀汉名将关羽为寿亭侯,亭侯属于爵位中的最低等级,食邑为一个亭。秦汉时期一亭十里,亭就相当于村。再往上的等级是乡侯、县侯以及大家熟知的男子伯侯公了。蜀汉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以及越南西北部。面积在魏蜀吴三国中最小、人口最少。魏国有443万人口,兵43万;吴国有256万人口,兵23万;蜀国有108万人口,兵10万。在如此区区小国能被封为乡侯,也是对诸葛亮于蜀国巨大贡献的肯定了。
进入内山门呈现在眼前的是绿树成荫和古柏参天,绿树簇拥的祭拜大殿屋檐正下方悬挂着黑底金字由清朝光绪年间民间团体赠送的“三代遗才”牌匾。这块牌匾的“才”字很特别,不是向外撇,而是向内一捺,看上去像“寸”字出了头。据说此牌匾寓意诸葛亮及其子孙三代均为被埋没的人才。与众不同的“才”字还有另外的说法:一说是为了文字结构紧凑,二说是诸葛亮旷世之才早晚会脱颖而出。殿内神坛为大家熟悉的诸葛亮羽扇纶巾经典造型坐像,左手扶膝、右手持卷。
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赞美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说他在赤壁大战打败曹操的过程中为“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段词作模糊了大家的认知,究竟羽扇纶巾之人是周瑜还是诸葛亮?早在公元983年成书的北宋《太平御览》著作中就已勾画了诸葛亮的造型为羽扇纶巾。而苏东坡出生于公元1037年。如此看来,苏东坡是为夸赞周瑜而借用了诸葛亮的造型。坐像后面的屏风式四张画卷分别展现的是魏延留守汉中、定军山黄忠斩杀夏侯渊、诸葛亮北伐中原及刘备东吴娶亲的故事。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坐像下方两位侍立者为关羽的儿子关兴、张飞的儿子张苞。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蜀汉建立后又官拜蜀汉丞相,为刘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首长。即便下方手握令箭神鞭的不是关羽和张飞,怎么也应该是赵云及黄忠吧。

大殿的背后不远就是诸葛亮墓冢。在墓冢和大殿之间有一座四角攒尖坟前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重修于嘉庆七年(1802年)。亭中画梁上的图画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几幅画面。亭子虽然不大,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在大殿及墓冢之间建有坟亭。诸葛亮的墓冢也不是我见过的那种圆形而是六边形,在墓葬礼制中这种形状被称作覆斗型。陵寝看上去很大,高约5米。我绕着陵寝转了一圈,用了60多步。陵寝之后有两棵高大的桂花树,如卫士一般挺拔。站在它们中间向后面望见的是崇圣祠和垂花门(后门)。整个武侯墓虽然不似帝陵那么庞大,但幽静却远胜大多数帝陵,稀少游人反倒平添了神秘与空灵。旋转望四周,仿佛穿越回到了那群雄并起的三国年代。
诸葛亮入川的时间是公元213年。因刘备与益州牧刘璋决裂,双方激战于四川雒城(今德阳下辖的广汉市雒城镇)。刘备军不能取胜且折损了身边的军师庞统。不得已刘备才调在湖北荆州镇守的诸葛亮率张飞、赵云等入川与刘璋所部决战,从此有来无回。那么为何诸葛亮墓位于这勉县城南4公里的定军山下,而不是在当时蜀汉的首都成都呢?据说诸葛亮弥留之际留有遗嘱,死后愿归葬于定军山下。头朝北脚朝南,既寓意北顾中原兴汉室,又以在天之灵护佑蜀汉北大门定军山之意。诸葛亮其人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忠臣难得啊!
著名的定军山位于武侯墓南,山并不高,主峰海拔才800 米,属大巴山脉。定军山也是我一直想要游览的地方,它因刘备手下五虎将之一的黄忠刀斩曹操所部名将夏侯渊而盛名久远。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定军山,可见这段历史的影响力有多深远。在《定军山》电影公映100多年后,电影演员宁静在跨界歌王中又演唱了节奏铿锵有力的《定军山》戏曲风格歌曲,其歌词洒脱飘逸尤为我喜欢:“生死一遭乱世不过如荒草,待风呼啸 引星火燃烧掉。缘分难料痴人皆画地为牢,一声笑傲以东方日出为号……”正因为如此,来此之前我就确定,在祭拜诸葛亮墓之后,必须遥拜一下定军山。
定军山自西向东绵延十几公里,与定军山近距离相对的是郁郁葱葱的天荡山(属秦岭余脉),从天荡山远眺定军山,可见十二座山峰一字排开,均为当年刘备率蜀军与曹魏军争夺汉中的古战场。蜀将黄忠先击败魏将张郃夺取了天荡山,因之后进攻定军山西面的古阳平关时久攻不下,才渡过沔水(即汉江),将夏侯渊诱至定军山下的战地沟,也就是武侯墓西面不远的定军山镇元坪村(即我们来武侯墓驾车调头处前面不远)斩杀。随后曹操大军至,黄忠冒进沔水北岸截曹军粮草陷入危难,赵云率几十骑杀入魏军重围救出黄忠,为此赢得刘备盛赞“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当时魏军追过沔水进逼赵云大营的地点就在隔汉江与北岸武侯祠相对的左所村和右所村。站在定军山脚下,遥想昔日天惊地惨鬼哭神嚎,且看今朝山高水长万籁寂静,真可谓往事千年不堪回首啊!
勉县既然在三国历史中发生过那么多影响历史走向的故事,那么历史的遗迹就应该不少,除去武侯墓。我们想要去的地方还有武侯祠、马操墓和古阳平关。从武侯墓到武侯祠仅有10分钟左右的车程,需要向北经过定军山镇和汉江大桥,再沿着因修路而尘土漫天的川陕公路西行3、4公里就到了。
勉县武侯祠就在川陕公路路边,与武侯墓隔汉江遥遥相峙。武侯祠的山门门楼虽然因距门前几米的公路施工而被灰尘遮面,但双檐八角、斗拱密布的门楼依然俊秀挺拔。山门与这座武侯祠初建于公元263年,公元1527年之后多次修葺。众所周知,诸葛亮薨于234年。在其死后,蜀人念其功德,纷纷要求立庙建祠。但蜀汉朝廷认为不合礼制,迟迟不准。中国的祠堂分为两种,一种是为祖先修建的私家祠堂,一种则是为纪念伟人名士的祠堂(相当于纪念堂)。祠堂最早出现在东汉中期,差不多是在诸葛亮去世的100年前。东汉末年正是建祠兴起的时候,诸葛亮对于蜀汉既是开国重臣又是定国安邦之栋梁,朝廷本应顺应民意,尽早建立祠堂。但直到他死后近30年才得以由蜀汉后主刘禅下诏修建。难怪后世盛传刘禅一直怨恨诸葛亮,只是为求自保始终不敢表露而已。
勉县武侯祠占地80余亩,呈很规整的长方形,相比成都的武侯祠要小很多,相当于它的1/3。在全国尚存规模较大的9座武侯祠中,勉县武侯祠年代最为久远,也是唯一一座由皇帝下诏修建的,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武侯祠”。不过勉县武侯祠最初是建在武侯墓旁,到明代时,原武侯祠因太过破烂,才在现在这个地址上重修了武侯祠,这里原本是诸葛亮当年北伐魏国的丞相行辕。
迈入山门,对面就是坐北朝南、被古柏和东西垂花门夹在中间的乐楼。乐楼为每年祭祀诸葛亮时演戏的舞台,之前我在山西薛仁贵的寒窑那里也看到过戏楼,其造形、装饰与这座乐楼没什么两样,想必都是依照北宋编成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书《营造法式》来建造的吧,毕竟现在武侯祠的7个院落、54间房舍均为明朝所建。乐楼前广场的南面是中轴线上的第二个院落,院门为八角起翘的三开牌楼,中间宽为两侧宽度之和,中间高10米,整个造型比例协调美观。牌楼正面頂檐斗拱下面金字牌匾上隶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背面仍以隶书书写“天下第一流”五个大字。时恰巧一个电视剧组的摄影师在选找角度拍摄这座牌楼,我特意向他打听了一下,方知是在拍电视纪录片《赵云》。他还热情的告诉我,“天下第一流”是赞扬诸葛亮兼有第一流的智慧与第一流的忠臣。我认同这个评价,因为在民间,诸葛亮早已被奉为智慧之神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是他老人家说过的,可见在伟人心里诸葛亮也是智慧的化身。说道忠臣,更无出其右。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哭着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耾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于死乎!”刘备驾崩后,诸葛亮对蜀汉及刘备的傻儿子阿斗忠心耿耿呕心沥血,直至累死于五丈原伐魏前线。

第二与第三院落之间以“琴楼”相隔。“琴楼”形如城门楼,始建于263年,大修于唐贞元年。明朝万历、清朝嘉庆年间取意西晋人郭冲虚构且被南朝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引用的“空城计”故事而修筑,楼内还摆放了一张石琴。琴楼两侧所设的钟鼓楼也与众不同。传统的钟鼓楼按晨钟暮鼓的规制,东面挂钟,西面置鼓。而这里却是西钟东鼓,寓意为诸葛亮不忘北伐东进恢复汉家天下。
穿过琴楼迎面的四柱三开两进深的戟门就是拜殿和大殿。从戟门到拜殿、大殿到寝宫,中轴线上依次悬挂着历代达官显贵提字的匾额,皆为称颂诸葛亮文武兼修、仁德兼备之不同凡响。正面匾为:精忠粹德、醇儒气象、季汉伊姜、大汉一人、其犹龙乎、天下奇才、山高水长,两侧匾为:大器无方、伯仲伊吕等,最为尊贵的匾额自然要悬挂在大殿诸葛亮坐像上方,它是由清嘉庆皇帝于嘉庆八年(1803年)亲笔御书的“忠贯云霄”匾额。大殿内,诸葛亮泥塑坐像与武侯墓坐像神似,其右手抚琴、左手持书,关兴、张苞依然塑立两侧。大殿之前为拜殿,为三开间单进深建筑,两中柱有对联:品隆三顾,业盖三分,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斯。策定两朝,心存两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拜殿最早也建于263年,为举行祭祀、跪拜的场所。游客若要祭拜可在拜殿(献殿)北侧香炉,拜殿内虽也有香炉,但却禁止燃香。绕过寝宫就是高台之上的绿瓦、红柱、红窗两层古建筑——望江楼,从望江楼俯瞰,眼前就是陕旅集团新造的集历史文化、民俗民艺、实景演出、休闲娱乐、人文建筑等多元化为一体的诸葛古镇,不远处就是横贯汉中市区、江岸美如画卷、令我流连忘返的汉江。
汉江全长1577公里,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它有三个源头,均在我们经过的与四川广元接壤的宁强县境内。汉江水源头不少,名字更多。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mian)水,至汉中始称汉水,自陕西安康至湖北丹江口段又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这么多名字听起来头大了吧。汉江与我们前几日在四川阆中旅游时所看到的嘉陵江均发源于陕西西部,只是两条江的走向不同,汉江一路向东南,最终在武汉汉口汇入长江。而嘉陵江则几乎是一路向南,最终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人类栖水而居,所以汉江与嘉陵江都见证了历史沧桑。

就在距离武侯祠东行不到8公里汉江北侧武侯镇旧州铺村,那里就是1800年前刘备御冠汉中王的设坛处。刘备称王只是匡扶汉室的第一步,按照《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的对策,“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若跨有荆、益……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东汉末期仍沿袭汉武帝时期在全国共设置的13个州,益州为其中之一,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荆州范围囊括当今的湖南全境、湖北全境、河南南部地区、广东全境、越南北部地区。当刘备在汉中击退曹操、完成了跨有荆、益两州的大业之后,诸葛亮等众人劝刘备应天顺人先暂为汉中王。刘备从之,于公元219年7月筑坛晋位。想想刘备在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悲凉窘破中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相助,短短十二年就能晋位汉中王,那时的刘备一定是志得意满,登坛就位的场面定是声势浩大吧。走下望江楼时,心中对武侯诸葛亮感慨百端。汉江三千里,曹刘征战久。昭烈续大统,武侯死未休!
望江楼之下就是武侯祠的南门,出南门就进入诸葛古镇,时值晌午,我就近找了一家古色古香的餐厅充饥。餐厅售货窗口贴出餐单,上面有五种面,前四种面的名字蛮有意思:孔明牛肉面18元/份、玄德肥肠面16元/份、云长炸酱面15元/份、翼德肉沫面13元/份。看着有点想笑,为了应景我叫了一碗孔明牛肉面,吃起来味道蛮好的,或许也是因为饿了。
在来武侯祠路上,我看到了在路边的马超墓,那也是我想要去祭拜之处。吃吧午餐,费了好大功夫才走出诸葛古镇。因为古镇以诸葛亮的生平为线索,通过7种建筑风格将“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一一展现,但其布局就像是诸葛亮摆的八卦阵迷宫,转了好半天才找到出口。好在距离很近,步行10分钟就到了马超墓。
马超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东汉开国功勋大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少年成名、建勇善战、俊秀洒脱,因此被誉为“锦马超”,也是我佩服的三国武将之一。
穿过正在施工的道路来到马操墓门前时已是一身尘土。马超墓的山门为三开间缩进式,门阔而有气势,比武侯墓的山门要气派得多。山门旁边置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景区分为前后院,前院为祠,后院为墓。一进入前院迎面就是高大的影壁墙,墙上作画是马超与曹操大战潼关的画面。绕过影壁墙处在中轴线上的建筑就是马超祠的正殿。正殿为五开间歇山顶式建筑,最引我注意的是门楣上的牌匾,着篆字“信著北土”。字看着难懂,意思也不好理解。因为这是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登基蜀汉汉昭烈帝时,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晋封斄乡侯的诏书上对马超的溢美之词。诏书曰:“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这显然有点夸大其词。
《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为“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描写的是马超为报父亲马腾及家人被曹操杀害之仇起兵讨伐曹操。真实的史实是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钟繇(钟会父亲,与晋代王羲之齐名的书法家)讨张鲁。让夏侯渊等率军出河东(山西)与钟繇合兵。因张鲁远在汉中,钟繇、夏侯渊要讨伐他,就需经过马超等凉州军阀的领地。马超认为这是曹操的假道灭虢之计,为保全自己的地盘,竟不顾父亲、兄弟及亲族200余口尚在曹操所在的邺城(河北临漳县西一带)为人质,说服韩遂并联合关中张横、梁兴等十部共十万人马于七月起兵反曹。虽然一时杀得曹军大败,甚至紧追曹操使其为了逃命割掉胡须丢弃红袍,但到当年九月,马超中了曹操的离间计而被曹军所败。失败的马超退至陇西地区,但其在邺城的族人(包括父亲马腾,二弟马休、三弟马铁等),计三族人,却因马超起兵反曹全部被杀。所以在《三国志》作者陈寿笔下的马超属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这样的人又何以“信著北土”呢!
进入马超祠正殿,可见神龛上右手握宝剑、顶盔掼甲、威武英俊的马超坐像,庞德、马岱两尊执刀神像分立左右。马超坐像上方悬挂着“威武并昭”牌匾。这也是刘备对马超的赞誉之词,不过这句话却名副其实。
《三国演义》第十回,年方十七岁的马超一出场,不费吹灰之力就斩杀了当时把持长安朝政的李傕、郭汜的手下大将王方并生擒李蒙。在潼关之战中八九回合打败于禁,二十回合杀退张郃,仅数回合枪挑李通,四五十回合打跑曹洪,二百三十回合力战曹操帐下第一猛将“虎痴”许褚,至曹军大败。令曹操感叹:“马操不减吕布之勇”。至《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合,马超与张飞于葭萌关酣战二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但第二天马超再来单挑张飞时,刘备恐张飞不敌马超而坚决不许张飞出战。纵观马超一生,虽然力战过多名猛将,但从未落过下风,甚至在民间对三国时期战将武力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第一人吕布,由此可见马超着实威武。正殿两侧为东西厢房,为马超生平和定军山之战展览,但因正在维修而谢绝参观。
马超祠正殿后面就是跨越汉惠渠的“风雨桥”,该廊桥灰琉璃瓦盖顶,桥身为木本色清式风格,桥的尽头正对着的单开间朱漆门就是马超墓正门入口。马超祠和马超墓都只有我一个游人,墓区幽静整洁,林木茂盛,苍松翠柏不下千株,完全隔绝了外面修路和车来车往的嘈杂喧嚣。马超墓前建有三开间碑亭,正中立有清乾隆(公元1776)年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汉征西将军马公超墓”石碑。墓冢呈南北向长方复斗形状,比武侯墓略小。马超墓所在地原名叫马家营,或许当年马超曾驻兵于此吧。
马超于公元176年生于陕西眉县,戎马一生于陕西、甘肃一带。刘备于公元221年称帝之后,命马超镇守古阳平关。想不到马超命短,在镇守古阳平关的第二年就在忧郁失落中病故,死时年仅47岁。
古阳平关遗址距离马超墓西向只有2公里。汽车行驶到一个三岔路口处,可见到高高的基座上一战将身着盔甲、手握长枪端坐马上的墨黑色雕像,不用想就知道是马超的雕像了。雕像矗立在三岔路口的中央,由于修路,雕像上面满是尘土,雕像正西方向刻有“蜀汉征西将军马超纪念像”字样。雕像马头的方向就是古阳平关城墙。
我之所以一直强调的是古阳平关,皆因在古阳平关西南约50公里的宁强县阳平关镇也有一个阳平关。不过在三国时期,那里叫阳安关,是由赵云镇守的。宋朝以后,那里也改叫阳平关了。古阳平关城墙起点就在汉惠渠南,这条渠就是将马超墓和祠分割开来的汉惠渠。所以要近看城墙就得先经过汉惠渠上的铁索桥。这种桥就和我们看到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的桥结构相同,只不过上面铺了模板。由于根本看不到游人,所以我过这座桥时手握钢索,小心翼翼地慢行,生怕哪块木板突然断裂。
古阳平关在历史上曾有多位英雄豪杰在此或以文韬武略或以金戈铁马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你也许会问为什么古战场选择的总是这里?这完全取决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站在古阳平关的铁索桥上,北望不远就是秦岭,而南面近在咫尺的就是汉江和米仓山,西有走马岭上、东南有定军山、东北有天荡山,古阳平关在群山中间一共有向东、南、北三条路。向东为通往勉县武侯镇及县城的G108及川陕公路;向北为连接略阳的公路,再从略阳经徽县绕道两当县、凤县、大散关至凤翔县南部,如果你还记得上一篇游记《梦回秦关之汉中》,就知道那是刘邦当初所选择的暗度陈仓的故道;南向就是大名鼎鼎的通往巴蜀的金牛道。军事上,如果在走马岭、定军山和天荡山驻军呈掎角之势,再借助极天下之至险的地形,西控川蜀,北控秦陇,绝对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正因为汉中最险无如阳平,因此这里才有风起云涌的千年战事,才能见证天下到底谁是英雄。不妨略说一二:
一曰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末年,益州牧刘焉(刘璋之父)派遣张鲁与张修攻打汉中。两人率兵自成都经剑阁栈道出古百牢关(位于勉县西南)到达沔阳(今勉县)。在走马岭筑寨,从阳平关打开缺口后,南渡沔水(今汉江)占领定军山,向北夺取天荡山,进而进入汉中,杀死太守苏固控制了汉中。之后,张鲁与别部司马张修传播道教,再后又杀掉张修,独占了整个汉中,建立了历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权,持续时间长达二十多年。这个张鲁就是马超归降刘备之前的主公,据说是“汉初三杰”留侯张良之后、道教始主张天师张陵之孙。我们在参观汉中博物馆时见到过对他的介绍,毛泽东曾经对张鲁有过褒义的评价:“汉中有个张鲁,他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人,在饭铺吃饭吃肉都不要钱。他搞了三十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这有种社会主义的作风,我们的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了。”瞧瞧张鲁那时的新思维,了不起吧?再冲他当初能够打下古阳平关这一点,说明他军事上也确实有些本事。但不过当公元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抵达古阳平关时,虽拒守但仍为曹操所破,或可说明曹操更胜张鲁吧。

二曰三年后,刘备进兵汉中时,蜀军被筑营垒于走马岭上的魏将张郃阻挡在古阳平关外一年有余。第四年,刘备一面派兵攻打张郃在走马岭的营堡和古阳平关的守军,一面南渡汉江,沿山间小路,抢占了军事要地、位于古阳平关东的定军山。夏侯渊不得已把防守古阳平关的曹军东移与刘备争夺定军山。后来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定军山黄忠斩杀夏侯渊的故事了。再后来曹操增兵古阳平关与刘备决战,刘备坚守不出,曹军终因军粮不济,又嫌汉中为鸡肋,故而撤兵。自此,汉中归了刘备,刘备封魏延为汉中太守,命马超镇守阳平关要隘。
一边想着古阳平关的这些往事,一边走过铁索桥靠近古阳平关城墙。古城墙高约4~5米,有垛口也有角台,看上去结实厚重。古城墙1983年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成为汉中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再晋升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古城虽然只修复了一段残留百余米的青砖城墙,但其斑驳的墙体以及表面爬着的乌黑苔藓,似乎沉淀着悲欢与苍凉。一条贴近城墙根的不足半米宽的泥土小径被夹在城墙、荒草、田地和高大的树木中间,我找不到古书上提及的古阳平关西面的咸河,也看不见任何往来的行人,周围万籁俱静。我在心里忍不住问自己:这难道就是我要追寻的被湮没的黄尘古道和荒芜了的烽火边城吗?我无法确定,所以我仍将继续寻找历史的足迹,继续遨游历史的天空。尽管有无限的不舍,但也是时候该和汉中告别了。我们的汽车一路向北,奔向我们的下一站——甘肃天水。


二0一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于珠海
TOP↑